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比賽具體流程是什麼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分為兩個階段: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簡稱初賽;和「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簡稱決賽。
1、初賽在每年9月中旬舉行,筆試(3小時),全國統一時間在各省市自治區分若干考場同時進行。
2、決賽在來年春節前舉辦冬令營進行,分理論競賽(4小時)和實驗競賽(4-5小時)兩輪。
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初賽的選手為普通高中學生。年齡在來年國際競賽前小於20歲。決賽選手名額為每個省、市、自治區5名。
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獲一等獎的學生不超過總人數的1%,可獲得大學保送生資格。 內容是:高中化學競賽考試大綱,自己網路一下。這幾年都是按照《2008高中化學競賽考試大綱》的
Ⅱ 初中化學實驗比賽,表演性的~有哪些方案呢
我覺得氨氣噴泉實驗不錯呢,
原理:氨氣極易溶水,其水溶液顯鹼性。
實驗用品:塑料瓶(礦泉水瓶或可樂瓶)、小試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導管、燒瓶、橡膠管、橡皮塞(雙孔兩個);濃氨水、氫氧化鈉固體、酚酞試液、水。
氣體的收集:利用濃氨水的揮發性,在濃氨水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或生石灰),氫氧化鈉固體溶於濃氨水中放出熱量,加速了濃氨水的揮發,迅速放出氨氣。
實驗操作及現象:
①將小試管用橡皮筋固定在尖嘴玻璃管上,塑料瓶中加入適量水,滴入酚酞,振盪。
②按上圖一安裝好實驗裝置,雙手緊握燒瓶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小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濃氨水、氫氧化鈉固體(或生石灰),迅速伸入燒瓶內,重新安裝好裝置,觀察現象。可以看到小試管中有氣泡放出,燒瓶中空氣由D處橡膠管排出,燒瓶中空氣排完,D處用夾子夾住,多餘的氨氣會由尖嘴導管排入塑料瓶中,溶於水後便可觀察到瓶中酚酞試液變紅色。
④反應完畢,用一隻手的食指按住瓶塞上的短玻璃管C處,另一隻手擠壓塑料瓶,使少量的水進入燒瓶,即可形成美麗的噴泉。通過堵住C處手指的控制,可調節塑料瓶中進氣量,使之產生一定的負壓,這樣可控制噴泉的大小,延長噴泉持續的時間,突出了實驗現象。
實驗優點:
①把氣體的收集和噴泉實驗的裝置連成一個整體,無需事先收集氨氣,操作簡單、易於進行,實驗成功率高。
②可節約時間和葯品,整個實驗可在5 min內完成;葯品用量少,實驗可向微型化方向發展。
③噴泉可隨意控制,延長持續時間、突出了實驗現象。
注意事項:①所加葯品的量需根據燒瓶的大小適當調節。②葯品的加入要迅速,避免生成的氨氣大量外逸,污染教學環境。
圖不太好找,你自己網路下「氨氣噴泉」,看看視頻,看兩遍就會做了。
Ⅲ 如何有效開展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實驗課教學流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應該以實驗為基礎和核心。探究式
實驗課就是一種較好的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的形式。這種課的特點是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實驗條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整節課的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步:
一、導入新課-----巧設懸念引發興趣。一般是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緊密聯
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通過化學故事、化學魔術引出懸念,讓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為什麼」,使學生一上課就興趣盎然,沉浸在樂學的氣氛中。
二、提出問題收集資料-----誘導探究激興趣。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任務。所提出的問題都應該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和開放性、發散性,以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深入思考,形成多元的回答,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大膽推論,然後再根據不同推論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推論是否正確,最後由實驗得出結論。
三、提出假設,小組討論並評價。同學們對上面的問題有很多見解,此時可以組間質疑,學生間互相找資料,來論證自己說明自己的觀點,此時教師應及時抓住學生的有意義的假設,啟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四、設計實驗方案,驗證自己的假設-----研討釋疑增興趣。學生通過學習
一些疑問已經解決,但同時又產生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學生在探究新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受到了什麼啟發都會反饋出來,甚至爭論不休。此時,教師要以恰當的誘導、點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開展熱烈的討論、認真思考,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在探究實驗課上,以4人一個小組為宜。小組內既要有明確分工也要有相互合作。根據探究任務,共同討論確定實驗方案然後按照分工,有人做實驗,有人填寫實驗報告,有人歸納總結等等,這種活動方式既不同於教師的演示實驗,也不同於簡單的學生分組實驗,而是突出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實驗、合作交流的特點,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主動的獲取化學知識的過程。利於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等。
五、交流與表達。表達和交流也是探究學習的高潮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要將已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並在組內和組間進行交流。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同學之間進行質疑和評價,教師就其中的問題進行追問,形成結論。通過交流和研討,使同學們共同分享探究成果,這是探究實驗課不可缺少的環節。
六、反饋與矯正。教師要針對這節課精心選擇適當的練習題,讓學生對獲得的知識加以鞏固和應用,同時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以便於教師的自我調整。
七、回顧與反思。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經歷了哪些歷程,讓大家共享學習過程的快樂和收獲。此時教師適當加以思想教育的滲透和情感教育。
總之,實驗課對老師的要求很高,課前要精心備課,利用化學故事、魔術實驗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精心設計實驗,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聯系實際,觸景生情,激發學生求知慾。
(來自網路)
Ⅳ 如何開展好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
如何開展好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
如何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點,利用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勢和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是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可以建構實驗教學新模式,不斷誘導學生建立新的目標,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建立新的認知結構,並採取一定的輔助教學途徑,實現初中化學實驗的有效教學。並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這一實踐活動來獲取化學知識培養學習學生能力是最佳選擇。
一、讓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唱主角
通過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只重視理性認識而忽視感性認識的錯誤做法。在化學實驗中讓學生尋找操作錯誤的原因,探索最合理的操作程序,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學生明白了知識的結論重要,獲取知識的過程、手段更重要。通過化學實驗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判斷能力,分析現象的能力,讓學生透過簡單現象發現內在的本質。若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還可以培養學生團隊的意識,協作的精神,這也是素質教育最新要求。通過化學實驗使學生能提高環保意識,節能降耗的意識。例如在實驗結束時,對實驗廢棄物(包括用剩的葯品,取葯品用的紙槽等)的處理,以及實驗室制氧氣後對催化劑的回收再利用,能讓學生懂得環保是每一個人的義務,節約是有理論依據的,通過實驗可培養學生的科學作風,科學習慣。利用好化學實驗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素質,要使之落在實處。
二、讓化學實驗貼近現實生活
現行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有典型性,實驗現象也很吸引人,確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於課本中所列實驗用品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沒法在生活中得以親身體驗。所以學生往往把教師的演示實驗看成一次精彩的魔術表演,而學生只不過是一名觀眾。為了避免化學實驗脫離實際,使學生不僅喜歡看演示實驗,更喜歡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合適的物品自己設計方案自己親手做實驗。例如在歸納物質的物理性質時,通過日常生活中人人離不開的食醋、食鹽、醬油的對比讓學生自己總結三者的區別後,再歸納物理性質包括的范圍;利用兩張廢紙,一張撕成碎片,另一張點燃,來推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利用廢電池的金屬外殼,水垢來製取氫氣和二氧化碳;到學校附近的化工廠考察化學變化在工業上的應用;到大自然中採集土壤樣品;利用植物來製取酸鹼指示劑;通過調節水樣的酸鹼度現象觀察牽牛花顏色的變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滅火比賽,教師製造出不同位置不同燃料的火災,讓學生自己尋找滅火的材料,設計滅火的方案,通過親身的體驗讓學生明白滅火的原理。同時也增強消防意識,還可以讓學生從家中自製一些溶液互換後通過簡單的實驗推出溶液的名稱。指導學生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進行科技小發明,利用木炭的吸附製作凈水裝置。
總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多創立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實驗情境,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到化學實驗中,讓學生在實驗中收獲知識,得到樂趣。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學習的過程關鍵在於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的認知結構存在不足或者錯誤,然後在外界和內部的推動下形成完善和優化認知結構的意識,形成預期的認知目標,才能實現認知結構的轉變。教師作為重要的外界因素,其引導作用不容忽視。因此就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當在化學實驗課堂上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幫助。通過滲透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中進行指引。首先,問題導入設置問題情境;其次,建構概念創設判斷條件;再次,問題解決形成最近發展區,獲得獨立概念和結果;最後,歸納總結,通過獲得的新概念和原有認知結構進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許多實例進行有意識的應用和嘗試。例如在進行下面的實驗時,就可以進行嘗試。在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學中,對白磷的燃燒演示實驗進行改進,用導管向燒杯的熱水中緩緩通入氧氣,可看到熱水中的白磷與氧氣接觸後,也開始燃燒,產生火光。演示結束後,引導學生思考3個問題:
在介紹上面的問題後,繼續向同學演示紅磷燃燒的實驗。先將少量紅磷放在鐵紗網上,然後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思考現象背後原因和規律。藉助於這種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由於實驗現象饒有趣味,所提出的問題富有思考性,可以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四、讓化學實驗成為探究性課題
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最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也是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最好方法。選擇合適的實驗項目是關鍵,要求教師把握好尺度,所定實驗用品從生活中能找到、實驗操作簡易無危險、實驗目標比教材中要求略高、實驗方案要求多樣化、實驗內容融合相關學科,例如可以設置如下實驗項目:
(1) 證明自來水不是純凈物
(2) 驗證白酒中含有水
(3) 收集一瓶你卧室里的空氣樣品
(4) 收集一些利用水生植物製得的氧氣
(5) 測定蘋果、桔子的酸鹼度
(7) 證明紙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氫元素
對教材中的實驗裝置進行改進,讓學生利用物理中學過的電學知識設計一套檢驗酸、鹼、鹽溶液導電性的裝置。讓學生利用實驗中破損儀器,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如飲料瓶、葯瓶、輸液管、廢筆桿等製作簡單的儀器。例如可製作簡易的啟普發生器,洗氣瓶,沖洗瓶,集氣瓶等儀器。
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學認識的源泉,是訓練科學方法的有效途徑,是養成科學態度的必由之路。在素質教育全面展開的今天,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獨特的作用,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構建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習平台,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展示創造能力,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獲取真知,收獲樂趣。
Ⅳ 化學興趣小組:急求趣味化學實驗比賽方案…
給我以前初中做過的一個實驗,很好玩葯品准備:碳酸氫銨(一種肥料)溶液,硫酸銅(或者氯化鐵)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實驗工程:1.碳酸氫銨溶液加入硫酸銅(或者氯化鐵)溶液中,現象,有氣體產生,具有刺激性,同業液面產生一層藍色泡沫不溶物(氯化鐵現象類同,只是泡沫顏色為有點淺桃紅色) 2.在往裡面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此時現象為泡沫溶解,溶液變為澄清的藍色(澄清的桃紅色)實驗特點:鹼性溶液中,銅離子和鐵離子應該沉澱,次實驗相反,不但沒沉澱,反而使銅離子,鐵離子沉澱溶解。此部分你可以自己去尋找原理解釋。
Ⅵ 如何組織學生有效實驗
課堂討論通常情況下只安排幾分鍾或十幾分鍾,這幾分鍾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討論內容的選擇。那麼,選擇什麼樣的內容才有價值呢?首先,組織討論必須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越是教材的核心問題,越要讓學生去主動學習。數學中的一些概念
Ⅶ 如何指導學生做好化學實驗
學生實驗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教學程序,運用感覺器官和一定的實驗器材,完成實驗操作活動,感知在實驗中出現的事物和現象,並得出科學性的結論和規律的活動過程。它能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動腦的機會,使學生的觀察能更加仔細認真地進行。為此,教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多下功夫,課前精心准備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好實驗內容,熟悉教材中每一個實驗的特點,以便於學生進行定性、定量、定時的操作。教師還要檢查分組實驗器材的數量、可靠程度,做好課前的各種物質准備工作,布置好實驗所需的實驗環境,例如:做摩擦起電實驗時,教室需要保持乾燥,做露、霜的形成實驗時,地面要適當灑水。教師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要有準備,如使用酒精燈時,桌面要放濕布,以便酒精灑出時能及時滅火,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分組實驗。
二、嚴密組織,指導實驗操作
由於實驗種類不同,教師指導的側重點也有區別,下面筆者僅就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訓練實驗操作的技能、技巧時,教師如何進行指導加以說明:
1、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動性與表現慾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在設計實驗時包含要解決問題的小實驗、小游戲等,創造出一個讓學生積極要求解決問題的環境,讓他們在實驗興趣的驅使下動手操作。如:教學《葉畫》一課時,讓學生根據採集製作的不同葉型的葉子,通過剪、拼、粘、貼等方法製作出金魚、小樹、春天等有趣的葉畫,這樣,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其審美能力。
2、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技巧
學生只有正確地操作,才能產生理想的實驗結果,獲得可靠的數據,提高實驗成功率。教師可以根據某些儀器的操作過程,對學生進行指導。如:酒精燈的使用,教師的示範指導可歸納為檢查、揭帽、側點、加熱、蓋滅。實際操作就是用前檢查燈體、酒精量多少、燈芯狀況,揭掉燈帽,用火柴從側面接觸燈芯,用火焰的外焰加熱,使用完畢後用燈帽蓋滅酒精燈。學生開始操作後,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多數學生的操作上,注意發現學生共性的操作錯誤,及時提醒學生,必要時進行正確的示範操作。在進行普遍指導的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個別指導,對操作困難或不認真、不仔細的學生多予以指導,防止操作技能的不均衡性。總之,教師要依據學生特點,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
三、在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注意分析、觀察、聯想、思維
實驗中的現象多是在動態中產生的,如物體振動時的發聲,電路閉合時燈泡的發光等。觀察動態事物與靜態事物方法是不同的,需要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敏捷,並適時捕捉現象發生的時機。有些實驗是連續的,例如,說明氧氣性質的實驗,實驗現象是在動態變化產生,學生觀察到帶有火星的木條在剛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口時,開始重新燃燒,伸入瓶中後劇烈燃燒發出明亮的白光,過一段時間後,火焰熄滅,瓶口充滿「白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這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產生了聯想和思維,這種高度的興奮會使學生產生探究原因的積極性,並推導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學生就會善於在動態變化中獲取准確的實驗現象,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四、開展好課外實踐活動
由於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些實驗無法在課上完成,教師要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活動,以彌補課堂分組實驗的不足。如指導學生利用一些材料製作教具,既可以解決教學儀器短缺的問題,節省資金,又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是學生各種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在每個環節中都體現了對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思維的訓練。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實驗教學予以高度重視,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使實驗教學在自然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Ⅷ 化學實驗競賽有實驗步驟嗎
化學實驗競賽有實驗步驟。
化學實驗競賽是化學競賽的一種重要形式。化學競賽採取實驗的形式,是由學科本身特點決定的。
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實驗技能,提高科學素養,增強團隊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