『壹』 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准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1、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是在上一節介紹金屬物理性質的基礎上,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以及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
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驗事實出發,採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親自感受金屬與氧氣以及鹽酸等反應的不同,加深學生對物質的性質與物質用途關系的了解,認識到金屬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置換反應、金屬活動性的順序認識都採用探究的方式,通過實驗,層層引導,深入討論,並歸納得出結論。在活動與探究的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同時使他們獲得新知識。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的順序是本節課的重點;
2)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初中化學課程標准和本地學生的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探究金屬鎂.鋁、鋅.鐵.銅的化學性質,認識金屬化學活動性順序,記住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並能用它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學習實驗探究,培養觀察.歸納能力.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金屬的活動性的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他們更加樂於探究物質的奧秘.
三、教材處理與學法指導:
教材處理:首我提出一個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問題-「新買的鋁壺用了一陣子表面會變黑?」引入新課。對於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教學,本人採取了再次做鎂條、鋁箔、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進行認真的對比和分析,從中得出金屬與氧氣反應的一些規律性知識。
讓學生們懂得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映金屬的活潑程度:如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上,採用實驗—討論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並通過對某些金屬的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處理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最後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設計「辨別戒指的真假」實驗方案並實施,回應本節課開始時提出的問題。
學法指導:
1.我個人認為本課題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討上,不僅僅是為了獲得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2.置換反應的概念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歸納得出的,即通過對鎂、鋅、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分析,從反應物和生成物類別的角度歸納得出的`。這樣的方法比較直觀,學生容易接受。置換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練習來感受的。我為此補充一些本地種植有關的聯系實際的習題,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金屬活動性順序是通過實驗,並在置換反應概念和其他一些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分析得到的。
探究分三步進行:
(1)從金屬與鹽酸或硫酸反應是否有氫氣生成,可以把金屬分為兩類,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強,不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弱。
(2)從一種金屬能否把另一種金屬從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可以比較出這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能置換出來的,則這種金屬比另一種金屬活潑。
(3)經過了很多類似實驗的探究過程,人們歸納和總結出了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實驗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這是有關金屬活動性順序探究活動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證。
4.為了讓學生感受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應用,我根據經常使用硫酸銅溶液的實際,設計了「用鋁桶裝硫酸銅溶液這一案例」。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旁。
四、課堂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六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分別為一、復習-激趣、二、創境-設疑、三、操作-體驗、四、討論-深化、
五、小結-反思
六、實踐-應用
具體過程如下:
(一)復習-激趣首先,我用幻燈片展示幾幅色彩明快的金屬材料照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課。一方面復習上節課有關金屬材料的知識,另一方面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總嘆息找不到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認為思想教育應該是潛移默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我如此設計的理由是:我的學生絕大多數是農村的孩子,他們的知識面相對較窄,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好奇與渴望,「地鐵、飛機、飛船」的照片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想像,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創境-設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穿金戴銀」在農村也成為一種時尚。在我們那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件金銀手飾,他們最擔心買到假的金銀手飾。為此,本節課我採用「辨別戒指的真假?」這一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事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體現「化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這一理念,讓學生帶著探究的疑問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三)、操作-體驗雖然學生已做過鎂條、鋁箔、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但這些實驗,是分散在不同的章節中的,由於觀察的側重點不同,學生對與氧氣反應的條件可能注意不夠。因此本節課我安排學生再次做鎂條、鋁箔、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把它作為本課的第一個分組探究實驗。
探究實驗一、鎂條、鋁箔、鐵絲、銅絲分別與氧氣反應。這樣做可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從反應條件、實驗現象等進行認真的對比和分析,為什麼鎂條在空氣中就能點燃,燃燒時發出耀眼的白光;鋁箔要加熱後,放入氧氣瓶中才出現強光;鐵絲光加熱放入氧氣瓶中無法燃燒,還必須要綁上一根火柴助燃,才有火星四濺的現象;銅絲加熱後,只是變黑,綁上火柴也無法燒。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這四種金屬的活潑性是Mg>Al> >Fe>Cu。
同時,也讓學生再次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並得出可以根據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或者反應現象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潑性,然後出示兩道思考題讓學生討論。接下來,引導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和方法繼續完成以下的三個探究實驗。在這些探究實驗中,結論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控制相似的實驗條件,選用金屬片大小要相近,溶液濃度要統一,反應時間也應該一致。
探究實驗二、 A:鎂、鋁、鋅、鐵、銅與稀鹽酸的反應
探究實驗三、B:鎂、鋁、鋅、鐵、銅與稀硫酸的反應
(四)討論-深化
在這一環節中,要組織好小組間的討論。引導學生注意分析上述五種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現象及結論,練習書寫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總結出五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Mg>Al>Zn>Fe>Cu。
1、大多數金屬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2、可根據金屬是否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接下來讓學生觀察上述四個化學反應的特點,得出上述反應的共同點:1、反應物和產物都只有兩種2、反應物是單質和化合物,產物也是單質和化合物;引出置換反應的概念與特點和表達式。接著讓學生繼續完成探究實驗四。1、鋁絲浸入CuSO4溶液中;2、鐵釘浸入Al2(SO4)3溶液; 3、鐵釘浸入CuSO4溶液中,4、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5、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
要求學生分析為什麼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有紅色物質析出,但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卻沒有什麼現象?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有紅色物質析出,浸入硫酸鋁溶液中就沒有紅色的東西出現了。分析以上反應的共同點,形成小組意見。結論:部分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1、可根據金屬能不能把另一種金屬從金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五) 小結-反思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操作-體驗和討論-深化的基礎上,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對以上四組探究實驗進行小結。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和歸納。
板書如下:1、置換反應特點: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字母表示法:A + BC → B + AC2、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能與O2反應;
(2)大多數金屬能與稀HCl或稀H2SO4反應;
(3)部分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3、判斷常見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
(1)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
(2)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3)金屬與能否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4、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有必要在這一環節對學生進行相關習題的訓練,除了教科書和相配套的練習冊上的習題外,我又補充了兩個案例。A案例、「酸菜鮮魚湯」是藤橋「召君飯店」的「招牌菜」,店主反映盛湯的鋁鍋很不耐用,鋁鍋沒用多久,鍋底就漏洞了。請你分析一下這是為什麼?B案例、同學們家裡大多種有芒果樹,每年芒果樹修枝後,都要噴灑濃度為0.2%的硫酸銅溶液。去年椰林村的王大力用鐵桶配好農葯後,第二天才噴葯,結果發現害蟲沒殺死,鐵桶壁上有紅色的東西沾在上面。為什麼按要求配好的農葯殺不死害蟲?鐵桶壁上的紅色物質是什麼?這兩個案例就發生在身邊,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真真確確感受到:「生活中有化學」。
(六)、實踐-應用
本環節主要是指導學生設計實驗鑒別金戒指、銀戒指的真假,一方面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回應解答課前學生的疑問。為避免學生設計實驗的盲目性,可事先指出市場上的騙子一般用銅、鋅合金假冒金戒指;用金屬鋁假冒銀戒指,主要是兩者的外形色彩相似。
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師要及時傾聽各小組的方案,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設計,要特別注意當地一些民間的錯誤傳說,例如,當地有用戒指在石灰牆上劃線,根據線的深淺來判定戒指的真假,或用雞蛋白包裹戒指,看雞蛋白是否變黑來判定戒指的真假。這些方案都應該讓同學們自己嘗試一下。
『貳』 如何利用新聞材料進行化學課堂導入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又是一門美妙的藝術。許多學生對其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如今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化學課堂上,要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的導入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下面我將談談我的導入方法。
1.直觀導入法。
直觀導入就是教師通過實物、圖片、圖表、模型或幻燈片的形式來導入新課,這一導入是建立在直觀的基礎上,既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又可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講到電解池一課時,教師向大家展示一款精美的手機,「手機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大家看我手裡這款手機,銀白色的金屬機身,一看就很有質感,有一種典雅高貴的品質。那麼大家可知道,這么有質感的機身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你將得到答案。」手機,現在的學生們幾乎人手一部,是學生熟悉的物品,但是學生並不了解手機的金屬外殼是通過電鍍製造出來。教師通過展示手機,簡單明了,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學生,激發同學思考,從而很自然的過渡到電解池內容的學習。
2.實驗導入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用科學實驗也是化學課堂導入的一種重要方法。所謂「實驗導入」就是指運用科學實驗導入新課,利用實驗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願望,使學生獲得課題意識,明確學習目的,動員必要的已有經驗和認識,進入探究與學習的狀態。探究式教學是現代教育的新方法,學生的各種能力是以探究思維能力為核心發展起來的。質疑、引趣、爭辯等是引發學生進行探究思維的有效方法。教師應根據需要在探究教學活動中靈活掌握,恰當引導,以達到引發學生探究思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例如,講到《氨和銨鹽》一節時,可以在新課前做一個「空瓶生白煙」的實驗。其實,就是事先收集好的一瓶HCL氣體和一瓶NH3氣體,打開兩瓶塞,立刻將裝有HCL的集氣瓶倒過來,緊扣在裝有NH3的集氣瓶上,口對口後,學生立刻觀察到瓶中出現了大量白煙的現象,不禁會想「白煙」到底是什麼呢?急於弄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帶著這樣的問題再進入氨氣的學習,學生的注意力一定是高度集中的,學習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當然教師在後面講到氨氣和酸反應這條性質時,還要呼應一下開始做的「空瓶生白煙」實驗,使問題得到完滿的解決。
3.舊知識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舊知識導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鞏固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為新的知識的講授作好鋪墊。通過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的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從已有的舊知識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學的知識,教授新課的效果也就更好了。例如,在學習氨氣的制備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回憶初中學過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總結出氣體製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①化學反應原理;②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所制備氣體的性質選擇收集裝置;③驗證製得的氣體就是所要製取的氣體。接下來,我們就運用上面所總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共同探討氨氣的實驗室製法,並讓同學畫出整套制備氨氣的實驗裝置。這樣不會使學生覺得新知識的出現很突兀,讓課堂有的放矢。教師可以在充分利用學生學過知識或已有的經驗,新舊聯系,承上啟下,以舊引新,自然地導入新課。
4.利用熱門話題、新聞事件導入。
在化學教學中,從一個驚異事件或現象開始教學,會使學生充滿探究的慾望。低碳經濟、能源危機、新材料、新科學等熱門話題既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學生關心的話題,以此作為導入可以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關注社會時事、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例如,在講到《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一節時,我以介紹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華裔科學家、有著「光纖之父」美稱的高錕博士在光纖研究方面的偉大成就導入課堂,諾貝爾獎是科學界一年的大事,而獲獎的又是一位華裔科學家,這種愛國情結自然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再加上這節課的內容和高錕博士取得成就的領域又是如此接近,這就讓學生更加迫切想知道:能讓高錕博士獲得代表科學界至高無上榮譽----諾貝爾獎的「光纖」,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在實際教學中,巧妙應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話題導入課堂,也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5.故事導入。
故事導入指教師講述一個故事或者預設一個情景,讓學生對將要學到的知識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為接下來的教學作更好的鋪墊。例如,在化學與生活「維生素C的作用」一節的教學中,我為學生講述了一個科學家的探險故事:「幾百年前,遠洋輪船上沒有冷藏設備,船員們只能吃麵包、餅干、鹹肉等食物,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吃不上新鮮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間船員們經常病倒,症狀是臉色暗黑、牙齦不斷滲血、渾身出現青斑,許多船員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險家哥倫布的船隊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員患上這種病。患病的船員留在了途經的一個荒島上,他們採摘了紅紅綠綠的野果調節口味並用以充飢。過了幾日,奇跡出現了,這些船員不但沒有死去,反而恢復了健康。同學們知道這些船員患了什麼病嗎?野果為什麼能夠使他們的身體恢復健康?」上述教學情景的設計,引起學生對野果成分的好奇,引導學生對維生素C的結構、功能及對人體健康有何益處探究的好奇心。從故事或其他途徑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認知好奇心,而學生的認知好奇心一旦被激發出來,就會產生學習的內部動機。當然,作為課堂導入的故事首先必須和課堂內容相關,同時要求教師的語言講求藝術性,生動活潑,簡練,避免冗長拖沓。只有這樣,才會在實際教學中取得應有的效果。
『叄』 高中化學鈉如何導課
一、實驗導入
二、從金屬活動順序表導入
三、直接進入正題
導入的目的是先聲奪人,只要一下將學生的目光吸引住,就是成功的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