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葯品批准文號開頭字母都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字母包括H、Z、S、 B、T、F、J,分別代表葯品不同類別:H代表化學葯品,Z代表中成葯,S代表生物製品,B代表保健葯品,T代表體外化學診斷試劑,F代表葯用輔料,J代表進口分包裝葯品。
國葯准字是葯品生產單位在生產新葯前,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嚴格審批後,取得的葯品生產批准文號,相當於人的身份證。其格式為國葯准字+1位字母+8位數字,其中化學葯品使用的字母為H,中葯使用的字母為Z等等。只有獲得此批准文號,葯品才可以生產、銷售。
(1)化學葯品是用哪個字母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服葯要用白開水,盡量避免用茶水、果汁和牛奶送服,個別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盡量避免干吞葯物或刺激食管。
嚴格按照醫生要求服葯,定時定量。
對於服用抗生素類葯物的患者來說,少量飲酒或飲用含酒精飲料都有可能引發雙硫侖樣反應,因此服用抗生素後千萬不要喝酒。
B. 葯品的批准文號怎麼看
葯品的批准文號怎麼看如下:
葯品批准文號是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特定生產企業按法定標准、生產工藝和生產條件對某一葯品的法律認可憑證,每一個生產企業的每一個品種都有一個特定的批准文號。
國葯准字+1位字母+8位數字,試生產葯品批准文號格式:國葯試字+1位字母+8位數字。所謂「1位字母」,即常見的H、Z、B、S、T、F、J,它們代表的意義依次為:化學葯品、中葯、通過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整頓的保健葯品、生物製品、體外化學診斷試劑、葯用輔料、進口分包裝葯品。
「8位數字」中第1、2位為原批准文號的來源代碼,「19」、「20」代表2002年1月1日以前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其它使用各省行政區劃代碼前兩位代表原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葯品(比如「13」為河北省、「61」為陝西省)。其中「10」代表原衛生部批準的葯品,
「8位數字」中的第3、4位為換發批准文號之年公元年號的後兩位數字,但來源於衛生部和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文號仍使用原文號中年號的後兩位數字。
比如說,某葯在2000年的批准文號為「衛葯准字(1997)X—01(1)」,那麼現在換發為「國葯准字H10970001」。再比如「國葯准字H11020001」中「H」表示化學葯品,「11」為北京市行政區劃代碼前兩位,「02」為換發之年2002年的後兩位,「0001」為新順序號
(2)化學葯品是用哪個字母擴展閱讀:
《葯品管理法》規定,生產葯品「須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批准文號」。但由於歷史原因,目前已上市葯品的批准文號的格式不盡相同。
國家相繼出台了《關於統一換發葯品批准文號工作的通知》(國葯監注[2001]582號)、《關於統一換發並規范葯品批准文號格式的通知》(國葯監注[2002]33號),要求自2002年1月1日以後批准新葯、仿製葯品和通過地方標准整頓或再評價升為國家標準的葯品,一律採用新格式;
葯品批准文號及化學葯品的進口葯品注冊證號換發後,印有原格式批准文號及注冊證號的包裝標簽在2003年6月30日後禁止流通使用 。
參考資料:葯品批准文號—網路
C. 葯品批准文號的樣式
葯品批准文號格式:國葯准字+1位字母+8位數字,試生產葯品批准文號格式:國葯試字+1位字母+8位數字。
化學葯品使用字母「H」,中葯使用字母「Z」,通過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整頓的保健葯品使用字母「B」,生物製品使用字母「S」,體外化學診斷試劑使用字母「T」,葯用輔料使用字母「F」,進口分包裝葯品使用字母「J」。數字第1、2位為原批准文號的來源代碼,其中「10」代表原衛生部批準的葯品,「20」、「19」代表2002年1月1日以前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其它使用各省行政區劃代碼前兩位的,為原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葯品。第3、4位為換發批准文號之年公元年號的後兩位數字,但來源於衛生部和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文號仍使用原文號年號的後兩位數字。數字第5至8位為順序號。
怎樣識別葯品批准文號呢?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於2001年對葯品批准文號和試生產葯品批准文號的表達格式作了規定,統一格式為「國葯准(試)字+1位漢語拼音字母+8位阿拉伯數字」。其中(1)「准」字代表國家批准正式生產的葯品,「試」字代表國家批准試生產的葯品。(2)國葯准(試)字後的1位漢語拼音字母代表葯品類別,分別是H代表化學葯品,S代表生物製品,J代表進口分裝葯品,T代表體外化學診斷試劑,F代表葯用輔料,B代表保健葯品,Z代表中葯。(3)漢語拼音字母後的8位阿拉伯數字中的第1、2位代表批准文號的來源,其中10代表原衛生部批準的葯品,19、20代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數字代碼分別是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內蒙古自治區,
21-遼寧省,22-吉林省,23-黑龍江省,31-上海市,32-江蘇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東省,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廣東省,45-廣西壯族自治區,46-海南省,50-重慶市,51-四川省,52-貴州省,53-雲南省,54-西藏自治區,61-陝西省,62-甘肅省,63-青海省,64-寧夏回族自治區,6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8位阿拉伯數字中的第3、4位表示批准某葯生產之公元年號的後兩位數字,第5、6、7、8位數字(即最後四位數字)為順序號。
D. 葯品生產批號與批准文號
批准文號
生產新葯或者已有國家標準的葯品的,須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在批准文件上規定該葯品的專有編號,此編號稱為葯品批准文號。葯品生產企業在取得葯品批准文號後,方可生產該葯品。
葯品批准文號格式:國葯准字+1位字母+8位數字,試生產葯品批准文號格式:國葯試字+1位字母+8位數字。
化學葯品使用字母「H」,中葯使用字母「Z」,通過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整頓的保健葯品使用字母「B」,生物製品使用字母「S」,體外化學診斷試劑使用字母「T」,葯用輔料使用字母「F」,進口分包裝葯品使用字母「J」。數字第1、2位為原批准文號的來源代碼,其中「10」代表原衛生部批準的葯品,「19」、「20」代表2002年1月1日以前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其它使用各省行政區劃代碼前兩位的,為原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葯品。第3、4位為換發批准文號之年公元年號的後兩位數字,但來源於衛生部和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文號仍使用原文號年號的後兩位數字。數字第5至8位為順序號。
國葯准字
「國葯准字」是葯品生產單位在生產新葯前,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嚴格審批後,取得的葯品生產批准文號,相當於人的身份證。其格式為:國葯准字+1位字母+8位數字,其中化學葯品使用的字母為「H」,中葯使用的字母為「Z」等等。只有獲得此批准文號,葯品才可以生產、銷售。
由於歷史原因,以前省級葯品主管部門有權對葯品進行審批,一些葯品使用的是地方批准文號,如「京衛葯准字」、「滬衛葯准字」等。這些葯品都是根據各省、直轄市的地方葯品標准審批的,不利於國家對葯品的統一管理。
為了保證臨床用葯安全,1999年以後,國家將過去的地方葯品標准,提升為國家葯品標准,對「X(省)衛葯准字」的格式的葯品進行清理整頓,對符合國家標準的葯品核發「國葯准字」的批准文號,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葯品予以淘汰,同時將新葯審批的許可權劃歸為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在現行《葯品管理法》中規定,生產葯品「需要經過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批准文號」。所以,現在如果我們在市場上發現「X衛葯准字」等非「國葯准字」批准文號的葯品,因為已經過了國家葯監局規定的有效期,均可視為假葯。百姓們在買葯時,一定要仔細看好批准文號。無批准文號,或批准文號有問題的葯品,不要購買,以免買到假葯。
國葯准字代碼:
國葯准字有4種,,分別是「H、S、Z、B」。
凡取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葯准字」批號的葯品都是具有治療作用的葯品。但目前市場上的葯品種類繁多,批號各異,極易造成消費者認識傷得混亂。
國葯准字的葯品批文分為以下幾種:「國葯准字H、S、Z、B」,「國葯准字H」為化學葯品;「國葯准字S」為生物葯品;「國葯准字Z」為中成葯;葯店裡常見的膏丹丸散等傳統中成葯,無論提取工藝如何,也無論有無毒副作用,都屬「國葯准字Z」;「國葯准字B」為具有治療及保健作用的葯品,無論是中葯還是西葯,如果臨床證明沒有毒副作用,皆可申請「國葯准字B」的批號,由於西葯一般具有明顯的毒副作用,所以目前的「國葯准字B」以中葯為多。
E. 國葯准字型大小「H」和「Z」開頭是什麼意思怎麼劃分
國葯准字型大小依據葯品的種類劃分:
一、H代表化學葯品
1、通過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製得的原料葯及其制劑。
2、天然物質中提取或者通過發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單體及其制劑。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製得的已知葯物中的光學異構體及其制劑。
4、由已上市銷售的多組份葯物制備為較少組份的葯物。
5、新的復方制劑。
二、Z代表中成葯
1、兩個或兩個以上功效相似的中成葯同用,以增強葯效的用葯方法。
2、功效不同的 中成葯配伍同用,一葯為主,一葯為輔,輔葯能夠提高主要功效。
3、其中一種葯物能夠明顯抑制或消除另一種中成葯的偏性或副作用。
4、也有些中成葯的配伍是因為部分疾病的治療必須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5)化學葯品是用哪個字母擴展閱讀:
國葯准字型大小的法律規定:
一、葯品批准文號格式:國葯准字+1位字母+8位數字。試生產葯品批准文號格式:國葯試字+1位字母+8位數字。
二、每種葯品的每一規格發給一個批准文號。除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委託生產和異地加工外,同一葯品不同生產企業發給不同的葯品批准文號。
三、自2002年1月1日以後批准生產的新葯、仿製葯品和通過地方標准整頓或再評價升為國家標準的葯品,一律採用新的葯品批准文號格式。
四、自2002年1月1日以後批准發給的化學葯品《進口葯品注冊證》,其注冊證號格式亦作部分改變,其中字母「X」改為「H」,其它部分不變。
五、葯品批准文號及化學葯品的進口葯品注冊證號換發後,印有原格式批准文號及注冊證號的包裝標簽在2003年6月30日後禁止流通使用。
F. 葯品分類
批准文號!葯品批准文號格式:國葯准字 + 代碼字母 + 8位數字(分別代表年+產品編號),
其中的字模分別以下列字母表示:
化學葯品使用字母「H」,
中成葯使用字母「Z」,
通過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整頓的保健葯品使用字母「B」,
生物製品使用字母「S」,
體外化學診斷試劑使用字母「T」,
葯用輔料使用字母「F」,
進口分包裝葯品使用字母「J」。
比如:復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 屬於化學葯品 他的批准文號 就是 國葯准字H20060269
G. 國葯准字 和 OTC有什麼區別
1、國葯准字是國家批準的處方葯是不能夠由患者自信判斷與購買的,必須有醫生處方。 而otc則是非處方葯,可以由患者自行購買,不需要醫生處方,而otc又分為色otc和綠色otc,即甲類和乙類,這是根據葯品的安全性分類。
2、OTC除了在零售葯店賣外,還可在葯監部門批準的其他商店(商場、超市、賓館)等賣。而紅色標志「OTC」為甲類非處方葯,則必須在零售葯店賣。允許開架銷售的非處方葯上都有標注「OTC」標志。「OTC」標志主要有紅色和綠色兩種,其中綠色標志「OTC」屬於乙類非處方葯,安全性更高,
3、包裝上有所不同,所有用於服用的葯品都必須標有「國葯准字」,否則就屬於非葯品。而保健食品、食品等非葯品均無以上標志,使用的是「國食健字」、「衛食健字」、「衛食證字」、「衛消字」等標志。辨別葯品與非葯品,可以從包裝上來識別。
(7)化學葯品是用哪個字母擴展閱讀:
由於非處方葯可不需醫師的指導自行服用,所以非處方葯的葯品一般具有安全、有效、價廉、方便的特點。有關人士專門將其特點歸納如下:
1、不需醫生處方,不在醫生指導監督下使用。
2、適應症是患者能自我判斷的病症,葯品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安全,起效快速。
3、一般能起到減輕病人不適之感,能減輕小疾病初始症狀或防止其惡化,也能減輕已確診的症狀或延緩症情的發展。
4、不含有毒或成癮成分,不易在體內蓄積,不致產生耐葯性,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5、在一般條件下儲存,質量穩定。
6、不同使用對象的非處方葯品規格不同,說明文字通俗易懂,可在標簽、說明書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7、otc葯品的特點:安全,有效,方便,經濟。otc葯品投放市場前,都已經過多年的臨床檢驗,並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國葯准字有4種,分別是「H、S、Z、B」。凡取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葯准字」批號的葯品都是具有治療作用的葯品。H代表化學葯品,Z代表中成葯,S代表生物製品,B代表保健葯品。
H. 葯品國葯准字裡面的數字以及字母,都有什麼含義需要詳細的.
國葯准字S10960023:10代表原衛生部批準的葯品,96是96年批準的,0023是順序號。
葯品按照《葯品注冊管理辦法》審批的葯品,其葯品批准文號或新葯證書的編號實行統一格式,葯品批准文號的統一格式為:國葯准字H(Z、S、J)+4位年號+4位順序號,其中H代表化學葯品,Z表中葯,S代表生物製品,J代表進口葯品分包裝。
新葯證書號的統一格式為:國葯證字H(Z、S)+4位年號+4位順序號,其中H代表化學葯品,Z代表中葯,S代表生物製品。
(8)化學葯品是用哪個字母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買葯和存葯都必須關注葯物的有效期,這也是葯盒不能隨意丟棄的重要原因,能防止用戶吃到過期葯。有效期的標注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如有效期至2009年11月,說明該葯到2009年12月1日開始失效。
第二種如生產日期2009年11月,有效期3年,則說明該葯只能使用到2012年10月31日。即便是進口葯物也必須按照這種表示方法用中文寫明。
I. 許多化學葯品都是用兩個或者幾個英文字母代替的,比如乙二醇代號為EG,你們知道怎麼分辨嗎
查出它們的化學英文全稱,結合記憶,一般都是英文全稱的每個開頭字母.
如: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簡稱EDTA;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簡稱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