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葯品管理都有哪些方面

化學葯品管理都有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2-05-23 18:28:18

1. 危險化學品的管理有哪六個環節

危險化學品管理的六個環節分別是: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和處置。
危化品管理制度
1.總則

1.1加強對化學危險物品的管理,防止化學危險物品在運輸、貯存、生產和使用過

程中發生火災、爆炸及毒害等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2.范圍和分類

2.1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毒害等危險性質,在生產、貯運、使用中能引起燃

燒、爆炸和導致人身中毒或傷害事故,並使財產受到毀壞的化學物品,統稱為化學危險物品。

2.2有些物品雖不屬於危險物品,但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也應加強管理。

2.3化學危險物品按其性質和貯運要求分為:
2.3.1爆炸品
2.3.2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2.3.3易燃液體
2.3.4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2.3.5毒害品和腐蝕品及感染性物品
2.4化學危險物品的管理,應嚴格執行國家《爆炸物品管理規則》、《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等規定。
3.生產和使用
3.1生產和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裝置,應根據危險品的種類、性能和生產過程中的
火災危害及毒害程度,設置相應的排風、通風、防火、防爆、防塵防毒、泄壓、降溫、防潮、避雷、阻止回火、導除靜電、緊急排放、隔離操作和自動報警等安全設施。
3.2生產車間存放的危險物品,應根據生產需要,規定存放時間、地點和最高允許
存放量。原料和成品應經化驗,以免因成分不符標准或發生事故。
3.3劇毒物品生產和使用場所操作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專用防護用品和器具(如酸、鹼作業崗位要戴眼鏡、處理問題時必須戴面罩)。嚴禁用手直接接觸劇毒物品,不得在劇毒物品場所飲食,應備有一定數量的解毒葯品(甘草含劑等)以備應急搶救之用,工作結束後應更換工作服,清洗後方可離開作業場所。
3.4包裝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消除隱患。容器必須牢固、嚴密,並按照國家頒發的《危險貨物包裝標志》的規定,印貼專用的標志和物品名稱。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要將其理化性質(閃點、燃點、自燃點、爆炸極限等數據)和防火、防爆、滅火、安全貯運等注意事項寫在說明書上,否則不準出廠。
3.5生產或儲存易燃、易爆物品場所,其電氣、動力設備、照明裝置、儀表和開關等應根據危險物品的性質和國家頒發的《爆炸危險物品場所電氣安全規程》等規定,分別採用防爆或隔離措施。
3.6輸送液體物品,應採取防止泄露、消除靜電的措施,輸送固體氧化劑、易燃固體等應防止摩擦、撞擊。
3.7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使用明火加熱,在高溫反應或蒸餾等操作過程中,若必須採用煙道氣、有機熱載體、電熱或照明等加熱時,應採取嚴密隔離措施。
3.8凡用於生產的煤氣、有毒、有害氣體蒸汽、水等管道必須與生活用汽(水)管道分開。用途不同的工作氣體(液體)管道不應聯通
3.9化學危險品生產或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氣)、廢渣和粉塵的排放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標准處理。
3.10嚴禁用一級易燃液體洗刷機器設備、車輛部件和工作服等。
3.11易燃、易爆設備、管道檢修,要求嚴格按公司《動火管理制度》和《安全檢修制度》規定執行。

2. 化學葯品管理制度,誰能告訴我啊!

化學葯品及試劑溶液品種很多,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險性。對其加強管理不僅是保證分析數據質量的需要,也是確保安全的需要。

一、化學葯品的存放管理要求

1.化學試劑必須入庫,由專人保管,非化驗人員不得進入試劑室,外來人員嚴禁私拿亂放。

2.易燃易爆試劑應存放 於通風良好的房間內,室內通風要求良好,同時不應和易然物放在一起。嚴禁在化驗 室存放大於20L的瓶裝易然液體。

3.相互混合或接觸後可以產生激烈反應、燃燒、爆炸、放出有毒氣體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稱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這種化合物多為氧化性物質與還原性物質。

4.腐蝕性試劑應合理存放,禁止磕碰、打擊,以防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5.要注意化學試劑的存放期限,一些試劑在存放過程中會逐漸變質甚至形成危害物,像醚類、烯烴等在見光條件下接觸空氣可形成過氧化物,放置越久越危害,一般存放周期不超過一年。

6.化學葯品均應避免陽光直曬及靠近熱源,要求避光的試劑均應;裝於棕色瓶中或用黑紙包好。

7.發現試劑瓶上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制標簽,無標簽或標簽無法辨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品處理,不可隨便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後果。

8.劇毒品應存放於專門的櫃中,建立領用需經審批,雙人簽字制度,同時要求管理或使用人員應熟悉葯性。

19. 庫房管理人員要認真負責,保持室內乾燥、潔凈、通風、避光,試劑排列有序。E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處理

在化驗工作中經常會產生有毒的廢液、廢渣以及廢氣,尤其是某些劇毒物質,如直接排出就可能污染周圍的空氣和水源,造成環境污染,結合我化驗室現狀,特介紹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1.無機酸類.將廢液慢慢到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中,中和後用大量水沖洗。

2.無機鹼類.用6mol/L鹽酸水溶液中和,大量水沖洗。

3.含氟廢掖.加入石灰使之生成氟化鈣沉澱。

4.含重金屬廢液的處理.加入鹼液使之變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澱,經過濾分離後處理。

5.六價鉻廢液.可用亞鐵經過濾分離後處理。還原成三價鉻,加入鹼液使之變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澱。

6.少量的廢氣一般可由通風裝置直接排到室外,但排氣管必須高於附近屋頂3米。

三、常見化學燒傷的急救與治療

燒傷物質
急救與治療方法

鹼類:KOH、NaOH、NH3.H2O、CaO等
立即用大量水洗滌,再用稀乙酸溶液(20g/L)沖洗或撒上硼酸粉,最後用清水沖洗,消毒拭乾後,塗上燙傷油膏,用消毒紗布包好。

酸類:H2SO4、HCL、HNO3、

甲酸、苦味酸
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碳酸氫鈉飽和溶液洗滌,最後用清水沖洗干凈,消毒拭乾後,塗上燙傷油膏,用消毒紗布包好。

鉻酸鹽:鉻酸、重鉻酸鉀
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硫化銨溶液沖洗或用5%硫代硫酸鈉溶液清洗。

氫氟酸
先用大量冷水沖洗,再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洗,然後用甘油與氧化鎂(2:1)懸浮液塗抹,並用消毒紗布包好。

氯化鋅、硝酸銀
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洗。

四、一些特殊葯品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開啟易揮發的試劑瓶(如濃鹽酸,濃氨水等)時,尤其在夏季或室溫較高情況下,應先經流水冷卻後再打開,且不可將瓶口對著自己或他人,以防氣液沖出引起事故。

2. 裝過強腐蝕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應由操作者親手洗凈,如曾使用毒物進行工作,工作完畢應立即洗手。

3. 濃硫酸與水混合時必須邊攪拌邊將濃酸徐徐注入水中,且應在耐熱容器內進行,不得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否則引起爆炸或燒傷事故。凡在稀釋時能放出大量熱的酸鹼,稀釋時都應照此規定操作。

4. 氫氟酸燒傷較其它酸鹼燒傷更危險,如不及時處理,將使骨胳組織壞死。使用時最好戴上橡膠手套,操作完畢後應立即洗手防止意外燒傷。

5.高氯酸的使用規則。1)濃熱高氯酸是強氧化劑,與有機物或還原劑接觸會發生爆炸,所以應避免與此類物質接觸,並且在高氯酸操作時不能戴手套。2)熱的濃高氯酸與某些粉狀金屬作用時,因產生氫可能引起爆炸,所以應防止其單獨與金屬粉未作用。

6. 產生有毒氣體,或揮發性酸氣的操作,如配製氨水溶液等必須在通風櫃內進行。同時取用腐蝕性葯品時盡可能戴上防護眼鏡和戴手套。

7.加熱易燃溶劑如酒精必須在水浴或嚴密的電熱板上,不得用火或電爐直接加熱易燃易爆試劑。

3.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列的全部內容是哪些

目錄
第一章 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人安全職責 1
第二章 安全生產責任制——公司專兼職安全督導員安全職責 2
第三章 安全生產責任制——車間主任安全職責 4
第四章 安全生產責任制——生產廠長安全職責 6
第五章 安全生產責任制——總經理安全職責 7
第六章 安全管理責任制——生產副廠長安全職責 8
第六章 安全生產會議管理制度 9
第七章 叉車安全管理制度 10
第八章 新工人入礦安全培訓制度 12
第九章 日常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13
第十章 腳手架搭設、拆除、使用管理制度 14
1、目的 14
第十一章 倉庫貨物搬運安全制度 18
第十二章 鍋爐房安全管理制度 20
第十三章 配電室安全管理制度 21
第十四章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22
第十五章 主要危險源監控管理制度 23
第十六章 安全用電管理制度 26
第十七章 漏電保護器管理制度 30
第十八章 劇毒品管理制度 32
第十九章 零部件庫安全管理制度 33
第二十章 手持電動工具安全管理制度 34
第二十一節 原材料庫安全管理制度 35
第二十二章 工程項目開竣工安全管理制度 36
第二十三章 壓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40
4.1總則 40
4.2設計、製造、安裝使用管理與修理改造 41
4.3檢驗 46
4.4安全附件 46
第二十四章 事件管理制度 48
第二十五章 檢修安全管理制度 53
第二十六章 罐內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59
第二十七章 各類氣瓶管理制度 63
第二十八章 各級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66
第二十九章 防火與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68
第三十章 防塵、防毒安全管理制度 76
第三十一章 動火安全管理制度 79
第三十二章 安全作業證管理制度 83
第三十五章 安全裝置管理制度 85
第三十六章 安全隱患報告獎勵制度 87
第三十七章 安全生產獎懲制度 90
第三十八章 安全生產檢查與整改管理制度 93
第三十九章 登高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96
第四十章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101
第四十一章 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107
第四十二章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112
第四十三章 安全檢修制度內容說明 113

4. 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重點有哪些

要高度重視和充分認識夏季安全生產工作的特殊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抓實抓細。針對可能產生的高溫、多雨、雷電、大風等特點,要及早准備、提前安排,採取扎實有效的防範措施,保證安全度夏。
要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技術規程和工藝規定,做好各類設備和安全設施的維護保養,加強防雷電設施和生產區排水系統的檢查。針對夏季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等特點,要重點檢查:防高溫、防雷電、防洪澇等措施落實情況;各類設備和安全設施的維護保養情況;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應急處置措施落實情況等。尤其要加強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經營、運輸、使用等環節的管理,嚴防各類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要嚴格對危險化學品儲罐、倉庫和露天存放的管理,防止因溫度、壓力升高導致罐、桶、鋼瓶等破裂而引發事故。要在加強日常安全管理的基礎上,著重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因危險化學品泄漏導致火災、爆炸和中毒事故。
由於夏季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機檢修較多,涉及易燃易爆生產裝置的檢修作業,危險性較大,稍有不慎,極易造成事故。因此在檢修前要按照《濟源市化工裝置檢修安全管理規定》,制定專項檢修方案,明確檢修工作負責人和安全管理責任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對一些安全風險程度較高的檢修項目,還要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如安全措施、吹掃方案、盲板位置等。同時,還要嚴格執行動火、用電、高空作業、進入受限空間和加拆盲板等操作票或許可證制度.各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要根據前一階段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普查登記情況,及早動手,超前安排,做好本企業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評估、分級管理工作,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監控措施進行修訂、完善,並適時組織演練,在演練過程中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糾正,使事故應急預案不斷得以完善。
加強宣傳,嚴格培訓。各單位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安全生產月」活動,加強對從業人員進行有關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崗位操作技能、事故應急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尤其要結合本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夏季高溫時節培訓內容,從而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對生產經營一線操作人員要進行強制性安全操作技能培訓,未經培訓合格,不得上崗操作。

5. 危險化學品管控措施有哪些

危險化學品管控措施:
一是建設信息平台,實施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管控。
二是研究規范包裝管理。
三是嚴格安全准入。
四是強化運輸管理。
五是實施儲存定置化管理。

6. 化學品安全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1、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 2、組織確定、公布、調整危險化學品目錄; 3、對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包括使用長輸管道輸送危險

7. 危險化學品管理有哪些環節,如何管理好化學品

個人覺得危化品管理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存放

化學品應該根據其存放條件和安全風險進行存放。首先危化品試劑要和普通試劑分開存放,但是僅僅這樣還不夠,因為危化品試劑的種類很多,互為禁忌的種類也很多,且危化品的存放應符合常用化學品儲存禁忌配存表的相關規定,我們實驗室是藉助一個信息化管理的系統來管理(ilabpower CIMS)。系統對試劑櫃有不同分類:普通試劑櫃、危化品試劑櫃、冰箱等。其中危化品試劑櫃又根據配存禁忌規定分成22類,這樣可以對危化品的一個存儲有一個合規且方便的措施。

使用

危化品使用應該做到嚴格管控,一般實驗室是走線下審批流程,通過紙質的簽字留存記錄,但在實際運用的時候會浪費很多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在CIMS系統設置在線審批流程,通過雙人雙鎖模式進行嚴格管控,但因為線上,達到管控目標的同時,也讓管理層在審批時,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另外,信息化系統可以針對化學試劑,實現使用周期的管理,對於普通化學品的庫存信息做到良好把控。

8. 化學葯品的管理應注意什麼

一、屬於危險品的化學葯品
① 易爆和不穩定物質。如濃過氧化氫、有機過氧化物等。
② 氧化性物質。如氧化性酸,過氧化氫也屬此類。
③ 可燃性物質。除易燃的氣體、液體、固體外,還包括在潮氣中會產生可燃物的物質。如鹼金屬的氫化物、碳化鈣及接觸空氣自燃的物質如白磷等。
④ 有毒物質。
⑤ 腐蝕性物質。如酸、鹼等。
⑥ 放射性物質。
二、化驗室試劑存放、使用要求
① 易燃易爆試劑應貯於鐵櫃(壁厚1mm以上)中,櫃子的頂部都有通風口。嚴禁在化驗室存放大於20L的瓶裝易燃液體。易燃易爆葯品不要放在冰箱內(防爆冰箱除外)。
② 相互混合或接觸後可以產生激烈反應、燃燒、爆炸、放出有毒氣體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稱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這種化合物系多為強氧化性物質與還原性物質。
③ 腐蝕性試劑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盤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④ 要注意化學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試劑在存放過程中會逐漸變質,甚至形成危害。
⑤ 葯品櫃和試劑溶液均應避免陽光直曬及靠近暖氣等熱源。要求避光的試劑應裝於棕色瓶中或用黑紙或黑布包好存於暗櫃中。
⑥ 發現試劑瓶上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好標簽。無標簽或標簽無法辯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物品重新鑒別後小心處理,不可隨便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後果。
⑦ 化學試劑定位放置、用後復位、節約使用,但多餘的化學試劑不準倒回原瓶。
安全防護知識
化驗工作中接觸的化學葯品,很多是對人體有毒的。它們對人體的毒害途徑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幾種途徑進入人體,而有些毒物對人體的毒害是慢性的、積累性的,因此必須加以足夠的重視。化驗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狀及防護知識見下表。
毒物侵入途徑與主要症狀 防護與急救
氯氣--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粘膜使人中毒,吸入後立即引起咳嗽、氣急、胸悶、鼻塞、流淚等粘膜刺激症狀,嚴重時可發生支氣管炎、化學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腫,心力逐漸衰竭而死亡,水溶液也具腐蝕作用。 1、室內通風良好,操作時帶口罩;
2、立即離開現場,重患者應保溫、吸氧、注射強心劑(禁用嗎啡);
3、眼受刺激時用2%蘇打水洗眼;咽喉疼痛時吸入2%蘇打水熱蒸氣。
一氧化碳 及煤氣--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與血液中血紅蛋白和血液外的其它含鐵蛋白結合,使血色素喪失輸氧能力,輕度中毒時頭暈、惡心、全身無力;中等中毒時並發生意識障礙;重度中毒時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 1、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注意保溫;
2、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並給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氣;
3、發生呼吸衰竭者,同時注射強心劑。
硫化氫--強烈的神經毒物,具臭蛋味,由於易產生嗅覺疲勞而失去警覺,從而造成急性中毒輕度中毒時頭暈、頭痛、惡心、嘔吐;重度中毒時呼吸短促,突然失去知覺,死亡。 1、室內通風應良好,感到不適時立即離開現場;
2、眼受刺激時用2%蘇打水沖洗,濕敷飽和硼酸液和橄欖油。
二氧化硫--由呼吸道吸入,對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結膜炎、流淚、流涕、咽干、疼痛;重度中毒能產生喉啞、胸痛、吞咽困難、喉頭水腫以至窒息死亡。 1、立即離開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如發現肺浮腫應輸氧;
2、服碳酸氫鈉或乳酸鈉治療酸中毒;
3、眼受刺激時用2%蘇打水沖洗。
氮的氧化物(NO、NO2)--通過呼吸道對深部呼吸器官起損害作用,可能發生各種程度的支氣管炎、肺炎和肺氣腫,嚴重者可致肺壞疽。由於損害神經系統,吸入高濃度時迅速窒息死亡。 1、立即離開現場,保持絕對安靜,呼吸新鮮空氣;
2、靜脈注射50%葡萄糖20-60mL;
3、進行對症處理。
氨--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粘膜侵入人體。強烈刺激眼睛,流淚,咳嗽,聲音嘶啞。0、45g/ml接觸30min可危及生命。 1、室內通風,操作氨或濃氨水時帶口罩或瞬時停止呼吸;
2、吸入中毒者立即離開現場;誤食中毒者謹慎洗胃,皮膚接觸中毒者立刻用水或稀醋酸充分洗滌。
氟化氫--經呼吸道侵入,腐蝕骨胳、造血神經系統、牙齒、皮膚、粘膜等。水溶液為氫氟酸,對肌體組織有強烈的腐蝕作用。被低濃度氫氟酸灼傷後幾小時才會感覺到疼痛,造成的潰瘍不易癒合,引起劇痛。 1、嚴格按規程操作,特別注意帶好膠皮手套;
2、慢性中毒及骨胳、神經、造血系統受損害者應長期治療。
甲醇--通過呼吸道及皮膚吸收中毒。吸入中毒損害神經系統,引起視神經疾病;誤服中毒引起惡心、嘔吐,全身青紫,重者很快停止呼吸而死亡。 1、通風應良好,中毒者移至新鮮空氣處;
2、嚴禁當乙醇使用. 3、吸入中毒者注射解毒劑。
四氯化碳--由呼吸道吸入中毒。主要引起肝臟、腎臟以及神經系統的損害。急性中毒會
二、防毒的原則和辦法
1、必須對實驗室的有毒物品強化管理,專人保管,限量發放使用,並妥善處理剩餘毒物和殘毒物品。
2、在實驗過程中,盡量採用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劇毒物質。若必須使用有毒物品時,事先應充分了解其性質,並熟悉注意事項。
3、進行產生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盡可能密閉化,有回收可能的要回收。實驗室要有良好的排風設備,直至增設送風設備。
4、工作人員要注意保持個人衛生和遵守個人防護規則。嚴禁在使用有毒物或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實驗室內存放食物、飲料或吸煙。工作時要穿專用工作服,戴好防毒面具。禁止用手直拉接觸毒 物。實驗完畢,要及時洗手,專用工作服單獨存放,以免污染擴散。
三、防菌辦法
1、針對實驗室產生的細菌、真菌、毒菌等不同菌種,定期進行消毒滅菌,以保持工作環境的潔凈,消滅細菌繁衍生長的條件。消毒可採用紫外燈照射、輻射滅菌、葯液高溫熏蒸及噴灑滅菌、消毒葯液等辦法。
2、操作時必須十分謹慎,減少細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及長途徑。細菌室的廢棄物應及時妥善處理,不能隨意丟棄。
3、操作時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避免皮膚直接接觸細菌及其培養基、液體等。操作完畢應及時用肥皂或消毒液等洗手,用過的防護用品應及時清洗消毒。
4、嚴禁在有細菌繁殖的場所休息、吃飯、喝水、吸煙。
四、防腐蝕辦法1、實驗室(或庫房)的腐蝕物品應避開易腐蝕物品存放,注意其容器的密封性,並保持室內通風良好。酸性和鹼性物質不能混放,應分區分類隔離貯存。
2、產生腐蝕性揮發氣體的實驗室,要有良好的局部通風或全室通風,並要遠離有大型精貴儀器設備的實驗室。如在同樓設置時,應將使用腐蝕性物品的實驗室設到高層,以使腐蝕性揮發氣向上擴散。
3、裝有腐蝕性物品的容器,必須用耐腐蝕的材料製作。使用腐蝕性物品時,要仔細小心,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在通風框內進行。使用完畢,應立即蓋好容器,謹防腐劑濺出灼傷皮膚,損壞儀器設備和衣物等。
4、酸、鹼廢液應經過處理後排放,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腐蝕性氣體、液體流經的管道、閥門應經常檢查,定期維修更換。
5、搬運、使用腐蝕性物品要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若不慎將酸或鹼濺在皮膚或衣服上,可用大量水沖洗,如濺到眼睛裡,應立即用水沖洗後就醫,以免損傷視力。

9. 有毒化學品管理原則

危險化學品危害預防和控制一般從操作方面考慮目的是通過採取適當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場所的危害,防止工人在正常作業時受到有害物質的侵害。

(1)替代。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替代原有的有毒有害化學品,選用可燃化學品替代易燃化學品。

(2)變更工藝。通過變更生產工藝來達到消除或降低化學品危害的目的。

(3)隔離。通過封閉、設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業人員直接暴露於有害環境中。

(4)通風。通風使作業場所空氣中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濃度降低,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5)個體防護。個體防護用品又稱勞動防護用品,是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使勞動者免遭或減輕事故和職業危害因素的傷害而提供的個人保護用品,直接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

(6)衛生。衛生包括作業場所清潔衛生和作業人員的個人衛生兩個方面。危險化學品危害預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則一般包括兩個方面:操作控制和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按照國家法律和標准建立起管理程序和措施,通過對作業場所進行危害識別、張貼標志,在化學品包裝上粘貼安全標簽,在化學品運輸、經營過程中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等多種手段,以及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資質認定,採取接觸監測、醫學監督等措施來達到管理控制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化學葯品管理都有哪些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