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那部分怎麼學啊
化學物質的量的復習資料 一、理清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三者的關系
物質的量在國際單位制(SI)中是七個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於表示微觀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的數量,我們在計量物質的多少時通常就是用質量、體積、物質的量;摩爾(mol)是物質的量的SI單位;而阿伏加德羅常數NA則是mol這個計量單位的計量標准,此計量標准(注意:它不是單位)等於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數量,根據定義,阿伏加德羅常數本身是一個實驗值,其最新實驗數據NA=6.0220943×1023mol—1。如氧氣分子的數量為此數的兩倍,就可以記為2molO2。
二、識記兩種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1.由固體配製溶液
步驟:①計算②稱量③溶解④轉移⑤洗滌⑥定容、搖勻
儀器:容量瓶、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2.由濃溶液配製稀溶液
步驟:①計算②量取③稀釋④轉移⑤洗滌⑥定容、搖勻
儀器:容量瓶、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三、理解三個公式
1.物質的量計算的萬能公式:n=m/M=V(g)/V=N/NA=cV
式中n為物質的量,單位為mol;m為物質質量,單位為g;M為摩爾質量,單位為g�6�1mol-1;V(g)為氣體體積,單位為L;Vm為氣體摩爾體積,單位為L�6�1mol-1;N為粒子個數,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6.02×1023mol-1; c為物質的量濃度,單位為mol�6�1L-1;V(aq)為溶液體積,單位為L。
解答阿伏加德羅常數(NA)問題的試題時,必須注意下列一些細微的知識點:
①標准狀況下非氣體物質:水、溴、SO3、CCl4、苯、辛烷、CHCl3等不能用Vm=22.4L/mol將體積轉化為物質的量。
②分子中原子個數問題:氧氣、氮氣、氟氣等是雙原子的分子,稀有氣體(單原子分子)、白磷(P4)、臭氧(O3)。
③較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Na2O2與H2O、Cl2與NaOH、KClO3與鹽酸、銅與硫、電解AgNO3等。
2.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稀釋
ω1�6�1m1=ω2�6�1m2(稀釋前後溶質的質量守恆)
ω1為稀釋前溶液的質量分數,m1為稀釋前溶液的質量;ω2為稀釋後溶液的質量分數,m2為稀釋後溶液的質量。
3.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稀釋
c1稀釋前濃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c2為稀釋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V1為稀釋前溶液的體積,V2為稀釋後溶液的體積。
四、掌握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四條推論
阿伏加德羅定律(四同定律):同溫、同壓、同體積的任何氣體所含分子數相同或氣體物質的量相同。氣體摩爾體積是阿伏加德羅定律的一個特例。
1.推論一: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於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分子數之比(V1:V2=n1:n2=N1:N2)
2.推論二: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比等於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ρ1:ρ2=M1:M2)
3.推論三:同溫同壓下,同質量氣體的體積比與相對分子質量成反比(V1:V2=M2:M1)
4.推論四:同溫同容下,氣體的壓強比等於物質的量比(P1:P2=n1:n2)
以上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必須理解記憶,學會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 RT)自己推導。
五、辨別五個概念
1.摩爾: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的集體中所含有的粒子數目與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數目相同,則該集體的量值為1mol。
2.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表示的意義,實質上就是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3.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
4.氣體摩爾體積: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摩爾質量。
5.物質的量濃度: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的溶液的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
② 高中怎樣學好化學的方法
1、背,全背,必須背!
你必須把課本上的知識背下來。
化學是文科性質非常濃的理科。記憶力在化學上的作用最明顯。不去記,註定考試不及格!因為化學與英語類似,有的甚至沒法去問為什麼。有不少知識能知其然,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
甚至不少老師都贊同化學與英語的相似性。說「化學就是第二門外語」,化學的分子式相當於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就是英語句子,而每一道化學計算題,就是英語的一道閱讀理解。
事實確實是這樣,化學成績優秀者,必定是准確記住了學過的每一種物質的典型的物理、化學性質並能順利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理解並記住了常用的解題方法和基本的實驗操作。
而成績一直徘徊在六七十分,甚至為及格而發愁的「差生」,則肯定在記的方面出了問題。但是,只靠記,也是難以及格!因為化學畢竟是理科,有些知識如果理解了,是沒有必要刻意地死記硬背的。有些知識如果不理解,簡直沒法記住。就算你記下來了,稍微給你變一變,換換數據,你還是不會。
2、記錄,加強記憶
找一個本子,專門記錄自己不會的,以備平時重點復習和考試前強化記憶。只用問你一個問題:明天就要考化學了,今天你還想再復習一下化學,你復習什麼?對了,只用看一下你的本本即可。
正所謂:「考場一分鍾,平時十年功!」「處處留心皆學問。」「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考前復習,當然是要復習平時自己易錯的知識點和沒有弄清楚的地方,而這些都應當在你的小本本才是!
把平時做過的題,分類做記號。以備考試前選擇地再看一眼要重視前車之鑒,,防止「一錯再錯」,與「小本本」的作用相同。只是不用再抄寫一遍,節約時間,多做一些其它的題。
3、及時總結,鞏固提升
有的同學不知道怎麼總結,其實你明白了就很簡單,比如烯烴這一節,我們可以大致按乙烯的結構、乙烯的物理性質、乙烯的實驗室室製法、乙烯的化學性質、乙烯的用途、烯烴的概念、烯烴的通式、烯烴的物質性質遞變規律、烯烴的化學性質的相似性等方面進行總結。以後,每一節都按這個模式。這樣,每天都總結,記憶的效果就好。知識點就記得牢固。
4、習題,循序漸進
適時地針對不熟練的幾個知識點做些階段性測試,找出錯誤,改正錯誤。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的喜悅比失敗的教訓更能激勵我們的進步。
實踐證明,很多學生做不好計算型化學題的原因除了相關的知識點掌握的不牢固外,最致命的缺點是做題習慣不正確,不知道怎樣把已知的條件進行轉化。
如:以物質的量為中心進行計算,把題目中的已知條件盡可能都轉化成物質的量,然後再找和未知的聯系,最後設未知數、列方程。這些最基本的做題習慣,很多學生都沒有掌握。
③ 怎樣學好高中化學中 物質的量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等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
摩(爾)
符號:mol
標准:0.012
kg
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
在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一般利用化學式指明基本單元,而不用漢字.使用摩爾時,基本單元應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
④ 化學物質的量到底要怎麼學才能學好
物質的量是高中階段接觸的新概念,重在理解。把它理解成一個單元、一個整體。比如,一個(班級)有50人,一(摩爾)有2.06*10^23個粒子。(班級)、(摩爾)都是個單位。閑時多想想,理解就好了,另外隨著後續的學習,物質的量的應用很多,慢慢就會變得簡單了。
⑤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怎麼學感覺好難
不用糾結,物質的量和質量一樣,都是描述物質多少的物理量,只不過物質的量是描述微觀粒子的多少。
比如12個雞蛋為 1打,你買雞蛋會一打一打的買,不用關注具體幾個雞蛋,如果給你24個雞蛋,你知道是2打就行。
同樣的,NA(阿福加德羅常數)個粒子為 1mol ,在化學中我們常提到幾mol物質,能夠進行計算。如果告訴你有2.5NA個粒子,你知道是2.5mol物質就行。
望採納
⑥ 化學物質的量,如何才能學好
物質的量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化學概念。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去學習:
一、明白學習的內容
學習重點
1引入物質的量的必要性
2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3阿伏伽德羅常數及其應用。
4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粒子數之間的關系。
學習難點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兩個基本公式的應用
二。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具備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強化計算,並通過計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三、掌握基本概念
1物質的量
(1)是一個物理量;
(2)符號:n;
(3)單位:摩爾(mol)
(4)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5)注意:①「物質的量」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不能把它理解為「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數量」。②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這一單位只適用於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等),不適用於宏觀物質。
2阿伏伽德羅常數
定義: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
符號:Na;單位:mol-1。約為6.02×1023mol-1
2、基本公式
N=n×Na ,n=N/Na
四、強化練習
1、1molH2所含氫氣分子的個數6.02×10 的23次;
2、2molO2含1.204×10的24次個氧分子;
相信,通過這幾個步驟,可以循序漸進的掌握這一化學概念,並應用於今後的學習中。
⑦ 如何學好高一化學物質的量和氣體摩爾體積等這章
弄清各個概念的具體意義,分清楚了,這一章的知識點較瑣碎,各個量之間的聯系要搞清楚.
比如說:
你把一摩爾看作一打(雞蛋),把微粒當雞蛋
微粒個數======雞蛋總數
物質的量(幾摩爾的問題)=====雞蛋打數(幾打)
摩爾質量(一摩爾幾克)====一打雞蛋幾斤
NA(一摩爾幾個)=====12(一打幾個)
再去看看那幾個公式,你會發現 其實很簡單.
公式PV=nRT
(p表示壓強,單位是kPa;V表示體積,單位是L;n表示物質的量,單位是mol;R是常數,取8.314;T是溫度,單位是K)
溫度和物質的量一定時,可以有上面的公式得出p1/p2=V2/V1
即壓強和體積成反比。
其他任何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都可以同理推出,注意要讓其他物理量不變!
要有學好的決心,信心很重要.
加油!
要相信自己!
⑧ 如何把高中化學中的物質的量系統的掌握
高中化學中物質的量及其附屬量的引入,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運算方式,從本章之後,所有有關計算就以「物質的量」為主了。學習時注意。1:理解透徹相關概念——理解(你懂得)(包括: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摩爾質量、氣體的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等) 2:記住公式(n==N/NA n==m/M n==v/vm n==cv、以及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 3:多做題,以保證對公式的熟練應用 4:計算中不要總喜歡使用質量,形成從物質的量思考的習慣 5:隨著課程的進行,你會接觸很多計算竅門,注意它,使用它。祝你好運!!!
⑨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這節好難,有木有什麼快速學會的方法啊! 求解答……
物質的量就是一種計量方式,就像質量,體積,長度等等一樣,別想得很深,它就是用來表示物質的多少,由於與微觀世界普遍規律有關1mol任何物質分子個數均為NA個,在化學裡面使用比較廣泛。而所謂的一切關系,也就是不同度量方式之間的換算。比如18g的H2O多少mol不就和18g的水多少升一樣,只不過中間換算公式不一樣而已,m=M×n,m=ρ×v
⑩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計算怎麼學好
記住老師上課教的解題思路和一般步驟,如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化學計量系數之比,還有要記住基本的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