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學好化學
怎樣學好化學
進入初三的孩子將學習一門新的學科——化學。雖然化學在中考中比分最少,但是所學知識只有初三一個學期,綜合下來看,化學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初三的孩子該如何「先聲奪人」,如何順利沖刺中考?
初學化學如何有效地解決學習中問題呢?同桌100學習網的教育專家就從下面四個方面談談初三化學學習的基本方式。
一、要重視基礎知識
化學知識的結構和英語有某些類似之處。我們在學英語的過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單詞,要掌握單詞就要掌握好字母和音標。打個不太貼切的比喻:化學知識中的「句子」就是「化學式」:「字母」就是「元素符號」:「音標」就是「化合價」。這些就是我們學好化學必須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它們,就為以後學習元素化合物及酸鹼鹽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要講究方法記憶
俗話說「得法者事半而功倍」。初學化學時需要記憶的知識較多,因此,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記憶方法,才能使我們的化學學習事半功倍,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下面介紹幾種記憶方法。
1. 重復是記憶的基本方法
對一些化學概念,如元素符號、化學式、某些定義等反復記憶,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記憶最基本的方法。
2. 理解是記憶的前提
所謂理解,就是對某一問題不但能回答「是什麼」,而且能回答「為什麼」。例如,知道某物質的結構後,還應理解這種結構的意義。這就容易記清該物質的性質,進而記憶該物質的製法與用途。所以,對任何問題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3. 以舊帶新記憶
不要孤立地去記憶新學的知識,而應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記憶。如學習氧化還原反應,要聯系前面所學化合價的知識來記憶,這樣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加深了對新知識的理解。
4. 諧音記憶法
對有些知識,我們可以用諧音法來加以記憶。例如,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順序: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可以編成這樣的諧音:一個姓楊的姑娘,買了一個合金的鍋蓋,拿回家,又美又輕。
5. 歌訣記憶法
對必須熟記的知識,如能濃縮成歌訣,朗朗上口,則十分好記。如對元素化合價可編成:「一價鉀鈉氫氯銀,二價氧鈣鋇鎂鋅,鋁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價上有氮磷,鐵二三來碳二四,銅汞一二價上尋」。又如對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要點可編成:先通氫,後點燈,停止加熱再停氫。
三、要重視實驗
做好實驗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因此要認真對待。每次實驗前首先要明確該次實驗的目的是什麼,然後牢記實驗裝置的要點,按照操作步驟,細致認真地操作。其次要學會觀察實驗,留心觀察反應物的狀態、生成物的顏色狀態、反應的條件、反應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才能作出正確的結論。如做鎂的燃燒實驗時,不但要注意觀察發生耀眼的白光和放出大量熱等現象,更要注意觀察鎂燃燒後生成的白色固體。因為這白色固體是氧化鎂,是不同於鎂的物質,因此鎂的燃燒是化學變化。此外,做好實驗記錄,實驗完畢寫好實驗報告,都是不可忽視的。
四、要注重小結定期復習
「化學易學,易懂,易忘」,很多初學化學的同學都有此體會。要想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每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後要及時小結,系統復習。
做小結時,首先要把課堂筆記整理好,然後進行歸類,列出總結提綱或表格。例如,初中化學第一章小結提綱如下:1. 基本概念;2. 重要的化學反應;3. 重要的反應類型;4. 重要的實驗;5. 化學的基本定律;6. 重要的化學計算。
在做好小結的同時要注意定期復習。復習是防止遺忘的最有效的手段,最好趁熱打鐵。也就是說,當天的功課當天復習,這樣遺忘的程度小,學習效果好。對於前面學過的知識,也要不時抽空瀏覽一遍,「學而時習之」,這樣才能使知識掌握得牢固。
這里要指出的是,同桌100學習網上講課老師全是重點中小學一線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老師,絕大多數老師都在國家優質課比賽中獲過獎,而且所有的視頻課堂,均與學生現學教材同步,與課本完全一致。如果孩子今天學的內容有哪節課沒學好,打開電腦找到這節課重新復習鞏固一下,假設孩子明天要學「化學XX,打開電腦先跟老師預習一下重點難點,明天孩子在課堂上就很容易把要學習的知識牢固掌握。」同桌100學習網希望初三的孩子們學習化學課程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貳』 怎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沒有想到,初中三年馬上就過去了.回頭想想.還是很懷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書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時候沒有每個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它只是一場簡單考試,然後三年初中就結束了.在初三的時候,我們翻過多少的參考書,多少的卷子.就為了這一場考試.那麼,現在我就要告訴即將成為初三學生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學生們做實驗
第六就是要堅守實驗問題
實驗呢,第一點就是要多考慮過量的問題,第二是吸氣的時候需要考慮氣體,通過液體之後一定會帶出來微量的液體,比如說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應現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環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雜要干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進去.
上方就是關於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一些方法,一共六點,請同學們一定要記好,這些都是前輩為你們所准備的,希望你們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
『叄』 怎樣學好高中化學
1、對於高中化學的學習要有一個很好的學習計劃,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學習計劃包括單元學習計劃,學期學習計劃等等,只有設計好一個好的學習計劃才能在學習的時候有個目標和方向。
2、每節化學課前,都要好好預習一下本節課化學教材中要學習的內容,比如方程式、反應原理、概念等等,對於不清楚的問題標記下來,一定要做到對於哪些內容不了解心知肚明,只有這樣才能對要學習的東西有個大體的了解。
3、當然學好化學最關鍵的是要上課認真聽講,由於化學知識比較零碎,一定要做好課堂筆記,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按照老師的思路學習,並且要積極的思考問題。
4、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科目,所以會專門有一些實驗課,對於要做的實驗首先要搞清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步驟等等,然後在實驗課上認真做實驗,並且認真去觀察,而且要做好實驗的記錄,當然做實驗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也許做實驗的一些習慣都可能是考試要考的內容。
5、加強課外閱讀,拓展知識層面,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書的框框,那麼無從說起他對知識有穩定的興趣。」為此學生除了精讀課本外,為了拓展知識視野、歸納知識內容、提高解題技巧和掌握解題方法,訂一份質量高、導向性准、實用性強的同步輔導材料很有必要。
『肆』 怎麼學好化學
只要辛苦點,會出成績的
現在就是概念必須都吃透
然後就是應用了
我覺得我那時候
可以把書抄一遍
你如果可以,也可以試一試
下面是我的一些經驗
和專家的總結
希望對你有幫助
化學關鍵是記憶和抓住概念的本質
不要忘記預習,聽課,鞏固
不懂不要裝懂
問老師和學的好的同學
他們講的清楚明白
而且透徹
化學課的學習主要概括八個字:四先四後,錯題檔案。
一.「四先四後」有以下幾個階段:(1)先預習後聽課;(2)先復習後作業(3)先思考後發問(4)先聽課後筆記等幾個階段。
預習階段: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
「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著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著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製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里。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教師要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能力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回答老師提出問題,能質疑問題,而且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安排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啟發學生的思維,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或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並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范。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1 聽好課的三要素:
(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並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
(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范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只記結論。
(3)記憶: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記憶。記憶要及時,並注意反復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 聽講的方法:聽講方法主要包括檢查復習、講授新課和總結鞏固這三個環節的學習。和其它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四到各有其特點。對於眼到,除以演示實驗等直觀教學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現象不夠突出和不夠明顯,而又屬於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要記住這些現象。不論好看有趣與否,都有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覺提高和發展觀察能力。關於耳到、心到,著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聽清和思索教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和操作及裝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屬於理解的內容。切實克服和改變不注意聽和想的過程,而只記住結論的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耳到、心到的關鍵是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當然,在此前提下該記住的內容,還是要記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規范,認真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技能。至於筆記,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在檢查復習時,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注意聽同學的回答,看同學的操作。不要因沒有檢查到自己而不認真想、不注意聽和看。當同學的回答、操作與自己的認識不一樣時,更要想一想有無道理。總結鞏固階段,主要是會小結歸納,使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在頭腦中條理分明有個系統,同時回憶看或所做的實驗。
復習階段:
復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學生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序。在復習過程中,要針對知識、技能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成網,使之系統化,結構化。
1 復習的種類:復習的種類、方法各一,但復習的種類,大致可分為新課中的復習、階段復習和學年總復習三種。
(1)新課中的復習:這種復習是把新課有聯系的已學知識在新課教學中進行復習。目的是「溫故知新」。從已知引出未知,由舊導出新,降低新課的教學難度。這可採用課前提問,或邊講新內容邊復習舊知識的方法。
(2)階段復習。這種復習一般分為單元復習、每章復習和學期復習。①單元復習就是馬每章按內容劃分為幾個單元,每一單元講完後復習一次。如第一章可分為一至三節和四至八節兩個單元。②每章復習是在上完了一章內容後進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進行歸納、綜合並進行一次小測試。其方法可根據每章後面的「內容提要」有所側重地進行,並結合學生實際,做每章後面的復習題或選做適量的課外練習題進行消化、鞏固。③學期復習是在學期期未考試前集中兩周時間,把一學期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綜合復習。通過復習及學期考試檢查,將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寒暑假作業彌補,為學習後面的知識打好基礎。以上各階段復習,按課本的順序進行為宣。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便於學生掌握。
(3)學年總復習。它是在上完全冊教材後進行的,不受章節或階段知識的限制。通過總復習,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系統化、條理化,有較好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學年總復習一般可分為系統復習和綜合訓練兩個階段。
2 復習的基本步驟:
(1)在每次復習前必須要有計劃做好復習准備。例如,一個晚上自學兩小時,就應根據一天學習的學科和學科的性質,做科學安排,即內容相似的不要前後相連復習,應間隔復習。這是因為從心理學上講,相似的學科相連復習往往引起干擾,降低復習效果。
(2)復習時最好先回憶,或根據聽課所記要點,進行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主要教材是什麼,進行了哪些實驗,等等。然後再復習課文。在這個時候,可根據回憶,有困難或不明確的地方多復習,理解了沒有問題的少復習,這樣既可節省時間,而且可集中力量來弄通困難教材,掌握重點。最後,再合上書本思考一遍,特別要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然後才做作業。
(3)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復習時,要十分注意這一特點。對每一項實驗,必須注意它的變化、現象,儀器裝置、操作手續,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它、理解它。同時,在復習時必須對所做過的實驗已觀察到的變化,從現象到本質地進行回憶、復習,並且還要注意實驗裝置及操作手續。
3 復習的操作方法:復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通過復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助於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有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不同的方法:
(1)實例法:對物質的性質、製法、存在、用途必須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行復習。通過實例,認識物質的製法、用途、存在決定於它的性質,它們之間是有機的內在聯系的。因此,在復習某一物質的性質的同時,應根據此性質認識它的製法與用途,聯系它的存在。同樣,復慣用途與製法,也必須充分了解它們所根據的是該物質的哪些性質。如復習銨鹽與鹼反應放出氨氣的特性時,便應注意聯系氨的實驗室製法。因為氨的實驗室製法,就是根據銨鹽這一特性。
(2)對比法:化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異同,復習時若能進行一些對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記憶。元素間、化合物間、同族元素與異族元素間,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復習時均可進行對比。對比的方法不僅加深、擴大、鞏固新舊知識,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及概括能力的過程。如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濃度,可以從定義、條件、范圍、計算公式等方面來對比分析,找到聯系與區別,以便靈活運用。
(3)聯想法:復習時要善於將前後知識進行聯想,使之系統化如復習H2的性質時,可聯想到H2的製法、用途,有關的實驗現象、裝置,注意事項等。聯想法是復習化學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4)歸納法:歸納是一種重要的復習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識,復雜的內容整理成提綱或圖表。如氧化物、酸、鹼、鹽之間,通過學習就可摸索出它們相互間的轉化規律,歸納成圖表,成為全章及全書的知識概括和小結。
(5)聯系實際法:要反復通過實例,聯系實際,究竟聯系什麼和如何聯系,逐步學會聯系實際。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聯系實際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視復習實驗,對生產和社會主義建設,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要結合教學加以聯系,使學生逐步學會聯系。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後作業及解題過程也有其自己的規律:(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首先要認真理解題意,弄清題目給出什麼條件,需要回答什麼問題,也就是明確已知和求解。(2)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回憶有關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等化學知識,設計一條解題途徑,制訂出解題的方案。(3)正確解題,完美答案。把解題的思路一步步表達出來,注意解題的規范性和完整性。解題結束時,要注意反復檢查,以提高解題的正確率。(4)展開思路尋找規律。這是最後一環,也是大多數學生最容易忽視而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一道題目做完以後,要結合己做好的題目聯系前後的思路,從中悟出帶規律性的東西來,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無數道練習題,也達不到鞏固知識、訓練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建立錯題檔案
每次考試結束或學習中對出錯的題要建立錯題檔案,包括錯的題,錯因,更正,舉一反三,當時情景等認真總結。
化學學習的過程是由一系列階段組成的,階段與階段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學生在學習時應掌握好各階段和各層次間的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學好化學,用好書本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將化學學習好,為我所用。
『伍』 如何學好化學高中化學
化學科有兩大特點:(一)化學的形成和發展,起源於實驗又依賴於實驗,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二)化學「繁」。這個「繁」實際上就反映了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分散,並且大量的知識需要識記的特點。因此,我們不能把以前學數學、物理的方法照搬來學化學,而要根據化學科的特點取捨、創新。筆者根據化學科本身的特點和本人多年的化學教學經驗,總結出了「觀、動、記、思、練」的五字學習法,供同學們參考。
(一)觀
「觀」即觀察。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實驗室的牆壁上寫著六個發人深思的大字:觀察、觀察、觀察!瓦特由於敏銳的觀察看到「水蒸氣沖動壺蓋」而受到有益的啟發後,發明了蒸汽機,這些都說明了觀察的重要性。我們在化學實驗中,培養自己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的觀察方法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條件之一。那麼怎樣去觀察實驗呢?首先應注意克服把觀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興趣中,要明確「觀察什麼」、「為什麼觀察」,在老師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觀察實驗現象。觀察一般應遵循「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進行,具體步驟是:(1)反應物的顏色、狀態、氣味;(2)反應條件;(3)反應過程中的各種現象;(4)反應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最後對觀察到的各種現象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概括,得出科學結論,形成准確的概念,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緒言部分的第四個實驗,在試管中加熱鹼式碳酸銅,觀察目的是鹼式碳酸銅受熱變化後是否生成了新物質;觀察內容和方法是(1)反應前:鹼式碳酸銅是綠色粉末狀固體;(2)反應中:條件是加熱,變化過程中的現象是綠色粉末逐漸變黑,試管壁逐漸有水霧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漸變渾濁;(3)反應後:試管里的綠色粉末全部變黑,試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渾濁。經分析得知鹼式碳酸銅受熱後生成了新物質黑色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最後與前面三個實驗現象比較、概括出「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這種變化叫化學變化」的概念。
(二)動
「動」即積極動手實驗。這也是教學大綱明確規定的、同學們必須形成的一種能力。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動手實驗比只憑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們要在老師的安排下積極動手實驗,努力達到各次實驗的目的。
(三)記
「記」即記憶。與數學、物理相比較,「記憶」對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離開了「記憶」談其他就成為一句空話。這是由於:(l)化學本身有著獨特「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必須記憶;(2)一些物質的性質、製取、用途等也必須記憶才能掌握它們的規律。怎樣去記呢?本人認為:(1)要「因材施記」,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找出不同的記憶方法。概念、定律、性質等要認真聽老師講,仔細觀察老師演示實驗,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元素符號、化合價和一些物質俗名及某些特性則要進行機械記憶(死記硬背);(2)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式,這樣才能花時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於動腦,即多分析、思考。要善於從個別想到一般,從現象想到本質、從特殊想到規律,上課要動口、動手,主要是動腦,想「為什麼」想「怎麼辦」?碰到疑難,不可知難而退,要深鑽細研,直到豁然開朗;對似是而非的問題,不可朦朧而過,應深入思考,弄個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獨立想,就是會想,只有會想,才能想會了。
(五)練
「練」即保證做一定的課內練習和課外練習題,它是應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書面形式,只有通過應用才能更好地鞏固知識、掌握知識,並能檢驗出自己學習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績。
『陸』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
化學的學習方法
對於初學化學知識的同學們來說,要一下子記住幾十個陌生的符號的確不容易,確實讓不少同學撓頭。下面就介紹八種方法,希望它們能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記憶元素符號。
第一招:探源記憶
拉丁文、英文同屬拉丁語系,因此元素名稱的拉丁文單詞和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一般是相同的。作為一種興趣,有意識地向英語老師請教一些元素的英文名稱會對強化記憶元素符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碳——Carbon——C、氧——Oxygen——O、氫——Hygen——H、硫——Sulfur——S、鈉——Natrium——Na.這也會使我們確信:課本上的元素符號確實不是隨意編造出來的,而是有宗有源的。
第二招:循序漸進
自製小卡片,在卡片的正面寫上兩三個元素符號、背面寫上相應的元素名稱。開課後第一天背一張,第二天背兩張(含第一天的),第三天背三張(含第一、二天的)……以此類推,不出一個月,定會記住。
第三招:諸「官」並用
具體記憶時,要腦思、眼看、嘴說、耳聽、手寫,多個器官聯合行動。例如記憶「Fe」時,腦海中浮現出鐵製品,如鐵絲、鐵塊、鐵粉等,嘴中念叨「鐵」(且勿念叨「F-e」),手下書寫「Fe」,耳聽自己念的聲,眼看自己寫的形。這樣背誦雖然很辛勞,但是非常見效。
第四招:集中記憶與分散記憶相結合
先用一節課整個背一遍,然後在後續課程中每節背幾個,最後再集中背一遍,如此反復進行,記住30來個元素符號不過是小事一樁。
第五招:抽象記憶與實物記憶相結合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身邊實物去記憶元素符號。例如在鐵製品上貼上「Fe」、在鋁製品上貼上「Al」等等。
第六招:按字母順序對比記憶
依託已熟知的26個英文字母,按順序對比記憶如下:
A:Ag(銀)、Al(鋁)、Ar(氬)、Au(金)。
B:Be(鈹)、B(硼)、Br(溴)、Ba(鋇)。
C:C(碳)、Cl(氯)、Ca(鈣)、Cu(銅)。
F:F(氟)
H:H(氫)、He(氦)、Hg(汞)。
I:I(碘)。
K:K(鉀)、Kr(氪)。
L:Li(鋰)。
M:Mg(鎂)、Mn(錳)。
N:N(氮)、Na(鈉)、Ne(氖)。
O:O(氧)。
P:P(磷)、Pb(鉛)。
R:Rn(氡)。
S:S(硫)、Si(硅)。
W:W(鎢)。
X:Xe(氙)
Z:Zn(鋅)。
第七招:把與漢語發音相近的元素符號放在一起記憶
Ba(鋇)、F(氟)、He(氦)、Kr(氪)、Li(鋰)、Mg(鎂)、Mn(錳)、Na(鈉)、Ne(氖)、P(硼)、W(鎢)、Xe(氙)。
第八招:按順序分組記憶
將1~20號元素符號按由小到大的順序平均分為四組,即:
H(氫)、He(氦)、Li(鋰)、Be(鈹)、B(硼)。
C(碳)、N(氮)、O(氧)、F(氟)、Ne(氖)。
Na(鈉)、Mg(鎂)、Al(鋁)、Si(硅)、P(磷)。
S(硫)、Cl(氯)、Ar(氬)、K(鉀)、Ca(鈣)。
這樣分組押韻易記,且為後續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總之,元素符號的記憶是同學們初學化學知識的一大難題,也是第一個分化點。不管採取什麼方法,什麼手段,目的都是熟練掌握常見的元素符號,只要過了這一關,你就成功了一半。
再請你去中學學科網看看
http://www.zxxk.com/Article/0912/86598_P2.shtml
『柒』 化學要怎麼才能學好
別著急
各人會有各人的經驗,我是根據我的經驗告訴你的,如果對你有幫助,我會很高興,但如果沒有任何作用的,我會第一個反對你盲從的,我學初中化學的方法如下:
1、對於化學一定要有絕對大的興趣,就是說,看見一些化學問題的時候會特別有沖動去研究或者解決。
2、留意身邊的化學現象,並探討原因,現在很多化學都講究學生的聯系實際的能力,所以應留意一下身邊的化學。
3、多看一些與化學有關的書籍,最好是比你現在的水平要高一點的最好,但一定要能看懂,能接受。
4、然後我初中時我覺得太重要的:化合價和溶解性表的背誦,一定要絕對熟練才好。特別是溶解性表中沉澱的顏色或者溶液的顏色,這些決定了酸鹼鹽學的好不好,碰巧題目出得最多的是酸鹼鹽,所以要學好,(初中看到藍色絮狀沉澱就大多數是Cu(OH)2啦~)
5、不要做題,還有多看一些邏輯推理類的書(初中的化學推斷題,我經常是靠推理的)。
6、多總結一些規律,那麼你可以使用的定理就比別人多了,做題就簡單了,酸和鹼反應生成物就一定是鹽和水,這就是規律~~
我的經驗只有那麼多了,希望對你有用,不過還是它們幫了我許多,初中化學始終不下前10,高中我也是靠它們打天下,真的希望它們能幫助更多的人啊!答應我,發揚它們吧~~
http://hi..com/%C7%A7%B9%ED%C9%F1/blog/item/58fe1d2489cf6732c89559d3.html
這個是化學的 你去看看 內容相當全
http://post..com/f?kz=213665616
看看下面的
http://..com/question/18841016.html?si=3
『捌』 如何學好初中化學的知識點
各人會有各人的經驗,我是根據我的經驗告訴你的,如果對你有幫助,我會很高興,但如果沒有任何作用的,我會第一個反對你盲從的,我學初中化學的方法如下:
1、對於化學一定要有絕對大的興趣,就是說,看見一些化學問題的時候會特別有沖動去研究或者解決。
2、留意身邊的化學現象,並探討原因,現在很多化學都講究學生的聯系實際的能力,所以應留意一下身邊的化學。
3、多看一些與化學有關的書籍,最好是比你現在的水平要高一點的最好,但一定要能看懂,能接受。
4、然後我初中時我覺得太重要的:化合價和溶解性表的背誦,一定要絕對熟練才好。特別是溶解性表中沉澱的顏色或者溶液的顏色,這些決定了酸鹼鹽學的好不好,碰巧題目出得最多的是酸鹼鹽,所以要學好,(初中看到藍色絮狀沉澱就大多數是Cu(OH)2啦~)
5、不要做題,還有多看一些邏輯推理類的書(初中的化學推斷題,我經常是靠推理的)。
6、多總結一些規律,那麼你可以使用的定理就比別人多了,做題就簡單了,酸和鹼反應生成物就一定是鹽和水,這就是規律~~
我的經驗只有那麼多了,希望對你有用,不過還是它們幫了我許多,初中化學始終不下前10,高中我也是靠它們打天下,真的希望它們能幫助更多的人啊!答應我,發揚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