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第九章小結怎麼寫
一、常見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俗名 學名 化學式 金剛石、石墨 C 酒精 乙醇 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 氫氧化鈣 Ca(OH)2 生石灰 氧化鈣 CaO 醋酸(熔點16.6℃,固態稱為冰醋酸) 乙酸 CH3COOH 木酒精、木醇 甲醇 CH3OH 乾冰 固態CO2 CO2 銅綠、孔雀石 鹼式碳酸銅 Cu2(OH)2CO3 膽礬、藍礬 硫酸銅晶體 CuSO4·5H2O 氫硫酸 H2S 亞硫酸 H2SO3 鹽鏹水(工業名稱) 氫氯酸、鹽酸 HCl 水銀 汞 Hg 純鹼、蘇打、面鹼 碳酸鈉 Na2CO3 純鹼晶體 碳酸鈉晶體 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鈉、小蘇打 碳酸氫鈉 NaHCO3 苛性鈉、火鹼、燒鹼 氫氧化鈉 NaOH 毒鹽、硝鹽(工業名稱) 亞硝酸鈉 NaNO2 氨水 一水合氨 NH3·H2O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 4、淡黃色:硫. 5、綠色:Cu2(OH)2CO3為綠色 6、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餘溶液一般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7、沉澱(即不溶於水的鹽和鹼):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於酸) AgCl、BaSO4(也不溶於稀HNO3) 等②鹼:藍色沉澱:Cu(OH)2 ;紅褐色沉澱:Fe(OH)3,白色沉澱:其餘鹼. 8、(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9、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 固體:NaNO2,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三、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於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和HgCl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PbSO4不溶於水,AgSO4微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於水,其他都不溶於水 2、鹼的溶解性 溶於水的鹼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鹼不溶於水.難溶性鹼中Fe(OH)3是紅褐色沉澱,Cu(OH)2是藍色沉澱,其他難溶性鹼為白色.(包括Fe(OH)2) 注意:沉澱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於稀硝酸, 其他沉澱物能溶於酸.如:Mg(OH)2 CaCO3 Ba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於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鹼性氧化物不溶於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鹼性氧化物+水→鹼).有一句口訣可幫助同學們記憶這些東西:鉀鈉銨硝皆可溶、鹽酸鹽不溶銀亞汞;硫酸鹽不溶鋇和鉛、碳磷酸鹽多不溶;多數酸溶鹼少溶、只有鉀鈉銨鋇溶. 四、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9、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10、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1、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2、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3、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16、唯一的非金屬液態單質是溴; 17、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 18、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9、最早運用濕法煉銅的是中國(西漢發現[劉安《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宋朝應用); 20、最早發現電子的是英國的湯姆生; 21、最早得出空氣是由N2和O2組成的是法國的拉瓦錫. 五、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 是液態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 、OH- );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 (如 Cl- 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穩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 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 (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構成的分子或原子團)只有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 單核粒子 (一個原子一個核)一定屬於同種元素. 11、(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3)析出晶體後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後不一定有晶體析出.(4) 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值一定大於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數值,即 S一定大於C . 12、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就是置換反應.但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13、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沒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注意: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 14、單質一定不會發生分解反應. 15、同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顯示一種化合價.如NH4NO3 (前面的N為-3價,後面的N為+5價) 16、鹽的組成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如NH4+是陽離子,具有金屬離子的性質,但不是金屬離子. 17、陽離子不一定是金屬離子.如H+ 、NH4+ .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鹼、鹽)的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鹼;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鹽;一定含有氫元素的是酸和鹼;不一定含氫元素的是鹽和氧化物;鹽和鹼組成中不一定含金屬元素,(如NH4NO3 、NH3 、H2O);酸組成可能含金屬元素(如:HMnO4 叫高錳酸), 但所有物質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屬元素 . 19、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 溶液顯鹼性. 20、 酸式鹽的溶液不一定顯酸性 (即PH不一定小於7),如NaHCO3溶液顯鹼性.但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所以能電離出氫離子的物質不一定是酸. 21、 酸溶液一定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 、NaHSO4 溶液都顯酸性,而 NaHSO4 屬鹽. (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2、 鹼溶液一定為鹼性溶液,但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溶液.如:NaOH、Na2CO3 、NaHCO3溶液都顯鹼性,而Na2CO3 、NaHCO3 為鹽 . 鹼溶液就是鹼的水溶液,鹼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 Mn2O7是金屬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對應的酸是高錳酸,即HMnO4 );記住:鹼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於水與水反應生成鹼. 2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見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數能溶於水並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記住二氧化硅(SiO2 )不溶於水 . 25、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26、所有化學反應並不一定都屬基本反應類型,不屬基本反應的有:①CO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②酸性氧化物與鹼的反應;③有機物的燃燒. 27、凡是單質鐵參加的置換反應(鐵與酸、鹽的反應),反應後鐵一定顯+2價(即生成亞鐵鹽). 28、凡金屬與酸發生的置換反應,反應後溶液的質量一定增加. 凡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判斷反應前後溶液的質量變化,只要看參加反應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與生成的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大換小增重,小換大減重」. 29、凡是同質量同價態的金屬與酸反應,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產生氫氣的質量就越少. 30、凡常溫下能與水反應的金屬(如K、Ca、Na),就一定不能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但它們與酸反應是最為激烈的. 如 Na加入到CuSO4 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 : 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氣法(無論向上還是向下),都一定要將導氣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32、制備氣體的發生裝置,在裝葯品前一定要檢查氣密性. 點燃或加熱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 33、書寫化學式時,正價元素不一定都寫在左邊.如NH3 、CH4. 34、5g某物質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後,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等於5%. 可能等於 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於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於5%,如結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 ◆相同條件下, CaO或Ca(OH)2 溶於水後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 六、初中化學中的「三」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後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徵有三個(1)均一性;(2)穩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麼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 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於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 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 1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 1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1)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葯、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19、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3)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2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2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2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5、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6、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2)氫氧化銅沉澱;(3)硫酸銅溶液. 27、過濾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30、取用葯品有「三不」原則:(1)不用手接觸葯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 32、工業三廢:廢水、廢渣、廢氣 . 33、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34、質量守恆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35、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 (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塵). 36、煤干餾(化學變化)的三種主要產物:焦炭、煤焦油、焦爐氣. 37、濃硫酸三特性:吸水、脫水、強氧化性. 38、使用酒精燈的三禁止:對燃、往點燃的燈中加酒精、嘴吹滅. 39、溶液配製的三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40、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種元素:O、C、H . 41、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七、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 金屬活動性順序的一個口訣:賈蓋那美驢,新蹄喜牽輕,統共一百斤 意思:有一條美驢的名字叫賈蓋,換了新蹄子就喜歡馱(牽)輕的貨物.統計一下,才100斤 ①金屬位置越靠前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變為離子,反應速率越快 ②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酸里的氫,排在氫後的金屬不能置換酸里的氫,跟酸不反應; ③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排在後面的金屬跟排在前面的金屬的鹽溶液不反應. ④混合鹽溶液與一種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是「先遠」「後近」 注意:*單質鐵在置換反應中總是變為+2價的亞鐵 八、金屬+酸→鹽+H2↑中: ①等質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Mg>Fe>Zn. ②等質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 ③等質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 3、物質的檢驗 (1)酸(H+)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石蕊試液變紅,則證明H+存在. 方法2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如果藍色試紙變紅,則證明H+的存在. 方法3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後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准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於7,則證明H+的存在. (2)銀鹽(Ag+)檢驗. 將少量鹽酸或少量可溶性的鹽酸鹽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澱不消失,則證明Ag+的存在. (3)鹼(OH-)的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石蕊試液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如果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3將無色的酚酞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酚酞試液變紅,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後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准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於7,則證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鹽酸鹽或鹽酸(Cl-)的檢驗. 將少量的硝酸銀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澱不消失,則證明Cl-的存在. (5)硫酸鹽或硫酸(SO42-)的檢驗. 將少量氯化鋇溶液或硝酸鋇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澱不消失,則證明SO42-的存在. (6)CO32- 或HCO3-的檢驗. 將少量的鹽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測物的試管中,如果有無色氣體放出,將此氣體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如果石灰水變渾,則證明原待測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SO42- 與Cl- 同時存在,若要檢驗時,則必須先用Ba(NO3)2溶液檢驗並除盡SO42- ,然後再用AgNO3 溶液檢驗Cl- ,因為若先加入AgNO3,則AgNO3與SO42-反應生成AgSO4是微溶物,因而分不清是Cl-還是SO42-.這兒必須用Ba(NO3)2,若用BaCl2,則引入了Cl-. (6)銨鹽(NH4+): 用濃NaOH溶液(微熱)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九、金屬+鹽溶液→新金屬+新鹽中: ①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②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輕,金屬變重. ③在金屬+酸→鹽+H2↑反應後,溶液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十、物質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①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氣的濃度不同,現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③氧氣的濃度不同,反應程度也不同.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在空氣中不燃燒. ④物質的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燒與蜂窩煤的燃燒. 十一、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①攪拌或振盪.攪拌或振盪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②升溫.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③溶劑.選用的溶劑不同物質的溶解性也不同. 十二、元素周期表的規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依次遞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層數依次遞增. 十三、原子結構知識中的八種決定關系: ①質子數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核電荷數)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 ②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③質子數、中子數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中子數=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④電子能量的高低決定電子運動區域距離原子核的遠近. 因為離核越近的電子能量越低,越遠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類別.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4為金屬,>或=4為非金屬,=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稀有氣體元素. ⑥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4為失電子,>或=4為得電子,=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穩定. ⑦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合價. 原子失電子後元素顯正價,得電子後元素顯負價,化合價數值=得失電子數. ⑧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原子失電子後為陽離子,得電子後為陰離子,電荷數=得失電子數 十四、初中化學實驗中的「先」與「後」 ①使用托盤天平:使用托盤天平時,首先要調節平衡.調節平衡時,先把游碼移到零刻度,然後轉動平衡螺母到達平衡. ②加熱:使用試管或燒瓶給葯品加熱時,先預熱,然後集中加熱. ③製取氣體:製取氣體時,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後裝葯品. ④固體和液體的混合:固體液體相互混合或反應時,要先加入固體,然後加入液體. ⑤試驗可燃性氣體:在試驗氫氣等的可燃性時,要先檢驗氫氣等氣體的純度,然後試驗其可燃性等性質. ⑥氧化還原反應:用還原性的氣體(如H2、CO)還原氧化銅等固體物質時,一般需要加熱.實驗時,要先通一會兒氣體,然後再加熱.實驗完畢,繼續通氫氣,先移去酒精燈直到試管冷卻,然後再移去導氣管. ⑦稀釋濃硫酸:稀釋濃硫酸時,先往燒杯里加入蒸餾水,然後沿燒杯壁慢慢注入濃硫酸,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冷卻後裝瓶. ⑧分離混合物:用重結晶的方法分離食鹽和硝酸鉀的混合物,當食鹽占相當多量時,可以先加熱蒸發飽和溶液,析出食鹽晶體,過濾,然後再冷卻母液析出硝酸鉀晶體;當硝酸鉀占相當多量時,可以先冷卻熱飽和溶液,析出硝酸鉀晶體,過濾,然後再蒸發母液,析出食鹽晶體. 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實驗時,待測溶液一般選用鹼溶液,應先向待測溶液中加入酚酞試劑,使之顯紅色,然後逐滴加入酸溶液,攪拌,直至紅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應把混合氣體先通過盛有濃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然後接著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⑿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在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應把混合氣體先通過盛有無水硫酸銅的乾燥管,然後再通過盛有石灰水的洗氣瓶. ⒀檢驗酸性氣體或鹼性氣體:檢驗氯化氫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藍色石蕊試紙,然後用試紙檢驗使之變成紅色;檢驗氨氣時,先用蒸餾水潤濕紅色石蕊試紙,然後用試紙檢驗使之變成藍色. ⒁金屬和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混合溶液與一種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是「先遠」「後近」;金屬混合物與一種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也是「先遠」「後近」.如Al和Mg同時和FeCl3溶液反應,Mg與Fe的距離遠,Al與Fe的距離近(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順序). 十五、反應中的一些規律: ①跟Ba2+反應生成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的一定是SO42-,沉澱為BaSO4. ②跟Ag+反應生成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的一定是Cl-,沉澱為AgCl. ③跟鹽酸反應產生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為HCO3- 離子,但一般不予以考慮)*凡碳酸鹽與酸都能反應產生CO2氣體. ④跟鹼反應能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的,一定為NH4+(即為銨鹽). *溶於水顯鹼性的氣體只有NH3(NH3+H2O=NH3·H2O). ⑤SO42- 與Cl- 同時存在,若要檢驗時,則必須先用Ba(NO3)2溶液檢驗並除盡SO42- ,然後再用AgNO3 溶液檢驗Cl- . ⑥可溶性的鹼加熱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鹼受熱才能分解.Cu(OH)2 △ CuO+H2O. ⑦可溶性的碳酸鹽加熱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鹽受熱才能分解.CaCO3=CaO+CO2↑(酸式碳酸鹽也不穩定,受熱易分2NaHCO3=Na2CO3+H2O+CO2↑). 十六、實驗中的規律: ①凡用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②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都應略向下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氣體難溶於水(不與水反應)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④凡是制氣體實驗時,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應露出橡皮塞1-2ml,鐵夾應夾在距管口1/3處. ⑤凡是用長頸漏斗制氣體實驗時,長頸漏斗的末端管口應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一定先要檢驗它的純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最後一定要處理尾氣. ⑧凡是使用還原性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時,一定是「一通、二點、三滅、四停」. 十七、實驗基本操作中的數據: 1、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過燈身容積的 用試管給液體加熱時,不少於 . 2、用試管振盪液體時,液體的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 . 3、用試管給液體加熱時,還應注意液體體積不宜超過試管容積的 .加熱時試管宜傾斜,約與檯面成45度角. 4、用試管盛裝固體加熱時,鐵夾應夾在距管口的 處. 4、托盤天平只能用於粗略的稱量,能稱准到0.1克. 5、如果不慎將酸溶液沾到皮膚或衣物上,立即用較多的水沖洗(如果是濃硫酸,必須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後用水沖洗),再用溶質質量分數為3∽5%的碳酸氫鈉溶液來沖洗. 6、在實驗時取用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取用:液體取1∽2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 7、使用試管夾時,應該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離試管口的 處.
B. 怎麼寫一個學期的化學總結
時間就像那無情的流水,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期末考試終於都結束了,初二的「稱號」很快就要離我們而去,只要再過一個來月的時間,我們就從一個初二生「變成」一個初三生了。回憶起初二的學習生活,真是有點捨不得,因為到了初三後,我們的學習生活將會邊的更緊張,從此就沒有這么自在了。
在初二的學習生活中,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例如:電流的磁效應、電磁感應、等比證明題、說明的方法、句式的運用……真是非常豐富。而最令我高興的是我終於學會了學習英語的方法,可是我並不會驕傲,因為我的英語成績還是不理想,但是,我回繼續努力,直到滿意為止!當然,有高興的事也必定會有不高興的事了。而最令我不高興的事就是我對物理越來越搞不懂,在第一學期的時候還好,可是一到了第二個學期,我和物理就好像成為了兩個「陌生人」一樣,互不相識。不知道為什麼的,凡是一到了上物理課的時候,我很自然的就會「變得」無精打采,當我集中精神的聽的時候,聽著聽著,就「不由自主」地發起呆來,等我「醒」來後,老師要講的內容都已經講完了。就這樣,日復一日,我和物理怎麼會不變得「陌生」呢?但是,我絕不會放棄物理,因為曾經有人說過:「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會繼續努力,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初三的「來臨」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初三的「來臨」。
老師們都提過,初二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也是一個轉折點,能否升上好的高中就要看你在這個階段中學得好不好,知識掌握得牢不牢。所以我決定在正在到來的暑假裡發奮!
我相信我會做得更好!努力吧!
C. 假期化學學習總結如何寫
暑假小結
轉眼這個暑假就要過去了,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我感覺有必要對我的整個暑假生活和學習情況做一個總結,以便對以後有所幫助。總結分生活方面和學習方面。
生活方面。我初中已經上了2年了,自己也是住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生活,已經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不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暑假裡,當媽媽看到我自己洗衣服時,很是高興,說我長大了。我也十分高興,自己通過在學校的學習,不但學習了書本知識,還提高了自理能力。還有,我的生活起居很有規律,每天下午跑跑步、打打球,把身體鍛煉的棒棒的,為開學後的繁重學習提供健康的身體。為了兩年以後的高考,學習我也沒有耽誤。
學習方面。我把以前學過的知識又重新溫習了一遍,對那些以前掌握的不是很扎實的知識點做了深入的學習。雖然在假期里,爸爸媽媽都勸我要多休息,但是,我覺得學習是一件很令人高興的事情,我做出了以前沒有搞懂的題目,感覺很是舒服。如果我每天不學習幾個小時,我都會感覺到空虛。當然,我也有玩的時候。
有時我會看看電視,上上網,玩玩游戲。網路現在發展很迅速,我們可以通過網路做很多以前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我上了網路知道,提了我做作業時搞不明白的問題,馬上就有人回答,比請家庭教師方便多了,還不花錢。我想以後考大學,就要報考那方面的專業。為自己加油!]
D. 化學實驗小結怎麼寫
就是
實驗題目
人員 可以寫個指導老師(學校裡面就不用寫了,外面的實驗可以寫)
實驗器材和試劑
實驗步驟
觀察結果
實驗結論
啟示(貌似基本沒有寫的)
E. 化學實驗報告小結怎麼寫
一、 化學實驗報告的書寫: 一般情況下化學實驗報告是根據實驗步驟和順序從七方面展開來寫的: 1.實驗目的:即本次實驗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目的是什麼。使實驗在明確的目的下進行,可避免學生無目的的忙碌,所以教師課前檢查實驗預習是很必要的。 2.實驗日期和實驗者:在實驗名稱下面註明實驗時間和實驗者名字。這是很重要的實驗資料,便於將來查找時進行核對。 3.實驗儀器和葯品:寫出主要的儀器和葯品,應分類羅列,不能遺漏。此項書寫可以促使學生去思考儀器的用法和用途,葯品的作用及其所能發生的具體的化學反應,從而有助於理解實驗的原理和特點。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報告中應該有為完成實驗所用試劑的濃度和儀器的規格。因為,所用試劑的濃度不同往往會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對於儀器的規格,學生也應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大試管」「小燒杯」的階段。 4.實驗步驟:根據具體的實驗目的和原理來設計實驗,寫出主要的操作步驟,這是報告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此項可以使學生了解實驗的全過程,明確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實驗的設計原理,掌握實驗的核心部分,養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在此項中還應寫出實驗的注意事項,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5.實驗記錄:正確如實的記錄實驗現象或數據,為表述准確應使用專業術語,盡量避免口語的出現。這是報告的主體部分,在記錄中,應要求學生即使得到的結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過分析和討論找出原因和解決的辦法,養成實事求是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6.實驗結論和解釋:對於所進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關現象運用已知的化學知識去分析和解釋,得出結論,這是實驗聯系理論的關鍵所在,有助於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理論知識
F. 怎樣寫化學月考後總結
寫高三化月考質量析報告
期考試每位同半期習情況檢查總結每位同習態度、習習慣、習效、習習經驗檢查總結
期考試績與前校制定目標相比絕部班級完預定目標期考試績取與我全體教師辛勤教育、教份耕耘份收獲需要指部班級與原定目標存定差距
質量析:
我期考試契機通使用兄弟校試卷進步向兄弟校習取經力爭今工作做更
1、級組質量析
本期考試質量析前教導處根據校意圖作進步規范:
(1)析范圍縮:備課組單位反思研究型析;班級單位教團體型析級組兩項析結基礎進行級質量析
(2)析內容規范:績析;情析;教情析;反思改進
2、科質量析:
各備課組按規定間規定析項目完期考試科質量析報告析報告試題質量答題存問題知識掌握情況等面進行析反思教存問題其實每位教師都應該進行自所教科質量析斷反思完善自教育教
3、關於教師隊伍建設幾點建議:
今切考試要立足於命題嚴格監考作工作突破口規范閱卷工作落實處登工作統工作責任明確工定要堅持考前培訓考巡視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看看書,查查資料
G. 化學月考小結怎麼寫
不仔細審題,基礎知識不扎實(方程式的條件,反應物等)細節知識掌握的不好
再寫自己做的比較好的一些地方,然後寫自己在以後應該怎樣改正缺點,樹立一個目標,大致就是這樣
H. 化學考試反思
過這次考試,我發現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首先,在基礎部分的學習不扎實,對課本的概念理解不透徹。針對這點,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會務實基礎,認真吃透課本,不再犯次錯誤。
其次,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對知識的記憶。課本上的化學方程式及其反映條件、各種試驗,我都會加強記憶,以後不因為記憶而丟分。
接著,是對題目的理解,我今後會認真審題,立足題目,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並加強計算,不犯計算失誤。
在答題上,會綜合所學知識,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
我認識到我有一下知識仍需鞏固。
1、要在掌握常見常用的化學元素符號的基礎上,學習常見的單質和化合物。要區別元素符號和單質的概念意義上的不同和聯系。
2、具體學習1——4章涉及的物質的化學式。學生感到困難的是元素符號和原子個數不好記憶,要幫助學生發現一些規律,如常見的9個原子團、五大酸、一些鹽、一些鹼、一些氧化物。
3、在實驗中學習化學式。把實驗葯品拿到課堂上或在實驗室中學化學式。要求學生觀察葯品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這種強烈的直接的刺激感官,學生愛不釋手,此種方式學生最容易學化學 式。有少數學生記憶不準確,再反復觀摩學習。
4、通過化合價的學習來指導掌握化學式。化合價有正價和負價,化合物里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原子個數與化合價關系密切。
5、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採用分散——集中——分散學習方式。不宜一開始就集中學習化學式,學生會失去信心,宜分散到練題講新課中來學習。每章結束後集中復習、檢測。每章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在每章小結時一個一個力爭突破學習它。
6、印發1—— 4章化學式。分成單質、化合物兩大類學習,既可以加深對單質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又可以牢固地把握。採用對化學式的進行抽問、檢測、考試,糾正錯誤,強化知識。反復學習
I. 化學實驗小結怎麼寫同上
通過這個實驗你學到了什麼以及自己的看法
J. 大學化學總結怎麼寫
我大學臨近畢業的時候,有那麼幾個朋友告訴我說,我的大學生活真的很精彩,很羨慕我!但是,當我靜下心來仔細回顧一下這逝去的四年大學時光的時候,我還是感覺到有很多的遺憾,遺憾自己沒有在大學之後多學一點東西、多看一些書,遺憾自己沒有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實現。所以,我想結合我個人的經歷,給大家大體描述一下大學生活中,我們大體上會遇到哪些困惑,以及我是怎麼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希望大家從中「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希望大家能因此是你的大學生活更加的精彩、美好。剛剛來到大學的時候,我對我的大學也有點失望,因為這個魚山校區的宿舍,實在是比我們高中的宿舍還要差。而且,我在軍訓結束之後就遇到了很多的挫折:應聘校學生會實踐部被刷,到校外參加兼職工作招聘,先是被刷後來又被老闆欽點留下,再後來感覺像是個騙局,我又給辭了!還好,靠著自己臉皮比較厚,最後找到了海鷗劇社和學校勤工助學指導中心,他們收留了我。但是,接下來又為學習而苦惱,郁悶。因為不管我上課多麼的認真聽講,卻怎麼也不能把老師講的東西掌握了,為了做一次作業,通常要花兩三個晚上的時間,這可與以前十多年的學習生涯的感受截然不同。後來啊,一次我在去浮山校區的校車上遇見了我的無機化學實驗老師黃翔老師,我就跟黃老師談起了這些困惑,黃老師告訴我,大學本科的教育不同於高中的學習,首先你學習的知識更加專業也更加深入,你要接受的知識量也有了大規模的增加,你是不可能象高中學習那樣,對課本上的知識了如指掌,你需要做到的是,抓住知識點的要義,不需要做一個書架,而是要做一個圖書檢索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