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有哪些好點的傳統文化學校
傳統文化學校有:華夏傳統文化學校、瑞林書院、秦皇島市民族學校。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位於江蘇徐州,成立於1998年8月,是中國大陸較早的專業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民辦股份制非學歷教育機構,其校區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國家AAAA級景區——呂梁風景區內。
學校充分運用現代管理模式,以相同的教育理念,統一的教學內容,先後在北京、香港、貴州等地建立了連鎖教育機構,並於2005年成功地運用現代互連網信息技術,開設了網路課堂,如今教學已經輻射中國的34個省市自治區,進一步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學校的生源得到了穩定的增長。
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親而求同、虛而有容、順而以德、樂而奮發"的校訓,繼承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仁義禮智信"為基礎教育理論,大力倡導"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價值取向,以"和合""大同"為教育的核心內涵,努力實踐於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延續民族文化命脈,復興民族教育之民族共同理想!
1、華夏傳統文化學校: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位於江蘇徐州,成立於1998年8月,是中國大陸較早的專業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民辦股份制非學歷教育機構,其校區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國家AAAA級景區--呂梁風景區內。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秉承"親而求同、虛而有容、順而以德、樂而奮發"的校訓,繼承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仁義禮智信"為基礎教育理論。
大力倡導"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價值取向,以"和合""大同"為教育的核心內涵,努力實踐於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延續民族文化命脈,復興民族教育之民族共同理想!
2、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個考古學的教學研究機構。1922年,北京大學國學門下成立考古學研究室;成立了以馬衡先生為主任的考古學研究室,外聘羅振玉、伯希和等為考古學通信導師。
1934年,馬衡先生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改由胡適先生兼任考古學室主任。1946年北京大學由於日本侵華而南遷8年之後返京,成立了以向達先生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為導師,開始招收考古研究生。
㈡ 主要是培養古典傳統文化有哪些大學
隨著群眾對體操鍛煉價值的深入認識,體操專業學生迎來了較好的發展空間。但由於當前群眾性體操能力培養需求與體操教練之間的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群眾性體操的發展市場。因此,本文以古典文化教學為切入點,積極分析古典文化對高校學生的體操能力培養影響力及可行性的實現途徑。目的就在於能對當前的高校體操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體操 古典文化 體操能力 培養 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G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a)-0164-02
對於高校學生來說,89%的學生已經錯過了從事競技體操的最佳年齡,因此今後的從業對象基本為群眾性體操相關崗位。但當今隨著體操愛好者對體操鍛煉需求的不斷提升,傳統的偏重競技體操技能的體操鍛煉內容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其需要。根據筆者對100名體操愛好者的問卷調查結果看,78%的鍛煉者指出了體操編舞能力、體操欣賞力、體操的精神熏陶等多層面的體操能力要求。與此同時,體操教練的體操能力的欠缺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當前要想很好地解決社會需求和人才能力之間的矛盾,則需要從源頭入手,積極加強探索高校體操專業的體操能力培養正確途徑。本文以古典文化教學為切入點,積極分析古典文化對高校學生的體操能力培養影響力及可行性的實現途徑。目的就在於能對當前的高校體操教學有所幫助。
1 當前高校體操專業的體操能力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體操編舞能力培養舉措缺失,導致學生整體體操編舞能力偏弱
體操專業是我國高校體育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論是在專業培養還是在提升普通學生體質、提升學生運動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等諸多方面均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於高校體操專業教師男女比例失調、年齡分布不均衡等因素的制約,使得當前體操專業學生的教學仍然偏重於競技體操動作,而關於體操理念、體操內涵及體操發展歷程等理論體系涉及比重過低,學生對體操的價值、承載的文化要素、體操動作內涵的理解等深層的體操能力欠缺了解,因此當前高校體操專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體操編舞能力培養舉措缺失,導致學生整體體操編舞能力偏弱。
1.2 體操實踐活動開展缺乏體系性與持久性,學生的實際體操能力缺乏鍛煉機會
當前高校體操專業教學雖然經過多年的辦學積累與發展,已經為體操專業學生根據自身水平的不同而提供了多級別的體操實踐活動和競賽,但由於受到資金、人力和時間的制約,再加上專業教師基本沒有受到來自學校管理層面的相關課時補助及競賽獎金等或形式或物質的獎勵,較少有開展體操實踐活動的主動意願,因此也就使得當前高校體操專業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缺乏體系性與持久性,學生的實際體操能力缺乏鍛煉機會。
1.3 對音樂、舞美、雕塑等古典藝術缺乏深刻理解力,拉低了體操能力創造力的成長水平
體操雖然是一項傳統的古老運動項目,在我國高校開展時間較長,但由於受傳統競技體操培養思想模式的影響,當前我國89%的高校體操專業教學雖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但在實質上並未擺脫傳統競技體操的培養思路和教學模式。因此,必然導致當前體操專業學生在整體上對音樂、舞美、雕塑等古典藝術缺乏深刻理解力,拉低了體操能力創造力的成長水平。
2 淺談古典文化教學對高校體操能力培養的影響力
2.1 可在短期內提升學生的綜合體操藝術欣賞能力,從而提升體操創造力
雖然體操與古典文化表面上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但在分析體操的構成要素時不難發現,體操並不是簡單的體操動作的雜糅,而是融合了舞美、音樂、雕塑等眾多古典文化元素。換而言之,古典文化積淀和欣賞水平的高低將會對學生的體操藝術欣賞和藝術感知力有一定的影響,開展古典文化教學可在短期內加深學生對音樂、舞蹈、美術等諸多方面的文化素養的提升,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體操藝術欣賞能力,從而提升體操創造力。
2.2 有利於轉變教學思想,注重學生編舞等體操能力的實際培養成效
古典文化教學的開展的最直接的影響者應該是廣大奮斗在教學一線的體操專業教師。體操之所以出現人才培養素養與當前社會需求不對等的奇特現象主要就在於體操專業教師的認識偏差。開展古典文化教學一方面有利於學生古典文化欣賞水平的習得,另一方面更有利於扭轉體操專業教師的認知,從而轉變教學思想,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學生編舞等體操能力的實際培養成效。
3 古典文化教學對高校體操能力培養的具體實施模式
3.1 調整現行體操課程結構,提升古典文化教學及藝術賞析比重
由於體操是一項技術組成要素眾多,需要長時間、持續性開展實踐活動的重技能型運動,現行的課時結構並沒有多少富裕的課時,因此開展古典文化教學在課時設計上也應適應體操這門課程自身的發展特點,根據學生的古典文化積累量和習得水平因材施教,靈活地調整現行體操課程結構,適當地提升古典文化教學及藝術賞析比重。這樣的設計既保證了學生的體操專業訓練量,也為學生的古典文化積累創造了可行性條件。同時還要注意的是,在體操專業中開展古典文化教學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文化接受能力和難度來設計教學重難點,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升學習的意願和學習效果。
3.2 制定切實有效的古典文化教學策略,注重二者的融合性發展
在當今高校體操專業中開展古典文化教學,並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多少古典文化理論知識,而是以古典文化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對體操中的古典文化元素的注意力,積極加深對體操內涵的認識和體操構成元素的理解。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古典文化教學在體操教學中是處於從屬地位,不能喧賓奪主,要制定切實有效的古典文化教學策略,注重二者的融合性發展的可行性具體開展細則。
4 結語
體操是一項融合舞美、音樂、藝術於一體的健與美的良好的運動項目,長期以來受到了廣大健身運動愛好者的喜愛。但隨著新時代群眾性健身需求的出現,作為為社會體育發展培養專業健身指導人才的高校體操,就必須積極分析當下群眾性體操健身的需求,深入剖析當前高校體操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利因素,並尋找適宜的開展方式和開展途徑。本文立足於當前高校的體操能力培養現狀,試圖以古典文化教學為切入點,積極分析古典文化對高校學生的體操能力培養影響力及可行性的實現途徑。筆者認為在體操專業中開展古典文化教學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可在短期內提升學生的綜合體操藝術欣賞能力,從而提升體操創造力;二是有利於轉變教學思想,注重學生編舞等體操能力的實際培養成效。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還應注意開展途徑和方法,筆者認為可從調整現行體操課程結構入手,提升古典文化教學及藝術賞析比重,還可以制定切實有效的古典文化教學策略,注重二者的融合性發展。從而產生良好的連鎖反應,使二者相得益彰,分別獲得較好的發展空間,最終刺激學生的體操學習力,從而切實提升體操能力。
當然,由於筆者認識上的制約,在本文中並不能很好地展開論述,因此,期待更多一線體操教師的加入,積極探析高校學生體操能力提升策略。
參考文獻
[1] 周濟汶.我國高校體操專業課程教學現狀調查研究與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3):147,149.
[2] 余寧.當前中國高校大學生舞蹈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社科縱橫,2011,26(11):170-171.
[3] 賀新成.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體操教學理論與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3):177-179.
論文來源:《當代體育科技》 2019年19期
轉載註明來源:https://m.xzbu.com/1/view-
㈢ 有誰知道國內有幾所中華傳統文化學校校址在哪
江蘇徐州有一所,校址為:江蘇省徐州市文化產業園八號樓 華夏傳統文化專修學校,學校網址為www.hxwh.com。另外的像山東的孔子學院,香港的傳統文化學校,應該可以網路一下。
㈣ 我想知道中國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學校,那種長期的,是從幼兒開始的
現在的學校都是現在這種義務教育制度的,那種傳統的學校應該很少吧,
但是有很多東西不一定要找傳統學校啊 ,要是喜歡的話,可以自己看看書,
我也很喜歡中國傳統,看我一般喜歡看電視劇,是那種歷史的正劇之類的,
再就是那種介紹中國文化的,有很多東西都是在不經意間積累的。
㈤ 傳統文化學校
摘要 傳統文化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學校借鑒傳統「六藝」思想,在教授儒釋道三家經典的基礎上,開設古琴、書法、繪畫、泥塑、茶、女紅、武術、太極等中國傳統技藝類課程。
㈥ 大家知道大城市的傳統文化學校么,我想咨詢一下
不知道你說的傳統文化學校指的是什麼?像南京師范大學,南大,武漢大學,復旦大學都有傳統文化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等等科目哦
㈦ 中國最正規最好的國學學校在哪裡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
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紀寶成、陳雨露先後擔任校長。現任黨委書記為靳諾教授,校長為劉偉教授。
鄭州大學
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計劃」入選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總佔地面積5700餘畝,學校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6萬人、各類在校研究生1.5萬人,以及來自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1600餘人。
如果想讀國學應該學什麼專業
應該報考國學專業,院系是哲學院。 就國內而言,早在上個世紀初期,章太炎先生就創辦了「國學講習所」,是近代國學研究機構的開端。後來出現了著名的北大國學門和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成立於1925年,到1929年結束歷時四年。
㈧ 請問那裡有國學學堂、傳統文化學校,要全日制的。
國內似乎沒類似的全日制學校吧
㈨ 有沒有好的傳統文化學校,請幫忙推薦下,謝謝!
中國傳統文化到了今天,早已經沒有真正的大師了。一般來說傳統文化學校偏向於教低齡段的學生,因為無論國學老師也好,國學愛好者也好,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中華民族遺留下來的畢竟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經過近現代的摧殘,幾乎可以說是置死地而後復生,而當前仍處於復生的萌芽階段。你要真心想學,現在對你個人而言真是一個黃金時間,心智成熟,目標明確,我提示你一個學習方法,自學!但凡歷史上取得偉大成就的學者,無一例外都是通過自主學習走向巔峰的(不要誤解自學、自主學習這個概念,並不是完全不求教於人,他人,書本,事事物物都可以看作是老師,自主學習的核心在於以他人的經驗成果為佐證,找到並建立自己的觀點。)
可惜,我比你晚了十幾年才有這樣的覺悟,在放浪形骸中揮霍了青春,不然的話,我就可以毛遂自薦當你的老師了。
如果有什麼問題,我願意盡力為你解答,水平有限,僅供參考吧。
㈩ 中國現在有多少傳統文化培訓學校
長春玉琨實驗學校是全日制寄宿制的傳統文化學校,不僅學習語數外等基礎課程,還有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如《弟子規》、《論語》、《大學》、《中庸》,還有琴棋書畫,中醫,太極,農業等課程。我孩子去了之後改變很大,從品德到成績到行為規范都有很大的提升,老師特別有愛心,有責任心,像父母像義工一樣照顧孩子,學校紀律嚴格,嚴禁送紅包送禮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