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化學式怎麼求化學式
化學式是一種重要的化學符號.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確定其化學式比較普遍。
② 化學式怎麼求
用各元素重量除以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再求出物質分子中各元素原子個數比,根據正常書寫規律寫出元素符號及其原子個數,寫在原子右下角,1個不用寫
③ 知道一種物質含有的元素種類,以及各種元素佔得總質量的百分比,怎麼求化學式
用各質量分數除以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求出它們的原子個數比。
1、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同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其原子個數相乘,不同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加。
2、計算組成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化學式中各元素的質量比,就是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
3、計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質量
公式:化合物中某元素質量=化合物質量×某元素質量分數。
(3)化學求化學式怎麼求擴展閱讀:
1、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首先按正前負後的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然後在每種元素符號的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
一定順序通常是指:氧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號寫在右邊;氫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氫元素符號寫在左邊;
金屬元素、氫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邊。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最簡單整數比表示。
2、注意:
當某組成元素原子個數比是1時,1省略不寫;氧化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把氧的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另一種元素的符號寫在左方,如CO₂;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書寫其化學式時,一般把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左方,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如NaCl。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④ 根據化學價如何求化學式,格式是什麼樣的
首先要知道:化合價代數和位0。
比如:知道氫氣的化合價為+1,氧氣為-2,那麼寫水的化學式是按照口訣:「正價前,負價後,價數交叉為角數:角數若有公約數,莫忘約去要記住。」來寫。
H為正價,因此在前面。而1*2=2,所以要兩個H和一個O
所以水化學式為H2O
⑤ 求初中化學式計算技巧!……
化學計算在中考化學試題中所佔的分值比例並算大,但計算過程往往會消耗學生大量時間。而且試題形式靈活多樣。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邏輯判斷能力都有了較高的要求。為了提高解題速率、解題能力,掌握一定的化學計算解題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談談化學式計算中常見的解題技巧。
技巧一:轉換法
化學式計算有三種類型:即求相對分子質量、求元素質量比、求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轉換法就是對這三種計算進行綜合,提煉出來的一種方法。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之比×對應的原子個數之比。已知其中任意兩個量,都可求出第三個量。
例1:某元素R的氧化物中,已知R:O=1:1,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求R氧化物的化學式。
解析:求物質的化學式,實際上就是確定物質的組成元素和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本題中,R的氧化物的組成元素是已知的,所以求化學式,實際上就是求出R元素和O元素的原子個數比。
解答:設R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XOY,由題可得: ,求得
所以R氧化物的化學式即為RO2
小結:利用轉換法,將比例式轉換成乘積式,只要將題中相關的已知量和待求量輸入公式,取可求出。
技巧二:關系式法
關系式法,就是尋求題中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其表達在相互關聯的兩個化學式之間,達到簡化解題步驟,節約解題時間的目的。
例2:求等質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質量比。
解析:化合物中,物質的質量可用相對分子質量來表示,物質質量等即相對分子質量總和等。根據題意,我們可以在SO2和SO3前配上適當的系數,以保證他們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相等。
解答:80SO2~64SO3 氧元素的質量比即為80×16×2:64×16×3=5:6
技巧三:平均值法
在數學上,我們算過求平均數的題目,可表達為:m=(a+b)/2,且a>b>0時,a>m>b。我們把它引入化學計算中,能使很多題目轉繁為簡,化難為易。
例3:由氧化鐵(Fe2O3)的雜技R組成的混合物中含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8%,則R可能是( )
A、Fe B、FeO C、Fe3O4 D、FeCO3 E、Cu
解析:本題是一道綜合性推斷題。由題可知,68%為Fe2O3和R中鐵元素的平均值,根據平均值法的解題思路,「中」為分界點,「大」找「小」,「小」找「大」。 題中已知的Fe2O3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68%,所以R中所含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應該小於68%,根據選項中各物質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大小即可確定正確答案。
參考答案:D、E
⑥ 初中化學方程式如何計算按多種方法
歸一法,萬能公式法,最小公倍數法,觀察法,奇數配偶法..........
奇偶配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並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₂H₂+O₂→CO₂+H₂O,此方程式配平先從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₂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₂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數出現分數則可配4),由此推知C₂H₂前2,式子變為:2C₂H₂+O₂→CO₂+2H₂O,由此可知CO₂前系數應為4,最後配單質O₂為5,把短線改為等號,寫明條件即可:
2C₂H₂+5O₂==4CO₂+2H₂O
e.g.(1)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有關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這一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傾泄計量數,這樣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觀察:
所以,1個Fe2O3應將3個「O」分別給3個CO,使其轉變為3個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觀察上式:左邊有2個Fe(Fe2O3),所以右邊Fe的系數應為2。即
Fe2O3 + 3CO——2Fe + 3CO2
這樣就得到配平的化學方程式了
Fe2O3 + 3CO == 2Fe + 3CO2(反應條件高溫)
例:配平H2O + Fe →Fe2O3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3H2O + Fe →Fe2O3+ H2
第二步:配平氫原子、鐵原子3H2O + 2Fe →Fe2O3+ 3H2
第三步: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
3H2O +2Fe==Fe2O3+ 3H2
觀察配平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於單質Fe,O來自於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則式子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數為4,寫明條件,短線改為等號即可:
3Fe+4H2O(g)=高溫=Fe3O4+4H2↑
2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做法:選擇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最復雜的化學式,設它的系數為1,再依次推斷。
第一步:設NH3的系數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應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別轉移到NO和H2O中,由此可得1NH3+O2——NO+3/2 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總數推O2系數1NH3+5/4O2——NO+3/2 H2O
第四步:取最小公倍數相乘 4NH3+5O2===4NO+6H2O
萬能配平法(待定系數法)
英文字母表示數,
質電守恆方程組。
某項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數去分母。
說明:這首詩介紹的是萬能配平法的步驟。該方法的優點是:該法名副其實——萬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學反應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如果你把這種方法熟練掌握了,那麼你就可以自豪地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我不會配平。」;該法的弱點是:對於反應物和生成物比較多的化學方程式,用該法則配平速度受到影響。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其速度的快慢決定於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組的技巧掌握的較好,那麼用萬能配平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解釋:
1.英文字母表示數:「數」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數。這句的意思是說萬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數。
舉例:請用萬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應式:
Cu+HNO3(濃)—— Cu(NO3)2+NO2↑+H2O
根據詩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數,於是得到如下反應方程式:
A·Cu+B·HNO3(濃)-------……①
2.質電守恆方程組:該法的第二步是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和電荷守恆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組(若不是離子方程式,則僅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即可)。
根據詩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組:
Cu(NO3)=A H2O=B/2 NO2=B-2A=(3B-6A-B/2)/2
3.某項為一解方程:意思是說該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組中某個未知數為「1」,然後解方程組。
解:4A=B A:B=1:4
Cu+4HNO3(濃)—— Cu(NO3)2+2NO2↑+2H2O……②
說明:在實際配平過程中,到底該令那一項為「1」,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解方程組簡便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較復雜的一項的系數為「1」。
4.若有分數去分母:意思是說該法的第四步是將第三部解方程組得到的方程組的解代入化學反應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數是分數,則要在化學反應方程式兩邊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從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數變為整數。
根據詩意的要求將方程②兩邊同乘以4得:
Cu+4HNO3(濃)=== Cu(NO3)2+2NO2↑+2H2O
配平決策歌
迅速觀察定類型,
歧化水解首先用。
能否奇偶再交叉,
四法技窮有萬能。
溫馨提示,萬能公式確實是名副其實的萬能公式,但是解答過程過於復雜,樓主少用,對於初中來說,歸一法確實是好用,而且無誤.............
⑦ 求化學式計算方法。
根據物質的量相等即可。
如32乘以S的分子量,除以SO2 物質的量等於X(待求)乘以S的分子量,除以SO3 物質的量
⑧ 求高中化學所有化學式。公式。高一的詳細點
離子式:1。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2NaOH + CO2 ==== Na2CO3+ H2O2、在標准狀況下2.24LCO2通入1mol/L 100mLNaOH溶液中:CO2+NaOH NaHCO33、燒鹼溶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硫: NaOH +SO2==NaHSO34、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Ca(OH)2+ 2CO2══Ca(HCO3)25、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NH3�6�1H2O+CO2== (NH4)2 CO3+ H2O6、用碳酸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Na2CO3+ SO2 Na2SO3+ CO2↑7、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鈉溶液中:Na2CO3+CO2 +H2O══2 NaHCO38、在醋酸鉛[Pb(Ac)2]溶液中通入H2S氣體:Pb(Ac)2+H2S=PbS↓+2HAc9、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CO2+H2O+C6H5ONa→C6H5OH+ NaHCO310、氯化鐵溶液中通入碘化氫氣體: 2FeCl3+2 HI 2Fe Cl2+ I2+2 H Cl11、硫酸鐵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氫:Fe2(SO4)3+ H2S==2 FeSO4+ S↓+ H2SO412、少量SO2氣體通入NaClO溶液中:2NaClO +2SO2+ 2H2O══Na2 SO4+ 2HCl+H2SO413、氯氣通入水中:Cl2+H2O HCl+HClO14、氟氣通入水中:2F2+2H2O 4HF+O2↑15、氯氣通入冷的氫氧化鈉溶液中:Cl2+2 NaOH══NaClO+NaCl+ H2O16、FeBr2溶液中通入過量Cl2: 2FeBr2+ 3Cl2══2FeCl3+2 Br217、FeBr2溶液與等物質的量Cl2反應:6FeBr2+ 6C12 4FeCl3+2FeBr3+ 3Br218、足量氯氣通入碘化亞鐵溶液中:3Cl2+2FeI2 2FeCl3+2I219、在FeI2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FeI2 +Br2 FeBr2+ I220、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入溴水:6FeCl2 + 3Br2══4FeCl3+2 FeBr321、鈉與水反應: 2Na+2H2O 2NaOH +H2↑22、鋁片投入氫氧化鈉溶液:2Al+ 2NaOH +6H2O 2 Na [Al(OH)4] +3H2↑23、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 Fe 3 FeCl224、FeCl3溶液與Cu反應:2FeCl3+ Cu CuCl2+2FeCl225、硫氫化鈉溶液與碘反應:NaHS+I2 S↓+ HI+NaI26、過氧化鈉和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27、銅與濃硝酸:Cu+4HNO3(濃) Cu(NO3)2+ 2NO2↑+ 2H2O28、銅與稀硝酸:3Cu+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29、稀硝酸除銀鏡:3Ag+4HNO3 3AgNO3+ NO↑+ 2H2O30、稀硝酸與過量的鐵屑反應3Fe+8HNO3(稀) 3Fe(NO3)2+ 2NO↑+ 4H2O化學式:中化學方程式大全2007-11-19 21:44非金屬單質(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過量)===XeF2
2F2(過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屬)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體積)===2ClF
3F2 (過量)+Cl2===2ClF3
7F2(過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還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濃)===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寫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濃)===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氣)
2C+SiO2===Si+2CO(製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純)+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剛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鹼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鹼或光照促進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熱,濃)===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濃)+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屬單質(Na,Mg,Al,Fe)的還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作者:sy_4765832009-7-8 21:45 回復此發言
--------------------------------------------------------------------------------
2 高中化學方程式大全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鈍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濃)===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濃的H2SO4,HNO3中鈍化)
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鐵在酸性環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錫完全
還原為單質錫 Fe+SnCl2==FeCl2+Sn)
三, 非金屬氫化物(HF,HCl,H2O,H2S,NH3)
1,還原性:
4HCl(濃)+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濃)===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純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應廣泛應用於測定礦樣或鋼樣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鹼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應用於工業制備小蘇打,蘇打)
4,不穩定性:
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
H2S===H2+S
2NH3===N2+3H2
四,非金屬氧化物
低價態的還原性:
2SO2+O2===2SO3
2SO2+O2+2H2O===2H2SO4
(這是SO2在大氣中緩慢發生的環境化學反應)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
(用於制硝酸工業中吸收尾氣中的NO和NO2)
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
作者:sy_4765832009-7-8 21:45 回復此發言
--------------------------------------------------------------------------------
3 高中化學方程式大全
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澱粉KI溶液鑒別溴蒸氣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
CO2+2Mg===2MgO+C
(CO2不能用於撲滅由Mg,Ca,Ba,Na,K等燃燒的火災)
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
3,與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
P2O5+3H2O===2H3PO4
(P2O5極易吸水,可作氣體乾燥劑
P2O5+3H2SO4(濃)===2H3PO4+3SO3)
CO2+H2O===H2CO3
4,與鹼性物質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這是硫酸廠回收SO2的反應.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處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銨作化肥,SO2循環作原料氣)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SO2和CO2.可用品紅鑒別)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過量)===Na2CO3+H2O
CO2(過量)+NaOH===NaHCO3
CO2+Ca(OH)2(過量)===CaCO3+H2O
2CO2(過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溫下強鹼緩慢腐蝕玻璃)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
五,金屬氧化物
1,低價態的還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應用於制備Na2O)
MgO,Al2O3幾乎沒有氧化性,很難被還原為Mg,Al.
一般通過電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還原鐵粉)
Fe3O4+4H2===3Fe+4H2O
3,與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應分兩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備可利用類似的反應: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緩慢反應)
4,與酸性物質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兩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⑨ 化學式是怎樣求來的,它們各個的元素所帶的原子個數
硫酸銅是種正鹽.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鹽.CuSO4是由金屬離子Cu2+離子和酸根離子SO4 2-離子形成的,命名方法為酸類型+金屬類型.所以叫硫酸銅.
然後是各個元素所帶原子個數.這個反了,不是由元素決定元素所帶原子個數的,而是說一個原子的原子核內包含的原子數決定它是什麼元素的.我們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元素都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上.你可以直接在上面查到各種元素的原子量
然後是化合價的問題.一般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得失電子的能力如何,決定該是哪個化合價.
拿氯原子舉例:氯氣和金屬反應一般都是氯元素得電子,金屬元素失去電子,因為金屬元素的金屬性強,氯元素的非金屬性強.所以這種情況下一般Cl顯-1價,如FeCl3,FeCl2,CuCl2,CuCl.而當氯原子碰到氧化性強的物質(得電子能力比它強的)時,氯原子就可能失去電子而顯正價.不過氯氣的話初高中學到的比較典型的一般是歧化反應,就是氯氣自己人搶自己人電子.比如:Cl2+2NaOH=NaCl+NaClO+H2O.此反應裡面,NaCl的Cl是-1價的,NaClO次氯酸鈉中的Cl就是+1價的.要得到高價氯,最簡單的就是電解反應了.直接通電搶走氯的電子,根據不同情況會產生+3,+5,+7價的氯化合物.
不過,你以後學到了就知道了,除了很變態的奇怪的化合物,其餘都可以直接通過經驗來判斷該選哪個化合價,比如Cl單獨作酸根的話就是-1價的,而ClO-,ClO2 -,ClO3 -,ClO4 -分別為含氧酸根離子,看到O的個數就可以直接判斷,它們分別是+1+3+5+7價的了.
不知樓主學到啥程度.不過現在掌握書上的東西,老師講的東西就行了,以後學完,知識體系建立了,你就會完全明白了.
再問: 額....我問的元素所帶的個數不是指原子序數,而是元素右下角的那個數字,是怎麼求來的 .....基本上看不懂,由於本人是初接觸化學的,對於它還比較模糊,特別是像化學方程式,化學式之類要理解的,不知高人有沒有方法呢
再答: 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嗎。?那個是可以根據該物質的電荷守恆求來的。比如:水H2O,O是-2價,H是+1價。假如說你不知道水分子中H有幾個的話,那根據水分子呈電中性,+1乘以2再加上-2=0,就能求得H是2個。比如水合氫離子,假設不知道有幾個H,以x來代替:HxO+(+是上標),水合氫離子帶電量為+1,+1乘以3再-2=+1,那麼可求得x為3。。。。一般來說,要想知道一個化學式中某個元素的個數,必須別的元素個數都是確定的(對於分子式來說)。對於離子化合物的話需要知道的是離子個數比。 化學一半靠記憶,一半靠推理。光靠「求」沒用的。因為物質的本質,物質中各個元素的個數不是靠「求」出來的,一個水分子本身就是由2個H,一個O組成的。「求」只是當你沒見過這物質,但某些元素個數基本可以確定時,來確定未知的元素個數的方法。 化學很好學的。。跟著書上走,跟著老師走,一開始靠記憶,然後記住的東西多了,總結歸納,自然而然就有經驗了,就豁然開朗了。現在沒有必要著急,腳踏實地就行了。
⑩ 初三化學計算題如何求化學式
解:設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
MO+H2SO4==MSO4+H2O
x+16
x+96
5g
15g
(x+16)/5g=(x+96)/15g
x=24
M為鎂元素
該金屬氧化物化學式
MgO
MgO+H2SO4==MgSO4+H2O
40
98
5g
y
y=12.25g
12.25g/45g×100%=
27.2%
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