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化學計算題怎麼做
化學計算題是中學化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題型。如何提高計算題的教學效果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近些年來,本人對此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有益的嘗試,這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淺見。
一、設計梯度,誘發深入
化學計算題中,學生最傷腦筋無疑是綜合題,這類題目文字繁多、數據多、綜合性強,盡管學生掌握了一些解簡單題的知識和經驗,但因綜合分析能力差,不善於化繁為簡,不能對知識准確遷移,因而覺得十分棘手。這類題目看似高深莫測,其實,也不過是由一些簡單題目復合而成。如果老師能給學生設計合理的知識梯度,誘發深入,則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例.在一溶液中含有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三種鈉鹽,為了測定含量:
(1)先加入40 g 10.4%的氯化鋇溶液剛好完全反應,共產生沉澱4.32 g;
(2)用足量的稀硝酸處理沉澱,產生0.44 g氣體;
(3)在濾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共產生8.61 g沉澱,求三種鈉鹽各多少克?
初中學生看了這道題目,有的茫然不知所措,有的感到似曾相識,卻理不出頭緒,有的好像找到了解題途徑,但對是否正確沒有把握,這時,可出示下面的題目。
(1)NaCl、Na2SO4、Na2CO3三種物質哪些可以與BaCl2溶液反應,產物是什麼;
(2)Na2CO3、Na2SO4共24.8 g,其中含Na2CO3 10.6 g,用足量的BaCl2與其作用,共產生沉澱若干克,再用稀硝酸處理,能產生CO2多少克?
(3)若要生成143.5 g氯化銀,需NaCl幾克。
講完這三道題,再作上面的題目,心理就有底了,這里要特別向學生強調,濾液中的NaCl來自三部分,既有原混合物中固有的,又有Na2CO3,Na2SO4與BaCl2作用生成的。
二、發散思維,拓展思路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初中化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部分計算題也是計算題的難點之一,有些題中隱蔽一些幾乎可以亂真的迷惑因素,所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即使一些好學生也往往被一些表象所迷惑,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我們能夠每做一個類型的題目,然後作以小結,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以後碰見此類題目,就不會「大上其當」。
表1 一組求溶質質量分數的習題
以上題目的出現,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學生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你們做的是否正確呢」,在存在疑問的心理狀態下更有利於學生的求知慾從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這是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最佳時機,如果教師能准確把握這個時機,在學生思維的最佳突破口給予點撥,這對學生的智能發展無疑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對於化學計算題中同一類型的題目,它們在某些形式上有所變化和發展,在教學中應分門別類地歸納總結。
例1.把50 g 98%的H2SO4稀釋成20%的H2SO4溶液,問稀釋後溶液的質量是多少?
2.把50 g 98%的H2SO4稀釋成20%的H2SO4溶液需水多少克?需水多少毫升?
3.配製500 g 20%H2SO4溶液需要98%的H2SO4多少克?
以上題目,雖內容和形式不盡相同,但相互間存在著變化演繹關系,只要僅僅抓住「稀釋前後溶質的質量不變」這一關鍵,稍作點撥學生便恍然大悟,從而正確解題,這對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是十分有益的。
四、啟發思維,妙思巧解
在化學計算題的教學中,既要重視基礎,讓學生掌握常規的解題方法,也應重視技能,盡可能尋求妙思巧解,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得以升華。
例.在t ℃時,有某物質的溶液n g,將其分成兩等份,一份自然蒸發掉10 g的水,溶液即成飽和溶液;另一份只要加入3.6 g該物質,也將成為飽和溶液,求t ℃時此物質的溶解度。
本題數據較多,學生甚覺棘手,教師不必將答案直接簡單地提供給學生,更不能越俎代皰,代替學生思考,充分利用學生思維處於「受激發狀態」,急於得出答案的思維最佳良機,指點迷津,指出:「蒸發掉的水分與加入的溶質形成的溶液恰是飽和溶液」,這時,老師象擂鼓一樣,重槌敲打,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化學計算題型甚多,切勿搞題海戰術,而應該腳踏實地的將其歸類,提高學生解計算題的能力。
⑵ 怎樣做化學計算題
關於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要領可以歸納為: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需將純量代方程;
量的單位可直接用,上下單位應相同;
遇到有兩個已知量,應找不足來進行;
遇到多步的反應時,關系式法有捷徑.
有關溶液的計算
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在有關溶液的計算中,要准確分析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它們的最基本的質量關系是:
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
應注意此關系中,溶質質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1.溶解度的計算
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質、溶劑和溶液的量的關系,可進行如下的有關計算.
(1)根據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飽和溶液里的溶質和溶劑的量,求這種物質的溶解度.
(2)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該溫度下一定量的飽和溶液里含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3)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劑質量減少(蒸發溶劑)時,能從飽和溶液里析出晶體的質量.
(4)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溫度變化(降溫或升溫)時,能從飽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體的質量.
2.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初中化學中常用百分數來表示.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式如下:
溶質的質量分數=×100%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題可以有: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液的質量分數.
(2)已知溶液的質量和它的質量分數,求溶液里所含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3)將一已知濃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進行稀釋,或加入固體溶質,求稀釋後或加入固體後的溶液的質量分數.
3.溶液度與溶液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
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之比,是一個固定的值,也就是說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分數是恆定的.在計算中首先要明確溶液度與溶液質量分數兩個概念的本質區別.其次是要注意條件,必須是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才能進行換算.
溶解度與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如下:
溶解度 質量分數
量的關系 表示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間的關系 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間的關系
條件 ①與溫度有關(氣體還跟壓強有關)②一定是飽和溶液 ①與溫度、壓強無關②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但溶解溶質的質量不能超過溶解度
表示方法 用克表示,即單位是克 用%表示,即是個比值,沒有單位
運算公式 溶解度=×100 %=×100%
換算公式 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00%
⑶ 初中化學計算題怎麼做要詳細的步驟我一點都不會答好
初中化學的計算通常比較簡單,主要步驟如下。
1,根據題意設未知數,通常要求啥就設啥
2,根據題目條件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找到比例關系
3,結合方程式與已知數據列等量關系數列
4,答
⑷ 初中化學計算題的格式
第一步:解:設........。第二步:列出化學方程式。第三步:列出相對分子質量。第四步:列出已知量,未知量。第五步:列出比例式。第六步:解比例式。第七步:寫出答案。在學習初中化學時要勤於預習,善於聆聽和做筆記。
要想學好化學,首先要了解這門課。上課前一定要預覽。預習時,除了認真閱讀新課程內容外,還應在不明白的地方做標記,並盡量做課本上的練習。這樣,有了問題和困難,聽力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初中化學內容多,知識零散。教師在講課時,重點講授重點內容。因此,我們要認真聽課、認真記筆記,這樣不僅有利於課後復習、掌握重點,還能有效防止課堂「分心」。但是在做筆記的時候,要在聽清楚老師講的基礎上,記住課本上沒有的重點、難點、疑問和內容。
拓展資料:
1、經常復習,記住更多。課後要及時復習,認真做功課,這是學好化學的重要環節。可採用課後復習、周復習、單元復習、章節復習、綜合復習等方式進行復習。復習方法包括復述、聽寫、聯系等,只有反復復習才能牢牢掌握知識。目前的初中化學課本中有很多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要掌握的元素符號有20多個,還有很多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知識。
2、這些內容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它們大多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如果你不能記住它們,你會發現很難在「化學王國」中行走。我們應該記住化學的所有術語和定義並仔細區分它們,例如化合物,純物質,簡單物質和混合物。它們的定義不僅應該被記住,而且還應該被區分和比較。我們應該扣上定義中的字眼,讓每個人都說清楚,包括每個人。一旦你真正知道牛奶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你就不用想很長時間了。必須牢記常見的化學反應。你應該能夠寫下條件(熱、光、催化劑、箭頭)可逆和不可逆都需要注意。不用說,必須記住反應過程的現象。化學中的公式被理解為數學公式。記住要全面、注意靈活性。
3、 徹底理解課本,並與實踐相結合。以課本為主線,認真閱讀課本,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因此,學生一定要善於閱讀課本,如課前預讀、課後精讀、經常選讀等,既要注意主要內容,也不能忽視小字、一些圖表、材料和選修內容。中學化學內容與生活和生產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化學的同時,要盡量接觸生產生活的現實,從身邊的生活中尋找化學,品味化學,這樣才能學得越來越有興趣,想學的更多,並且喜歡學習更多。
4、重視實驗,培養興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認真仔細地觀察老師的示範實驗,認真做好每組實驗,了解並記住實驗中用到的儀器、葯物、裝置、實驗原理、步驟、現象和注意事項。一本《錯題本》專門記錄了練習、作業、考試中的錯題,分析了錯題的原因,記錄了正確的、好的解法。另一本「好題本」對於一些好題,好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和解題規則,把它們寫下來,考前閱讀,可以事半功倍。
⑸ 化學反應中的有關計算題怎麼做
化學反應中的計算,除了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有時需要做一些簡單的計算之外,剩下的就是反應物與生成物量的計算了。
在計算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時,首先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再配平,這樣就獲得了所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數量關系。如:
2HCl+Ca(OH)2=CaCl2+2H2O
2mol 1mol 1mol 2mol
看見,2mol鹽酸與1mol氫氧化鈣反應生成1mol氯化鈣+2mol水;
或者:
2HCl:2×(1+35.5)=73
Ca(OH)2:40×(1+16)×2=74
CaCl2:40+35.5×2=111
2H2O=2×(1×2+16) =36
或者知曉:73g鹽酸+74g氫氧化鈣+111g氯化鈣+36g水
一切計算問題,都以該比例進行。
⑹ 初三化學計算題怎麼做
化學計算題的解答一般離不開化學方程式,首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MnO2+4HCl=MnCl2+Cl2+2H2O
MnO2---Cl2
87 71
m 1.42g
其次,根據已知條件和待求量,列出關系式(如上)。
最後寫出比例式:87/71=m/1.42g m=1.74g
樣品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1.74g/1.8g)x100%=96.7%
⑺ 化學初中計算如何做
這個題目你要理解題目中化學關系,
把化學關系的語言轉換成數學語言,
通常就是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