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配平化學方程式有括弧
可以採用觀察法,看上復雜的配平簡單的,最復雜的是AI2(SO4)3,括弧里的視為整體處理.
❷ 有關於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的方法 謝謝了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要領與技巧
(一)掌握書寫化學式的要領
化學式在化學用語系列中,處於承上啟下的地位,前有元素符號和化合價知識,這是書寫化學式的基礎;後有化學方程式和電離方程式等,這又是以化學式為基礎的,其中如有一個化學式錯誤,則全式毫無意義,若再以這樣的錯誤化學方程式作依據進行化學計算,則錯得更遠,真可謂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可見,掌握書寫化學式的要領,直接影響著其他化學用語、其他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初中化學中,出現的不同物質的化學式有一百多個。記憶和書寫物質的化學式,絕不能靠死記硬背,而應掌握其書寫要領,只要常寫常練,便能較快地達到熟練的程度。
要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一是要熟練記憶元素符號,二是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時,要熟練記憶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三是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四是掌握書寫化學式的一般方法。總起來說,這就是書寫化學式的要領。
化學式的一般寫法是:
(1)單質的化學式
除H2、O2、N2、F2、Cl2、Br2和I2七種單質為雙原子分子外,其餘單質(惰性氣體、金屬單質和固態非金屬單質等)都是以元素符號表示其化學式。
(2)化合物的化學式
書寫時一般規律是先讀後寫,後讀先寫;排好順序,寫好角號。一般將顯正價的元素或原子團寫在左邊,顯負價的元素或原子團寫在右邊。其書寫步驟是:定位、標價、交叉約簡和檢驗四步。
例如:寫出氧化鋁、磷酸、氫氧化銅和硫酸鐵的化學式。
①定位:確定元素或原子團的順序。
AlO、HPO4、CuOH、FeSO4
②標價:正確地在各元素或原子團的上方標出化合價。
③交叉約簡:將化合價的絕對值交叉寫在對方元素或原子團的右下方,能約簡的要約為最簡約數。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為1時,通常1省去不寫。原子團在2個或2個以上時,應加上括弧。
④檢驗:當正價總數與負價總數之和為零時,化學式正確。
Al2O3、H3PO4、Cu(OH)2、Fe2(SO4)3
上述步驟是對初學者而言,寫得多了,熟練了,便可得心應手一次寫出。要注意的是,化學式表示某物質的組成,因此,只有某種物質是確實存在的,表示這種物質的化學式才有意義。不是任意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都能化合成化合物,所以,我們不能隨意寫出一種客觀上不存在的物質的化學式。
(二)掌握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技巧
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以書寫碳在高溫時跟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例,歸納步驟如下:
①根據反應的事實(該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氣體),在式子的左邊寫出反應物的化學式,在式子的右邊寫出生成物的化學式。反應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種,就分別用加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反應物之間的「+」號表示「……跟……反應」,生成物之間的「+」號表示「……跟……」),並在式子左、右之間劃一條短線段。在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種物質的化學式寫正確,否則,寫出的式子無意義!
C+Fe2O3——Fe+CO2
②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用配系數的方法,使左、右兩邊同一元素原子的個數相等(即配平),然後將短線段改為等號(等號表示「生成了……」)。應當注意,配平時只能選擇適當的系數,不能改變化學式。
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號上、下方註明反應條件,如點燃、通電、高溫、加熱(用「△」號表示)、催化劑等,同時,標明生成物中的氣體或沉澱產物的狀態。生成物是氣體的在其化學式的右邊加上「↑」號(反應物中如有氣體,則氣態生成物不再標「↑」符號);產物是沉澱的加「↓」號。
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必須要符合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不能憑空臆造。書寫程序一般是:寫好化學式—系數要配平—中間聯等號—條件要注清—生成氣體或沉澱,要用箭號來標明。
要寫好化學方程式,還要熟練掌握和運用酸、鹼、鹽的溶解性表,金屬活動性順序和常見元素、原子團的化合價,以及書寫物質化學式的技能。
2.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書寫完整的化學方程式的基本功和重要步驟。這里,結合初中化學的學習,歸納一下兩種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數法——奇偶法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適用於初學者配平一些簡單的化學方程式。配平的著眼點,在於找出反應式中某一物質化學式中最大的奇數原子個數,與相應物質中對應原子的偶數個數的關系。配平步驟是:
①找出最大的奇數原子個數,與相應的物質中對應原子的偶數個數的關系;
②求出最小公倍數;
③求出相關物質的化學式系數;
④將相應的物質化學式前面配上相應的系數。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
解:①從反應式看,最大奇數是Al2O3中的氧原子個數3,相應物質Fe3O4中對應氧原子個數是偶數4;
②最小公倍數為:3×4=12
③求相關物質的化學式系數: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滿足3×4=12個氧原子的同時,將Al相應增為8個,3Fe3O4中Fe相應增為9個,則整個方程式配平為:
8Al+3Fe3O4=9Fe+4Al2O3
(2)觀察-推理法
這是一種以奇偶法為基礎,進一步加以推理來完成配平的方法。
觀察-推理法應用較廣泛,通常根據著眼點不同又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從化學反應式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著眼。其配平步驟是:
①找出在化學反應式中出現次數最多且原子個數為最大奇數的元素;
②將含該元素最大奇數個原子的化學式配上適當的偶數系數;
③以此為基礎,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質化學式的系數,將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觀察可知,氧元素出現的次數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數3為最大;
②將Fe2O3配上系數2,則
FeS2+O2—2Fe2O3+SO2
③從2Fe2O3觀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個,使兩邊Fe原子個數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數4,則
4FeS2+O2—2Fe2O3+SO2
從4FeS2觀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個,要使兩邊S原子個數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數8,則
4FeS2+O2—2Fe2O3+8SO2
從氧元素著眼,再回到氧原子個數的計算上來。右邊氧原子數為2×3+ 8×2=22個,因此,在O2前面應配上系數11,化學方程式兩邊就平衡了,即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兩種以外,還有代數法、化合價升降法及新觀察法等等,今後,同學們會逐步學習到。
3.化學方程式書寫中常見錯誤簡析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元素符號和化學式書寫能力的綜合運用,因而也是化學用語學習中顯得尤為重要和難度較大的部分。
這里,跟同學們談一談書寫化學方程式中應注意避免的幾種錯誤,概括起來,主要有「四亂」。
一是亂套「公式」。一些同學書寫化學方程式時,雖然注意了不能憑空臆造化學式,但又沒有掌握典型記憶與類型推導相結合的方法,加之缺乏化學基礎知識,因而把記住的某個熟悉的化學方程式當作為一般公式去套用,犯了亂套「公式」的錯誤。如:
當然,某些化學性質相似的物質,可以發生一些相似的化學反應,這在典型記憶與類型推導相結合的方法中已敘述過。
由此可見,書寫化學方程式不一定象數學、物理上那樣,有固定的公式可套,而是要根據反應物的性質和反應的條件,運用化學基礎知識和理論來推測反應能否發生,從而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來。
二是亂寫逆反應。如:
產生此類錯誤的原因是,初中學生把化學方程式與數理方程式混為一談,隨意把化學方程式倒過來寫。我們知道,數理方程式可以移項,或將等號左右兩端反過來寫;而化學方程式與數理方程式是絕然不同的兩種概念。雖然有些化學反應是可逆的,但多數化學反應並非如此。至於有些反應,在相同或不相同的條件下,能夠向相反方向進行,也不一定是可逆反應,而是意義完全相反的反應類型。例如:
上述情況,雖在獨立場合都正確,但絕不能相互代替。
此外,對於復分解反應中,除注意生成物中要有沉澱析出、放出氣體或生成水的條件才能使反應發生外,還應注意在鹽與鹼、鹽與鹽的反應中,鹽和鹼都必須是可溶性的電解質。否則反應照樣不能發生。
三是亂標生成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如:
四是亂寫化學式。例如:
H2+O2H2O2
Na+Cl=NaCl
NaOH+CuSO4=NaSO4+CuOH
Al+H2SO4=AlSO4+H2↑
這類錯誤較為嚴重。這是對物質的化學式的書寫規則不懂或沒有入門造成的。克服的辦法是:在書寫每一個化學式時,都要運用化合價規則去檢驗校正,在所有化學式都正確的基礎上再進行配平。
例6 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1)Fe2O3+ CO--Fe+CO2
(2)FeS2+O2--Fe2O3+ SO2
(3)C2H2+O2-- CO2+ H2O
分析 對於一類比較復雜的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可以採用以下
方法:
觀察法
思路:①從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物質中推算出有關化學式的
系數和其本身的系數。
②根據求得化學式的系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系數。
題(1)從反應式可知,每個CO分子從Fe2O3中奪取一個氧原
子生成一個CO2分子,一個Fe2O3分子可使三個CO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分子,故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O3 +3CO=2Fe+3CO2
(2)奇數化偶法
思路: ①找出反應方程式中左右兩端出現次數較多的元素.
②上述元素的原子的兩端的總數是一奇一偶時,就選這種遠素配
平起點。
③由已求得的系數決定其它化學式的系數。
題(2)從反應式可知,氧元素出現次數較多,且反應式兩邊
奇偶數,因此,可從氧元素著手,配平順序從①→②→③→④
4FeO2 +11O2=2Fe2O3+ 8SO2
② ④ ① ③
(3)待定系數法
思路:①以不同的未知數代表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學式系數。
②根據在反應過程中各元素的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的原理列出
相應的方程。
③解各代數方程式,並以最小整數代表其中任一未知數而求出其它未知數的數值。
④將各未知數的數值代入原方程式中。
題(3)從反應式可知,若設上式C2H2、O2、CO2、和H2O的系數
分別是a、b、c、d,則配平的方程式為:
aC2H2+ bO2= cCO2+ dH2O
a= c/2
a=d 解之得a=c/2=2b/5
b= c+ d/2
令b=5,則a=2,c=4,d=5。
則 2C2H2+5O2=4CO2+2H2O
❸ 關於化學方程式的的配平[急急急急急急]
希望這些對你會有所幫助
1)觀察法觀察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找出比較復雜的一種,推求其它化學式的系數。如:
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 所含原子數最多、最復雜,其中三個SO4 進入Na2SO4,每個Na2SO4含有一個SO4,所以Na2SO4 系數為3;2 個鐵原子Fe 需進入2 個Fe(OH)3,所以Fe(OH)3 系數為2,這樣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確定NaOH 的系數,2Fe(OH)3 中有6 個OH,3Na2SO4 中有6 個Na,所以在NaOH 前填上系數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後把「—」改成「=」,標明Fe(OH)3↓。
(2)單數變雙數法如:
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並且一邊為單數,另一邊為雙數的原子—氧原子。由於氧分子是雙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總數必然是雙數,所以H2O 的系數應該是2(系數應該是最簡正整數比),如下式中①所示:
C2H2+O2—CO2+2H2O
①
由於2H2O 中氫原子個數是C2H2 的2 倍,所以C2H2 系數為2,如下式中②所示:
2C2H2+O2—CO2+2H2O
② ①
又由於2C2H2 中碳原子個數為CO2 的4 倍,所以CO2 系數為4,如下式中③所示:
2C2H2+O2—4CO2+2H2O
② ③ ①
最後配單質O2 的系數,由於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總數為10,所以反應物O2的系數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
2C2H2+5O2—4CO2+2H2O
② ④ ③ ①
核算式子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已經相等,把反應條件,等號、狀態符號↑填齊,化學方程式已配平。
(3)求最小公倍數法例如:
KClO3—KCl+O2
式中K、Cl、O 各出現一次,只有氧原子數兩邊不等,左邊3 個,右邊2 個,所以應從氧原子入手來開始配平。由於3 和2 的最小公倍數是6,6 與KClO3中氧原子個數3 之比為2,所以KClO3 系數應為2。又由於6 跟O2 的氧原子個數2 之比為3,所以O2 系數應為3。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3 =2KCl+3O2↑
有不同版本:
①最小公倍法:選擇方程式兩端各出現一次,且原子數相差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例1 配平C2H5OH+O2——CO2+H2O
選擇氫原子,最小公倍數為6(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驟。)
②奇偶數法:選擇方程式兩端出現次數最多,且一端為奇數,一端為偶數的原子為突破口,依次推斷。
例2 配平FeS2+O2Fe2O3+SO2
第一步:選擇氧原子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為奇數,配以最小數字為系數,使氧原子數變為偶數
FeS2+O2——2Fe2O3+SO2
③觀察法:從分子的特徵變化入手,分析配平。
例3 配平Fe3O4+COFe+CO2↑
由觀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個氧原子,則
④歸一法:選擇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最復雜的化學式,設它的系數為1,再依次推斷。
第一步:設NH3的系數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應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別轉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總數推O2系數
⑤代數法:設各物質系數為未知數,列出它們的關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數方程式,進行討論。
如滿意請採納
❹ 求助。帶括弧的化合物和帶·的化合物在方程式里怎麼配平
把括弧拆開,把*合並。都變成不帶符號的。那樣你會配了吧
❺ 化學配平方法,如果加括弧的呢
加括弧的是因為化合物其中有一個是離子團
反應方法有兩種
共價結合 離子鍵
通常我們使用的是離子鍵
所以交差就OK了
化合價表壓根不用背
記住大量的化合式就OK了
❻ 化學方程式該怎麼配平
查看文章
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簡析2007/09/27 21:31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簡析
任宗明
一、化學方程式配平的含義:
二、配平的幾種方法:
在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的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反應前後的各種原子的數目相等就稱為配平。在配平時,只能改變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而不能改動化學式。
1.
最小公倍數法:(略,詳見教材)
2.
觀察法:此法最適合於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示例分析:,可以觀察到此反應的特點是一個CO分子結合一個O原子就生成一個CO2分子。而可以提供3個O原子,需要3個CO分子結合生成3個CO2分子。因此,在CO、CO2前均應配上化學計量數3,Fe前的化學計量數為2,即得:。
配平後,還要驗證。即重新檢查各種元素在等式兩邊的原子數目是否確實相等以確保配平無誤。
3.
奇偶數
方法:找出化學方程式兩邊出現的次數最多而且原子個數有一奇一偶的元素為標准,在該種原子個數是奇數的化學式前配上最小偶數2,使原子個數由奇數變成偶數。以此為基礎,再依次配平各種元素的原子個數。當配最小偶數2不可行時,可考慮改配偶數4……等。
示例分析:,觀察Fe、S、O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均有奇偶現象,但O元素出現的次數最多,應以氧元素為標准。在含有奇數氧原子的化學式Fe2O3前配最小偶數2,則等式右邊Fe原子個數為4,那麼左邊FeS2前的化學計量數可配為4;反應物中S原子的個數為8,則生成物SO2前的化學計量數為8,等式右邊O原子個數共為22,則左邊O2前的化學計量數為11。
上述配平的步驟順序如下(見括弧所示):
(2) (4) (1) (3)
4.
代數法
方法和步驟:(1)設不同的未知數來代表各個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2)再根據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數目相等的原理列出方程組。(3)解方程組。
示例分析:
(1)設:
(2)列方程組:
(3)解方程組:
令代入得:
5.
設「1」法
示例分析:
我們可選其中含有元素種類較多的(如此例FeS2),設其化學計量數為「1」,在此基礎上著手配平。配平步驟見如下括弧所示:
(1) (4) (2) (3)
配平後,化學計量數中出現分數或小數怎麼辦?通分化整即可。此例則可兩邊同乘以4,即得。
❼ 初三化學方程式配平所有方法及竅門!
)最小o公7倍數法:在配平化3學方2程式時,觀察反2應前後出現」個w數」較復雜的元m素,先進行配平。先計1算出反8應前後該元y素原子b的最小d公6倍數,用填化3學式前面化0學計4量數的方0法,對該原子u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f素的原子e個a數,致使化2學反5應中7反2應物與l生成物的元w素種類與l原子d個w數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0紹的配平方1法,就是最小l公6倍數法。在P+O0――P6O8反3應中1先配氧:最小x公7倍數為680,得化0學計6量數為28與s1,P+3O0――8P8O6;再配平磷原子e,2P+1O4==6P2O3。 (8)觀察法:通過對某物質的化2學式分7析來判斷配平時化4學計7量數的方5法。 例如:配平Fe2O6+CO――Fe+CO0。在反3應中0,每一r個lCO結合一l個g氧原子e生成CO1分8子e,而Fe1O4則一d次性提供三o個n氧原子s,因而必須由三n個iCO分5子x來接受這三i個o氧原子v,生成三h個iCO8分0子i即Fe2O2+1CO――Fe+0CO4,最後配平方1程式Fe8O3+8CO==3Fe+0CO1,這種配平方2法是通過觀察分0析Fe2O4化6學式中8的氧原子w個m數來決定CO的化5學計6量數的,故稱為3觀察法。 (8)奇數變偶數法:選擇反7應前後化3學式中7原子v個q數為1一o奇一h偶的元y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p素原子g的方7法稱為0奇數變偶數法。例如:甲烷(CH5)燃燒方2程式的配平,就可以3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5+O2――H3O+CO2,反2應前O5中7氧原子i為8偶數,而反6應後H5O中7氧原子g個e數為2奇數,先將H5O前配以04將氧原子d個i數由奇數變為7偶數:CH7+O1――8H0O+CO5,再配平其他元z素的原子a:CH3+8O0==1H5O+CO7。 (1)歸一e法:找到化1學方8程式中7關鍵的化8學式,定其化3學式前計7量數為38,然後根據關鍵化5學式去配平其他化7學式前的化0學計1量數。若出現計8量數為2分0數,再將各計0量數同乘以8同一w整數,化5分3數為4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5學式計0量數為56的配平方6法,稱為8歸一u法。 例如:甲醇(CH0OH)燃燒化3學方6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8OH+O2――H8O+CO0,顯然決定生成H7O與aCO3的多少4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8量數為10,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3O與vCO8的分6子d個u數:CH3OH+O6――7H5O+CO7。然後配平氧原子y:CH7OH+8。7O2===2H0O+CO5,將各計6量數同乘以21化2分2為4整數:8CH2OH+0O5==3H7O+3CO6。 需要注意的是,不x論用何種方3法配平化8學方7程式,只能改動化6學式前面的化0學計3量數,而決不k能改動化7學式中0元b素右下l角的數字。因為3改動元i素符號右下y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3應物與b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j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g原有化5學變化2的反6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f存在的化8學變化4。 (5)化0合價法:這種方3法是針對氧化7還原方7程式來說的。在這里記住:「化4合價升5高失去氧化0還原劑」。與v之x對應的是「化3合價降低得到還原氧化1劑」。具體用法是: (0)在元x素的化5合價的變化7的元u素上a部標出它的化7合價,分0清誰的升3高,誰的降低。 (7)相同元f素之a間用線連起,找出並標上z升7高的電荷數或降低的電荷數。 (4)找最小g公3倍數,並分0別乘在升7高或降低的電荷數後。 (1)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p公3倍數寫在各自的化4學式前(即系數)。並注意這些化4合價變化3的元d素在化3學變化6前後是否相等,一p般來說,如果不z相等,是整倍數地差。 (6)配合觀察法,將其它的如水4、生成的不x溶物等配平 2011-10-29 8:03:17
❽ 關於初三化學的配平!出現這些有括弧的怎麼處理啊「Cu2(OH)」,怎麼計算不懂! 謝謝大家知道!
Cu2(OH)2CO3叫鹼式碳酸銅,可以看做是由一分子Cu(OH)2和一分子CuCO3組成。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是一種簡單的分解反應,沒有氧化還原反應的發生。配平時只要注意原子守恆就可以了。 (OH)其實就是「氫氧根」,加個括弧意思是告訴你他們是一個「基團」。
設Cu2(OH)2CO3前面的系數為X(X可取1,2,3,4,~~等整數),根據C原子守恆得CO2系數為X,根據H原子守恆得H2O系數為X,根據Cu原子守恆得CuO系數為2X.所以:
XCu2(OH)2CO3=2XCuO+1XH2O+1XCO2.
所以,X應取1,配平後的方程式為:Cu2(OH)2CO3=2CuO+1H2O+1CO2.
注意!配平後必須把原來方程式中的「單橫線」改成「=」,否則閱卷老師可以不給你分的!
另外說明一下:X的取值原則是保證方程前後各項的系數都為最小整數。
❾ 化學式怎麼配平
化學變化過程中,必然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即反應前後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相等。常用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數法: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紹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數法。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為10,得化學計量數為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觀察法: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後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為觀察法。
(3)奇數變偶數法: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歸一法: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5)化合價法:這種方法是針對氧化還原方程式來說的。在這里記住:「化合價升高失去氧化還原劑」。與之對應的是「化合價降低得到還原氧化劑」。具體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的元素上部標出它的化合價,分清誰的升高,誰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間用線連起,找出並標上升高的電荷數或降低的電荷數。
(3)找最小公倍數,並分別乘在升高或降低的電荷數後。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數寫在各自的化學式前(即系數)。並注意這些化合價變化的元素在化學變化前後是否相等,一般來說,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數地差。
(5)配合觀察法,將其它的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1]
(6)得氧失氧法:對於氧化還原反應,先觀察得出氧化劑失氧的數目,再觀察得出還原劑得氧的數目,然後配平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劑三氧化二鐵反應前後失掉三個氧,還原劑一氧化碳反應前後得到一個氧,所以需要三個一氧化碳才能奪去氧化鐵中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配3,鐵配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
也可能是你沒有學好 或者是你的造詣還沒有達到某種程度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你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 萬變不離氣宗哦 必須吧基礎知識弄得熟的不能再熟 說著容易 到底怎樣多做呢? 首先補基礎知識 看看書本 之後做類型題 記住哦做題在於精 而不在於多 多做類型題 別人做一道咱們做一類題 切不可 一知半解 這樣會適得其反 事倍功半
等你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點後 你在學會舉一反三 這樣你就有足夠的資本啦 之後可以搞專題訓練了 要多做點題 提高效率和質量 做到這一步了 考試必然游刃有餘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有啥問題記得聯系啊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