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叫化學平衡的移動
化學平衡移動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以後,如果反應條件(如溫度、壓強,以及參加反應的化學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改變了新的條件下達到新的平衡, 這叫做化學平衡移動。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或增大生成物濃度,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㈡ 怎麼可以理解化學平衡移動,以及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
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
移動。
比如
2NO2==可逆==N2O4
(正反應放熱)
兩邊都是氣體,左邊分子數多,右邊分子數少。所以右邊的體積大。
根據上述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
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
移動。」(黑體字很重要)
如果增大壓強(只壓縮氣體,不充入氣體),那麼導致容器的體積減小,反應就向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也就是向左。
(「增大體積」能夠減弱「體積減小」的趨勢,不知這樣說你能否明白)
反之則向右移動。
如果升高溫度,意味著體系的熱量增多,平衡會向吸熱反應的方向移動。(吸熱能夠減弱熱量增多的趨勢)
……
㈢ 2.什麼叫化學平衡的移動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主要有哪些如何改變這些條件,使化學平衡移動
已達到平衡的反應,外界反應條件改變時,平衡混合物里各組成物質的百分含量也就會改變而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叫化學平衡移動
化學平衡狀態是指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若改變條件使正反應速率不等於逆反應速率,則原平衡被破壞。其影響因素有:
溫度: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壓強:(只針對於反應方程式中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就是氣體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減小的方向);減小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
濃度: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或增大生成物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催化劑:同時改變正反應和逆反應速率,並且改變幅度相同,故對化學平衡無影響。
以上的影響情況都可以用平衡移動原理(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改變一個影響平衡的條件,平衡會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如果滿意
請給好評
謝謝)
㈣ 到底什麼是化學平衡移動
一個可逆反應,當正逆反應的速率相同時,可以看做反應相對靜止。此時被稱為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這一點明確後,對於化學平衡移動就容易理解了。
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以後,如果反應條件(如溫度、壓強,以及參加反應的化學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改變了。想新的條件下化學反應重新開始,直到達到新的平衡狀態, 這個 過程叫做化學平衡移動。例如,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濃度,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㈤ 化學平衡移動是什麼意思移動方向是怎麼定義的注意我問的是如何定義的,不是如何判斷
首先要了解化學平衡的含義。可以這樣說,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是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及反應物產物共存的狀態。根據其某一時刻所處的條件不同。其各個組分的含量也不一樣,這就是平衡。所謂的平衡移動,是當化學反應打到平衡後,改動當時的條件。比如溫度,壓強,或是某組分的濃度。而產生的整個平衡體系發生改變。當平衡體系向生成產物的方向移動時,定義為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㈥ 化學平衡移動的含義
這里涉及到了化學反應限度的問題。
絕大多數的化學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消耗掉,產生生成物,而同時生成物也會逆向地生成反應物。化學反應限度是指一個化學反應達到動態平衡,即有多少反應物消耗,同時又有多少反應物生成,所以從表面看反應似乎停止了。
而LZ提到的化學平衡移動就是指這個平衡被打破,反應朝著一個方向進行(可以是正反應也可以是逆反應)。如向反應器皿中加入更多的反應物,反應物物質的量增多,整個反應就會向正方向傾斜(反應物減少、生成物增多),而有生成物向反應物的反應受到抑制。
如果LZ還不懂,可以這樣理解:一個反應就像一個天平,當達到反應限度時天平平衡了,而當外加的條件影響了其中一邊,平衡被打破,反應就會傾向於一方。這就是通俗理解的化學平衡移動
㈦ 到底什麼是化學平衡移動如何判斷化學平衡的移動
對於可逆反應而言,在某種狀態下會達到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這時候即為所謂的化學平衡。
而平衡移動是針對達到化學平衡來說的,也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移動。例如對於某反應,已經達到了化學平衡,此時改變外界條件,如改變溫度,從而化學平衡被打破,這一時刻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此時就不是平衡狀態。
根據勒夏特勒原理,會向減小這種改變的趨勢進行。
如對於N2+3H2=2NH3,這是一個放熱反應,增加溫度,那麼向降低溫度的方向進行,即向生成N2和H2的方向進行,也就是逆向移動,平衡左移。在達到原平衡的基礎上增加溫度,這一時刻逆反應速率是大於正反應速率的。但是過一段時間後,正逆反應速率是相等的。
所以判斷平衡移動不是看是否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應速率。因為如果從正方向開始,正反應速率逐漸下降,逆反應速率從0開始,達到平衡之前正反應速率是大於逆反應速率的,但這並不說明了平衡已經移動。
平衡的移動一般與外界條件改變有關:溫度,壓強,濃度。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則用勒夏特勒原理。
㈧ 化學平衡有什麼特點如何理解化學平衡的移動
化學平衡的特點可以有幾個字了幾句話來概括一是他是一個可逆的反應,第二個正反應合力反應的速率是相等的第三個化學平衡,它是一種動態平衡,但是在平衡混合物中百分的含量是一定的,如果改變平衡條件的平衡就會改變,建立一個新的平衡,所以說化學平衡,因為它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所以他是可以移動的。
㈨ 什麼是化學平衡移動
首先你應該弄清平衡的概念,化學平衡外在是靜止的,表現為反應不在進行,各組分濃度不再變化,而內在是運動的,其之所以表現出外在的靜止的原因是反應的正逆速率相等。當外界因素改變時,導致了正向和逆向反應中的一個處於優勢另一處於劣勢,為方便說明,現假設正反應處於優勢,則此時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應,這樣整個反應就體現出了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的差值的部分的速率,從而向正方向移動,移動會導產物增多,反應物減少,而產物增多使逆反應速率增大,反應物減少使正反應速率減少,這樣正反應的優勢通過平衡的移動過程不斷削弱,這樣持續下去,由於原來正反應速率在原平衡點的外界條件改變後大於逆反應速率,所以通過平衡移動過程,必將產生一個點使得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這樣整個反應達到了改變外界條件後的新平衡。通過以上過程,下面來分析一下你理解的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問題所在,首先你說的「正反應和逆反應是盡可能接近平衡的」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應為化學平衡是對某個反應的整體來講才的,裡面所講的正反應和逆反應只是將一個反應分割為兩個方向來看,而化學平衡是兩個方向反應速率的結果,所以對單個反應方向來講,無平衡可言。平衡之所以移動是外界條件改變使兩個方向反應的速率無法維持在原有平衡時的相等狀態,導致兩個速率一高一低,這樣通過平衡的移動,使高的降低,低的升高,最後再次相等,達到新外界條件下的平衡態,例如對於醋酸的解離反應,平衡時,解離出的氫離子和醋酸根離子以及未解離的醋酸分子數量(濃度)不變,因為此時醋酸分子解離成氫離子和醋酸根離子的分解反應速率等於氫離子與醋酸根離子結合生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等,如果此時加入一部分醋酸,使醋酸分子的濃度變大,這樣會導致醋酸分子單位題解分解的數量變大,表現為醋酸的解離速度變大,而氫離子與醋酸根結合生成醋酸分子的速率卻沒有改變,這樣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由於移動,會造成體系中的醋酸根和氫離子增多,使其結合機會增大,表現為逆反應速率變大,這樣通過正反應速率變小,逆反應速率變大的過程,最終使正逆反應速率再次相等,從而達到新平衡。
下面來解釋加催化劑的問題:加催化劑的結果是使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同幅度的增大(或減小),這樣顯然是不會使平衡發生移動的。加催化劑對速率的提高(或減緩)只能在為平衡時體現出來,即如果對某一平衡反應在為平衡時加入正催化劑,會時這個反應在其他外界條件不變下達到平衡的時間變短。所以,化學裡面的化學熱力學主要研究化學反應能不能進行,能進行到什麼程度,就是指平衡時的位置。而化學動力學更多的是研究反應的速率有多快,怎樣提高或減緩反應速率。
㈩ 對化學平衡移動的理解
因為通入惰性氣體而保持壓強不變,對於反應氣體來說就相當於減壓,所以化學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方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