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業病危害因素中屬於化學因素的有哪些
職業病危害因素中屬於化學因素的有:
1、汞及其化合物:金屬汞主要以蒸氣形態經呼吸道吸入人體,其化合物則以粉塵態紅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粘膜侵入人體,可分布全身各器官,以腎臟含量為最高。汞蒸氣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可引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腎臟損害。嚴重時可引起汞中毒性腦病。
2、鎘及其化合物:鎘及其化合物主要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可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血液中鎘90%~95%存在於紅細胞內,並與血紅蛋白結合。進入組織細胞的鎘,主要分布於腎、肝、肺。鎘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組織。
慢性鎘中毒主要引起以腎小管病變為主的腎臟損害。嚴重時,可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和骨質軟化與疏鬆。
3、鋇及其化合物:鋇及其化合物中毒是指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短時間接觸大量可溶性鋇化合物而引起的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損害及低鉀血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
4、釩及其化合物:釩及其化合物主要經呼吸道吸入,其次為消化道,吸收率為0.1%~2%,可溶性釩可經皮膚吸收。被吸收釩主要經血液轉運分布到人體各個組織,主要貯存於骨骼中,其次為肝、腎、肌肉。
釩可引起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變態反應性病變。職業性釩中毒多為急性釩中毒,慢性釩中毒較少見。
5、鈾及其化合物:鈾化合物指的是鈾與其他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鈾在不同情況下,可以生成U(Ⅲ)、U(Ⅳ)和U(Ⅵ)的各種鈾化合物,其中最穩定的是U(Ⅵ)的化合物,其次是U(Ⅳ)的化合物。鈾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物、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硅化物、溴化物以及碘化物等。
2. 細胞的癌變中的化學致病因子具體有哪些
化學致癌因子:有數千種之多,無機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鉻化物、鉻化物等。有機化合物如聯安苯、烯環烴、亞硝酸、黃曲毒素等都是化學致癌因子。吸煙是人體攝入化學致癌物的主要途徑之一,從香煙的煙霧中可以分析出20多種化學致癌因子。
基本可以理解為有毒的物質。
3. 誘發癌症的生物、化學、物理因素各舉幾個實例,
物理因素:1.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能夠引起人體各部位發生腫瘤,但據估計在所有腫瘤的總病例中只佔2%一3%。居里夫人的去世,日本原子彈爆炸後引起白血病的發病率增高,都是著名的例子。
2.紫外線 紫外線照射可引起細胞D/A斷裂、交聯和染色體畸變,紫外線抑制皮膚的免疫功能,使突變細胞容易逃離線體的免疫監視,這些都有利於皮膚癌和基底細胞癌的發生。近年來由於環境惡化,大氣層的臭氧減少,出現地球臭氧空洞,地表紫外線的輻照強度將急劇增高,其誘發人體皮膚癌的潛在危險性將大為增加。據估計,大氣臭氧減少1%,皮膚癌就要增加2%一6%。
3.長期食用過熱、過硬食物刺激的人食管癌的發病率就高。
化學因素:1.亞硝胺類,這是一類致癌性較強,能引起動 物多種癌症的化學致癌物質。在變質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較高,能引起消化系統、腎臟 等多種器官的腫瘤。
2.多環芳香烴類,這類致癌物以苯並芘為代表,將它塗抹在動物皮 膚上,可引起皮膚癌,皮下注射則可誘發肉瘤。這類物質廣泛存在於瀝青、汽車廢氣、 煤煙、香煙及熏制食品中。
3.芳香胺類,如乙萘胺、聯苯胺、4—氨基聯苯等,可誘發 泌尿系統的癌症。
4.烷化劑類,如芥子氣、環磷醯胺等,可引起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
5.氨基偶氮類,如用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即奶油黃,可將人工奶油染成黃色的染料)摻入飼料中長期喂養大白鼠,可引起肝癌。
6.鹼基類似物,如5—溴尿嘧啶、5—氟尿嘧啶、2—氨基腺嘌呤等,由於其結構與正常的鹼基相似,進入細胞能替代正常的鹼基摻入到DNA鏈中而干擾DNA復制合成。
7.氯乙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塑料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單體聚合而成。大鼠長期吸入氯乙烯氣體後,可誘發肺、皮膚及骨等處的腫瘤。通過塑料工廠工人流行病學調查已證實氯乙烯能引起肝血管肉瘤,潛伏期一般在15年以上。
8.某些金屬,如鉻、鎳、砷等也可致癌。
生物因素:1.腫瘤病毒,與人類腫瘤發生關系密切的有4類病毒:
①反轉錄病毒(如T 細胞淋巴瘤病毒,HTLV-1)。
②乙型肝炎病毒(1-IBV)。
③乳頭狀瘤病毒(HPV)。
④Etein-Bars病毒(EBV)。
後三類都是DNA病毒。反轉錄病毒引起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成 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ATL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病毒都屬於反轉錄病毒。反轉 錄病毒感染機體後,病毒的遺傳信息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成為細胞的組成部 分,一般情況下受到正常細胞的調節控制,病毒處於靜止狀態,但受到化學致癌物、射 線輻射等因素的作用後,可能被激活病毒表達而在體內誘發腫瘤。人肝癌細胞DNA中發現有HBV病毒的鹼基序列。體外培養的人肝癌細胞中,見 到HBV病毒DNA整合到細胞DNA中。HBV整合到細胞DNA中,能使細胞DNA發生缺失、插入、轉位、突變或易位等改變。
2.黴菌與腫瘤發生
目前已知有數十種黴菌毒素對動物有致癌性。但除黃麴黴 毒素(aflatoxin)外,對其他的研究都較少。黃麴黴菌廣泛存在於污染的食品中,尤以 霉變的花生、玉米及谷類含量最多。黃麴黴毒素有許多種,是一類雜環化合物,其中黃 麴黴毒素B1是已知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可引起人和嚙齒類、魚類、鳥類等多種動物的肝癌。
4. 化學因素所致疾病包括
一般來說環境中,化學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農葯,農葯能殺滅有害的動植物,人體意外射入,通常引起中毒而導致死亡。
二、葯物,常見過量使用麻醉鎮靜葯、鎮靜催眠葯和精神興奮葯等引起的中毒。
三、乙醇,一次或短時間內大量飲酒會發生急性乙醇中毒,甚至出現死亡。
四、其它方面的原因,誤服清潔劑或有機溶劑等中毒,毒蛇等咬傷中毒,一氧化碳、氫化物和硫化氫為窒息性化合物,能夠使機體發生缺氧性中毒,強酸或強鹼能引起接觸性組織損傷。工業生產排出,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空氣或水源,長期接觸會發生慢性中毒。
5. 致病因素名詞解釋
1.物理性致病因素 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環境中接觸到很多物理因素,如雜訊、振動、紅外線、紫外線、微波、激光、強電場、強磁場和放射性等.各類致病因子種類繁多,引起的疾病也不相同.
2.化學性致病因素 人類生存的環境中有天然的無機化學物質、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以及動植物體內、微生物體內的化學組分.環境中常見的化學因素包括金屬和類金屬等無機化合物;煤、石油等能源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等;農葯、化肥及其降解中間產物.
3.生物性致病因素 生物圈中的生命物質共同構成生物與環境的綜合體,即生態系統.人類依靠生物構成穩定的食物鏈來獲得生存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有的生物會給人類健康和生命帶來一定威脅.未經處理的醫院污水和廢物、居民區的生活垃圾、農牧畜業的糞便等污染物,均含有致病微生物,它們被排放到環境中,污染水體、土壤,進而污染蔬菜、瓜果等,有可能引起傷寒、痢疾、霍亂和肝炎等流行性疾病.有些真菌能產生意素污染食品,危害人體健康,如黃麴黴素. 移動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