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學方程式與反應物用量怎麼看
NaHCO3+NaOH=Na2CO3+H2O
當碳酸氫鈉過量時生成物中成分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
當碳酸氫鈉不足時生成物中成分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
碳酸氫鈉是顯弱鹼行,原因是碳酸氫根水解
它既能和酸反應,又能和強鹼反應。
反應物用量的多少可以根據反映方程式
反應中他們的質量比為72:40
當m(NaHCO3):m(NaOH)大於72:40時則碳酸氫鈉過量
反之當m(NaHCO3):m(NaOH)小於72:40則碳酸氫鈉不足
m(NaHCO3):m(NaOH)=72:40則剛好完全反應
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學過物質的量,不然直接用反應中物質的量比遵循化學反應系數比會更加方便
祝你學習愉快
『貳』 化學方程式的離子方程式和反應物的多少的關系
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對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系數
如2Na+2H2O=2Na(+)+2OH(-)
+H2↑
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比為2:2=1:1
『叄』 如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量的關系
舉個例子吧(都是氣體)
2CO + O2= 2CO2
分子數比 2 :1 : 2
物質的量的比 2 :1 : 2
體積的比 2 :1 : 2
質量的比 2 *28 :1*32 : 2*44
還要什麼資料,進這個網站(hlghx後面加上後綴.com),裡面的視頻和資料對你會很有用的
『肆』 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有兩種以上的),頭都大了。
2Na+2H2O=2NaOH+H2
(觀察原來的方程式,發現後面比前面
多一個H,而H只能從H2O中獲得,所以先2H2O,這樣的話前面比後面多一個O所以2NaOH,這樣就是2個Na了,所以有2Na,在觀察前後對應原子數相等所以就
配平
了)
3CO+
Fe2O3
=2Fe+3CO2
(觀察可知一個co要與一個o生成co2,因為Fe2O3,有3個o,那麼就需要3CO,那就生成了3CO2,又因為前面有2個Fe,所以後面就有2Fe
化學配平方法
化學變化過程中,必然遵循
質量守恆定律
,即反應前後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相等。常用的配平
化學方程式
的方法有:
(1)
最小公倍數
法: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
化學式
前面
化學計量數
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
反應物
與
生成物
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紹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數法。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為10,得化學計量數為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
觀察法
: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
氧原子
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後
配平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為觀察法。
(3)奇數變偶數法: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例如:甲烷(
CH4
)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歸一法: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
化分數
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
CH3OH
)燃燒
化學方程式配平
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
(5)化合價法:這種方法是針對氧化還原方程式來說的。在這里記住:「化合價升高失去氧化還原劑」。與之對應的是「化合價降低得到還原氧化劑」。具體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的元素上部標出它的化合價,分清誰的升高,誰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間用線連起,找出並標上升高的電荷數或降低的電荷數。
(3)找最小公倍數,並分別乘在升高或降低的電荷數後。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數寫在各自的化學式前(即系數)。並注意這些化合價變化的元素在化學變化前後是否相等,一般來說,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數地差。
(5)配合觀察法,將其它的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1
『伍』 化學方程式計算所用的方法
一. 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據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量發生變化,找出所謂的「理論差值」。這個差值可以是質量、氣體物質的體積、壓強、物質的量、反應過程中熱量的變化等。該差值的大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有關量成正比。差法量就是藉助於這種比例關系,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常見的題型有以下兩種: 質量差量法和體積差量法。
二. 守恆法
所謂守恆法就是利用化學反應過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恆關系如質量守恆、原子守恆、得失電子守恆進行解題的一種方法。運用守恆法解題既可提高解題速度,又能提高解題的准確性。
三. 關系式法
對於多個連續進行的反應,可根據中間產物的傳遞關系找出原料和最終產物的關系式,由關系式進行計算更加方便,並且可以保證計算結果的准確性。
四. 極值法
極值法是應用極限思維方式解決一些模糊問題的解題方法。它是將題設構造為問題的兩個極端,然後依據有關化學知識確定所需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值,進行判斷分析求得結果。
五. 十字交叉法
對於兩組分組混合知其平均值,求各組分物質的量之比的計算題型,都可以採用十字交叉法來計算。
化學方程式,也稱為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觀事實。因此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用化學式(有機化學中有機物一般用結構簡式)來表示物質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不僅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同時,化學計量數代表了各反應物、生成物物質的量關系,通過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還可以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對於氣體反應物、生成物,還可以直接通過化學計量數得出體積比。
『陸』 怎麼判斷化學方程式的反應物是否足量。
根據反應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由一種反應物計算其他反應物的量。與已知所給量比較。如果所給與計算量相等就是足量;比計算量多,就是過量;比計算量少就是不足量,也就是別的反應物過量了。
『柒』 高中化學因反應物多少而化學方程式不同的反應
主要是4個:
①鹽酸滴入碳酸鈉
鹽酸適量:HCl+Na2CO3=NaHCO3+NaCl
鹽酸過量:2HCl+Na2CO3=2NaCl+CO2↑+H2O
②氫氧化鈉(或其它強鹼)滴入氯化鋁(或其它鋁鹽溶液)
氫氧化鈉適量:3NaOH+AlCl3=Al(OH)3↓+3NaCl
氫氧化鈉過量:4NaOH+AlCl3=NaAlO2+3NaCl+2H2O
③鹽酸滴入偏鋁酸鈉溶液
鹽酸適量:HCl+H2O+NaAlO2=NaCl+Al(OH)3↓
鹽酸過量:4HCl+NaAlO2=NaCl+AlCl3+2H2O
④硝酸銀滴入氨水
硝酸銀適量:AgNO3+NH3·H2O=AgOH↓+NH4NO3
硝酸銀過量:
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
『捌』 不同反應物比例的化學方程式
擦,題目太籠統.少量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只能生成碳酸鈣和水,但是當二氧化碳過多時,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的碳酸會電離出一個H+和一個HCO3-,而HCO3-和Ca2+會結合生成較易溶於水的碳酸氫鹽.
至於別的所謂的比例系數的推薦設「1」法,即設不充分的反應物為1mol,它電離出的離子如想完全被反應需要充分的反應物提供多少離子1》(少量Ca(OH)2和足量NaHCO3反應此時設鹼為1mol則其電離出2molOH-1molCa2+,那麼需要NaHCO3提供2mol的HCO3-,然後離子方程式就能寫出來了2HCO3- +2OH- +Ca2+ =2H2O+CO3 2- +Caco3(沉澱符號).
2》(足量Ca(OH)2和少量NaHCO3反應此時設NaHCO3為1mol,那麼NaHCO3電離出1molHCO-(Na+不考慮),那麼需要Ca(OH)2提供1molOH-和1molCa2+,然後離子方程式就能寫出來了HCO3- +OH- +Ca2+ =Caco3(沉澱符號).
+H2O
所以方程式就可以寫出來了1>2NaHCO3+Ca(OH)2=2H2O2+Na2CO3+Caco3(沉澱符號).
2>NaHCO3+Ca(OH)2=Caco3(沉澱符號).+NaOH...
淚人啊啊》》》》》
『玖』 化學方程式計算到底該怎麼去解
知識點1: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
(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
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基礎是質量守恆定律,計算時依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2)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
例題:3克鎂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鎂?
解:設可生成氧化鎂的質量為X (1)設未知數…………設
2Mg + O2 == MgO (2)寫出化學方程式……方
48 80 (3)寫出有關物質的式量、
3g X 已知量和未知量……關
48/80=3g/x (4)列比例式,求解……比
x=(80x3g)/48 ………………………算
=5g (5)簡明地寫出答案……答
答:3克鎂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可生成氧化鎂5克。
(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應該注意的事項
①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准確列出有關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比;
②列式時,各物質的質量單位必須統一,對應關系要正確;
③反應物、生成物都必須是純凈物,如果是混合物,應該將不純物的質量按題意轉化為純凈物的質量;
④解題的過程要完整,規范
⑤設未知數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帶單位。
追問
我想問的是怎樣計算方程式里的化學方程式。比如:C2H8N2+2N2O4=3X+2CO2+4H2O,則x的化學式為?
回答
C2H8N2+2N2O4=3X+2CO2+4H2O,則x的化學式為?這一類題目根據質量守恆定律來做,化學方程式兩邊各種元素種類不變,各種元素原子個數相等。可以先將等號兩邊原子個數相等的元素消掉,推測x中含有的元素,(如本題中x中C 、 H、 O三種元素原子個數前後相等,x中就只有N元素);再根據x前的化學計量數推測x的組成,(如本題中x的組成中有6個N原子,x前化學計量數為3,就是3個分子中有6個原子,則x的組成為N2)。
==================================================================
親~你好!````(^__^)````
很高興為您解答,祝你學習進步,身體健康,家庭和諧,天天開心!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另發或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
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請點擊下面的【採納為滿意回答】或者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點擊【評價】,謝謝!
你的好評是我前進的動力!! 你的採納也會給你帶去財富值的。(祝你事事順心)
==================================================================
『拾』 怎麼解化學方程式呢就是算什麼各物質的質量比的那個!!~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主要是通過化學方程式,已知一種反應物或者產物的質量,去推算其他反應物或者產物質量的計算過程。
以氫氣還原氧化銅為例,已知要製得銅3.0g,計算需要多少氧化銅。計算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寫出化學反應的方程式
H2+CuO==(加熱)Cu+H2O
步驟二,寫出已知物質和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H2+CuO==(加熱)Cu+H2O
80 64
步驟三,列出比例關系
64/80=3.0/x
步驟四,計算結果
x=3.75g
個人體會:其實,我們可以把化學方程式,看成是一種比例關系,因為化學反應前後,原子是不變的,只是構成了不同的分子,所以,反應前後的物質的質量,與各個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成比例的。
H2+CuO==(加熱)Cu+H2O
可以看成是2 + 80== 64+ 18
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比,就等於反應過程的物質的質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