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關於古文的化學解釋有哪些

關於古文的化學解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3 09:19:31

A. 古考代優秀傳統文化與化學有關的有哪些

中國漢語文化博大精深,
很多成語體現了化學知識。
下列成語可做參考:百煉成鋼,
飲鴆止渴,火上澆油。
我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化學知識的記載,
如《夢溪筆談》中的「信州鉛山縣有苦泉,…,
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
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等

B. 古詩文中的化學:(1)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______.A.

(1)A、野火燒不盡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B、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C、蠟炬成灰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D、爆竹聲中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故選:B.
(2)千錘百鑿出深山,是開採石灰石,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烈火焚燒若等閑: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

高溫
.

C. 下列古文 化學

A、蠟炬成灰淚始干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B、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C、化作春泥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D、爆竹聲中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故選:B.

D. 古詩詞中所涉及的化學知識

1、《石灰吟》(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其中包含的化學知識就是石灰石(成分為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也就是生石灰的過程,化學反應方程為CaCO3==CaO+CO2↑。

生石灰正是白色的,潔白無瑕的,清清白白的,作者仔細觀察到了這個經典的化學現象,才悟出了「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人生哲理,這也正是作者高潔情操的體現。

2、宋朝羅大經《鶴林玉露·一錢斬吏》

「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用來比喻堅持不懈,集細微的力量也能把困難的事情做好。

其中的化學知識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石灰石和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能溶於水的石灰乳也就是碳酸氫鈣的過程,反應方程式為CaCO3 +CO2 +H2O==Ca(HCO3)2

另一方面就是現在的酸雨(亞硫酸、硫酸和硝酸等)等腐蝕了石灰石,反應方程式為CaCO3+H2SO4=CaSO4+H2O+CO2↑

3.《浪淘沙》(唐代 劉禹錫)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這里提及了淘沙取金的採金法。在淘沙的過程中由於金的重量比沙大的多,因此先沉降,與沙分離。揭露了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最後淪為王侯的奢侈品。

4.詠煤炭》(明代 於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不辭辛苦出山林。

煤炭古代叫做烏金,這里提到了用煤炭做燃料冶鐵之法。

客從

唐·杜甫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

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

開視化為血,哀今征斂無

珍珠貝的外套膜中受到刺激後產生的分泌物凝積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還有少量的有機質。碳酸鈣難溶於水,在酸性條件下能轉變為酸式鹽而溶解。杜甫居室漏雨潮濕,遇到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珍珠發生了化學反應變成了紅色液體。

E. 古代文言文中的化學 物理 生物知識

《夢溪筆談》,北宋的科學全書,天文地理,數學物理無所不包,甚至曾在杭州出現的「UFO」事件也有記載,應該能滿足朋友你的胃口了。

F. 古代把化學稱為什麼

古代把化學稱為:化

化拼音:huà ,簡體部首:亻部,部外筆畫:2畫,總筆畫:4畫

釋義:

1、性質或形態改變:變化。分化。僵化。熔化。融化。潛移默化。化干弋為玉帛。。

2、佛教、道教徒募集財物:化緣。化齋。

3、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後,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醜化。綠化。

4、習俗,風氣:有傷風化。

5、特指「化學」:化工。化纖。化肥。

(6)關於古文的化學解釋有哪些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凈化[jìng huà]

清除雜質使物體純凈。

2、化裝[huà zhuāng]

為了適應演出的需要,用油彩、脂粉、毛發製品等把演員裝扮成特定的角色或給演員作容貌的修飾。

3、化學[huà xué]

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可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生物化學、放射化學、地球化學等分支學科。

4、文化[wén huà]

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5、美化[měi huà]

加以裝飾或點綴,使顯得美觀或美好。

G. 古代典籍中的化學知識

如下:

A. 「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

B. 某古劍「以劑鋼為刃,鐵為莖干。」「劑鋼」指的是鐵的合金。

C. 《夢溪筆談》載:「高奴縣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述「脂水」屬於石油。

解析:

A.鐵置換銅屬於濕法煉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故A正確。

B.劍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鐵合金,故B正確。

C.燃之如麻,但煙甚濃,說明易燃燒,應為石油,故C正確。

簡介

化學強調的是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千萬不能在細節問題上丟分。有些學生平常學習不夠嚴謹,在一些易錯問題上常常犯馬虎,導致成績一直上不去。

並不是說這些同學的學習很差,只是一些知識點沒有記得很清楚,只要掌握好了知識縫隙,把零散的知識點做好歸納總結,想拿高分也是很輕松的。

H. 其實有很多古代的名句都蘊含著化學原理.(1)「花香不借風」「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化學原理解釋就是___

(1)由於分子是不斷運動的,花香、酒香的微粒通過運動能分散到周圍的空氣中,遠處能聞到香味.所以,「花香不借風」「酒香不怕巷子深」.
(2)粉身碎骨渾不怕: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間: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故答為:(1)分子不斷運動的;(2)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

I. 中國古代文言文中有哪些對化學物質的稱呼 如曾青-硫酸銅,淡氣-氮氣

水銀 汞 Hg
鉛丹、紅丹、紅鉛 Pb3O4
砒霜、信石、白砒、砷華 As2O3
硃砂、辰砂、丹砂、銀朱 硫化汞 HgS
雄黃 As4S4
雌黃 As2S3
密陀僧 PbO
熟石灰 Ca(OH)2
生石灰 CaO
曾青 CuSO4
丹砂 HgS

J. 五句和化學有關的古詩詞或古文 拜託各位大神了

描述化學性質的古詩詞也有不少,
1.李商隱的《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始干。"
這其中既有物理變化中的熔化過程,也有化學變化中的燃燒現象,蠟燭的成分是石蠟,屬於飽和烴,在空氣中燃燒放熱可使固態石蠟熔化成液態的蠟淚。
2.王安石的《元日》:
「爆炸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就是一個典型的化學變化,爆竹一般是用硫磺等物質製成的,引燃後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物質二氧化硫等。
3.劉琨的《重贈盧諶》: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素」,「百煉鋼」其實就是對生鐵的不斷除雜致純的過程。
4.李白的《秋浦歌》: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這句詩描寫的也是當時金屬冶煉的場景。
5.明朝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出,列火焚燒若等閉。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千錘萬鑿出深山"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指的是物理變化,「烈火焚燒若等閑」在這句詩中,「烈火焚燒」是指煅燒石灰石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再加上「若等閑」"三個字,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煅燒石灰石,它還象徵著志土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所體現的是物理變化,表達的是不怕犧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直抒胸臆,立志要做純渚清白的人。
於謙的另一首詠物詩《詠煤炭》:「鑿開混沌得烏金,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但願蒼生俱飽曖,不辭辛苦出山林」,作者把煤炭的形成、特徵、性質和主要用途濃縮於整首詩中,並藉助詩歌詠煤炭的功用和品質來抒發作者獻身於造福人民事業的博大胸懷。
以上供參考。

與關於古文的化學解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
© Arrange www.upscalepup.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