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按照習慣大類分成化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
化學分析裡麵包括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酸鹼滴定,絡合滴定等),重量分析法等等
電化學分析裡麵包括循環伏安,極譜,電解等等方法
儀器分析就更多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Vis),原子發射光譜法,色譜法(包括氣相色譜GC,高效液相色譜HPLC),毛細管電泳(CE),核磁共振(NMR),X粉末多晶衍射(XRD),質譜(MS)等等~
化工數據處理一般都是套用每個反應不同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模型來做的,特別是表觀動力學是肯定要做的
B. 初中化學推斷題解題方法
推斷題在中考化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分量,但是,對於大多數剛剛接觸化學這一門新學科的初三同學而言,無疑是一件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因為這一部分所涉及內容不僅知識面廣,而且綜合性非常強。一、知識必備
1、常見物質的顏色:
(1)常見固體顏色:
黑色固體:Fe、C、CuO、MnO2、Fe3O4等;
紅色固體:Cu、Fe2O3等;
綠色固體:Cu2(OH)2CO3;
藍色固體:CuSO4•5H2O;
紫黑色固體:KMnO4
(2)常見溶液顏色:
藍色溶液:主要為含Cu2+的溶液,如CuCl2、CuSO4等;
淺綠色溶液:主要為含Fe2+的溶液,如FeCl2、FeSO4等;
黃色溶液:主要為含Fe3+的溶液,如FeCl3、Fe2(SO4)3等。
(3)常見物質燃燒時火焰顏色:S在O2中燃燒------藍紫色;
S、H2在空氣中燃燒------淺藍色;
CO、CH4在空氣中燃燒------藍色。
(4)常見沉澱顏色:
白色沉澱:
BaSO4、AgCl、CaCO3、BaCO3其中BaSO4、AgCl、不容於稀酸;
藍色沉澱:Cu(OH)2;
紅褐色沉澱:Fe(OH)3。
2、一些物質特徵反應:
(1)通電時發生的反應:
2H2O2===H2↑+
O2
↑
MgCl2====Mg+
Cl2↑
(2)有催化劑參加的反應:2H2O2====2H2O+O2
↑
2KClO3====2KCl+3O2
(3)由一種物質加熱分解為三種物質:
Cu2(OH)2CO3加熱
2CuO
+
H2O
+
CO2↑
2KMnO4加熱K2MnO4
+
MnO2
+
O2↑
2NaHCO3加熱Na2CO3+CO2↑+H2O
(4)在高溫時才能夠發生的反應:
CaCO3
高
溫
CaO
+
CO2↑
C+
2CuO高溫2Cu
+
CO2↑
3C+
2Fe2O3高溫4Fe
+
3CO2↑
2C+
Fe3O4高溫3Fe
+
2CO2↑
3CO+
Fe2O3高溫2Fe
+
3CO2
4CO+
Fe3O4高溫3Fe
+
4CO2
3、一些常見物質的溶解性:
(1)易溶於水的物質:Na2SO4、Na2CO3、BaCl2、NaCl等。
(2)難溶於水的物質:BaSO4、AgCl、CaCO3、BaCO3、Cu(OH)2、Mg(OH)2、Fe(OH)3等。
C. 化學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化學分析方法多了去了
按照習慣大類分成化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
化學分析裡麵包括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酸鹼滴定,絡合滴定等),重量分析法等等
電化學分析裡麵包括循環伏安,極譜,電解等等方法
儀器分析就更多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Vis),原子發射光譜法,色譜法(包括氣相色譜GC,高效液相色譜HPLC),毛細管電泳(CE),核磁共振(NMR),X粉末多晶衍射(XRD),質譜(MS)等等~
化工數據處理一般都是套用每個反應不同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模型來做的,特別是表觀動力學是肯定要做的
D. 化學分析常用方法分那幾類
化學分析是指確定物質化學成分或組成的方法。
根據被分析物質的性質可分為無機分析和有機分析。根據分析的要求,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根據被分析物質試樣的數量,可分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分類
化學分析根據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滴定分析(titrimetry)和重量分析(gravimetry)。
滴定分析
根據滴定所消耗標准溶液的濃度和體積以及被測物質與標准溶液所進行的化學反應計量關系,求出被測物質的含量,這種分析被稱為滴定分析,也叫容量分析(volumetry)。利用溶液四大平衡:酸鹼(電離)平衡、氧化還原平衡、絡合(配位)平衡、沉澱溶解平衡。
滴定分析根據其反應類型的不同,可將其分為:
1、酸鹼滴定法:測各類酸鹼的酸鹼度和酸鹼的含量;
2、氧化還原滴定法:測具有氧化還原性的物質;
3、絡合滴定法:測金屬離子的含量;
4、沉澱滴定法:測鹵素和銀。
重量分析
通過適當的方法如沉澱、揮發、電解等使待測組分轉化為另一種純的、化學組成的固定的化合物而與樣品中其他組分得以分離,然後稱其質量,根據稱得到的質量計算待測組分的含量,這樣的分析方法稱為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適用於待測組分含量大於1%的常量分析,其特點是准確度高,因此此法常被用於仲裁分析,但操作麻煩、費時。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 樣品溶解、沉澱、過濾、洗滌、烘乾和灼燒等步驟。
1、樣品的溶解
溶解或分解試樣的方法,取決於試樣以及待測組分的性質,應確保待測組分全部溶解。在溶解過程中,待測組分不得損失(包括氧化還原)加人的試劑不幹擾以後的分析。
2、試樣的沉澱
重量分析對沉澱的要求是盡可能地完全和純凈,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應按照沉澱的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沉澱條件,如加人試劑的次序、加人試劑的量和濃度,試劑加人速度,沉澱時溶液的體積、溫度、沉澱陳化的時間等。必須按規定的操作手續進行,否則會產生嚴重的誤差。
3、過濾和洗滌技術
過濾的目的是將沉澱從母液中分離出來,使其與過量的沉澱劑、共存組分或其他雜質分開,並通過洗滌獲得純凈的沉澱。對於需要灼燒的沉澱,常用濾紙過濾。對只需經過烘乾即可稱量的沉澱,則往往使用古氏坩堝過濾。過濾和洗滌必須一次完成,不能間斷,整個操作過程中沉澱不得損失
E. 簡答化學物證常用的提取方法
化學物證常用的提取方法:
1.硝酸銀溶液顯現法
手印,特別是指印,它是以氯化鈉的沉澱物形式存在的。使用硝酸銀溶液顯現手印,該溶液中的硝酸銀與氯化鈉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兩種新的化學物質:硝酸鈉和氯化銀,而氯化銀則具有很強的感光性。通過紫外線或日光照射,氯化銀還原成金屬銀,指印即顯現出來。用該法顯現的手印呈黑色。
常用的硝酸銀溶液配方如下:
硝酸銀水溶液:硝酸銀1-5克蒸餾水100毫升。
硝酸銀酒精溶液:硝酸銀1-3克無水酒精100毫升。
使用硝酸銀溶液,顯現現場潛在手印,方法有兩種:
(1)用毛筆或棉球,將硝酸銀溶液塗在承受體表面或將紙張之類的被顯物浸入溶液中,待其干後,置於日光或紫外線下,潛在手印即顯現出來。為防止曝光過度,使整個承受體表面變黑,應馬上使用照相等方法,將其固定或轉入黑暗之中加以保存。
(2)使用照相用顯影劑。該法是先用硝酸銀溶液處理被顯物表面,然後用濃度為50%的照相用顯影劑進行顯影,而後用常規的照相定影劑定影,最後用清水沖洗。用該法顯現出的手印,可經久不變且承受客體不會被損壞。
硝酸銀溶液顯現法,主要用於顯現淺色紙張和本色竹木製品上的陳舊無色汗垢手印。使用該法時,最好戴防護手套。另外,用無水乙醇代替蒸餾水配製硝酸銀溶液,效果會更好。加用氨基比林則無需曝光亦可快速顯現手印。
2.8-羥基喹啉法
8-羥基喹啉又稱喹啉醇,是一種顯白色或淡黃色的結晶粉末,沸點低。8-羥基喹啉加溫升華後,可與汗液手印中的鈉、鉀、鈣等三十多種金屬陽離子結合,生成各種熒光物質,用波長為2537埃的短波紫外線照射,即可發出淺藍色熒光手印。
8-羥基喹啉法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將一定量的8-羥基喹啉粉末放於燒杯內,加溫使其升華,將疑有手印的被顯物置於燒杯上方約5毫米處,待升華氣體與手印中的金屬陽離子結合後,再拿到紫外線下進行照射,即可顯現出淺藍色手印。
8-羥基喹啉法適用於顯現無熒光的聚苯乙烯塑料、白灰牆和紙張等承受體上的汗垢手印,尤其對顯現易被各種溶劑溶解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不能使用粉末的油污工具等承受體上的手印,彩色書報、畫刊上的手印。8-羥基喹啉法操作簡便,手印顯現清晰,在現場可大面積顯現,而且經此法處理後,不妨礙再用其他方法顯現。
3.茚三酮法
茚三酮又稱為寧西特林,呈白色粉末狀,可以與汗液中微量有機物氨基酸起化學反應,產生一種藍紫色化合物,以顯現無色手印。
用茚三酮顯現手印,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先把茚三酮配製成2-5%的丙酮溶液,用毛筆或棉球塗在承受體表面,在室溫下經四至六小時即可顯現出清晰的手印。溫度對顯現時間有決定性影響,如果用100瓦燈泡烘烤或置於80度至100度恆溫箱中,約二十至三十分鍾即可顯現手印;如果用電熨斗在正面(可墊一兩層紙)或背面加熱,甚至一兩秒鍾即可顯現。但熨燙時,必須控制好溫度,以免把承受體燙焦。
茚三酮法適於顯現牛皮紙、本色竹木器具上的陳舊無色手印。由於溶液中有丙酮成分,故不得在能被丙酮溶解的物質的表面上使用。如油漆、塑料等。
4."502"膠顯現法
"502"膠的主要成分是a-氰基丙烯酸乙酯,當用"502"膠顯現潛在手印時,膠中揮發出來的a-氰基丙烯酸乙脂氣體遇到了手印中的水和氨基酸,形成高分子固體聚合物,潛在手印就被顯現出來。
"502"膠顯現法在實地顯現現場手印時,具體操作法如下:
用玻璃罩或塑料袋,將疑有手印的被顯物或其部分表面,封閉在一個小空間內,然後滴人少量"502"膠,使其自然揮發、熏染,數小時後即呈白色或灰白色並顯出手印。為加速"502"膠的揮發速度和顯現手印的速度,可使用20瓦電烙鐵觸及滴有"502"膠的鋁片,數秒鍾內,"502"膠即呈白煙迅速揮發,十分鍾內即可完成全部操作顯現。另外一種加速方法是,將"502"膠滴在用氫氧化鉀溶液處理過的脫脂棉上,同樣能加速"502"膠的揮發速度。
"502"膠顯現法,主要適用於顯現塑料、金屬、玻璃、瓷器現場勘查等承受體表面的潛在手印。
除以上常用方法外,為了更有效地顯現手印,還可以採用其他化學葯品。如採用醋酸鈾銑鋅溶液,可顯現棉、麻、絲和人造纖維紡織品上的汗垢手印;對人體或屍體上的無色汗垢手印,可採用碘-銀板轉印法進行顯現。根據最新科技手段的發展,利用圖像處理技術顯現現場手印將會成為一種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F. 初中化學鑒別題的主要方法
初中化學鑒別題解析(常用的)
鑒別題是初中化學的一種重要題型。
在化學上,鑒別物質分兩種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物理方法是通過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等幾個方面進行鑒別,要求純粹用物理方法的鑒別題近些年中招中已基本不見。化學方法是通過加入試劑後產生不同的現象加以鑒別。這些現象主要指產生不同顏色的沉澱,放出氣體兩個方面。初中要求掌握的沉澱,生成的氣體的物質是有限的,只要我們將其找出來,這一類題就可順利解決。
初中要求掌握的不溶物主要有鹼——氫氧化鐵(紅褐色)、氫氧化銅(蘭色)、氫氧化鎂等其餘不溶性鹼為白色;鹽——硫酸鋇、氯化銀、碳酸鈣、碳酸鋇、碳酸鎂等均為白色;其中硫酸鋇、氯化銀不溶於酸溶液。
生成氣體主要有碳酸鹽與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銨鹽與鹼反應生成氨氣;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中招鑒別題中一般沒有金屬)。
例題:用一種試劑將下列各組溶液一一鑒別出來。
1、石灰水、氫氧化鈉、稀鹽酸
2、碳酸鈉、氯化鋇、硫酸鎂
3、碳酸鈉、硝酸銀、氯化銅
4、碳酸鈉、硝酸銀、氯化鋇
5、硝酸鈉、硝酸鎂、硝酸銅、硝酸鐵
6、硝酸鐵、氯化鈉、硫酸銅
7、氯化銨、氯化鐵、硫酸銨、硝酸鈉
簡析:1、可溶性鹼初中只介紹4中(不計氨水),兩種
+1價金屬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兩種+2價金屬鹼——氫氧化鈣、氫氧化鋇。鑒別題中不會同時出現兩個+1價或+2價金屬鹼,每題中只各出現一個,因此只要是鑒別兩鹼一酸,均可立即想到選用的試劑為可溶性碳酸鹽——碳酸鈉或碳酸鉀溶液:因為Ca(OH)2或Ba(OH)2與可溶性碳酸鹽反應生成白色沉澱CaCO3或BaCO3,而碳酸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二氧化碳。這樣即可將兩鹼一酸鑒別出來。
2、3、4題中均有碳酸鹽,只要題中有碳酸鹽,就可從酸液方面著手:碳酸鹽遇酸產生氣體二氧化碳。若題中有鋇鹽就選稀硫酸(2題:BaCl2+H2SO4=BaSO4↓+2HCl)產生沉澱;有銀鹽就選稀鹽酸(3題:AgNO3+HCl=AgCl↓+HNO3)產生沉澱;若題中既有鋇鹽又有銀鹽,則應選稀鹽酸,因為如選稀硫酸,銀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銀微溶於水,可干擾硫酸鋇沉澱,而選稀鹽酸則只要氯化銀沉澱。這樣就可將2、3、4題中的溶液鑒別開來。
5題:如果要鑒別的物質超過3中,所選用的試劑一般為鹼溶液—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因為鹼的不溶物中現象比較明顯:
Mg(NO3)+2NaOH=Mg(OH)2↓(白色)+2NaNO3
Cu(NO3)+2NaOH=Cu(OH)2↓(蘭色)+2NaNO3
Fe(NO3)3+3NaOH=Fe(OH)3↓(紅褐色)+3NaNO3
6、7題:如果要鑒別的物質中有銨鹽,所選用的試劑必是鹼溶液,因為銨鹽與鹼反應生成氨氣;如果要鑒別的物質中有兩種銨鹽(其中一種是硫酸銨),所選用的試劑一定是氫氧化鋇溶液,因為硫酸銨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氨氣和硫酸鋇沉澱有兩個現象。
6題中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為:
NH4NO3+NaOH=NaNO3+H2O+NH3↑
CuSO4+2NaOH=Cu(OH)2↓+Na2SO4
7題中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為:
2NH4Cl+Ba(OH)2=BaCl2+2H2O+2NH3↑
2FeCl3+3Ba(OH)2=3BaCl2+2Fe(OH)3↓
(NH4)2SO4+Ba(OH)2=BaSO4↓+2H2O+2NH3 ↑
初中還有一種常見的類型,不另選試劑加以鑒別。例如:不用其他任何試劑,用簡便的方法鑒別下列5種溶液①MgSO4②KOH③FeCl3④NaCl⑤BaCl2,其合理的鑒別順序是 。
簡析:這種類型的題關鍵是通過直觀找出一種有顏色的物質(初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有顏色的溶液主要是鐵鹽和銅鹽),然後依次進行有現象的反應。通過分析發現這5種溶液中③FeCl3是黃棕色的,它與②KOH反應有紅褐色沉澱生成,②KOH又能與①MgSO4反應生成白色沉澱,①MgSO4又能與⑤BaCl2反應生成白色沉澱,④NaCl與其他4種物質均不反應。因此該題的答案是③②①⑤④。
G. 化學分析都有哪些手段
主要是化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化學分析法又分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分析溶液中陽離子存在與否,採用硫化物五個系列,如Cu2+,Fe3+等等,定量分析主要是滴定分析和重量法分析,如酸鹼滴定,沉澱滴定,氧化還原滴定和配位滴定,重量分析如BaSO4沉澱,用馬弗爐培燒稱重,計算含量。儀器分析又包括紅外光譜法,原子吸收法,氣相液相色譜法,元素分析法,ICP等等,很多,按需要選擇。
H. 化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1. 實驗法。這是最普遍的方法。根據基本原理及你的總體設計路線,通過N多具體實驗驗證,得到測試數據,然後分析,歸納,總結……
2. 理論計演算法。利用現代電腦技術,再根據理論模型及其相關假設,編程、計算、預測,最好再配合實驗數據驗證、分析、總結。
3. 歸納法。從已有的N多實驗數據、已驗證數據等,歸納總結別人還沒有注意或發現的特殊規律。不過,這在現代,已經很難撿到這樣的漏了。前面的研究人員都是很聰明的。
4. 經驗法。根據生產、生活實踐中的經驗積累,總結一些特別的、專門的技術,常可以得到專利,也很能取得經濟效益。但要足具慧眼。
I. 化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有機化學研究手段的發展經歷了從手工操作到自動化、計算機化,從常量到超微量的過程。
20世紀40年代前,用傳統的蒸餾、結晶、升華等方法來純化產品,用化學降解和衍生物制備的方法測定結構。後來,各種色譜法、電泳技術的應用,特別是高壓液相色譜的應用改變了分離技術的面貌。各種光譜、能譜技術的使用,使有機化學家能夠研究分子內部的運動,使結構測定手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電子計算機的引入,使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分析方法向自動化、超微量化方向又前進了一大步。帶傅里葉變換技術的核磁共振譜和紅外光譜又為反應動力學、反應機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這些儀器和x射線結構分析、電子衍射光譜分析,已能測定微克級樣品的化學結構。用電子計算機設計合成路線的研究也已取得某些進展。
未來有機化學的發展首先是研究能源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迄今我們使用的大部分能源和資源,如煤、天然氣、石油、動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太陽能的化學貯存形式。今後一些學科的重要課題是更直接、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
對光合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利用,是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共同課題。有機化學可以用光化學反應生成高能有機化合物,加以貯存;必要時則利用其逆反應,釋放出能量。另一個開發資源的目標是在有機金屬化合物的作用下固定二氧化碳,以產生無窮盡的有。機化合物。這幾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一些初步結果。
其次是研究和開發新型有機催化劑,使它們能夠模擬酶的高速高效和溫和的反應方式。這方面的研究已經開始,今後會有更大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了有機合成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今後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有機化合物結構的測定等必將更趨系統化、邏輯化。
J. 化學核心素養的五個維度
化學核心素養的五個維度分別是:」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5個維度。
素養1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並對物質進行分類。
素養2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運動和變化的,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並遵循一定規律。
素養3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具有證據意識,能基於證據對物質組成、結構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
素養4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
素養5 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
化學(chemistry)是自然科學的一種,主要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實質是自然界中原來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質組成,主要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不同於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學與核物理學,化學研究的原子- 分子 - 離子(團)的物質結構和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觀世界中最接近宏觀的。
因而它們的自然規律也與人類生存的宏觀世界中物質和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最為息息相關。
作為溝通微觀與宏觀物質世界的重要橋梁,化學則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