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學在初中最難的知識點在哪一章,要多注意些什麼
我今年9月上高一,中考化學46。個人認為初中化學9年級上學期要多背尤其是第二章關於周圍空氣的和第七章燃料利用,第三章要多理解,背是沒用的,必須理解。第五章化學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氧化物必須好好學,是上冊書的重點(章節可能不一樣),但內容一定都有。下冊是中考重點,沒所謂的不重要的,必須都好好記,下冊以理解和做題為主,題做不夠,一切都是空談,最後一章化學和生活,雖不是重點,但建議仍要記,我中考就因輕視失了一分關於這的題。望採納!
② 初中化學哪個知識點難
對於初中生來說,比較難的可能是化學方程式配平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了,比較偏理科。
③ 初三化學中考最難的是哪部分內容
初中化學試題從題型分類來看,最難的是實驗設計題。實驗設計題,有的答案是考生們不容易想的到的。但是只要我們平時多積累,遇到實驗操作等題目認真思考,考試中的很多問題我們是能得分的。得滿分不易,多得分不難。
④ 初中化學的難點
初中化學的難點,一是微觀的學習,二是溶液部分的學習,三是酸鹼鹽部分,這是學習化學過程中學生分化的最大兩個點,
⑤ 初中學化學,最難的是那部分
18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結構特點,以及常見物質的相對原子量和相對分子量這部分計算可能會出些有難度的題··不過你記熟了元素周期表就沒問題了
⑥ 初中化學最難的一章是什麼
最難的一章應該是溶液。雖然酸鹼鹽一章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和總結,但也基本是掌握一些酸鹼等化合物的性質,化學方程式的問題。而溶液一章則需大量的,繁瑣的(當然你如果學的好的話,可以從中發現比例關系就簡單多了)計算,有些還需要有抽象的思考過程和想像反應的過程,相對來說較難的一些根據圖像計算題,天平問題都是溶液問題。
⑦ 初中化學哪些知識點比較難
化學的難點其實就是在於知識比較零碎,當然也不是無章可循,這一點到高中之後尤其如此,其實知識點都不怎麼難,難的是運用,做題的時候即使所有的知識點你都理解了,但是也不一定能做出來,你首先要知道這道題要運用到哪些知識點,還要知道這些知識點怎麼用,有時候還可能牽涉到一些運算技巧,這些都需要你平時的時候多積累經驗了,初中化學還是挺容易的,沒有什麼特別難懂的部分,只要平時多練習、多思考,應該沒什麼問題,好像在說大道理了,但真的是這樣,只做題不思考可能初中還湊合,但是到了高中尤其是高考絕對讓你後悔,總之,理解書上的知識點是第一步,剩下的就是做題和思考,做題不必多,但是每做一道題一定要思考,尤其是自己不會做或有點難度的,思考是不怕多的,只有在平時打開了思路,到了考場上才能從容應對,當然這也不只是為了考試,好了就說這么多吧,總之勤於思考,無題不破!!!
⑧ 初中化學的重難點有哪些
初中化學重難點知識——記憶方法匯總!希望能幫到你呵呵
1、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多變一分解反應:一變多置換反應:一單換一單復分解反應:互換離子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正價):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三價金屬元素鋁;一五七變價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銅,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特別。
3、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步驟:「茶(查)、庄(裝)、定、點、收、利(離)、息(熄)」「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盛裝葯品,連好裝置「定」試管固定在鐵架台「點」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收」收集氣體「離」導管移離水面「熄」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4、用CO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步驟:「一通、二點、三滅、四停、五處理」「一通」先通氫氣,「二點」後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三滅」實驗完畢後,先熄滅酒精燈,「四停」等到室溫時再停止通氫氣;「五處理」處理尾氣,防止CO污染環境。
5、電解水的實驗現象:「氧正氫負,氧一氫二」:正極放出氧氣,負極放出氫氣;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1:2。
6、組成地殼的元素:養閨女(氧、硅、鋁)
7、原子最外層與離子及化合價形成的關系:「失陽正,得陰負,值不變」:原子最外層失電子後形成陽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價;原子最外層得電子後形成陰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價;得或失電子數=電荷數=化合價數值。
8、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口訣:固體需匙或紙槽,一送二豎三彈彈;塊固還是鑷子好,一橫二放三慢豎。液體應盛細口瓶,手貼標簽再傾倒。讀數要與切面平,仰視偏低俯視高。滴管滴加捏膠頭,垂直懸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亂放,用完清洗莫忘記。托盤天平須放平,游碼旋螺針對中;左放物來右放碼,鑷子夾大後夾小;試紙測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測最好。試紙測氣先濕潤,粘在棒上向氣靠。酒燈加熱用外焰,三分之二為界限。硫酸入水攪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濺。實驗先查氣密性,隔網加熱杯和瓶。排水集氣完畢後,先撤導管後移燈。
9、金屬活動性順序: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
10、「十字交叉法」寫化學式的口訣:「正價左負價右,十字交叉約簡定個數,寫右下驗對錯」11、過濾操作口訣: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過濾之前要靜置,三靠二低莫忘記。12、實驗中的規律:①凡用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②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都應略向下傾斜。③凡是生成的氣體難溶於水(不與水反應)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④凡是制氣體實驗時,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應露出橡皮塞1-2ml,鐵夾應夾在距管口1/3處。⑤凡是用長頸漏斗制氣體實驗時,長頸漏斗的末端管口應插入液面下。⑥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一定先要檢驗它的純度。⑦凡是使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最後一定要處理尾氣。⑧凡是使用還原性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時,一定是「一通、二點、三滅、四停」
13、反應規律:置換反應:(1)金屬單質 + 酸 →鹽 + 氫氣(2)金屬單質 + 鹽(溶液)→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3)金屬氧化物+木炭或氫氣→金屬+二氧化碳或水復分解反應:①鹼性氧化物+酸→鹽+H2O②鹼+酸→鹽+H2O③酸+鹽→新鹽+新酸④鹽1+鹽2→新鹽1+新鹽2⑤鹽+鹼→新鹽+新鹼
14、金屬+酸→鹽+H2↑中:①等質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Mg>Fe>Zn②等質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③等質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④在金屬+酸→鹽+H2↑反應後,溶液質量變重,金屬變輕。金屬+鹽溶液→新金屬+新鹽中:①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重,金屬變輕。②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輕,金屬變重。
15、催化劑:一變二不變(改變物質的反應速率,它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不變的物質是催化劑)氧化劑和還原劑:得氧還,失氧氧(奪取氧元素的物質是還原劑,失去氧元素的物質是氧化劑)
16、用洗氣瓶除雜的連接:長進短出用洗氣瓶排水收集氣體的連接:短進長出用洗氣瓶排空氣收集氣體的連接:密小則短進長出,密大則長進短出
17、實驗除雜原則:先除其它,後除水蒸氣實驗檢驗原則:先驗水,後驗其它
⑨ 初中化學最難學的是什麼如何學好它
初中的化學都比較簡單【但我覺得要注重化學試驗和試驗的現象,上到高中就知道這很重要的!】
以下是我個人總結的一些初中的重點,請不要嫌長篇大論。畢竟初中化學要記的東西和概念很多。
首先區別清楚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
物質發生變化時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伴隨著形狀,狀態,顏色的變化)
發生物理變化時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發生物理變化。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被破壞分解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組合成其他分子。
其次分清原子,分子,離子的區別。
物質微觀上——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
分子的特點: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3.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間隙發生改變就是物質「三態」變化】4.物質不同,化學性質不同,同種物質分子性質不同;不同性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原子的特點:1.原子體積和質量很小,肉眼看不見。2.原子在不斷運動。3.原子之間有間隙。4.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原子性質不同。5.原子在化學中不能再分。
分子定義: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概念:化學變化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離子定義: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陽離子得到電子變成原子
原子得到電子變成陰離子,陰離子失去電子變成原子
電離:(定義):物質溶解於水後,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過程
(條件):必須有自由移動的帶電荷的微粒的物質才能導電。
酸【定義】:電離是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H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鹼【定義】: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
鹽【定義】: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酸的化學性質:1.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酚酞遇酸不變色。2.金屬+酸==鹽+氫氣。3.金屬氧化物+酸==鹽+水。4.酸+鹼==鹽+水。5.酸+鹽==新酸+新鹽
鹼的化學性質:1.跟酸鹼指示劑反應,是是瑞士也變藍色,是酚酞變紅。2.跟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3.鹼+酸==鹽+水。4.鹼+某些鹽==新鹼+新鹽
復分解反應:由2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2種化合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參加反應物質要「溶」,多指溶於水,生成物要有水,或者沉澱,或者氣體】
氯離子的檢驗:在被檢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AgNO3),如果出現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澱不消失,則證明被檢物中含有氯離子。
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在被檢溶液中加入氯化鋇(BaCl2)溶液,如果出現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澱不消失,則證明被檢物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初中化學知識順口溜:
高價無亞,低價有亞
鉀鈉銀氫正一價
鈣鎂鋇鋅正二價
氟氯溴碘負一價
通常氧是負二價
銅汞一二鋁正三
鐵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
硫有負二正四六
氫、硝、氯根負一價
硫、碳酸根負二價
磷酸根為負三價
還有銨根正一價
高錳根和錳酸根前負一來後負二
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鹼鹽溶解性順口溜:
鹼除鉀鈉鋇和鈣,其餘都不溶於水;
硝酸鹽都溶於水;
氯化物除氯化銀,其餘都可溶於水;
硫酸鹽除硫酸鋇,其餘都可溶於水;
碳磷鹽除鉀鈉銨,其餘都不溶於水。
溶液pH值的測定順口溜:
紫色石蕊試液酸紅鹼藍,無色酚酞試液酸無鹼紅。
以下是初中常見常考的化學反應的類型,本人在每種類型提供3—4個化學方程式作例子。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分解反應: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 3O2 ↑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氧化還原反應: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氧化還原反應: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鹼 -------- 鹽 + 水
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