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怎麼解決化學計算

怎麼解決化學計算

發布時間:2022-05-01 08:58:42

『壹』 解化學計算題有什麼方法技巧

一、關系式法
關系式法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巧用,其解題的核心思想是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恆,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存在著最基本的比例(數量)關系。
例題1 某種H2和CO的混合氣體,其密度為相同條件下

再通入過量O2,最後容器中固體質量增加了 [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解析]

固體增加的質量即為H2的質量。

固體增加的質量即為CO的質量。
所以,最後容器中固體質量增加了3.2g,應選A。

二、方程或方程組法
根據質量守恆和比例關系,依據題設條件設立未知數,列方程或方程組求解,是化學計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題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計算技能。
例題2 有某鹼金屬M及其相應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應後,小心地將溶液蒸干,得到14 g無水晶體。該鹼金屬M可能是 [ ]
A.鋰 B.鈉 C.鉀 D.銣
(鋰、鈉、鉀、銣的原子量分別為:6.94、23、39、85.47)
設M的原子量為x

解得 42.5>x>14.5
分析所給鋰、鈉、鉀、銣的原子量,推斷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是B、C。

三、守恆法
化學方程式既然能夠表示出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物質的量、質量、氣體體積之間的數量關系,那麼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學反應前後原子個數、電荷數、得失電子數、總質量等都是守恆的。巧用守恆規律,常能簡化解題步驟、准確快速將題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題3 將5.21 g純鐵粉溶於適量稀H2SO4中,加熱條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應後還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則KNO3的還原產物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應填:+2。
(得失電子守恆)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學反應前後某種差量和造成這種差量的實質及其關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質量差、氣體體積差、壓強差等。
差量法的實質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巧用。它最大的優點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應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題4 加熱碳酸鎂和氧化鎂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應,得剩餘物ng,則原混合物中氧化鎂的質量分數為 [ ]

設MgCO3的質量為x
MgCO3 MgO+CO2↑混合物質量減少

應選A。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思維和解題

斷MA或MB的取值范圍,從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題5 由鋅、鐵、鋁、鎂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的混合物10 g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產生的氫氣在標准狀況下為11.2 L,則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 [ ]
A.鋅 B.鐵 C.鋁 D.鎂
各金屬跟鹽酸反應的關系式分別為:
Zn—H2↑ Fe—H2↑
2Al—3H2↑ Mg—H2↑
若單獨跟足量鹽酸反應,生成11.2LH2(標准狀況)需各金屬質量分別為:Zn∶32.5g;Fe∶28 g;Al∶9g;Mg∶12g。其中只有鋁的質量小於10g,其餘均大於10g,說明必含有的金屬是鋁。應選C。

六、極值法
巧用數學極限知識進行化學計算的方法,即為極值法。
例題6 4個同學同時分析一個由KCl和KBr組成的混合物,他們各取2.00克樣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夠HNO3後再加入適量AgNO3溶液,待沉澱完全後過濾得到乾燥的鹵化銀沉澱的質量如下列四個選項所示,其中數據合理的是[ ]
A.3.06g B.3.36g C.3.66g D.3.96
本題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無限多種組成方式,則求出的數據也有多種可能性,要驗證數據是否合理,必須將四個選項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當於要做四題的計算題,所花時間非常多.使用極限法,設2.00克全部為KCl,根據KCl-AgCl,每74.5克KCl可生成143.5克AgCl,則可得沉澱為(2.00/74.5)*143.5=3.852克,為最大值,同樣可求得當混合物全部為KBr時,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澱188克,所以應得沉澱為(2.00/119)*188=3.160克,為最小值,則介於兩者之間的數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選B和C.

七、十字交叉法
若用A、B分別表示二元混合物兩種組分的量,混合物總量為A+B(例如mol)。
若用xa、xb分別表示兩組分的特性數量(例如分子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數量(例如平均分子量)則有:

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組成)計算中的一種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計算演變而成。若已知兩組分量和這兩個量的平均值,求這兩個量的比例關系等,多可運用十字交叉法計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關鍵是必須符合二元一次方程關系。它多用於哪些計算?
明確運用十字交叉法計算的條件是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別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學涵義而濫用。
十字交叉法多用於:
①有關兩種同位素原子個數比的計算。
②有關混合物組成及平均式量的計算。
③有關混合烴組成的求算。(高二內容)
④有關某組分質量分數或溶液稀釋的計算等。
例題7 已知自然界中銥有兩種質量數分別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銥的平均原子量為192.22,這兩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比應為 [ ]
A.39∶61 B.61∶39
C.1∶1 D.39∶11
此題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運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八、討論法
討論法是一種發現思維的方法。解計算題時,若題設條件充分,則可直接計算求解;若題設條件不充分,則需採用討論的方法,計算加推理,將題解出。
例題8 在30mL量筒中充滿NO2和O2的混合氣體,倒立於水中使氣體充分反應,最後剩餘5mL氣體,求原混合氣中氧氣的體積是多少毫升?
最後5mL氣體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此題需用討論法解析。
解法(一)最後剩餘5mL氣體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若是NO,則說明NO2過量15mL。
設30mL原混合氣中含NO2、O2的體積分別為x、y
4NO2+O2+2H2O=4HNO3

原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可能是10mL或3mL。
解法(二):
設原混合氣中氧氣的體積為y(mL)
(1)設O2過量:根據4NO2+O2+2H2O=4HNO3,則O2得電子數等於NO2失電子數。
(y-5)×4=(30-y)×1
解得y=10(mL)
(2)若NO2過量:
4NO2+O2+2H2O=4HNO3
4y y
3NO2+H2O=2HNO3+NO
因為在全部(30-y)mLNO2中,有5mLNO2得電子轉變為NO,其餘(30-y-5)mLNO2都失電子轉變為HNO3。
O2得電子數+(NO2→NO)時得電子數等於(NO2→HNO3)時失電子數。
【評價】解法(二)根據得失電子守恆,利用阿伏加德羅定律轉化信息,將體積數轉化為物質的量簡化計算。凡氧化還原反應,一般均可利用電子得失守恆法進行計算。
無論解法(一)還是解法(二),由於題給條件不充分,均需結合討論法進行求算。
4y+5×2=(30-y-5)×1
解得y=3(mL)
原氧氣體積可能為10mL或3mL
【小結】以上逐一介紹了一些主要的化學計算的技能技巧。解題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模式。但從解決化學問題的基本步驟看,考生應建立一定的基本思維模式。「題示信息十基礎知識十邏輯思維」就是這樣一種思維模式,它還反映了解題的基本能力要求,所以有人稱之為解題的「能力公式」。希望同學們建立解題的基本思維模式,深化基礎,活化思維,優化素質,跳起來摘取智慧的果實。
聆聽並總結以下進行化學計算的基本步驟:
(1)認真審題,挖掘題示信息。
(2)靈活組合,運用基礎知識。
(3)充分思維,形成解題思路。
(4)選擇方法,正確將題解出。

『貳』 化學計算題都做不來怎麼辦我現在才高一,但只要是面對計算題我就不會做。可不可以教我一些方法

計算題不光是看懂思路,而且要講求速度!所以你面對計算題就困擾的問題,就必須練習練習練習,並且也不是短期內就能提高的!!把你們的同步資料拿出來,從簡單的開始做,注意不要說看懂了就不做了,要做到寫出每道題過程及用計算器計算出答案、對答案的過程都要有。專題訓練,大概堅持每天5道題左右。4、5天左右你就能找到感覺。

『叄』 化學計算詳細的方法

一、定義、公式法

涉及計算的定義有: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摩爾質量、原子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溶解度、電離度、水的離子積、pH值等等。這些概念定義的本身以及之間的聯系就是一些重要的化學公式。

【例1】某人造空氣中N2的質量百分比為75%,O2為25%,計算該空氣在標准狀況下的密度為多少克/升?

即求1mol混合氣體的質量。

設:取100g人造空氣,則含N275g,O225g。

所以ρ=28.9÷22.4=1.29(g/L)

【例2】某乙酸的密度為dg/cm3,質量分數為a%,pH=b。求該密度下此乙酸的電離度。

解析題應先從電離度的定義式入手,逐步逼近已知條件。

式中的:〔H+〕應由pH求得:pH=-1g〔H+〕=b

故〔H+〕=10-b

二、差量法

在眾多的解題技巧中,「差量法」當屬優秀方法之一,它常常可以省去繁瑣的中間過程,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快捷化。所謂「差量」就是指一個過程中某物質始態量與終態量的差值。它可以是氣體的體積差、物質的量差、質量差、濃度差、溶解度差等。

【例3】把22.4g鐵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應後取出鐵片,洗滌、乾燥後稱其質量為22.8g,計算

(1)析出多少克銅?

(2)反應後溶液的質量分數多大?

解析「充分反應」是指CuSO4中Cu2+完全反應,反應後的溶液為FeSO4溶液,不能輕率地認為22.8g就是Cu!(若Fe完全反應,析出銅為25.6g),也不能認為22.8-22.4=0.4g就是銅。

分析下面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每溶解56gFe,就析出64g銅,使鐵片質量增加8g(64-56=8),反過來看:若鐵片質量增加8g,就意味著溶解56gFe、生成64gCu,即「差量」8與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也可是物質的量)成正比。所以就可以根據題中所給的已知「差量」22.8-22.4=0.4g求出其他有關物質的量。

設:生成Cuxg,FeSO4yg

Fe+CuSO4=FeSO4+Cu質量增加

561526464-56=8

yx22.8-22.4=0.4

故析出銅3.2克

鐵片質量增加0.4g,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溶液的質量必減輕0.4g,為500-0.4=499.6g。

【例4】將N2和H2的混合氣體充入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反應器內,達到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為26%,若溫度保持不變,則反應器內平衡時的總壓強與起始時總壓強之比為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在溫度、體積一定時,壓強之比等於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所以只要把起始、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多少mol表示出來即可求解。

方法一設起始時N2氣為amol,H2為bmol,平衡時共消耗N2氣為xmol

N2+3H22NH3

起始(mol)ab0

變化(mol)x3x2x

平衡(mol)a-xb-3x2x

起始氣體:a+bmol

平衡氣體:(a-x)+(b-3x)+2x=(a+b-2x)mol

又因為:體積比=物質的量比

(注意:若N2為1mol,H2為3mol,是不夠嚴密的。)

方法二設平衡時混合氣體總量為100mol,則其中含NH3為100×26%=26mol

N2+3H22NH3物質的量減少

1324-2=2

26molx

x=26mol

即生成NH3的量,就是減少量,所以反應起始時混合氣體共為:100+26=126mol

比較上述兩種方法,不難看出「差量法」的優越性。

【例5】在200℃時將11.6g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Na2O2,反應完全後,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11.6÷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

方法一設11.6g混合氣體中含xmolCO2、ymol水蒸氣。

解得:x=0.1,y=0.4

方法二分析下列框圖

向固體Na2O2中通入11.6gCO2和H2O且完全反應,為何固體只增加3.6g?原來是因跑掉O2之故。根據質量守恆可知:放出O2為11.6-3.6=8g。

得:x+y=0.5(mol)

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11.6÷0.5=23.2

本題的兩種解法雖都屬「差量法」,但方法二則更簡捷,可以說是「差量法」的經典之作,值得很好體會。

『肆』 高中化學計算題解題技巧

高中里我也對化學比較頭疼~呵呵,幫你到網上搜羅了點,希望對樓主有用

一、化學計算的基本特點
化學計算是中學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考命題考查的重點之一。高考試題中化學計算的內容佔15%含有計算因素的試題大約占試卷總分的1/3 ,分析近幾年來的高考化學計算試題,大至有以下幾個特點:
1.化學知識與數學計算的有機結合
化學計算的基礎是對相關化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應用,計算是工具和手段。要進行化學計算,必須弄清「質」與「量」的相互關系,並自覺地從兩者的緊密結合上去進行分析和解答。「明確化學涵義」與「理解量的關系」兩者密不可分。
明確化學涵義指:應明確化學概念和化學原理的涵義、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化學反應的實質等。
理解量的關系指:應理解數量、質量、體積、物質的量在化學物質或化學反應中的計算、表示或相互關系等。
2.基礎性強
重視基本化學物理量的計算和有關概念的應用,基本化學計算的考查在試題中重復出現的幾率高。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pH等計算所佔比例較大。並強調對化學原理的分析,避免繁雜的數學運算。
3.靈活性大
在計算題中設計一些巧解巧算試題,這些試題往往用常規解法也可得到同樣結果,但要比巧解巧算多幾倍的時間,以至影響全卷試題的解答。巧解巧算題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考查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整體性、創造性。
解化學計算題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模式,重要的是要建立解決化學問題的基本思維模式,或者說是解題基本步驟。
二、化學計算的基本方法
1.代數法
代數法是最常用的計算方法。根據題意設一個或幾個未知數,然後根據化學知識,把已知條件和所設的未知數聯系起來,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代數法在解較復雜的化學計算題時,它的優越性更大。
2.關系式法
關系式法也叫比例法,就是根據化學概念、物質組成、化學反應中有關物質數量間的關系建立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間的關系,即表示某些量在變化時成正比例關系的式子。根據關系式確定的數量關系,進行化學計算的方法。
關系式法應用比較廣泛,特別是在解決比較復雜的習題時,如多步反應中物質量之間的關系,優點更為突出。
3.公式法
公式法是應用從化學原理和化學定律總結歸納的一般公式進行解題的一種方法。公式法的優點是思維推理過程有據可循,並能迅速地列出具體解題算式。但應用此法必須注重公式的推導和應用范圍,及公式中各文字所代表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靈活運用公式,避免生搬硬套。
公式法在解決有關溶液的計算時,應用比較廣泛。
4.差量法
這是應用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差或體積差與反應物或生成物成正比例關系列式求解的一種方法。它的實質仍是比例法。如按化學方程式反應物的量為A1,生成物的量為B1;設反應物參加反應的量為A2,生成物的量為B2,由反應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成正比例關系可推出:

A1-B1和A2-B2為質量差或體積差。這種方法在有關剩餘物的計算和氣體分析計算中常用。
差量法的實質是利用反應體系中某化學量從始態到終態的差量,作為解題的突破口。按差量的性質來說,除了利用質量差、體積差之外,還可利用物質的量的差值、壓強差值、溶液質量差值,溶解度差值進行有關的計算。
從任何一個化學反應中,均可找到一個或多個有關量的差值,因此運用此法解題時,必須仔細分析題意,理清思路,選定好相關物理量的差值。
利用差量法解題可以使許多化學計算解法從簡,並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發生量的變化實質,對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5.圖解分析法
在認真閱讀題目、分析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按照知識的內在聯系,作圖求解。對於較復雜的龐大計算題,用圖解法可幫助思考,分析、判斷,易於找出解題思路。
圖解法的關鍵在於圖。圖要簡明,易於觀察,脈絡清楚,能說明問題,能啟迪思維。數量關系要反映在圖上,化學原理要隱現在其中,這樣才能起到較好的作用。
6.推導法(討論法)
這是根據基本概念、化學原理和物質的性質應用已知條件進行分析、推理的一種解題方法。這種方法常和其他方法綜合使用。其特點是解題的結果常有幾種可能性,必須通過全面
分析,一一列舉它的每種可能性,再根據已知條件進行檢驗,確定正確結果。
討論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它充分體現了化學知識與數學知識的結合。解這類題的要點是①正確分析所發生的化學反應;②依據有關化學方程式和數據進行過量判斷或劃分取值范圍;③確定在不同取值范圍內所對應的產物或反應混合物的成分;④進行必要的計算求解。討論法要有足夠的根據,並緊扣題意。
討論法從解題思路與技巧的不同,大至可分為不定方程式討論法、不等式討論法、分析推理討論法等。

『伍』 高中化學計算題到底該怎麼做啊

遇到計算題,你首先吧有關的方程式都寫出來,目的就是弄清各物質的等量關系。
如果是電解,原電池的題目,最好照清楚各物質之間的數量關系,這樣再結合題中給的條件以及要求的東西,就容易多了。
遇到反應平衡,就按照書上的三步法,把方程式寫出來,在各個物質下面標注反應前,反應後,以及變化的物質的量,再根據系數就求出來了
做計算題,我們老師說要把題中給的條件,重點是各個數據用筆畫出來,這樣你來回找條件要方便得多。
我們老師說在正規的高考中,化學是不考計算題的,計算題一般只會在選擇填空中出現,這樣可以不必注重步驟,用各種方法,選對了就行。

『陸』 化學計算題的解答技巧

1、化學守恆法
守恆法解題的核心就是質量守恆定律中的六不變。除此之外,化學中的等量關系還表現為同一物質中的電荷守恆、化合物中化合價守恆、同一化合物等量關系。學生對於挖掘題目中隱含的等量關系的能力較弱,對於物質和元素質量關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聯系。
2、化學極限、平均值法
在處理復雜的模糊題型的選擇題時,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設定的參量(平均值或極值),然後用此參量與各選項做比較確定符合題意的選項。學生的思維誤區一般是不能准確確定設定的參量。
3、化學差量法
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恆定律,有些反應在遵循質量守恆定律的同時,會出現固、液、氣體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後有所改變的現象,同一狀態的物質的質量遵循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固定的質量關系,因此,在根據方程式的計算引入差量,根據變化值可以求出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差量法的難點在於學生找不到計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狀態的物質質量的差與物質的質量也成比例。
4、化學假設數據法
根據題目中涉及的化學反應中物質的相對質量結合題意假設適合計算的數據進行計算。學生的思維誤區一般是質量分數計算、物質的質量的計算、元素的質量計算,粒子個數的計算不能很好的進行遷移。
化學試卷的最後一題計算是中的壓軸計算題,它考查學生對質量守恆定律、方程式計算、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以及酸鹼鹽部分的知識,考查知識綜合,難度較大。題目主要分為文字敘述型計算、表格計算、圖像計算、探究實驗計算。以下詳細地進行介紹:
1、化學文字敘述型計算
主要考察學生歸納整理題目中隱含信息的能力,難點往往在於「題目文字過多,流程過於復雜,讀不懂題,找不到已知,不會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數」。考題經常將溶液和化學方程式結合在一起進行計算,對學生的題目分析理解能力較高,情景比較復雜。解題時,應首先明確所求溶液中溶質是什麼,溶質的質量可以通過化學方程式得出。其次,應明確所求溶液的質量如何計算。最後運用公式計算出溶液的質量分數。最終溶液的質量=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難溶性雜質(反應前混有且不參加反應)-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沉澱或氣體)。
2、化學表格計算
利用數學方法將化學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和表達,常常以表格形式將解題信息呈現。解決這類題的辦法:這類題往往給出一組或多組數據或條件,通過對表格中數據或條件的分析、對比,解答有關問題或進行計算。要通過仔細閱讀,探究表格中各組數據之間內在的規律,努力從「變」中找「不變」,及時發現規律之中的矛盾點,從「不變」中找「變」,進而分析矛盾的根源,解決問題。通常利用差量法求出反應產生的氣體或者沉澱或者減少增加的各物質的質量進行計算。
3、化學圖像計算
圖像計算在於藉助數學方法中的坐標圖,把多個元素對體系變化的影響用函數圖像直觀的表示出來。坐標系中的函數圖不僅能表示化學反應,還能較好地反映化學變化的過程,經常是質量分數和化學方程式的綜合應用。解決這類題的辦法,應該仔細分析函數圖象中橫、縱坐標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點一圖趨勢」即起點、拐點、終點和圖像變化趨勢,分析其含義。特別是要重點了解拐點表示對應兩種物質一定恰好完全反應,這是此類題的關鍵。
4、化學探究實驗計算
探究實驗計算的難點在於反應中可能會出現的過量問題導致的物質種類的可能性的判斷和引起的其他反應。解決這類題的辦法就是結合實驗示意圖型計算以化學實驗為載體,對比分析每個裝置變化前後的質量差,再尋求關系式或數據進行逐個求解;學生應將化學計算與化學實驗緊密結合,在對實驗原理,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理解的基礎上,理出解題思路,在解題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實驗數據與物質(或元素)質量間的關系。解題的關鍵是理清思路,找出正確有用數據,認真做好每一步計算。

『柒』 解決化學計算題有何妙訣,最好舉例子說明

好好做做這份題!

在對金屬的化學性質考查中,其中金屬與酸反應是中考的熱點,但同時也是一個難點。現將中考化學中的這一知識點加以整理,供同學們參考。

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的條件:(1)對金屬的要求:必須是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以前的金屬;(2)對酸的要求:這里所指的酸並不是所有的酸,主要是指稀鹽酸和稀硫酸。

金屬與酸反應產生H2的規律:(1)質量為m,相對原子質量為M,化合價為+n(指在生成物中的化合價)的金屬與足量酸反應,產生的氫氣的質量x=nm/M

即:H2的質量=金屬的質量×金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

(2)等質量的幾種金屬與足量酸反應產生的H2質量與該金屬的 化合價/相對原子質量 的值成正比 ,該值越大,產生的H2質量越多,該值越小,產生的H2質量越小。

一、金屬與酸是否能發生反應的判斷

例1、(2005、日照市)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屬和酸直接反應製取的是()

A.氯化銅B. 氯化鐵C.硫酸鐵D.硫酸鎂

解析:在這里要考慮兩個因素:①金屬必須是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的前面;由於Cu排在H 以後,不能和酸發生反應,所以A錯。②如果有鐵,生成物必須是亞鐵的鹽。B、C中的Fe都是三價鐵,也都不正確。正確答案為D。

二、金屬與酸反應產生H2的問題探討

例2、(2005、常德市)將一瓶鹽酸分成兩等份,並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中,再將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鎂、鋅兩種金屬,等反應結束後,兩種金屬都有剩餘。若鎂、鋅分別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氫氣的質量用a、b表示,則a、b兩者的大小關系是( )

A. a>b B. a<bC.a=bD.無法判斷

解析:此題是鹽酸相同,鎂、鋅兩種金屬質量相等,且反應結束後,兩種金屬都有剩餘,說明等質量的兩份鹽酸完全反應,根據鹽酸的質量判斷氫氣的質量。答案是C

三、關於金屬的組成判斷

例3、由兩種金屬組成的混合物共20g,與足量鹽酸完全反應,共放出1gH2,試判斷原混合物的組成不可能是()

A. Zn 和 Mg; B.Fe 和Mg ; C .Zn 和Fe ; D . Fe和Cu

解析:在每個選項中,首先假設20g全部為某一種金屬,計算出與足量HCl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在兩種金屬中,如果有一種放出的H2質量大於1g,另一種放出的H2質量小於1g,則該組合就可能存在;若兩種放出的H2都大於1g,或都小於1g,則該組合不可能存在。答案是:CD

四、關於天平平衡問題

例4、在托盤天平的兩邊各放一隻盛有足量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稀鹽酸的燒杯,調至平衡,然後向左邊燒杯中加⒌6g鐵,欲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應向右邊燒杯中加入()

A.6 g鎂 B.⒌6 g銅C.⒌4 g氧化鈣D.10 g碳酸鈣

解析:左邊燒杯中加入⒌6g鐵,因為稀鹽酸是足量的,⒌6g鐵完全反應放出H2的質量為⒌6 g×2/56=0.2 g。實際上左邊燒杯中增加了5.6 g-0.2 g=5.4 g,而銅不與稀鹽酸反應,答案B錯誤;6 g鎂放H2的質量為:6g×2/24=0.5g,增加6g-0.5 g=5.5 g,答案A不正確。答案D中10g碳酸鈣放出CO2的質量是4.4 g,增加10 g-4.4 g=5.6 g,所以D 也不正確,故選答案C。5.4 g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CaO +2HCl=CaCl2 +H2O沒有氣體逸出。

五、巧用「守恆法」解決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利用化學反應前後某種元素的質量守恆或某種原子(或原子團)的數目 和質量守恆,可以使化學計算化難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5、某金屬樣品4 g,投入98 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樣品中雜質不與酸反應),生成硫酸鹽12 g,求該樣品中金屬的質量分數。

解析:金屬與硫酸發生的是置換反應,H2SO4中的「SO4」質量等於硫酸鹽中的「SO4」的質量,樣品中金屬的質量等於硫酸鹽中「金屬元素」的質量。

硫酸的質量為98 g×10%=9.8 g

硫酸根的質量為9.8 g×96/98=9.6 g

金屬元素即樣品中金屬的質量為12 g-9.6 g=2.4 g

∴樣品中金屬的質量分數為2.4g/4 g×100%=60%

[鞏固練習]1.40 g鎂、鋁、鋅的混合物與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蒸發水後得到136 g固體,則反應過程中放出氫氣的質量為()

A.4g B.3g C.2g D.無法確定

2、(2006、青島市)在已調平的托盤天平兩邊各放一個等質量的燒杯,向燒杯中各加入質量相等、質量分數也相等的稀硫酸,然後在左右兩盤的燒杯中分別放入等質量的鋅粒和鐵粉。下列現象不可能觀察到的是()

A.天平指針最終偏向放鋅粒的燒杯一邊B.只有鋅粒有剩餘

C.天平指針開始偏向放鐵粉的燒杯一邊D.只有鐵粉有剩餘

3、由金屬鎂和另一種金屬組成的混合物6g,與足量稀鹽酸反應,反應完全後共產生0.2g氫氣。則另一種金屬可能是( )

A.鋁 B.鐵C.鋅D.鈣

4、等質量的稀硫酸分別與過量的Al、Zn、Fe、Mg反應,消耗的金屬按質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正確的是( )

A. Al< Mg<Fe<Zn B.Mg< Al< Fe<Zn

C.Fe< Zn<Al<Mg D.Al<Fe <Mg <Zn

參考答案:1. C ;2. B; 3. C ;4A

『捌』 怎樣做化學計算題

關於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要領可以歸納為: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需將純量代方程;
量的單位可直接用,上下單位應相同;
遇到有兩個已知量,應找不足來進行;
遇到多步的反應時,關系式法有捷徑.
有關溶液的計算
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在有關溶液的計算中,要准確分析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它們的最基本的質量關系是:
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
應注意此關系中,溶質質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1.溶解度的計算
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質、溶劑和溶液的量的關系,可進行如下的有關計算.
(1)根據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飽和溶液里的溶質和溶劑的量,求這種物質的溶解度.
(2)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該溫度下一定量的飽和溶液里含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3)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劑質量減少(蒸發溶劑)時,能從飽和溶液里析出晶體的質量.
(4)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溫度變化(降溫或升溫)時,能從飽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體的質量.
2.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初中化學中常用百分數來表示.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式如下:
溶質的質量分數=×100%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題可以有: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液的質量分數.
(2)已知溶液的質量和它的質量分數,求溶液里所含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3)將一已知濃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進行稀釋,或加入固體溶質,求稀釋後或加入固體後的溶液的質量分數.
3.溶液度與溶液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
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之比,是一個固定的值,也就是說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分數是恆定的.在計算中首先要明確溶液度與溶液質量分數兩個概念的本質區別.其次是要注意條件,必須是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才能進行換算.
溶解度與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如下:
溶解度 質量分數
量的關系 表示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間的關系 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間的關系
條件 ①與溫度有關(氣體還跟壓強有關)②一定是飽和溶液 ①與溫度、壓強無關②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但溶解溶質的質量不能超過溶解度
表示方法 用克表示,即單位是克 用%表示,即是個比值,沒有單位
運算公式 溶解度=×100 %=×100%
換算公式 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00%

『玖』 高中化學計算題的方法技巧

1.代數法
代數法是最常用的計算方法。根據題意設一個或幾個未知數,然後根據化學知識,把已知條件和所設的未知數聯系起來,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代數法在解較復雜的化學計算題時,它的優越性更大。
2.關系式法
關系式法也叫比例法,就是根據化學概念、物質組成、化學反應中有關物質數量間的關系建立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間的關系,即表示某些量在變化時成正比例關系的式子。根據關系式確定的數量關系,進行化學計算的方法。
關系式法應用比較廣泛,特別是在解決比較復雜的習題時,如多步反應中物質量之間的關系,優點更為突出。
3.公式法
公式法是應用從化學原理和化學定律總結歸納的一般公式進行解題的一種方法。公式法的優點是思維推理過程有據可循,並能迅速地列出具體解題算式。但應用此法必須注重公式的推導和應用范圍,及公式中各文字所代表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靈活運用公式,避免生搬硬套。
公式法在解決有關溶液的計算時,應用比較廣泛。
4.差量法
這是應用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差或體積差與反應物或生成物成正比例關系列式求解的一種方法。它的實質仍是比例法。如按化學方程式反應物的量為A1,生成物的量為B1;設反應物參加反應的量為A2,生成物的量為B2,由反應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成正比例關系可推出:

A1-B1和A2-B2為質量差或體積差。這種方法在有關剩餘物的計算和氣體分析計算中常用。
差量法的實質是利用反應體系中某化學量從始態到終態的差量,作為解題的突破口。按差量的性質來說,除了利用質量差、體積差之外,還可利用物質的量的差值、壓強差值、溶液質量差值,溶解度差值進行有關的計算。
從任何一個化學反應中,均可找到一個或多個有關量的差值,因此運用此法解題時,必須仔細分析題意,理清思路,選定好相關物理量的差值。
利用差量法解題可以使許多化學計算解法從簡,並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發生量的變化實質,對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5.圖解分析法
在認真閱讀題目、分析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按照知識的內在聯系,作圖求解。對於較復雜的龐大計算題,用圖解法可幫助思考,分析、判斷,易於找出解題思路。
圖解法的關鍵在於圖。圖要簡明,易於觀察,脈絡清楚,能說明問題,能啟迪思維。數量關系要反映在圖上,化學原理要隱現在其中,這樣才能起到較好的作用。
6.推導法(討論法)
這是根據基本概念、化學原理和物質的性質應用已知條件進行分析、推理的一種解題方法。這種方法常和其他方法綜合使用。其特點是解題的結果常有幾種可能性,必須通過全面
分析,一一列舉它的每種可能性,再根據已知條件進行檢驗,確定正確結果。
討論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它充分體現了化學知識與數學知識的結合。解這類題的要點是①正確分析所發生的化學反應;②依據有關化學方程式和數據進行過量判斷或劃分取值范圍;③確定在不同取值范圍內所對應的產物或反應混合物的成分;④進行必要的計算求解。討論法要有足夠的根據,並緊扣題意。
討論法從解題思路與技巧的不同,大至可分為不定方程式討論法、不等式討論法、分析推理討論法等。

『拾』 化學計算的方法有什麼

化學計算是中學化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要掌握化學計算,應了解中學化學計算的類型,不同類型解題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我把中學化學中出現的解題方法歸納如下,每種類型都舉例加以說明。

一、守恆法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間重新組合,依據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存在一系列守恆現象,如:質量守恆、元素守恆、電荷守恆、電子得失守恆等,利用這些守恆關系解題的方法叫做守恆法。

(一)質量守恆法

質量守恆就是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在配製或稀釋溶液的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

【例題】1500C時,碳酸銨完全分解產生氣態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

(A)96倍 (B)48倍 (C)12倍 (D)32倍

【分析】(NH4)2CO3=2NH3↑+H2O↑+CO2↑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混和氣體的質量等於碳酸銨的質量,從而可確定混和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 =24 ,混和氣體密度與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比為 =12 ,所以答案為C

(二)元素守恆法

元素守恆即反應前後各元素種類不變,各元素原子個數不變,其物質的量、質量也不變。

【例題】有一在空氣中放置了一段時間的KOH固體,經分析測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 取1克該樣品投入25毫升2摩/升的鹽酸中後,多餘的鹽酸用1.0摩/升KOH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發中和後的溶液可得到固體

(A)1克 (B)3.725克 (C)0.797克 (D)2.836克

【分析】KOH、K2CO3跟鹽酸反應的主要產物都是KCl,最後得到的固體物質是KCl,根據元素守恆,鹽酸中含氯的量和氯化鉀中含氯的量相等,所以答案為B

(三)電荷守恆法

電荷守恆即對任一電中性的體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電荷的代數和為零,即正電荷總數和負電荷總數相等。

【例題】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Na+]=0.2摩/升,[SO42-]=x摩/升 ,[K+]=y摩/升,則x和y的關系是

(A)x=0.5y (B)x=0.1+0.5y (C)y=2(x-0.1) (D)y=2x-0.1

【分析】可假設溶液體積為1升,那麼Na+物質的量為0.2摩,SO42-物質的量為x摩,K+物質的量為y摩,根據電荷守恆可得[Na+]+[K+]=2[SO42-],所以答案為BC

(四)電子得失守恆法

電子得失守恆是指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一定等於還原劑失去的電子數,無論是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還是原電池或電解池中均如此。

【例題】將純鐵絲5.21克溶於過量稀鹽酸中,在加熱條件下,用2.53克KNO3去氧化溶液中亞鐵離子,待反應後剩餘的Fe2+離子尚需12毫升0.3摩/升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寫出硝酸鉀和氯化亞鐵完全反應的方程式。

【分析】鐵跟鹽酸完全反應生成Fe2+,根據題意可知Fe2+分別跟KMnO4溶液和KNO3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KMnO4被還原為Mn2+,那麼KNO3被還原的產物是什麼呢?根據電子得失守恆進行計算可得KNO3被還原的產物是NO,所以硝酸鉀和氯化亞鐵完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KNO3+3FeCl2+4HCl=3FeCl3+KCl+NO+2H2O

二、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據化學反應前後的某些「差量」(固體質量差、溶液質量差、氣體體積差、氣體物質的量之差等)與反應或生成物的變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種解題方法。此法將「差量」看作化學方程式右端的一項,將已知差量(實際差量)與化學方程式中的對應差量(理論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題步驟與按化學方程式列比例或解題完全一樣。

(一)質量差法

【例題】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銅粉,充分反應後溶液的質量增加了13.2克,問:(1)加入的銅粉是多少克?(2)理論上可產生NO氣體多少升?(標准狀況)

【分析】硝酸是過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來求解。銅跟硝酸反應後溶液增重,原因是生成了硝酸銅,所以可利用這個變化進行求解。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增重

192 44.8 636-504=132

X克 Y升 13.2 可得X=19.2克,Y=4.48升

(二)體積差法

【例題】10毫升某氣態烴在80毫升氧氣中完全燃燒後,恢復到原來狀況(1.01×105Pa , 270C)時,測得氣體體積為70毫升,求此烴的分子式。

【分析】原混和氣體總體積為90毫升,反應後為70毫升,體積減少了20毫升。剩餘氣體應該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過量的氧氣,下面可以利用烴的燃燒通式進行有關計算。

CxHy + (x+ )O2 → xCO2 + H2O 體積減少

1 1+
10 20

計算可得y=4 ,烴的分子式為C3H4或C2H4或CH4

(三)物質的量差法

【例題】白色固體PCl5受熱即揮發並發生分解:PCl5(氣)= PCl3(氣)+ Cl2 現將5.84克PCl5裝入2.05升真空密閉容器中,在2770C達到平衡時,容器內的壓強為1.01×105Pa ,經計算可知平衡時容器內混和氣體物質的量為0.05摩,求平衡時PCl5的分解百分率。

【分析】原PCl5的物質的量為0.028摩,反應達到平衡時物質的量增加了0.022摩,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PCl5(氣)= PCl3(氣)+ Cl2 物質的量增加

1 1

X 0.022

計算可得有0.022摩PCl5分解,所以結果為78.6%

三、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進行二組分混和物平均量與組分量計算的一種簡便方法。凡可按M1n1 + M2n2 = (n1 + n2)計算的問題,均可用十字交叉法計算的問題,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計算,算式為:

M1 n1=(M2- )

M2 n2=( -M1)

式中, 表示混和物的某平均量,M1、M2則表示兩組分對應的量。如 表示平均分子量,M1、M2則表示兩組分各自的分子量,n1、n2表示兩組分在混和物中所佔的份額,n1:n2在大多數情況下表示兩組分物質的量之比,有時也可以是兩組分的質量比,如在進行有關溶液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十字交叉法常用於求算:混和氣體平均分子量及組成、混和烴平均分子式及組成、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溶液的配製、混和物的反應等。

(一)混和氣體計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題】在常溫下,將1體積乙烯和一定量的某氣態未知烴混和,測得混和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12,求這種烴所佔的體積。

【分析】根據相對密度計算可得混和氣體的平均式量為24,乙烯的式量是28,那麼未知烴的式量肯定小於24,式量小於24的烴只有甲烷,利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甲烷是0.5體積

(二)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計算的十字叉法

【例題】溴有兩種同位素,在自然界中這兩種同位素大約各佔一半,已知溴的原子序數是35,原子量是80,則溴的兩種同位素的中子數分別等於。

(A)79 、81 (B)45 、46 (C)44 、45 (D)44 、46

【分析】兩種同位素大約各佔一半,根據十字交叉法可知,兩種同位素原子量與溴原子量的差值相等,那麼它們的中子數應相差2,所以答案為D

(三)溶液配製計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題】某同學欲配製40%的NaOH溶液100克,實驗室中現有10%的NaOH溶液和NaOH固體,問此同學應各取上述物質多少克?

【分析】10%NaOH溶液溶質為10,NaOH固體溶質為100,40%NaOH溶液溶質為40,利用十字交叉法得:需10%NaOH溶液為

×100=66.7克,需NaOH固體為 ×100=33.3克

(四)混和物反應計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題】現有100克碳酸鋰和碳酸鋇的混和物,它們和一定濃度的鹽酸反應時所消耗鹽酸跟100克碳酸鈣和該濃度鹽酸反應時消耗鹽酸量相同。計算混和物中碳酸鋰和碳酸鋇的物質的量之比。

【分析】可將碳酸鈣的式量理解為碳酸鋰和碳酸鋇的混和物的平均式量,利用十字交叉法計算可得碳酸鋰和碳酸鋇的物質的量之比97:26

四、關系式法

實際化工生產中以及化學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時,往往涉及到多步反應:從原料到產品可能要經過若干步反應;測定某一物質的含量可能要經過若干步中間過程。對於多步反應體系,依據若干化學反應方程式,找出起始物質與最終物質的量的關系,並據此列比例式進行計算求解方法,稱為「關系式」法。利用關系式法可以節省不必要的中間運算步驟,避免計算錯誤,並能迅速准確地獲得結果。

(一)物質制備中的關系式法

【例題】含有SiO2的黃鐵礦試樣1克,在O2中充分灼燒後殘余固體為0.76克,用這種黃鐵礦100噸可製得98%的濃硫酸多少噸?(設反應過程有2%的硫損失)

【分析】根據差量法計算黃鐵礦中含FeS2的量為72% ,而反應過程損失2%的硫即損失2%的FeS2 ,根據有關化學方程式找出關系式:FeS2 — 2H2SO4 利用關系式計算可得結果為:製得98%的濃硫酸117.6噸。

(二)物質分析中的關系式法

測定漂白粉中氯元素的含量,測定鋼中的含硫量,測定硬水中的硬度或測定某物質組成等物質分析過程,也通常由幾步反應來實現,有關計算也需要用關系式法。

【例題】讓足量濃硫酸與10克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混合物加強熱反應,把生成的氯化氫溶於適量的水中,加入二氧化錳使鹽酸完全氧化,將反應生成的氯氣通入KI溶液中,得到11.6克碘,試計算混和物中NaCl的百分含量。

【分析】根據有關化學方程式可得:4HCl — I2 ,利用關系式計算可得生成氯化氫的質量是6.7克,再利用已知條件計算得出混和物中NaCl的百分含量為65% 。

五、估演算法

(一)估演算法適用於帶一定計算因素的選擇題,是通過對數據進行粗略的、近似的估算確定正確答案的一種解題方法,用估演算法可以明顯提高解題速度。

【例題】有一種不純的鐵,已知它含有銅、鋁、鈣或鎂中的一種或幾種,將5.6克樣品跟足量稀H2SO4完全反應生成0.2克氫氣,則此樣品中一定含有

(A)Cu (B)Al (C)Ca (D)Mg

【分析】計算可知,28克金屬反應失去1摩電子就能符合題目的要求。能跟稀H2SO4反應,失1摩電子的金屬和用量分別為:28克Fe、9克Al、20克Ca、12克Mg,所以答案為A

(二)用估演算法確定答案是否合理,也是我們檢查所做題目時的常用方法,用此法往往可以發現因疏忽而造成的計算錯誤。

【例題】24毫升H2S在30毫升O2中燃燒,在同溫同壓下得到SO2的體積為

(A)24毫升 (B)30毫升 (C)20毫升 (D)18毫升

【分析】2H2S + 3O2 = 2SO2 + 2H2O 根據方程式系數的比例關系估算可得答案為D

六、類比法

類比法是將問題類比於舊問題,從而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方法。類比法的實質是能力的遷移,即將熟悉問題的能力遷移到新情景或生疏問題上來,實現這種遷移的關鍵就是找准類比對象,發現生疏問題與熟悉問題本質上的類同性。運用類比法的題又可分為:自找類比對象和給出類比對象兩種。前者一般比較簡單,後者則可以很復雜,包括信息給予題中的大部分題目。

【例題】已知PH3在溶液中呈弱鹼性,下列關於PH4Cl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PH4Cl水解呈酸性 (B)PH4Cl含有配位鍵

(C)PH4Cl是分子晶體 (D)PH4Cl與NaOH溶液共熱可產生PH3

【分析】NH3和H4Cl的性質我們已經學過,N和P是同一主族元素性質相似,所以答案為C

七、始終態法

始終態法是以體系的開始狀態與最終狀態為解題依據的一種解題方法。有些變化過程中間環節很多,甚至某些中間環節不太清楚,但始態和終態卻交待得很清楚,此時用「始終態法」往往能獨辟蹊徑,出奇制勝。

【例題】把適量的鐵粉投入足量的鹽酸中,反應完畢後,向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再加入過量燒鹼溶液,這時有沉澱析出,充分攪拌後過濾出沉澱物,將沉澱加強熱,最終得到固體殘留物4.8克。求鐵粉與鹽酸反應時放出H2的體積(標准狀況)。

【分析】固體殘留物可肯定是Fe2O3 ,它是由鐵經一系列反應生成,氫氣是鐵跟鹽酸反應生成的,根據2Fe — Fe2O3 、Fe — H2 這兩個關系式計算可得:H2的體積為1.344升

八、等效思維法

對於一些用常規方法不易解決的問題,通過變換思維角度,作適當假設,進行適當代換等使問題得以解決的方法,稱為等效思維法。等效思維法的關鍵在於其思維的等效性,即你的假設、代換都必須符合原題意。等效思維法是一種解題技巧,有些題只有此法可解決,有些題用此法可解得更巧更快。

【例題】在320C時,某+1價金屬的硫酸鹽飽和溶液的濃度為36.3% ,向此溶液中投入2.6克該無水硫酸鹽,結果析出組成為R2SO4·10H2O的晶體21.3克。求此金屬的原子量。

【分析】21.3克R2SO4·10H2O晶體比2.6克無水硫酸鹽質量多18.7克,這18.7克是從硫酸鹽飽和溶液得的,所以它應該是硫酸鹽飽和溶液,從而可知21.3克R2SO4·10H2O中含有11.9克結晶水、9.4克R2SO4 ,最後結果是:此金屬的原子量為23

九、圖解法

化學上有一類題目的已知條件或所求內容是以圖像的形式表述的,解這類題的方法統稱圖解法。圖解法既可用於解決定性判斷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用於解決定量計算中的問題。運用圖解法的核心問題是識圖。

(一)定性判斷中的圖解法

這類問題常與化學反應速度、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溶解度等知識的考查相聯系。解題的關鍵是認清橫縱坐標的含義,理解圖示曲線的化學意義,在此基礎上結合化學原理作出正確判斷。

【例題】右圖表示外界條件(溫度、壓強)的變化對下列反 Y

應的影響:L(固)+ G(氣)= 2R(氣)- 熱量 在圖中, P1 P2 P3

(P1<P2<P3) Y軸是指:

(A)平衡混和氣體的百分含量 (B)G的轉化率

(C)平衡混和氣體中G的百分含量(D)L的轉化率

【分析】認真分析圖中曲線的變化可知隨溫度升高,Y值降

低,而隨壓強升高,Y值升高,所以答案是C

(二)定量計算中的圖解法

這類問題要求解題者根據文字敘述及圖象提供的信息,通過計算求某些量的數值或某些量的相互關系。解這類題的要求在於必須抓住圖像中的關鍵「點」,如轉折點、最大值點、最小值點等,以關鍵點為突破口,找出等量關系或列出比例式進而求解。

【例題】某溫度時,在2升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數據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開始至2 0.1 0.9 Y

分鍾,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 X

【分析】由數據可知X和Y都是反應物,Z是生成 0.7

物。平衡時X減少0.3、Y減少0.1、而Z則增

加0.2 ,那麼化學方程式應該為3X + Y = 2Z

而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摩/升·分 0.2 Z

0 2 t(分)

十、討論法

(一)不定方程討論法

當一個方程式中含有兩個未知數時,即為不定方程。不定方程一般有無數組解,有些化學題根據題設條件最終只能得到不定方程,必須利用化學原理加以討論才可以得出合理的有限組解。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例題】22.4克某金屬M能與42.6克氯氣完全反應,取等質量的該金屬與稀鹽酸反應,可產生氫氣8.96升(標准狀況),試通過計算確定該金屬的原子量。

【解】金屬M跟氯氣反應生成物為MClx ,跟稀鹽酸反應生成物為MCly ,分別寫出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2M + xCl2 = 2MClx

2M 71x 列式整理可得:M=18.7x (1)式

2M + 2yHCl = 2MCly + yH2

2M 22.4y 列式整理可得:M=28y (2)式

對(1)式和(2)式進行討論可得,當x=3 、y=2時,原子量M=56

(二)過量問題討論法

所謂過量問題討論法是指題目沒有明確指出何種反應物過量,且反應物相對量不同時,反應過程可能不同,需要通過討論來解題的方法。

【例題】寫出H2S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升H2S氣體和a升空氣混和後點燃,若反應前後氣體的溫度和壓強都相同(200C,101.3千帕),試討論當a的取值范圍不同時,燃燒後氣體的總體積V(用含a的表達式表示,假設空氣中氮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4∶1,其它成分可忽略不計)。

【解】反應式為: 2H2S+3O2=2SO2+2H2O 2H2S+O2=2S+2H2O a升空氣中含氧氣0.2a升、含氮氣0.8a 升。氮氣不參加反應,體積保持不變。根據 2H2S+O2=2S+2H2O 若1升H2S氣體和a升空氣完全反應,則a=2.5升,下列進行討論:

(1)若a<2.5升,硫化氫過量 2H2S+O2=2S+2H2O

2 1 所以V=1-0.4a+o.8a=1+0.4a (L)

(2)若a>2.5升,氧氣過量 2H2S+O2=2S+2H2O 2H2S+3O2=2SO2+2H2O

2 1 2 3 2

可得V=0.2a-0.5+0.8a=a-0.5 (L)

(三)分析推理討論法

在分析推理討論法中,突出分析推理對不定因素的討論,用較少的計算過程肯定可能的情況,否定不可能的假設,從而較快地進入實質性問題的解決過程。

【例題】在28.4克CaCO3和MgCO3組成的混和物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生成氣體全部被250毫升2摩/升NaOH溶液吸收,將此溶液在減壓,低溫條件下蒸幹得到29.6克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求原混和物中各種物質各多少克?

【解】NaOH物質的量為0.5摩,所以固體物質也應含有0.5摩的鈉離子,下面進行討論:

(1)NaOH過量,0.5摩NaOH質量為20克,而0.25摩Na2CO3質量為26.5克,NaOH和Na2CO3混合不可能得到29.6克固體物質。這個假設不成立。

(2)CO2過量,固體物質可能為Na2CO3和NaHCO3 ,0.25摩Na2CO3質量為26.5克,0.5摩NaHCO3質量為42克,這個假設成立。

通過上述討論可知29.6克固體物質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和物,有關反應為:

CO2 + 2NaOH =Na2CO3 + H2O CO2 + NaOH = NaHCO3

利用方程式計算CO2的物質的量為0.3摩,生成二氧化碳的有關反應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利用方程式計算可得:原混和物中CaCO3為20克、MgCO3為8.4克。
http://www.nhyz.org/kyy/jw/aa1.htm

閱讀全文

與怎麼解決化學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