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學科建設
歷史學科一直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國務院李嵐清副總理和教育部陳至立部長曾經到我院視察。湖北省原高工委書記、教委主任余鳳盛曾經到學院作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報告。
1995年,學院歷史學科被批准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2003年,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正式掛牌。
2000年,學院取得美國環太平洋教育基金會的支持,創辦了文化管理學系。
2001年,學院引進人才,組建楚學研究所。
學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與道教研究中心、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張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會大學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
學院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中國近現代史。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近代史所。省級重點學科1個——歷史文獻學。校級重點學科1個——中國古代史。學院在2003年申報了歷史學一級學科,申報了專門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級學科。
學院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教育與教學規律,堅持改革,把我院辦成以歷史教育和研究為主的,並在文化與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國內一流的學院。
學院確定以張舜徽先生和章開沅先生「自強不息、務實求真」作為院里的學術傳統。學院營造出了「和諧、有序、實效、奮進」的學科建設氛圍。 全院現有本科學生492人,碩士研究生116人,博士生43人。
歷史系形成了師范專業和本碩連讀基地班兩種人才培養模式。歷史系堅持課程改革,改革後的課程體系形成了新的特點:
(1)專業領域拓寬。有專業課程、綜合素質課程、師范素質課程和實踐環節四個課群,分別組成四個教學鏈,按逐步遞進原則進行安排,形成綜合的教學體系。
(2)專業課程結構優化。壓縮了中外通史的課時和學分,由原來的720課時40學分壓縮至450課時25學分,相應增加了選修課程,將選修課分成專門史(包括斷代史、國別史)和專題研究課兩大類。專門史從二年級開始安排,專題研究課從三年級開始安排,既體現層次性,又逐步遞進提高。
(3)專業課程設置注重前沿性、前瞻性和學術特色。開設了一批新課,如博士導師專題課、中外文化史、20世紀國際關系史、國學元典導讀等;還注意設置了一部分有助於提高專業素質的課程,如專業英語、治學與人生等。
(4)把相關學科理論課程列入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包括計算機基礎、中外文學史、政治學、社會學、高等數學、文化人類學、公共關系學等課,還規定每個同學必須有10個學分到外系選課,其中有4個學分必須選學自然科學類課程。
文化學系目前已招收三屆學生,140餘人。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在文化學、管理學方面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職業技能,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狀況,熟悉現代管理運作的文化機制,掌握經濟學和經濟法方面的專業知識,熟悉國際經濟管理的規約和慣例,具備熟練運用外語進行跨國交際和管理能力的外向型復合型管理人才。 文化學系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文化概論、世界文化概論、文化學導論、管理學原理、等幾十門課,形成了三個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文管(管理)結合;中外結合;古今結合。該專業課程有主幹基礎課19門,指定選修課8門,任意選修課16門,形成理論、知識、能力培養三個層次。文化管理作為新專業,在注重選用面向21世紀新教材的同時,還著手編寫並初步完成了《世界主要文化傳統》、《人類文化與研究導論》、《西方文化概論》、《文化學概論》等教材。其中《中國文化概論》已出版,並被列為全國高等自學考試指定教材。
學院的課程改革研究獲教育部師范司面向21世紀教改立項項目,並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學院承擔了教育部教改研究項目3項,省教改研究項目 3 項,學校教改研究項目4 項。學院承擔了教育部高教司資助的網路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的課件製作任務。
學院重視教材的採用和編寫。學院著手進行通史教材建設,教師編寫了《中國通史》(三冊)、《世界通史》(三冊),已成稿四冊,擬在本科教學中試用。編寫《史學論文寫作講義》。還承擔了一些教育部有關部門組織編寫的教材,如師范司組織的專升本教材《中國經濟史》、湖北省教委組織的自考教材《中國文化概論》等。《中國歷史地理論綱》已被多所兄弟院校採用。學院經常舉辦教師現代教育技能培訓,要求教師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學院的教授上本科生課佔90%,正副教授上本科生課佔95.5%。馬敏、朱英、羅福惠、嚴昌洪等教授承擔了《中國近代史專題》課程,全部由博士生導師上課。《中華元典導讀》課基本上也是由熊鐵基、周國林等博士生導師來承擔。以科研為主的教師分別承擔了本科生的專業課或選修課。教學成果多次獲獎。 學生每年都涌現出先進集體和個人。8801在1991年也獲得湖北省先進班集體稱號。1991和1992年暑期,歷史系學生自願組成赴革命老區紅安社會實踐團,連續兩年獲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教委、省高工委、團省委和省教育工會授予的「社會實踐先集集體」稱號。校學生會主席,本系8802班學生陶陽在1990年代表全校同學出席了全國第三次代表大會。歷史系學生多次獲全校團體冠軍。 1992年校春季運動會上,獲學生男子組總分第一名,女子組第二。1993年校春季運動會上獲學生男子組總分第二名,並打破兩項校田徑比賽的記錄。在校際比賽中,系文藝隊員獲湖北省高校文藝節目匯演一等獎。86級學生宋智獲全國星星杯小說徵文一等獎。84級學生張執浩和86級學生王敬東分別獲武漢市高校詩歌大賽獎創作一等獎和朗誦一等獎。繼95、96級基地班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以後,97級基地班在2000又被評為全國和湖北省先進班集體。
每個年級均有80%學生寫了入黨申請書。畢業班一般都有20餘名黨員。馮聖兵同學堅持資助貧困學生,獲全國三好學生標兵稱號和聯合國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他還倡辦了「聖兵愛心社」,在全校帶動了一批學生投入到愛心活動中去。
學生中涌現一批出象侯深、向靜、高相國、李勤合等科研新秀。有9項成果獲湖北省科研成果獎,有3項獲全國文科基地「史學新秀獎」。學生在《軍事歷史》、《世界民族》等刊物發表論文,有些論文還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每屆學生都涌現了一批優秀論文,其中不乏創新之作。如96級學生李文凱的畢業論文《宋代加役流法新探》在《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發表。學生自辦了《文史之舟》小報和《鑒海》雜志,作為發表習作的刊物。
學院培養的本科生大多數成為中學歷史教學骨幹,有的擔任了校長,有的評為特級教師。他們經學常回校舉辦「同學會」,與歷史系有深厚的感情。 學院一直在培養碩士生與博士生。研究生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歷史文獻學理論與方法、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近代史、國際關系史、國別史、當代史等。研究生中間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強化讀書,每月定期舉辦「研究生論壇」。近代史所的論壇由博士生導師主持,研究生提交論文,完全按照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模式進行報告,並由研究生對論文予以評論,然後開展熱烈的討論。每期論壇結束後,還將論文、評論及討論情況在本學科網站上登出,繼續進行討論。
學院先後培養出一批史學界的帶頭人,他們在各自的單位發揮重要作用。如中國社科院的虞和平,中山大學的桑兵,北京大學的朱慶之,山東大學的馮浩菲,哈爾濱師大的傅道斌,蘇州大學的王繼如。學院還培養了一批政府官員,如中組部秘書長李,國家環保局副局長潘岳,武漢市市長李憲生。
學院現在設有的獎學金主要有:章開沅東西方文化交流基金、野澤豐獎學金、張舜徽獎學金、余家菊獎學金、歷史文化學院愛心基金。
② 華中師范大學有哪些院系,華中師范大學院系設置,部門
華中師范大學目前的院系設置如下: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傳播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獨立學院)
③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通信地址,急
是的。華師沒有分校區,直接寫152號歷史文化學院XXX收就可以了
④ 華中師范大學好嗎
當然好!
學校類型: 師范
參考類型1: 文理
參考類型2: 研究教學型
是否211院校: 是
華中師范大學位於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毗鄰武漢新技術開發區,佔地面積2000多畝,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具有悠久的歷史,她是在1903年創辦的文華大學(始於1871年創辦的文華書院,1924年改名為華中大學)、1912年創辦的中華大學、1949年創辦的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的基礎上,1951年組建公立華中大學,1952年改制為華中高等師范學校,1953年定名為華中師范學院,1985年學校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並由中原大學創始人之一——鄧同志親筆題寫校名。1993年江為學校九十周年校慶題詞:「發展師范教育事業,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
這是一所古老的大學—華中師范大學
滄桑礪洗,百年沿革;
櫛風沐雨,厚積薄發;
春風化雨,教書育人;
歷史的車輪總在隱逝的足音里漸行漸遠,
而關於人文、關於教化、關於影響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進程的教育,
卻是永遠屹立於我們心頭永不褪色的風景。
我校在百餘年的發展中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汲取了外來文化的養分,更弘揚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傳統,形成了「忠誠博雅、朴實剛毅」的華師精神,為國家培養了18萬多優秀人才。
學校下設教育科學學院、政法學院、政治學研究院、文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統計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網路教育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等19個學院;信息技術、信息管理、計算機科學、體育等6個系部;農葯所、粒子所、應用物理所、多媒體研究所等50餘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52個本科專業(方向) 面向全國招生。學校設有教育部中南師資培訓中心、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目前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萬餘人,其中研究生5400餘人。學校基本形成了從本科生到碩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後,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完備的高等教育體系。
學校現有教職工4000餘人,專任教師1200餘人,其中教授271人,副教授493人,博士生導師166人,是國家首批批準的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有權自行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稱和博士生導師資格。現有國家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3個、國家文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物理學專業、歷史學專業)、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語言文學和物理等5個專業設有博士後流動站,有5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2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06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⑤ 華中師范大學一號樓在哪啊
從八號樓穿過去到前面的三號教學樓(外國語學院),再直接到最前面向右手邊拐。看到政法學院和歷史文化學院就是了。
⑥ 華中師范五號樓是哪裡啊說詳細點!
我就是華中師范大學的 不過我們學校沒有C棟教學樓的(也可能是我不知道,不過我都大三了)
我們學校的教學樓都是按照數字排列的
1號政法學院和歷史文化學院
2號文學院
3號外國語學院和社會學院
4號……我也不知道
5號 生命科學學院
6號數學與統計學院
7號是老教學樓
8號文科教學樓 如果是參加考試的話一般都在8號樓 例如英語四六級、計算機、還有教師資格證等等
9號樓是理科教學樓
10號樓是美術學院和城環學院
還有一棟叫做田家炳樓 是心理學院和教育學院不知道你要找的是哪裡?要干什麼呢?
如果是參加考試的話那百分之就是都是在8號樓
我答的文不對題 不過還是希望可以幫上你
⑦ 華中師范大學的歷史文化學院怎麼樣
你好!歷史文化學院是華中師范大學傳統優勢學院之一。學院設有歷史系、文化學系、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所、楚學研究所、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理論研究武漢基地。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教職工79人,其中教授33人(博士生導師19人),副教授20人。章開沅教授是海內外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馬敏教授擔任我校校長、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學院資料中心藏書2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500餘冊,文物館珍藏各類文物近3000餘件(類)。近年來,學院年均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30多種,發表CSCI論文200餘篇。
從這些數據簡介來看,歷史文化學院是非常不錯的。
⑧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古老的學科
解放初有一批著名學者在歷史系任教,他們是錢基博、張舜徽、潘梓年、楊東純、王玉哲、楊希時、王凌雲等。國學大師錢基博、張舜徽等先生曾經向歷史系捐贈了一批寶貴的文物,現收藏於學校文物館。
在歷史系工作,現已退休的歷史學教授、副教授有:塗厚善、黃道立、劉繼興、高明振、黃振、閔光沛、王瑞明、吳量愷、鄒賢俊、李國祥、崔曙庭、張翼之、戴緒恭、譚克繩、蘇中立、唐文權、戴成興、董方奎、塗光久、孫玉華、向子祥、吳韞山、李雪松、羅靜蘭、周孝梅、徐策偉、李繼晟、周學根、龐子朝等。在歷史系先後工作過的同志還有丁磊華、馬志林、彭祖年、薄懷俊、朱明庭、谷武高、余顯富、黃懷玉、黃葳、章重明、周開敏、張長清、湯建英、劉玲等。在歷史系工作過,後又調出的教師有張洪、李子林、林利民、賀璋容、王昌茂、張三夕、高華平、劉筱紅、羅家祥、李建中、王奇生等。 20世紀50——70年代,歷史系培養了大批優秀學生,他們是中學的教學骨幹。文革以後,歷史系在全校率先有了碩士點和博士點,為中國史學界培養了大批新秀。歷史系還開門辦學,1981年歷史系與江漢大學聯合辦學,培養歷史學科的專科生,由歷史系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材,派老師去江漢大學漢陽分校教學點上課。1983年,湖北省自學考試辦公室設置歷史專業自學考試,由該系承辦培養歷史專業自學考生的任務,發給自學考生畢業證書。1983年,歷史系與農工民主黨聯合在華師辦了「中華自修大學」(歷史本科)。
1983年5月3日,教育部批文建立歷史文獻研究所,隸屬於國家教委領導下的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1984年,教育部批准建立歷史研究所,該所是辛亥革命史研究會、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的掛靠依託單位。
1996年,歷史系、歷史研究所和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所合並,聯合組建歷史文化學院。馬敏、朱英先後擔任院長。
⑨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女生宿舍在哪兒,條件怎麼樣!
在華師西區,周圍風景很不錯。不過宿舍本身一般(因為是復古樓舍)平常地面有點潮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