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素發現史
元素發現史
1、H 氫 1766年,英國貴族亨利.卡文迪西(1731-1810)發現。
氫[hydrogen],金屬氫[Hydrogenium]。氣體元素符號。無色無臭無味。是元素中最輕的。工業上用途很廣。
2、He 氦 1868年,法國天文學家讓遜(1824-1907)和英國天文學家諾曼.洛克爾(1836-1920)利用太陽光譜發現。
氦[helium]。氣體元素符號。無色無臭無味,在大氣層含量極少,化學性質極不活潑。
3、Li 鋰 1817年,瑞典人約翰.歐格思.阿弗韋森 (1792-1841) 在分析葉長石時發現。
鋰[lithium]。金屬元素符號。銀白色,在空氣中易氧化而變黑,質軟,是金屬中最輕的。化學性質活潑;用於原子能工業和冶金工業,也用來制特種合金、特種玻璃等。
4、Be 鈹 1798年,法國人路易.尼古拉斯.沃克朗 (1763-1829)在分析綠柱石時發現。
5、B 硼 1808年,法國人約瑟夫.路易.呂薩克 (1788-1850)與法國人路易士.泰納爾 (1777-1857)合作發現,而英國化學家戴維只不過遲了9天發表。
6、C 碳 古人發現。1796年,英國籍化學家史密森.特南特 (1761-1815)發現鑽石由碳原子組成。
7、N 氮 1772年,瑞典化學家卡爾.威廉.舍勒和法國化學家拉瓦節和蘇格蘭化學家丹尼爾.盧瑟福 (1749-1819) 同時發現氮氣。
8、O 氧 1771年,英國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發現;中國古代科學家馬和發現(有爭議)。
9、F 氟 1786年化學家預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國化學家莫瓦桑用電解法製得氟氣而證實。
10、Ne 1898年,英國化學家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11、Na 鈉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12、Mg 鎂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13、Al 鋁 1825年,丹麥H.C.奧斯特用無水氯化鋁與鉀汞齊作用,蒸發掉汞後製得。
14、Si 硅 1823年,瑞典化學家貝采尼烏斯發現它為一種元素。
15、P 磷 1669年,德國人波蘭特通過蒸發尿液發現。
16、S 硫 古人發現(法國拉瓦錫確定它為一種元素)。
17、Cl 氯 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氯氣,1810年英國戴維指出它是一種元素。
18、Ar 氬 1894年,英國化學家瑞利和萊姆塞發現。
19、K 鉀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20、Ca 鈣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21、Sc 鈧 1879年,瑞典人尼爾遜發現。
22、Ti 鈦 1791年,英國人馬克.格列戈爾從礦石中發現。
23、V 釩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黃鉛礦時發現,1867年英國羅斯特首次製得金屬釩。
24、Cr 鉻 1797年,法國路易.尼古拉.沃克蘭在分析鉻鉛礦時發現。
25、Mn 錳 1774年,瑞典舍勒從軟錳礦中發現。
26、Fe 鐵 古人發現。
27、Co 鈷 1735年,布蘭特發現。
28、Ni 鎳 中國古人發現並使用。1751年,瑞典礦物學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認為它是一種元素。
29、Cu 銅 古人發現。
30、Zn 鋅 中國古人發現。
31、Ga 鎵 1875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研究閃鋅礦時發現。
32、Ge 鍺 1885年,德國溫克萊爾發現。
33、As 砷 公元317年,中國葛洪從雄黃、松脂、硝石合煉製得,後由法國拉瓦錫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34、Se 硒 1817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35、Br 溴 1824年,法國巴里阿爾發現。
36、Kr 氪 1898年,英國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37、Rb 銣 1860年,德國本生與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38、Sr 鍶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39、Zr 鋯 1789年,德國克拉普魯特發現。
41、Nb 鈮 1801年,英國化學家哈契特發現。
42、Mo 鉬 1778年,瑞典舍勒發現,1883年瑞典人蓋爾姆最早製得。
43、Tc 鍀 1937年,美國勞倫斯用迴旋加速器首次獲得,由義大利佩列爾和美國西博格鑒定為一新元素。它是第一個人工製造的元素。
44、Ru 釕 1827年,俄國奧贊在鉑礦中發現,1844年俄國克勞斯在烏金礦中也發現它並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45、Rh 銠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46、Pd 鈀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47、Ag 銀 古人發現。
48、Cd 鎘 1817年,F.施特羅邁爾從碳酸鋅中發現。
49、In 銦 1863年,德國里希特和萊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50、Sn 錫 古人發現。
51、Sb 銻 古人發現。
52、Te 碲 1782年,F.J.米勒.賴興施泰因在含金礦石中發現。
53、I 碘 1814年,法國庫瓦特瓦(1777-1838)發現,後由英國戴維和法國蓋.呂薩克研究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54、Xe 氙 1898年,英國拉姆塞和瑞利發現。
55、Cs 銫 1860年,德國本生和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56、Ba 鋇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製得。
57、La 鑭 1839年,瑞典莫山吉爾從粗硝酸鈰中發現。
58、Ce 鈰 1803年,瑞典貝采尼烏斯、德國克拉普羅特、瑞典希新格分別發現。
59、Pr 鐠 1885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從鐠釹混和物中分離出玫瑰紅的釹鹽和綠色的鐠鹽而發現。
60、Nd 釹 1885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從鐠釹混和物中分離出玫瑰紅的釹鹽和綠色的鐠鹽而發現。
61、Pm 鉅 1945年,美國馬林斯基、格倫德寧和科里寧從原子反應堆鈾裂變產物中發現並分離出。
62、Sm 釤 1879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發現。
63、Eu 銪 1896年,法國德馬爾蓋發現。
64、Gd 釓 1880年,瑞士人馬里尼亞克從薩馬爾斯克礦石中發現。1886年,法國布瓦博德朗制出純凈的釓。
65、Tb 鋱 1843年,瑞典莫桑德爾發現,1877年正式命名。
66、Dy 鏑 1886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發現,1906年法國於爾班製得較純凈的鏑。
67、Ho 鈥 1879年,瑞典克萊夫從鉺土中分離出並發現。
68、Er 鉺 1843年,瑞典莫德桑爾用分級沉澱法從釔土中發現。
69、Tm 銩 1879年,瑞典克萊夫從鉺土中分離出並發現。
70、Yb 鐿 1878年,瑞士馬里尼亞克發現。
71、Lu 鑥 1907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和法國於爾班從鐿土中發現。
72、Hf 鉿 1923年,瑞典化學家赫維西和荷蘭物理學家科斯特發現。
73、Ta 鉭 1802年,瑞典艾克保發現,1844年德國羅斯首先將鈮、鉭分開。
74、W 鎢 1781年,瑞典舍勒分解鎢酸時發現。
75、Re 錸 1925年,德國地球化學家諾達克夫婦從鉑礦中發現。
76、Os 鋨 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發現。
77、Tr 銥 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發現。
78、Pt 鉑 1735年,西班牙安東尼奧.烏洛阿在平托河金礦中發現,1748年有英國化學家W.沃森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79、Au 金 古人發現。
80、Hg 汞 古希臘人發現。
81、Tl 鉈 1861年,英國克魯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82、Pb 鉛 古人發現。
83、Bi 鉍 1450年,德國瓦倫丁發現。
84、Po 釙 1898年,法國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
85、At 砹 1940年,美國化學家西格雷、科森等人用α-粒子轟擊鉍靶發現並獲得。
86、Rn 氡 1903年,英國萊姆塞仔細觀察研究鐳射氣時發現。
87、Fr 鈁 1939年,法國化學家佩雷(女)提純錒時意外發現。
88、Ra 鐳 1898年,法國化學家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1810年居里夫人製得第一塊金屬鐳。
89、Ac 錒 1899年,法國A.L.德比埃爾從鈾礦渣中發現並分離獲得。
90、Th 釷 1828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91、Pa 鏷 1917年,F.索迪、J.格蘭斯通、D.哈恩、L.邁特納各自獨立發現。
92、U 鈾 1789年,德國克拉普羅特(1743-1817)發現,1842年人們才製得金屬鈾。
93、Np 鎿 1940年,美國艾貝爾森和麥克米等用人工核反應製得。
94、Pu 鈈 1940年,美國西博格、沃爾和肯尼迪在鈾礦中發現。
95、Am 鎇 1944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用質子轟擊鈈原子製得。
96、Cm 鋦 1944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人工製得。
97、Bk 錇 1949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人工製得。
98、Cf 鐦 1950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人工製得。
99、Es 鎄 1952年,美國吉奧索觀測氫彈爆炸時產生的原子「碎片」時發現。
100、Fm 鐨 1952年,美國吉奧索觀測氫彈爆炸時產生的原子「碎片」時發現。
101、Md 鍆 1955年,美國吉奧索等用氦核轟擊鎄製得。
102、No 鍩 195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與瑞典諾貝爾研究所合作,用碳離子轟擊鋦製得。
103、Lr 鐒 196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以硼原子轟擊鐦製得。
104、Rf 1964年,1964年,俄國弗廖洛夫和美國吉奧索各自領導的科學小組分別人工製得。
105、Db 1967年,俄國弗廖洛夫和美國吉奧索各自領導的科學小組分別人工製得。
106、Sg 1974年,俄國弗廖洛夫等用鉻核轟擊鉛核製得,同年美國吉奧索、西博格等人用另外的方法也製得。
107、Bh 1976年,俄國弗廖洛夫領導的科學小組用鉻核轟擊鉍核製得。
108、Hs 1984年發現。
109、Mt 1982年8月聯邦德國達姆施塔重離子研究協會用鐵-58跟鉍-209在粒子加速器中合成了該元素。
110、Uun,1994年11月9日德國達姆施塔特的重離子研究所發現。
111、Uuu,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西爾古德·霍夫曼教授領導的國際科研小組在1994年首先發現。
112、Uub,於1996年被合成出來。
113、Nh,於2004年9月28日,被日本理化研究所、中國學院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研究所發現。
114、Fl 俄羅斯弗廖羅夫核反應實驗室於2000年合成。
115、Mc2004年2月2日,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和美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聯合組成的科學團隊成功合成。
116、Lv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於2004年合成。
117、Ts該元素於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2012年再次成功合成。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合成。
118、Og 由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與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學家聯合合成。
(1)硫是英國哪個化學家發現的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83(鉍元素及其後)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
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2. 元素發現史化學分析方法發現的元素中,哪幾個元素是利用鉀,鈉分離出來的
您好:元素發現史
1 H 氫 1766年,英國卡文迪許(731-1810)發現
2 He 氦 1868年,法國天文學家讓遜(1824-1907)和英國 洛克爾(1836-1920)利用太陽光譜發現。1895年,英 國化學家萊姆塞製得。
3 Li 鋰 1817年,瑞典人J.A.阿弗事聰在分析鋰長石時發現
4 Be 鈹 1798年,法國路易.尼古拉.沃克蘭發現
5 B 硼 1808年,英國戴維、法國蓋.呂薩克和泰納爾發現並製得
6 C 碳 古人發現
7 N 氮 1772年,瑞典舍勒和丹麥盧瑟福同時發現氮氣,後由法國拉瓦錫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8 O 氧 1771年,英國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發現
9 F 氟 1786年化學家預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國化學家莫瓦桑用電解法製得氟氣而證實
10 Ne 氖 1898年,英國化學家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11 Na 鈉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12 Mg 鎂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13 Al 鋁 中國古人發現並使用。(1825年,丹麥H.C.奧斯特用無水氯化鋁與鉀汞齊作用,蒸發掉汞後製得)
14 Si 硅 1823年,瑞典化學家貝采尼烏斯發現它為一種元素
15 P 磷 1669年,德國人波蘭特通過蒸發尿液發現
16 S 硫 古人發現(法國拉瓦錫確定它為一種元素)
17 Cl 氯 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氯氣,1810年英國戴維指出它是一種元素
18 Ar 氬 1894年,英國化學家瑞利和萊姆塞發現
19 K 鉀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20 Ca 鈣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21 Sc 鈧 1879年,瑞典人尼爾遜發現
22 Ti 鈦 1791年,英國人馬克.格列戈爾從礦石中發現
23 V 釩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黃鉛礦時發現,1867年英國羅斯特首次製得金屬釩
24 Cr 鉻 1797年,法國路易.尼古拉.沃克蘭在分析鉻鉛礦時發現
25 Mn 錳 1774年,瑞典舍勒從軟錳礦中發現
26 Fe 鐵 古人發現
27 Co 鈷 1735年,布蘭特發現
28 Ni 鎳 中國古人發現並使用。1751年,瑞典礦物學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認為它是一種元素
29 Cu 銅 古人發現
30 Zn 鋅 中國古人發現
31 Ga 鎵 1875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研究閃鋅礦時發現
32 Ge 鍺 1885年,德國溫克萊爾發現
33 As 砷 公元317年,中國葛洪從雄黃、松脂、硝石合煉製得,後由法國拉瓦錫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34 Se 硒 1817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35 Br 溴 1824年,法國巴里阿爾發現
36 Kr 氪 1898年,英國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37 Rb 銣 1860年,德國本生與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38 Sr 鍶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39 Zr 鋯 1789年,德國克拉普魯特發現
41 Nb 鈮 1801年,英國化學家哈契特發現
42 Mo 鉬 1778年,瑞典舍勒發現,1883年瑞典人蓋爾姆最早製得
43 Tc 鍀 1937年,美國勞倫斯用迴旋加速器首次獲得,由義大利佩列爾和美國西博格鑒定為一新元素。它是第一個人工製造的元素
44 Ru 釕 1827年,俄國奧贊在鉑礦中發現,1844年俄國克勞斯在烏金礦中也發現它並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45 Rh 銠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46 Pd 鈀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47 Ag 銀 古人發現
48 Cd 鎘 1817年,F.施特羅邁爾從碳酸鋅中發現
49 In 銦 1863年,德國里希特和萊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50
Sn 錫 古人發現
51 Sb 銻 古人發現
52 Te 碲 1782年,F.J.米勒.賴興施泰因在含金礦石中發現
53 I 碘 1814年,法國庫瓦特瓦(1777-1838)發現,後由英國戴維和法國蓋.呂薩克研究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54 Xe 氙 1898年,英國拉姆塞和瑞利發現
55 Cs 銫 1860年,德國本生和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56 Ba 鋇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製得
57 La 鑭 1839年,瑞典莫山吉爾從粗硝酸鈰中發現
58 Ce 鈰 1803年,瑞典貝采尼烏斯、德國克拉普羅特、瑞典希新格分別發現
59 Pr 鐠 1885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從鐠釹混和物中分離出玫瑰紅的釹鹽和綠色的鐠鹽而發現
60 Nd 釹 1885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從鐠釹混和物中分離出玫瑰紅的釹鹽和綠色的鐠鹽而發現
61 Pm 鉅 1945年,美國馬林斯基、格倫德寧和科里寧從原子
反應堆鈾裂變產物中發現並分離出
62 Sm 釤 1879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發現
63 Eu 銪 1896年,法國德馬爾蓋發現
64 Gd 釓 1880年,瑞士人馬里尼亞克從薩馬爾斯克礦石中發現。1886年,法國布瓦博德朗制出純凈的釓
65 Tb 鋱 1843年,瑞典莫桑德爾發現,1877年正式命名
66 Dy 鏑 1886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發現,1906年法國於爾班製得較純凈的鏑
67 Ho 鈥 1879年,瑞典克萊夫從鉺土中分離出並發現
68 Er 鉺 1843年,瑞典莫德桑爾用分級沉澱法從釔土中發現
69 Tm 銩 1879年,瑞典克萊夫從鉺土中分離出並發現
70 Yb 鐿 1878年,瑞士馬里尼亞克發現
71 Lu 鑥 1907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和法國於爾班從鐿土中發現
72 Hf 鉿 1923年,瑞典化學家赫維西和荷蘭物理學家科斯特發現
73 Ta 鉭 1802年,瑞典艾克保發現,1844年德國羅斯首先將鈮、鉭分開
74 W 鎢 1781年,瑞典舍勒分解鎢酸時發現
75 Re 錸 1925年,德國地球化學家諾達克夫婦從鉑礦中發現
76 Os 鋨 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發現
77 Tr 銥 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發現
78 Pt 鉑 1735年,西班牙安東尼奧.烏洛阿在平托河金礦中發現,1748年有英國化學家W.沃森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79 Au 金 古人發現
80 Hg 汞 古希臘人發現
81 Tl 鉈 1861年,英國克魯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82 Pb 鉛 古人發現
83 Bi 鉍 1450年,德國瓦倫丁發現
84 Po 釙 1898年,法國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
85 At 砹 1940年,美國化學家西格雷、科森等人用α-粒子轟擊鉍靶發現並獲得
86 Rn 氡 1903年,英國萊姆塞仔細觀察研究鐳射氣時發現
87 Fr 鈁 1939年,法國化學家佩雷(女)提純錒時意外發現
88 Ra 鐳 1898年,法國化學家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1810年居里夫人製得第一塊金屬鐳
89 Ac 錒 1899年,法國A.L.德比埃爾從鈾礦渣中發現並分離獲得
90 Th 釷 1828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91 Pa 鏷 1917年,F.索迪、J.格蘭斯通、D.哈恩、L.邁特納各自獨立發現
92 U 鈾 1789年,德國克拉普羅特(1743-1817)發現,1842年人們才製得金屬鈾
93 Np 鎿 1940年,美國艾貝爾森和麥克米等用人工核反應製得
94 Pu 鈈 1940年,美國西博格、沃爾和肯尼迪在鈾礦中發現
95 Am 鎇 1944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用質子轟擊鈈原子製得
96 Cm 鋦 1944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人工製得
97 Bk 錇 1949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人工製得
98 Cf 鐦 1950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人工製得
99 Es 鎄 1952年,美國吉奧索觀測氫彈爆炸時產生的原子「碎片」時發現
100 Fm 鐨 1952年,美國吉奧索觀測氫彈爆炸時產生的原子「碎片」時發現
101 Md 鍆 1955年,美國吉奧索等用氦核轟擊鎄製得
102 No 鍩 195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與瑞典諾貝爾研究所合作,用碳離子轟擊鋦製得
103 Lr 鐒 196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以硼原子轟擊鐦製得
104 Rf -- 1964年,俄國弗廖洛夫和美國吉奧索各自領導的科學小組分別人工製得
105 Db -- 1967年,俄國弗廖洛夫和美國吉奧索各自領導的科學小組分別人工製得
106 Sg -- 1974年,俄國弗廖洛夫等用鉻核轟擊鉛核製得,同年美國吉奧索、西博格等人用另外的方法也製得
107 Bh -- 1976年,俄國弗廖洛夫領導的科學小組用鉻核轟擊鉍核製得
108 Hs -- 1984年,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合成
109 Mt -- 1982年,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合成
110 Uun -- 1994年,歐洲科學家小組在德國達姆斯塔特由Ni-62 和 Pb-208 核聚產生
111 Uuu -- 1994年,德國達姆斯塔特重離子研究中心合成
112 Uub -- 1996年,德國P.阿爾穆勃魯斯特和S.霍夫曼等在達姆斯塔特重離子研究中心合成
114 -- -- 1999年,俄羅斯杜布納研究所科學家製得
116 -- -- 1999年,美國勞倫斯貝克萊國家實驗室等合作合成
118 -- -- 1999年,美國勞倫斯貝克萊國家實驗室等合作合成
希望對您的學習有幫助
【滿意請採納】O(∩_∩)O謝謝
歡迎追問O(∩_∩)O~
祝學習進步~
3. 硫是在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在醫療上,硫還可用來制硫磺軟膏對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等等。
在自然界中,硫的存在狀態有單質,每一次火山爆發都會把大量地下的硫帶到地面。單質硫具有鮮明的橙黃色,燃燒時形成強烈有刺激性的氣味;硫還和多種金屬形成硫化物和各種硫酸鹽,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金硫化物可以通過其燃燒時產生的氣味來判斷。
在遠古時代,硫都已經被人們所發現並使用了。在西方,古代人們認為,硫燃燒時所形成的濃煙和強烈的氣味能驅除魔鬼。在古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的著作中寫到:硫用來清掃住屋,因為很多人認為,硫燃燒所形成的氣味能夠消除一切妖魔和所有邪惡的勢力。大約4000年前,埃及人已經用硫燃燒所形成的二氧化硫漂白布匹。古羅馬著名詩人荷馬在他的著作里也講到硫在燃燒時具有消毒和漂白的作用。可見,硫及硫化物早已被人們所使用。
不論是中方還是西方的煉金術都對硫非常重視。他們把硫看作是可燃性的化身,認為它是組成一切物體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國煉丹家們用硫、硝石的混合物製成黑色火葯。此外,古醫學家還把硫用於醫葯中,我國著名醫生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中提到,硫在醫葯中的運用:治腰腎久冷,除冷風頑痹寒熱,生用治疥癬。可見,硫不僅被用作煉金術,還被用於醫葯中。
4. 硫酸是誰發明的
硫酸(化學式:H₂SO₄),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無水硫酸為無色油狀液體,10.36℃時結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種不同濃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觸法製取。前者所得為粗製稀硫酸,質量分數一般在75%左右;後者可得質量分數98.3%的純濃硫酸,沸點338℃,相對密度1.84。
硫酸是一種最活潑的二元無機強酸,能和許多金屬發生反應。高濃度的硫酸有強烈吸水性,可用作脫水劑,碳化木材、紙張、棉麻織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質。與水混合時,亦會放出大量熱能。其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氧化性,故需謹慎使用。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可用於製造肥料、葯物、炸葯、顏料、洗滌劑、蓄電池等,也廣泛應用於凈化石油、金屬冶煉以及染料等工業中。常用作化學試劑,在有機合成中可用作脫水劑和磺化劑。
硫酸發現於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丹家賈比爾通過干餾硫酸亞鐵晶體得到硫酸。一些早期對化學有研究的人,如拉齊、賈比爾等,還寫了有關硫酸及與其相關的礦物質的分類名單;其他一些人,如伊本·西那醫師,則較為重視硫酸的種類以及它們在醫學上的價值。
在17世紀,德國化學家Johann Rudolf Glauber將硫與硝酸鉀混合蒸汽加熱制出硫酸,在這過程中,硝酸鉀分解並氧化硫令其成為能與水混合並變為硫酸的三氧化硫(SO3)。於是,在1736年,倫敦葯劑師Joshua Ward用此方法開拓大規模的硫酸生產。
在1746年,John Roebuck則運用這個原則,開創鉛室法,以更低成本有效地大量生產硫酸。經過多番的改良後,這個方法在工業上已被採用了將近兩個世紀。 由John Roebuck創造的這個生產硫酸的方法能製造出濃度為65%的硫酸,後來,法國化學家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以及英國化學家John Glover將其改良,使其能製造出濃度高達78%的硫酸,可是這濃度仍不能滿足一些工業上的用途。
在18世紀初,硫酸的生產都依賴以下的方法:黃鐵礦(FeS2)被燃燒成硫酸亞鐵(FeSO4),然後再被燃燒,變為能在480℃下分解成氧化鐵以及能用以製造任何濃度硫酸的三氧化硫的硫酸鐵[Fe2(SO4)3]。可惜,此過程的龐大成本阻礙了濃硫酸的廣泛運用。[2] 由約翰·道爾頓在1808年繪制的早期硫酸分子圖顯示了硫酸有一個位於中心的硫原子並與三個氧原子建立共價鍵,如右圖。
後來,到了1831年,英國制醋商人Peregrine Phillips想到了接觸法,能以更低成本製造出三氧化硫以及硫酸,這種方法在現今已被廣泛運用。
在古代中國,稀硫酸被稱為「綠礬油」。 在公元650~683年(唐高宗時),煉丹家孤剛子在其所著《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九中就記載著「煉石膽取精華法」,即干餾石膽(膽礬)而獲得硫酸。
5. 有人能告訴我關於硫,氬元素的故事嗎
氬,元素符號:Ar
原子序數18,原子量39.948,是一種稀有氣體。氬在通常條件下位無色、無味氣體;熔點-189.2°C,沸點-185.7°C,氣體密度1.784克/升。水中溶解度33.6厘米3/千克水。
氬與水、對苯二酚和苯酚可形成弱鍵包和物,但不形成任何化合物。
發現簡史:
早在1785年,英國著名科學家卡文迪什(Cavendish H,1731-1810)在研究空氣組成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當時人們已經知道空氣中含有氮、氧、二氧化碳等,卡文迪什把空氣中的這些成分除盡後,發現還殘留少量氣體,這個現象當時並沒有引起化學家們應有的重視。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少量氣體里竟藏著一個化學元素家族。
100多年後,英國物理學家瑞利(Rayleigh J W S,1842-1919)在研究氮氣時發現從氮的化合物中分離出來的氮氣每升重1.2508g,而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在相同情況下每升重1.2572g,這0.0064g的微小差別引起了瑞利的注意。他與化學家萊姆賽合作,把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除去,用光譜分析鑒定剩餘氣體,終於在1894年發現了氬。由於氬和許多試劑都不發生反應,極不活潑,故被命名為Argon,即「不活潑」之意。中譯名為氬,化學符號為Ar。
氬放電時發出紫色輝光,可用於霓虹燈。氬離子激光器等在國防和科研上有著廣泛的用途。氬還常用做為熔焊不銹鋼等惰性保護氣體。
硫元素 在自然界中,有天然的硫磺,所以人們早在古代便發現了硫。發現故事不詳硫,原子序數16,原子量32.066,俗稱硫磺,硫為黃色晶狀固體,主要的硫變體是正交硫和單斜硫。其熔點分別是112.8°C(正交硫)和119°C(單斜硫),沸點444.674°C,密度2.07克/厘米3(正交硫)和1.96克/厘米3(單斜硫)。固體硫具有多種晶型,正交硫是室溫下唯一穩定的硫的存在形式。
硫是一個很活潑的元素,在適宜的條件下能與除惰性氣體、碘、分子氮以外的元素直接反應硫容易得到或與其他元素共用兩個電子,形成氧化態位-2、+6、+4、+2、+1的化合物。-2價的硫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世界上每年消耗大量的硫,其中一部分用於製造硫酸,另一部分用於橡膠製品、紙張、硫酸鹽、硫化物等的生產,還有一部分硫用於農業和漂染、醫葯等。
6. 化學中的硫元素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硫的發現和利用硫是人類最先知道的化學元素之一,具體時期則很難確定。地中海沿岸好多地方都有硫,古代的希臘和羅馬人都很注意它。每次火山爆發都帶出大量的硫;當時人們把二氧化硫氣和硫化氫的臭味當做地下的火山神活動的標志。早在公元前幾世紀,人們就注意到西西里大硫礦里所產的純凈而透明硫晶。特別引起人們興趣的是這種石塊會燃燒生成窒息性的氣體。怪不得古代的自然研究者,尤其是煉金術士特別重視硫的作用。他們看來,硫的性質很神秘,一燃燒就生成新物質,所以他們聯想到硫一定是哲人石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拚命地煉制這種哲人石,總想用人工方法製造金子,但是,結果一無所得。俄羅斯化學家羅蒙諾索夫(Lomonosor,M.V.1711-1765)在1763年發表了《論地層》的文章,其中描述了硫:「一提起地下的火是那麼多,念頭馬上就轉到地下的火里含的是什麼物質。」「還有什麼東西比硫更容易發火呢?火里還有什麼比它更有力的呢?」「因為不但火山噴出的氣體裡面在硫,地底下滾湯沸騰的礦泉里和陸地底下的通氣口裡也聚結有大量的硫,而且沒有一塊礦石,幾乎沒有一塊石塊,彼此摩擦之後不產生硫的氣味,不顯露它們的成分里含硫的……大量的硫在地球中心燃燒成沉重的氣體,在深坑裡膨脹起來,頂著地球的上層,使它升高,向四下做出不同程度的運動,產生各式各樣的地震,而地面抵抗力最小的地方就最先斷裂開來,破壞了的地面的碎塊有些比較輕的給拋到高空,再落下來掉在附近;別的碎塊因為太大太笨蛋,飛不起來,就變成山。」羅蒙諾索夫這段話,把地球中硫的運動描寫得多麼生動、多麼科學。火山噴出物的氣味不一定相同,義大利南部的火山噴出窒息性氣體,勘察加半島上火山爆發時生成雲霧狀的二氧化硫氣。硫不但可以生成氣體噴出,還能溶解在地下水裡或在地下裂縫里構成礦物。人們從遠古時代,就知道從硫的礦物里開采鋅、鉛、銀和金等。在1776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首先確定了硫的不可分割性,認為它是一種元素。它的拉丁名稱為Sulphur,傳說這來自印度的梵文sulvere,原意為鮮黃色。硫的英文名稱為Sulfur,元素符號S。硫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45%,是一種分布較廣的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兩種形態出現:單質硫和化合態硫。硫的化合物包括金屬硫化物、硫酸鹽和有機硫三大類。最重要的硫化物礦是黃鐵礦 ,它是製造硫酸的重要原料。其次是黃銅礦</SUB> 、方鉛礦PbS、閃鋅礦ZnS 等。硫酸鹽礦以石膏 和 為最豐富。有機硫化合物除了存在於煤惡化石油等沉積物中外,還廣泛存在於生物體的蛋白質、氨基酸中。單質硫主要存在於火山附近。</SUB>自產業革命開始,歐洲工業開始蓬勃發展。而硫這種化學物質是造紙、染料、制葯酸鹼、精煉汽油、橡膠加工等工業所必需的原料,因而硫也就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工業爭奪的對象。如義大利王國統治下的西西里島,在18世紀一直是硫的主要供應地。而產業革命發源地英國的艦隊多次炮轟西西島沿岸,企圖侵佔硫磺資源。稍後由於瑞典人發明從硫鐵礦提取硫和制硫酸的方法。於是西班牙豐富的硫鐵礦又成為歐洲國家注意的目標,這時英國艦隊又出現於西班牙的沿岸,企圖侵佔硫和硫酸的資源,而西西里島的硫卻被拋到腦後了。接著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發現了世界儲量最豐的硫磺礦床。如果按照舊的方法開采,則成本較高不能跟西班牙的硫鐵礦競爭。於是開展了科學研究,創造出最新的開采方法。硫的熔點很低,在119℃溶化為液態。他們就利用硫的這種性質,把過熱蒸汽壓進地層深處,使地下的硫磺礦熔化,隨著過熱水流出地面。熔化的硫磺涌到地面上凝成一座座大的山丘。由於產量大,成本低,因而贏得了世界上的產硫霸權。這也說明了,科學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往往可以打破一系列舊的生產狀況。難怪當時義大利有家雜志說,新的方法扼死了西西里島的居民,強迫他們過著半飢餓的生活。只好在貧瘠的農場上載種橙子,在太陽曬焦的山坡上放羊。從硫的利用歷史,也可以看出科學研究對發展國民經濟的重大意義。
7. 關於元素的發現!!!急需答案,有獎勵!!
Magnesia氧化鎂 ,Lime石灰石,Soda蘇打,Potash碳酸鉀,Barytes重晶石,Platina粗鉑,strontian鍶礦石,不是元素
元素發現史
1 H 氫 1766年,英國卡文迪許(731-1810)發現
2 He 氦 1868年,法國天文學家讓遜(1824-1907)和英國 洛克爾(1836-1920)利用太陽光譜發現。1895年,英 國化學家萊姆塞製得。
3 Li 鋰 1817年,瑞典人J.A.阿弗事聰在分析鋰長石時發現
4 Be 鈹 1798年,法國路易.尼古拉.沃克蘭發現
5 B 硼 1808年,英國戴維、法國蓋.呂薩克和泰納爾發現並製得
6 C 碳 古人發現
7 N 氮 1772年,瑞典舍勒和丹麥盧瑟福同時發現氮氣,後由法國拉瓦錫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8 O 氧 1771年,英國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發現
9 F 氟 1786年化學家預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國化學家莫瓦桑用電解法製得氟氣而證實
10 Ne 氖 1898年,英國化學家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11 Na 鈉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12 Mg 鎂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13 Al 鋁 中國古人發現並使用。(1825年,丹麥H.C.奧斯特用無水氯化鋁與鉀汞齊作用,蒸發掉汞後製得)
14 Si 硅 1823年,瑞典化學家貝采尼烏斯發現它為一種元素
15 P 磷 1669年,德國人波蘭特通過蒸發尿液發現
16 S 硫 古人發現(法國拉瓦錫確定它為一種元素)
17 Cl 氯 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氯氣,1810年英國戴維指出它是一種元素
18 Ar 氬 1894年,英國化學家瑞利和萊姆塞發現
19 K 鉀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20 Ca 鈣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21 Sc 鈧 1879年,瑞典人尼爾遜發現
22 Ti 鈦 1791年,英國人馬克.格列戈爾從礦石中發現
23 V 釩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黃鉛礦時發現,1867年英國羅斯特首次製得金屬釩
24 Cr 鉻 1797年,法國路易.尼古拉.沃克蘭在分析鉻鉛礦時發現
25 Mn 錳 1774年,瑞典舍勒從軟錳礦中發現
26 Fe 鐵 古人發現
27 Co 鈷 1735年,布蘭特發現
28 Ni 鎳 中國古人發現並使用。1751年,瑞典礦物學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認為它是一種元素
29 Cu 銅 古人發現
30 Zn 鋅 中國古人發現
31 Ga 鎵 1875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研究閃鋅礦時發現
32 Ge 鍺 1885年,德國溫克萊爾發現
33 As 砷 公元317年,中國葛洪從雄黃、松脂、硝石合煉製得,後由法國拉瓦錫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34 Se 硒 1817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35 Br 溴 1824年,法國巴里阿爾發現
36 Kr 氪 1898年,英國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37 Rb 銣 1860年,德國本生與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38 Sr 鍶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39 Zr 鋯 1789年,德國克拉普魯特發現
41 Nb 鈮 1801年,英國化學家哈契特發現
42 Mo 鉬 1778年,瑞典舍勒發現,1883年瑞典人蓋爾姆最早製得
43 Tc 鍀 1937年,美國勞倫斯用迴旋加速器首次獲得,由義大利佩列爾和美國西博格鑒定為一新元素。它是第一個人工製造的元素
44 Ru 釕 1827年,俄國奧贊在鉑礦中發現,1844年俄國克勞斯在烏金礦中也發現它並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45 Rh 銠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46 Pd 鈀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47 Ag 銀 古人發現
48 Cd 鎘 1817年,F.施特羅邁爾從碳酸鋅中發現
49 In 銦 1863年,德國里希特和萊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50
Sn 錫 古人發現
51 Sb 銻 古人發現
52 Te 碲 1782年,F.J.米勒.賴興施泰因在含金礦石中發現
53 I 碘 1814年,法國庫瓦特瓦(1777-1838)發現,後由英國戴維和法國蓋.呂薩克研究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54 Xe 氙 1898年,英國拉姆塞和瑞利發現
55 Cs 銫 1860年,德國本生和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56 Ba 鋇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製得
57 La 鑭 1839年,瑞典莫山吉爾從粗硝酸鈰中發現
58 Ce 鈰 1803年,瑞典貝采尼烏斯、德國克拉普羅特、瑞典希新格分別發現
59 Pr 鐠 1885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從鐠釹混和物中分離出玫瑰紅的釹鹽和綠色的鐠鹽而發現
60 Nd 釹 1885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從鐠釹混和物中分離出玫瑰紅的釹鹽和綠色的鐠鹽而發現
61 Pm 鉅 1945年,美國馬林斯基、格倫德寧和科里寧從原子
反應堆鈾裂變產物中發現並分離出
62 Sm 釤 1879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發現
63 Eu 銪 1896年,法國德馬爾蓋發現
64 Gd 釓 1880年,瑞士人馬里尼亞克從薩馬爾斯克礦石中發現。1886年,法國布瓦博德朗制出純凈的釓
65 Tb 鋱 1843年,瑞典莫桑德爾發現,1877年正式命名
66 Dy 鏑 1886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發現,1906年法國於爾班製得較純凈的鏑
67 Ho 鈥 1879年,瑞典克萊夫從鉺土中分離出並發現
68 Er 鉺 1843年,瑞典莫德桑爾用分級沉澱法從釔土中發現
69 Tm 銩 1879年,瑞典克萊夫從鉺土中分離出並發現
70 Yb 鐿 1878年,瑞士馬里尼亞克發現
71 Lu 鑥 1907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和法國於爾班從鐿土中發現
72 Hf 鉿 1923年,瑞典化學家赫維西和荷蘭物理學家科斯特發現
73 Ta 鉭 1802年,瑞典艾克保發現,1844年德國羅斯首先將鈮、鉭分開
74 W 鎢 1781年,瑞典舍勒分解鎢酸時發現
75 Re 錸 1925年,德國地球化學家諾達克夫婦從鉑礦中發現
76 Os 鋨 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發現
77 Tr 銥 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發現
78 Pt 鉑 1735年,西班牙安東尼奧.烏洛阿在平托河金礦中發現,1748年有英國化學家W.沃森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79 Au 金 古人發現
80 Hg 汞 古希臘人發現
81 Tl 鉈 1861年,英國克魯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82 Pb 鉛 古人發現
83 Bi 鉍 1450年,德國瓦倫丁發現
84 Po 釙 1898年,法國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
85 At 砹 1940年,美國化學家西格雷、科森等人用α-粒子轟擊鉍靶發現並獲得
86 Rn 氡 1903年,英國萊姆塞仔細觀察研究鐳射氣時發現
87 Fr 鈁 1939年,法國化學家佩雷(女)提純錒時意外發現
88 Ra 鐳 1898年,法國化學家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1810年居里夫人製得第一塊金屬鐳
89 Ac 錒 1899年,法國A.L.德比埃爾從鈾礦渣中發現並分離獲得
90 Th 釷 1828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91 Pa 鏷 1917年,F.索迪、J.格蘭斯通、D.哈恩、L.邁特納各自獨立發現
92 U 鈾 1789年,德國克拉普羅特(1743-1817)發現,1842年人們才製得金屬鈾
1800—1820,1880—1900最多
分別是兩次工業革命
我就WY的,說誰弱爆了!?
8. 歷史上的化學家發現的化學元素
1 H 氫 1766年,英國卡文迪許(731-1810)發現 2 He 氦 1868年,法國天文學家讓遜(1824-1907)和英國 洛克爾(1836-1920)利用太陽光譜發現。1895年,英 國化學家萊姆塞製得。 3 Li 鋰 1817年,瑞典人J.A.阿弗事聰在分析鋰長石時發現 4 Be 鈹 1798年,法國路易.尼古拉.沃克蘭發現 5 B 硼 1808年,英國戴維、法國蓋.呂薩克和泰納爾發現並製得 6 C 碳 古人發現 7 N 氮 1772年,瑞典舍勒和丹麥盧瑟福同時發現氮氣,後由法國拉瓦錫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8 O 氧 1771年,英國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發現 9 F 氟 1786年化學家預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國化學家莫瓦桑用電解法製得氟氣而證實 10 Ne 氖 1898年,英國化學家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11 Na 鈉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12 Mg 鎂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13 Al 鋁 中國古人發現並使用。(1825年,丹麥H.C.奧斯特用無水氯化鋁與鉀汞齊作用,蒸發掉汞後製得) 14 Si 硅 1823年,瑞典化學家貝采尼烏斯發現它為一種元素 15 P 磷 1669年,德國人波蘭特通過蒸發尿液發現 16 S 硫 古人發現(法國拉瓦錫確定它為一種元素) 17 Cl 氯 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氯氣,1810年英國戴維指出它是一種元素 18 Ar 氬 1894年,英國化學家瑞利和萊姆塞發現 19 K 鉀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20 Ca 鈣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21 Sc 鈧 1879年,瑞典人尼爾遜發現 22 Ti 鈦 1791年,英國人馬克.格列戈爾從礦石中發現 23 V 釩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黃鉛礦時發現,1867年英國羅斯特首次製得金屬釩 24 Cr 鉻 1797年,法國路易.尼古拉.沃克蘭在分析鉻鉛礦時發現 25 Mn 錳 1774年,瑞典舍勒從軟錳礦中發現 26 Fe 鐵 古人發現 27 Co 鈷 1735年,布蘭特發現 28 Ni 鎳 中國古人發現並使用。1751年,瑞典礦物學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認為它是一種元素 29 Cu 銅 古人發現 30 Zn 鋅 中國古人發現 31 Ga 鎵 1875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研究閃鋅礦時發現 32 Ge 鍺 1885年,德國溫克萊爾發現 33 As 砷 公元317年,中國葛洪從雄黃、松脂、硝石合煉製得,後由法國拉瓦錫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34 Se 硒 1817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35 Br 溴 1824年,法國巴里阿爾發現 36 Kr 氪 1898年,英國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37 Rb 銣 1860年,德國本生與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38 Sr 鍶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39 Zr 鋯 1789年,德國克拉普魯特發現 41 Nb 鈮 1801年,英國化學家哈契特發現 42 Mo 鉬 1778年,瑞典舍勒發現,1883年瑞典人蓋爾姆最早製得 43 Tc 鍀 1937年,美國勞倫斯用迴旋加速器首次獲得,由義大利佩列爾和美國西博格鑒定為一新元素。它是第一個人工製造的元素 44 Ru 釕 1827年,俄國奧贊在鉑礦中發現,1844年俄國克勞斯在烏金礦中也發現它並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45 Rh 銠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46 Pd 鈀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47 Ag 銀 古人發現 48 Cd 鎘 1817年,F.施特羅邁爾從碳酸鋅中發現 49 In 銦 1863年,德國里希特和萊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50 Sn 錫 古人發現 51 Sb 銻 古人發現 52 Te 碲 1782年,F.J.米勒.賴興施泰因在含金礦石中發現 53 I 碘 1814年,法國庫瓦特瓦(1777-1838)發現,後由英國戴維和法國蓋.呂薩克研究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54 Xe 氙 1898年,英國拉姆塞和瑞利發現 55 Cs 銫 1860年,德國本生和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9. 硫酸的發現歷史
硫酸發現於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丹家賈比爾通過干餾硫酸亞鐵晶體得到硫酸。一些早期對化學有研究的人,如拉齊、賈比爾等,還寫了有關硫酸及與其相關的礦物質的分類名單;其他一些人,如伊本·西那醫師,則較為重視硫酸的種類以及它們在醫學上的價值。
在17世紀,德國化學家Johann Rudolf Glauber將硫與硝酸鉀混合蒸汽加熱制出硫酸,在這過程中,硝酸鉀分解並氧化硫令其成為能與水混合並變為硫酸的三氧化硫(SO3)。於是,在1736年,倫敦葯劑師Joshua Ward用此方法開拓大規模的硫酸生產。
在1746年,John Roebuck則運用這個原則,開創鉛室法,以更低成本有效地大量生產硫酸。經過多番的改良後,這個方法在工業上已被採用了將近兩個世紀。 由John Roebuck創造的這個生產硫酸的方法能製造出濃度為65%的硫酸,後來,法國化學家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以及英國化學家John Glover將其改良,使其能製造出濃度高達78%的硫酸,可是這濃度仍不能滿足一些工業上的用途。
在18世紀初,硫酸的生產都依賴以下的方法:黃鐵礦(FeS2)被燃燒成硫酸亞鐵(FeSO4),然後再被燃燒,變為能在480℃下分解成氧化鐵以及能用以製造任何濃度硫酸的三氧化硫的硫酸鐵[Fe2(SO4)3]。可惜,此過程的龐大成本阻礙了濃硫酸的廣泛運用。 由約翰·道爾頓在1808年繪制的早期硫酸分子圖顯示了硫酸有一個位於中心的硫原子並與三個氧原子建立共價鍵,如右圖。
後來,到了1831年,英國制醋商人Peregrine Phillips想到了接觸法,能以更低成本製造出三氧化硫以及硫酸,這種方法在現今已被廣泛運用。
在古代中國,稀硫酸被稱為「綠礬油」。 在公元650~683年(唐高宗時),煉丹家孤剛子在其所著《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九中就記載著「煉石膽取精華法」,即干餾石膽(膽礬)而獲得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