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如何運用化學反應原理來解題

如何運用化學反應原理來解題

發布時間:2022-04-15 05:15:43

㈠ 如下反應怎麼用化學反應原理來解釋 NH4CL+NaOH=Nacl+H2O+NH3(氣體)本反應條件加熱。

1.一水合氨是弱鹼,氫氧化鈉是強鹼,強鹼制弱鹼
2.一水合氨分解,形成氨氣溢出體系,使得該反應的逆反應幾乎無法進行。
3.加熱促使了氨氣的溢出,也加快了反應速率。

㈡ 初中化學大題解題思路

初中
不涉及配平
題目
和根據題目意思寫
化學方程式
類型的題目,
解物質推斷題:
1.
淘汰法
:將不符合
題意
的部分逐漸排除,左後得到與相關條件都適合的
結論

2.推斷法:有些元素其
化合物
的推斷題,應首先確定較明顯的
關鍵
元素及其化合物,打開
突破口
,然後聯系整個問題進行逆推,得出正確的結論。
3.定位法: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斷,藉助
圖表
(
元素周期表

金屬
後動
順序表
等)定位,可以使推斷快捷。
4.
比較法
:根據實驗現象來推斷物質的
試題
,有一定的
難度

5.
討論法
:在分析題目鎖個條件的
基礎
上,提出
假設
後進行反復驗證,逐步
縮小范圍
,排除不合題意的結論。
6.
圖表法
:首先掃描原題,對題給信息形成整體印象,並列出
已知條件
,找出各物質的關系
圖線
。具體
步驟
如下:①掃描原題,加工信息;②形成印象,挖掘特徵對象;③尋找突破口;④順推或逆推;⑤猜測;⑥驗證。
7.論證法:即先指出結論後補述性質,分析題給的實驗現象,論證提出的結論。

化學
計算題的若干
解法
:
1.
算術
法:
應用化學
原理
及概念還有
定律
,運用算數的方法進行物質量之間的轉換和計算的一種解題方法。
2.
代數
法:根據自己的要求來設未知數,結合
化學原理
,化學概念,
化學定律
,根據已知條件和所設的未知
數列
比例式或列
方程
是進行計算,用
代數方法
求解。
3.
公式法
:根據化學原理、概念、定律總結歸納出來的有關
計算公式
進行解題。
4.推導法:應用原理、概念、定律,根據已知條件分析、
邏輯推理
,尋求解答的一種解題方法。
5.守恆法:初中涉及到的守恆包括:元素守恆,質量守恆和
電子
守恆。
6.
平均值法
:初中並不要求掌握,但還是告訴你吧,上
高中
會有用的,品
均質
包括:①平均
中子
數②平均
相對原子質量

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平均摩爾電子質量
⑤平均
氣體
體積⑥平均
質量分數
(7)平均
物質的量濃度
⑧平均
化學式
等多種量。
7.
差值法
:利用
化學反應原理
,某物質的量從開始到終態的差值,作為解題的突破口來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運用差值法解題時,確定
插值
的方法較多,解題時要具體情況
具體分析
,應選擇便於計算的對象求差值。按差值分類來看,有質量差值、體積差值、物質的量差值和
壓強
的差值。
8.和量法:與
差量法
相反,應用
加法
的原理,即A1:A2=B1:B2,等價於:A1:A2=B1:B2=(A1+B1):(A2+B2)。
9.
十字交叉法
:初中並不涉及,具體內容如下:對於發生兩個平行反映的
混合物
來計算,採用十字交叉法來計算,條理清楚,簡單迅速。
10.討論法:所給條件不足時,求解時一個方程中出現幾個未知數以及一些
字母
來表示的過量計算。
11.配平法:對於隨
反應物
量的不同而影響
產物
,或反應物尚待明確的一類復雜計算,如果採用配平法,可簡化。
12.
綜合法
:就是運用多種解題技巧來解一道比較復雜的計算題。
解實驗題應注意以下
幾點
:
1.
儀器
安裝的
規律
2.
裝置
連接的順序:
發生裝置
、除雜裝置、乾燥裝置、主體實驗裝置、
尾氣處理裝置
.
3.實驗
操作順序
以上是我總結有關化學裡面
大題
的解題方法和
思路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進步!

㈢ 因該怎樣學習化學反應原理,一些具體方法

化學反應原理這本書相對比較難(對於有機化學而言),這本書很多計算問題,所以要熟記一些反應的原理,另外就是注意練習要多做,這樣才能發現計算規律增加解題技巧,像化學平衡等一類問題都是高考的重點。

㈣ 寫出20個運用化學反應原理來解釋的日常生活中遇的事例

1.在山區常見粗脖子病(甲狀腺腫大),呆小病(克汀病),醫生建議多吃
海帶,進行食物療法。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體缺一種元素:碘。
2.用來製取包裝香煙、糖果的金屬箔(金屬紙)的金屬是:鋁。
3.黃金的熔點是1064.4℃,比它熔點高的金屬很多。其中比黃金熔點高約3倍
,通常用來制白熾燈泡燈絲的金屬是:鎢。
4.有位婦女將6.10克的一個舊金戒指給金銀匠加工成一對耳環。她怕工匠偷
金或摻假,一直守在旁邊不離開。她見工匠將戒指加熱、捶打,並放人一種液體
中,這樣多次加工,一對漂亮的耳環加工完畢了。事隔數日,將這對耳環用天平
稱量,只有5.20克。那麼工匠偷金時所用的液體是:王水。
5.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質是:銀。
6.很多化學元素在人們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缺少它們,人將會生病。
例如兒童常患的軟骨病是由於缺少:鈣元素。
7.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種氣體製成的燈,通電時能發出比螢光燈強億萬倍的強
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陽」之稱。這種燈中充入的氣體是:氙氣。
8.在緊閉門窗的房間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熱水器洗澡,常產生一種無色、無味
並易與人體血紅蛋白(Hb)結合而引起中毒的氣體是:CO。
9.地球大氣圈的被破壞,則形成臭氧層空洞,致使作為人們抵禦太陽紫外線
傷害的臭氧層受到損壞,引起皮膚癌等疾病的發生,並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造成臭氧層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冷凍機里氟里昂泄漏。
10.醫用消毒酒精的濃度是:75%。
11.醫院輸液常用的生理鹽水,所含氯化鈉與血液中含氯化鈉的濃度大體上相
等。生理鹽水中NaCl的質量分數是:0.9%。
12.發令槍中的「火葯紙」(火子)打響後,產生的白煙是:五氧化二磷。
13.萘衛生球放在衣櫃里變小,這是因為:萘在室溫下緩緩升華。
14.人被蚊子叮咬後皮膚發癢或紅腫,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氫
鈉溶液。
15.因為某氣體A在大氣層中過量累積,使地球紅外輻射不能透過大氣,從而
造成大氣溫度升高,產生了「溫室效應」。氣體A為:二氧化碳。
16.酸雨是指pH值小於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酸雨是大氣污
染的一種表現。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燒燃料放出的二
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造成的。
17.在五金商店買到的鐵絲,上面鍍了一種「防腐」的金屬,它是:鋅。
18.全鋼手錶是指它的表殼與表後蓋全部是不銹鋼制的。不銹鋼鋥亮發光,不
會生銹,原因是在煉鋼過程中加入了:鉻、鎳。
19.根據普通光照射一種金屬放出電子的性質所製得的光電管,廣泛用於電影
機、錄相機中。用來制光電管的金屬是:銫。
20.醫院放射科檢查食道、胃等部位疾病時,常用「鋇餐」造影法。用作「鋇
餐」的物質是:硫酸鋇。
21.我國世界聞名的制鹼專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發明了侯氏制鹼法。所製得的
鹼除用在工業上之外,日常生活中油條、饅頭里也加入一定量這種鹼。這種鹼的
化學名稱是:碳酸鈉。
22.現代建築的門窗框架,有些是用電鍍加工成古銅色的硬鋁製成,該硬鋁的
成分是:Al一Cu一Mg-Mn-Si合金。
23.氯化鋇有劇毒,致死量為0.8克。不慎誤服時,除大量吞服雞蛋清解毒外
,並應加服一定量的解毒劑,此解毒劑是:硫酸鎂。
24.印刷電路板常用化學腐蝕法來生產。這種化學腐蝕劑是:氯化鐵。
25.液化石油氣早已進入家庭。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26.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若有一套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灶具改燒液化石油氣
,應採用的正確措施是:增大空氣進入量或減少液化氣進入量。
27.裝有液化氣的煤氣罐用完後,搖動時常聽到晃動的水聲,但這種有水聲的
液體決不能私自亂倒,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液體是含碳稍多的烴,和汽油一樣
易燃燒,亂倒易發生火災等事故。
28.錄音磁帶是在醋酸纖維、聚酯纖維等纖維製成的片基上均勻塗上一層磁性
材料——磁粉製成的。製取磁粉的主要物質是:四氧化三鐵。
29.泥瓦匠用消石灰粉刷牆,常在石灰中加人少量的粗食鹽,這是利用粗食鹽
中含有的易潮解的物質潮解,有利於二氧化碳的吸收。這種易解潮的物質是:氯
化鎂。
30.我國古代書法家的真跡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使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使字跡
久不褪色,這是因為碳的化學性質穩定。
31.在字畫上常留下作者的印簽,其印簽鮮艷紅潤,這是因為紅色印泥含有不褪色
、化學性質穩定的紅色物質,它應是:硃砂(硫化汞)。
3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黃金首飾成為人們喜愛的裝飾品。黃金製品的
純度單位用K表示。24K通常代表足金或赤金,實際含金量為99%以上。金筆尖、金
表殼均為14K,它們通常的含金量為:不低於56%。
33.吸煙能引起支氣管炎、心血管病,還能誘發肺癌、口腔癌、胃癌、膀肌癌
等癌症,所以說吸煙是慢性自殺。世界衛生大會規定每年4月7日為「世界戒煙日
」。據分析可知,煙草成分中危害性最大的物質主要有:尼古丁和苯並(a)芘。
34.潛水艇在深水中長期航行,供給船員呼吸所需氧氣所用的最好物質是:過
氧化鈉。
35.變色眼鏡用的玻璃片在日光下能變深色,是因為:在玻璃中加人了適量的
鹵化銀晶體和氧化銅。
36.鉛中毒能引起貧血、頭痛、記憶減退和消化系統疾病。急性中毒會引起慢
性腦損傷並常危及生命。城市大氣鉛污染主要來源是:汽車尾氣。
37.盛在汽車、柴油機水箱里的冷卻水,在冬天結冰後會使水箱炸裂。為了防
凍,常加入少量的:乙二醇。
38.醫院里的灰錳氧或PP粉是:高錳酸鉀。
39.高橙飲料、罐頭中的防腐劑是:苯甲酸鈉。
40.水壺、保溫瓶和鍋爐中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41.不能用來釀酒的物質是:黃豆。能用來釀酒的物質是:穀子、玉米、高粱、紅
薯等。
42.劇烈運動後,感覺全身酸痛,這是因為肌肉中增加了:乳酸。
43.營養素中,發熱量大且食後在胃腸道停留時間最長(有飽腹性)的是:脂
肪。
44.味精又叫味素,它有強烈的肉鮮味,它的化學名稱是:2一氨基丁二酸一
鈉(谷氨酸單鈉)。
45.在霜降以後,青菜、蘿卜等吃起來味道甜美,這是因為青菜里的澱粉在植
物內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46.為什麼古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過去的漁網是用麻纖維織的,
麻纖維吸水易膨脹,潮濕時易腐爛,所以漁網用上兩三天後曬兩天,以延長漁網
的壽命。現在用不著這樣做,這是因為現在織漁網的材料一般選用:尼龍纖維。
47.電視中播放文藝演出時,經常看到舞台上煙氣騰騰,現在普遍用的發煙劑
是:乙二醇和乾冰。
48.用自來水養金魚時,將水注入魚缸以前需在陽光下曬一段時間,目的是:
使水中次氯酸分解。
49.若長期存放食用油,最好的容器是:玻璃或陶瓷容器。
50.不粘鍋之所以不粘食物,是因為鍋底塗上了一層特殊物質:「特富隆」,
其化學名叫聚四氟乙烯,俗名叫塑料王。

㈤ 總結高中化學解題方法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一、關系式法 關系式法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巧用,其解題的核心思想是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恆,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存在著最基本的比例(數量)關系。 二、方程或方程組法 根據質量守恆和比例關系,依據題設條件設立未知數,列方程或方程組求解,是化學計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題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計算技能。 三、守恆法 化學方程式既然能夠表示出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物質的量、質量、氣體體積之間的數量關系,那麼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學反應前後原子個數、電荷數、得失電子數、總質量等都是守恆的。巧用守恆規律,常能簡化解題步驟、准確快速將題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學反應前後某種差量和造成這種差量的實質及其關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質量差、氣體體積差、壓強差等。 差量法的實質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巧用。它最大的優點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應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思維和解題 六、極值法 巧用數學極限知識進行化學計算的方法,即為極值法。 七、十字交叉法 若用A、B分別表示二元混合物兩種組分的量,混合物總量為A+B(例如mol)。 若用xa、xb分別表示兩組分的特性數量(例如分子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數量(例如平均分子量)則有: 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組成)計算中的一種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計算演變而成。若已知兩組分量和這兩個量的平均值,求這兩個量的比例關系等,多可運用十字交叉法計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關鍵是必須符合二元一次方程關系。它多用於哪些計算? 明確運用十字交叉法計算的條件是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別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學涵義而濫用。 十字交叉法多用於: ①有關兩種同位素原子個數比的計算。 ②有關混合物組成及平均式量的計算。 ③有關混合烴組成的求算。(高二內容) ④有關某組分質量分數或溶液稀釋的計算等。 例題7 已知自然界中銥有兩種質量數分別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銥的平均原子量為192.22,這兩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比應為 [ ] A.39∶61 B.61∶39 C.1∶1 D.39∶11 此題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運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八、討論法 討論法是一種發現思維的方法。解計算題時,若題設條件充分,則可直接計算求解;若題設條件不充分,則需採用討論的方法,計算加推理,將題解出。 例題8 在30mL量筒中充滿NO2和O2的混合氣體,倒立於水中使氣體充分反應,最後剩餘5mL氣體,求原混合氣中氧氣的體積是多少毫升? 最後5mL氣體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此題需用討論法解析。 解法(一)最後剩餘5mL氣體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若是NO,則說明NO2過量15mL。 設30mL原混合氣中含NO2、O2的體積分別為x、y 4NO2+O2+2H2O=4HNO3 原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可能是10mL或3mL。 解法(二): 設原混合氣中氧氣的體積為y(mL) (1)設O2過量:根據4NO2+O2+2H2O=4HNO3,則O2得電子數等於NO2失電子數。 (y-5)×4=(30-y)×1 解得y=10(mL) (2)若NO2過量: 4NO2+O2+2H2O=4HNO3 4y y 3NO2+H2O=2HNO3+NO 因為在全部(30-y)mLNO2中,有5mLNO2得電子轉變為NO,其餘(30-y-5)mLNO2都失電子轉變為HNO3。 O2得電子數+(NO2→NO)時得電子數等於(NO2→HNO3)時失電子數。 【評價】解法(二)根據得失電子守恆,利用阿伏加德羅定律轉化信息,將體積數轉化為物質的量簡化計算。凡氧化還原反應,一般均可利用電子得失守恆法進行計算。 無論解法(一)還是解法(二),由於題給條件不充分,均需結合討論法進行求算。 4y+5×2=(30-y-5)×1 解得y=3(mL) 原氧氣體積可能為10mL或3mL 【小結】以上逐一介紹了一些主要的化學計算的技能技巧。解題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模式。但從解決化學問題的基本步驟看,考生應建立一定的基本思維模式。「題示信息十基礎知識十邏輯思維」就是這樣一種思維模式,它還反映了解題的基本能力要求,所以有人稱之為解題的「能力公式」。希望同學們建立解題的基本思維模式,深化基礎,活化思維,優化素質,跳起來摘取智慧的果實。 聆聽並總結以下進行化學計算的基本步驟: (1)認真審題,挖掘題示信息。 (2)靈活組合,運用基礎知識。 (3)充分思維,形成解題思路。 (4)選擇方法,正確將題解出。

㈥ 怎樣就可以學好高中化學選修化學反應原理

化學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但由於高中化學具有「繁,難,亂」的特點,所以不少同學對學習高中化學感到困難。那麼如何才能學好高中化學呢?

一、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好的筆記是教科書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

由於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外,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老師講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思路和疑難點,便於今後復習。

二、及時復習。

復習並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而是在自己的大腦中考慮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並進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所以,課後要及時對聽課內容進行復習,做好知識的整理和歸納,這樣才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避免出現越學越亂的現象。比如學習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進行比較,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

三、學會巧記

由於要記的化學知識點比較多,如果靠死記硬背是難以記牢的,所以應學會巧記。化學上常用的記憶方法有:比較法(常用於容易混淆、相互干擾的知識。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四個相似的概念,可以通過比較,使理解加深,記憶牢固。)、歸納法、歌訣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和實驗記憶法。

四、勤練

練習是理解消化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但練習要有針對性,不能搞題海戰術,應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題規律為目標。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歸納總結,這樣才能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的效果。如化學計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恆法、關系式法、極值法、平均值法、估演算法、差量法等。

五、備好「錯題本」

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所以,對平時出現的錯題,應做好修正並記錄下來。記錄時應詳細分析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不要簡單寫上一個答案了事。同時,要經常翻閱復習,這樣就可以避免以後出現類似的錯誤。

六、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不但能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還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必須重視化學實驗。平時做實驗,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思考如何做,為什麼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從而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此外,要把化學學好,還要多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生活問題,善於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

總之,只要學習方法正確,相信同學們會輕松地把化學學好的

㈦ 高中化學化工流程題解題技巧

無機化工題實際上是考查考生運用化學反應原理及相關知識來解決工業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此類型題目的基本步驟是:①從題干中獲取有用信息,了解生產的產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驟,從幾個方面了解流程:A、反應物是什麼 B、發生了什麼反應 C、該反應造成了什麼後果,對製造產品有什麼作用。抓住一個關鍵點:一切反應或操作都是為獲得產品而服務。③從問題中獲取信息,幫助解題。
了解流程後著手答題。對反應條件的分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對反應速率有何影響?
2、對平衡轉化率有何影響?
3、對綜合生產效益有何影響?如原料成本,原料來源是否廣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對設備的要求,環境保護(從綠色化學方面作答)。
常見文字敘述套路:
1、洗滌沉澱:往漏斗中加入蒸餾水至浸沒沉澱,待水自然流下後,重復以上操作2-3次。
2、從溶液中得到晶體: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 注意:
①在寫某一步驟是為了除雜是,應該註明「是為了除去XX雜質」,只寫「除雜」等一類萬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給分的。
②看清楚是寫化學反應方程式還是離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㈧ 化學解題思路

初中不涉及配平題目和根據題目意思寫化學方程式類型的題目,
解物質推斷題:
1.淘汰法:將不符合題意的部分逐漸排除,左後得到與相關條件都適合的結論。
2.推斷法:有些元素其化合物的推斷題,應首先確定較明顯的關鍵元素及其化合物,打開突破口,然後聯系整個問題進行逆推,得出正確的結論。
3.定位法: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斷,藉助圖表(元素周期表,金屬後動順序表等)定位,可以使推斷快捷。
4.比較法:根據實驗現象來推斷物質的試題,有一定的難度。
5.討論法:在分析題目鎖個條件的基礎上,提出假設後進行反復驗證,逐步縮小范圍,排除不合題意的結論。
6.圖表法:首先掃描原題,對題給信息形成整體印象,並列出已知條件,找出各物質的關系圖線。具體步驟如下:①掃描原題,加工信息;②形成印象,挖掘特徵對象;③尋找突破口;④順推或逆推;⑤猜測;⑥驗證。
7.論證法:即先指出結論後補述性質,分析題給的實驗現象,論證提出的結論。
解化學計算題的若干解法:
1.算術法:應用化學原理及概念還有定律,運用算數的方法進行物質量之間的轉換和計算的一種解題方法。
2.代數法:根據自己的要求來設未知數,結合化學原理,化學概念,化學定律,根據已知條件和所設的未知數列比例式或列方程是進行計算,用代數方法求解。
3.公式法:根據化學原理、概念、定律總結歸納出來的有關計算公式進行解題。
4.推導法:應用原理、概念、定律,根據已知條件分析、邏輯推理,尋求解答的一種解題方法。
5.守恆法:初中涉及到的守恆包括:元素守恆,質量守恆和電子守恆。
6.平均值法:初中並不要求掌握,但還是告訴你吧,上高中會有用的,品均質包括:①平均中子數②平均相對原子質量③平均相對分子質量④平均摩爾電子質量⑤平均氣體體積⑥平均質量分數(7)平均物質的量濃度⑧平均化學式等多種量。
7.差值法:利用化學反應原理,某物質的量從開始到終態的差值,作為解題的突破口來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運用差值法解題時,確定插值的方法較多,解題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應選擇便於計算的對象求差值。按差值分類來看,有質量差值、體積差值、物質的量差值和壓強的差值。
8.和量法:與差量法相反,應用加法的原理,即A1:A2=B1:B2,等價於:A1:A2=B1:B2=(A1+B1):(A2+B2)。
9.十字交叉法:初中並不涉及,具體內容如下:對於發生兩個平行反映的混合物來計算,採用十字交叉法來計算,條理清楚,簡單迅速。
10.討論法:所給條件不足時,求解時一個方程中出現幾個未知數以及一些字母來表示的過量計算。
11.配平法:對於隨反應物量的不同而影響產物,或反應物尚待明確的一類復雜計算,如果採用配平法,可簡化。
12.綜合法:就是運用多種解題技巧來解一道比較復雜的計算題。
解實驗題應注意以下幾點:
1.儀器安裝的規律
2.裝置連接的順序:發生裝置、除雜裝置、乾燥裝置、主體實驗裝置、尾氣處理裝置.
3.實驗操作順序
以上是我總結有關化學裡面大題的解題方法和思路,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進步!

㈨ 化學反應原理

化學反應

(化學名詞)
編輯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物質的過程,稱為化學反應。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物質。[1-2] 但核反應不屬於化學反應。
中文名
化學反應
外文名
Chemical reaction
別 稱
化學變化
提出者
布特列諾夫
提出時間
1861
應用學科
化學
適用領域范圍
化學研究
適用領域范圍
化學研究
目錄
1 實質
2 主要形式
3 反應能量
4 反應判斷
5 反應中間物
6 反應條件
7 反應速率
8 化學平衡
9 化學研究
10 反應現象

實質
編輯
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各種化學反應(12張)

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物質。根據化學鍵理論,又可根據一個變化過程中是否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來判斷其是否為化學反應。[1] 主要形式
編輯
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類型分四類: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按電子得失可分為:氧化還原反應、非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包括:自身氧化還原,還原劑與氧化劑反應
異構化:(A →B) :化合物是形成結構重組而不改變化學組成物。[1]
化學合成:化合反應
簡記為:A + B = C:二種以上元素或化合物合成一個復雜產物。(即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
化學分解:分解反應
簡記為:A = B + C :化合物分解為構成元素或小分子。(即化合反應的逆反應。它是指一種化合物在特定條件下分解成兩種或兩種以上較簡單的單質或化合物的反應。)[1]
置換反應(單取代反應)
簡記為:A+BC=B+AC :表示額外的反應元素取代化合物中的一個元素。(即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1]
(置換關系是指組成化合物的某種元素被組成單質的元素所替代。置換反應必為氧化還原反應,但氧化還原反應不一定為置換反應。)
化學反應公式
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單質的類別,置換反應有以下4種情況:
①較活潑的金屬置換出較不活潑的金屬或氫氣
②較活潑的非金屬置換出較不活潑的非金屬
③非金屬置換出金屬
④金屬置換出非金屬
(詳細請見置換反應詞條……)[3]
復分解反應(雙取代反應)
簡記為:AB+CD=AD+CB :在水溶液中(又稱離子化的)兩個化合物交換元素或離子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即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復分解反應的本質是溶液中的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水)、難溶的物質或揮發性氣體,而使復分解反應趨於完成。酸、鹼、鹽溶液間發生的反應一般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而形成的,即參加反應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發生電離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離子間重新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鹼、鹽溶液間的反應一般是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是離子或者離子團的重新組合,因為此類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所以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當然還有更多復雜的情形,但仍可逐步簡單化而視為上述反應類別的連續反應。化學反應的變化多端難以建立簡單的分類標准。 但是一些類似的化學反應仍然可以歸類,譬如:
歧化反應:
指的是同一物質的分子中同一價態的同一元素間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同一價態的元素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發生了「化合價變化上的分歧」,有些升高,有些降低。發生歧化反應的元素必須具有相應的高價態和低價態化合物,歧化反應只發生在中間價態的元素上。氟(F2)無歧化作用,因為氟元素電負性最大,無正化合價,只有負化合價。
歸中反應與歧化反應均屬同種物質間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反應是自身氧化還原反應的一種,但自身氧化還原反應卻不一定都是歧化反應。
歸中反應(反歧化反應):
指的是物質中不同價態的同種元素之間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即同一元素的價態由反應前的高價和低價都轉化成反應以後的中間價態,在化學反應中元素的價態變化有個規律:只靠攏,不交叉。因此元素的高價和低價都只能向中間靠攏。歸中反應和歧化反應是兩個『相反』的過程,這兩種反應都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有機反應:指以碳原子化合物為主的各種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指兩化合物間的電子轉移(如:單取代反應和燃燒反應)
燃燒反應(初中化學書上也叫氧化反應):指受質和氧氣的反應。
氯化反應;指氯與有機物反應;
更多的例子參見化學反應列表(list of reactions)。
電池、選項 A B C D

電極材料
Zn Fe Cu Al

電極材料 Cu Zn Ag Sn
電解質溶液 CuCl2溶液 H2SO4溶液 CuSO4溶液 NaOH溶液
核反應不是化學反應,核反應屬於核物理變化。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化的粒子,化學反應我們也可以看作是原子的重新組合,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在反應前後元素種類和原子個數是保持不變的。而核反應中的原子變成了其他的原子了,故不是化學變化。

反應能量
編輯
能量凈改變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任何等溫等壓封閉系統傾向降低吉布斯自由能。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任何反應混合物也是如此。比方,對系統中焓的分析可以得到合乎反應混合物的熱力學計算。反應中焓的計算方式採用標准反應焓以及反應熱加成性定律(赫士定律)。
以一個甲烷在氧中的燃燒反應為例:
CH4 + 2O2 →CO2 + 2 H2O
能量計算須打斷反應左側和右側的所有鍵結取得能量數據,才能計算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以 ΔH 表示能量差。Δ(Delta) 表示差異,H 則為焓等於固定壓力下的熱傳導能量。ΔH 的單位為千焦耳或千卡。

反應判斷
編輯
假設,存在一個系統。通過計算得出反應前後系統的焓變為ΔH。
化學反應
如果ΔH 計算為負值,則反應必為放熱反應。比如:燃燒就是燃料與空氣中氧氣劇烈反應放出熱量。
如果ΔH 計算是正值,則反應必為吸熱反應。比如:石灰石在高溫下反應分解出氧化鈣(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如果ΔH計算等於零,則反應不吸熱也不放熱;外界不對體系做功,體系也不對外界做功。
反應到底是吸熱還是放熱完全由體系的 ΔH決定。但是,反應是否進行則完全由體系的由吉布斯自由能ΔG來表示。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ΔG = ΔH - TΔS[1]
ΔG 是自由能改變,ΔH 是焓改變,而ΔS 則為熵改變,T是開爾文溫度。

反應中間物
編輯
當熱力學企圖回答這個問題:「反應會發生嗎?」,另一個重要問題「反應多快?」卻完全沒有回答。這是因為熱力學或者熱力學平衡試著要了解的是反應混合物初始和結束狀態。因此無法指出反應發生時的過程。這個領域屬於反應動力學的范疇。
基元反應是如何發生的?傳統觀點認為,反應物碰撞形成所謂活化復合物。碰撞的動能使活化復合物獲得更高的能量,導致構成反應的鍵結重組。但是,這種觀點導致了一個困境:活化復合物的結構和能量不能同時確定,否則有悖於測不準原理。所以,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實際上這些復合物未必真的存在,而是能量空間的一些隔離面。相對的活化絡合物的觀點更多的是為實驗化學家所接受,因為在描述反應機理時比較方便。現代理論化學已經可以精確的計算速率常數。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反應,整個過程的態分辨信息也可以獲得。

反應條件
編輯
指化學反應所必須或可提高反應速率的方法,如:加熱(△)、點燃、高溫、電解、通電(電解)、紫外線或催化劑等。

反應速率
編輯
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是相關受質濃度隨時間改變的的測量。反應速率的分析有許多重要應用,像是化學工程學或化學平衡研究。反應速率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
反應物濃度:如果增加通常將使反應加速。
活化能:定義為反應啟始或自然發生所需的最低能量。
愈高的活化能表示反應愈難以啟始,反應速率也因此愈慢。
反應溫度:溫度提升將加速反應,因為愈高的溫度表示有愈多的能量,使反應容易發生。
催化劑:催化劑是一種通過改變活化能來改變反應速率的物質。而且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不會破壞或改變,所以可以重復作用。
反應速率與參與反應的物質濃度有關。物質濃度則可透過質量作用定律定量。

化學平衡
編輯
根據吉布斯自由能判據,當ΔrGm=0時,反應達最大限度,處於平衡狀態。化學平衡的建立是以可逆反應為前提的。可逆反應是指在同一條件下既能正向進行又能逆向進行的反應。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具有可逆性,都可在不同程度上達到平衡。
從動力學角度看,反應開始時,反應物濃度較大,產物濃度較小,所以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應速率。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不斷減小,產物濃度不斷增大,所以正反應速率不斷減小,逆反應速率不斷增大。當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系統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反應達到了平衡。
19世紀50-60年代,熱力學的基本規律已明確起來,但是一些熱力學概念還比較模糊,數字處理很煩瑣,不能用來解決稍微復雜一點的問題,例如化學反應的方向問題。當時,大多數化學家正致力於有機化學的研究,也有一些人試圖解決化學反應的方向問題。這種努力除了質量作用定律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人試圖從別的角度進行反應方向的探索,其中已有人提出了一些經驗性的規律。

化學研究
編輯
在這一時期,丹麥人湯姆生和貝特羅試圖從化學反應的熱效應來解釋化學反應的方向性。他們認為,反應熱是反應物化學親合力的量度,每個簡單或復雜的純化學性的作用,都伴隨著熱量的產生。貝特羅更為明確地闡述了與這相同的觀點,並稱之為「最大功原理」,他認為任何一種無外部能量影響的純化學變化,向著產生釋放出最大能量的物質的方向進行。雖然這時他發現了一些吸熱反應也可以自發地進行,但他卻主觀地假定其中伴有放熱的物理過程。這一錯誤的論斷在30年代終於被他承認了,這時他才將「最大功原理」的應用范圍限制在固體間的反應上,並提出了實際上是「自由焓」的化學熱的概念。
化學反應
19世紀60-80年代,霍斯特曼、勒夏特列和范霍夫在這一方面也做了一定的貢獻。首先,霍斯特曼在研究氯化銨的升華過程中發現,在熱分解反應中,其分解壓力和溫度有一定的關系,符合克勞胥斯·克拉佩隆方程:dp/dt=Q/T(V'-V)其中Q代表分解熱,V、V'代表分解前後的總體積。范霍夫依據一述方程式導出的下式:
lnK=-(Q/RT) c
此式可應用於任何反應過程,其中Q代表體系的吸收的熱(即升華熱)。范霍夫稱上式為動態平衡原理,並對它加以解釋,他說,在物質的兩種不同狀態之間的任何平衡,因溫度下降,向著產生熱量的兩個體系的平衡方向移動。1874年和1879年,穆迪埃和羅賓也分別提出了這樣的原理。穆迪埃提出,壓力的增加,有利於體積相應減少的反應發生。在這之後,勒夏特列又進一步普遍地闡釋了這一原理。他說,處於化學平衡中的任何體系,由於平衡中的多個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的變動,在一個方向上會導致一種轉化,如果這種轉化是惟一的,那麼將會引起一種和該因素變動符號相反的變化。
然而,在這一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是吉布斯,他在熱力化學發展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吉布斯在勢力化學上的貢獻可以歸納4個方面。第一,在克勞胥斯等人建立的第二定律的基礎上,吉布斯引出了平衡的判斷依據,並將熵的判斷依據正確地限制在孤立體系的范圍內。使一般實際問題有了進行普遍處理的可能。第二,用內能、熵、體積代替溫度、壓力、體積作為變數對體系狀態進行描述。並指出湯姆生用溫度、壓力和體積對體系體狀態進行描述是不完全的。他倡導了當時的科學家們不熟悉的狀態方程,並且在內能、熵和體積的三維坐標圖中,給出了完全描述體系全部熱力學性質的曲面。第三,吉布斯在熱力學中引入了「濃度」這一變數,並將明確了成分的濃度對內能的導數定義為「熱力學勢」。
這樣,就使熱力學可用於處理多組分的多相體系,化學平衡的問題也就有了處理的條件。第四,他進一步討論了體系在電、磁和表面的影響下的平衡問題。並且,他導出了被認是熱力學中最簡單、最本質也是最抽象的熱力學關系,即相律,在,而平衡狀態就是相律所表明的自由度為零的那種狀態。
吉布斯對平衡的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他的三篇文章之中。1873年,他先後將前兩篇發表在康涅狄格州學院的學報上,立即引起了麥克斯韋的注意。吉布斯前兩篇文可以說只是一個准備,1876年和1878年分兩部分發表了第三篇文章《關於復相物質的平衡》,文章長達300多頁,包括700多個公式。兩篇文章是討論單一的化學物質體系,這篇文章則對多組分復相體系進行了討論。由於熱力學勢的引入,只要將單組分體系狀態方程稍加變化,便可以對多組分體系的問題進行處理了。
對於吉布斯的工作,勒夏特列認為這是一個新領域的開辟,其重要性可以與質量不滅定律相提並論。然而,吉布斯的三篇文章發表之後,其重大意義並未被多數科學家們所認識到,直到1891年才被奧斯特瓦德譯成德文,1899年勒夏特列譯成法文出版之後,情況頓然改變。在吉布斯之後,熱力學仍然只能處理理想狀態的體系。這時,美國人洛易斯分別於1901年和1907年發表文章,提出了「逸度」與「活度」的概念。路易斯談到「逃逸趨勢」這一概念,指出一些熱力學量,如溫度、壓力、濃度、熱力學勢等都是逃逸趨勢量度的標度。
路易斯所提出的逸度與活度的概念,使吉布斯的理論得到了有益的補充和發展,從而使人們有可能將理想體系的偏差進行統一,使實際體系在形式上具有了與理想體系完全相同的熱力學關系式。綜上所述,化學平衡狀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的狀態。
化學平衡狀態具有逆,等,動,定,變等特徵。
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等: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v正=v逆。
動:平衡時,反應仍在進行,是動態平衡,反應進行到了最大程度。
定:達平衡狀態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反應速率保持不變,反應物的轉化率保持不變,各組分的含量保持不變。
變:化學平衡跟所有的動態平衡一樣,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當條件發生變化時,平衡狀態就會被破壞,由平衡變為不平衡,再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平衡。
氧化反應
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如壓強\溫度\濃度\等。
注意:催化劑不影響化學平衡,僅影響反應速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可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反應現象
編輯
放熱,吸熱,發光,變色,產生沉澱,生成氣體
可逆反應與自發反應
每個化學反應理論上均是可逆反應。正反應中定義物質從反應物轉換成產物。逆反應則相反,產物轉換成反應物。
化學平衡指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達到相等的狀態,因此反應物和產物均會存在。然而,平衡態的反應方向可透過改變反應狀態改變,譬如溫度或壓力。勒夏特列原理在此用來預測是產物或反應物形成。
雖然所有的反應在一些范圍內均是可逆的,部份反應仍可歸類為不可逆反應。「不可逆反應」指得是「完全反應」。意思是幾乎所有的反應物均形成產物,甚至在極端狀況下均難以逆轉反應。
另一種反應機制稱為自發反應,是一種熱力學傾向,表示此反應引起總體熵的凈增加。自發反應(相對於非自發反應)不須外在協助(如能量供給)就會產生。在化學平衡的系統中,反應過程中自發反應的方向可預期形成較多的物質。[1]
有機化學中類別較多,有自由基反應,離子型反應;親電反應,親核反應;硝化反應,鹵化反應,磺化反應,氨化反應,醯化反應,氰化反應,加成反應,消去反應,取代反應,加聚反應,縮聚反應等。酸、鹼

㈩ 高中化學常用解題技巧

高中化學常用解題技巧
1、商余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應用於解答有機物(尤其是烴類)知道分子量後求出其分子式的一類題目。對於烴類,由於烷烴通式為CnH2n+2,分子量為14n+2,對應的烷烴基通式為CnH2n+1,分子量為14n+1,烯烴及環烷烴通式為CnH2n,分子量為14n,對應的烴基通式為CnH2n-1,分子量為14n-1,炔烴及二烯烴通式為CnH2n-2,分子量為14n-2,對應的烴基通式為CnH2n-3,分子量為14n-3,所以可以將已知有機物的分子量減去含氧官能團的式量後,差值除以14(烴類直接除14),則最大的商為含碳的原子數(即n值),余數代入上述分子量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屬的類別。
例1
某直鏈一元醇14克能與金屬鈉完全反應,生成0.2克氫氣,則此醇的同分異構體數目為( )
A.6個 B.7個 C.8個 D.9個
【解析】:
由於一元醇只含一個-OH,每mol醇只能轉換出1/2molH2,由生成0.2克H2推斷出14克醇應有0.2mol,所以其摩爾質量為72克/摩,分子量為72,扣除羥基式量17後,剩餘55,除以14,最大商為3,余為13,不合理,應取商為4,余為-1,代入分子量通式,應為4個碳的烯烴基或環烷基,結合"直鏈",從而推斷其同分異構體數目為6個。
2、平均值法
這種方法最適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慮各組分的含量.根據混合物中各個物理量(例如密度,體積,摩爾質量,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等)的定義式或結合題目所給條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個物理量的平均值,而這個平均值必須介於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數值之間,換言之,混合物的兩個成分中的這個物理量肯定一個比平均值大,一個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從而可判斷出混合物的可能組成。
例2
將兩種金屬單質混合物13g,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共放出標准狀況下氣體11.2L,這兩種金屬可能是( )
A.Zn和Fe
B. Al和Zn
C. Al和Mg
D. Mg和Cu
【解析】:
將混合物當作一種金屬來看,因為是足量稀硫酸,13克金屬全部反應生成的11.2L(0.5摩爾)氣體全部是氫氣,也就是說,這種金屬每放出1摩爾氫氣需26克,如果全部是+2價的金屬,其平均原子量為26,則組成混合物的+2價金屬,其原子量一個大於26,一個小於26,代入選項,在置換出氫氣的反應中,顯+2價的有Zn,原子量為65,Fe原子量為56,Mg原子量為24,但對於Al,由於在反應中顯+3價,要置換出1mol氫氣,只要18克Al便夠,可看作+2價時其原子量為27/(3/2)=18,同樣假如有+1價的Na參與反應時,將它看作+2價時其原子量為23×2=46,對於Cu,因為它不能置換出H2,所以可看作原子量為無窮大,從而得到A中兩種金屬原子量均大於26,C中兩種金屬原子量均小於26,所以A,C都不符合要求,B中Al的原子量比26小,Zn比26大,D中Mg原子量比26小,Cu原子量比26大,故BD為應選答案。
3、極限法
極限法與平均值法剛好相反,這種方法也適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組成.根據混合物中各個物理量(例如密度,體積,摩爾質量,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等)的定義式或結合題目所給條件,將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種組分A,即其質量分數或氣體體積分數為100%(極大)時,另一組分B對應的質量分數或氣體體積分數就為0%(極小),可以求出此組分A的某個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時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這個物理量N平是平均值,必須介於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A,B的同一物理量數值之間,即N1

閱讀全文

與如何運用化學反應原理來解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