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初中化學如何寫教案

初中化學如何寫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30 08:39:52

『壹』 九年級化學優秀教案

導語:認識化學反應,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徵,認識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以下我為大家介紹九年級化學優秀教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九年級化學優秀教案1

教材分析

本節是常見的氣體氧氣的性質新授課,包括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化學反應三部分。以氧氣的化學性質為核心,通過氧氣所能發生的一些具體的化學反應,介紹了化學反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過介紹氧氣的性質,使學生初步了解物質間的轉變從而為學習化學變化、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等知識打下基礎,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氧氣的製法的迫切願望,因此本節課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這樣的編排設計是本書的一個特點,把化學中紀實內容和理論概念相互聯系起來,比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在以認識「物質」為主的教學過程中,更應注意突出實驗環節以豐富學生在認識過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和動手實驗的能力。

學情分析

1.通過學案的抽查和批改,了解到學生對本節內預習情況基本可以,重點內容理解也可以2對本節內容存在的知識障礙點是對現象和結論描述難以區分,對火焰和光不好區分,對氧化反應中的氧和氧氣難以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讓學生形成性質決定用途這一重要化學思想。認識硫、碳、鐵與氧氣反應的現象、文字表達式;

(3)認識化學反應,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徵,認識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2)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化學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知道化學反應的重要用途。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2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理解

難點: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區聯氧氣的化學性質的掌握

教學過程:引入:大家知道對人和動植物呼吸非常重要的一種氣體是什麼?我們經常和氧氣接觸,知道氧氣有哪些性質和用途嗎?

導入演示:將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入裝有某種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燃燒得更旺。大家知道瓶內盛放的是什麼氣體呢?這瓶氣體就是在空氣中體積分數占第二位的氧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氧氣。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展開課題

一.(1)請學生觀察並描述其物理性質。

(2)想一想:氧氣有味嗎

(3)氧氣溶於水嗎?魚在水中靠什麼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於哪裡?由此可推知氧氣的溶解性如何?

二[提問〕 如何檢驗氧氣?

提問:氧氣能和哪些物質反應

1.察硫在空氣中燃燒和氧氣中燃燒現象(2)注意現象有何不同

2.碳在空氣中燃燒和氧氣中燃燒現象(2)在氧氣中產生的是光還是火焰(3)反應後倒入澄清石灰水有何現象

3.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現象[思考]①什麼集氣瓶底要裝少量水或細沙?②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什麼?③絲末端系一根火柴根作用是什麼?

三結合上面文字表達式歸納它們有何共同特點

四.氧氣有哪些用途呢

[回答〕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如復燃則為氧氣。

①學生觀察並描述現象並寫出文字表達式

①學生觀察並描述現象並寫出文字表達式

學生總結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1.讓學生學會觀察和描述

2.學會思考問題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培養學生由一般到抽象的思維能力

激發學生探究欲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一.物理性質

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氣體,密度大於空氣,不易溶於水,有三態變化

二.化學性質

1.氧氣的檢驗: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如復燃則為氧氣。

2.硫的燃燒

結論: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劇烈。

硫+氧氣---→ 二氧化硫

3.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結論: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劇烈,火焰更明亮。

碳+氧氣---→二氧化碳

4.鐵在氧氣中燃燒

〔結論〕鐵在空氣中不易燃燒,在氧氣中能燃燒。

鐵+氧氣點燃四氧化三鐵

〔總結〕1.可燃物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要劇烈。

三.化合反應:由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就叫做化合反應。

氧氣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氧氣化反應

四.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堅持燃燒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將學生分組,每組選取一名記分員,對每名學生回答給予打分,然後組內成員分數累加,小組之間再評比優勝組

教學反思

本節課突出了氧氣的化學性質這一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進行正確分析,能較好地把握教學重點,並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九年級化學優秀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2、能解決溶液稀釋過程中的有關計算

3、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稱取物質質量、能准確的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

4、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製步驟、稀釋問題的計算方法

難點:稀釋過程中溶液變化的分析

三、教學過程

教師:(投影顯示)市售過氧乙酸[C2H4O2],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下:

名稱 質量分數

過氧乙酸 40%

水 55%

雙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義有哪些?

學生:過氧乙酸的質量分數為40%,表示每10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溶液含4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55份質量的水和5份質量的雙氧水。

教師:你們回答得很不錯!同學們,我們家住農村,你們在家有沒有看到過父母在種地時選種的過程?

學生:(不少同學)見過。

教師:你們能簡單地說說這個過程嗎?

學生:好象是先要配什麼葯水,然後把種子放到葯水中,就把好種子先出來了。

教師:那麼,你知不知道,他們配的是什麼葯水啊?

學生:不知道!

教師:其實,他們配的葯水只不過是鹽水,但卻規定了一定的溶質質量分數,通常是16%的。那麼你想不想在配葯水時幫幫父母呢?

學生:當然想了!

教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學慣用兩種方法來配製16%的食鹽水。我們先一起來看桌子上的儀器和葯品(師生一起: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20%的食鹽溶液)。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配製選種液。在此之前,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3,把配製溶液的一般步驟歸納一下。

學生:(看書,並通過討論,進行歸納)

師生共同總結:配製溶液的一般步驟為:

1、計算; 2、稱量; 3、配製; 4、裝瓶,貼簽。

教師:下面我們開始用第一種方案配製該選種液:請你用水和食鹽為原料,配製50克16%的溶液。

師生一起:計算要配製50克16%的選取種液,需要水和食鹽各多少克?(學生思考、計算;師生交流,教師適時加以點撥)

教師:(板書)

解:已知溶液的質量是50克,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6%,

所需溶質的質量為50g×16%=8g

所需溶液劑的質量為:50g-16%=42g

答:要配製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42克,食鹽8克。

教師:我們已經共同完成了配製的第一步:計算。下面進行探究實驗。

學生:用天平稱取食鹽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做巡迴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師:好了,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實驗小組已經完成了溶液的配製,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最後一操作:裝瓶,貼簽。注意:你認為在標簽上要註明什麼?

學生:應註明溶液的名稱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學生進行操作)

教師:好!第一種方法用食鹽和水來配製溶液同學們完成得相當出色。但有時候,我們用到的葯品不是純凈的溶質,而可能是某溶質質量分數的濃溶液,那在配製時又該怎麼操作呢?

學生:往濃溶液里加水啊!

教師:不錯。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試,用20%的食鹽水如何配製100克16%的選種液,其步驟與第一種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計算;2、稱量;3、配製;4、裝瓶,貼簽。

學生:先計算:要配製10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各多少克?

教師:請你繼續談談你的具體計算方法。

學生:因為是加水稀釋,所以整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不妨設所需20%的食鹽水的質量為x,那麼其中含有的溶質質量就為20%x,而100克16%的食鹽水中含有的溶質質量為100g×16%=16g。

教師:接下來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試著做一做。(投影顯示解題格式與要求)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並進行展示和交流。

教師: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計算出20%溶液是溶液的質量,可是液體的量在生活更多的是用體積表示,那該怎麼辦呢?

學生:用密度公式換算一下就行了。

教師:一般情況下,16%的鹽水的密度大約為1.03g/L。

學生:(進行計算)

教師:我們的計算結果是:需要水的質量為( )g,液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為( ) mL。完成以上計算後,接下來應該怎樣操作呢?

學生: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倒入一隻干凈的燒杯中,然後用量筒量取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的體積,加入燒杯中並用玻璃棒攪拌後裝瓶,再貼上標簽。

教師:(巡迴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教師:同學們的計算和實驗操作都做得很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獲得了哪些新知道和技能,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學生分組交流看法和觀點,達成共識)

教師:(布置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板書設計

二、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製

1、實驗步驟

(1)計算 m溶質=? m溶劑=?

(2)稱溶質質量加入燒杯、 量溶劑體積加入燒杯

(3)攪拌混合均勻

2、溶液的稀釋

稀釋前溶質的質量=稀釋後溶質的質量

稀釋後溶液的質量=稀釋前溶液的質量+加入水的質量

『貳』 初中化學教案的內容和格式是怎麼樣的

對於剛剛參加工作寫教案要寫詳案
例如: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別,並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並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質,那些是化學性質。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
(2)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興趣,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培養嚴謹務實的科學作風。
二、教學重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
三、教學難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
四、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歸納總結、補充講解、練習提高(還可以寫上輔助教具)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引言]
我們知道在物質世界裡,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發生著變化。例如,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炎熱的夏天食物易腐敗、燃料能燃燒、鋼鐵製品在潮濕的環境會慢慢生銹等。認識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的特點,掌握其規律,對於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板書]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必須學會觀察實驗的方法。
下面請大家觀察幾個演示物質變化的實驗,主要觀察變化前後物質的顏色、狀態,列表記錄。
演示[實驗1-1] 水沸騰,有大量水蒸氣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著。
演示[實驗1-2] 首先展示膽礬晶體 藍色塊狀固體研碎後成為藍色粉末
[提問] 實驗1、2有什麼共同特徵?
變化過程中只是形狀或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像這種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板書] 一、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 1. 概念: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2. 特徵: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只是形狀、狀態(氣態、液體、固體)的變化。
演示[實驗1—3] 由學生描述並記錄實驗現象
兩支試管都形成藍色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後立即生成藍色沉澱。這里的藍色沉澱是氫氧化銅。這個過程是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質氫氧化銅。
演示[實驗1—4]由學生描述並記錄實驗現象
加入鹽酸後立即有氣泡產生,石灰石逐漸變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摸一下試管感覺到發熱。
[提問]實驗3、4有什麼共同特徵?
這兩個變化都有新的物質生成,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我們日常看到木材燃燒,鐵生銹等都是化學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質外,還伴隨發生一些現象,如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等。這些現象常常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化學變化發生。
[板書] (二)化學變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2.特徵:①有新物質生成,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
②常伴隨能量變化,常表現為吸熱、放熱、發光等。
[討論] 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應依據什麼?
[練習]口答課本第10頁1、2。
[引入]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物質的性質。我們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板書] 二、 物質的性質
(一)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講解]
例如,我們剛剛做的實驗3、4中,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有氫氧化銅藍色沉澱生成,石灰石與鹽酸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這里物質表現出的性質都是化學性質。
請同學們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質的化學性質的例子。
蠟燭(紙張、木材等)能燃燒;鐵在潮濕的空氣里易生銹,在乾燥的空氣里難生銹;
[小結] 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的聯系
在敘述物質的性質時,往往有下列字:能、會、可以、易、難等。
例如:(1) 木柴燃燒—化學變化 木柴能燃燒—化學性質
(2) 鐵生銹——化學變化 鐵(在潮濕的空氣里)易生銹——化學性質
鐵(在乾燥的空氣里)難生銹——化學性質
(3) 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變化
膽礬溶液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性質
[過渡]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板書](二)物理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講解]
這里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有兩層含義:一是不需要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一是在物理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都屬於物質的物理性質。
下面我們就幾個重要的物理性質作一簡單介紹
[板書]1、熔點
我們知道,當溫度升高時,固態的冰會變成液態的水。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物質的熔化溫度叫做熔點;
[板書]2、沸點
把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水就會沸騰。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
物質的沸點隨著大氣壓強的增大而升高。
[板書]3、密度
兩塊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有經驗的人只要用手分別「掂量」一下,就可以鑒別出哪是鐵,哪是鋁。這是由於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它們的質量是不相等的。我們把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演示[實驗1—5]
[討論與交流]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我們不僅要掌握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變化,哪是化學變化,這就需要我們抓住兩者的本質區別,多做一些練習。
布置作業:習題1、2、3、4、5
對於每個單元前面最好寫下教材分析等:比如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教材分析:
本單元由「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使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走進化學實驗室」三個課題組成。其中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活動,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身體驗、廣泛交流,從一些生活或中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事實、現象和問題出發、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建立有關物質變化的基本概念,結合具體試驗,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並初步學會一些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為今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重點難點:
了解化學的學科特點和一些基本概念,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並進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練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概念的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思路:
教材已開始就從具體的實驗中納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概念,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教材從生活中提煉出兩個探究活動,還安排了三項基本試驗操作,我們要主動參與探究活動和試驗操作練習,並通過探究活動和合作學習,主動地獲取知識,初步認識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和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體驗探究活動的過程、方法和成功後的喜悅,從而產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並可望了解化學的情感,樹立學好化學的信心,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客觀事實,善於合作等優良品德。
通過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中和熄滅後三個階段的觀察和呼出氣體的探究,初步學會觀察、記錄和描述實驗現象的方法,學會結論推理的方法,學會實驗原理步驟等的圖示方法。同過葯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和儀器洗滌的基本操作練習,學會化學試驗基本操作技能,學會實驗設計,填寫實驗報告。

『叄』 九年級化學教學案例

教案是指用文字和指標等形式所表述的組織以及組織內不同部門和不同成員,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關於行動方向、內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化學 教學案例

一、 說教材

本課選自義務 教育 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生活中常見的鹽》的第二課時,通過上節課教學,學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見的鹽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離子的檢驗 方法 及鹽的某些化學性質,在此基礎上,這節課主要探究學習復分解反應及發生的條件。從《化學課程標准》的要求和化學學科自身特點可以看出:復分解反應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內容,它要求學生掌握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條件及酸鹼鹽的溶解性;學會判斷復分解反應類型;正確書寫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

本課學習前學生已知道常見酸、鹼、鹽的化學性質和化合、分解、置換反應,但對酸、鹼、鹽之間的反應類型不能做出判斷,從而產生疑問,因此,本課學習復分解反應,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感到似曾相識,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會緩解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緊張情緒,使學生保持輕松、良好的心態。而教材內容的整體安排又體現了復分解反應知識的層次性、系統性,滲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理念,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

復分解反應作為化學用語中的「高層建築」,既需要前面基礎知識:元素符號、化合價及化學式書寫等基本化學用語的輔助,也需要酸鹼鹽溶解性和復分解反應條件的支撐。所以,熟練准確的書寫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無論是對初中化學知識的學習還是今後化學的繼續學習,都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提升學生化學學習的綜合素養也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 說目標

依據課標、教材內容,從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復分解反應,能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判斷一些常見酸、鹼、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生。

2、初步學會正確書寫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

2、學會運用分類、比較等方法對實驗所得信息進行歸納,概括出反應規律,形成「復分解反應的概念」,通過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體會「復分解反應的條件」、「酸鹼鹽的溶解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對復分解反應的學習,增強了對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和靈活應用能力,初步形成較系統的知識網路,感受到知識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性,深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三、說學情

《化學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化學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化學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一要求,本課題的教學過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關註:

(1)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 經驗

本課題所需的知識基礎,如:鹽的組成特點及常見鹽的化學性質、酸鹼鹽的溶解性等,學生已經具備。但從學生學習過程中反映的情況看,還存在如下幾個問題:基礎不扎實、知識不系統、應用不靈活,再加上我校學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這些因素都直接制約著學生今後化學學習的提高與發展。因此,本課教學,應採取鞏固完善、系統提高、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在回憶、比較、歸納等過程中形成有關復分解反應內容的學習思路和方法。

(2)關注學生的 學習方法 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統歸納是學好本課題的重要方法。教學中,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感悟;採用不同的習題練習方式,從不同角度對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發生條件進行鞏固,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歸納與綜合應用能力,開闊學生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系統建構能力。

(3)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群體提高

本課題所需的知識是將已學的內容進行歸納、延伸,所以,對基礎知識應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交流回答,並給予相應的肯定評價,提高他們化學學習的自信心;對具有一定綜合難度的問題,讓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鼓勵他們勤於思考、敢於質疑,形成善於爭鳴的學習氛圍,積極引導他們合作交流、合作探究。使各類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能有所收獲、提高和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1、課題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鹽」教學圖片,引出鹽的組成特點及化學性質,分析歸納熟悉的酸與鹽、鹼與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特點,引出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2、直觀形象,突破重難點

初三的學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為了能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不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學習器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感悟度。通過flash動畫,動態展示復分解反應概念中「相互交換成分」是如何進行的,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加強對復分解反應實質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准確書寫能力。因此,我設計了兩個環節來突破重難點:

環節一,重點突破:理解復分解反應的本質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學生熟練書寫常見酸與鹽、鹼與鹽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播放flash動畫,動態演示復分解反應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加強對復分解反應實質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准確書寫能力。

環節二,難點突破:學生結合已有的學習體會歸納出酸與鹽、Na2CO3與Ca(OH)2、酸與鹼發生的反應屬於復分解反應,通過合作探究實驗:NaOH能與CuSO4或FeCl3 反應、NaCl與AgNO3、Na2SO4與BaCl2都能發生反應,並且都屬於復分解反應,有這些已知反應的生成物特點,歸納出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播放flash動畫,從微觀角度形象、動態地演示復分解反應發生所具備的條件,加深學生對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條件的判斷,突破教學難點。

3、歸納 總結

通過書寫常見鹽的化學方程式與置換反應的特點的比較,總結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歸納出復分解反應類型。

4、實驗探究

通過CuSO4與NaOH、FeCL3與NaOH、AgNO3與NaCl、Na2SO4與BaCl2實驗探究,觀察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鹼與鹽、鹽與鹽發生反應有沉澱生成,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有了感性認識,將感性認識轉化成理論知識,突破難點。同時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要「尊重客觀事實」、「化學知識以實驗為基礎」的道理,提高學生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認識。

5、拓展提高

通過教學設計中的具體練習,在鞏固復分解反應相關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對知識系統與綜合應用的能力,提高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准確書寫能力。

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體現了復分解反應知識的層次性和系統性,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滲透化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五、本課教學設計對我的啟示

我認為教學設計的過程就是教師——教材——學生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不但是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也是師生相互教育的過程,更是教師自我教育反省的過程,在此才能發現自己的「弱點」,努力挖掘自己的「亮點」。

九年級化學教學案例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原電池的有關知識,請大家回憶,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什麼?

生:(思考)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電解質溶液;

生:形成閉合電路;自發氧化還原反應。

二、新課講授

師:[投影顯示]如下圖所示。大家觀察實驗現象,並回答:電流表指針的變化。碳棒上有什麼變化?在兩極發生了什麼反應?

(生觀察現象)

生:1.電流表的指針發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紅色物質生成。

師:請大家是這寫出電極反應。

生:鐵為負極,碳棒為正極。

生:Fe:Fe-2e=Fe2+氧化反應;C:Cu2++2e=Cu還原反應;總反應方程式:Fe+Cu2+=Fe2++Cu

師:這里設計了三個實驗,請大家分組實驗並觀察實驗現象,准確記錄實驗現象,匯報實驗結果。

[投影顯示]1.將兩根碳棒分別插入裝有CuCl2溶液的小燒杯中,浸一會,取出碳棒觀察碳棒表面現象(圖1);2.用導線連接碳棒後,再浸入CuCl2溶液一會兒,取出碳棒,觀察碳棒表面變化(圖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兩根碳棒,分別跟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接通一段時間後,觀察兩極上的現象並用濕潤的KI-澱粉試紙檢驗所生成的氣體(圖3)。

師:在此過程中請大家一定要操作規范,注意安全。

生:前兩個實驗碳棒上沒有明顯變化;

生:第三個實驗通電一會兒發現,與電源負極相連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紅色固體物質析出;

生:與電源正極相連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濕潤的澱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斷。紅色物質為銅,黃綠色使濕潤澱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為氯氣。

陽極產物—氯氣(Cl2);陰極產物—銅(Cu)

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提示]討論提綱

[投影顯示]

1.通電前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這些離子是如何運動的?

2.接通直流電後,原來的離子運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3.有關離子在兩極發生了什麼樣的反應?

生:(討論分析)

1.通電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動。

2.通電後帶正電的Cu2+、H+向陰極移動;帶負電的Cl-、OH-向陽極移動。

3.Cu2+在陰極得電子變成了單質Cu,Cl-在陽極失電子變成了Cl2。

師:[總結板書]

通電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動

通電後:陽極:2Cl--2e=Cl2↑氧化反應;陰極:Cu2++2e=Cu還原反應

總反應化學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記法,利用諧音。陽(極)—氧(化反應)

師:在電解過程中,電子是如何形成閉合迴路的?大家請看看課本第64頁,歸納電子流動

方向。

生:電源負極→電解池陰極→電解質溶液→電解池陽極→電源正極

師:非常正確,我們一來總結一下。

師生:電子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從電源負極流出,流向電解池的陰極,陰極附近的Cu2+

在陰極得電子被還原為銅,溶液中的陰陽離子定向移動,陽極附近的Cl-在陽極失電子被氧

化為氯原子。氯原子結合形成氯氣分子,失去的電子從陽極流回電源的正極,從而形成了閉

合電路。

師: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與溶液的電離有什麼關系?

生:先有電離,後有電解。電離不需要通電,電解建立在電離的基礎上。

師:現在大家一起來完成投影顯示的表格。

生:(每位學生完成一項,共同填好此表。)

【二】

一、導課

我國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飛船衛星都有一雙巨大的像翅膀一樣的太陽能帆板,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嗎?大家有沒想過當飛船運行到太陽光照射不到的陰影區域時,電能從何而來呢?

視頻:工程師的解決辦法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根據電解水的裝置示意圖,並閱讀課本79——80頁,解決以下問題:

1、放電:

2、電解(定義):

3、電解池:

4、電解池的構成要素:

【任務二】水中加入電解質可以增強水的導電能力,但會不會影響電解水的反應呢?我們通過探究實驗回答這個問題。

【實驗探究電解原理】以石墨為電極,電解CuCl2溶液

【問題引導、自主學習】

1、寫出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

分析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

2、通電後,離子的運動方向:向陰極移動。

向陽極移動。

【合作學習】

3、預測電解產物,設計實驗方案。

4、實驗記錄:

請利用桌面上的儀器和試劑,證明你的猜想。實驗現象與你的猜想一致嗎?你有新的結論和思考嗎?

實驗現象

電極反應及反應類型

陽極

陰極

電解CuCl2

的總反應

結論

【投影展示交流】

1、你觀察到什麼實驗現象?

2、陰、陽兩極電極反應是什麼?

3、你得到什麼實驗結論?

【 反思 整理】原電池與電解池的比較

裝置類別

原電池

電解池

電極名稱

電極反應

能量轉變

反應能否自發

三、檢測導結

1、判斷下列裝置是否屬於電解池:

ABCD

2下列有關電解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解池是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B.電解池中陰離子向陰極移動,陽離子向陽極移動。

C.電解池中與電源正極相連的一極是陽極,發生氧化反應

D.電解質溶液的導電過程就是電解質溶液的電解過程

3.在原電池和電解池的電極上發生的反應,同屬氧化反應或同屬還原反應的有()

原電池的正極和電解池的陽極所發生的反應;

原電池的正極和電解池的陰極所發生的反應

原電池的負極和電解池的陽極所發生的反應

原電池的負極和電解池的陰極所發生的反應

A.B.C.D.

【反思總結】

九年級化學教學案例

一、指導思想

帶著希望和憧憬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本學期我將繼續在「課改」新理念和新的《課程標准》的指導下,以學生發展為本,齊心協力,落實好學校制定給我的各項工作,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規范教學過程。在科研的同時提煉自身的教學水平,在幫助學生發展各方面素質的同時,使自身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化學是一門九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期擔任九年級6班的化學教學任務,學生的層次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學工作中要在教學進度以及知識難點上要有提升,並且要培養出能參加競賽的同學。而面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學中要以抓基礎,教方法,教規律,多學多練一定讓同學們的化學成績達到學校的要求,為中考全面勝利掃清障礙。

三、教學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具體目標

通過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3.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系,並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5.通過對初中化學知識的學習及掌握,為將來的高中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四、具體 措施

(1)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 安全教育 ,要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約葯品。

(2)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於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知識視野,培養和發展能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系社會,聯系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化學史,以及擴展課內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採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化學競賽和專題討論,或組織學生製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3)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記憶,又有利於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4)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於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採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系,並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5)精心組織每次單元測驗、考試

化學知識的學習也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基礎的理論知識如概念、定義、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等。需多次的記憶,才能為以後的學習做好准備。所以,每一次的周測,月考等考試中要注意這方面的考察,並讓學生們一個個過關。


九年級化學教學案例相關 文章 :

★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案例3篇

★ 初中化學教學反思案例

★ 初三化學老師教學反思與總結

★ 初中化學教學反思案例(2)

★ 九年級化學教學反思範文

★ 初中化學計劃合集總結5篇

★ 初中化學計劃匯總5篇

★ 九年級化學教研組工作計劃5篇

★ 初中化學教師2020個人教學工作計劃最新5篇

★ 初中化學教學反思案例

閱讀全文

與初中化學如何寫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