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鹽的化學式怎麼寫
化學上稱金屬根和酸根結合成的分子都稱為鹽;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鹽的化學上稱為食鹽(主要成份是氯化鈉,化學式是NaCl)
B. 怎麼容易簡單的背到鹽的化學式
由氫離子組成,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是酸
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組成的是鹼
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NH4+)和酸根離子(如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氯離子等)組成的化合物是鹽 這是教你識別酸鹼鹽 當你能夠分辨時,背了時候就容易多了
C. 鹽的化學式都有什麼
1.鹽+鹽——新鹽+新鹽
2.鹽+金屬單質——新鹽+新金屬單質
3.鹽+酸——新鹽+新酸
4.鹽+鹼——新鹽+新鹼
(按此式推斷)
例如4
NaOH+CuSO4--NaSO4+Cu(OH)2
D. 初中里所有鹽的化學式
1、氯化鹽:NaCl KCl CaCl₂ MgCl₂ ZnCl₂ FeCl₂ FeCl₃ CuCl₂ AgCl BaCl₂ NH₄Cl AlCl₃
2、硫酸鹽:Na₂SO₄ K₂SO₄ MgSO₄ CaSO₄ ZnSO₄ CuSO₄ FeSO₄ Fe₂(SO₄)₃
BaSO₄ Al₂(SO₄)₃
3、碳酸鹽:Na₂CO₃ NaHCO₃ CaCO₃ Ca(HCO₃)₂ CuCO₃ FeCO₃(菱鐵礦) NH₄HCO₃
4、硝酸鹽:NaNO₃ Mg(NO₃)₂ Al(NO₃)₃ Fe(NO₃)₂ Fe(NO₃)₃ Cu(NO3)₂ AgNO₃ NH₄NO₃
5、銨鹽:NH₄Cl NH₄HCO₃ NH₄NO₃
(4)鹽的化學式怎麼背擴展閱讀
初中酸鹼鹽的化學式:
1、酸的性質:酸+鹼=鹽+水,例:H₂SO₄(酸)+Mg(OH)₂(鹼)=MgSO₄(鹽)+2H₂O(水)
2、鹼的性質:酸+鹼=鹽+水,H₂SO₄(酸)+Mg(OH)₂(鹼)=MgSO₄(鹽)+2H₂O(水)
3、鹽的性質:酸+鹼=鹽+水,H₂SO₄(酸)+Mg(OH)₂(鹼)=MgSO₄(鹽)+2H₂O(水)
E. 鹽化學方程式怎麼寫
鹽溶液能與一些金屬反應生成金屬和鹽,如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 4 ═FeSO 4 +Cu.
鹽能與一些酸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如硝酸銀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澱和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AgNO 3 ═HNO 3 +AgCl↓.
能與一些鹼反應生成新鹼和新鹽,如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澱和硫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SO 4 =Cu(OH) 2 ↓+Na 2 SO 4 .
能與一些鹽反應生成兩種新鹽,如碳酸鈉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 2 +Na 2 CO 3 ═CaCO 3 ↓+2NaCl.
故答案為:鹽能與一些金屬反應生成金屬和鹽,如Fe+CuSO 4 ═FeSO 4 +Cu;鹽能與一些酸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如HCl+AgNO 3 ═HNO 3 +AgCl↓;能與一些鹼反應生成新鹼和新鹽,如2NaOH+CuSO 4 =Cu(OH) 2 ↓+Na 2 SO 4 ;能與一些鹽反應生成兩種新鹽,如CaCl 2 +Na 2 CO 3 ═CaCO 3 ↓+2NaCl(合理即可).
F. 食鹽的化學式是什麼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化學式是NaCl,還有少量的碘酸鉀,其化學式是KIO3。
除上面兩種成分外,可能還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等微量物質,其化學式是MgCl2、CaCl2。氯化鈉是食鹽的主要成分,其化學式是NaCl,是一種離子型化合物。
近年來許多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系,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每人每日攝入6g 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入6g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注意事項
一、少買及時吃
少量購買,吃完再買,目的是防止碘的升華。因碘酸鉀在熱、光、風、濕條件下都會分解揮發。
二、忌高溫
在炒菜做湯時忌高溫時放碘鹽。炒菜爆鍋時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僅為10%,中間放碘鹽食用率為60%;出鍋時放碘鹽食用率為90%;涼拌菜時放碘鹽食用率就可以達到100%。
三、忌在容器內敞口長期存放
碘鹽如長時間與陽光、空氣接觸,碘容易揮發。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內,用完後將蓋蓋嚴,密封保存。
四、忌加醋
碘跟酸性物質結合後會被破壞。據測試,炒菜時如果同時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鹽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會下降。
G. 食鹽化學式
食鹽化學式NaCl
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
食鹽中含有鋇鹽、氯化物、鎂、鉛、砷、鋅、硫酸鹽等雜質。我們規定鋇含量不得超過20mg/kg。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含氟過高也可引起中毒。
近年來許多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系,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每人每日攝入5g 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入6g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7)鹽的化學式怎麼背擴展閱讀:
一、物理性質
定義
NaCl, 食鹽的主要成分,離子型化合物。純凈的氯化鈉晶體是無色透明的立方晶體,由於雜質的存在使一般情況下的氯化鈉為白色立方晶體或細小的晶體粉末。
比重為2.165(25/4℃),熔點801℃,沸點1442℃,相對密度為2.165克/立方厘米,味咸,含雜質時易潮解;溶於水或甘油,難溶於乙醇,不溶於鹽酸,水溶液中性並且導電。
固態的氯化鈉不導電,但熔融態的氯化鈉導電。在水中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略有增大。當溫度低於0.15 ℃時可獲得二水合物NaCl·2H2O。
氯化鈉大量存在於海水和天然鹽湖中,可用來製取氯氣、氫氣、鹽酸、氫氧化鈉、氯酸鹽、次氯酸鹽、漂白粉及金屬鈉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用於食品調味和腌魚肉蔬菜,以及供鹽析肥皂和鞣製皮革等;經高度精製的氯化鈉可用來制生理食鹽水,用於臨床治療和生理實驗,如失鈉、失水、失血等情況。可通過濃縮結晶海水或天然的鹽湖或鹽井水來製取氯化鈉。
晶體結構:晶胞為面心立方結構,每個晶胞含有4個鈉離子和4個氯離子。
二、用途
食鹽的作用很廣:殺菌消毒,護齒,美容,清潔皮膚,去污,醫療,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三、化學性質
1.可以與硝酸銀反應得到氯化銀沉澱;
2.固體食鹽可以與濃硫酸共熱得到氯化氫氣體;
3.電解氯化鈉溶液可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
4.電解熔融氯化鈉可得到單質鈉和氯氣。
四、生理作用
食鹽是人們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體內所含鈉離子的總量約為60 g,其中 80%存在於細胞外液,即在血漿和細胞間液中。氯離子也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幾點: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Na和Cl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K和HPO4是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在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總量中,Na佔90%以上,在陰離子總量中,Cl佔70%左右。所以,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氫鈉,在血液中有緩沖作用。Cl與HCO3在血漿和血紅細胞之間也有一種平衡,當HCO3從血紅細胞滲透出來的時候,血紅細胞中陰離子減少,Cl就進入血紅細胞中,以維持電性的平衡。反之,也是這樣。
3.氯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強酸性,pH約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鹽酸和粘液。胃體腺中的壁細胞能夠分泌鹽酸。壁細胞把HCO3輸入血液,而分泌出H輸入胃液。這時Cl從血液中經壁細胞進入胃液,以保持電性平衡。
這樣強的鹽酸在胃裡為什麼能夠不侵蝕胃壁呢?因為胃體腺里有一種粘液細胞,分泌出來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約l mm~1.5 mm厚的粘液層,這粘液層常被稱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襲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潰瘍。但飲酒會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潰瘍的可能性。
此外,食鹽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 當細胞外液大量損失(如流血過多、出汗過多)或食物里缺乏食鹽時,體內鈉離子的含量減少,鉀離子從細胞進入血液,會發生血液變濃、尿少、皮膚變黃等病症。
人體對食鹽的需要量一般為每人每天3 g~5 g。由於生活習慣和口味不同,實際食鹽的攝入量因人因地有較大差別,我國一般人每天約進食食鹽10 g~15 g。
H. 鹽的化學式
鹽可以指漢字,還可以指食鹽,又稱餐桌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鹽的主要化學成份氯化鈉(化學式NaCl)在食鹽中含量為99%。
「鹽」又多為「食用鹽」的簡稱、俗語;而實際的更寬泛,廣義的鹽指「化學鹽」,化學鹽較食用鹽意義更廣博:鹽,在化學中,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一般來說鹽是復分解反應的生成物,如硫酸與氫氧化鈉生成硫酸鈉和水,也有其他的反應可生成鹽,例如置換反應。 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合鹽分為復鹽和絡鹽。其中酸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離子,鹼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離子,復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相同離子的合鹽;了,絡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不相同的復雜離子的合鹽-絡合物。 強鹼弱酸鹽是強鹼和弱酸反應的鹽,溶於水顯鹼性,如碳酸鈉。而強酸弱鹼鹽是強酸和弱鹼反應的鹽,溶於水顯酸性,如氯化鐵。 可溶鹽的溶液有導電性,是因為溶液中有可自由游動的離子,故此可作為電解質。 人們生活中常說的鹽指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
I. 鹽化學式是什麼呢
鹽的化學式是NaCl(氯化鈉)。食鹽不是百分之百的氯化鈉,但氯化鈉是主要成分,這種食鹽通常被稱為氯化鈉,氯化鈉是一個離子鍵,由離子形成,鹽在化學中,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
鹽的化學定義
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合鹽分為復鹽和絡鹽,其中酸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離子,鹼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離子,復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相同離子的合鹽。
通常在標准狀況下,不可溶的鹽會是固態,但也有例外,例如熔鹽(英語,Moltensalt)及離子液體,可溶鹽的溶液及熔鹽有導電性,因此可作為電解質,包括細胞的細胞質、血液、尿液及礦泉水中都含有許多不同的鹽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