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書寫化學式時,有多種元素,前後順序怎麼確定
化學式的書寫順口溜「金氫前,非金後;氧化物,氧在後;三元素,排列序;金屬、非,氧最後。原子數,不可漏。」意思是金屬或氫在前面,非金屬在後面,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金屬、非金屬、氧元素。
而在鹽類中,是金屬離子在前,酸根在後,你寫的應該是鉛酸鋇,鋇在前,鉛酸根在後,鋇Ba鉛酸根BaO3 所以化學式為BaPbO3。對於有機物書寫的順序是碳、氫、氧再加其他元素。
(1)化學式怎麼排順序擴展閱讀
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首先寫出組成單質的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構成一個單質分子的原子個數。稀有氣體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金屬單質和固態非金屬單質的結構比較復雜,習慣上也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
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首先按正前負後的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然後在每種元素符號的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一定順序通常是指:氧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號寫在右邊。
氫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氫元素符號寫在左邊;金屬元素、氫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邊。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最簡單整數比表示。
❷ 化學式元素的書寫順序有什麼規律
單質化學式的書寫
1.用元素符號表示:
(1)所有金屬。化學式如Cu、Fe、Mg、Hg等。
(2)所有稀有氣體。如He、Ne、Ar等。
(3)固態的非金屬單質。如S、P、C等。
2.雙原子分子:
(1)液態的非金屬單質。如F2、I2、Br2等。
(2)氣態的非金屬單質(除稀有氣體單質)。如O2、N2、H2、Cl2等。
說明:絕大多數單質的書寫符號上述規則,但也有一些特別的,如臭氧,作為一種氣態的非金屬單質,它的化學式為 ;在常溫下碘為固態的非金屬單質,它的化學式為 。
二、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
對於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我們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①根據物質的名稱確定其組成元素;
②根據排列規則按順序寫出各元素的符號;
③確定並標明每種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
以後同學們學習了化合價,書寫一些復雜的化學式會更容易。
那麼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排列的順序是怎樣確定的呢?
(1)若是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一般金屬元素寫在左,非金屬元素寫在右。如ZnS、NaCl等。
(2)若是由氧元素與其他元素組成的,一般其他元素寫在左,氧元素寫在右。如MgO、Na2O、CO2等。
(3)若是由氫元素與其他非金屬元素組成的,一般氫元素寫在左,其他非金屬元素寫在右(NH3、CH4等除外)。如HCl、H2O、H2S等。
(4)若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一般的順序是「金屬左氧右非金屬中間」或者「氫左氧右非金屬中間」。如H2SO4、Na2CO3、KNO3等。
只要同學們掌握了上述規則,一定能快速地寫出正確的化學式。
❸ 化學式書寫順序
化學式的書寫順序是有規定的
金屬的元素寫在左方,把非金屬元素寫在右方
非金屬氫化物
氫多於三個放右邊(NH3
CH4
PH3
C2H6
C4H8等)
氫少於三個放左邊(HF
HCL
HBR
H2O
HI
H2S等)
❹ 化學分子式排列順序 是按什麼順序
分子式的排列順序CA採用Hill系統*,即最先排C原子,其次排H原子,其它原子按拉丁字母順序排列.化學分子式的排列方式,國際上是通用的,除Hill系統外,還有Richter系統.後者排列順序是C,H,O,N,Cl,Br,I,F,S,P,其餘原子按字順編排,這種方式比較難記,近年已不大採用了.
❺ 化學式命名方法和規律
習慣命名法:
習慣命名法又稱為普通命名法,適用於結構簡單的烷烴。命名方法如下:
(1)用「正」表示直鏈的烷烴,根據碳原子數目命名為正某烷。
碳原子數目為1~10個的用天干名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數目在10個以上的,則用小寫中文數字表示。
「正」字也可用「n-」表示(n取自英文「normal」的第一個字母),但常可省略。
(2)用「異」表示末端具有(CH)CH-結構的烷烴。
「異」字也可用「i-」或「iso」表示。
(3)用「新」表示末端具有(CH)C-結構的含5、6個碳原子的烷烴。
「新」字也可用「neo」表示。
順序規則:
有機化合物中的各種基團可以按一定的規則來排列先後次序,這個規則稱為順序規則(Cahn-Ingold-Prdog sequence),其主要內容如下:
①將單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數(atmmc number)大小排列,原子序數大的順序在前,原子序數小的順序在後,有機化合物中常見的元素順序如下:
I>Br>Cl>S>P>F>O>N>C>D>H
在同位素(isotope)中質量高的順序在前。
②如果兩個多原子基團的第一個原子相同,則比較與它相連的其它原子,比較時,按原子序 數排列,先比較最大的,仍相同,再順序比較居中的、最小的。
③含有雙鍵或三鍵的基團,可認為連有兩個或三個相同的原子。
④若參與比較順序的原子的鍵不到4個,則可以補充適量的原子序數為零的假想原子,假想原子的排序放在最後。
(5)化學式怎麼排順序擴展閱讀:
命名原則和命名步驟:
命名時,首先要確定主鏈。命名烷烴時,確定主鏈的原則是:首先考慮鏈的長短,長的優先。若有兩條或多條等長的最長鏈時,則根據側鏈的數目來確定主鏈,多的優先。
若仍無法分出哪條鏈為主鏈,則依次考慮下面的原則,側鏈位次小的優先,各側鏈碳原子數多的優先,側分支少的優先。主鏈確定後,要根據最低系列原則(lowest series principle)對主鏈進行編號。
最低系列原則的內容是:使取代基的號碼盡可能小,若有多個取代基,逐個比較,直至比出髙低為止。最後,根據有機化合物名稱的基本格式寫出全名。
❻ 化學式先後順序
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作化學式。
化合物的化學式就是表示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以及各組成元素的比例。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各元素的最簡整數比。共價化合物有兩種化學式:實驗式表示各元素最簡整數比;分子式,又稱真實公式,表示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真實數量,可用學過的元素符號書寫化學式。如果某一元素在化合物中不止一個,那麼就需要在該元素符號右下方寫上數字來表示該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數量。用化學符號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學式稱為實驗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氫化合物,它們的組成都是含碳92.3%,含氫7.7%,碳和氫的原子比是1:1,推導出來的乙炔和苯的實驗式都是CH。
有些無機化合物(如氯化鈉)是由離子晶體組成的,晶體內部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替而排列。但是,氯化鈉晶體中到底有多少個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問題尚未解決,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實驗式NaCl表示氯化鈉。
用化學符號表示物質分子的組成的化學式稱為分子式,它的含義是:組成該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數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
用化學符號和價鍵表示化合物中各個原子間化學結構的方式稱為結構式,它指出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有機化合物常用結構式表示,它可以消除由於異構現象而造成的同一分子式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缺點。例如正丁烷和異丁烷的分子式都是C4H10,但結構式不同。
每種純凈物質的組成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表示每種物質組成的化學式只有一個。
❼ 化學式的寫法順序
一般先是金屬離子,多金屬的先寫活潑金屬,再寫不活潑金屬,活性越強越靠前,然後是H離子,最後是酸根離子或者鹵素離子,
比如NaHSO4(硫酸氫鈉) 先寫金屬鈉離子,然後寫氫,最後寫硫酸根
KAu(CN)2:氰化金鉀,先寫鉀離子,然後些金,最後寫酸根(CN-)
❽ 化學式的書寫順序
化學式的書寫順序是有規定的
金屬的元素寫在左方,把非金屬元素寫在右方
非金屬氫化物 氫多於三個放右邊(NH3 CH4 PH3 C2H6 C4H8等)
氫少於三個放左邊(HF HCL HBR H2O HI H2S等)
❾ 化學式的排序規律
①寫出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符號,通常正價在左,負價在右。
②求出兩種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絕對值的最小公倍數
③求出元素的原子數 原子數=最小公倍數除以正價或負價的絕對值
④把原子數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即可
注意要滿足化合價原則,即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例如:氧化鋁 鋁的化合價為+3 氧的化合價為-2(查表)
①AlO
②3乘以2=6
③Al:6除以3=2 O:6除以2=3
④Al2O3 這個2和3是在右下角的小數字 這兒大打不出來
檢查化學式即檢查是否滿足化合價原則
這樣就寫好了!
❿ 化學方面,那些化學式都怎麼個排法如HCl,怎麼知道氫排在前面
兩個因素:1.化學價:化學價正價的排前面,負價的排後面
2.金屬:一般來說,金屬排前面,非金屬排後面
例1:HCl,因為H是+1價,Cl是-1價,所以H排前面,Cl排後面
例2:ZnCl,因為Zn是金屬鋅,Cl是非金屬氯,所以Zn排前面,Cl排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