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三的化學方程式怎麼列
初三化學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方法、格式和步驟知識精講 人教版
一. 本周教學內容: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方法、格式和步驟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方法、格式和步驟。
難點:不純物的計算。
三. 教學過程
1.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化學方程式不僅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和反應後生成什麼物質,而且還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比。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依據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進行的。因此,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質量;已知生成物的質量可以算出反應物的質量;已知一種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質量可以算出另一種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質量;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可以算出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
化學計算題是從「量」的方面來反映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化學計算包括化學和數學兩個因素,其中化學知識是數學計算的基礎,數學又是化學計算的工具。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必須對有關的化學知識有清晰的理解,熟練掌握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果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式寫錯了,或者沒有配平,化學計算必然會得出錯誤結果。
2.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1)根據題意設未知量
(2)根據題意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和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寫在化學方程式的相對應的化學式的下面。
(4)列比例式,求解。
(5)簡明的答題。
3.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注意事項
(1)解題格式必須規范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是以純凈物的質量進行計算,對於不純的反應物或不純的生成物必須折算成純凈物的質量,再進行計算。
(3)必須正確使用單位。
4.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常見的錯誤:
(1)不認真審題,答非所問。
(2)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寫錯。
(3)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
(4)相對分子質量計算錯誤
(5)單位使用錯誤
(6)把不純物質當成純凈物進行計算
例1. 要製取4克氫氣,需要多少克鋅?
解:設需要鋅的質量為x。
Zn + H2SO4 ==== ZnSO4 + H2 ↑
65 2
x 4g
x =130 g
答:需要鋅130克。
例2. 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1克置於乾燥的試管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後測得剩餘固體質量為21.4克。試計算:⑴能製得氧氣多少克?⑵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克?反應後剩餘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分析:在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質量關系時,要注意找出隱蔽的條件。根據質量守恆定律,求出反應前後固體質量的減少即氧氣的質量。由氧氣的質量求出氯酸鉀、氯化鉀的質量,再求二氧化錳的質量。
解:⑴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製得氧氣的質量為:
31克 – 21.4克 = 9.6克
⑵設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x ,生成的氯化鉀的質量為y。
245 149 96
x y 9.6 g
= x =24.5g
= y=14.9g
⑶二氧化錳的質量為31g-24.5g=6.5g
反應後固體中的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為 ×100% =30.4%
答:能製得9.6克氧氣,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24.5克,反應後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為30.4%。
例3. 將氧化銅和銅粉的混合物共80克置於乾燥的試管中,通入氫氣並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後剩餘固體質量為65.6克。求原混合物中單質銅的質量分數。
解:設原混合物中單質銅的質量為x。
CuO + H2 Cu + H2O
❷ 初三,利用化學方程式怎麼計算
答案
解:
(1)設電解所消耗的水的質量為x
,x=9g
(2)電解水後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故答案為:
設電解所消耗的水的質量為x
,x=9g
(2)電解水後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答:電解所消耗的水的質量9g;電解水後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8%.
解析
(1)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產生氫氣的質量可計算消耗水的質量;
(2)由於反應前後氫氧化鈉質量不變,改變的只是溶液中水的質量,由氫氧化鈉質量與所剩餘溶液的質量比,可計算電解水後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
點評
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由反應中某物質的質量可計算反應中其它物質的質量.
❸ 初三化學計算題怎麼做
化學計算題的解答一般離不開化學方程式,首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MnO2+4HCl=MnCl2+Cl2+2H2O
MnO2---Cl2
87 71
m 1.42g
其次,根據已知條件和待求量,列出關系式(如上)。
最後寫出比例式:87/71=m/1.42g m=1.74g
樣品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1.74g/1.8g)x100%=96.7%
❹ 初三化學方程式計算
化學方程式計算,主要利用的是,化學方程式所表達的各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固定不變的質量關系來計算的。
質量關系:比如, C + O2 == CO2
12 32 44
表示: 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點燃可以產生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也就是說,12:32:44,是這個反應中,各物質之間恆定的質量關系。
如果碳有12g,那麼能消耗氧氣32g,產生44g二氧化碳。如果產生22g二氧化碳,那麼就要消耗6g碳和16g氧氣。總之,只要知道反應方程式中一種物質的質量,就可以知道其他各物質的質量。都是成比例的關系。
所以,做方程式計算題時,一定要分析題目,
(1)分析給出的是哪些物質的質量,哪些物質的質量是需要求的,並確定本問題所發生的反應方程式
(2)簡單解設問題為x,
(3)列出方程式,並把已知的物質和未知物質的相對的質量關系算出來,對應寫在該物質下面。再把已經知道物質的質量寫在該物質下,設的未知質量x寫在對應物質下面,格式看數例題就可以了。
(4)然後就是列式計算了。怎麼算,就是數學問題了。
最後還要簡答。
❺ 誰能告訴我初三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方法
常用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數法: 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為10,得化學計量數為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觀察法: 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後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為觀察法。 (3)奇數變偶數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 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
參考資料:http://wenwen.soso.com/z/q113428826.htm
❻ 初三化學計算方法
初三化學計算基本上建立在數學比例式計算上。
化學式計算:元素間質量比,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化學方程式計算:物質間的質量比關系。
溶液計算:溶質+溶劑=溶液,各量之間的質量關系。
記住基本計算的公式和格式,找准各個量,帶入計算即可。適當加強應用訓練。
❼ 初三化學 關於化學式的計算
設方程式為CxHyOz+3O2=點燃=xCO2+(y/2)H2O
根據氧原子守恆,可知z+3*2=2x+y/2
∴4x+y-2z=12
將答案帶入,選A
❽ 初三化學計算題如何求化學式
解:設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
MO+H2SO4==MSO4+H2O
x+16
x+96
5g
15g
(x+16)/5g=(x+96)/15g
x=24
M為鎂元素
該金屬氧化物化學式
MgO
MgO+H2SO4==MgSO4+H2O
40
98
5g
y
y=12.25g
12.25g/45g×100%=
27.2%
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
27.2%
❾ 初三的化學方程式怎麼計算
先能正確的寫出化學方程式,2H2 + O2 ==2H2O,然後仔細讀題干,發現,已知氫氣的質量,要求的是水的質量,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可知,每四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可以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36份質量的水(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出的),也就是說氫氣、氧氣、水的質量關系是---4:32:36,即1:8:9,現在氫氣的質量的12克,那麼水的質量就是12*9=108克,也可以列比例求解,即2H2 + O2 ==2H2O
4 32 36 4/12 = 36/x
12g x x = 108 g
❿ 初三科學化學方程式應用題怎麼列出的還有計算怎麼算的
一、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①設未知數(字母後面無單位),②寫方程式,③找相關量,④列比例式,⑤求解、作答。
二、解題思路:(1)首先讀題,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2)正確找出化學方程式的已知量。①用
在化學方程式的量必須使質量,體積要變換成質量:質量=體積×密度
②已知量必須是純凈物的質量才能帶入化學方程式計算,常用轉換公式:純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純凈物的純度。溶質的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如果沒有直接的已知量,還可通過質量守恆定律、差量法進行計算。
(3)規范地寫出解題過程。①設要完整,一般要指明設的是質量還是體積,不帶單位;②化學方程式要配平,相對分子質量要准確;③在列比例式中要帶好單位;④解比例式後,必須寫好答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