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師資力量
化學化工學院現有教職工19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職稱教師49人、副高職稱教師59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7人。另外有雙聘教授或兼職教授十餘人。教師隊伍中有3人獲得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有1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3人獲福建省教學名師。
② 求…福州大學化工類研究生就業方向…
福大化學化工是國家一級重點化學基地之一,前中科院院長,著名化學家盧家錫院士曾任院長,也是由他發展了福大化學系的輝煌與光榮傳統。本學科有國家一級的碩士點和博士點,也是福大唯一的一個博士後流動站。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可鎂教授領導的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依託福州大學建設的國家級化肥催化劑工程化研究基地。
至於研究方向,你最好去學院網站了解,看各個導師的研究方向,爭取與導師先聯系。
這是學院網站的名師風采http://chem.fzu.e.cn/plus/list.php?tid=11
③ 福州大學化學研究生怎麼樣
其實大學好不好不是最主要的,每個大學都有自己非常強的專業,很好的大學也有很差得專業,一般的大學也有很好的專業,所以不能片面地說一所大學好還是壞。既然你提到福大,比較好的專業有:化學化工,土木,計算機,電氣,機械等等,尤其是福大的工科專業,整體實力絕不比廈大差。當然,如果是福建省外的學生,報福大還是謹慎點。福建省的考生嘛,福大就很吃香了
④ 福州大學化學工程研究生怎麼樣
福大的化工研究所不錯。我是福大的畢業生,福大的化學化工學院是最好的學院
⑤ 福州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怎麼樣
福州大學的化學化工學院是福州大學的老牌專業;不僅在省內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地位;福州大學歷任的校領導基本到時化學學院出來,前任校長盧嘉錫(院士)、魏可鎂(院士)現任校長(付賢智)。
也是福州大學培養出中國科學院院士最多的學院。最牛的是化學化工學院建設有國內僅有世界先進的國家級光催化研究實驗室。
化學專業建設有化學基地班;
不過 很好奇;你說的材料化學專業是不是屬於現在的福州大學材料學院??
材料學院是不久前組建的新學院;基本是從化學化工分出來;但是本質上是有差別··要問問清楚才是··希望能幫到你
⑥ 福州大學化學類碩士怎麼樣
福大的化學在全國來說排名是很靠前的,化學專業是學校的優勢專業,我不是理工類的,物化就不清楚了
⑦ 【100分】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不知道你是在哪看的福州大學很差,福州大學從各方面來說雖然不算強但是也不差,尤其是化學化工,數學與計算機,土木都是擁有很高就業率的學科,其中化學系是我們福大最好的專業。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成立於2001年5月18日。其前身化學化工系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學家盧嘉錫先生在福州大學成立之初親手創建,歷經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奮斗、拼搏進取而發展壯大。學院現由化學系、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生物學與制葯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實驗教學中心以及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部分組成。
學院現有教職工192人,其中專任教師(含研究系列)143人,實驗技術人員2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77人(佔53.8%),在職攻讀博士學位25人(佔17.5%),具有外校學歷的教師90人(佔62.9%)。正、副教授(含研究員)95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3人、閩江學者3人),博士生導師39人,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擁有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學科、凝聚態物理化學基礎研究及應用和綠色化工與技術二個國家級「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有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中心發揮了基礎研究與技術集成創新的優勢,成為學院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前沿陣地。
學院具有化學和化學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涵蓋了十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並經授權自主設立了另外六個二級學科博士點。還獲得葯學一級學科下的葯物分析二級學科博士授予權。有化學和化學工程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院有科技部省部共建福建省光催化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與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及福建省光催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光催化重點實驗室和福建省固體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
學院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化學專業點),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化工),省級理工結合的化學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已被推薦申報國家級實驗區)。
學院堅持面向21世紀的教學改革,有「結構化學」、「化工原理」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3門省級精品課程,福建省教學團隊(化工工程與工藝專業),1名全國師德標兵,2名省級教學名師,11人次獲得學校教學優秀獎。「化工原理優化設計的研究與實踐」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實施研究型專業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獲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5),「以科研訓練為主線的化學創造性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實踐」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學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先後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等大批攻關研究項目,「十五」以來獲得各類科研項目590項,總經費11320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國家級項目79項,總經費6288.5萬元;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SCI、EI收錄論文814篇,獲得專利37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5項)等國家與省部級獎項23項。
學院長期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相結合的特色,與永安智勝公司、萬利達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科龍集團、福建省龍華葯業有限公司、福興醫葯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長期開展院企合作,積極有效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經濟效益。「十五」以來,累計有14項研究成果進入產業化,新增產值8.72億元,增加經濟效益3.11億元。
學院不斷擴大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與國內(6家)、國外(5家)著名大學或研究所建立了長期合作研究,多次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和全國學術會議,學術影響日益擴大。
⑧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怎麼樣選擇學什麼方向比較好
不錯誒,其實福大工科不錯,排名上比廈大還好一些,內行人才知道就是,我不清楚福大的化工研究方向有哪些,建議你查查那裡的教授,看看誰最NB啊。你是要讀研吧?本科應該不用考慮方向問題吧,化工就是化工專業。
⑨ 福州大學化學系好不好
福建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是由原化學系、高分子研究所、實驗中心於2002年11月整合而成的。學院現設化學系、材料系、環境科學系、高分子研究所、環境科學研究所和實驗中心。化學系前身為1907年的福建優級學堂理化選科,經解放初期院系調整,由華南女子學院化學系、福建協和大學化學系、福建省立師范專科學校化學系、福建研究院工業研究所等相繼合並成福州大學化學系,1953年更名為福建師范學院化學系。高分子研究所是由前身中國科學院華東分院天然高分子研究室發展起來的。實驗中心是由世界銀行貸款投資建設的。
學院組建多年來,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以發展為主題,以培養人才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綜合辦學實力為根本出發點,正確處理改革、穩定、發展的三者關系,堅持「在穩定中謀發展,在發展中講團結」的總體思路,及時化解學院整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全體教職工團結拼搏、銳意進取,迎難而上,圓滿完成校黨委組建學院時的意圖和目標,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為化學與材料學院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化學與材料學院已具有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博士學位點;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物理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應用化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材料加工等10個碩士學位點,同時具備招收化學專業教育碩士研究生的資格;化學、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現有研究生256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12人,博士研究生11人),全日制本科生1110人。具有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省級重點學科、物理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兩個校重點學科,建立了「高起點、高水平、有規模、有特色」的福建省功能材料研究與新技術開發公共實驗平台、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改性塑料技術開發基地。
全院現有教職員工155人,其中專任教師109人。教授、研究員2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省優秀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後有18人,閩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有31人獲校教學科研重要崗位,有15人在全國學會、省級學會任職。學院教師中已獲博士學位39人,在讀博士17人,已獲碩士學位54人(不包括已獲博士學位者)。我院還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工程技術與實驗技術隊伍,其中教授級高工2名,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18名。此外還有15位院士和24位專家、教授擔任我院的兼職教授。
化學材料學院經過5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近五年來整合和發展,已形成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三個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優勢,已在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等學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成為福建省在高分子材料等方面不可或缺的研發力量。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從20世紀50年代創辦伊始就參與國家的科技規劃,以天然高分子為主攻方向,填補了當時我國在該研究領域的空白,40多年來,堅持不懈地為發展以中國生漆為主的天然高分子化學與加工利用的學術研究而努力,在我國東南沿海樹立了鮮明的地區科學研究特色,天然高分子生漆研究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其代表性成果「漆酚鈦螯合高聚物防腐蝕塗料」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該方向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青藏鐵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己順利完成,通過國家科技部的驗收。金屬有機高分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新型鋁體系偶聯劑」為國內外首創,在全國廣泛應用,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九.五」以來,全院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三百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9項,省部級項目153項,通過鑒定項目57項,獲得發明專利26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的共有200多篇。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12項。在積極開展基礎科學研究的同時,學院還密切聯系生產實踐,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走產學研聯合開發的道路,積極進行應用基礎和開發項目的研究;許多研究成果成功地實現對接與轉化,「青藏鐵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己投入批量生產並在青藏鐵路上使用,新型鋁酸脂偶聯劑、可環境消納塑料材料等成果先後投產、應用;一項標准被政府採用並在許多地區強制實施和推廣應用,中性松香造紙施膠劑的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為國家創造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3年以來,為適應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需要和學校發展的特色,福建省政府和學校先後對我院投入了二千多萬元資金購置了功能材料的測試、表徵和加工等先進儀器、設備、建成了「福建省功能材料研究與新技術開發公共實驗平台」和「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實驗平台根據高分子學科發展的趨勢,突出材料科學領域研究的特點,面向實際進行科技開發,建成了功能材料制備實驗室、功能材料性能表徵實驗室、功能材料加工公共實驗室,形成了完整的研究與技術開發體系,已經形成了天然高分子材料、金屬有機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材料加工等四個研究方向,涉及13個科研項目組,研究方向明確,並有一支高素質、年齡結構合理的專業人才隊伍。平台的建成為我院科研水平的提升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為了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擴大學院的對外影響,學院十分重視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不僅積極派人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而且還主動爭取舉辦各種學術會議。近年來,主辦了兩次國際學術會議和2001年海峽兩岸高分子學術會議以及中科院化學部十屆二次常委會議、全國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協作會、2003年全國新世紀塑料與環保研討會暨塑料改性與加工技術交流會等高級別會議,還主辦多次全國性和全省性的學術會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國內外(包括台灣、香港)的幾十位專家、學者對學院的研究成果極為關注。近幾年,邀請來校訪問、講學、交流的國內外專家、學者達上百人次,聘請了34位國內外著名教授、研究員擔任學院的兼職教授,其中有15位中科院院士。同時,學院還與國內外的許多著名高校、研究所及企業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不斷有學者進行互訪、講學,有力地促進了學院的發展。
目前,學院已制訂了 「十一.五」發展規劃,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學院的各項工作,切實抓住和用好發展機遇,按照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管理機制、促進學院全面和諧發展的總要求,扎實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凸顯科研特色,加強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引進,加大創新團隊和優秀青年人才的培養力度,凝聚力量,優化、整合研究方向,提高自主創新、集群攻關的能力,力爭在承接研究課題、成果申報、技術對接與轉讓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完善管理機制,規范各項規章制度,建立高水平、有特色、注重創新、團結和諧的學院。
熱誠歡迎海內外專家、學者,博士、碩士畢業生加盟,為學院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而並肩戰斗。
最後希望小弟高考順利,志願填好,學校專業都走好!!
⑩ 福州大學化工學材料化學碩士生導師哪個最好
福州大學化工學材料化學碩士導師都還不錯但是如果從學術學術成就來看的話個人覺得王心晨導師挺強的,王心晨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環境科學系,獲博士學位,曾任德國馬普學會膠體與界面研究所膠體化學系獨立課題組長、人工光合成實驗室主任,現任福州大學、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涉及材料、化學、物理、催化、環境等重要領域,先後發表100篇科技論文、主要科研成果分別發表在NatureMaterials、NatureCommunications、Angew.Chem.、J.Am.Chem.Soc.、Adv.Mater.等國際知名期刊。現負責組建福州大學能源光催化學科創新平台,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到2016福州大學化學院考研群:⑧①⑧⑨③①⑧⑧,你可以到裡面去問一下福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