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三種方法設計化學實驗
化學書上應該有寫吧??
B. 設計化學實驗方案
一。電離度
不同的弱電解質在水中電離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電離度和電離常數來表示。這里我們只學習電離度。
1、電離度的定義和計算:
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溶液里達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電解質分數占原來總分子數(包括已電離的和未電離的)的百分數。
電離度(α)= 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
=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數)
=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體積)
[例1] 25℃時,在0.1mol/L醋酸溶液里,每10000個醋酸分子里有132個分子電離成離子。它的電離度是多少?
解: α=132/10000=1.32%
答: 它的電離度是1.32%。
[例2]在氟化氫溶液中,已電離的氟化氫為0.2mol,未電離的氟化氫為1.8mol。求該溶液中氟化氫的電離度。
解: α=0.2/(0.2+1.8)=0.2/2=10%
答: 該溶液中氟化氫的電離度為10%。
2、影響電離度的因素:
內因:電解質的本性。
外因:溫度和溶液的濃度等。
(1)濃度的影響:
醋酸稀釋時電離度變化的數據:
濃度(mol/L) 0.2 0.1 0.001
電離度(%) 0.948 1.32 12.4
可見,電離度隨濃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濃度越稀,離子互相碰撞而結合成分子的機會越少,電離度就越大。)
(2)溫度的影響:
因為電離過程是吸熱的,因此溫度升高離子化傾向加強,又因大多數電解質電離時沒有顯著的熱量變化,這就導致溫度對電離度雖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的必然結果。一般情況下,溫度對電離度影響不大,但水的離解過程顯著吸熱,所以溫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電離度。
因此,用電離度比較幾種電解質的相對強弱時,就當注意所給條件,即濃度和溫度,如不註明溫度通常指25℃。
在相同溫度和濃度時,電離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
[例3]下列關於電離度α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①α與濃度無關;②α值隨溫度升高而增大;③在相同條件下,α值的大小可以表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④α值增大,相應離子濃度一定增大;⑤α值增大相應離子物質的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
二。電離平衡
溶液中電解質電離成離子和離子重新結合的平衡狀態。
具體一點說,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濃度),當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與離子重新結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時,電離的過程就達到了平衡狀態,即電離平衡。
一般來說,強電解質不存在電離平衡而弱電解質存在電離平衡
強電解質有:離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如:強酸(HCl、H2SO4、HNO3)、強鹼(NaOH)、大部分鹽類(NH4Cl)
弱電解質有:具有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如:弱酸(CH3COOH)、弱鹼(NH3·H2O)、水
--------------------------------------------------------------------------------------------------------
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吸熱過程,溫度升高,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
2.濃度:弱電解質分子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小。
3.同離子效應:在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含有與該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從而使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朝著生成弱電解質分子的方向移動,弱電解質的解離度降低的效應稱為同離子效應
4.化學反應:某一物質將電離的離子反應掉,電離平衡向正方向(電離方向)移動
--------------------------------------------------------------------------------------------------------
電離度公式
α(電離度)=已電離的分子/原有分子數×100%
---------------------------------------------------------------------------------------------------------
水的電離:
精確的實驗證明,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它能微弱的電離,生成H3O^+ 和OH^-:
H2O + H2O可逆符號H3O^+ + OH^-
可簡寫為:H2O可逆符號H ^+ + OH^-
Kw叫水的離子積常數,簡稱為水的離子積。
在25℃時,水中H^+溶度和OH^-溶度都是1x10^-7mol/L,所以
Kw=c(H^+)·c(OH^-)=1x10^-14
判斷點解強弱方法:
1.在相同濃度、相同溫度下,與強電解質做導電性對比實驗
2.在相同濃度、相同溫度下,比較反映速率的快慢,如將Zn投到等濃度的鹽酸與醋酸中比較,結果前者比後者快。
C. 如何設計化學實驗
摘要:一、化學實驗設計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的要求1.深刻理解化學基本理論的實驗基礎化學學科中,任何理論(或假設)的提出、發展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實驗事實作根據,如:原子結構理論中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實驗是根據電離能的測定;原電池原理的實驗是根據銅-鋅原電池實驗;某些有機物之間反應機理的確定是在實驗中利用了示蹤原子等。許多類似的實例道出了以下規律:
D. 化學實驗設計
苯甲酸與甲醇放在燒瓶里,在濃H2SO4和加熱條件下,生成苯甲酸甲脂在把生成物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里,在用分液漏斗進行分液就OK了
就比如說銅和和氧化銅,分別把2種物體加入鹽酸里,結果氧化銅溶解而銅不溶解,說明銅和HCL不反應而CuO和HCL反應。(不一定要這個,有很多啊)
答案是這樣的:在500mL或1000mL的燒杯中,加入少量的冰醋酸,剛好使電極浸沒為止,用電極導線連接電流表、接通電源,觀察電流表指針擺動的情況。然後用蒸餾水逐滴地進行稀釋,邊加蒸餾水邊振盪或用玻璃棒攪動。在稀釋前指針不動,隨著稀釋電流表指針擺動越來越大.
(1)把約20g紅磚碎塊研成粉末,放入小燒杯中,
(2)加入20mL~30mL3mol/L鹽酸,放置約30min。
(3)從燒杯中取出2mL溶液於試管中,滴入0.1mol/LKSCN溶液2~3滴,溶液立即顯紅色,證明溶液中含有Fe3+。
說明:紅磚與鹽酸反應較慢,要給予足夠的反應時間。可以用KSCN溶液檢驗,也可以用NaOH溶液檢驗。前者比後者靈敏度高,效果好。
好了反應方程式就不寫了,手都要斷了!!!
E. 化學實驗設計的設計原則
在規劃實驗設計時,必須遵循一些原則。具體有:
第一,科學性原則。這是實驗設計的首要原則。它指所設計實驗的原理、操作順序、操作方法等,必須與化學理論知識以及化學實驗方法理論相一致。例如,驗證氯酸鉀(KClO3)中的存在氯元素,不應該採用將其溶於水再加AgNO3溶液的方法,因為KClO3中不存在Cl-。而應該先讓固體與MnO2混合,充分反應後,冷卻,再將固體溶於水,取上面的清夜滴入少量的AgNO3,看到白色現象,再加入稀硝酸,振盪,沉澱不溶解溶解,這樣才能夠證明存在氯元素。
第二,可行性原則。可行性原則是指設計實驗時,所運用的實驗原理在實施時切實可行,而且所選用的化學葯品、儀器、設備、實驗方法等在現行的條件下能夠滿足。例如,鑒別NaCl和Na2SO4,選用硝酸銀溶液就不可行,因為盡管溶解性表標明AgCl難溶而Ag2SO4微溶,但事實上無法將它們區分。這是因為Ag2SO4容易分解為難溶的氧化銀。再如,除去CO氣體中的少量CO2氣體,有學生選擇將混合氣體通過熾熱的炭層的方法,目的是想利用炭的還原性將CO2還原為CO氣體。此方案原理上當然可以,但由於木炭還原CO2是吸熱反應,需要很高的溫度,中學實驗條件下不易實現。因此,嚴格地說該方案不可行。簡便易行、效果好的設計思路應該是:讓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或鹼石灰。
第三,簡約性原則。是指化學實驗的設計要盡可能地採用簡單的裝置或方法,用較少的步驟及實驗葯品,在較短的時間內來完成實驗的原則。例如,除去銅表面的氧化銅雜質,初學者很容易想到用還原劑(H2、C或CO)還原的方法。這種方法由於需要加熱甚至高溫條件下才能進行反應,因而對裝置及操作的要求就比較高,在實驗設計中不宜採用。比較簡便、易行的方法是用稀硫酸或稀鹽酸作試劑,在常溫下清洗銅片。
第四,安全性原則。這是指實驗設計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有毒葯品或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操作。如上例中涉及到的CO有毒,不宜採用。再如,鑒別稀溴水和稀碘水(均呈淺黃色溶液)時,就不能採取加熱蒸發、通過觀察蒸氣顏色的方法來區分,因為溴、碘的蒸氣均有劇毒,這樣操作是很危險的,為不安全操作。而應採取加有機溶劑(如CCl4)萃取的方法。或者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的方法,很快便可區分清楚。由此看來,能構成環境污染的,能造成人身傷害的思路及操作均是不安全的,因而在實驗設計中是不可取的。
根據上述四個實驗設計原則和實驗操作實際,可以明確地知道,化學實驗設計方案的優選標准有以下幾個方面:(1)原理恰當;(2)效果明顯;(3)裝置簡單;(4)操作安全;(5)節約葯品;(6)實驗步驟簡單;(7)誤差較小,等等。換句話說,就是要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註:「綠色化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使化學反應以及其產物具有以下特點——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在無毒、無害的反應條件下進行;減量、循環、重復使用;具有「原子經濟性」,即反應具有高選擇性、極少副產物、甚至實現零排放;產品應是對環境友好的;滿足價廉物美的傳統標准)。以上幾個方面不僅在實驗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同時這些標准也是實驗設計優劣評價的相關要素。
F. 怎樣建立一個完整的化學實驗室
實驗室的創建是一個系統、繁瑣的工作,需要創建人對實驗室有一個基本的定位,實驗室到底要進行檢測什麼物質,確定好之後根據相關標准要求來組建這個實驗室。
以室內空氣檢測實驗室為例需要具備的條件:
一、硬體方面:
1、儀器設備:
氣相色譜儀、能譜分析儀、分光光度計、萬分之一天平、十分之一天平、熱解析、內置熱解析、氫氣、空氣、氮氣、乾燥器、采樣儀、采樣管、烘箱、移液管、容量瓶、溫濕度計、大氣壓力表、針桶等玻璃器皿。
以上物品購買完成並符合相關標准要求後對其進行檢定溯源到國家基準。
2、實驗室環境:
參考相關標准要求對實驗室進行改造,如水、電、氣、溫度、濕度等
3、實驗室人員:
a:所有檢測人員要具備相關崗位證書並對其進行理論與實際操作的培訓考核。
b:各部門負責人要具備相關資格證書 二、軟體方面:
1、檢測標准: 2、管理手冊 3、程序文件
4、作業指導書
5、儀器設備操作規程
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後才能有效地運行,在實際工作中在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G. 如何設計化學合成實驗方案
以鄰苯 二甲酸二正丁酯的合成實驗設計為例,從弄清化學實驗原 理、選擇合適的反應裝置、確定實驗操作過程、完善實驗設計方案四個方面 探討了如何設計合成化學實驗方案。 世紀是科學技術高速發 展的時代,也是我 創新,使學生科學實驗的基本素質和開創性的科 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時期。為了適應社 研能力得到提高。許多教 育工作者已進行了設計 會發展和人才競爭的需要,我國高等教育跨世紀 性化學實驗的教學實踐,並 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的戰略目標是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 實驗方案設計是對學生 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 素質高的人才。高校實驗教學必須圍繞這一戰略 的有效方式,是設計性化學 實驗教學的一個重要 目標進行教學改革。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 環節,也是做好設計性化學實 學,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方面二甲酸二正丁酯的制備為 例,進行化學合成實驗 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如著名化學家戴安邦【】 先生 指出:「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最有效的教 弄清化學實驗原理 學形式」。 傳統實驗的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初級實驗技能 實驗室制備鄰苯二甲酸二正丁 酯,通常由鄰 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沒 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為原 料,在無機強酸催化下 有發揮出最大的潛能。開展設計性化學實驗教學 反應得到 。方案設計要從以下幾個 方面著手。 反應經過兩 個階段。第一階段苯酐 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也是對傳統實驗教學方法的 與一分子正丁醇反應生成 鄰苯二甲酸單丁脂:挑戰。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對培養 和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基礎上進行的,是學生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理論基礎知識、實驗技能以及各 此步反應的實質是酸酐的醇解,很容易進行。 種測量手段和實驗方法,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確定 實驗方法,選擇配套儀器設備,進行實驗測試,最 緩慢加熱,當苯酐固體全溶 後,反應基本結束。反 後寫出較完整的實驗報告或論文的過程。開展設 應的第二階段是鄰苯二甲 酸單丁酯與正丁醇在無 機強酸催化作用下直接酯化生成鄰苯二甲酸二正 計性化學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創造 性的空間.讓他們真正有機會去思考、想像、設計
H. 化學實驗設計的實驗程序
由於實驗設計牽涉多方面的內容,設計過程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來說,化學實驗設計有下列的程序:
(1)提出實驗研究課題(實驗目的)。實驗目的要求是實驗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在實驗設計前,必須對實驗的目的要求相當明確。
(2)根據實驗目的要求,確定實驗的原理和方法。只有明確實驗原理和方法,才能對實驗設計作出合理的規劃。
(3)理清設計思路。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是:目的——假設——變數——方法——步驟——器材。即根據實驗目的提出假設,圍繞假設確定被試和變數,按照實驗變數採取相應的方法、手段、依從變數控制安排實驗步驟、選擇合適器材和反應條件等。
(4)實施、對比、控制。在實驗實施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對比和控制,對照不當,實驗將失去意義;沒有控制,則不能成為實驗。實驗應始終保持主題活性,細致觀察實驗現象,詳實記錄數據。
(5)結果處理。對實驗現象、結果、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准確表述實驗結論。
(6)評價與修正。回顧實驗設計,反思實驗過程,修正檢驗假設,對結果評價。
I. 化學實驗設計的正確步驟
31245順序最合理,應該是答案
J. 化學實驗 如何設計實驗
看了題目,它說制備並溶解,制備按照教科書來做,第一條溶解方法,之後再查查各自的溶解度,遵循難溶可以把易溶的置換出來(其實和濃度有關),第二條溶解方法,酸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