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哪個學校有宇宙化學

哪個學校有宇宙化學

發布時間:2022-05-07 11:37:44

❶ 有關太空化學職業有什麼

中國航空航天大學

❷ 化學專業有什麼

根據當今化學學科的發展以及它與天文學、物理學、數學、生物學、醫學、地學等學科相互滲透的情況,化學可作如下分類:

無機化學:元素化學、無機合成化學、無機固體化學、配位化學、生物無機化學、有機金屬化學等

有機化學:天有機化學、一般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金屬和非金屬有機化學、物力有機化學、生物有機化學、有機分析化學。

物理化學:化學熱力學、結構化學、化學動力學、分門物理化學。

分析化學:化學分析、儀器和新技術分析。

高分子化學:天然高分子化學、高分子合成化學、高分子物理化學、高聚物應用、高分子物力。

核化學核放射性化學:放射性元素化學、放射分析化學、輻射化學、同位素化學、核化學。

生物化學:一般生物化學、酶類、微生物化學、植物化學、免疫化學、發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學等。

其它與化學有關的邊緣學科還有:地球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環境化學、宇宙化學、星際化學等。

❸ 宇宙化學的相關學科

天文學、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紅外天文學、X射線天文學、恆星天文學、空間天文學、天體物理學、恆星物理學、太陽物理學、行星物理學、天體力學、天體動力學、宇宙學、大爆炸宇宙學、天體測量學、實用天文學、天體演化學、天文史學、考古天文學。

❹ 宇宙化學的區別

宇宙化學是物質化學和生命化學的基礎。
西方宇宙化學的公式是教條的、斷層的,沒有從整體上去論證。地球在太古代時期,是由五大基素爆燃的產物,地球岩漿殘留的火山爆炸是地球氣團時期的五基地球太極時期。研究宇宙化學,首先要研究地球化學,因為地球化學和宇宙化學是有區別的。研究宇宙化學和地球化學,是研究地球人體化學結構的基礎,並不能取代地球活體人的數據。 宇宙化學是物質化學和生命化學的基礎。並不是說生命化學和地球化學是宇宙化學的分支,宇宙化學和地球化學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向。研究宇宙化學和地球化學必須在中國納音學指導下,才是正確的。按太陽中心論是論不出宇宙化學的數據的。不承認銀河半月瓣180度的天河傾斜的機理,豈能正確的認識銀河系;沒有正確的宇宙化學和地球化學,豈能有正確的地球人類的預防科學,國際上對地球化學,只是在地球上尋找地球化學元素的來源。地球上的生命化學,是按陰生陽長規律的,所有地球生命物包括人類,都是地球的產物,是月球全息物,是地球上的水和五酸為基礎的生命物。純鹼和純酸都沒有生命物,也不會產生生命物。國際上對地球人類的研討,是在斷層文化中憑空設想的研討,如人是天外來的等等荒謬論調。研究地球化學,是研究人體化學,研究宇宙化學,是為了研究地球化學。

❺ 化學在自然科學分類中屬一級學科,它的二級學科有哪些

1、無機化學
元素化學
無機合成化學
配位化學
配位聚合物化學
無機固態化學
有機金屬化學
生物無機化學
2、有機化學
天然有機化學
有機合成化學
元素有機化學
物理有機化學
有機分析
有機光譜學
紅外光譜學
核磁共振光譜學
紫外光可見光光譜學
3、物理化學
化學熱力學
溶液的性質和溶液理論
結構化學
量子化學
磁化學
晶體化學
化學動力學
催化化學
熱化學
光化學
4、分析化學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儀器分析
電化學分析
光學分析
放射化學分析
結構分析
官能團分析
立體化學分析
5、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合成
天然高分子
高分子物理化學
高分子物理
6、放射化學
放射性元素
核化學
放射分析化學
同位素化學
輻射化學
核燃料、反應堆和裂變產物化學
7、其他分支
計算化學
生物化學
地球化學
海洋化學
大氣化學
環境化學
宇宙化學
星際化學
葯物化學
農業化學
石油化學
木材化學
土壤化學
化學分類學
化學胚胎學
化學工程
煤化學
食品化學
化學地理學
天體化學
岩石化學
空間化學
化學加工
石油化工
化學史
電化學

❻ 宇宙化學的簡介

宇宙化學(cosmic chemistry)是研究宇宙物質的化學組成及其演化規律的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內容有:
①確定組成宇宙物質的元素、同位素和分子,測定它們的含量。
②探討宇宙物質的化學演化。這對研究天體起源和生命起源都有重要的意義,也推動了宇宙化學的發展。
古人只能進行思辨猜測,直至19世紀才逐漸成為科學。1833年瑞典化學家貝采利烏斯第一次從隕星殘片成分分析測定了宇宙物質的化學成分,而19世紀中期誕生的光譜分析法使人們獲得了恆星的化學組成資料。20世紀後則有了更加廣泛的手段,空間觀測使得頻譜分析擴展到「全波」范圍:從射電、紅外、可見光到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都能從事宇宙化學的研究,加上空間探測的直接登月、登火星等天體採集岩石、土壤樣品,使得該學科獲得了巨大的進展,例如星際分子的發現被譽為60年代四大天文發現之一。
按照研究對象不同。宇宙化學又大致可分為:隕石化學、行星系化學、恆星化學、星際化學、同位素宇宙化學、宇宙線核化學等。

❼ 太空宇宙化學的研究內容有哪些

太空宇宙化學研究宇宙物質的化學組成及其演化規律的分支學科,天文學與化學的邊緣學科。主要研究內容有:①確定組成宇宙物質的元素、同位素和分子,測定它們的含量。②探討宇宙物質的化學演化。這對研究天體起源和生命起源都有重要的意義,也推動了宇宙化學的發展。20世紀則有了更加廣泛的手段,空間觀測使得頻譜分析擴展到「全波」范圍:從射電、紅外、可見光到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都能從事宇宙化學的研究,加上空間探測的直接登月、登火星等天體採集岩石、土壤樣品,使得該學科獲得了巨大的進展,例如星際分子的發現被譽為60年代四大天文發現之一。按照研究對象不同。宇宙化學又大致可分為:隕石化學、行星系化學、恆星化學、星際化學、同位素宇宙化學、宇宙線核化學等。

❽ 誰有關於化學學科起源的介紹

一、化學的前奏

1.人類文明的起點——火的利用
在幾百萬年以前,人類過著極其簡單的原始生活,靠狩獵為生,吃
的是生肉和野果。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至少在距今50
萬年以前,可以
找到人類用火的證據,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過的地方發現了經火
燒過的動物骨骼化石。

有了火,原始人從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吃了熟食後人類增進
了健康,智力也有所發展,提高了生存能力。

後來,人們又學會了摩擦生火和鑽木取火,這樣,火就可以隨身攜
帶了。於是,人們不再是火種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夠駕馭火的造火者。

火是人類用來發明工具和創造財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夠產生各種各
化學反應這個特點,人類開始了制陶、冶金、釀造等工藝,進入了廣
闊的生產、生活天地。

2.歷史悠久的工藝——制陶
陶器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已很難考證。對陶器的由來,說法不一,
有人推測:人類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樹枝編成的,為了使它耐火和
緻密無縫,往往在容器的內外抹上一層粘土。這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
偶爾會被火燒著,其中的樹枝都被燒掉了,但粘土不會著火,不但仍舊
保留下來,而且變得更堅硬,比火燒前更好用。這一偶然事件卻給人們
很大啟發。後來,人們乾脆不再用樹枝做骨架,開始有意識地將粘土搗
碎,用水調和,揉捏到很軟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種形狀,放在太陽光底
下曬干,最後架在篝火上燒製成最初的陶器。

大約距今
1
萬年以前,中國開始出現燒制陶器的窯,成為最早生產
陶器的國家。陶器的發明,在製造技木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制陶過程
改變了粘土的性質,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碳酸鈣(gài)、
氧化鎂(měi)等在燒制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學變化,使陶器具備了防
水耐用的優良性質。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術意義,而且有新的經濟意
又。它使人們處理食物時增添了蒸煮的辦法,陶制的紡輪、陶刀、陶挫
等工具也在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陶制儲存器可以使穀物和水
便於存放。因此,陶器很快成為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必需品,特別是定居
下來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更是離不開陶器。

3.冶金化學的興起

在新石器時代後期,人類開始使用金屬代替石器製造工具。使用得
最多的是紅銅。但這種天然資源畢竟有限,於是,產生了從礦石冶煉金
屬的冶金學。最先冶煉的是銅礦,約公元前3800
年,伊朗就開始將銅礦
石(孔雀石)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加熱,得到了金屬銅。純銅的質地比較軟,
用它製造的工具和兵器的質量都不夠好。在此基礎上改進後,便出現了
青銅器。

到了公元前3000~前2500
年,除了冶煉銅以外,又煉出了錫(xī)
和鉛(qiān)兩種金屬。往純銅中摻入錫,可使銅的熔點降低到800℃左
右,這樣一來,鑄造起來就比較容易了。銅和錫的合金稱為青銅(有時也
含有鉛),它的硬度高,適合製造生產工具。青銅做的兵器,硬而鋒利,
青銅做的生產工具也遠比紅銅好,還出現了青銅鑄造的銅幣。中國在鑄
造青銅器上有過很大的成就,如殷朝前期的「司母戊」鼎。它是一種禮
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銅器。又如戰國時的編鍾,稱得上古代在音
樂上的偉大創造。因此,青銅器的出現,推動了當時農業、兵器、金融、
藝術等方面的發展,把社會文明向前推進了一步。

世界上最早煉鐵和使用鐵的國家是中國、埃及和印度,中國在春秋
時代晚期(公元前
6
世紀)已煉出可供澆鑄的生鐵。最早的時候用木炭煉
鐵,木炭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把鐵礦石中的氧化鐵還原為金屬
鐵。鐵被廣泛用於製造犁鏵、鐵■(一種鋤草工具)、鐵錛等農具以及鐵
鼎等器物,當然也用於製造兵器。到了公元前8~前
7
世紀,歐洲等才相
繼進入了鐵器時代。由於鐵比青銅更堅硬,煉鐵的原料也遠比銅礦豐富,
在絕大部分地方,鐵器代替了青銅器。

4.中國的重大貢獻——火葯和造紙
黑火葯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為什麼要把它叫做「黑火葯」呢?
這還要從它所用的原料談起。火葯的三種原料是硫磺、硝(xiāo)石和木
炭。木炭是黑色的,因此,製成的火葯也是黑色的,叫黑火葯。火葯的
性質是容易著火,因此可以和火聯系起來,但是這個「葯」字又怎樣理
解呢?原來,硫磺和硝石在古代都是治病用的葯,因此,黑火葯便可理
解為黑色的會著火的葯。

火葯的發明與中國西漢時期的煉丹術有關,煉丹的目的是尋求長生
不老的葯,在煉丹的原料中,就有硫磺和硝石。煉丹的方法是把硫磺和
硝石放在煉丹爐中,長時間地用火煉制。在許多次煉丹過程中,曾出現
過一次又一次地著火和爆炸現象,經過這樣多次試驗終於找到了配製火
葯的方法。

黑火葯發明以後就與煉丹脫離了關系,一直被用在軍事上。古代人
打仗,近距離時用刀槍,遠距離時用弓箭。有了黑火葯以後,從宋朝開
始,便出現了各種新式武器,例如用弓發射的火葯包。火葯包有火球和

火蒺藜兩種,用火將葯線點著,把火葯包拋出去,利用燃燒和爆炸殺傷
對方。

大約在公元
8
世紀,中國的煉丹術傳到了阿拉伯,火葯的配製方法
也傳了過去,後來又傳到了歐洲。這樣,中國的火葯成了現代炸葯的「老
祖宗」。這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之一。

紙是人類保存知識和傳播文化的工具,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
大貢獻。在使用植物纖維製造的紙以前,中國古代傳播文字的方法主要
有:在甲骨(烏龜的腹甲和牛骨)上刻字,即所謂的甲骨文;甲骨數量有
限,後來改在竹簡或木簡上刻字。可是,孔子寫的《論語》所用的竹簡
之多,份量之重是可想而知的;另外,用絲織成帛(bó),也可以用來寫
字,但大量生產帛卻是難以做到的。最後才有了用植物纖維製造的紙,
一直流傳到今天。

1957

5
月,中國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省西安市灞(bà)橋的一座古代
墓葬中發現一些米黃色的古紙。經鑒定這種紙主要由大麻纖維製造,其
年代不會晚於漢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
年),這是現存的世界上最
早的植物纖維紙。

提起紙的發明,人們都會想起蔡倫。他是漢和帝時的中常侍。他看
到當時寫字用的竹簡太笨重,便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用樹
皮、麻頭、破布、破魚網等做原料,先把它們剪碎或切斷,放在水裡長
時間浸泡,再搗爛成為漿狀物,然後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
曬干,便製成了紙。它質薄體輕,適合寫字,很受歡迎。

造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化學工藝,它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產物。
實際上,蔡倫之前已經有紙了,因此,蔡倫只能算是造紙工藝的改良者。

5.煉丹術與煉金術
當封建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力有了較大提高的時候,統治
階級對物質享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皇帝和貴族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兩種
奢望:第一是希望掌握更多的財富,供他們享樂;第二,當他們有了巨
大的財富以後,總希望永遠享用下去。於是,便有了長生不老的願望。
例如,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便迫不及待地尋求長生不老葯,不但讓徐
福等人出海尋找,還召集了一大幫方士(煉丹家)日日夜夜為他煉制丹砂
——長生不老葯。

煉金家想要點石成金(即用人工方法製造金銀)。他們認為,可以通
過某種手段把銅、鉛、錫、鐵等賤金屬轉變為金、銀等貴金屬。像希臘
的煉金家就把銅、鉛、錫、鐵熔化成一種合金,然後把它放入多硫化鈣
溶液中浸泡。於是,在合金錶面便形成了一層硫化錫,它的顏色酷似黃
金(現在,金黃色的硫化錫被稱為金粉,可用作古建築等的金色塗料)。
這祥,煉金家主觀地認為「黃金」已經煉成了。實際上,這種僅從表面

顏色而不從本質來判斷物質變化的方法,是自欺欺人。他們從未達到過
「點石成金」的目的。

虔誠的煉丹家和煉金家的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是他們辛勤的勞動
並沒有完全白費。他們長年累月置身在被毒氣、煙塵籠罩的簡陋的「化
學實驗室」中,應該說是第一批專心致志地探索化學科學奧秘的「化學
家」。他們為化學學科的建立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甚
至總結出一些化學反應的規律。例如中國煉丹家葛洪從煉丹實踐中提
出:「丹砂(硫化汞)燒之成水銀,積變(把硫和水銀二者放在一起)又還
成(交成)丹砂。」這是一種化學變化規律的總結,即「物質之間可以用
人工的方法互相轉變」。

煉丹家和煉金家夜以繼日地在做這些最原始的化學實驗,必定需要
大批實驗器具,於是,他們發明了蒸餾器、熔化爐、加熱鍋、燒杯及過
濾裝置等。他們還根據當時的需要,製造出很多化學葯劑、有用的合金
或治病的葯,其中很多都是今天常用的酸、鹼和鹽。為了把試驗的方法
和經過記錄下來,他們還創造了許多技術名詞,寫下了許多著作。正是
這些理論、化學實驗方法、化學儀器以及煉丹、煉金著作,開挖了化學
這門科學的先河。

從這些史實可見,煉丹家和煉金家對化學的興起和發展是有功績
的,後世之人決不能因為他們「追求長生不老和點石成金」而嘲弄他們,
應該把他們敬為開拓化學科學的先驅。因此,在英語中化學家(chemist)
與煉金家(alchemist)兩個名詞極為相近,其真正的含義是「化學源於煉
金術」。

二、創建近代化學理論

——探索物質結構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但是,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呢?最早嘗試
解答這個問題的是我國商朝末年的西伯昌(約公元前1140
年),他認為:
「易有太極,易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陰陽八卦來解
釋物質的組成。

約公元前1400
年,西方的自然哲學提出了物質結構的思想。希臘的
泰立斯認為水是萬物之母;黑拉克里特斯認為,萬物是由火生成的;亞
里士多德在《發生和消滅》一書中論證物質構造時,以四種「原性」作
為自然界最原始的性質,它們是熱、冷、干、濕,把它們成對地組合起
來,便形成了四種「元素」,即火、氣、水、土,然後構成了各種物質。

上面這些論證都未能觸及物質結構的本質。在化學發展的歷史上,
是英國的波義耳第一次給元素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他指出:「元素是

構成物質的基本,它可以與其他元素相結合,形成化合物。但是,如果
把元素從化合物中分離出來以後,它便不能再被分解為任何比它更簡單
的東西了。」

波義耳還主張,不應該單純把化學看作是一種製造金屬、葯物等從
事工藝的經驗性技藝,而應把它看成一門科學。因此,波義耳被認為是
將化學確立為科學的人。

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的,物質是由元素構成的,那麼,
元素又是由什麼構成的呢?1803
年,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創立的原子學說
進一步解答了這個問題。

原子學說的主要內容有三點:1.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和不能
毀滅的微粒所組成,這種微粒稱為原子;2.同一種元素的原子的性質和
質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質和質量不同;3.一定數目的兩種不
同元素化合以後,便形成化合物。

原子學說成功地解釋了不少化學現象。隨後義大利化學家阿佛加德
羅又於1811
年提出了分子學說,進一步補充和發展了道爾頓的原子學
說。他認為,許多物質往往不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分子的形式
存在,例如氧氣是以兩個氧原子組成的氧分子,而化合物實際上都是分
子。從此以後,化學由宏觀進入到微觀的層次,使化學研究建立在原子
和分子水平的基礎上。

三、現代化學的興起

19
世紀末,物理學上出現了三大發現,即
X
射線、放射性和電子。
這些新發現猛烈地沖擊了道爾頓關於原子不可分割的觀念,從而打開了
原子和原子核內部結構的大門,揭露了微觀世界中更深層次的奧秘。

熱力學等物理學理論引入化學以後,利用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的概
念,可以判斷化學反應中物質轉化的方向和條件,從而開始建立了物理
化學,把化學從理論上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在量子力學建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化學鍵(分子中原子之間的結
合力)理論,使人類進一步了解了分子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大大地促進了
化學與材料科學的聯系,為發展材料科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化學與社會的關系也日益密切。化學家們運用化學的觀點來觀察和
思考社會問題,用化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能源危機、
糧食問題、環境污染等。

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交叉與滲透,產生了很多邊緣學科,如生物
化學、地球化學、宇宙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等等,使得生物、電
子、航天、激光、地質、海洋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化學也為人類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數不清的物質保證,在改善

人民生活,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現代化學的興起使化學從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基礎上,發展成為
多分支學科的科學,開始建立了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
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為分支學科的化學學科。化學家這位「分子建築師」
將運用善變之手,為全人類創造今日之大廈、明日之環宇。

2.元素發現史上的兩次奇跡及科學方法研究
陝西省渭南師范專科學校化學系張文根

化學發展史上,從個人發現新元素的數量方面講,出現過兩次奇跡。
值得研究的是,兩次奇跡基本上都採用了類似的科學研究方法。

1.戴維與新元素的發現
英國化學家戴維(H·Davy,1778~1829)出生於木刻匠家庭,從小就
喜愛化學實驗。他曾用自己的身體試驗氧化亞氮(笑氣)氣體的毒性,發
現其麻醉性,使醫學外科手術發生了重大改途;他還發明了安全礦燈,
解決了因火焰引起的瓦斯爆炸,對19
世紀歐洲煤礦的安全開采做出了有
益的貢獻。但是,他一生最輝煌的成就莫過於新元素的發現。

1799
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A·Volta)發現了金屬活動順序,並
應用其發明了伏特電池。次年,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W.Nicholson)和
卡里斯爾(A·Carlisle)利用伏特電池成功地分解了水。從此,電在化學
研究中的應用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關注。

1806
年,戴維對前人有關電的研究進行了總結,預言這種手段除可
以把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外,還可能分解其他物質,這一科學思想使他
把電與物質組成聯系起來,從而導致了一系列新元素的發現。

1777
年之前,對於鹼類和鹼土類物質的化學成分,人們普遍認為具
有元素性質,是不能再分解的。法國化學家拉瓦錫(A·L·Lavoisier)創
立氧化理論之後,則認為這兩類物質都可能是氧化物。1807
年,戴維決
心用實驗來證實拉瓦錫的見解,同時也想驗證一下自己預言的正確性。

最初他用苛性鉀或苛性鈉的飽和溶液實驗,發現鹼沒有變化,只和
水電解結果一樣。通過分析,他認為應該排除水這個干擾因素。於是改
用熔融苛性鉀,結果發現陰極白金絲周圍出現了燃燒更旺的火焰,說明
由於加熱溫度過高,分解出的產物立刻又被燃燒了。後來他換用碳酸鉀
並通以強電流,但陰極上出現的金屬顆粒還是很快被燒掉了。最後,他
總結教訓,在密閉坩堝內電解熔融苛性鉀,終於拿到了一種銀白色金屬,
並進行性質實驗,發現在水中能劇烈反應,出現淡紫色火焰,顯然是該
金屬與水作用放出氫氣的結果。山此,戴維判斷這是一種新金屬,取名
為鉀。不久,他又從苛性蘇打中電解出了金屬鈉。次年,用同樣方法,

他從苦土(MgO)、石灰、菱鍶礦(SrCO3)和重晶石(BaCO3)中分別又發現了
新元素鎂、鈣、鍶和鋇。

閱讀全文

與哪個學校有宇宙化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