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電力學院有幾名東方學者 是正教授嗎
龐教授是副教授,另外位不熟
② 上海電力學院劉青榮老師怎麼樣啊
相比較起來還是劉青榮好一點,相信我,兩個老師的課我都上過,具體來講劉青榮不點名,偶爾會點一下,上課還是很認真,有責任心的,但是段實在不行了,課講不清楚,還是水平問題
③ 上海電力學院的研究生好考嗎,第一志願報會錄取嗎 本科不好的學校導師有偏見嗎
這幾年都是過國家線就能錄,第一志願報的人不多吧,好像大多數是調劑來的
不會有偏見的,這學校本身就不怎麼樣,來這學校讀研究生的人本科學校好的非常非常少
熱能就業不太好是真的,尤其是女生,如果你不是上海人,以後也不想在上海工作,建議不要報,學不到什麼東西還白搭時間
④ 我是上海電力大學研究生,導師找了交大的校外導師好不好
你是上海電力大學的研究生,導師肯定也是本校的教授,你如果畢業論文答辯要由你的老師輔導,論文提交也是導師簽字才可,所以找校外導師不好,可能論文都無法提交,更不用說答辯了,所以要慎重考慮。
⑤ 急!上海電力學院怎麼樣
我今年剛畢業,我告訴你現在真實的電院電力行業就業
本校除了與電力有關的專業其它專業可以忽略
上海電力學院與電力有關的主要就以下3個專業
熱動---電氣---自動化(方向)
其中 電氣 是對應於電力公司、供電局的
熱動 自動化 是對應於發電廠的
電力公司供電局一般只招電氣的人
發電廠招的最多的是熱動的人,一般每年每廠招3-4個左右熱動的人,年年必定招。隨後是自動化一般是每年每廠1-2個可能有些年有些廠不招自動化的人
電氣專業人太多這樣招進的比例就小了,而熱動人少招的人的比例就高,所以熱動是最保險進系統的專業。
隨後電力公司、供電局、發電廠在招人的時候是有地域規則的,簡單的說就是
上海電力公司,上海的發電廠只招上海生源。
外地的電力公司,外地的發電廠,除了上海生源都招。
至於全靠關系,是不確切的
因為,最適合就讀上海電力學院的恰恰是外地生源,只要畢業時成績不錯,並且願意重新離開上海,那麼進個電力公司發電廠,其實是很簡單的,而且基本不要關系,每年都會有各大發電公司電廠的代表來學校招人,基本上午面試下午就簽約,(相當羨慕)。另外,外地的電力公司與發電廠其實收入和上海是持平的但是上海的消費則高出外地幾個數量級。
(以上是我這半年來上海各大電廠面試後的體會)
另外除了電力公司發電廠,還有個就業重點就是電力工程公司,也就是建設電廠電網的公司,這基本就不要關系,甚至沒有地域規則,就像今年在上海的幾家核電工程公司,自動化招了好多人且只要外地的學習成績好一樣要的。並且收入不比電廠的差,甚至高於某些電廠。
總之,這幾個專業的就業率及起薪是同類學校甚至重點院校無法相比的,這是事實。
⑥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哪些導師好
1、信息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電子專業相對不錯。
2、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是解放前的電機工程系。50年代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分為電工與計算機科學系(三系)和電子工程系(四系)。1985年,三系和四系合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電子電工學院。下設電機工程系、自動控制系、計算機系和電子工程系以及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研究所、光纖技術研究所、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1989年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1987年,通過與國家水利電力部聯合辦學,以其中的電機工程系為主體成立了電力學院,電子電工學院遂更名為電子信息學院,並將精密儀器系(八系)並入。
⑦ 誰能介紹一下上海電力學院研究生導師
個人覺得本校最有前途的碩導是張浩,其他導師都沒什麼區別,因為張教授很有背景。
⑧ 拜求上海電力學院環境工程系導師及聯系方式!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邊曉燕、程浩忠(校外)、何昌群(校外)、賈振堂、江友華、金義雄、雷景生、李海明、李輝、彭道剛、丘智健(校外)、謝敬東(校外)、楊寧、葉波、張鍵(校外)、張旭航(校外)、鄭小霞;
熱能工程:紀冬梅、劉青榮、王昊;
應用化學:賴春艷、王保峰、辛志玲、姚偉峰
⑨ 上海電力大學環化學院研究生調劑
這個分數還是盡量等著你的一願志院校復試信息為好,這個分數在A區不能算是高分。調劑還是有風險的,不論是高分或是一般分數的考生調劑都有一定風險,何苦要走這條路。
⑩ 研究生的哪個導師人好
但也有為數不少的院校對導師選擇是不做要求的。這些學校一般是錄取後,通過師生相互間的了解,進行雙向選擇。當然,如果能夠聯繫上一個看好你的素質和能力的老師,那麼必然給帶來很多的幫助,即使他/她沒法決定錄取你,但他∕她在幫助了解專業科研方向、專業實力、專業報考與錄取情況方面以及在復試科目的重點、考查形式等方面給予你的指點都是有幫助的。因此,盡力聯系一個好導師(即使最終他/她沒有成為你的導師),與他∕她進行有效的溝通是很重要的。以下簡要探討如何選擇好導師,以及如何與導師進行有效地溝通。
根據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對選導師有要求,在開始准備復習時就應選擇導師。如果院校沒有要求,則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備初試,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考完後可以對答案,估分數,再結合以前的錄取線(要根據該年試題的難度進行調整),大致估計下自己是否能夠進入復試。在成績出來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師的基本情況。分數出來後,雙向選擇導師。
需要特別提醒一下的是,參加調劑時一般需要事先聯系導師。
理想的參照系是這樣的:
(1)人品好的導師。研究生階段,老師的為人必然對你,甚至對社會都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好的導師,一般都很謙虛,尊重學生,給研究生一個很寬松自由的研究氛圍,並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這個一般要通過學長才能了解到,當然也可以在跟導師的聯系交往中看出來。
(2)科研能力強的導師。讀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實力,為畢業後快速進入工作角色做准備,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形成的。如果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話,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樹就會比較困難。另外,在經濟技術一體化的今天,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著導師的科研經費少,科研經費少就無法保證一些實驗的順利進行。所以報考前應該盡量對導師的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有一些了解。看看導師的科研經費是否充足,科研課題是否比較多,是否比較前沿。當然,對大部分名校來說,導師的科研經費是不成問題的。
(4)導師科研方向與自己的興趣、專業追求相符合。要盡可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深入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選擇那些科研方向與自己興趣一致的導師。這可以通過導師近期發表的論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課題來了解。
此外,務必注意以下幾點:看自己是喜歡理論還是喜歡實踐。如果自己喜歡理論研究,在選擇導師時就應該偏向於做理論方面的導師,最好找一個教授級別的老師;而感覺自己適合偏重實踐方面,在選擇導師時也應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項目多一些的導師,至於導師級別倒不是很重要。還要看自己今後有沒有出國和讀博的打算。想出國的話最好選一個有海歸背景的導師,想讀博的話最好選一個教授級別的導師。如果想畢業後就業,導師選擇就相對沒那麼重要。
至於選擇年輕還是年老的導師,就要看個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長的導師有更多的指導經驗和科研經費,而年輕的導師經驗相對不足,但在科研上他們會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闖勁。
(1)學校的網頁上關於專業領域老師的介紹。
(2)通過網路、谷歌等網站搜索導師的畢業學校、科研經費、研究方向、聯系方式等信息。這些介紹可能很簡略,有些甚至是過期信息,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篩選。
(3)學校的學生論壇上的相關信息。
(4)與老師的學生或高年級的學生交流。
在選定自己理想的導師以後,應該及時和導師取得聯系,以防別人捷足先登,因為導師可以指導的研究生人數畢竟有限,如果你聯系得比較晚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處於劣勢,甚至會被直接拒絕;另外,及時聯系導師還有可能對你的復試有很大幫助,你可以誠懇地告訴他你對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興趣,對他∕她本人非常欽佩,還可以詢問一下,要想成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適應研究生生活應該做哪些准備等等。
溝通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方面。溝通能力不強的朋友可以通過多看看人際交往方面的書,多聽講座,多與身邊的朋友(電話)交談等途徑來提高溝通能力。
與導師溝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長口頭表達,可以首先電話聯系;如果你不擅長口頭表達,那麼最好先發封郵件給老師,寫明你的考研打算、個人情況(所在學校專業、成績排名、科研實踐經驗、獲獎情況等)、讀研計劃(對什麼感興趣、讀研期間准備怎麼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後表明你對導師的敬仰之情,感謝導師的閱讀,並希望得到導師的回復。
至於郵件聯系或電話溝通的語言技巧,則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總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負,謙虛謹慎而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年輕人的活力。記住:導師也是人,和自己身邊的老師一樣的人。大部分導師一般都是喜歡學生的,樂於為學生解答問題的。
最後請記住兩點:
(1)實事求是。不說假話,自己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掩飾自己的不足之處。能力差,背景差一點都沒有關系,關鍵是要誠懇、虛心、上進、勤於學習、勇於挑戰,大膽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終,考研的成功需憑初試分數、復試筆試分數、面試成績說話。初試分數、復試筆試分數高的話,從大量的案例來看,導師一般是不會在面試中為難你的。雖然有不少學校的老師在復試時,即便已經決定要錄取你了,還會從不同角度來「刁難」你。但是,這也只是為了讓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還很多,不能驕傲。
(2)大膽嘗試。確實有一些導師會對學生詢問考研事情表現出冷淡的傾向,因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們自己的工作很繁忙。這個時候你不要氣餒,不要灰心。只要大膽嘗試,多試幾次,總有可能遇到熱心的老師的。即使萬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為其他考生也會受到相同的待遇。復試時當面找老師談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小木蟲為個人公益性站點,此信息由網友發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