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鋰電池屬於幾類危險品
鋰電池是九類危險品,要求二類包裝。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正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由於鋰金屬的化學特性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和保存對環境要求非常高。
鋰電池屬於幾類危險品
為了提升鋰電池的安全性及電壓,科學家們發明了用石墨及鈷酸鋰等材料來儲存鋰原子。
鋰電池的老化速度是由溫度和充電狀態而決定的,高充電狀態和增加的溫度加快電池容量的下降。
鋰離子電池一般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
② 廢舊電池中含有什麼有害物質
廢舊電池主要有毒物質:鉛,汞,鎘。
1.鉛是一種金屬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是Pb(拉丁文Plumbum;英文lead),原子序數為82,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
鉛是柔軟和延展性強的弱金屬,有毒,也是重金屬。鉛原本的顏色為青白色,在空氣中表面很快被一層暗灰色的氧化物覆蓋。可用於建築、鉛酸蓄電池、彈頭、炮彈、焊接物料、釣魚用具、漁業用具、防輻射物料、獎杯和部份合金,例如電子焊接用的鉛錫合金。
鉛是一種金屬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蝕、防電離輻射、蓄電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鉛字、軸承、電纜包皮等之用,還可做體育運動器材鉛球。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鉛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2.汞是化學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稱水銀。還有「白澒、奼女、澒、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子明」等別稱。元素符號Hg,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6周期。汞是銀白色閃亮的重質液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溶於酸也不溶於鹼。
汞常溫下即可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汞使用的歷史很悠久,用途很廣泛。在中世紀煉金術中與硫磺、鹽共稱煉金術神聖三元素。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汞和無機汞化合物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3.鎘會對呼吸道產生刺激,長期暴露會造成嗅覺喪失症、牙齦黃斑或漸成黃圈,鎘化合物不易被腸道吸收,但可經呼吸被體內吸收,積存於肝或腎臟造成危害,尤以對腎臟損害最為明顯。還可導致骨質疏鬆和軟化。
(2)鋰電池中有哪些危險化學品擴展閱讀:
廢電池的危害
近兩年,廢電池對環境的影響成為國內媒體熱門話題之一。有的報道稱電池對環境污染很嚴重,一節電池可以污染六萬立方米的水。
有的甚至說廢電池隨生活垃圾處理可以引起諸如日本水俁病之類的危害,還有一節5號廢電池就可以使一平方土地荒廢等,這些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有很多熱愛環保的人士和團體開展或參加了回收廢電池的活動。
科學調查表明,一顆鈕扣電池棄入大自然後,可以污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國每年要消耗這樣的電池70億只。據了解,我國生產的電池有96%為鋅錳電池和鹼錳電池,其主要成份為錳、汞、鋅等重金屬。
廢電池無論在大氣中還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屬成份都會隨滲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積月累還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1998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上定出汞、鎘、鋅、鉛、鉻為危險廢棄物。
然而,國家環保總局有關人士卻認為,廢電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關廢電池危害環境的報道缺乏科學依據,在某種程度上對群眾造成了誤導。
污染60萬升水的計算結果,是基於將鈕扣電池中的重金屬全部溶解於水,並均勻散布在水體中的假設做出,但實際上重金屬溶於水是十分困難的,更不可能均勻分布在水體中,實際可能造成的污染遠小於理論計算的最大值。
參考資料
網路-廢電池
③ 請問,鋰電池生產過程中,有危險化學品(在《危險化學品名錄》中名列的)產生嗎
有使用到危險化學品,但是不會產生危險化學品,所以不是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最多算了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
④ 鋰電池是不是有毒
鋰離子電池是有毒的。鋰電池由正極粉末、負極粉末、導電劑粉末、粘結劑粉末、電解液、有機溶液等多種成分構成。正極粉末中的鈷是屬於有毒金屬物質,有機分散劑屬有毒有機溶劑,而電解液是鋰電池中毒性、腐蝕性最強的組分,對人體有直接的影響。
鋰電池使用注意事項:
1,不要拆卸電池。拆卸電池會發生電池內部短路,會引起起火、爆炸、有害氣體或者其它問題。
2,電解液是有害的:萬一電解液沾到皮膚、進入眼睛,應立即用清水沖洗以及求助醫生。
3,不要把電池傾倒於火中:不要焚毀電池,否則會致電池爆炸,這個很危險,必須禁止。
4,禁止浸泡電池:請不要把電池浸泡在液體當中,像清水、海水,及非酒精飲料、果汁、咖啡或者其它的飲料。
5,更換電池:更換電池應由電池生產商或設備供應商完成,用戶不要自行更換。
6,禁止使用損壞的電池:電池可能在出貨途中碰撞而受損。如果發現電池有異常,例如包裝損壞、電池包裹變形,有電解液的味道、發現漏液等等,不要再使用這些電池。電池如果有電解液的味道或者出現漏液,電池放置應該遠離火源避免起火及爆炸。
7,電池的存放:電池應當在室溫下存放,應充到30%至50%的電量。如長時間儲存,建議每三個月充一次電以防止電池過放電。
⑤ 鋰電池在運輸中的危險性有哪些
鋰電池在運輸中的危險性:
1、漏液;
電池設計和製造工藝的不良或受外部環境影響,電池可能漏液,通過測試確保電池在運輸中不會漏液,包裝要求即使有漏液也要保證運輸安全。
2、外短路;
外短路如發生也是危險的,鋰電池的溫度會升的很高,甚至會發生著火、爆炸。鋰電池在經過運輸中可能遇到的惡劣環境後進行外短路實驗,可以說是最嚴厲的條件,鋰電池在此條件下能滿足安全要求,再加上在運輸過程中包裝等對電池的保護,可以排除此危險。
3、內短路;
主要是電池隔膜不良或電池在生產過程中有導電小顆粒進入刺穿隔膜,還有鋰離子電池在使用中由於過充等現象產生鋰金屬。內短路是鋰電池著火、爆炸的主要原因,應該通過實驗,改變設計減小鋰電池的危險性。
(5)鋰電池中有哪些危險化學品擴展閱讀:
鋰電池在運輸中的注意事項:
1、在可行的情況下,用非導電材料(如塑料袋)製成的完全封閉的內包裝來裝每個電池或每個電池動力設備;
2、使用適當的方式對電池進行隔離或包裝,使其無法與包裝件內的其他電池、設備或導電材料(如金屬)相互接觸,並且;
3、對裸露的電極或插頭使用不導電的保護帽、絕緣帶或其他適當的方式進行保護。
4、如果外包裝不能抵擋碰撞,那麼就不能僅使用外包裝作為防止電池電極破損或短路的唯一措施。電池還應使用襯墊防止移動,否則由於移動導致的電極帽松動,或者電極改變方向易引起短路。
⑥ 鋰離子電池是屬於什麼等級的危險品
鋰離子電池是九類危險品,要求二類包裝。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在充放電過程中,Li+ 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充電時,Li+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於富鋰狀態;放電時則相反。電池一般採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電極,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
危險品分類:
第一類:爆炸品:炸葯
第二類:壓縮氣體:氧氣、氫氣
第三類:易燃液體:汽油、柴油
第四類:易燃固體:
第五類:氧化物有機過氧化物
第六類:有毒物質:氰化物
第七類:放射性物質:
第八類:腐蝕品:硫酸
第九類:其他危險品:電池組
⑦ 鋰電池的危害
1、鋰原電池均存在安全性差,有發生爆炸的危險。
2、是否加裝安全保護電路板。無保護電路板,則鋰電池就有變形、漏液、爆炸的危險。
鋰電池長充可能導致過充。鋰電池或充電器在電池充滿後都會自動停充,並不存在鎳電充電器所謂的持續10幾小時的「涓流」充電。
也就是說,如果鋰電池在充滿後,放在充電器上也是白充。而無法保證電池的充放電保護電路的特性永不變化和質量的萬無一失,所以電池將長期處在危險的邊緣徘徊。
在對某些機器上,充電超過一定的時間後,如果不去取下充電器,這時系統不僅不停止充電,還將開始放電-充電循環。也許這種做法的廠商自有其目的,但顯然對電池的壽命而言是不利的。
同時,長充電需要很長的時間,往往需要在夜間進行,而以我國電網的情況看,許多地方夜間的電壓都比較高,而且波動較大,於是這又帶來附加的危險。
(7)鋰電池中有哪些危險化學品擴展閱讀
鋰電池一般能夠充放300-500次。最好對鋰電池進行部分放電,而不是完全放電,並且要盡量避免經常的完全放電。
一旦電池下了生產線,時鍾就開始走動。不管你是否使用,鋰電池的使用壽命都只在最初的幾年。電池容量的下降是由於氧化引起的內部電阻增加(這是導致電池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後,電解槽電阻會達到某個點,盡管這時電池充滿電,但電池不能釋放已儲存的電量。
一個充電周期意味著電池的所有電量由滿用到空,再由空充到滿的過程,這並不等同於充一次電。
比如說,一塊鋰電在第一天只用了一半的電量,然後又為它充滿電。如果第二天還如此,即用一半就充,總共兩次充電下來,這只能算作一個充電周期,而不是兩個。
因此,通常可能要經過好幾次充電才完成一個周期。每完成一個充電周期,電池容量就會減少一點。不過,這個電量減少幅度非常小,高品質的電池充過多次周期後,仍然會保留原始容量的
80%,很多鋰電供電產品在經過兩三年後仍然照常使用。當然,鋰電壽命到了最終後仍是需要更換的。
⑧ 電池的種類及其中所含有的化學物質及造成的危害
對有關電池危害的簡單回顧之後,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廢電池是個「環境殺手」,它不但污染環境,而且還會進一步影響人體健康。
廢電池正在日益對環境構成嚴重威脅。有關資料顯示:一節電池產生的有害物質能污染60萬升水,等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爛在地里的一號電池能吞噬一平方米土地,並可造成永久性公害。我國是電池生產消費大國,電池的年產量高達140億節,消費約100億節,佔世界總量的1/3。以全國13億人口計算,假設每年每人用6節電池,那麼這些電池可以污染46800億立方米的水,相當於中國全年徑流總量的1.73倍;也可使7800平方千米土地失去利用價值,這相當於1.23個上海或15個浦東新區的面積。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320億節廢舊電池被丟棄,其危害之大不能不令人觸目驚心!
廢電池的主要危害在於它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物質,包括鉛、鎳、汞、鋰、鋅、錳、銀、鎘、鈉等有毒有害物質。其是汞、鎳、鎘、鉛、鋅5種重金屬物質已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成為國家明令嚴格控制的危險廢物。這些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內,長期積蓄難以排除,損害神經系統、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如鉛及鉛化物,能導致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血液中毒和其他病變,表現為神經衰弱、消化不良、腹部絞痛、頭痛頭昏眼花和失眼、精神恍惚、疾乏無力、煩躁易怒,並伴有關節痛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手足麻木,手指可有輕度顫抖、貧血等;汞能導致精神狀態改變,如脈搏加快、肌肉顫動、口腔和消化系統病變等疾病,使人體牙齒松動,毛發脫落,手指抖動,神經錯亂;鎘、錳能導致神經系統疾病,引起金屬熱,會出現肺水腫、蛋白尿、腎臟和骨骼損害,突出症狀是肌肉、骨關節疼痛;鎳會引起金屬熱劇烈、瘙癢和溫疹,羰基鎳可引起惡心、嘔吐、胸悶頭痛、頭暈、步態不穩等,神經系統麻痹,嚴重刺激呼吸道,從而引起炎症和肺水腫。
廢電池的危害性如此之大,但目前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往往把廢電池隨垃圾一起扔掉,以致嚴重地污染了生態環境,威脅著人們的健康。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池的生產量卻越來越大。目前全世界的電池產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已成為威脅人們生存的重大問題,而加強廢舊電池的環境管理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嚴峻的課題。
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而無法飲用,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電池裡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對自然環境威脅巨大的物質,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於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我國沿海某省的一些農民在回收鉛酸蓄電池中的鉛時,因為回收處理不當,把含有鉛和硫酸的廢液倒掉,不僅造成了鉛中毒,而且使當地農作物無法生長。專家們認為,由於電池污染具有周期長、隱蔽性大等特點,其潛在危害相當嚴重,處理不當還會造成二次污染。
⑨ 鋰聚合物電池含有哪些化學元素對人體是否有害
鋰聚合物電池主要成分有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導電劑,電解液等,其中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組成是電解液
一般電解液是LiPF6六佛磷酸里為溶質,溶劑有很多種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DEC(碳酸二乙酯),EMC(碳酸甲乙酯)等組成,LiPF6容易與水反應產生氫氟酸(HF),對人體有害,溶劑的成分對人體的影響可上網查MSDS,溶劑問題是溶劑容易揮發,吸入人體,還是有不良影響,因此生產時環境要控制水含量和通風量,避免氫氟酸(HF)和溶劑一起吸入人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