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學中的量都用什麼字母(符號)表示
溶解度 S 物質的量 n 質量分數ω 物質的量濃度c 摩爾質量M
質量m 體積V 密度p 摩爾體積Vm 阿伏加德羅常數Na ……
⑵ 化學中M是什麼意思
M是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摩爾質量(molar mass),用符號M表示。當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對於某一純凈物來說,它的摩爾質量是固定不變的,而物質的質量則隨著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同而發生變化。
1mol它以阿伏加德羅數為計量單位,是個批量,不是以個數來計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數量。也可以用於計量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例如,用摩爾計量硫酸的物質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23個硫酸分子。摩爾是化學上應用最廣的計量單位,如用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溶液中的計算,溶液的配製及其稀釋,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氣體摩爾體積及熱化學中都離不開這個基本單位。
摩爾質量、摩爾體積是物質的量的導出量,應用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對於同一物質規定的基本單元不同,摩爾質量、摩爾體積就不同。
雖然阿伏加德羅常數是一個很大的數值,但用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使用起來卻非常方便,它就像一座橋梁將微觀粒子同宏觀物質聯系在一起。
⑶ 相對分子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各用什麼字母表示
通俗點說:
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各個化學元素的質量,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到!
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就是相對分子質量,用符號M表示.
XXX的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數量*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
.
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等於摩爾質量,但單位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
,而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mol.例題
例1:計算H2O的相對分子質量.
H2O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1=18
注意這里與摩爾質量不同,不可寫為M(H2O)
例2:計算H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
H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1×2+32+16×4=98
⑷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的符號
NA
是阿佛加德羅常數,近似等於6.02*10^23
如果粒子數有NA個就是1mol啦
但是不能說6.02*10^23就是NA,
n
物質的量,單位是摩爾/mol
M
摩爾質量,單位是g/mol
,在數值上等於分子的式量,注意的地方時摩爾質量的單位問題,不要丟了,考試經常考
N
粒子的數目,沒有單位
關系n=N/NA=m/M
(m表示質量)
其他公式可以由公式變換得到
⑸ 化學中m(元素符號)Mr[元素符號]表示什麼意思呢
m——質量(這與物理學中相同)
m(元素符號)——某元素的質量或某原子的質量
如:m(K)——鉀元素的質量或鉀原子的質量 m(Al)——鋁元素的質量或鋁原子的質量
Mr——相對原子質量
Mr(元素符號)——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如:Mr(K)——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Mr(Al)——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⑹ 化學中溶質質量分數符號用大寫W還是小寫w,質量用大寫M還是小寫m
質量分數用大寫W,質量用小寫m
⑺ 化學中質量分數的符號是什麼
化學中質量分數的符號是ω。
質量分數(mass fraction)指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也指混合物中某種物質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比。
曾用非標准量名稱: 重量百分數、重量百分比、重量百分比濃度,現已廢棄。
⑻ 化學中,N M n分別代表什麼
物質的量——n,摩爾質量——M,粒子數(微粒的個數)——N。
1、物質的量
(1)概念: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號:n
(3)單位:mol
2、摩爾質量
(1)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的質量
(2)符號:M
(3)單位:g·mol-1
3、粒子數
粒子數的觀念是在理論上考慮的一個主要角色。實務上,主要在化學,給定的熱力學系統內的粒子數需要確定,但實際並非能夠直接用粒子數來度量。如果材料是均勻的,並且具有已知用摩爾為單位物質的量n,粒子數N的關系可以被發現為:N=nNA,此處NA是亞佛加德羅常數。
(8)化學中質量用哪個符號代表擴展閱讀
「物質的量」相關概念的起源與發展
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Osrwald,Friedrich Wilhelm,1853-1932)基於對道爾頓原子假說和阿伏加德羅分子假說的質疑,於1900年首次提出「摩爾(mole)」這個名稱,將其定義為一個關於質量的量。採用「摩爾」來統一「克分子」「克原子」「克離子」「克當量」等概念。
這與當時盛行的當量理論一致,與分子原子論不一致。採用「摩爾」主要是達到反對原子假說和分子假說的目的,因為摩爾是拉丁語,其含義是「質量很大、一堆」,剛好與原子、分子的含義「質量很小」相反。
⑼ 相對原子質量表示的符號表示的方法都是Ar嗎
是的。符號: Ar。概念與元素氬(Ar)不能混淆。由於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的話那就非常的麻煩。例如一個氫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674×10⁻²⁷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²⁶千克。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²⁶千克。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的加權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
(9)化學中質量用哪個符號代表擴展閱讀
國際規定
把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分為12等份,(碳原子有好幾種,其中有一種碳原子它的原子核中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加起來是12,所以把它稱為碳-12。當然還有其它如碳-14等,它含有8個中子和6個質子加起為14。
國際上之所以要選用碳-12而不用碳-14是因為當選用碳-12原子作標准時,其它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都接近整數,便於記憶與使用)。那每一份的質量就是:一個原子的質量/(1/12×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一個原子的質量/1.661ekg。
⑽ 質量和摩爾質量的物理量符號是什麼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mass),用符號m表示。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摩爾質量(molar mass),用符號M表示。
在中學物理、化學中要求並不嚴格,可以混用,尤其是物體的質量。比如下面一道題:
「水平拉力F作用下質量為m的木塊P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ab上滑行,長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處於靜止狀態。……」,用M表示了長木板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