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計算化學式中電子轉移數
怎麼又是…………
先標出發生變化的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找出所有升價(或降價)的元素
逐一的,每個都算出前後的差價,各自乘以各自前面的系數
把所得的各個值相加……
前na2o2中,o為-1價,後全為-2價,降一價,總共6mol氧元素,所以得到1*6=6mol的電子,就是轉移6mol電子
或者看fe,前為+3價,後為+6價,升三價,總共2mol鐵元素,所以失去3*2=6mol電子,就是轉移6mol電子
B. 化學轉移電子數怎麼算
等於化合價升降總數,逆向分析,轉移電子是2na,你看錯了,或者題目錯了
C. 怎樣計算化學方程式中電子轉移的數量
觀察氧化還原反應每進行一摩爾會轉移多少摩爾的電子,然後用這個值乘上這個化學反應進行了幾摩爾。
至於第一步具體怎麼做,那就請在化學方程式中標出各個元素的化合價,然後通過反應前後的化合價變化來判斷轉移電子數。
化合價的變化乘以變化的元素的腳碼再乘以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
如2H2O2=(MnO2催化劑)=2H2O+O2↑
算轉移的電子數,就可以算化合價升高的元素轉移的,也可以算化合價降低的元素轉移的。
這個反應中氧元素一部分-1變為-2,一部分-1變為0
則轉移的電子數為
變化的化合價=1
腳碼=2
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2
轉移電子數=2×2×1=4
而升高和降低各佔一半,所以最終轉移電子數為4×0.5=2 。
(3)化學電子轉移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電子轉移反應有外層和內層電子轉移兩種機理。
外層機理中金屬離子內配位層不動,沒有金屬-配體間化學鍵斷裂和形成,只發生簡單電子躍遷。內層機理中有一橋配位體(Cl,OH,OH₂,NH₃等)把兩金屬離子聯系起來,並為電子轉移提供連續覆蓋的軌道。有機化學中分別用非鍵和成鍵表示外層和內層電子轉移。
在電子轉移前形成,在電子轉移後斷裂,這時則稱為分子間的電子轉移。像[CoCl(NH₃)₅]2+被[Cr(H₂O)₆]2+還原的例子就是內層電子轉移,其中有過渡性的橋接中間產物,橋接配體為氯離子,連接要氧化及還原的原子。
外層電子轉移:外層電子轉移機制可發生在不同或相同的化學物質間,差別在於氧化態的不同。相同化學物質間的例子又稱為自交換。
D. 化學中的轉移電子怎麼計算
電子轉移的數量=化合價總上升數=化合價總下降數
na2o中的o
從-2
到-1
,共兩個o
.共上升2價
o2
中o
從0到-1
,共兩個o
,共下降2價
所以轉移電子數為2個
2
h2o=2h2+o2
h
從+1
到0
.一共4個氫
下降4價
o從-2
到
0,一共2個氧
.上升4價
,轉移電子4個
E. 如何計算化學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數目。謝謝
化合價的變化乘以變化的元素的腳碼再乘以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
如2H2O2=(MnO2催化劑)=2H2O+O2↑
算轉移的電子數,就可以算化合價升高的元素轉移的,也可以算化合價降低的元素轉移的
這個反應中氧元素一部分-1變為-2,一部分-1變為0
則轉移的電子數為
變化的化合價=1
腳碼=2
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2
轉移電子數=2×2×1=4
而升高和降低各佔一半,所以最終轉移電子數為4×0.5=2
F. 化學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的計算
觀察氧化還原反應每進行一摩爾會轉移多少摩爾的電子,然後用這個值乘上這個化學反應進行了幾摩爾。
至於第一步具體怎麼做,那就請在化學方程式中標出各個元素的化合價,然後通過反應前後的化合價變化來判斷轉移電子數。
化合價的變化乘以變化的元素的腳碼再乘以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
如2H2O2=(MnO2催化劑)=2H2O+O2↑
算轉移的電子數,就可以算化合價升高的元素轉移的,也可以算化合價降低的元素轉移的。
這個反應中氧元素一部分-1變為-2,一部分-1變為0
則轉移的電子數為
變化的化合價=1
腳碼=2
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2
轉移電子數=2×2×1=4
而升高和降低各佔一半,所以最終轉移電子數為4×0.5=2
。
G. 轉移電子數怎麼算
轉移電子數=還原劑失電子數=氧化劑得電子數
2Al+6HCl====2AlCl₃+3H₂
比如這個反應,轉移電子數=鋁失電子數=H+得電子數
鋁失電子數:一個鋁原子失去三個電子變成鋁離子,兩個鋁原子失去六個電子變成兩個 鋁離子,鋁失電子數=6
H+得電子數: 兩個氫離子得到2個電子變成一個氫氣分子,六個氫離子得到6個電子變成3個氫氣分子,H+得電子數=6
電子數,就是電子的數量。電子是一種基本粒子,在化學中,電子數一般是指原子或離子的核外電子的數目。
(7)化學電子轉移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目是2n^2(n為電子層序數)。最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
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目不超過32個。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後再由里向外,排滿了L層才排M層。以上四條規律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排布規律:
1、電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遠、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電子層上分層排布。
2、每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
3、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第一層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
4、電子一般總是盡先排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即先排第一層,當第一層排滿後,再排第二層,第二層排滿後,再排第三層。
電子的質量出現在亞原子領域的許多基本法則里,但是由於粒子的質量極小,直接測量非常困難。一個物理學家小組克服了這些挑戰,得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電子質量測量結果。
將一個電子束縛在中空的碳原子核中,並將該合成原子放入了名為彭寧離子阱的均勻電磁場中。在彭寧離子阱中,該原子開始出現穩定頻率的振盪。
該研究小組利用微波射擊這個被捕獲的原子,導致電子自旋上下翻轉。通過將原子旋轉運動的頻率與自旋翻轉的微波的頻率進行對比,研究人員使用量子電動力學方程得到了電子的質量。
H. 化學變化中電子轉移怎麼算
2NaClO3+2HCl=Cl2+2ClO2+2NaOH
第一、標化合價,一般情況下,如不生成單質 H Na O元素的化合價不會變化,不必標
+5 -1 0 +4
2NaClO3+2HCl=Cl2+2ClO2+2NaOH
第二、分析化合價變化
NaClO3 中 Cl 變化成 ClO2 中Cl +5 變為 +4, 得到1個電子(1e)
HCl 中 Cl 變化成 Cl2 中Cl , -1 變為 0, 失去1個電子(1e).但因產物為Cl2,也就是,最少一次要失去2*1e。
第三、配平方程式: 在 HCl 及NaClO3前配2 ,其餘配平
第四、標注電子轉移方向及數目,用雙線橋。這里很不方便標注,作文字表述
箭頭 從 NaClO3 中 Cl 指向 ClO2 中 Cl ,標:得到2*e,化合價降低,被還原
另一 箭頭 從 HCl 中 Cl 指向 Cl2 中 Cl ,標:失去2*e,化合價升高,被氧化
I. 如何計算化學轉移電子數
首先存在轉移電子,一定存在同種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必然是氧化還原反應。而某1mol元素化合價的變化量即是1mol該元素的電子轉移數目。我們舉幾個例子。
1.Zn+2HCl=ZnCl2+H2
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中的置換反應。反應中每1molZn化合價從0上升為+2,失去2mol電子給2molHCl中得+1價的氫,將其還原為氫氣,即電子轉移為2mol。
2.2H2+O2=2H2O
該反應為典型的化合反應,也是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H的化合價從0上升為+1,而O從0下降為-2。所以在方程式裡面就是每2molH2失去4mol電子轉移給O2,即電子轉移數目為4mol。
3.Fe+2FeCl3=3FeCl2
該反應為同種元素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每1molFe單質由0價失去2mol電子變為+2價,而有2molFe3+分別得到1mol電子使得其化合價同樣變為+2價。故電子轉移為2mol
4.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該反應為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其中Cu完全參與氧化還原,而HNO3隻有一部分參與氧化還原。可以看成硝酸先將Cu氧化為CuO,然後再同HNO3進行復分解反應。該反應從硝酸看比較繁,而且只有一種還原劑Cu,所以Cu失去的電子數一定就是轉移電子數,即是3molCu都升高2價失去2mol電子,即是6mol。
簡單地說,化學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氧化劑所失去的電子數=還原劑所得到的電子數
J. 怎樣計算化學式中的電子轉移
怎麼又是…………
先標出發生變化的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找出所有升價(或降價)的元素
逐一的,每個都算出前後的差價,各自乘以各自前面的系數
把所得的各個值相加……
前Na2O2中,O為-1價,後全為-2價,降一價,總共6mol氧元素,所以得到1*6=6mol的電子,就是轉移6mol電子
或者看Fe,前為+3價,後為+6價,升三價,總共2mol鐵元素,所以失去3*2=6mol電子,就是轉移6mol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