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化學的每章總結,要細點.謝謝啦!(包括化學方程式)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1)金剛石、石墨:C
(2)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
(4)乾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
(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鹼、燒鹼:NaOH
(10)純鹼: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鹼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NH3 (鹼性氣體)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鹼,具有鹼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鹼)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用鹽、有毒)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餘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澱(即不溶於水的鹽和鹼):
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於酸)AgCl、BaSO4(也不溶於稀HNO3) 等
②鹼: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其餘鹼。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 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三、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於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CO32-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於水,其他都不溶於水
2、鹼的溶解性
溶於水的鹼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鹼不溶於水。難溶性鹼中Fe(OH)3是紅褐色沉澱,Cu(OH)2是藍色沉澱,其他難溶性鹼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澱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於稀硝酸,其他沉澱物能溶於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於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鹼性氧化物不溶於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鹼性氧化物+水→鹼)
http://e.northeast.cn/system/2006/09/22/050558124.shtml
初中化學方程式匯總
一、 氧氣的性質: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化合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研究空氣組成的實驗):4P +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氧氣的來源:
13.玻義耳研究空氣的成分實驗 2HgO 加熱 Hg+ O2 ↑
14.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實驗室制氧氣原理1)
15.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條件下分解反應: H2O2 MnO22H2O+ O2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組成實驗):2H2O 通電 2H2↑+ O2 ↑
17.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於水: H2O + CO2==H2CO3
三、質量守恆定律:
19.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2. 鎂還原氧化銅:Mg + CuO 加熱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學性質
23.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5.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2)煤爐中發生的三個反應:(幾個化合反應)
26.煤爐的底層:C + O2 點燃 CO2
27.煤爐的中層:CO2 + C 高溫 2CO
28.煤爐的上部藍色火焰的產生:2CO + O2 點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製法與性質:
2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於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溫 CaO + CO2↑
33.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鑒別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質:
34.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點燃 2CO2
其它反應:
36.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滅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9.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六、金屬
(1)金屬與氧氣反應:
40.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41.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42.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3. 鋁在空氣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44.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新金屬 + 新鹽
52.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ZnSO4 + Cu
54.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屬鐵的治煉原理:
55.3CO+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七、酸、鹼、鹽
1、酸的化學性質
(1)酸 + 金屬 -------- 鹽 + 氫氣(見上)
(2)酸 + 金屬氧化物-------- 鹽 + 水
56.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鹼 -------- 鹽 + 水(中和反應)
60.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6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燒鹼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6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鹼的化學性質
(1) 鹼 + 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68.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鹼 + 酸-------- 鹽 + 水(中和反應,方程式見上)
(3)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73.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鹽的化學性質
(1)鹽(溶液) + 金屬單質-------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7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鹽 + 酸--------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75.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鹽 + 鹼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76.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鹽 + 鹽 ----- 兩種新鹽
77.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夠多了吧
❷ 初三化學下冊6~7章知識點、要詳細的
不好意思,貌似初三化學下冊沒有第6章和第7章吧。最多到第4章吧!!!
❸ 求一份初三化學各章節知識點總結
初三化學復習提綱
一. 化學基本概念
A.物質和組成、性質、變化、分類
1.純凈物: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質。 例如氧氣、氯化鈉、硫酸銅晶體(CuSO4·5H2O)等。有固定組成。有固定的性質,例如熔點、沸點等。混合物經分離提純可得純凈物。
2.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叫做催化劑。
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單質分成金屬單質(如鋅、鐵、銅等)、和非金屬單質(如氫氣、氧氣、氯氣等)、稀有氣體單質(如氦、氖、氬等)。
4.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1) 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例如水的蒸發,物質的溶解、擴散現象等。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物質間的三態的變化是分子間間隔大小的改變。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質量。
(2)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例如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3)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非金屬單質(例如氧氣、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氫等氣體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類物質,甲烷(CH4)等一些有機物。
5.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見酸的分類與命名)、鹼(見鹼的命名)、鹽(見鹽的分類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銅等)。
6.化學變化:物質在發生變化時生成了其它物質。例如灼熱的木炭跟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一般指物質與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鹼、鹽等物質能否反應,所表現出的活動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酸性、鹼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 (1)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例如空氣、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沒有固定的組成。
(3)各種物質保持原有的性質,物質之間沒有發生反應。
9.離子: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1) 帶正電荷的離子叫做陽離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帶負電荷的離子叫做陰離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2) 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得失電子的數目即陰陽離子所帶電荷數。例如鈉原子在反應中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成為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Na+),氯原子在反應中得到一個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Cl--)。
(3) 陽離子、陰離子與原子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大多數鹽類、鹼類等化合物。常見的帶電的原子團有:OH--、NO3--、CO32-、SO42-、NH4+等。
10. 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
(1) 離子化合物:由陰、陽離子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化合物叫離子化合物。某些鹼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見的鹽類如NaCl、KF,常見的鹼,如NaOH等都屬於離子化合物。
(2) 共價化合物:不同元素的原子間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例如氯化氫(HCl)、水(H2O)等。在化學反應中元素的原子都有使最外層電子達到穩定結構的趨勢。例如氯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獲得一個電子,而氫元素的原子也容易獲得一個電子形成最外層為2個電子的穩定結構、這兩種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結果是雙方各以最外層一個電子組成一個電子對,為兩原子共用,在兩個原子核外的空間運動、從而使雙方都達到穩定結構。這種電子對叫做共用電子對。因原子對電子吸引力的強弱而使電子對有所偏移,電子對偏向一方略顯負電性,偏離一方略顯正電性,相互吸引形成共價化合物,但作為分子整體仍是電中性。
11.無機物: 一般指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質,叫做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CO、CaCO3等少數物質除外)。
1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例如物質三態的變化等。
1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系: (1)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伴有物理變化,並在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常伴有發光、放熱;顏色的改變;沉澱(難溶物)的析出或消失;氣體的吸收或放出等。 (2)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一定不發生化學變化。
14.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一般指物質的顏色、氣味、味道、熔點、沸點、溶解性、密度、導電、傳熱等。
15.有機物: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 CO、CO2、CaCO3等少數物質雖然含有碳元素,但由於它們的組成和性質與無機物相似,故把它們當作無機化合物來研究。
16.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1) 核電荷數相同的原子、離子都屬於同種元素,例如鎂原子(Mg)和鎂離子(Mg2+)它們的核電荷數都是12,統稱鎂元素。
(2) 元素只表示種類,不表明個數。
(3) 元素在自然界有兩種存在狀態-游離態和化合態。
(4) 同種元素的游離態(單質)和化合態在化學性質上是不相同的。例如,氫氣(H2)是氫元素的游離態,水(H2O)是氫元素的化合態。地殼和人體中的元素種類很多,地殼主要由9種元素組成,人體由60多種元素組成。見生物細胞中的元素。
(5) 元素可分為金屬元素(如鈉、鋅等)、非金屬元素(如碳、硫)和稀有氣體元素(如氦、氖等),到目前為止,人們已發現了一百餘種元素。對這些元素的性質研究,尋找它們的內在聯系,是經過了許多人的努力,最後由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它對化學科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體現,它反映了元素間的內在聯系,也是對元素的一種很好的自然分類。
17.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1) 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
(2) 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對於原子的認識遠在公元前5世紀提出了有關「原子」的觀念。但沒有科學實驗作依據,直到19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根據實驗事實和嚴格的邏輯推導,在1803年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18.原子結構: 原子雖小但是可分的
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即原子核所帶電量與核外電子所帶電量相等,電性相反,因此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19.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
(1) 質子數決定了元素的種類和原子核外電子數。
(2) 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是否相等,決定該元素的微粒是原子還是離子。
(3) 原子最外電子層電子的數目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密切。
(4) 稀有(惰性)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是8個電子(氦是2個)的穩定結構,化學性質較穩定,一般條件下不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5) 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的電子一般少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
(6) 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的電子數一般多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
B.化學用語.
1. 常見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
(1) 氫元素一般是+1價,氧元素是-2價。
(2) 金屬元素一般是正價;非金屬元素在與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顯正價,與金屬元素及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顯負價。
(3) 原子團的化合價:見練習冊。 常見變價元素的化合價:Cu +1、+2 Hg +1、+2 Cl -1、+1、+3、+5、+7 S -2、+4、+6 C -4、+2、+4
2. 化合價:一種元素的一定數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質,叫做這種元素的化合價。化合價有正價和負價之分。
(1) 化合價的數目:化合價是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一種性質,所以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2) 在離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價的數值,就是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得、失電子的數目。
(3) 在共價化合物里,元素化合價的數值,就是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電子對的數目。
(4) 在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里,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等於零。
3.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1) 意義: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什麼物質;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2) 書寫方法:要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和化學反應的客觀事實
①反應物化學式寫在左邊,生成物化學式寫在右邊,中間用「=」相連接。
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前邊配上必要的系數使反應物與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相等。
③要註明反應所需要條件,如需要加熱,使用催化劑等均需在等號上邊寫出。如需要兩個以上條件時,一般把加熱條件寫在等號下邊(或用Δ表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註明生成物狀態,用「↑」表示有氣體生成,「↓」表示有難溶物產生。
說明:①質量守恆定律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在初中一般用最小公倍法;即:A、找出原子個數較多,且在反應式兩邊是一單一雙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數。B、推出各分子的系數。
4.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 定義:化學式表示這種物質;表示該物質由什麼元素組成;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表示一個分子里所含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純凈物都有固定的組成,實驗測得一種物質只有一個化學式,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表示形成該化合物分子的原子個數,不得任意改動。化學式前面的系數表示分子個數,如「CO2」表示二個二氧化碳分子。
(2) 書寫方法①單質氫氣、氧氣、氮氣等氣體單質,每個分子中有兩個原子,在符號右下角加「2」例如H2等。稀有(惰性)氣體是由原子直接組成的物質,用元素符號表示化學式例如He(氦氣)等。金屬單質,固態非金屬單質的組成比較復雜,習慣用元素符號表示化學式,例如Fe(鐵)、Cu(銅)等。②化合物一般把正價元素(或原子團)寫在前邊,負價元素(或原子團)寫在後邊,每種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團)個數寫在右下角。例如H2SO4、Na2CO3等。
5. 離子符號:在元素符號右上角表示出離子所帶正、負電荷數的符號。 例如,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後成為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用「Na+」表示。硫原子獲得二個電子後帶二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用「S2-」表示。*離子所帶正負電荷數用「n+」或「n-」表示。
6.元素符號:統一採取該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元素的符號。在化學元素譯名和制定化學名詞方面,我國化學先驅者徐壽做出了重大貢獻。
(1) 概念: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元素符號前邊的字數表示該元素原子的個數,如「2H」表示兩個氫原子。
(2) 書寫方法:書寫元素符號時要規范,切莫大小寫顛倒,亂用,如鈣元素的符號「Ca」。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如氯元素符號為Cl
(3) 常見元素符號:鉀~K 鈣~Ca 鈉~Na 鋁~Al 鋅~Zn 鐵~Fe 錫~Sn 鉛~Pb 銅~Cu 汞~Hg 銀~Ag 鉑~Pt 金~Au 鋇~Ba 錳~Mn 氫~H 氧~O 氮~N 碳~C 氯~Cl 氦~He 氖~Ne 氬~Ar 磷~P 硫~S
如果幾種元素符號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可再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例如銅元素的符號寫作Cu等,但第一個字母一定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
7. 原子結構示意圖例。
C.化學量
1. 式量: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就是式量,式量是比值。
說明:這種碳原子指的是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種碳原子、此外,還有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碳原子。
2. 相對原子質量: 以一種C-12的質量的1/12作為標准,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數值,就是該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D.化學反應的類型
1.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例如, 某些含氧酸受熱分解:H2CO3=H2O+CO2↑
不溶性鹼加熱分解:Cu(OH)2=CuO+H2O(加熱)
某些含氧酸鹽加熱分解:CaCO3=CaO+H2O(高溫)
2. 復分解反應: 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1) 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兩種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交換離子的反應。
(2) 酸鹼鹽之間的反應屬於復分解反應,但生成物中有沉澱析出、有氣體放出或水生成,復分解反應才能發生。
3. 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常見的化合反應有:
(1)金屬跟非金屬的反應,例如:
點燃
點燃
Mg+O2 ==== MgO 2Na+Cl2 ==== 2NaCl等
(2)非金屬跟氧氣的反應,例如:
點燃
C+O2 ==== CO2
(3)鹼性氧化物跟水的反應,例如:
Na2O+H2O =NaOH
高溫
(4)酸性氧化物跟水的反應, 例如:SO3+H2O = H2SO4 等
(5)其他,如2C+CO2 = 2CO
4. 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是相反的兩個過程,但是在一個反應里同時發生的。即有一種物質跟氧化合,必然同時有另一種物質里的氧被奪去,也就是說一種物質被氧化同時另一種物質被還原,叫做氧化還原反應。
5. 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1)常見的置換反應是酸跟活性金屬反應,鹽跟某些金屬反應,它們是按金屬活動性順序規律進行的反應。 例如:Zn+H2SO4 ===ZnSO4+H2↑ Cu+2AgNO3 === Cu(NO3)2+2Ag
△
(2)一些具有還原性的單質與氧化物之間所發生的反應,也屬置換反應又叫氧化還原反應。 例如:H2+CuO===Cu+H2O
E.溶液
1.
7
pH: pH是溶液酸鹼度的表示法。
中性
(1)pH的范圍通常在0~14之間
鹼性增強
酸性增強
pH=7時溶液呈中性 pH<7時溶液呈酸性 pH>7時溶液呈鹼性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鹼度方法是將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把顯示的顏色與比色卡對照,便可知待測液的pH。
(4) pH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pH小於4或大於8.5時,一般作物難於生長。
2. 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3. 不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溶液是否飽和不取決於溶液濃度的大小即濃、稀),但對一定溫度下的同一溶質來講,其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於不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4.潮解:有些晶體能吸收空氣里的水蒸氣,在晶體表面逐漸形成溶液,這個現象叫做潮解,例如氫氧化鈉、氯化鈣在空氣中都易潮解。潮解過程是晶體發生的物理-化學過程。
5.風化: 在室溫時和乾燥的空氣里,結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結晶水的過程,這種現象叫做風化。例如NaCO3·10H2O,在乾燥空氣里會失去水成為白色粉末。風化所發生的變化屬化學變化。
6.過濾:過濾是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例如粗鹽的提純就是把粗鹽溶於水,經過過濾把不溶於水的固體雜質除去。
7.混合物的分離: 混合物的分離是指根據各種不同需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
8.結晶、晶體
(1) 把固體溶質的水溶液加熱蒸發(或自然揮發),溶液達到飽和後,繼續蒸發,溶解不了的過剩的溶質成為有一定幾何形狀固體析出,這一過程叫做結晶。
(2)在結晶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叫做晶體。
製取晶體的方法有:①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固體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例如,海水曬鹽。②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體,一般採取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例如,冷卻熱的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即可得到硝酸鉀晶體。
9.結晶水合物: 溶質從溶液中成為晶體析出時,常結合一定的水分子,這樣的水分子叫結晶水。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叫結晶水合物,常見的結晶水合物有藍礬(膽礬)~CuSO4·5H2O、石膏~CaSO4·2 H2O、綠礬~FeSO4·7H2O、明礬~KAl(SO4)2·12 H2O等。
(1)
△
結晶水合物有一定的組成,它們是純凈物。
(2)
(白色)
(藍色)
結晶水合物受熱後易失去結晶水。 例如:CuSO4·5H2O == CuSO4+5H2O
10.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正確理解溶解度概念:(1)要有一個確定的溫度,這是因為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下溶解度不同。(2)溶劑是100 .(3)溶液要成為飽和溶液。溶解度要用所溶解的溶質的克數表示。溶解性是指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的大小。
說明:溶解性與溶解度不同,溶解性是指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它與溶質、溶劑的性質有關。通常用易溶(20℃時溶解度在10g以上)、可溶(溶解度大於1g)、微溶(溶解度小於1g)、難溶(溶解度小於0.001g)絕對不溶的物質是沒有的。
11. 溶液: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不一定都是無色的,例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溶液。
(1) 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水是常用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常用來溶解碘、油脂等。
(2) 溶質:被溶劑所溶解的物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做溶質。例如食鹽、濃硫酸、二氧化碳等均可作溶質溶解在水裡。
12. 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用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來表示的方法叫做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採用溶質的質量分數、體積分數、摩爾分數、物質的量濃度等。
13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用溶質的質量佔全部溶液質量的百分比來表示的濃度叫做溶質的質量分數。
(1) 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液的溫度無關。
(2) 溶質的質量分數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但在100g水中,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不能超過它的溶解度,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數值小於同溫度下該溶質的溶解度。
(3) 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g)∕溶劑質量(g)ⅹ100℅
例如10%的硝酸鉀溶液,表示100g硝酸鉀溶液中有硝酸鉀10g,水90g。
14.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或叫乳狀液)。例如油脂與水的混合物,靜置後許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由於比水輕而懸浮於水面形成上下兩層。
15. 體積比: 用兩種液體的體積比表示的溶液組成的方法。例如配製1∶5即指1體積濃硫酸(一般指98%、密度1.84g/cm3)與5體積水配製成的溶液。體積比換算成溶質的質量分數時,應注意溶質、溶劑或溶液的體積需通過密度換算成質量時才能相加。 因為:密度=質量/體積 所以:溶液質量=密度×溶液體積,另外還有用溶質質量占溶液質量的百萬分比來表示溶質的質量分數,叫ppm。
16.懸濁液:固體小顆粒懸浮於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或叫懸浮液)。例如渾濁的河水,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後形成的渾濁液體等。懸濁液不穩定,靜置後由許多分子集合成的小顆粒會下沉。
17.影響溶解度的因素
(1) 溫度影響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加大,例如硝酸鉀等;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小,例如食鹽;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例如熟石灰等。
(2) 氣體的溶解度不僅決定於氣體的性質,還決定於壓強和溫度,當溫度不變時,隨著壓強的增大、氣體的溶解度也增大;一般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通常是指該氣體在壓強為1.013×103Pa、和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的水裡的體積數。例如0℃時氧氣的溶解度為0.049,即表示在1.03×103Pa,0℃時1體積水中可溶解0.049體積的氧氣。
18 再結晶(重結晶): 根據幾種固體物質的混合物,它們在同一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把它們分離。例如食鹽、硝酸鉀的混合物,將它們溶於水製成飽和溶液再降溫,部分硝酸鉀成晶體析出,大部分食鹽仍溶解在溶液里(稱為母液)。經過濾可得硝酸鉀晶體。把上述硝酸鉀晶體再溶於水製成飽和溶液後降溫,又有較純凈硝酸鉀晶體析出。食鹽仍留在濾液(母液)里,這種通過幾次結晶分離的方法叫做再結晶(也叫重結晶)。
二. 元素化合物
A.空氣
❹ 初中化學每章知識網路圖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裡面有
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1空氣
課題2氧氣
課題3製作氧氣。
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
,課題1水的組成
課題2分子和原子
課題3水的凈化
課題4愛護水資源。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原子的構成
課題2元素
課題3離子
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課題1質量守恆定律
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1金剛石.石墨和C60
課題2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
課題1燃燒和滅火
課題2燃料和熱量
課題3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化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恆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澱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鹼,燒鹼,苛性鈉。
25、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製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隻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幹凈,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36、葯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三、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四、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 (NaCl) : 食鹽
2、碳酸鈉(Na2CO3) : 純鹼,蘇打,口鹼
3、氫氧化鈉(NaOH):火鹼,燒鹼,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乾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鹼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 (CH4):沼氣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四、初中化學溶液的酸鹼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鹼性的溶液:鹼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五、初中化學敞口置於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於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於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於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於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於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六、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澱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含有NaCl。
17、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隻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澱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澱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就含葡萄糖。
七、物質的除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u):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鐵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鹽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14、NaCl(KNO3):蒸發溶劑
15、KNO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
16、CO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八、化學之最
1、未來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氣體是H2 。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是H2 。
5、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時,酸性最強,鹼性最弱 。
PH=14時,鹼性最強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種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 金剛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是 中國 。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鋁 。
13、空氣里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氮氣 。
14、空氣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氣。
1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關不同
1、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是因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 分子構成不同。
(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水和雙氧水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4、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質子數不同。
5、元素化合價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6、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十、有毒的物質
1、 有毒的固體:亞硝酸鈉(NaNO2),乙酸鉛等;
2、 有毒的液體:汞,硫酸銅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氣體: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❺ 想要知道初中化學都有幾個章節
課本首頁有目錄大綱,可以看下,如果要是怕自己忘了,可以自己根據大綱把列表做下。
❻ 初三化學有哪些章節
不同地域用的版本不同,我們這用的是人教版,所以我只能告訴你人教版的章節:
上冊: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1 空氣
課題2 氧氣
課題3 製取氧氣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題1 水的組成
課題2 分子和原子
課題3 水的凈化
課題4 愛護水資源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課題2 元素
課題3 離子
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
課題2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課題2 燃料和熱量
課題3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1 金屬材料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1 溶液的形成
課題2 溶解度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
第十單元 酸和鹼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
課題2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課題2 化學肥料
第十二單元 化學與生活
課題1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
❼ 人教版初中化學有那幾章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1 空氣 課題2 氧氣 課題3 製取氧氣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題1 水的組成 課題2 分子和原子 課題3 水的凈化 課題4 愛護水資源 拓展性課題 最輕的氣體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課題2 元素 課題3 離子 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 課題2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課題2 燃料和熱量 課題3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拓展性課題 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 附Ⅰ初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和葯品取用規則 附錄Ⅱ 相對原子質量表 附錄Ⅲ 部分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後記 元素周期表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1 金屬材料…………………………2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9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15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1 溶液的形成………………………26 課題2 溶解度……………………………33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41 拓展性課題 溶液、乳濁液和懸濁液…45 第十單元 酸和鹼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48 課題2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59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70 課題2 鹽 化肥…………………………77 拓展性課題 物質的分類………………84 第十二單元 化學與生活 課題1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88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94 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99
❽ 初三化學有哪些章節
不知道你學的是哪個版本的教材,
浙教版的初三化學是九年級上冊的第一章第二章
❾ 初三化學1到7章的知識要點總結 不需要太全 有重點就好
混合時,用少量的NaCl在帶有冷卻結晶以獲得純的硝酸鉀KNO 3。
當NaCl混合硝酸鉀蒸發和結晶用少量純NaCl。
冷卻結晶,適用於溶解度隨溫度大,溫度降低減少的溶質,例如,如硝酸鈉,硝酸鉀等。在高溫下,熱溶液中冷卻,它的溶解度降低的高溶解性,溶質結晶。的
蒸發結晶適用的溶解度變化不大與溶質的溫度,如氯化鈉,氯化鉀等。由於不論的熱和冷的溶解度變化不僅通過蒸發(加熱)減少在該溶劑中(水)中的溶解度小的變化,使析出的結晶。
蒸發的結晶析出方法中溶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適得其反的結果適用於大的變化,該溶液在相同的時間加熱的溶質的溶解度增加難以沉澱。
如果冷卻結晶的方法是適用於溶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不大,結果很少降低,因為溶解度,很少或根本沒有結晶的晶體沉澱。
❿ 九年級上化學共多少章
共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