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為了預防事故發生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分析室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
一、目的 為了積極應對危險化學品可能發生的危害事件,有序地組織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及時控制事故擴大。特製定「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
二、指導思想 分析室部分分析場所存有各種化學試劑,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蝕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化學試劑。分析過程中容易發生如失火、爆炸、燒傷和中毒等事故。為確保分析室的安全,現將這些化學試劑發生的主要原因、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分述如下:
三、緊急情況響應
(一)、防火發生原因:
1.點燃的酒精燈碰翻或酒精噴燈使用不當。
2.可燃物質如汽油、酒精、乙醚等因接觸火焰或處在較高溫度下著火燃燒。 3.能自燃的物質如白磷等由於接觸空氣或長時間氧化作用而燃燒。
4.化學反應引起的燃燒或爆炸。
預防措施:
1.易燃物和強氧化劑分開放置,酸鹼試劑分開放置。
2.進行加熱或燃燒分析時,要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3.使用易揮發的可燃物質,分析裝置要嚴密不漏氣,嚴禁在燃燒的火焰附近轉移或添加易燃溶劑。
4.易揮發的可燃性廢液只能傾入水槽,並立刻用水沖去。可燃廢物如浸過可燃性液體的濾紙、棉花等,不得倒入廢物箱內,及時在露天燒去。
5.分析室內嚴禁吸煙。
6.分析室內經常備有砂桶、滅火器等防火器材。
7.分析結束離開分析室前,仔細檢查酒精燈是否熄滅,電源是否關閉。
處理方法:
1.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斷電源,關閉通風器,防止火勢蔓延。
2.如果是酒精等有機溶劑潑灑在桌面上著火燃燒,用濕抹布、砂子蓋滅,或用滅火器撲滅。如果衣服著火,立即用濕布蒙蓋,使之與空氣隔絕而熄滅。衣服的燃燒面積較大,可躺在地上打滾,使火焰不致向上燒著頭部,同時也可使火熄滅。
(二)、防爆炸發生原因:
1、儀器裝置錯誤,在加熱過程中形成密閉系統,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熱的容器。
2、氣體通路發生堵塞故障。
3、在密閉容器里加熱易揮發的有機試劑,如乙醚。
4、減壓分析時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壓力突變。
預防措施:
1、蒸餾時,儀器系統不可完全密閉。使用氣體時,應嚴防氣體發生器或導氣管堵塞。
2、在減壓蒸餾時,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燒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則易被抽入瓶內或冷凝器內,造成壓力的突然變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畢後,應待瓶內液體冷到室溫,小心放入空氣後,再拆除儀器。
3、對在反應過程中估計會有爆炸危險的,則使用防護屏和護目鏡。
(三)、防中毒 發生原因:
1.接觸了有毒物質或吸入有毒氣體。
2.對有些試劑的性質不夠了解,處理不當。
3.制備有毒氣體的裝置不合理或操作不熟練。
預防措施:
1.購買有毒化學品必須先履行相關的審批手續,具備合適的存放地點,並有專人保管。
2.一切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分析,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必要時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3.有毒葯品應嚴格按操作規程和規定的限量使用。
4.使用氣體吸收劑來防止有毒氣體污染空氣。
5.有毒的廢物、廢液經過處理後再排放。
6.禁止在分析室內飲食或利用分析器具貯存食品,餐具不能帶進分析室。
7.手上如沾到葯品,應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熱水洗,也不可用有機溶劑洗手。
8.皮膚上有破傷,不能接觸有毒物質。
9. 分析室經常注意通風,即使在冬季,也適時通風。
萬一發生中毒,一般的急救方法如下:
1.誤吞毒物,常用的急救方法是給中毒者先服催吐劑,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給以麵粉和水、雞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緩和刺激,然後用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嘔吐,然後送醫院治療。
2.有毒物質落在皮膚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紗布擦掉,除白磷燒傷外,其餘的均可以用大量水沖洗。如果皮膚已有破傷或毒物落入眼睛內,經水沖洗後,要立即送醫院治療。
(四)、防燒傷 燒傷是由灼熱的液體、固體、氣體、化學物質或電熱等引起的損傷。為了預防燒傷,分析時嚴防過熱的物體與身體任何部分接觸。
(五)一般傷害的採取措施是:
1 鹼熔,磺化等樣品具有強鹼強酸的性質,部分員工易對氫醌產品過敏,員工若直接接觸,對皮膚造成傷害,所以員工必須配帶手套,眼鏡等防護措施如果接觸皮膚應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嚴重就醫。
2. 取樣人員為女員工,在對槽罐車盛裝的液體進行登高取樣時易發生危險。取樣人員在取樣時要佩戴安全帶等安全措施。
3. 在做金屬元素測定時,用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乙炔為一危險氣源。在對樣品進行前處理的過程,用到大量的濃酸,且樣品成分復雜易發生爆炸,噴濺等安全問題。一旦發生此類危險,應立即遠離通風櫥,
4. 通風櫥為可燃材料製得,員工經常在通風櫥內經行灼燒等實驗,易發生連帶火災。
5. 對於THF此類樣品進行水分測定時,要求氮氣保護,需在通風櫥內進行,現分析室只有一個通風櫥用於灼燒操作,無法進行此項檢測,若不在通風櫥進行,易發生氮氣泄漏。
⑵ 車間內化學品在接觸時應如何預防危害
對危險化學品危害的防治單靠某一種措施是難以奏效,必須採取一系列的綜合措施,多管齊下,方能消除其危害。
1、組織管理措施:
1.1 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對我國的《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必須嚴格貫徹執行。
1.2 設置安全衛生管理機構: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應設置安全衛生管理機構或明確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部門,不能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形成空白。
1.3 配備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在管理層應配備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對嘩虧慶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的安全健康進行管理。
1.4 制定安全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必須制定安全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規范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和衛生習慣。
2、工程技亂握術空餘措施:
2.1 堅持「三同時」: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進行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引進的工程項目時,其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工程主體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對工程設計要進行安全、職業衛生預評價;對工程竣工後要進行安全、職業衛生的竣工驗收。
2.2 採取新技術、新工藝,消除職業危害: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工藝應盡量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採用微機控制,隔離操作,消除作業人員直接接觸危險化學品。
2.3 加強通風,改善作業環境:生產裝置盡量採用框架式,現場的泄漏物易予消散;生產廠房應加強全面通風和局部送風,使作業人員所在環境的空氣一直處於新鮮狀態。
2.4 安全檢修,避免事故發生: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都要定期檢修。檢修時都要拆開設備,發生泄漏,容易發生事故。因此,檢修前一定要制訂檢修方案,辦理各種安全作業證,做好防護,專人監護,防止事故發生。
3、衛生保健措施:
3.1 職業健康監護: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對作業人員都要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的健康檢查,並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3.2 作業環境定期監測:危險化學品的作業環境空氣中的危險化學品濃度要定期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要公布,並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監測結果要存檔。
3.3 發放保健食品:給有毒有害的作業工人要發放保健食品,如牛奶等,增強作業人員的體質和抗病能力。
4、做好個體防護:
4.1 發給個體防護用品:企業按國家的規定要發給作業者合格、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如工作服、呼吸防護器、防護手套等,並教會工人能正確使用。
4.2 不佩帶防護用品,不得上崗:作業人員不佩帶好個體防護用品,不得上崗作業。管理人員應嚴格檢查,嚴格執行。
4.3 對防護用品做好檢查、維修:企業對防護用品應加強管理,放置固定地點,定期進行檢查,及時進行維修,使其一直處於良好的狀態。
⑶ 危險化學品中毒、污染事故預防控制措施主要是
法律分析:(1)替代,即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學品;
(2)變更工藝,即通過變更工藝消除或降低化學品毒害;
(3)隔離,即通過封閉、設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業人員直接暴露於有害環境中;
(4)通風,即藉助於有效的通風,使作業場所中有害氣體、蒸汽或粉塵的濃度低於規定的濃度,保證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法律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四條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和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
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危險化學品的單位(以下統稱危險化學品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負責。
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要求的安全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從業人員應當接受教育和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作業;對有資格要求的崗位,應當配備依法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