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斷一個化學方程式有沒有離子反應方程式
離子方程式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
由此首先第一步判斷該反應屬不屬於離子反應,而離子反應是指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而高中所學產生離子的方法只有一個---電離.
電解質在溶解於水或受熱融化是,離解成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過程成為電離.
因此綜上所述判斷化學方程有沒有離子參加反應可先判斷:
①反應物中有無電解質,
②其次在判斷是否處於水溶液或熔融狀態
[只有滿足這些才可以出現離子,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就是離子反應,而離子方程式就是表示離子反應過程的式子]
㈡ 怎麼判斷化學方程式是否成立
看是否配平、、、要是酸的話得遵守強酸制弱酸的原則,特殊的除外。個別特殊的死記下就成。還有看是否符合化學平衡。
㈢ 如何判斷化學方程式是否反應
化學反應也就是要有新的物質產生,並不是什麼沉澱,水,氣體這種簡單的說法。例如鐵和硫酸銅反應,反應物裡面有固體,生成物里也有固體,這里就要看溶液顏色的變化以及固體反應前後顏色的變化。判斷是否反應的方法是多樣的,我所說的剛才這種是屬於觀察法,有氣體放出的並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液態氧升溫了,就變成氣體了。而水結冰變成固體了,這些都屬於物理變化。如果說要以科學方法來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就要從生成物鑒別究竟生成了什麼東西。如果生成物與反應物一致,自然就是不發生反應。如果生成物與反應物不同,則就是發生了化學反應。這個從剛開始的時候就學過。。化學反應就是指有新的物質生成。。
㈣ 如何判斷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㈤ 如何判斷化學方程式是否反應反應的先後順序
所有的化學反應不外乎: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首先就是要掌握好這幾種反應實質.反應的條件.反應的原理!
1.化合反應:化合反應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根據這一定義,初中化學里所接觸到的化合反應有如下一些情況:
1).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很多金屬都能跟氧氣直接化合。例如常見的金屬鋁接觸空氣,它的表面便能立即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內層鋁繼續被氧化。4Al+3O2===(點燃) 2Al2O3
2).非金屬+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經點燃,許多非金屬都能在空氣里燃燒,如:
C+O2====(點燃) CO2
3).金屬+非金屬→無氧酸鹽
許多金屬能與非金屬氯、硫等直接化合成無氧酸鹽。
4).氫氣+非金屬→氣態氫化物
因氫氣性質比較穩定,反應一般需在點燃或加熱條件下進行。
5).鹼性氧化物+水→鹼
多數鹼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判斷某種鹼性氧化物能否跟水直接化合,一般的方法是看對應鹼的溶解性,對應的鹼是可溶的或微溶的,則該鹼性氧化物能與水直接化合。
對應的鹼是難溶的,則該鹼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如CuO、Fe2O3都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6).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SiO2外,大多數酸性氧化物能與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
7).鹼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鹽
大多數鹼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以進行這一反應。其鹼性氧化物對應的鹼鹼性越強,酸性氧化物對應的酸酸性越強,反應越易進行。
8).氨+酸→銨鹽
判定是否是化合反應只需要記住以上化合反應的分類和化合反應的定義!
2.分解反應:分解反應,是化學反應的常見類型之一,是化合反應的逆反應。它是指一種化合物在特定條件下分解成二種或二種以上較簡單的單質或化合物的反應。如水在通電的情況下會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氯酸鉀加熱分解成氯化鉀和氧氣等(二氧化錳為催化劑)。
判斷這種反應就看反應物是否單一,生成物是否是兩個以上,其他的就要根據物質本身的性質來判斷了!
3.置換反應:置換反應是無機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之一,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可表示為:
A+BC→B+AC
置換關系是指組成化合物的某種元素被組成單質的元素所替代。
一、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單質的類別,置換反應有以下4種情況:
①較活潑的金屬置換出較不活潑的金屬或氫氣,例如:
Fe+CuSO4=Cu+FeSO4
Zn+2HCl=H2↑+ZnCl2
②較活潑的非金屬置換出較不活潑的非金屬,例如:
Cl2+2NaBr=Br2+2NaCl
O2+2H2S=2S↓+2H2O
③非金屬置換出金屬,
④金屬置換出非金屬,
溶液中或氣體之間發生的置換反應在常溫下進行,氣體與固體或兩種固體之間發生的置換反應一般需在高溫下進行。
一、根據反應環境的類別,置換反應有以下2種情況
(1)干態置換 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固體與固態或固體與氣體發生的置換反應。
(2)濕態置換 在水溶液中進行的置換反應。
①金屬跟酸的置換,是金屬原子與酸溶液中氫離子之間的反應。如:
Zn+2HCl====ZnCl2+H2↑
2Al+3H2SO4(稀)====Al2(SO4)3+3H2↑
②金屬跟鹽溶液的置換,是金屬原子跟鹽溶液中較不活動金屬的陽離子發生置換。如:
Cu+Hg(NO3)2====Hg+Cu(NO3)2
濕態置換遵守金屬活動性順序。
置換反應必為氧化還原反應,但氧化還原反應不一定為置換反應。
判斷這種反應是否發生就要牢記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了,還有就是各種單質氧化還原性,除去金屬活動性順尋表中的金屬,其他的非金屬等就可以根據電子層的排布和穩定性來判斷!
4.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的本質是溶液中的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水)、難溶的物質或揮發性氣體,而使復分解反應趨於完成。
為了正確書寫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必須熟記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表,正確地運用物質的溶解性。
方法指導:復分解反應是在學習了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的基礎上,學習的又一化學反應基本類型。要理解它必須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換成分」這兩個關鍵詞。酸、鹼、鹽溶液間發生的反應一般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而形成的,即參加反應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發生電離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離子間重新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鹼、鹽溶液間的反應一般是復分解反應。因為此類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所以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2.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根據復分解反應趨於完成的條件,復分解反應發生需要一定條件。下面從反應物和生成物兩方面,按以下四類反應具體分析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1)酸+鹽—→新酸+新鹽
反應物中酸必須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物質是氣體或沉澱或水。
如:2HCl+CaCO3=CaCl2+H2O+CO2↑
(2)酸+鹼—→鹽+水
反應物中至少有一種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0
(3)鹽+鹽—→兩種新鹽
反應物中的兩種鹽都是可溶性的,且反應所得的兩種鹽中至少有一種是難溶的。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4)鹽+鹼—→新鹽+新鹼
反應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是沉澱或氣體(只有氨鹽跟鹼反應才能生成氣體)。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 NaOH+NH4Cl=NaCl+NH3↑+H2O
Fe(OH)3與NaCl不發生反應
(5)酸+鹼性氧化物—→鹽+水
反應物中鹼性氧化物必須溶於酸
如:CuO+2HCl=CuCl2+H2O
方法指導:概括上述四種類型的復分解反應能夠發生並趨於完成的條件,可分成兩方面記憶掌握。一方面是對反應物的要求:酸鹽、酸鹼一般行,鹽鹽、鹽鹼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對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澱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這兩方面必須兼顧,才能正確地書寫有關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條件:
氣體:CaCO3+2HCl=CaCl2+H2O+CO2↑
沉澱:Ca(OH)2+NaCO3=CaCO3↓+NaOH
水:H2SO4+2NaOH=NaSO4+2H2O
判斷這種反應是否發生,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反應物分解成離子,再將各種離子都組合一邊形成新的物質,在看這些物質中是否有水,沉澱,氣體,難電離物質,有則反應發生,無則反應無法進行!
㈥ 如何判斷化學方程式是否有離子參加
判斷是否有離子參加,主要是看這些東西在他們所處的溶液(比如水或者熔融狀態)中是否電解,然後反應後是否有新的弱電解質生成
不是所有方程式都可以寫出離子方程式,比如2H2+O2====2H2O就沒有離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