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芪的化學成分有哪些
黃芪具有健脾補中,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氣虛,氣血虧虛瘡瘍等疾病。化學成分如圖:
『貳』 黃芪提取物的化學成分
黃芪提取物化學成分眾多,主要含有皂苷、黃酮、多糖以及氨基酸等幾類成分。
1
皂苷類在黃芪及其同屬近緣共分離出四十餘種三萜皂苷,其結構為四環三萜及五環三萜苷類,苷的糖多為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多接於苷元3,6位。有些苷的某些羥基乙醯化,膜莢黃芪中分離出黃芪苷Ⅰ、黃芪苷Ⅱ。在膜莢黃芪中有乙醯黃芪苷Ⅰ(Acetytastragaloside)、黃芪苷(Astragalo
side)Ⅰ~Ⅷ、異黃芪苷(Isoastragaloside)Ⅰ~Ⅱ、黃芪皂苷乙(Atramembrannin)、環黃芪醇(Cycloastragenol)(Cyclosiversigenin)和大豆皂苷(ISoyasaponin);膜莢黃芪皂苷呆板廠蒙古黃芪中有黃芪苷1、I、W和大豆皂苷1。
2
多糖類從內蒙黃芪中分得4種多糖,其中兩種為葡聚糖AG-1和AG-2、另兩種為雜多糖AH—1和AH-2,其中AG-1和AH-1具有免疫促進作用。
3
黃酮類黃芪所含黃酮主要為黃酮類。異黃酮類,二氫黃酮類,主要有山奈素、槲皮素、異鼠李素、鼠李檸檬素、熊竹素、芝柄花素、毛蕊異黃酮(calycosm),芒柄花黃素(for
mononetm)2』,4』-二羥基-5,6-二甲氧基-黃烷(2』,4』-dihydroxv—5,6-dimethoxvisoflavane)L-3-羥基-9-甲氧基紫檀烷-(L-3-hydroxv-9-methoxypterocarpan)及其苷類,其苷類的糖多為葡萄糖,鼠李糖,從膜莢黃芪的莖葉中分出鼠李檸檬素3一葡萄糖苷及槲皮素3一葡萄糖苷。
4 氨基酸類黃芪根中測出21種游離氨基酸,其中有天冬醯胺(asparamide)、刀豆氨酸(ca
naraine)、脯氨酸(prolin)、精氨酸、天冬氨酸、1氨基丁酸(r-amiinnobutyricacid)等。
5 生物鹼類從膜莢黃芪中分離出膽鹼(eholme)和甜菜鹼(betaine)。
6 有機酸類黃芪的有機酸主要有香草酸、阿魏酸、異阿魏酸、對羥苯基丙烯酸、咖啡酸、綠原酸及棕櫚酸。
7 微量元素黃芪中微量元素以鐵、錳、鋅和銣含量較大,另有報道其富含硒。
8其他黃芪中還含有胡蘿卜苷(daucostero1)、葉酸(fo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1)。
『叄』 黃芪的葯性
我們知道,黃芪自古以來,被一直傳承於中葯,功效較多,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瘡排膿、生肌等功能,現代人用於養生居多,如黃芪煲湯、黃芪泡水等,其實不如直接試草晶華黃芪破壁草本,它沒有傳統中葯的繁瑣步驟,免煎煮,即沖即飲,煲湯、泡水也不在話下,其效果也是極佳的
『肆』 黃芪含有哪些成分
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膜莢黃芪[A.membranaceus(Fisch.)Bge.](見圖2-50),以根入葯。根含黃芪皂苷、異黃芪皂苷、大豆皂苷Ⅰ、膽鹼、甜菜鹼、β-谷甾醇、胡蘿卜苷、氨基酸、蔗糖、亞油酸及亞麻酸等。味甘、性微溫。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能。治體虛自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慢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腦血栓、白細胞減少症貧血,並用於預防感冒等。主產黑龍江、山西、內蒙古、吉林、甘肅、河北、陝西等省、自治區,我國北方多數地區都可栽培。在山西渾源縣、內蒙古烏蘭察布建立了通過國家GAP認證的生產基地。
喜涼爽乾旱氣候,耐旱、耐寒、怕熱、怕澇,幼苗細弱怕強光。是深根類葯材,要求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透氣性強的中性和微鹼性砂質壤土,黏土和重鹽鹼地不宜種植。
圖2-50 黃芪植株形態圖
1.花枝 2.根 3.雌雄蕊
『伍』 人參+黃芪的化學成分的類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9
『陸』 黃芪是什麼來的
黃芪是名貴中葯材,根據葯典記載有補氣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間還有冬令取黃芪配成滋補強身之食品的習慣。因此黃芪年消耗量十分龐大。而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個植株不再存活。黃芪的野生資源在大量採挖的情況下日漸稀少。為此確定該植物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黃芪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徑1-2厘米,長可達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處。地上莖直立,具棱;被長毛。葉互生,奇數羽復葉,具小葉21-31片。小葉橢圓形,長7-30毫米,寬4-12毫米,先端圓或微凹,基部圓形。托葉披針形,長6毫米。總狀花序生莖上部葉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黃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頂端微凹,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子房有柄,花後莢果膨脹,長圓形,長2-3厘米,頂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內有種子3-8粒。
黃芪產於我國華北、東北、內蒙古和西北,主產於山西、黑龍江、遼寧、河北等省,前蘇聯、朝鮮和蒙古也有分布。為了保護好野生資源應適當限制采刨,采刨季節應在種子成熟落地之後,嚴禁採挖幼株。為了擴大資源應大力發展種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後保持半野生狀態,直到採收。
『柒』 黃芪的化學成分有哪些
摘要:黃芪是一種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也是一味較為普遍的中葯葯材,具有利水消腫、保肝降壓、消炎抗菌、活血生肌等作用。我國從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利用黃芪進行中醫治療,直到現在,黃芪仍然在中醫臨床治療中有著廣泛應用。現本文就主要從現代葯理學的角度出發,研究黃芪的化學成分,並分析其葯理作用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黃芪;化學成分;葯理;中醫臨床;作用
由於黃芪在醫學臨床中表現出多種葯理作用,具有非常廣泛的臨床使用價值,因此這種傳統的中葯葯材受到了世界醫學的廣泛關注。不但我國的醫葯學學者對黃芪的化學成分、葯理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國外部分醫葯學專家也在相關領域進行了研究。研究證明,黃芪本身含有多種糖類、黃酮類、氨基酸、皂苷類以及其他多種微量元素。正因為如此,黃芪才能在醫葯學臨床中體現出廣泛的葯用價值。以下筆者就結合現有的研究文獻,來對黃芪的化學成分及葯理作用研究進行簡單歸納和分析,以供參考。
1、黃芪的簡單概述
中葯學中所指的黃芪,主要是指黃芪這種植物的根經過晾曬後所得到的乾燥根。一般多為蒙古黃芪的根或者是膜莢黃芪的根。野生的黃芪主要生長在我國的蒙古、華東、華北和西北等地區,但是因為黃芪的葯用價值很高,目前我國全國各地都有黃芪的人工栽培種植。
『捌』 關於黃芪的植物和用葯成份的詳細介紹
黃芪,又名黃耆,為植物和中葯材的統稱中葯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現代研究,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1、葯材基源
黃芪-中葯材(圖2)
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除上述2種外,有幾種黃芪屬植物,如賀蘭山黃芪、川黃芪、秦嶺黃芪、白芪、金翼黃芪和多花黃芪均作黃芪入葯,但質量稍差。化學成分含黃酮類成分毛蕊異黃酮(calycosin)、3-
羥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還含黃芪皂甙Ⅰ、Ⅴ、Ⅲ(
astragalosideⅠ、Ⅴ、Ⅲ)
。黃芪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黃芪多糖A、B、C、D,
黏液質,
多種氨基酸、苦味素、黃芪皂苷、膽鹼、葉酸、黃烷化合物及含有硒、硅、鋅、鈷、銅、鉬等多種微量元素。
『玖』 黃芪 黃芪的介紹
黃芪,又名黃耆,為植物和中葯材的統稱。植物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中葯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黃芪的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黃芪知識網:www.lelingz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