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確判斷化學反應的產物
記住幾個原則,有氣體或沉澱的,肯定優先生成
如果氧化性和還原性的物質在一起,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如果該物質的價態很多,不知反應後變到哪一價態,就只好死背了
初中和高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題做多了肯定就會了
2. 化學反應的產物判斷
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就應該根據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性質來判斷.
氧化劑化合價降低,還原劑化合價升高.
歧化反應,(同一種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歸中即可.比如硫化氫和硫酸的產物就是二氧化硫了.
其實更多的是靠平時的積累,你平常看多了,記多了,做多了,就會發現它們的共通之處.單單判斷是很難的.
3. 化學方程式如何看反應物判斷出產物 寫個方法 總結以下 謝謝 詳細點的!謝謝!
1、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最簡單,根據兩種元素的化合價來判斷
比如H2+S=H2S H為正1價,S為負2價
2、置換反應,將反應物中的金屬或氫交換位置即可。
3、復分解反應,兩種反應物正離子交換位置
AB+CD=AD+CB
4. 化學方程式如何看反應物判斷出產物或不反應
1。復分解反應:AB+CD=AC+BD
反應能發生條件:有沉澱或氣體或水生成。
酸+鹼=鹽+水
酸+鹽=新酸+新鹽
鹽+鹽=新鹽+新鹽
2。置換反應:AB+C=CB+A
在H之前的金屬單質與酸反應會放出氫氣。H
後面的金屬不與酸反應。
酸+金屬=
鹽+氫氣
條件:在H之前的金屬單質
,H
後面的金屬不與酸反應。
順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銀
鉑
金
~~~~嘿嘿,後面的不記得代號了~~
鹽+金屬=新鹽+新金屬
條件:C(單質)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位置在A的前面。
3。化合反應
這個比較簡單
總的說就是
多變一
4。分解反應
相對的是
一變多
這是四個基本反應類型。
高中的我正在學了,呵呵~~
5. 化學方程式的產物怎麼判斷
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就應該根據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性質來判斷。
氧化劑化合價降低,還原劑化合價升高。
歧化反應,(同一種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歸中即可。比如硫化氫和硫酸的產物就是二氧化硫了。
其實更多的是靠平時的積累,你平常看多了,記多了,做多了,就會發現它們的共通之處。單單判斷是很難的。
6. 有什麼方法來判斷化學反應的產物
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就應該根據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性質來判斷. 氧化劑化合價降低,還原劑化合價升高. 歧化反應,(同一種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歸中即可.比如硫化氫和硫酸的產物就是二氧化硫了. 其實更多的是靠平時的積累,你平常看多了,記多了,做多了,就會發現它們的共通之處.單單判斷是很難的.
7. 如何正確判斷化學反應的產物
①鈉在少量和過量氧氣中生成的產物不同;
②少量二氧化硫和石灰水反應生成亞硫酸鈣,二氧化硫過量時生成亞硫酸氫鈣;
③C與O2反應充分和不充分時,產物不同;
④少量二氧化碳和燒鹼反應生成碳酸鹽,二氧化碳過量時生成碳酸氫鈉;
⑤鐵和濃硝酸以及稀硝酸反應生成的產物不同,鐵過量和少量是產物也不一樣;
⑥鐵被氯氣氧化時的產物一定是氯化鐵;
⑦硫只能將Cu氧化為+1價.
解答:解:①鈉在少量氧氣中生成氧化鈉,在過量氧氣中生成過氧化鈉,產物不同,故①正確;
②少量二氧化硫和石灰水反應生成亞硫酸鈣,二氧化硫過量時生成亞硫酸氫鈣,產物不同,故②正確;
③C與O2反應充分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時生成一氧化碳,產物不同,故③正確;
④少量二氧化碳和燒鹼反應生成碳酸鹽,二氧化碳過量時生成碳酸氫鈉,產物不同,故④正確;
⑤鐵和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產物不同,鐵少量時生成的是硝酸鐵,過量時生成的是硝酸亞鐵,產物不同,故⑤正確;
⑥鐵被氯氣氧化時的產物一定是氯化鐵,故⑥錯誤;
⑦銅和硫反應只能生成硫化亞銅,故⑦錯誤.
8. 初中化學 怎樣鑒別物質
物質 鑒別 常見方法 1、 辨色法要點:指通過肉眼觀察物質的顏色來鑒別物質的方法。例如:鑒別CuSO4溶液、FeCl3溶液、CaCO3溶液、KMnO4溶液。2、 聞氣味法要點:根據物質的不同氣味,利用嗅覺器官鑒別物質的方法。例如:鑒別酒精與醋。3、 點燃法要點:根據物質的可燃性、助燃性、不支持燃燒的特性,利用點燃的方法進行鑒別物質。例如:鑒別空氣、氧氣、氧化碳氣體等等。4、 加熱法要點:根據物質的穩定性來進行鑒別,加熱時產生不同現象、產物進行判斷。例如:鑒別Na3CO3 與 NaHCO3 等。5、 水溶法要點:指將待鑒別的物質全溶於水進行鑒別的方法。看其產生的現象不同而作出的判斷。例如:鑒別CaCO3、 CuSO4、 NaCl 三種白色固體。6、 灼燒法要點:灼燒時產生不同的氣味進行鑒別的方法。例如:鑒別羊毛線與晴綸線等。7、 指示劑法要點:利用酸鹼指示劑鑒別不同酸鹼性的物質的方法。例如:鑒別NaOH 、HCI、 NaCl三種物質。8、 試紙法要點:利用PH試紙等鑒別不同的酸鹼性物質。例如:鑒別NaOH 、HCI、 NaCl三種物質。9、 特性法要點:利用物質的某些特性來鑒別的方法。例如:鑒別澱粉(初中生物學過澱粉遇碘液變藍)、二氧化碳氣體(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僅限初中內容)10、沉澱法要點:通過反應後產生不同的沉澱現象來進行鑒別物質的方法。例如:鑒別硫酸銅、硫酸鉀、硫酸鐵、硫酸鎂等四種溶液。11、離子法要點:根據溶液中待鑒物中的離子的性質來進行鑒別的一種方法。例如:鑒別用一種試劑鑒別Na2SO4、Na2CO3、NaCl三種溶液。12、列表分析法要點:根據待測物質之間進行兩兩混合實驗的結果不同進行鑒別的方法。例如:鑒別Na2SO4、Na2CO3、BaCl2、HCl四種溶液。
9. 化學反應量不同產物的判斷
初期要有好的心態,不要太著急,先清楚向×××裡面加×××,×××的量在逐漸增多,再考慮可能發生的反應的順序,反應現象,決定產物,再寫方程式
練習多了以後,就會比較熟練了。
如,向AlCl3中逐滴加入NaOH至過量
即一開始,NaOH少量,生成Al(OH)3沉澱,隨著NaOH過量,生成NaAlO2
若,向NaOH中逐滴加入AlCl3至過量
則,一開始就是AlCl3少量,即NaOH過量,則生成NaAlO2,4OH- + Al3+ = AlO2^- + 2H2O
隨著AlCl3繼續加入,發生AlO2^-與Al3+的反應,出現Al(OH)3沉澱,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以少定多,是用量不同,方程式不同的這一類型的常規方法。
即先判斷少量的物質,要保證它的所有離子都要完全反應,再書寫過量的物質的離子及產物,有的書上會寫「誰少誰成比例」,意思與它相仿,即少量的哪個物質,在反應方程式中電離出的離子要符合該物質的組成比例,即完全反應。
如,少量NaHCO3與Ca(OH)2反應,由於NaHCO3少量,就設系數為1,則電離出1個HCO3^-,只需要1個OH-,生成1個H2O和1個CO3^2-,再需要1個Ca2+就可以了,所以方程式為,HCO3^- + OH- + Ca2+ = CaCO3 + H2O
如,過量NaHCO3與Ca(OH)2反應,則Ca(OH)2少量,設系數為1,電離出1個Ca2+和2個OH-,需要2個HCO3^-反應,生成2個H2O和2個CO3^2-,然後與1個Ca2+沉澱,還剩餘1個CO3^2-,即方程式為,Ca2+ + 2OH- + 2HCO3^- = CaCO3 + 2H2O + CO3^2-。
如,向FeBr2中逐漸通入Cl2至過量,一開始先氧化Fe2+,要Fe2+完全反應,再氧化Br-
所以,Cl2少量,2Fe2+ + Cl2 = 2Fe3+ + 2Cl-
當Cl2過量,則FeBr2少量,則它的離子要充分反應,以少定多
FeBr2 + Cl2 - FeCl3 + Br2
設FeBr2系數為1,則化合價升高,Fe升高1,Br升高1×2=2,共升高3,所以,Cl2的系數為3/2,同時乘以2,得到
2FeBr2 + 3Cl2 = 2FeCl3 + 2Br2
此類反應很多,要留心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