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學科技
催化劑,生物活性酶
生物化學
『貳』 化學科技小製作 初中的能做什麼啊
可以製作原電池.所用物品:西紅柿一隻;銅片一條;鋅片一條(廢舊干電池的外殼);耳塞一隻.操作:將銅片、鋅片外邊的氧化膜刮干凈後分別插入西紅柿(注意:銅片與鋅片要相距很近但不能接觸),這就形成了一支原電池,露在外邊的銅片、鋅片就是電池的兩個電極.檢驗:將耳塞機的一根線固定在鋅片上,用另一根線觸碰銅片,可在耳塞機中聽到「喳.喳.」的響聲,證明電池製作成功.
『叄』 現在有什麼化學科技可以讓動物人類變大
化學的實驗可以讓動物變大。注射劑注射到動物身體里,起到一定作用。
『肆』 帝國時代4中國的化學科技是什麼
火葯。
中國人公元907至1644年王朝、火葯、擴張中國人可以在多個時代間轉移重心,部署各種獨特的單位並迅速進行建設。敵人如果想要跟上其發展的速度,就必須要不斷適應。盛世王朝建造一個時代中。中國人,公元907至1644年,王朝、火葯、擴張,中國人可以在多個時代間轉移重心,部署各種獨特的單位並迅速進行建設。敵人如果想要跟上其發展的速度,就必須要不斷適應。
『伍』 中國化學科技成就
公元前100年中國發明造紙術.公元105年東漢蔡倫總結並推廣了紙技術,而歐洲人還在用羊皮抄書呢!
公元700…800年唐朝孫思邈在《伏硫磺法》中歸早記載了黑火葯的三組分(硝酸鉀、硫磺和木炭).火葯於13 世紀傳入阿拉伯,14世紀才傳入歐洲.
公元前200…後400年中國煉丹術興起.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和葛洪的《抱撲子》記錄了汞、鉛、金、硫等元素和數十葯物的性狀與配製.公元750年中國煉丹太傳入阿拉伯.
公元800年唐朝茅華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氧氣的人.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最早發現氧氣的人世界紀錄就是唐朝茅華,他比英國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氣約早1000年.
我國是「纖維之王」…蠶絲的故鄉.公元前2000年 中國已經養蠶.公元200年養蠶技術傳入日本.
公元前600年中國已掌握冶鐵技術,比歐洲早1900多年.公元前200年,中國煉出了球墨鑄鐵,比英美領先2000年.
1000多年前中國就能煉鋅,早於歐洲400年.
公元前2000年中國已會熔鑄紅銅 .公元前1700年中國已開始冶鑄青銅.公元900多年我國的膽水浸銅 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濕法冶金技術(置換法).
1700多年前,中國已能煉鉛及銅鉛合金.
公元前8000…6000年中國已製造陶器.公元200年中國比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術 .
3000多年前我國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漆料和製作漆器的國家,約有7000年歷史.
公元前4000…3000年中國已會釀造酒.公元前1000年我國已掌握制曲技術,比歐洲的「澱粉發酵法」製造酒精早2000多年.
『陸』 化學新科技的應用有哪些
日本的化學家研製出一種金的溶劑,它比現在已知的金的唯一其他溶劑-一王水--成本低得多。王水是硝酸和鹽酸的混合物。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東京附近的國家材料和化學物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員,他說這種溶劑更安全,並且幾乎無味。他研究了好幾年鹵素和鹵素化合物,最後才找到這個較好的配方-
碘、碘化四乙銨和乙睛的混合物。
在沸點(82℃)時,新的溶劑會使其中的金達到飽和狀態。以後當溫度降到20℃時,這種貴金屬會再次沉澱出來。已經在考慮用這溶劑來煉取金或是從化學廢料中提取金。他的小組現在正在努力尋找溶劑在使用後再回收利用的方法。
干 洗 新 方 法
衣物乾洗通常意味著需要使用一種有毒的溶劑-四氯乙烯。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和休斯環境系統公司的科學家有一個較好的方法:他們採用在l000磅壓力下液化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變回氣體時,污垢就從衣服上洗掉了。二氧化碳乾洗的費用和目前所用的溶劑法的費用差不多,可以商業化,,其中蘊藏著可商機呦。
現代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主要是用於改良化工生產中的一些污染嚴重的反應,或者是一些新技術使得本來要通過幾個過程才能達到的反應一步位。還有就是用現在的膜分離技術分離一些有害物質,比如說用膜分離技術分離二氧化碳等。還有就是使用綠色燃料,使其燃燒更加充分。。。
其實想讓同學們對化學感興趣,並不一定是化學新科技反面的應用,你還可以讓一些書本上的化學實驗走進學生們的生活中去,讓他們感到化學好像無處不在,這樣相信他們會對化學更感興趣的.....
『柒』 化學的科技創新誰有點子提供一下啊
點一根蠟燭,把一個短玻璃管一端接近蠟燭芯,另一端伸出來,這時候可以點著另一端
『捌』 關於化學,你知道它涉及到哪些領域嗎
有機化學:致力於碳化合物和物質的化學分支。無機化學:致力於非碳化合物和物質的化學分支。分析化學:化學的一個分支,致力於通過各種不同的儀器、工具和實踐來識別和量化物質。物理化學:化學的一個分支,致力於分析化學現象及其不同的行為和現象。生物化學:化學的一個分支,專門研究生物體內發生的化學過程,例如細胞呼吸。核化學:致力於核過程和性質以及放射性的化學分支。
化學科學對研究物質的原子和分子結構(其中的鍵)感興趣,以定量和定性地確定物質的性質。化學科學感興趣的是了解和控制化學反應及其條件,感興趣的是獲得可用於醫學、農業、工程和工業的新的有益產品。化學科學對解決一些環境問題很感興趣,例如銹病、(水-空氣-土壤)污染、水資源短缺和能源資源。
『玖』 化學化工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福利和挑戰,那麼帶來的福利和挑戰都有什麼請各舉兩例。
福利:
1.有機化學用來發明新的葯物來使人類生存;發明新的殺蟲劑和農業葯劑,使農民能夠增加作物產量,使人類能夠避免餓死。
2.化學化工創造的材料到處可見,比如電腦電視的液晶屏幕,還有有機原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染料、塗料、醫葯、感光材料、合成洗滌劑、炸葯、橡膠等眾多方便我們生活的東西。
挑戰:
1.當化學深入生命科學,深入基因時,倫理與道德會給化學的研究帶來挑戰。
2.化學研究會產生新的物質,比如致命的化學武器。像核物理已明顯改善電力供應和醫療檢測,但核武器卻提升了全球的安全隱患,並在許多情況下造成了與商業核技術交織在一起的核擴散風險。
化學工業是屬於知識和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由最初只生產純鹼、硫酸等少數幾種無機產品和主要從植物中提取茜素製成染料的有機產品,逐步發展為一個多行業、多品種的生產部門,出現了一大批綜合利用資源和規模大型化的化工企業。
這些企業就其生產過程來說,同其他工業企業有許多共性,但就生產工藝技術、對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生產過程的嚴格比例性、連續性等方面來看,又有它自己的特點:
(1)生產技術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和綜合性。化工產品品種繁多,每一種產品的生產不僅需要一種至幾種特定的技術,而且原料來源多種多樣,工藝流程也各不相同;就是生產同一種化工產品,也有多種原料來源和多種工藝流程。
(2)具有綜合利用原料的特性。化學工業的生產是化學反應,在大量生產一種產品的同時,往往會生產出許多聯產品和副產品,而這些聯產品和副產品大部分又是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可以再加工和深加工。
(3)生產過程要求有嚴格的比例性和連續性。一般化工產品的生產,對各種物料都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上下工序之間,各車間、各工段之間,往往需要有嚴格的比例,否則,不僅會影響產量,造成浪費,甚至可能中斷生產。
化工生產主要是裝置性生產,從原材料到產品加工的各環節,都是通過管道輸送,採取自動控制進行調節,形成一個首尾連貫、各環節緊密銜接的生產系統。這樣的生產裝置,客觀上要求生產長周期運轉,連續進行。任何一個環節發生故障,都有可能使生產過程中斷。
(4)化工生產還具有耗能高的特性。因為,第一,煤炭、石油、天然氣既是化工生產的燃料動力,又是重要的原料;第二,有些化工產品的生產,需要在高溫或低溫條件下進行,無論高溫還是低溫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拾』 最新化學科技
最新化學科技動態
二氧化碳的原子晶體
化合物總數知多少
合成氨新法——電合成
爆炸性的高能N5+陽離子登場
直接合成過氧化氫的新進展
來自稻田的甲烷
對新氫鍵——雙氫鍵(A-H…H-B)的理論計算
廣泛存在於食物的白藜蘆醇是一種抗癌物質
可以上http://chemport.ipe.ac.cn/ 這個是中科院辦的化學門戶網站。
最近,美國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LLNL)的V. Lota, C. S. Yoo和H. Cynn成功地在高壓下將CO2轉化為具有類似SiO2的原子晶體。
在過去,CO2已經發現有4種晶體,都是分子晶體。他們發現,在–40℃的溫度下將液態CO2裝入一個高壓容器(Dimond anvil cell)中用Nd : YbLiF4激光器加熱到1800K,在40GPa高壓下, CO2在微米級的紅寶石晶元上或者在鉑薄膜上形成類似SiO2的原子晶體(Science, 1999,283,1510)。該樣品在高於1800K的顯微照片上顯示了一個新相。在常溫下, 只要壓力高於1GPa, 該相能夠穩定存在。對比加熱前後的Raman光譜,發現分子晶型的CO2正交相轉化為SiO2的柯石英晶型(coesite, 是二氧化硅的一種高壓相, 發現於隕石, 可在實驗室中在高壓下合成)的Si-O-Si鍵相同特徵的振動圖譜。該晶體強烈發射Nd:YLF激光的二級諧振頻率;該性質引起人們對這種晶體在光電子學方面應用的濃厚興趣。
截止1998年底,在全球最大的化學文摘——美國化學文摘上登記的化合物總數為18.8百萬種,1998年是連續第三年化合物登記數超過100萬的年頭,達到1.6百萬種。
可以預言,這種增長速度和發展勢頭不會不繼續下去,1999年也應是第四個一年超過100萬種登記化合物的年頭,到年底,人類已知的——從自然界分離的和人類合成的——化合物總數肯定將超過2000萬種,因此,進入2000年時,老師們盡管放心大膽地在自己的教室里告訴學生們這個十分巧合的數字。
最近,兩位希臘化學家,位於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學的George Marnellos和Michael Stoukides,發明了一種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 Oct. 1998, p98)。
在常壓下,令氫與用氦稀釋的氮分別通入一加熱到570oC的以鍶-鈰-釔-鈣鈦礦多孔陶瓷(SCY)為固體電解質的電解池中,用覆蓋在固體電解質內外表面的多孔鈀多晶薄膜的催化,轉化為氨,轉化率達到78%;對比:幾近一個世紀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藝通常轉化率為10-15%!
實驗條件探索:他們用在線氣相色譜檢測進出電解池的氣體,用HCl吸收氨引起的pH值變化估算氨的產率,證實提高氮的分壓對提高轉化率無效;升高電流和溫度雖提高質子在SCY中的傳遞速度卻因SCY導電率受溫度限制,升溫反而加速氨的分解。
美國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空軍研究室研究高能材料的化學家Karl O. Christe在美國化學會冬季氟會議上宣布, 他與他的同事W. W. Wilson合成並表徵了一種含有N5+離子的鹽類。該陽離子可看作是100多年來第3次以可分離量獲得的全氮物種。第一次是1772年分離出N2,第二次是1890年合成了重氮離子N3–。盡管報道過其他存在於氣體中的其他含氮物種,但未被分離過。Colorado州立大學S. H. Strauss教授稱N5+的合成為真正不可思議的發現。
Christe的合成方法是在–78℃的無水氟化氫中令N2F+AsF6–與HN3反應。反應產物為白色粉末,穩定極限溫度為22℃。他在該溫度下獲得了質譜數據,但在低溫激光光譜儀中,只有幾個微克的該樣品發生爆炸,毀掉了樣品池。
Clemson大學DesMarteau教授評論說,該化合物具有高爆炸性並不使大家感到驚訝,令人驚訝的是該化合物竟然能夠存在。
加拿大McMaster大學J. Schrobilgen教授則指出,這種工作只有少數實驗室能夠進行得了。
Christe指出,N5+陽離子是遠比O2+更強的氧化劑,跟水和有機物反應均發生爆炸。合成量可達半克。經計算,該化合物的生成焓高達+1460kJ/mol,因此,該化合物竟然還能穩定存在確實是令人驚訝的。振動光譜和理論計算表明,該離子具V形構型。研究者預想,可以其他含N5+離子的鹽也能被合成,例如,可能N5+SbF6–是一個更穩定的鹽,他們甚至還打算合成一個純粹由氮組成的新物種——N5+N3–。
過氧化氫可以在第VIII族金屬, 如鈀, 和金的催化下直接合成是人們早就知道的, 但此反應因處於氫氧的爆炸極限而明顯存在安全問題, 轉化率也存在問題。
最近, J-P. Pirard等申請了專利(U.S.Patent 5 500 202, 19 Mar. 1996) 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他們用一個涓流床反應器(trickle-bed reactor), 把經氮氣稀釋的氫氧混合氣體和經酸化的水蒸氣共同流過載有鈀的催化劑. 發明人使用100毫升的管式Hastelloy C反應器(1cm i.d.×120cm), 40克含2%(重量)鈀的碳催化劑(150-250?m粒徑), 水相的組成為0.1 M H2SO4和0.001M NaBr(以阻止過氧化氫的分解), 液相流速為0.8 L/h, 氣相流速為25L/min(STP), 氣相組成為59% O2, 5.5% H2和35.5% N2, 溫度52℃, 壓力60 bar. 當O2/N2進到反應器的前端空間的同時氫氣被通入液相, 結果在水蒸氣里過氧化氫的濃度達5%(質量). 相當於達80 mol%的選擇性和30 mol%的轉化率(按通入的氫計)。該體系的氣體混合物在氫氧的爆炸界限之外. 估計此法的投資成本將低於傳統的間接法。
據C&EN Oct.7,1996,p10報道,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的科學家Lantin指出,甲烷是一種效果甚過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氣體,每年它向大氣的釋放量為5億噸,而20%來自稻田。稻田有機物的無氧分解生成的甲烷約90%通過水稻的根、莖、葉向大氣釋放。其餘的則被從水稻根部擴散的氧氧化成二氧化碳。甲烷在大氣中的濃度遠小於二氧化碳,但是其致暖效應比二氧化碳大30倍。甲烷在大氣中的滯留時間也較長。它對大氣,對對流層的臭氧、羥基和一氧化碳的水平均有影響。因此,該研究所認為應當致力於研究培植較少向大氣釋放甲烷的水稻品種或栽培技術。
在隨後於10月28日出版的該雜志上則登載了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的Ralph Cicerone的信件, 作者首先指出,甲烷在大氣中的壽命比二氧化碳短;作者又指出,據最近資料,日本的土壤化學家K.Yagi和K.Minami的統計,全世界稻田向大氣釋放的甲烷的量只有Lantin給出的數據的一半。而且,田間實驗告訴我們,稻田釋放甲烷的量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如向土壤添加的有機物,水稻生長期內水的管理,土壤的種類,水稻輸送甲烷的機制等等。
附註:在較早的文獻里還報道過白蟻或非洲草原蟻群也會向大氣釋放大量甲烷。
附帶可以指出,與甲烷問題相似的還有稻田釋放氮氧化物的問題。水稻研究所正在研究如何使水稻自身具有固氮能力而減少使用氮肥的問題。其實,所有農作物都存在因施用過多氮肥而使水體和大氣難免受到氮化合物污染。釋放到大氣中的氮氧化物同樣是一種改變大氣溫度的重要原因。
Crabtree等去年報道了26種分子間雙氫鍵B-H…H-A,dHH < 2.2埃(J. Am. Chem. Soc., 117, 1995: 3485; ibid: 12875)。日本Doi和Miyake新近對雙氫鍵作了理論計算,提出雙氫鍵的極限是dHH 2.7埃, 該值為假設的H3C-H…H-CH3之間的雙氫鍵, 計算得到其雙氫鍵的鍵能小於1 kJ/mol。
計算表明1972年報道的氣相中的NH4+ + CH4 = [NH4·CH4] (J. Am. Chem. Soc., 1972, 94, 5188, 6305)反應產物應含雙氫鍵,計算鍵能為14.69 kJ/mol, 與實驗測得的反應焓15.02±0.46 kJ/mol相吻合。計算涉及的體系有BH4–…HCN, BH4–…CH4, LiH…NH4+, LiH…HCN, LiH…HCCH, BeH2…NH4+, BeH2…HCN, CH4…NH4+等。其中BH4–…HCN計算雙氫鍵鍵長1.709埃,為最小者, 鍵能達75.44 kJ/mol, 為最高者。
美國Illinois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最近報道,廣泛存在於許多食物,例如桑椹、花生、特別是葡萄中的白藜蘆醇(resveratrol),即均二苯乙烯(stilbene)的一種三羥基衍生物(見下圖)可能具有抗癌性質[Science 275,1997:218]。他們發現,含該化合物的植物提取液能夠抑制環氧酶(cyclooxygenase)。在另一活體試驗中,該化合物能夠抑制用氟波醇酯(phorbol ester)處理過的白血病細胞生成自由基, 抑制其他細胞發生變異,並激活能減除致癌物質毒性的醌還原酶。
小鼠皮膚試驗表明,白藜蘆醇既減少了小鼠皮膚癌的數量也減少了得癌鼠的數量。研究者指出,白藜蘆醇是人類通常飲食中的一個普遍存在的物質,是一種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種潛在的化學抗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