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化合物的化學式及名稱
常見化學物質俗稱大全
一、硫酸鹽類:
1.皓礬: ZnSO4·7H2O
2.鋇餐,重晶石: BaSO4
3.綠礬,皂礬,青礬: FeSO4·7H2O
4.芒硝,朴硝,皮硝: Na2SO4·10H2O
5.明礬: KAl(SO4)2·12H2O
6.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7.膽礬、藍礬:CuSO4·5H2O
二、礦石類:
1.黃銅礦: CuFeS2
2.磁鐵礦石: Fe3O4
3.赤鐵礦石:Fe2O3
4.褐鐵礦石: 2Fe2O3·3H2O
5.菱鐵礦石:Fe2CO3
6.石英:SiO2
7.剛玉(藍寶石.紅寶石):天然產的無色氧化鋁晶體
8.黃鐵礦(愚人金):FeS2
9.智利硝石:NaNO3
10.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CaCO3
11.孔雀石:CuCO3·Cu(OH)2
12.輝銅礦:Cu2S
三、氣體類:
1.高爐煤氣:CO,CO2等混合氣體
2.水煤氣:CO,H2
3.天然氣(沼氣):CH4
4.液化石油氣:C3H8,C4H10為主
四、其他類:
1.白堊: CaCO3
2.石灰乳:Ca(OH)2
3.足球烯: C60
4.銅綠:Cu2(OH)2CO3
5.純鹼(鹼面): Na2CO3
6.王水: HCl,HNO3 (3:1)
7.水玻璃(泡火鹼) :Na2SiO3
8.小蘇打:NaHCO3
9.蘇打:Na2CO3
10.大蘇打(海波):Na2S2O3
11.鹽鹵:MgCl2·6H2O
12.雌黃:As2S3
13.雄黃:As4S4
14.硃砂:HgS
15.石棉:3MgO·2SiO2·2H2O
16.砒霜:As2O3
17.瀉鹽:MgSO4·7H2O
18.波爾多液:CuSO4+Ca(OH)2
19.鈦白粉:TiO2
氯化鈉;食鹽 NaCl
氯化鎂;鹽鹵 MgCl2·6H2O
碳酸鈉;蘇打,純鹼 Na2CO3
碳酸氫鈉;小蘇打 NaHCO3
氫氧化鈉;燒鹼,苛性鈉 NaOH
氫氧化鉀;苛性鉀 KOH
氫氧化鈣;熟石灰 Ca(OH)2
高錳酸鉀;灰錳氧 KMnO4
氟化鈣;螢石 氟石 CaF2
二硫化亞鐵;黃鐵礦 硫鐵礦 FeS2
硫酸銅晶體;膽礬 藍礬 CuSO4·5H2O
硫酸鋅晶體;皓礬 ZnSO4·7H2O
硫酸亞鐵晶體;綠礬 FeSO4·7H2O
硫酸鋁晶體;明礬 KAl(SO4)2·12H2O
硫酸鈣晶體;(生)石膏 CaSO4·2H2O
硫酸鈣晶體;熟石膏 燒石膏(CaSO4)2·H2O
硫酸鋇晶體;重晶體 BaSO4
硫酸鈉晶體;芒硝 NaSO4·10H2O
硫酸鎂晶體;瀉鹽 MgSO4·7H2O
硫代硫酸鈉;大蘇打 海波 Na2S2O3
硝酸鉀;硝石 火硝 KNO3
硫酸鈣 CaSO4
過磷酸鈣(普鈣)Ca(H2PO4)2·H2O
磷酸二氫鈣;重過磷酸鈣Ca(H2PO4)2
一氧化碳和氫氣;水煤氣 CO和H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發生爐煤氣 CO和CO2
二氧化碳(固體);乾冰 CO2
碳酸鈣;石灰石 方解石 大理石 白堊 CaCO3
氧化鈣;生石灰 CaO
碳化鈣;電石 CaC2
碳化硅;金剛砂 SiC
二氧化硅;石英 水晶 SiO2
硅酸鈉溶液;水玻璃 泡花鹼 Na2SiO3
氧化鋁;剛玉 Al2O3
亞鐵氰化鉀;黃血鹽K4<Fe(CN)6>3H2O
鐵氰化鉀;赤血鹽 K3<Fe(CN)6>
鹼式碳酸銅;銅綠 Cu2(OH)2CO3
漂白粉;Ca(ClO)2和CaCl2
王水; 濃HNO3和濃HCl(1:3)
氧化砷;砒霜 As2O3
硫化砷;雄黃 As2S3
氯化汞;升汞 HgCl2
氧化汞;三仙丹 HgO
硫化汞;辰砂 HgS
⑵ 初中化學中所有帶顏色的化合物有哪些,各是什麼顏色
紫色:高錳酸鉀、碘單質
藍色:硫酸銅溶液、膽礬、碘的澱粉溶液
深藍色:*硫酸四氨合銅
淡藍色:氫氧化銅
綠色:*綠礬,鹼式碳酸銅
淺綠色:氯化亞鐵溶液、硫酸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黃綠色:氯氣
棕黃色:氯化鐵溶液、硫酸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淡黃色:溴化銀
紅色:金屬銅、溴單質、氧化鐵、
紅褐色:氫氧化鐵
黑褐色:二氧化錳
黑色:氧化銅、*碘化銅、*硫化銅、四氧化三鐵、氧化銀、木炭(焦炭)
⑶ 最常用的化合物和化學式有那些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非金屬單質: 氫氣 碳 氮氣 氧氣 磷 硫 氯氣 氟氣 臭氧
H2 C N2 O2 P S Cl2 F2 O3
金屬單質: 鈉 鎂 鋁 鉀 鈣 鐵 鋅 銅 鋇 鎢 汞
Na Mg Al K Ca Fe Zn Cu Ba W Hg
常見氧化物: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鈉 二氧化氮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鎂 氧化銅 氧化鋇 氧化亞銅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亞鐵 三氧化二鐵(鐵紅/氧化鐵) 四氧化三鐵 三氧化鎢
FeO Fe2O3 Fe3O4 WO3
氧化銀 氧化鉛 二氧化錳 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鋁(氧化鋁)
Ag2O PbO MnO2 SiO2 Al2O3
氯化物/鹽酸鹽: 氯化鉀 氯化鈉 氯化鎂 氯化鈣 氯化銅 氯化鋅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氯化亞鐵 氯化鐵 氯化銀 氯化鋇 氯化鋁
FeCl2 FeCl3 AgCl BaCl2 AlCl3
常見的酸: 硫酸 鹽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氫 溴化氫 碳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次氯酸 高氯酸 亞硫酸 醋酸
HClO HClO4 H2SO3 CH3COOH
常見的鹽: 硫酸銅 硫酸鋇 硫酸鈣 硫酸鉀 硫酸鎂 硫酸亞鐵
CuSO4 BaSO4 CaSO4 K2SO4 MgSO4 FeSO4
硫酸鋁 硫酸氫鈉 硫酸氫鉀 亞硫酸鈉 硝酸鈉 硝酸鉀
Al2(SO4)3 NaHSO4 KHSO4 Na2SO3 NaNO3 KNO3
硝酸鎂 硝酸銅 硝酸鈣 亞硝酸鈉 碳酸鈉 碳酸鈣
Mg(NO3)2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碳酸鉀 硫酸鐵 硝酸銀 碳酸鎂 氯化銀 氯化鈣
K2CO3 Fe2 (SO4)3 AgNO3 MgCO3 AgCl CaCl2
常見的鹼: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氫氧化鋇 氫氧化鎂 氫氧化銅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氫氧化鐵 氫氧化亞鐵 氫氧化鉀 氫氧化鋁
Fe(OH)3 Fe(OH)2 KOH Al(OH)3
常見有機物: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醋酸) 葡萄糖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C6H12O6
蔗糖 乙烯
C12H22O11 C2H4
常見結晶水合物:鹼式碳酸銅 生石膏 熟石膏 碳酸鈉晶體
Cu2(OH)2CO3 CaSO4•2H2O 2CaSO4•H2O Na2CO3•10H2O
藍礬(膽礬) 明礬 綠礬 皓礬
CuSO4•5H2O KAl(SO4)2•12H2O FeSO4•7H2O ZnSO4•7H2O
常見化肥: 尿素 硝酸銨 硫酸銨 碳酸氫銨 磷酸二氫鉀 過磷酸鈣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Ca(H2PO4)2
沉澱:
紅褐色絮狀沉澱--------Fe(OH)3
白色沉澱------------Fe(OH)2
藍色絮狀沉澱----------Cu(OH)2
白色沉澱--------------CaCO3,BaCO3,AgCl,BaSO4,(其中BaSO4、AgCl是不溶於 HNO3的白色沉澱,CaCO3 BaCO3是溶於HNO3 的白色沉澱),Mg(OH)2等.
淡黃色沉澱(水溶液中)----S
微溶於水------------Ca(OH)2,CaSO4
(1) 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4)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5)酸 + 鹼 -------- 鹽 + 水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7)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8)鹽 + 鹽 ----- 兩種新鹽
1、紅色固體:紅磷、銅,氧化鐵(也可說成是紅棕色)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常溫下唯一的液態金屬)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炭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氧化鎂、硫酸鋇、氯化銀、碳酸鈣、碳酸鋇、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氧化鈣,無水硫酸銅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均含有Cu2+)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均含有Fe2+)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工業鹽酸(均含有Fe3+)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劇毒),二氧化硫,氨氣、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均為無色氣體,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為:NH3、SO2、HCl
⑷ 初中化學出現的所有單質和化合物
1.酸:
鹽酸:HCl,
王水: HCl,HNO3 (3:1)
醋酸:CH3COOH
蟻酸:HCOOH
2.鹼:
火鹼.燒鹼.苛性鈉NaOH;
熟石灰,消石灰 Ca(OH)2
波爾多液:CuSO4+Ca(OH)2
鹼石灰:NaOH+CaO
3.鹽: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
膽礬、藍礬:CuSO4.5H2O ;
純鹼:Na2CO3 ;
銅綠:Cu2(OH)2CO3
食鹽:NaCl
皓礬:ZnSO4.7H2O
鋇餐,重晶石:BaSO4
綠礬:FeSO4.7H2O
芒硝:Na2SO4.10H2O
明礬:KAl(SO4)2.12H2O
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4.氧化物:
鐵銹,赤鐵礦:Fe2O3 ;
磁鐵礦:Fe3O4
生石灰:CaO;
煤氣:CO
水煤氣:CO+H2
笑氣:N2O
5.其它:
沼氣:CH4
酒精:C2H5OH
鑽石(金剛石):C
福爾馬林(蟻醛):HCHO
氯仿: CHCl3
電石氣:C2H2
⑸ 初中化學的六種有機物是什麼
1、甲烷
甲烷(系統名為「碳烷」,但只在介紹系統命名法時會出現,一般用習慣名「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廣,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是天然氣,沼氣,坑氣等的主要成分,俗稱瓦斯。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氫量最大)的烴,也是天然氣、沼氣、油田氣及煤礦坑道氣的主要成分。它可用來作為燃料及製造氫氣、炭黑、一氧化碳、乙炔、氫氰酸及甲醛等物質的原料。
2、乙酸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學式CH3COOH,是一種有機一元酸,為食醋主要成分。純的無水乙酸(冰醋酸)是無色的吸濕性固體,凝固點為16.6℃(62℉),凝固後為無色晶體,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蝕性強,蒸汽對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3、乙醇
乙醇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低毒性,純液體不可直接飲用;具有特殊香味,並略帶刺激;微甘,並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能與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數有機溶劑混溶。
4、葡萄糖
葡萄糖(glucose),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廣且最為重要的一種單糖,它是一種多羥基醛。純凈的葡萄糖為無色晶體,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不溶於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屬於「右旋糖」。
5、蔗糖
蔗糖,是食糖的主要成分,雙糖的一種,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縮醛羥基與一分子果糖的半縮醛羥基彼此縮合脫水而成。蔗糖有甜味,無氣味,易溶於水和甘油,微溶於醇。相對密度1.587(25℃)。有旋光性,但無變旋光作用。
6、澱粉
澱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其基本構成單位為α-D-吡喃葡萄糖,分子式為(C6H10O5)n。澱粉有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類。前者為無分支的螺旋結構;後者以24~30個葡萄糖殘基以α-1,4-糖苷鍵首尾相連而成,在支鏈處為α-1,6-糖苷鍵。
⑹ 初中化學有哪些常見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如
澱粉、纖維素、蛋白質、天然橡膠等,羊毛和毛發屬於蛋白質;木材和棉花屬於纖維素。
⑺ 初中化學要掌握多少化合物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乾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鹼、燒鹼:NaOH (10)純鹼: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鹼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NH3 (鹼性氣體)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鹼,具有鹼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鹼)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用鹽、有毒)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餘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澱(即不溶於水的鹽和鹼):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於酸) AgCl、BaSO4(也不溶於稀HNO3) 等②鹼: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其餘鹼。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 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三、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於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於水,其他都不溶於水
2、鹼的溶解性
溶於水的鹼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鹼不溶於水。難溶性鹼中Fe(OH)3是紅褐色沉澱,Cu(OH)2是藍色沉澱,其他難溶性鹼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澱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於稀硝酸,
其他沉澱物能溶於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於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鹼性氧化物不溶於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鹼性氧化物+水→鹼)
四、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15、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運用濕法煉銅的是中國(西漢發現[劉安《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宋朝應用);最早發現電子的是英國的湯姆生;最早得出空氣是由N2和O2組成的是法國的拉瓦錫。
五、初中化學中的「三」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後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徵有三個(1)均一性;(2)穩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麼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恆定律。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
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於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1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1)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葯、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19、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3)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2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2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2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2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2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5、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6、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2)氫氧化銅沉澱;(3)硫酸銅溶液。27、過濾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30、取用葯品有「三不」原則:(1)不用手接觸葯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 32、工業三廢:廢水、廢渣、廢氣
34、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35、質量守恆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36、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 (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塵)。37、煤干餾(化學變化)的三種產物:焦炭、煤焦油、焦爐氣
38、濃硫酸三特性:吸水、脫水、強氧化
39、使用酒精燈的三禁止:對燃、往燃燈中加酒精、嘴吹滅
40、溶液配製的三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種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43、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分子、原子、離
化學口訣
1、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多變一 分解反應:一變多
置換反應:一單換一單 復分解反應:互換離子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正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三價金屬元素鋁;
一五七變價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銅,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特別。
3、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步驟:
「茶(查)、庄(裝)、定、點、收、利(離)、息(熄)」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盛裝葯品,連好裝置
「定」試管固定在鐵架台 「點」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收」收集氣體 「離」導管移離水面
「熄」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4、用CO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步驟:
「一通、二點、三滅、四停、五處理」
「一通」先通氫氣,「二點」後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三滅」實驗完畢後,先熄滅酒精燈,「四停」等到室溫時再停止通氫氣;「五處理」處理尾氣,防止CO污染環境。
5、電解水的實驗現象:
「氧正氫負,氧一氫二」:正極放出氧氣,負極放出氫氣;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1:2。
6、組成地殼的元素:養閨女(氧、硅、鋁)
7、原子最外層與離子及化合價形成的關系:
「失陽正,得陰負,值不變」:原子最外層失電子後形成陽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價;原子最外層得電子後形成陰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價;得或失電子數=電荷數=化合價數值。
8、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口訣:
固體需匙或紙槽,一送二豎三彈彈;塊固還是鑷子好,一橫二放三慢豎。
液體應盛細口瓶,手貼標簽再傾倒。讀數要與切面平,仰視偏低俯視高。
滴管滴加捏膠頭,垂直懸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亂放,用完清洗莫忘記。
托盤天平須放平,游碼旋螺針對中;左放物來右放碼,鑷子夾大後夾小;
試紙測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測最好。試紙測氣先濕潤,粘在棒上向氣靠。
酒燈加熱用外焰,三分之二為界限。硫酸入水攪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濺。
實驗先查氣密性,隔網加熱杯和瓶。排水集氣完畢後,先撤導管後移燈。
9、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
10、「十字交叉法」寫化學式的口訣:
「正價左負價右,十字交叉約簡定個數,寫右下驗對錯」
11、過濾操作口訣:
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過濾之前要靜置,三靠二低莫忘記。
12、實驗中的規律:
①凡用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②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都應略向下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氣體難溶於水(不與水反應)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④凡是制氣體實驗時,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應露出橡皮塞1-2ml,鐵夾應夾在距管口1/3處。
⑤凡是用長頸漏斗制氣體實驗時,長頸漏斗的末端管口應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一定先要檢驗它的純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最後一定要處理尾氣。
⑧凡是使用還原性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時,一定是「一通、二點、三滅、四停」
13、反應規律: 置換反應:
(1)金屬單質 + 酸 →鹽 + 氫氣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金屬氧化物+木炭或氫氣→金屬+二氧化碳或水
復分解反應:
①鹼性氧化物+酸→鹽+H2O ②鹼+酸→鹽+H2O
③酸+鹽→新鹽+新酸 ④鹽1+鹽2→新鹽1+新鹽2
⑤鹽+鹼→新鹽+新鹼
14、金屬+酸→鹽+H2↑中:
①等質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Mg>Fe>Zn
②等質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
③等質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
④在金屬+酸→鹽+H2↑反應後,溶液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金屬+鹽溶液→新金屬+新鹽中:
①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②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輕,金屬變重。
15、催化劑:一變二不變(改變物質的反應速率,它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不變的物質是催化劑)
氧化劑和還原劑:得氧還,失氧氧(奪取氧元素的物質是還原劑,失去氧元素的物質是氧化劑)
16、用洗氣瓶除雜的連接:長進短出
用洗氣瓶排水收集氣體的連接:短進長出
用洗氣瓶排空氣收集氣體的連接:密小則短進長出,密大則長進短出
17、實驗除雜原則:先除其它,後除水蒸氣
實驗檢驗原則:先驗水,後驗其它
⑻ 初中化學所有物質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溶液的酸鹼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鹼性的溶液:鹼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三、初中化學敞口置於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於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於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於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於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於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四、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澱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含有NaCl。
17、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隻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 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澱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澱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農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恆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
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澱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鹼,燒鹼,苛性鈉。
25、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製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隻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幹凈,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36、葯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 的活動性就越強;(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六、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七、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 (NaCl) : 食鹽
2、碳酸鈉(Na2CO3) : 純鹼,蘇打,口鹼
3、氫氧化鈉(NaOH):火鹼,燒鹼,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乾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鹼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 (CH4):沼氣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八、物質的除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鐵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鹽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14、NaCl(KNO3):蒸發溶劑
15、KNO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
16、CO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九、化學之最
1、未來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氣體是 H2 。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是 H2 。
5、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時,酸性最 強 ,鹼性最 弱 。
PH=14時,鹼性最強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種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 金剛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是 中國 。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鋁 。
13、空氣里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氮氣 。
14、空氣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氣 。
1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關不同
1、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是因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 分子構成不同。
(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水和雙氧水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4、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質子數不同。
5、元素化合價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6、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質
1、 有毒的固體:亞硝酸鈉(NaNO2),乙酸鉛等;
2、 有毒的液體:汞,硫酸銅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氣體: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實驗室製法
△
1、實驗室氧氣: 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
MnO2
2H2O2=======2H2O+O2↑
2、實驗室制氫氣
Zn+H2SO4===ZnSO4+H2↑ (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4、 實驗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 +H2O
十三:工業製法
1、 O2:分離液態空氣
高溫
2、 CO2: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CaO+CO2↑)
3、 H2:天然氣和水煤氣
高溫
4、 生石灰: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CaO+CO2↑)
5、 熟石灰:CaO+H2O==Ca(OH)2
6、 燒鹼:Ca(OH)2+Na2CO3=== CaCO3↓+ 2Na OH
祝你考出理想成績,當年我中考和高考化學都是滿分
⑼ 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各種帶有顏色的物質(單質、化合物、混合物)有哪些
★鹵族(英VIIA):
Solid:
I₂
紫黑;ICl
暗紅;IBr
暗灰;IF₃
黃色;ICl₃
橙;I₂O5
白;
I₂O4
黃(離子晶體);I4O9
黃(離子晶體).
Liquid:
Br₂
紅棕;BrF₃
淺黃綠;IBr₃
棕;Cl₂O6暗紅;Cl₂O7
無色油狀;HClO₄
無色粘稠狀;(SCN)₂
黃色油狀.
Gas:
F₂
淺黃;(CN)₂無色;Cl₂
黃綠;I₂(g)
紫;BrF
紅棕;BrCl
紅;Cl2O
黃紅;ClO₂
黃色;Br₂O
深棕;(SCN)n
磚紅色固體.
★氧族(英VIA):
Solid:
S
淡黃;Se
灰,褐;Te
無色金屬光澤;
Na₂S,(NH4)₂S,K₂S,BaS
白,可溶;ZnS
白↓;
MnS
肉紅↓;FeS
黑↓;PbS
黑↓;CdS
黃↓;Sb₂S₃
橘紅↓;
SnS
褐色↓;HgS
黑(沉澱),紅(硃砂);Ag₂S
黑↓;CuS
黑↓;
Na₂S2O3
白;Na₂S₂O4
白;
SeO₂
白,易揮發;
SeBr₂
紅;SeBr4
黃;TeO₂
白加熱變黃;H₂TeO₃
白;
TeBr₂
棕;TeBr₄
橙;TeI4
灰黑;
PoO₂
低溫黃(面心立方),高溫紅(四方);
SO₃
無色;SeO₃
無色易潮解;TeO₃
橙色;H6TeO6
無色.
Liquid:
H₂O
無色;純H₂O₂
淡藍色粘稠;CrO(O₂)₂(aq)
藍;純H₂SO₄
無色油狀;SO₃2-(aq)
無色;SO42-(aq)
無色;SeO₂(l)
橙;TeO₂(l)
深紅.
Gas:O₂
無色;O₃低濃度無色,高濃度淡藍(魚腥味);S₂(g)
黃,上淺下深;H₂S
無色;SO₂
無色;H₂Se
無色;H₂Te
無色.
-------------------------------
鹵化硫(未註明者均為無色):
★碳族(英IVA):
Solid:
C(金剛石)
無色透明;C(石墨)
黑色金屬光澤;Si
灰黑色金屬光澤;
Ge
灰白;Sn
銀白;Pb
暗灰;
SiO₂
無色透明;H₂SiO₃
無色透明膠狀↓;Na₂SiF6
白晶;
GeO
黑;GeO₂
白;SnO
黑;SnO₂
白;Sn(OH)₂
白↓;
PbO黃或黃紅;Pb₂O₃
橙;Pb₃O4
紅;PbO₂
棕;CBr4
淡黃;
CI4
淡紅;GeI₂
橙;GeBr₂
黃;GeF4
白;GeBr4
灰白;
GeI4
黃;SnF₂
白;SnCl₂
白;SnBr₂
淡黃;SnI₂
橙;
SnF4
白;SnBr4
無色;SnI4
紅;PbF₂
無色↓;PbCl₂
白↓;
PbBr₂
白;PbI₂
金黃;PbF4
無色;GeS
紅;GeS₂
白;
SnS
棕↓;SnS₂
金黃(俗稱「金粉」)↓;PbS
黑↓;
PbS₂
紅褐;Pb(NO₃)₂
無色;Pb(Ac)₂•₃H₂O
無色晶體;
PbSO4
白↓;PbCO₃
白↓;Pb(OH)₂
白↓;Pb₃(CO₃)₂(OH)₂
鉛白↓;PbCrO₄
亮黃↓.
Liquid:
CCl₄
無色;CS₂
無色;GeCl₄
無色;SnCl₄
無色;PbCl₄
無色.
★鐵系(第四周期VIII族):
鐵化合物:
Fe2+
淺綠;[Fe(H₂O)6]3+
淺紫;[Fe(OH)(H₂O)5]2+
黃;
FeO₄
2-
紫紅;FeO
黑;Fe₂O₃
暗紅;Fe(OH)₂
白↓;
Fe(OH)₃
棕紅↓;FeCl₃
棕紅晶體;無水FeSO₄
白;
FeSO₄
•7H₂O
綠;K₄
[Fe(CN)6](黃血鹽)
黃色晶體;
K₃[Fe(CN)6](赤血鹽)
紅色晶體;Fe₂[Fe(CN)6]
普魯士藍↓;
Fe[Fe(CN)6]
黑↓;Fe(C5H5)₂(二茂鐵)
橙黃色晶體;
M₂Fe6(SO₄
)₄
(OH)12(黃鐵礬,M=NH₄
,Na,K)
淺黃色晶體;
Fe(CO)5
黃色液體.
⑽ 化合物的分類有哪些
一、按組成分類
可以把化合物分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僅含碳、氫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烴。
如甲烷(CH4)是烷烴、乙烯(C2H4)是烯烴、乙炔(C2H2)是炔烴,苯(C6H6)是芳香烴。有機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2、CO、H2CO3以及碳酸鹽外)如CH4、C2H5OH、CH3COOH都含有碳(C)元素。
2、無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為不含碳氫化合物,如H2O、KClO3、MnO2、KMnO4、NaOH等等,都是無機物。
二、按化學鍵分類
1、離子化合物:鈉是金屬元素,氯是非金屬元素。鈉和氯的單質都很容易跟別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它們互相起化學反應時,生成化合物氯化鈉。
2、共價化合物: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氫氣跟氯氣化合可以生成氯化氫氣體。
3、配位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離子 ))和幾個配體分子(或離子)以配位鍵相結合而形成的復雜分子或離子,通常稱為配位單元。
凡是含有配位單元的化合物都稱做配位化合物,簡稱配合物,也叫絡合物。配位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的一種。
(10)初中化學化合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化合物為由二種或二種以上不同元素所組成的純凈物。組成此化合物的不同原子間必以一定比例存在,換言之,化合物不論來源如何,其均有一定組成。在日常生活里,氯化鈉、及蒸餾水(水),均為常見的化合物。
由這些化合物中,人們發現它們的性質彼此各不相同,食鹽為鈉原子和氯原子所組成;糖為碳、氫及氧等原子所組成;氫氣在氧中燃燒則反應生成水。
這些事實,表示二種或多種物質可以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這新物質就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