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北京中考化學如何判卷

北京中考化學如何判卷

發布時間:2022-05-09 03:39:11

1. 中考化學做題技巧

中考化學做題技巧
一、審題
要認真審題,它是快速,准確解答試題的重要環節。仔細研讀題目,看題時應注意的字眼。
二、合理分配時間
穩中有求快,時間安排有餘地,要有足夠時間檢查試卷。看清題後,不能因為一個題做不出來而影響做其它題,合理搭配時間是有效的。
三、字體一定要清楚,試卷要保持整潔
四、小括弧內的要求要看清
每年都出現在填空題、計算題中,要看清是讓寫元素名稱,元素符號,物質名稱,化學式,化學反應方程式要分清,不能誤答。還是要保留幾位小數。
五、探究題的答案一般不唯一,盡量選擇熟悉的的答案,一般情況下不生搬硬套。
六、實驗題、探究題、簡答題、推斷題,要求思維高度集中,思路要嚴密,每一個步驟要記牢,解題時盡時搞清實驗步驟,實驗目的,形成一個整體思路。
七、文字敘述要嚴密:
做實驗探究題時要認真閱讀,注意題給信息。
文字的字樣,少量、足量、適量、過量;
有無現象,沉澱、氣泡,沉澱的顏色,白色、藍色等;
溶液的顏色,淺綠色、棕黃色、藍色等。
要先取樣再操作,描述變化時要「….變為….」。 指錯時要寫「不能…..」或「應當…」
八、計算題的格式
解----設-----答要全,切不可少一個,相對原子質量要用試卷上的。
一些能計算出的先計算出來,如146克*5%==73克,每步計算要帶單位。
計算過程分3步:
1、列比例式
2、化簡
3、得出結果。
計算過程在草稿紙上完成,一定要先化簡,再計算,減少出錯機會。
九、當遇到難題時,要思考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盡量用所學知識作答,抓住關鍵的話,從中找出問題的突破口。實在太難不好解決就堅決跳過,先做簡單的,把難題留到最後解決,還有可能因為最後思路通暢,而順利解決。
十、試卷上有無未做的題目,尤其是試卷的反面。一定不要丟題、漏填。
具體題型分析
(一)選擇題
選擇題目中的關鍵詞有:物質(包括化學式等),數據(包括等質量),化學反應方程式,微粒符號(包括示意圖),及要求選擇的選項是正確的是,不正確的是,錯誤的是……,而選項中注意的關鍵詞有:足量的xx、過量的xx,適量的xx,或一定是、不一定是……等。
簡答題目中的關鍵詞有:足量的a、過量的b,適量的c,充分反應(不等於恰好完全反應),恰好完全反應;而答題要求中的關鍵詞有:填寫化學式,名稱,序號,及陰、陽離子符號等。
計算題目中的關鍵詞有:物質(化學式),數據(包括坐標圖或標簽中的化學式,數據),所求的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是質量還是質量分數。
小結:在作答時一定在題目中找到解題的關鍵詞,這樣既有利於答題時能按要求正確選擇、填寫,同時也為復查試卷時迅速把握題意,重新判斷所選選項或答案是否正確爭取時間。牢記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幾個在選擇題目中出現的易混淆的概念辨析
有關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中和反應:關注反應物是否為酸和鹼,即是否為酸與鹼反應 生成鹽和水。如在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中生成物屬於鹽和水,但反應物不滿足中和反應的概念要求;
置換反應:關注反應前、後的所有物質的類別,即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如在反應 CO + CuO = Cu + CO2中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屬於單質和化合物,但反應物不滿足置換反應的概念要求;
復分解反應:關注兩種化合物是否通過相互交換成分完成反應,而不僅僅是反應物生成物的物質類別滿足要求,如在反應CO2+2NaOH = Na2CO3+H2O中,就不是通過反應物相互交換成分完成的,所以雖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都滿足復分解概念要求,但這類反應不屬於復分解反應,也不屬於任何基本反應類型。
有關酸、鹼、鹽的概念與性質
鹼中不一定含有金屬元素,如氨水;鹽中也不一定含有金屬元素,如銨鹽;
鹼溶液一定顯鹼性,但顯鹼性的不一定是鹼溶液,可以是鹽溶液,如Na2CO3溶液;
不是所有的鹼都可以使指示劑變色,如一些難溶的鹼就不可以使指示劑變色。
有關分子、原子、單質、化合物、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
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但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不一定是分子。對於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來說,保持其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原子;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可能是一種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組成的混合物;
(3)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空氣。
(二)實驗題:找到實驗目的,通讀題。
實驗,最重要的就是實驗目的,所有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驗的反思與評價都圍繞著實驗的目的來展開的。在把握不準實驗目的時,可以通過通讀題目的實驗設計,實驗步驟等明確實驗目的;在進行實驗評價時要從實驗是否達到目的,實驗方案是否簡單、安全,快速,環保、經濟,實驗現象是否與實驗結論相符等各個層面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弄清楚是製取裝置還是收集裝置。
(三)推斷題:找到突破口,順藤摸瓜。
推斷題的突破口是一眼就能認出來的物質或反應,特別是沉澱、氣體物質,一些特殊顏色的物質,在書寫推斷題答案時,要注意是要求書寫名稱還是化學式,涉及酸鹼鹽反應推斷的試題還要注意寫什麼物質或什麼溶液.物質的特殊顏色(如黑色固體有鐵粉、碳粉,CuO粉末Fe3O4粉末或某些離子的顏色如Fe2+淺綠色、Cu2+藍色和各種沉澱的顏色等),特殊性質(如CO,H2,C高溫下的還原性,CaO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等),典型用途(如作乾燥劑的CaO,焙制糕點、治療胃酸的NaHCO3,做建築材料的或補鈣劑的CaCO3等),反應的特殊條件(水通電分解,CO或C在高溫下還原CuO、Fe2O3等),都是推斷題的突破口。找到突破口後,可根據突破口的具體位置進行正推或者逆推。
(四)計算題:找准已知、所求,步驟多得分。
綜合計算題的評分標準是分步給分的「不全會不等於全不會」,哪怕寫對化學方程式也能得到一定的分數。一個原理寫一步,切不可列一步到位的綜合式,防止計算結果出錯而多扣了應得分數。做計算題要注意步驟清晰,解、設、列、答齊全,書寫格式和單位、有效數字等都應規范。

2. 中考化學推斷題的解題方法都有哪些

一、學會找突破口
比如常見液體:水 紫紅色物質:銅、高錳酸鉀 紅色物質:氧化鐵 常見氣體:氫氣、氧氣、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反應物:水、二氧化碳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氨氣 棕黃色溶液:鐵離子鹽溶液 淺綠色溶液:亞鐵離子鹽溶液 藍色溶液:銅離子鹽溶液 紅褐色沉澱:氫氧化鐵 藍色沉澱:碳酸銅或氫氧化銅 等
二、牢記各物質間的關系
重要的有碳酸鈣-氧化鈣-氫氧化鈣三角、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角等
三、牢記重要的化學方程式
還原金屬氧化物、光合作用等經常考
四、多做題,鍛煉思維能力

3. 請問08北京中考化學第35題的Fe3O4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謝謝!!!

要做好此題,要熟記初中常用化學方程式
1
紅色金屬為銅,得F的化學式CU
A和G有相同的金屬元素,而F和G是同一化學反應的生成物,可知此為置換反應,
D為金屬單質,A,G,F,D都不是氣體
A中只有兩種元素,其中一種是金屬,得A是氧化物,由兩元素質量比為7:3,得A為三氧化二鐵

其實,由金屬置換銅,常用反應為鐵+硫酸銅====銅+硫酸亞鐵,在鐵的氧化物中,三氧化二鐵的兩元素質量比=7:3

4. 中考化學如何才能得到不錯的分數呢

整套化學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而難度也分為簡單、中等和難題,但是簡單和中等難度的題佔有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這部分的分值其實已經滿足我們及格,甚至是優秀,而整套卷子上的難題就成為了拉開我們彼此分數段的門檻。所以,這些簡單題和中檔題,不能丟分。針對於簡單的題,都是貼近於我們的生活實際的題,比如食品防腐、節水標志、富含蛋白質的物質等等,這部分都是較為簡單的題,僅僅選擇部分,我們可以得到的分數在17分左右,由於部分的題是難度比較小的,而且出題形式都是比較單一的,多做一下這部分的練習就可以掌握其中做題的技巧了。而對於後面的三個題,主要是在溶解度曲線、物質的檢驗與除雜、圖像題這三個部分。溶解度曲線對於學生來講中等成績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易錯的題,只要細心一些,這類的題也是沒有什麼可懼怕的;物質的檢驗與除雜題,要熟悉方程式和基本實驗,在做這部分的題時候,一定要注意量的描述,而且最好將方程式寫出來,尤其是要觀察產物對原物質是否有影響,這樣就可以根據產物、現象來進行解題了;最後就是圖形題,是大部分學生都頭疼的部分,大部分的圖像都可以寫出來一個方程式,然後我們要關注橫縱坐標的意義,根據方程式來判斷圖像,但是於此同時也一定要注意水溶液中,水對於縱坐標所代表的物質是否有影響。更多的中考化學備考技巧也可關注下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的中考化學課程,相信可以幫助到大家。

5. 中考化學實驗推斷題總是沒有思路,不知道如何解題怎麼辦

通過給出的顏色、質量(一般為相對分子質量的整數倍)、化學性質判斷。基本都是課本上的物質,多做點題就好了。

6. 中考化學描述現象有什麼常見思路

是否有沉澱、氣體、顏色變化,注意這幾點,然後再注意一下語言上表述就行了

一、實驗現象描述中夾帶生成物名稱

生成物的名稱是通過實驗、經過分析,推斷得出的。在描述實驗現象時,不要夾帶生成物名稱。實驗現象是描述人通過感覺器官(如:眼、耳、鼻等)所感知的現象。如:鋅與稀硫酸反應的現象不能描述成「生成了氫氣」,而應描述成「產生氣泡,鋅粒逐漸消失」。再如: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的反應現象描述,不能敘述成「生成黑色氧化銅,同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應敘述成「綠色粉末逐漸變黑,試管內壁出現無色液珠,同時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等人可以感知,而物質的結構、組成卻是不能被感知的。

二、「煙」、「霧」不分在化學中,「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微滴。例如,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時,其實驗現象不能稱為「產生白霧」,而應該說「產生大量濃白煙」。再如,打開裝濃鹽酸的瓶塞,實驗現象應描述為「白霧」,而不能說「白煙」,因為看到的是鹽酸中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水蒸氣結合形成了鹽酸小液滴。

三、「發光」與「火焰」混用

物質燃燒時,一般都產生火焰或發光,但要注意正確區分二者,不要張冠李戴。

「發光」是指固體微粒被灼熱的結果,說白了就是沒有產生火苗。如下面實驗現象描述:點燃鎂帶稱為「耀眼的白光」,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稱為「火星四射」。

「火焰」是氣體燃燒時伴生的現象,即平常所說的「火苗」。如:硫在氧氣中燃燒,硫先汽化再燃燒,現象描述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稱為「淡藍色火焰」。

四、顧此失彼,現象描述不全面

化學反應現象十分復雜,有些現象易被忽視,因此描述實驗現象,要仔細全面,不要顧此失彼。

例如:描述物質燃燒現象,要唱好「三部曲」。即先描述發光(或火焰)的顏色,再描述放出熱量,最後再描述生成物顏色、狀態、氣味等。

五、用詞不當描述化學實驗現象時,如用詞不當,也不能准確描述實驗現象。例如: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後「出現白色沉澱」,這樣描述就不妥當,因為看到的只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而不是「出現白色沉澱」。

閱讀全文

與北京中考化學如何判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