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學生物政治組合好還是生物政治地理組合好
這兩個組合相比的話,我推薦化學生物政治,說到底生物還是一個理科性質的課程,以上大學為目的的話,你就會發現不管文理,政治都是一個必考的項目,尤其是以後的考研考編,哪一步都離不開政治,然後生物相關專業的話,一般總會與化學相關聯,或者說化學相關專業總會與生物有聯系,因此,這是推薦的一個原因。
如果選生物是因為覺得它簡單,本身更喜歡文科的話,也是不太推薦第二個選項的,在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你會發現地理相關專業是一個偏向理科性質的課程,會依賴數學和物理相關知識。
基於自身經驗的一點想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新高考的12種選科組合各有什麼特點
湖南省作為國家的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吸收前兩批改革試點省的經驗基礎上,確定採用「3+1+2」高考選科模式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設置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
總體來說,新高考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選擇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但同時對如何選擇也提出了挑戰。
㈢ 新高考考生應該怎麼選擇科目
新高考的省市採取「3+1+2」的模式,其中「1」是物理和歷史當中二選一,和之前的「3+3」模式相比,選科組合從20種下降到12種。
即將面對新高考的同學可以看看下面幾個重點,建議從「1科覆蓋專業+2科強勢沖分」的角度規劃自己的選科。
1、物理歷史二必選一,採用卷面分記分
考生須在「物理」與「歷史」中只選1科,體現高考服務選材、立德樹人的核心目的。該科目採用卷面分記分,即學生能考到多少分,高考最終該科目的分數就是多少分。此方式更直觀反饋教學,指引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備考該學科重、難點知識。
2、剩餘四選二,採用等級賦分
考生需要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選取2科作為高考選考學科,因而產生6種不同的考學、選拔情況;然而各學科考試命題難度不一,將帶來卷面分數差異。
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以及滿足高考選拔人才的目的,此兩科會採用等級賦分的形式記分。即根據該科目考生排名所在等級對應的分數,作為考生本科考試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
高考總成績還是750分,其中「3」(語數外)+「1」(物理或歷史)直接使用卷面分,共550分。「2」實行等級賦分,各100分。
3、高校專業招生計劃未出,選科須謹慎
根據此前高考改革試點省份或城市的招考錄情況分析,高校在專業錄取的過程中,不僅會對考生的成績有一定要求,更會對考生的選考科目有限制。
例如,某些高校專業,只錄取選擇了「物理」甚至是「物理+化學」的考生,故選擇其它組合的考生就算成績再高也無緣此專業。因此,考生須提前進行生涯規劃,結合未來專業以及個人職業傾向,慎重選科。
因此,我們建議學生從「1科覆蓋專業+2科強勢沖分」的角度規劃自己的選科。
新高考特點
取消文理科,實行「3+3」 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統一高考成績和自主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
選考科目「6選3「(浙江「7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
外語2次考試機會 選擇其中較高1次成績計入高考成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高考選科
㈣ 新高考來了,到底是選化學還是地理好
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成績綜合考慮作出選擇。
一是個人興趣、愛好、特長及參加的社團活動;
二是對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六個學科高中課程內容的了解,以及學科教師教學水平、師生關系;
三是自己所選學科組合成績在年級中的排名;
四是對高校專業的了解、高校專業與高中學科的關系、高校專業就業方向、高校專業對學科選擇的要求;
五是性格及職業傾向測評數據;
六是家庭成員及社會關系的職業。
從理論上講,只要在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報名之前,學生都可以更換三科中的任何學科。但實際操作時,建議慎重考慮。
選課後,各學科就開始學習選修課程,如果一段時間後更換學科,已經進行的課程很難補課。因此,建議學生選課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廣泛徵求家長、老師的意見,科學選擇,盡量避免更換學科。
當然,若發現某一學科成績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並且連續幾次成績不是很理想,在綜合考慮分析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學習這一學科,那麼可以慎重做出學科調整。
選科具體要求
2019年4月23日,福建新高考改革方案確定,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起,福建實施「3+1+2」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由全國統考;「1 2」為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其中「1」為物理、歷史科目2選1,「2」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選擇2科。
據悉,此次公布的指引是福建省實施「3+1+2」選考科目模式的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高校招生對高中學生提出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的要求。各高校以本科專業類為單位,對首選科目、再選科目分別設定要求。
首選科目要求包括「僅物理」「僅歷史」「物理或歷史均可」3種,高校各專業根據本校培養實際對於考生的物理或歷史科目提出要求。
以上內容參考:東南網-高考3+1+2模式如何選科 具體要求來了
以上內容參考:齊魯網-2020年起山東高考不再設專業調劑志願
㈤ 化學政治地理組合好嗎
新高考模式3+1+2中沒有化學政治地理組合,三個主科:數學,語文,英語。一一個必選科:歷史或物理。其餘四科選兩科:生物,化學,地理,政治。因此,你說的這個組合是沒有的
㈥ 新高考模式下「最吃香」的學科組合有哪些
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這4個省份率先實行「新高考模式」:文理不分科,除語數英這三門必考科目外,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報考。今後大多數省份都會推行「3+2+1」或「3+3」的新高考模式。考生對學習科目的自主選擇權增大,既有助於專業化人才培養,也能提升考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問題在於多數高校專業錄取時對學科有硬性要求,因此考生們往往會面臨「分數高卻報不了好專業」的尷尬局面,在填報志願時會受到很多限制。那麼在新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組合最吃香呢?1.物理+化學+生物。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工科專業招生人數多,專業選擇性強,「純理」學科組合幾乎不會有專業限制。
㈦ 高考6選3 怎麼選最合適
選考科目與考生以後要報考和選擇的大學專業互有對應關系,所以大家選擇單個科目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及長遠的職業規劃作出科學、合理的選擇。以下幾種科目的選考組合利弊分析可供參考。
1、政治+物理+化學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6.7%,一般高校、一般專業考生可以任意報考,同時目前這個組合選擇的考生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
劣勢: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到高分,並且所有的科目都在高三一年考,學生在高三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2、政治+物理+生物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6.4%,並且生物可以在高二結束戰斗,學生在高三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平時學習也比較困難。
3、政治+地理+物理
優勢:因為物理的存在,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1%,並且地理可以在高二考完,學生在高三的學習壓力相對減小很多。
劣勢:物理高考不易拿高分,平時學習難度較大。
4、政治+歷史+物理
優勢:偏文的一個組合,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9.5%,且歷史科目相對簡單。
劣勢:歷史和物理是最偏文偏理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大牛的必選科目,這個組合的高考競爭十分激烈,並且所有的科目都要在高三考,學生在高三一年會有很大壓力。
5、歷史+物理+化學
優勢:該組合偏理,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8.0%,並且歷史、化學分別是原來文、理科目中較為容易的科目。
劣勢:物理較難,不易拿高分,文理兩個學科的大牛選這個組合的最多,這個組合算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組合;同時所有的科目都在高三考,學生在高三會的壓力很大。
16、地理+化學+生物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70.4%,有化學可以報考理工類專業,地理、生物還都比較好學;同時,地理、生物都可以高二考掉,學生高三的壓力會小很多。
劣勢:不選物理,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
17、政治+地理+生物
優勢:各個科目都容易學,並且地理、生物都可以高二考掉,學生高三的壓力會小很多。
劣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60.5%,專業受限十分嚴重。
18、歷史+地理+生物
優勢:各個科目都容易學,並且地理、生物都可以高二考掉,學生在高三的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47.6%,專業報考很受限制。
19、政治+歷史+生物
優勢:偏文的組合,相對好學,適合文科強理科弱的學生;並且一門生物可以高二考掉,學生高三時壓力較小。
劣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46.7%,專業報考受限嚴重。
因為不選物理、化學,選科限制很多,上海本地院校受限制和第18條相同
20、政治+歷史+地理
優勢:這個純文科組合,適合文科強的學生;並且一門地理可以高二考掉,學生高三時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35.6%,專業報考非常受限制。
㈧ 高考3+1+2科目最佳搭配
能選物理則盡量選擇物理,實在不擅長則選擇歷史,在剩下的兩門選考科目上,則可以根據高考志願專業填報的要求進行搭配,比如你想報考的專業只要求考生選擇物理,剛好自己化學和地理都不咋地,那就可以選擇生物和政治。
第二:兼顧興趣與成績
高中生活的學業比較繁重,如果是學習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學科,那麼也能在苦中作樂,會收獲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所以我們在高考選擇科目的時候,有一部分同學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科目,這樣學起來會相對輕松一些。但高考畢竟是一個競爭性的考試,也不能一味的全憑自己的興趣,興趣雖然重要,但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成績相對來說更重要。面對眾多的科目,大家一定都有自己擅長的,因此我們在高一選擇科目的時候,一定要善於發現自己的特長,根據自己擅長的科目,進行選擇。
㈨ 高1選科政治,地理,歷史
您好;
高一選科最好的3種組合
1.學霸組合模式: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
物理、化學、生物組合方式是傳統的理科組合方式,也是高考所能夠填報專業最多的組合方式。按照現在新高考的政策來看,選擇物化生組合幾乎可以達到99.99%的專業都可以選擇。因此如果考慮到大學以後志願填報專業的選擇,自己又是學霸的話,選擇物化生毫無疑問是最有前景的組合。但是一旦選擇此類組合方式,可能也是難度最大的組合,所以要視自身情況而定。
2.中等學霸組合模式:物理+生物+地理(政治)
根據"3+1+2"的方案要求來看,考生必須在物理與歷史當中選擇一個科目。而物理作為學工科專業必須選擇的科目,因此大部分同學會選擇物理為"1",而在其他剩下的四科當中,化學的難度應該是最大的。而地理與生物,或者生物與政治的組合難度相對來說較小一點。根據已經進行部分選科學校傳出來的消息來看,大部分同學都熱衷於選擇"物理+地理+生物"作為組合方案。既能夠滿足未來絕大部分專業選擇的要求,能夠滿足盡量得高分的要求。
3.一般學霸組合模式:歷史+化學+生物
新高考既然要求考生在物理或者歷史當中必須選擇一科,肯定有部分考生不擅長物理科目,只能夠選擇歷史科目為必選科目。但是一旦選擇歷史科目作為必選科目,那麼選科的方向就偏向於文科,為了能夠填報更多的理工類專業的話,那麼部分考生就會想到搭配傳統的化學、生物為一個組合。例如部分醫學類專業要求考生必須選擇化學、生物專業。那麼考生選擇歷史、化學、生物三門組合可以填報醫學類專業,也可以填報生物類、化學類專業。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㈩ 新高考課程組合方式有哪些 什麼組合好
【導讀】關於新高考,大家想必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這是一種新的人才選拔方式,當然,對於新高考,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課程選擇,因為大家可以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學的好的科目,來提高最終的考試成績,下面就把新高考課程組合方式給大家進行詳細的說明,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2)學文:前史+政治+地理
理由:盡管據各地的高校招生材料顯現,這一組合的高校專業覆蓋率是一切組合中最低的,但這並不阻礙這一「純文科」組合對高校文史類專業的友好。不光是組合能滿意各高校相關專業的選考條件,而且學科間聯系甚密,關於專業學習大有裨益。因而,是目前學文的最好選科套路。
新高考下學生怎麼選科
新高考選科因人而異,學生在挑選考試科目時,只要根據自己的優勢與興趣,選出一個自己酷愛,又利於發揮的組合,才能達到優化組合目的。那麼學生怎麼探究挖掘自我?
由於學生的挑選添加,指導選課和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課程要同步乃至提前進行,讓學生能夠提前認知自我,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到底合適從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然後做出合適自己的學科挑選。
關於新高考課程組合方式,就給大家說到這里了,當然課程的選擇也要考慮以後專業報考問題,這樣才是符合實際需要,對我們的未來有所幫助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