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分辨合成玉
觀光澤、測硬度、利用放大鏡觀察、聽聲響、看斷口。
1.觀光澤:人工合成玉器,都是採用玉石粉與混合化學物,經過高強凝固劑高溫加壓而成,成色新、料子勻這是這類仿製品的最大特徵。天然石料顏色油潤光亮,很自然。人工的顏色發艷,一般都處於灰亮度狀態。
2.測硬度:用刀刻、刮,真玉器不留痕跡。
3.利用放大鏡觀察,天然的玉器,內部不會有一個小氣泡,這是由天然玉質的化學和物理的形成根源決定的。人工合成玉質由於是混合體,經高溫、加壓等工藝流程,屬於非物理和化學性自然形成的結晶體結構,必然存在氣泡,無論工藝再好也會存在氣泡。
4.聽聲響:把玉器用線懸空掛起,用硬物敲擊,真品的聲音清脆悅耳,余韻悠揚;假的則相對沉悶干澀。
5.看斷口:用10倍放大鏡觀察,真玉器的斷口參差不齊,可見比較細密的結構;假玉器的斷口整齊發亮的,常為玻璃類仿製品,斷口結構粗糙、無蠟狀光澤的是石質仿製品。
㈡ 怎麼區分玉是不是化學加工的
顏色沒有自然形成的感覺 東一塊 西一塊 未見實物 僅供參考 溫馨提醒鑒別玉的方法,A.看色。 口訣:「色型不正,色浮無根」
㈢ 玉的化學結構式玉的主要成分是什麼玉和石頭有什麼本質區別
通常被稱為玉的礦物主要為硬玉(也稱翡翠,主要成分為NaAlSi2O6)和軟玉(透閃石、陽起石一類,因化學成分的不同而呈現各種顏色,種類較多,但主要成份均為Ca2(Mg, Fe)5Si8O22(OH)2)。
廣義上的玉不僅包括硬玉和軟玉,也包括蛇紋石、青金石、瑪瑙、珊瑚、大理石及其他意義上的寶石。
㈣ 經過化學物質浸泡過的玉石怎樣辨別
辨別經過化學物質浸泡過的玉石的方法:
1.用開水浸泡幾分鍾 如果開水泡了幾分鍾後水裡有顏色化開來了,而且翡翠有顏色的部位產生強烈退色現象,則肯定說明是染色處理過的,是C貨。
如果開水泡後水裡有膠狀體漂浮著,或者用丁烷氣體打火機燒後翡翠的表面有粘糊糊的現象並且伴有異常的焦糊味,那肯定是填充處理過的B貨了,如果二者現象都有,那就是B+C貨的了。
2.用丁烷氣體打火機燒烤(勿用易產生油煙容易熏黑物品的天然氣,人工煤氣和蠟燭,火柴和汽油打火機等之類的火)燒沒有處理過的純天然的翡翠,一般是燒的時間最好不宜超過10秒鍾,(如果時間太長也會容易破壞翡翠的晶體結構,其內部晶體會產生氧化現象,顏色也會變黑)。形成翡翠的天然晶體礦物是耐高溫的,燒後即使上面有了黑印子,你用乾擦布把黑印子擦一下,也立即就恢復原來的光彩而沒有絲毫變化,而填充了環氧樹脂類聚合物的翡翠就會在燒烤過程中有油煙冒出,表面會有被燒焦了的粘糊糊的環氧樹脂類聚合物黑色膠狀物體滲出,用這種鑒定辦法可以基本上鑒定出是B貨的翡翠。
3.用鋒利的刀子刮刮這個翡翠的表面 如果是處理過的翡翠,那這個翡翠的表面肯定有東西能被鋒利的刀子刮下來的。因為人工處理或者染色的都是用環氧樹脂膠來加工處理的。環氧樹脂膠處理主要是對翡翠表層處理,無法完全滲透到翡翠的內部的。天然的翡翠表面硬度比一般的鋼刀還硬,如果是處理過的,那麼這個翡翠表面就充滿了大量的樹脂膠,就沒有天然的翡翠那樣硬,用鋒利的鋼刀是可以刮下表面被處理的部分的。也就是說如果能從翡翠表面上刮下一些宵粒那就證明這個翡翠是B貨的。
4.如何鑒定用熗色法染色的翡翠 把熗色翡翠放入硝酸或硫酸內,幾小時後綠色退掉。將熗色翡翠放在70~80℃的鐵器上,幾小時後綠色也會退掉。利用這兩個特點可用來區別熗色翡翠和天然翡翠。
㈤ 現在的人通過儀器檢查化學成分辨別玉石,古人是如何辨別玉石的
古人辨別玉石主要是看玉色澤都是渾然天成的,摸上去往往是冰涼潤滑的感覺。內部結構排列有序自然,天然玉石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玉石中礦物晶體個頭的大小和硬度的結合程度,老玉石的內里晶體的硬度特別大,礦物顆粒組合緊密,密度好,所以老玉石的硬度就越高;嫩玉石的裡面的晶體密度都是低於老玉石。在翡翠中,人們常將其分為玻璃、冰、糯、豆等,在大同玉中,我們也根據這種分類來區分新舊玉。
所以說古人分辨玉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所謂內行看門道,就是這個內行人的門道就值得學習了。
㈥ 請問如何區別玉石(玉手鐲)是化學葯劑泡製的,還是天然的
您好
手鐲如果是化學葯劑做出來的,首先硬度低,
真品玉手鐲是可以劃動玻璃的,而人工品硬度達不到此
另外真品手鐲光澤度好,顏色自然,長久也不會有變化
人工品光澤黯淡,顏色懸浮,時間一長會有褪色現象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您
㈦ 如何分辨玉
如何辨別玉石真假
簡單的方法是:
一是看顏色。顏色是評估玉品質最重要的因素。顏色達到勻、陽、濃、正的玉為上品。「勻」是指均勻;「陽」是指色澤鮮明,給人以開朗、無郁結之感;「濃」是指顏色比較深;「正」是指沒有其他雜色混在一起。
二是看質地。玉是硅酸鹽在高溫和高壓下形成的多晶體礦物,其組成晶體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經過琢磨後的光滑程度、透明度及色調。因此,多晶體結構越細密,玉的質地就越好。
三是看透明度。透明度是與質地相輔相成的物理現象。質地越幼細,透明度就越高。如果玉的通透程度猶如玻璃一樣,其內晶體的細密程度就可以使光線直透而不受阻擋。
四是看後天加工。玉被開采出來時只是和礦石一樣,必須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工匠將石中的有色部分小心地切割出不同的飾物形狀,然後加工打磨和雕琢,經拋光上 蠟,才能到市場上出售。加工中完全未經任何漂白褪色或染色處理的為「A」級,價值為最高;被漂白褪色的為「B」級,價值則次之;被染色的「C」級價值較 低。優良的後天加工,可使玉錦上添花,價值倍增。
五看裂紋。玉上的裂紋可能是在開采或加工期間造成。有了裂紋後,無論其顏色、質地和透明度如何好,都會影響到它的價值。有時裂紋在其表面並不明顯,但在陽光下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到。尤其是被漂白褪色或被染色的玉,裂紋皆為常見現象。
在辨別玉質量的同時,還要防止人造仿玉的以假亂真。人造仿玉是用玻璃、塑膠等材料染色後製成。玻璃仿玉大多內含氣泡,色調鮮艷程度高,綠色帶有很強的亮光,顏色與真玉有別。塑膠仿玉比真玉輕,透明度極差,色調暗啞,與真玉相差甚遠。
古代對玉石的價值判別有一口語:一清二濁三花四赤五色七彩九迷離。
一清二濁---------玉石的成份辨別。
三花四赤五色七彩九迷離---------玉石的定色質量分法。
古代玉石的成份辨別
一清:
質地越清越好,清到澄清,能透澈而不見雜質,為上品。
二濁:
濁度要濃,濁到反光,看到內容,濃度越均勻且沒雜質,為上品。
古代玉石的定色質量分法
三花:
玉石成品的立體感,主要取決於雕工,利用玉石的原始材料狀況,對玉石作最有價值的造形設計,顯示玉石的特質。
四赤:
指玉石的亮度及光度,沒有暇疵
五色:
成色差越少越好,玉石的本色,如綠、紅等,顏色差越少越好
七彩:
又稱閃色,即玉石對光線的折射顏色,例如在一種光源及光度下是何色,在另一種的光源及光度下的顏色變化,此明暗中的顏色變化越大越好。
九迷離:
玉質及造形、顏色,宜人宜事,意義非凡。單色下,非常艷麗,可襯拖佩戴的人,個人的人格特質,相襯得宜。
——————————我是美麗分割線————————————
關於翡翠的知識
翡翠,是以硬玉礦物為主,並含有其他輝石族礦物和少量閃石族礦物的纖維狀,柱狀集合體.硬玉是一種含鈉(Na)鋁(AL)的硅酸鹽礦物.當其中的鋁被一定數量的鉻(Cr)替換後,就可呈現綠色,以翠綠色為上品。
習慣上把翡翠中的綠色,簡稱為』翠』。這也是翡翠中最寶貴的部分。
1、翠綠色
評價一件翡翠飾品的第一位因素,就是看』翠』(要求四個方面:濃,陽,正,勻),以及』 翠』在飾品中的多與少。如果一隻翡翠手鐲,通體翠綠,達到濃陽正勻的要求,則這只手鐲的價格至少就得七位數,甚至八位數.1995年春,香港拍賣會上一隻 幾乎全綠的手鐲,以12120000元港幣成交,打破了單個手鐲拍賣的世界紀錄,(評價翡翠,除顏色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在此不贅)
2、黑色
翡翠中的黑色,主要有兩種物質:
一種是鈉鉻輝石(可以形象地理解,硬玉礦物中的鋁被適量的鉻替換後可呈現翠綠色,若100%地被鉻替換,就不是呈現綠色而是黑色了.這時,也就不再是硬玉而變成鈉鉻輝石了),這種成分越多就使翡翠的品級降低。
一種是鉻鐵礦(Chromite),這是一種氧化物類的礦物,是提取金屬鉻的主要礦石.它常是黑色不透明的粒狀物,其在翡翠中出現(特別是數量多時)也會影響到品級。
——————————我是秀豆分割線————————————
天然玉和人工玉
目前,市場上一些出售寶玉的攤點,常常混雜進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可靠的辨別方法是:看、聽、測試。
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玻璃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是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玉賽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 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中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我是酷斃分割線————————————
小資料:玉器市場上的A貨和B貨
「A貨」是指翡翠經過傳統工藝加工處理後,不改變其內部結構、顏色和硬度,只改變其形態和外觀的玉器。原石原色的不經化學處理的玉器可以世代相傳,其價格亦較高。現在優質老坑種翡翠玉因其產量越來越少因而在國際拍賣中的價格每創新高。
「B貨」是指通過化學、高溫處理後,除去其內部的雜質,再注入透明的液體,使其變得更加晶瑩漂亮的玉器。「B貨」由於其內部結構已改變,時間長了就會失去原色,失去它的價值。
「C 貨」是經過 染色的玉,只能當作人造寶石。
「B+C貨」是經化學漂白再充填樹脂後染色的玉,亦只能當作人造寶石。
玩玉新手必讀----容易與白玉混淆的幾種礦石 一:方解石類方解石類玉石,外觀近似白玉,例如市場上所謂的「阿富汗(或巴基斯坦)白玉」就是由方解石形成的玉石,其實就是一種大理石,只不過色很白,半透明,常雕成白菜,寓意象徵「百財」。這種玉石比重小,用手掂試,有發飄的感覺。硬度很低,普通小刀即能刻動,是不難識別的。大理岩玉石顏色呈白色,蠟狀光澤,內部結構為水線狀、條紋狀。阿富汗白玉玉質非常細膩均勻,光澤油潤,肉眼看不到玉花,經常用來冒充上等白玉或羊脂玉,辨別的方法很簡單,只要用手指甲使勁刮一下,如果能刮下一點白色的皮,就不是白玉。
二:石英石類
石英岩類玉石色白、質地較細,外觀很像白玉,過去所謂「京白玉」,就是一種細粒石英岩,地礦部門稱「油石」礦,顆粒很細,但不能稱為白玉,石英岩類玉石硬度比白玉高,因此比白玉有更強的玻璃光澤,在無儀器檢測時可據此分辯。
1、水石:這種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其硬度較高,但脆性強,易斷裂。內部結構是顆粒狀。水石常用來冒充和田玉的極品羊脂玉,羊脂玉是羊脂肪的白色,水石是蒼白的顏色;羊脂玉是油脂光澤,水石較干澀,光澤不好。
2、水白玉:是河南南陽玉的一種,屬斜長石,玻璃光澤,有的很透,也有半透的,手掂較輕飄,整體看上去白中發烏(與發灰或煙青的青花玉全然不同),但仔細看時又找不到「烏」在什麼地方,又叫烏白玉,地攤上多見。
3、東陵石:產地較多,新疆也產東陵石,屬石英岩,粒狀結構,光澤強,比重略輕,東陵石也常用來做玉飾品,東陵石手鐲市場價約100~150元左右,小掛件約30~50元,有名的「石頭記」(玉器聯銷店)就有許多東陵石觀音和佛。其他與白玉相似的玉石很少用來做飾品,因價值太低,只用來做大型雕件。
白玉有時可看到手工打磨遺留下來的順著某一方向的紋路;注意觀察陰刻線,由於和田白玉韌性很強,雕刻時不容易起崩,陰刻線兩側不容易起崩口,石英岩類玉石硬度雖然高,但韌性差,脆性強,陰刻線容易起崩口。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石英岩類玉石都是用模子壓出來的,沒有手工雕刻痕跡。在大小相同的情況下,用手掂一掂兩塊石頭,軟玉較石英岩重,因為軟玉的密度較石英岩的密度大。 玉器的優劣、真假辨別方法:
水鑒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視察法→ 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如果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就是真玉。
舌舐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放大鏡觀看法→ 將選購的玉器放在放大鏡下觀看,主要是有無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裂痕者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越明顯的,價值也就越低。
造假玉者只有前述的罐子玉一例。罐子玉雖與玉極相似,若仔細觀察,均有氣眼。與真玉相比,假玉表面上微有蠅腳,無論人工如何磨擦,久遠不潤,且脆甚。
石頭冒充的假玉,驟視之頗與玉相似,但均不溫潤,且色澤鮮明過度,多不透明,硬度多低於玉。正因為它們的硬度低,所以真玉無論怎樣的磨擦不會起什麼變化,而且越盤越溫潤。而石一磨擦,馬上會起變化,有條紋出現。 </SPAN>。
㈧ 什麼是玉玉分為幾種怎樣鑒別玉的真假
上等玉滋潤、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真假的主要鑒別方法是藉助放大鏡或顯微鏡,可看到玉的內部呈纖維交織結構,粒度細;而人造玻璃無結構,可以看出氣泡。也可在玉不顯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動的必是假玉,刻不動的才是真玉。常言「黃金有價玉無價」。由於上品的和田玉日趨稀少,每公斤可達數萬至十幾萬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數千元,所以有人將此來混充和田玉。這些玉與和田玉的礦物質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澤較灰暗、不柔和,時間長久會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從兩個方面來鑒別,老玉的表面有一層氧化的玉皮,俗稱「包漿」,似秋梨的皮,與玉的天然色有明顯的區別,而新玉是沒有的。再可從雕刻的題材來看,古代玉是等級、權利的象徵,以神話的花鳥、人物為多,如龍、鳳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題材為多。
自古以來玉便與中華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在中國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國人喜以玉護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則主要欣賞玉的優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的分類:
玉可以分為軟玉和硬玉,二者為兩種不同的礦物。軟玉的顏色有半透明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等,而顏色分布均勻;至於硬玉則主要有白色、紫色、黃色及綠色等,顏色分布均勻度則於不同種質會有差異。
在中國境內出產的絕大多數為軟玉,而「羊脂白玉」則為軟玉中之珍品,質地細致而顏色潔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藝術品均以軟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產地為緬甸,較軟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質、顏色及價錢各方面都較軟玉優勝,故現時市場上的玉器飾品主要以硬玉製成,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著會集中介紹硬玉 - 翡翠。
鑒賞翡翠:
鑒賞翡翠要注意色澤及種質,當中可細分為顏色、透明度、凈度、切工及裂紋,一般都會先從其顏色入手。
顏色
顏色是影響翡翠價值的最重要因素,可從以下四個疇評估翡翠的顏色:
要純正:純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綠色翡翠為例,純綠色者為最佳,綠色中帶黃或帶藍者較次,帶灰者則最差。
要濃淡得宜:論及顏色的深淺度,當然是越濃越好,然而顏色過濃卻會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質。
要鮮明:翡翠的顏色越鮮艷明亮越吸引,內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顏色就越暗淡
要均勻:顏色分布越均勻越佳,價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響光線的折射,從而影響整體的美感。當光線進入透明而質地細膩的翡翠,會反射出美麗的光芒,讓人感到翡翠的晶瑩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線遇上一顆透明度低而質地粗糙的翡翠,就會反射出呆板的光線,令翡翠的吸引度大減。
凈度
凈度指翡翠內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兩種,乃其他礦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對來說黑色瑕疵比白色礙眼。翡翠內含的雜質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製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兩大類。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沒有遮掩,故對原料的要求較高,除了不能有裂紋,切工的比例、製品的厚薄及是否對稱亦非常重要,足以影響翡翠製成品的外觀。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過厚或過薄,「卜」位處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適中。
評價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細度,通常有裂紋的硬玉會以雕花方式處理,以掩蓋其瑕疵。
裂紋
裂紋可以大大減低翡翠的價值。倘若翡翠飾件有裂紋,稍一碰撞便可能會沿著裂紋整件裂開。故此購買翡翠飾件時需額外小心,一般來說,用電筒照射很容易便會察覺裂紋是否存在。
優質的翡翠可以賣得相當可觀的價錢,但是市場上的供應有限,一些商人為求取得更好的利潤,不惜替翡翠進行人工處理過程。於是市面上便出現了A貨、B貨和C貨。
人工處理之翡翠
C貨
C貨是指經過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溫高壓將染色劑滲入原來無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綠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澤會隨時間轉淡及變暗啞。
B貨
B貨是指曾以化學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雜質以及黃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綠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後以環氧樹脂膠注入玉石內作為鞏固,讓整顆翡翠看來更通透,顏色更鮮艷。由於在化學處理過程中玉石的內部已遭到破壞,結構因而變得鬆散,故B貨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紋。另如在處理過程中同時加入染色劑便稱為B+C貨。
天然翡翠
A貨
A貨是指完全未經人工化學處理的天然翡翠。
--------------------------------------------------------------------------------------------------
我國珠寶業的前輩們,在長期的翡翠加工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關翡翠的經驗,並以言簡意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這些特點。記住這些格言,並能了解和體會其中深刻的內涵,將終身受益。
燈下不觀色
其實,任何珠寶都不應當在燈下進行顏色的質量評定。而對於翡翠來說,這一點則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翡翠的顏色,尤其是閃灰,閃藍以及油青之類的翡翠顏色,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要比自然光線下的顏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燈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綹裂,看水頭長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徵。而要在自然光線下,察看和評定翡翠的綠色。
色差一等,價差十倍
對於高檔的翡翠來說,價差十倍恐怕還不止。例如:一粒50萬元的翡翠戒面與一粒500萬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質量�樣式、大小、種水、瑕疵都是一等一的,無可挑剔,二者之間的價格差別關鍵在於綠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認識和區分翡翠綠色的各種差別是極為重要的,至少也要見過和經歷過。「多看少買」對於購買翡翠原石來說,「多看」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是一個進行比較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和驗證經驗的過程;是〃買〃的前提。「少買」不是不買,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買。「寧買一條線,不買一大片」對於翡翠原石中的綠色形狀特點來說,「一條線」�帶子綠與「一大片」靠皮綠是同一種綠色形狀的兩種表現形式,是「線」�立性與「片」�卧性的分別。「線」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積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關鍵在於提醒人們,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綠色的「多」與「少」所迷惑,要認清綠色「立性」與「卧性」的本質。因此,並不是真的見了有一大片綠色的翡翠也不買,而是提醒不要對綠色的厚度有過分的奢望。
龍到處才有水
所謂「龍」其實是指翡翠中的綠色。也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無論在質地的粗細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綠色的部位比沒有綠色的部位�地子,都要好一些。當然,有時翡翠綠色和地子之間的這種差別表現的過於強烈時,就象下一個格言所說了。
狗屎地子出高綠
翡翠的地子與翡翠的綠色互為依存,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來說,綠色種水好的情況下,地子通常也不會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們:不要忽視翡翠綠色的特殊性。雖然不是每一個「狗屎地子」都會有高檔的綠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現上等的綠色。
無綹不遮花
《禮記》雲:「大圭不琢,美其質也。」事實上,高檔的翡翠綠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來表現其自然本質的。例如舊貨中的搬指、翎管之類都屬於「素活」。如果雕有花紋圖案,其美麗的花紋之下必有蹺蹊。故而業內流傳有「無綹不遮花」的說法。現代的翡翠製品中同樣如此。
冷眼觀熗綠
所謂「熗綠」乃是指一種加色的「假翡翠」,這是一種老掉牙的伎倆。時下的做假手段有「沖涼」、「洗澡」和「鍍膜」等。當然任何作假或許得逞於一時,而不會永遠不露馬腳的。以前的格言是對行內人說的,是提醒人們要重視第一眼的感覺,不要放過任何疑點。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妨也「冷眼」一點。一定要到信譽好、有質量保證的商店去購買翡翠。
------------------------------------------------------------------------------------------------------------
-- 中國玉的美學鑒賞
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象徵著瑰麗、高尚、堅貞、聖潔。幾千年來人們敬玉、愛玉、賞玉、戴玉、玩玉、藏玉,人們對玉懷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於玉的美。有理由認為玉美學是玉文化的基礎和前提。是由於玉的美才與石的分化。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稱:「玉,石之美者。」楊伯達先生文稱「好看的美的石頭,這就是玉」。對玉的豐富的美學要素的發現和相關神話傳說配合使玉實現第二次分化,從裝飾品成為神器、禮器。因此玉美學受到廣泛重視得到充分發展。我國在漢以前重視玉的質地美。在百家爭鳴的文化爭議中玉色美漸為人知,東漢王逸提出赤、黃、白、黑四色的審美標准,發展了孔子「孚尹旁達」的色彩主張,從而也挑起玉美學中德符關系的爭議(玉符—玉色也)西漢劉向提出玉有六美。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歷史上對玉的審美方針是「首德次符」。隨著玉文化的發展,惟重玉色的人不斷增加。根據德符並重的原則筆者文中提出對玉之六美的粗淺認識,從玉的美學特徵和審美要素及其受控因素等方面談了對玉美學的學習心得。如有不妥處敬請指正。
中國玉從古至今都有廣義的概念——「玉,石之美者」(東漢許慎)。符合工藝要求的玉器材料(欒秉墩·1985)而西方現代寶石中只承認軟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廣義的涵蓋。但不能不承認古玉之美還是以軟玉(和闐玉)為重要載體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國還是明清及以後的時期里展現的。
一、玉質美
軟玉以質地細膩、緻密、純凈為特徵。質地美在歷史上是最早被認定的,如漢以前重視質地美,孔子提出的玉德美多數是對玉的質地特徵進行擬人化的思維結果。古稱:「美玉無瑕,白璧無瑕」表明玉是質地細膩,純凈,無暇之美。可概括表述如下。
1、「堅縝細膩」之美 玉料質地堅硬縝密,細致而滋潤,細粒緻密岩石經磨蝕後表面顯滑潤。故稱,「堅縝細膩」之美。此處之堅硬是將玉與彩石比較的結果。
2、「溫潤以澤」之美玉料滾石、卵石呈緻密塊狀,表面為礦物的斷口顯強油脂光澤,在加上磨蝕成光滑曲面,故呈「溫潤以澤」之美。
3、「無瑕之美」和闐白玉為單一透閃石礦物組成,無雜質,故顯「美玉無瑕,白玉無瑕」之美。
軟玉是一種交織成毛氈狀結構的透閃石或陽起石纖維狀微晶集合體。這種結構決定了它具有許多優良的特性,但質地優劣隨著晶粒大小、分布均勻性、含雜質種類和數量的不同而變化的。具體見表1。
綜觀和闐玉的質地細膩、堅硬縝密、滋潤、亮麗照人,能給人一種溫潤與凝重感與美的享受。
玉質美除了與粒度大小均勻度有關外,也與透明度和拋光性有直接關系。即質地越細膩,其透明度越高,拋光性越好,表面反光性也越強,既增加了玉的美感,又提高了玉的質量。
二、玉色美
東漢王逸四色審美標准,發展孔子「孚尹旁達」的色彩美主張。為玉色美評價開創了歷史先河。根據現代審美原則筆者從整齊一律、調和對比和節奏韻律三種原則出發討論玉色美特徵。
1、單色美色彩中的某一單色,如蔚藍的天空,碧綠的湖面,清澈的泉水,明亮的陽光等等。單純能使人產生明凈,純潔的美感。和闐玉色彩十分豐富有白如截脂、綠如翠羽、黃如蒸栗、赤如雞冠、黑如純漆。
┏━━━━┳━━━━━━━━┳━━━━━━━━┳━━━━━━┳━━━━━━━┓
┃ ┃ 組成礦物 ┃ 粒度大小 ┃ 礦物分布 ┃ 質地優劣 ┃
┃玉種 ┃ ┃ 毫米 ┃ ┃ ┃
┃ ┃ 純度% ┃ ┃ ┃ ┃
┣━━━━╋━━━━━━━━╋━━━━━━━━╋━━━━━━╋━━━━━━━┫
┃羊脂 ┃主要為透閃石 ┃0.0006×0.033 ┃大小與分 ┃堅縝細膩優等 ┃
┃ ┃99.5%纖維狀、細┃0.001×0.01 ┃布極均勻 ┃ ┃
┃白玉 ┃而長 ┃ ┃ ┃ ┃
┣━━━━╋━━━━━━━━╋━━━━━━━━╋━━━━━━╋━━━━━━━┫
┃ ┃透閃石含量達 ┃ 0.006×0.018 ┃大小與分 ┃ ┃
┃白玉 ┃ ┃ 0.009×0.002 ┃布均勻細 ┃細致良 ┃
┃ ┃99% ┃ ┃中有粗 ┃ ┃
┣━━━━╋━━━━━━━━╋━━━━━━━━╋━━━━━━╋━━━━━━━┫
┃青玉 ┃透閃石93%至95%┃0.006×0.002 ┃大小不一 ┃較細致中一良 ┃
┃ ┃個別有斑晶長柱狀┃0.014×0.004 ┃欠均勻 ┃ ┃
┃青白玉 ┃ ┃ ┃ ┃ ┃
┣━━━━╋━━━━━━━━╋━━━━━━━━╋━━━━━━╋━━━━━━━┫
┃ ┃透閃石含量96 ┃ ┃大小均勻 ┃ ┃
┃ ┃還有陽起石含 ┃0.0002×0.03 ┃至不均勻 ┃細致至較細致 ┃
┃ ┃鐵較多0.12- ┃0.0026×0.05 ┃少數為團 ┃良一中 ┃
┃碧玉 ┃5.84及有黑色 ┃1.0035×0.036 ┃塊狀 ┃ ┃
┃ ┃磁鐵礦包體、雜質┃ ┃ ┃ ┃
┣━━━━╋━━━━━━━━╋━━━━━━━━╋━━━━━━╋━━━━━━━┫
┃ ┃透閃石96%內 ┃0.00033—0.0033 ┃ ┃ ┃
┃ ┃含雜質石墨充 ┃0.008—0.0053 ┃均勻至不 ┃細膩優至良 ┃
┃墨玉 ┃填於透閃石粒 ┃0.0086—0.0033 ┃均勻 ┃ ┃
┃ ┃間故呈黑色 ┃0.010.0066 ┃ ┃ ┃
┣━━━━╋━━━━━━━━╋━━━━━━━━╋━━━━━━╋━━━━━━━┫
┃糖玉 ┃透閃石(90%以 ┃ ┃較均勻至 ┃緻密良至中 ┃
┃ ┃上),粒間有氧化 ┃0.00660.0053 ┃不均勻 ┃ ┃
┃ ┃鐵、褐鐵礦分布 ┃ ┃ ┃ ┃
┗━━━━┻━━━━━━━━┻━━━━━━━━┻━━━━━━┻━━━━━━━┛
據[2]資料編整
按該玉中出現的顏色可分為五個色系。
(1)白色系列 在和闐玉中白色玉也有不少品種:羊脂白;雪花白、梨花白、象牙白、魚肚白、糙米白、 雞骨白等等。其中以細潤瑩潔的羊脂白最佳,又稱羊脂白玉。在歷史上稱「白玉之精」、「玉英」、「玉王」。
軟玉屬於角閃石族為該類礦物中透閃石及陽起石的固熔體。當成分純凈,不含色素雜質元素璧化合物者,應為白色。羊脂玉中99.5%為透閃石組成,故顏色為非常純正的白色。白如截肪是恰如其分的形容詞。
(2)綠色系列 在青白玉、青玉中常呈淺綠白色、淡綠色、灰綠色,在碧玉中為綠色至暗綠色,深綠色產出量大,屬常見玉料。
從青白玉、青玉、碧玉依次排列,隨著顏色的加深,氧化鐵的含量有所增高(即從1.77%一3.12%一5.84%),碧玉中普遍含鉻、鎳、鑽等超基性岩特有的元素。碧玉中組成礦物除透閃石外,開始出現陽起石或含鐵較多的透閃石。因而呈現不同色調、濃淡的綠色。黑斑和玉筋明顯。含少量雜質礦物。如:鈣鉻榴石、鉻尖晶石、磁鐵礦、綠泥石等。
(3)黃色系列 黃玉中有黃色、米黃色、蜜蠟黃、栗色黃、秋葵黃、葵花黃、雞蛋黃、半色黃、黃楊黃等,其中以栗色黃、蜜蠟黃者為上.其他黃次之。《夷門廣牘》指出:「黃玉如栗色者為貴,謂之甘黃玉,蕉黃色次之。」黃玉其色黃正而嬌,越濃亮越珍貴,其珍貴價值不在羊脂玉之下,且比羊脂玉還少見。多為含氧化鐵引起之色。
(4)黑色系列 和闐玉中的墨玉(黑玉)有呈灰黑、黑色f黑色有時不均勻呈浸染狀、黑點狀、雲霧狀)、純漆黑等色。優質者「黑如純漆」。
因罕見而珍貴。墨玉又稱黑玉、或在黑玉中出現青玉、也有在青玉、白玉中出現墨玉。呈色原因主要由於在透閃石粒間存在有微鱗片狀石墨雜質所致。黑色的程度有強有弱,深淺分布均有差別。
(5)褐紅色系列及其他色 和闐玉中有因色似紅糖而稱糖玉。多呈紫紅色、褐紅色、血紅色(罕見)。在糖玉部位中的透閃石粒間分布有褐鐵礦,說明糖玉是由於氧化鐵污染透閃石而形成紅色或褐黃色。含氧化錳可呈紫紅色。
2.雙色美 調和與對比反映了矛盾的兩種狀態。調和是在差異中趨向於「同」(一致),對比是傾向於「異」(對立)。根據此審美原則可將玉的兩種顏色分別鑒賞。
(1)玉色調和美 色彩中的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藍、藍與青、青與紫、紫與紅都為臨鄰近的色彩。在同一色中的層次變化(如深淺、濃淡)也屬於調和,在變化中保持一致。例如天壇的深藍色的琉璃瓦與淺藍色的天空及四周的綠樹配合在一起顯得很調和。杜甫詩中有:「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玉色的協調也是同理。f2)玉色的對比美對比是把兩種極不相同的東西並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鮮明、醒目、振奮、活躍。如色彩中的黑和白、紅和綠、黃和紫、藍和橙都是對比色。「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萬綠叢中一點紅」,這是紅與綠的對比。黑與白也是一種強烈的對比,「白催朽骨龍虎死,黑人太陰雷雨垂」(杜甫):「黑雲翻墨未壓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例如:在一塊羊脂白玉上有墨玉條帶,又如羊脂玉雙鹿的角、蹄和梅為紅色與鹿身的白色或對比色。
3.多色美 多種顏色搭配呈顯五光十色,七彩紛呈,例如一塊出土的古玉上的沁色中呈多色彩。由同一塊玉上顏色變化規律不同可產生如下多色美類型:
(1)節奏美 色條、色塊疏密有致的變化也可顯示一定的節奏感。至於如何判斷玉石顏色變化的節奏,何為2/4,何謂4/4等,有待各抒己見。
(2)韻律美 在節奏的基礎上賦予一種情調的?br>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geography/theme/yushi/yszj/ysbl/2002_6_27/231.shtml
玉器真假鑒別
①觀光澤:真玉器無論半透明或不透明,都有溫潤光澤,內部夾有少量雜質或呈棉絮狀花紋均屬正常;假玉器色澤乾枯,灰暗呆板無靈氣,有的還有氣泡。
②測硬度:用刀刻、刮,真玉器不留痕跡。
③拈比重:真玉器手感沉重,假的則輕飄。
④聽聲響:把玉器用線懸空掛起,用硬物敲擊,真品的聲音清脆悅耳,余韻悠揚;假的則相對沉悶干澀。
⑤看斷口:用10倍放大鏡觀察,真玉器的斷口參差不齊,可見比較細密的結構;假玉器的斷口整齊發亮的,常為玻璃類仿製品,斷口結構粗糙、無蠟狀光澤的是石質仿製品。
參考資料:http://wnfw.net/ShowArticle.asp?ArticleID=5240
如何鑒別玉的真假(ZT)
玉文化是中國一種深奧的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從「玉」字的漢字有約500個,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描述,許多都加了個「玉」字,如玉女、玉手、玉容、玉照、玉體……即便是為正義作出犧牲,也以「玉碎」來形容。
玉的涵義廣,一般來說,自然生成的、加工後成為細膩勻潤、色彩鮮艷、質地堅韌、化學性能穩定的美石,都可歸入玉類。人們平時說的玉,其實是以軟玉和硬玉為主。軟玉是指透閃石——陽起石礦物組成的玉石,即白玉、清玉、碧玉、黃玉等;硬玉是指與軟玉性狀接近的源自緬甸的翡翠。而鑽石、紅藍寶石、瑪瑙、珊瑚、煤晶、龜甲之類,則屬於「有機質寶石」。人們對於軟硬玉的要求比較一致,即質地堅硬緻密、色澤晶瑩鮮麗為佳。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最早的資料見於距今1.2萬年的遼寧海城仙人洞遺址,它是一件蛇紋石質地的石器。後來隨著磨製技術的發明,人們終於規律性地發現了石材中還有一批經磨製後顯露出特別細潔、美艷的材料。雖然人們尚不知其為玉,但已有意選出,專門用於人體的裝飾。
初玩玉的人由於不懂玉,最怕遇到贗品。目前市場上玻璃仿玉製品的辨識,恐怕是贗品中最普遍、最簡單的一種。常見的是被稱為「翡翠」的光溜溜的小圓環、小雞心、玉牌片等。這種玻璃製品因為是澆模而成,合范時高溫的玻璃液在器物的邊沿多少會溢出一點,冷卻後成為隱隱凸起的范線。用手摸、眼看都會有所發現。如果拿放大鏡映光觀察,其中定有大大小小的氣泡。
如果不請專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鑒定玉的真假,可從三方面觀察: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通,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能確認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祖母綠……如此等等,還有好多種假玉。但它們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
新玉和舊玉的鑒定不同。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而舊玉的鑒定相對復雜,除了對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別玉器的製作及其歷史價值。
對玉器歷史價值的考證,是以明確時代為基礎的。要熟悉各時代玉器的常見造型、特色工藝、色質,可以經常參閱有關玉器方面的書籍和資料,這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對玉器的斷代水平產生一種理性的提高。而盡可能多地接觸實物,可以校正書中的圖片與實物之間的視差。
怎樣鑒別真假玉
目前,市場上一些出售寶玉的攤點,常常混雜進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可靠的辨別方法是:看、聽、測試。
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下班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旨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玉賽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中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㈨ 玉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如何鑒別玉的質量好壞
化學成分為Ca2(Mg,Fe2+)5 (Si4O11) 2(OH) 2。屬單斜晶系。 真假玉器的鑒別玉器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硬玉又名翡翠。從化學成分來看,軟玉是含鈣、鎂和鐵的硅酸鹽,而硬玉則是含鈉和鋁的硅酸鹽。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1)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2)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3)觀察法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4)舌尖鑒別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玉石的品質鑒別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准,即「色、透、勻、形、敲、照」。(1)色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2)透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3)勻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4)形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准。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5)敲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6)照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余。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一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3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鑒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聽、測。(1)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模仿的。(2)聽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3)測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准,除岫玉、綠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一般較軟,劃不動玻璃。常見的假玉一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徵。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內部顯示氣泡,偏光鏡下顯示非晶質性(轉動時無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有原料製作漩渦狀條紋等。翡翠的質量鑒別在玉石家族眾多成員中,最名貴的當推翡翠。它是一種天然礦石,硬度極高,產量極少。其色彩主要以綠色、紅色為主。紅色為翡,綠色為翠,故名翡翠。(1)翡翠的分級①特級:艷綠色(祖母綠色)、蘋果綠色,玻璃地(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鮮艷,無雜質,無裂紋。②商品級:綠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綠色細脈和斑點翠。③普通級:藕粉地、豆綠色、淺綠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飾。(2)翡翠的質量鑒別①質地。天然翡翠質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潤亮澤,仔細觀察,可見近圓形的稍透明「鹽粒」和圍繞其周圍的纖維狀物質。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鋒利的刀具刻劃,不會留有痕跡;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劃出痕跡。③翠性。天然翡翠對著強光觀察,可見其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翠色閃光,稱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製成的偽品都無此種「翠性」特徵。④相對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結構堅硬緊密,無氣泡,密度較大,敲擊時聲音清脆;偽品則結構較松或有氣泡,密度較小,敲擊聲音沙啞不清脆。⑤色澤。真品翠色濃艷純正。而有些偽品是用白玉、蛇紋石、澳洲玉、韓國玉、雲石甚至雜石,經脫色後,灌入高硬塑料漿並作加色處理,或浸入綠色液體製成「加色翡翠」,在強光下觀察,可見綠色紋路,雜亂而細小;有的雖不顯紋路,但渾濁不清,光澤差,其重量比真品輕。將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蠟液中,所灌入的顏料會慢慢析出。這樣檢驗,既不會損壞被檢樣品,又可鑒別出真假。用塞爾西濾色鏡觀察,加色翠在鏡下為紫紅色,天然真品顏色不變。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