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化學實驗失敗會發生什麼
銀氨溶液實驗失敗,(沒有水浴加熱,或者震動)得不到銀鏡;噴泉實驗失敗,看不到紅色的噴泉;鹵代烴鹵原子的檢驗,不加硝酸酸化,會得到氫氧化銀,見光分解得到棕黑色氧化銀固體;乙醇與濃硫酸,溫度沒有迅速升高到170C,會有大量的乙醚產生;硫酸銅結晶水的測定,溫度過高,硫酸銅受熱分解,測得水的n值偏大;還有,酸鹼中和實驗、氫氧化亞鐵的制備實驗、硫酸根的檢驗、鹵離子的檢驗、氫氣制備收集驗純、甲烷實驗室制備產生副產物丙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置的誤差分析,量取液體仰視、俯視等造成的失敗,不一而足。
2. 化學實驗做失敗了,畢業論文結論怎麼寫
如果是重復性質的實驗(已有他人做過,且重復性較好),查找分析失敗原因,下次實驗進行改正。
若是探索性試驗(見過報道,但是周圍沒人實際做過),分析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用控制變數法進行重復試驗,以找出原因。
如果畢業論文不急的話,建議踏踏實實進行再分析、再試驗,畢竟對待科學的態度要嚴謹。
如果時間較緊,建議去找導師商量,請導師給點建議,若是本科的話,應該不會卡得太死的。
3. 化學實驗失敗的原因
(1)過濾後發現濾液仍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或濾液高於濾紙,使不溶物直接進入濾液,儀器不潔凈,都能使濾液渾濁;
(2)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集氣瓶底炸裂,可能的原因是:集氣瓶中未注入少量的水或未鋪一層細沙,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故答案為:(1)濾紙破損;(2)實驗前集氣瓶中未預留少量水.
4. 做實驗總是出錯,我該怎麼辦
未按照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檢測
作業指導書是針對項目特點而編制,其作用就是統一檢測過程的關鍵環節,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針對性。檢測人員未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要求操作,造成其操作環節與其他實驗室有所不同,可能導致結果的偏離。
(例如:在蛋白質的能力驗證中能力驗證提供方通常會提供F系數,如果不按照主辦方提供的系數進行計算,會造成結果有很大偏離)。
2
對檢測技術關鍵點的掌握不夠
人員的業務素質會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性,檢驗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的任一點疏忽都可以導致最終結果的偏離。
只有充分認識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正確理解、全面掌握實驗技術關鍵點,檢驗人員才能出色完成能力驗證活動。
3
儀器設備的工作狀態不佳
儀器設備運行狀態可影響檢測結果的精密度、准確度,所以檢測人員應調整儀器到最佳工作狀態,使儀器的各項指標趨於穩定後再開始檢測。儀器處於穩定狀態,則檢測數據的復現性得以實現,也進一步提高了測定結果的精密度,減小檢測數據間的偏差,從而使檢測結果更加准確可靠。
4
標准曲線的線性范圍設計不合理
多數理化檢驗項目需事先制備標准曲線,計算樣品濃度時,給出相應值y,即可算出濃度x。
在標准曲線的濃度范圍內,根據分析方法精度的要求和對曲線的偏離情況將標准系列的第一點(最低濃度點)稱為測定下限,標准曲線的最高濃度點稱為測定上限,兩限間的濃度(含兩限)范圍稱為線性范圍。
也就是說只有當測量信號處於線性范圍內時,其對應的濃度結果才可接受,否則就應增加取樣量或稀釋試樣。檢驗中遇到最多的是測量信號處於原點和測定下限之間的情況。
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該確定的是,第一標准點是否能滿足分析精度要求的最低濃度點,可以在標准曲線低濃度區域增加幾個點,視測定精度而定。低於測定下限的值就不能接受。如遇測量結果超出標准曲線的上限或下限,應重新製作標准曲線並對樣品做必要的復測。
5
各實驗室檢測系統不同導致偏差
實驗室通常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需要的儀器、試劑、操作程序等組合的檢測系統。
近年來隨著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實驗室使用原理各異的檢測系統。
不同的儀器、方法所測定的結果間存在的差異可能導致能力驗證的結果偏離,實驗室應在查找原因時仔細分析辨別,因檢測系統不同而產生偏離是否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性。
6
樣品前處理不徹底
實際檢測過程中,樣本基質可能與標准溶液有所不同,故樣品需經消化、提取等前處理之後,才進行含量測定。如果樣品前處理不完全,基質中的干擾物質排除不充分,或者前處理過程中造成目標物損失,則可能導致測定結果的不準確(這種情況通常可以選擇與能力驗證樣品相似的基質同時進行添加回收實驗)。
7
樣品的取樣量不足
能力驗證樣品濃度比較低時,按照一般的取樣量進行測定,往往造成測定值處於標准曲線的下段,並非處於標准曲線的最佳線性范圍,可能導致結果出現偏差。因此,當遇到低濃度的樣本時,可以考慮加大取樣量,使測定數值落在曲線的線性范圍,提高結果的准確性(當無法確定能力驗證樣品濃度時,通常可以提前進行預實驗,確定樣品濃度的大約范圍)。
8
使用過期的標准物質
標准物質在化學分析中的作用是校準儀器、評價測試方法或為材料賦值,它的使用應以保證測量的可靠性為原則。標准物質的有效期是指標准物質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經穩定性試驗證明其特性值穩定的時間間隔。標准物質的穩定性好,則有效性長,反之則有效性短。
在實際工作中檢驗人員應密切監測標准物質的變化情況,注意收集相關信息,積累經驗,正確使用標准物質(在進行能力驗證樣品檢測前,最好對標准物質進行核查,並重新配製標准溶液)。
5. 實驗失敗未出現預期化學現象為什麼不能立即重做一次
因為需要對本次實驗失敗的原因進行評估,如果沒有分析失敗原因,找不到令實驗失敗的因素,那麼再做若干次實驗都不會得出正確的結果,那麼也就違背了化學實驗的初衷
6. 初中化學實驗中的部分錯誤操作及導致的後果
1. 操作不當造成容器的爆炸或炸裂
(1)點燃 等可燃性氣體時,未檢驗其純度或檢驗有誤,造成混入空氣點燃時發生爆炸。
(2)用 時,混入可燃性固體雜質造成加熱時劇烈燃燒發生爆炸。
(3)拿著酒精燈到另一個燃著的酒精燈上點火,或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以及熄滅酒精燈時不用燈帽而用嘴吹,引起燈體內酒精燃燒發生爆炸。
(4)加熱固體物質時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造成試管中出現的水蒸氣在管口凝聚成水滴倒流到試管底部,使其炸裂。
(5)加熱試管等儀器時,外壁沾有水珠未擦試干凈、沒有預熱或儀器底部同燈芯相接觸造成炸裂。
(6)加熱 ,用排水法收集,實驗完畢時未先移去導管後撤燈,造成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試管中,使其炸裂。
(7)用量筒作容器進行加熱或稀釋濃硫酸等實驗,造成量筒炸裂。
(8)做細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時,沒有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致使集氣瓶炸裂。
2. 操作不當造成葯品污染
(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沒有塞上一團棉花,高錳酸鉀顆粒進入導管和水槽使水染色。
(2)用玻璃棒或膠頭滴管分別取用不同葯品時,在使用中間沒有將其擦試或洗滌干凈,造成試劑的污染。
(3)葯品用量過多,使產生的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如硫在氧氣(或空氣)中燃燒。
(4)做實驗時,試劑瓶塞張冠李戴。如將稀硫酸的滴管放到盛氧化鈉的滴瓶口上,造成葯品污染。
(5)傾倒液體時,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對著掌心,造成液體里混入雜質,標簽被腐蝕。
(6)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時,用濃鹽酸使得生成的氣體中含有氯化氫氣體等雜質,影響實驗的現象。
(7)一些易與空氣中的 等反應的葯品,保存不夠嚴密,致使變質。
3. 操作不當引起實驗失敗或出現偏差
(1)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沒有正確讀數,造成量取的液體體積同實驗要求有偏差,致使實驗不夠成功。
(2)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時,天平的使用有誤,如將物品與砝碼放反,致使最終配製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有誤。
(3)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將集所瓶倒置於水中,集氣瓶內沒有灌滿水,造成氣體不純。
(4)做 實驗中,過早停止通入 。
(5)過濾時操作沒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致使過濾後的液體仍然渾濁。
4. 其他方面操作不當引起的後果
(1)連接儀器時,把玻璃管插入帶孔橡皮塞內,玻璃管沒有沾水或沒有用布包住,使得玻璃管折斷,刺傷手掌。
(2)使用膠頭滴管時,將膠頭滴管伸入到容器內,並觸及容器內壁,造成葯品用量增多和污染。
(3)製取氣體時沒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使得裝置漏氣而收集不到氣體。
(4)用蒸發皿蒸發或濃縮溶液時,沒有用玻璃棒攪拌,造成局部過熱,液滴飛濺。
7. 中學化學實驗失敗了,怎麼辦 答辯題
1.學生在葯品取用時的問題及易犯的錯誤
取少量固體葯品尤其是取少量粉末葯品時,不少學生總是不能正確地用葯匙或者紙槽,以至將固體粉末灑在試管的內外壁上。還有少部分學生在用葯匙的時候,十分緊張,手會不由自主的抖動,也易造成葯品取用的失敗。
取液體葯品時,問題更多。部分學生用滴管的時候,將滴管伸進試管內部,甚至出現滴管碰到試管內壁的現象。傾倒液體的時候,操作缺乏規范,要麼將試劑瓶的瓶塞正放在實驗桌面上,要麼標簽沒有對著手掌心,有時甚至還會出現傾倒在試管外面的現象。
用天平秤量的時候,也存在著不少的錯誤。有的沒有調節好天平,有的會將砝碼與物體的位置放顛倒了,有的不會正確的讀數等。
2.學生在給物質加熱時易犯的錯誤
加熱的時候,多數同學知道應使用酒精燈的外焰,但有少數學生在熄滅酒精燈的時候忘記用燈帽來蓋滅。加熱固體葯品的時候,易忘了先預熱後集中加熱;加熱液體葯品的時候,有的同學將試管口對著別人或自己,有的同學的手沒有握在試管夾的長柄上,有的同學不會套試管夾,也有部分學生傾倒在試管里的液體過多。
3.學生在製取氣體時易犯的錯誤
製取氣體,應該在實驗前要檢查氣密性的,但或多或少的就是有學生會忘記,當然也有極少數的學生壓根就不會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比如,有的同學先用手捂住試管,然後再將導管插入水中,這樣怎麼可能看到氣泡呢?這個錯誤看似無關緊要但其實很嚴重,因為氣密性不好的裝置,是難以收集到氣體的,如果收集到了,氣體肯定是不純的。要是在製取氫氣時出現這方面的錯誤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不純的氫氣,點燃時易發生爆炸。
4.學生在配置溶液時易犯的錯誤
大多數學生都會覺得配置溶液比較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出現錯誤的地方並不會太少。有的學生不會正確使用天平去稱量溶質,有的學生只是用量筒大概的量了下應取用的溶劑,有的學生沒有洗干凈燒杯、玻璃棒,有的學生在用玻璃棒攪拌時動作幅度太大造成了溶劑或溶液的飛濺……這些錯誤的操作都會導致配置的溶液不符合要求。
5.學生在過濾時易犯的錯誤
過濾屬於初中化學實驗中比較難的操作,出現的問題正常比較多。有的學生沒有將漏斗的下端與燒杯壁緊貼,有的學生傾倒的液面超過了濾紙的邊緣,有的沒有將玻璃棒的一端頂在濾紙的重疊處,有的學生在蒸發濾液的時候,沒有及時的用玻璃棒攪動,造成溶液局部過熱,使溶液飛濺等。
8. 如何應對初中化學演示實驗中的失敗
正好,初中化學實驗危險普遍都不大,是教育學生及吸取經驗的好機會。不需要害羞,記住錯誤,甚至可以優化實驗避免易錯點。還有就是失敗了可以加深印象,以後做題不容易再錯。
求採納,謝謝!
9. 有機化學實驗失敗了,為什麼不能重做
在學校有機實驗課上嗎,有時因為時間有限,有機實驗至少都是半天課程嘛,時間有點長,老師可能覺得實驗簡單,你失敗了也沒事,以後還有其他實驗鍛煉你嘛。如果你想做,也可以去向教你的老師請示下。
10. 一個失敗的化學實驗
這個實驗中,加熱一步是直接在試管的溶液中進行,不是直接加熱沉澱物,不會出現焰色反應,所以樓上說的有問題。
有可能是發生如下副反應:
4CuSO4+6NaOH=Cu4(OH)6SO4↓+3Na2SO4
原因可能是你CuSO4加得太多
應該生成的Cu(OH)2使沉澱物顯藍色
但在加熱時,Cu(OH)2分解,而Cu4(OH)6SO4的熱穩定性良好,故加熱後的沉澱顯綠色(可能帶有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