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哪些化學可以讓人得癌症

哪些化學可以讓人得癌症

發布時間:2022-05-26 12:58:05

Ⅰ 有哪些化學物質會致癌

英國人是最愛吃火雞的,尤其在聖誕節,家家都會准備一二隻火雞。然而1960年的聖誕節,情況卻不同了。養雞場為聖誕節特地准備的10萬只火雞在幾天之內相繼死去,盡管場主又是隔離,又是給雞打針,卻還是未能制止這場「瘟疫」。英國人過了一個沒有火雞的聖誕節。

事後,獸醫們對死雞進行了認真的解剖,他們發現這些火雞都是死於肝臟出血。通過調查,人們發現這是因為吃了從巴西進口的霉花生所致。這場由於霉變的飼料引起動物肝臟出血壞死或癌變的事件,激起了人們對黴菌毒素與癌症關系研究的興趣。

後來,人們發現黴菌能夠產生一種叫黃麴黴毒素的物質,它有很強的致癌性,其中以黃麴黴毒素B1致癌性最強,多種動物經口攝入後,均能誘發肝癌。此類毒素常存在於被黴菌污染了的花生、玉米及穀物中,且高熱也很難破壞它,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癌從口入」。

除黃麴黴毒素外,科學家們現已確知約有100多種化學物質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有:(1)多環芳烴類化合物:以3,4—苯並芘為代表。它們廣泛存在於煤焦油、瀝青及燃燒紙煙的煙霧中。這類物質小劑量即可引起局部組織的惡性腫瘤——皮膚癌及深部組織肉瘤等。(2)亞硝胺類化合物:它們致癌作用也很強,其前身物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在胃內轉變為亞硝胺,引起骨癌、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3)某些微量元素:如生產鉻酸鹽及從事鍍鉻的工人,肺癌發病率較高;在鎳礦的煉鎳工人中,肺癌和鼻竇癌發病率高;無機的三價砷化合物,可引起肺癌和皮膚癌;製造鎘塗料的工人,較易發生前列腺癌。

Ⅱ 誘發癌症的生物、化學、物理因素各舉幾個實例,

物理因素:1.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能夠引起人體各部位發生腫瘤,但據估計在所有腫瘤的總病例中只佔2%一3%。居里夫人的去世,日本原子彈爆炸後引起白血病的發病率增高,都是著名的例子。
2.紫外線 紫外線照射可引起細胞D/A斷裂、交聯和染色體畸變,紫外線抑制皮膚的免疫功能,使突變細胞容易逃離線體的免疫監視,這些都有利於皮膚癌和基底細胞癌的發生。近年來由於環境惡化,大氣層的臭氧減少,出現地球臭氧空洞,地表紫外線的輻照強度將急劇增高,其誘發人體皮膚癌的潛在危險性將大為增加。據估計,大氣臭氧減少1%,皮膚癌就要增加2%一6%。
3.長期食用過熱、過硬食物刺激的人食管癌的發病率就高。

化學因素:1.亞硝胺類,這是一類致癌性較強,能引起動 物多種癌症的化學致癌物質。在變質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較高,能引起消化系統、腎臟 等多種器官的腫瘤。
2.多環芳香烴類,這類致癌物以苯並芘為代表,將它塗抹在動物皮 膚上,可引起皮膚癌,皮下注射則可誘發肉瘤。這類物質廣泛存在於瀝青、汽車廢氣、 煤煙、香煙及熏制食品中。
3.芳香胺類,如乙萘胺、聯苯胺、4—氨基聯苯等,可誘發 泌尿系統的癌症。
4.烷化劑類,如芥子氣、環磷醯胺等,可引起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
5.氨基偶氮類,如用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即奶油黃,可將人工奶油染成黃色的染料)摻入飼料中長期喂養大白鼠,可引起肝癌。
6.鹼基類似物,如5—溴尿嘧啶、5—氟尿嘧啶、2—氨基腺嘌呤等,由於其結構與正常的鹼基相似,進入細胞能替代正常的鹼基摻入到DNA鏈中而干擾DNA復制合成。
7.氯乙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塑料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單體聚合而成。大鼠長期吸入氯乙烯氣體後,可誘發肺、皮膚及骨等處的腫瘤。通過塑料工廠工人流行病學調查已證實氯乙烯能引起肝血管肉瘤,潛伏期一般在15年以上。
8.某些金屬,如鉻、鎳、砷等也可致癌。

生物因素:1.腫瘤病毒,與人類腫瘤發生關系密切的有4類病毒:
①反轉錄病毒(如T 細胞淋巴瘤病毒,HTLV-1)。
②乙型肝炎病毒(1-IBV)。
③乳頭狀瘤病毒(HPV)。
④Etein-Bars病毒(EBV)。
後三類都是DNA病毒。反轉錄病毒引起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成 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ATL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病毒都屬於反轉錄病毒。反轉 錄病毒感染機體後,病毒的遺傳信息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成為細胞的組成部 分,一般情況下受到正常細胞的調節控制,病毒處於靜止狀態,但受到化學致癌物、射 線輻射等因素的作用後,可能被激活病毒表達而在體內誘發腫瘤。人肝癌細胞DNA中發現有HBV病毒的鹼基序列。體外培養的人肝癌細胞中,見 到HBV病毒DNA整合到細胞DNA中。HBV整合到細胞DNA中,能使細胞DNA發生缺失、插入、轉位、突變或易位等改變。
2.黴菌與腫瘤發生
目前已知有數十種黴菌毒素對動物有致癌性。但除黃麴黴 毒素(aflatoxin)外,對其他的研究都較少。黃麴黴菌廣泛存在於污染的食品中,尤以 霉變的花生、玉米及谷類含量最多。黃麴黴毒素有許多種,是一類雜環化合物,其中黃 麴黴毒素B1是已知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可引起人和嚙齒類、魚類、鳥類等多種動物的肝癌。

Ⅲ 常見的化學性致癌因素有哪些

(1)常見的致癌化合物如多環芳烴化合物(3- 4苯並芘和苯並蒽、甲基膽蒽即奶油黃、苯等),偶氮染料(β-萘胺),無機物如砷、石棉、鉻、鎳等等。1775年,首先有人報告打掃煙囪的童工,因為煙灰長期刺激陰囊而引起陰囊癌。1919年有人用煤焦油塗抹兔子耳朵,經過相當時期誘發出上皮癌。1930年有人從煤焦油中成功地提煉出特殊致癌成分3-4苯並芘,可引起皮膚癌、肉瘤等。香煙的煙霧中的煙焦油含有多種化學性致癌物質,如苯並芘、亞硝胺等,可引起肺癌、喉癌等癌症。約20年前,因雲南省宣威縣肺癌發病很多,經研究人員和當地衛生人員合作研究,發現當地肺癌高發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室內燒煤,煤煙嚴重污染室內空氣,空氣中含有大量苯並芘等致癌物質。經改造爐灶、建造煙囪將燃煤時產生的煤煙排出室外。改造爐灶後10年以上的居民,肺癌的發病明顯地降下來。某些城市、重工業區,交通頻繁的地方,空氣中苯並芘的含量常常超過環境衛生的標准。因為燃燒煤、石油、煤焦油、瀝青、垃圾等,各種蒸汽機車、內燃機、機動車工作時都產生苯並芘等有害物質。在廚房裡,由於爐灶煙火和烹調時煎炸油煙,空氣中苯並芘含量比普通房間空氣中的含量高好幾倍,所以要注意廚房內空氣流通,把污染的空氣排出室外。國內外研究證明食物的熏、烤、油炸都可使食品產生苯並芘,說來驚人,焦糊的食物中苯並比的含量要比普通食物增加10倍到20倍。脂肪、蛋白質和糖經高溫燒烤、油炸的熱解過程會生成這些化學致癌物質。熏制食品不僅食品表面有部分變焦,還被附著許多煙霧微粒,所以,苯並芘之含量很高。偶氮染料中的萘胺可引起人的膀胱癌。 (2)亞硝胺類及其前體物質亞硝胺類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它在低等和高等動物如魚、青蛙、小鼠、大鼠、兔、狗、豬、猴等身上都能誘發腫瘤。亞硝胺類化合物主要用作工業上的溶劑、潤滑劑和機動汽油的添加物,農業上用作殺蟲劑等。它存在於煙草的煙中、保存不好的谷類和質量差的酒中,其濃度很小。它也存在於用亞硝基化合物腌制過的肉、魚、禽等食品中。-般說來,亞硝胺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量很小,但合成亞硝胺的前體物質(原料)二級胺和亞硝酸鹽在自然界比較廣泛存在,在適宜條件下,在試管內或身體內可以合成致癌亞硝胺。研究人員在腫瘤高發區的部分陳糧食、酸菜、發霉的食物、粗製魚露、薯干、干蘿卜條、干咸魚等樣品中測出亞硝胺來。在腫瘤高發區的部分居民的胃液中,也測到幾種不同的亞硝胺。

Ⅳ 哪些化學物質會致癌

這個太多了,苯類物質大多有致癌風險,亞鹽酸鹽有致癌風險,更可怕的是鹽里邊就有這個,所以鹽不要過量食用。黃麴黴素有致癌風險,霉變的食物如花生,大米,大豆等富含這個。注意霉變腐壞的食物不要食用。重水有致癌風險,水反復高溫會產生大量重水分子。所以水燒開冷卻後就不要再反復加熱燒開了。油脂燒糊了也會產生致癌物,這個不知道是什麼化學物質,少吃燒烤為妙,炒菜掌握火候。輻射類物質,如含鈾,鐳元素的礦石,這個少見,見到也未必認識。就列舉這些。呵呵!

Ⅳ 最容易致癌的因素有哪些

1、哪些日常化學物質可能誘發癌症?
現在已知誘發癌症的化學物質已有一千多種。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日常所見的有。
(1)多環性碳氫化合物 如煤焦油、瀝青、粗石蠟、雜酚油、蒽油等,這些物質中含有3,4-苯並芘,是一種重要的致癌物質,煙草中的含量也不少。
(2)染料 如偶氮染料、乙苯胺、聯苯胺等,均有較強的致癌作用。
(3)亞硝胺 有自然界存在的數量較少,但通過細菌的作用,在人體內可以合成大量的亞硝胺,是消化系統癌症的重要致癌物質。
(4)黴菌毒素 是某些黴菌的代謝產物,可以致癌,如黃麴黴毒素等。
(5)其它無機物 如砷、鉻、鎳等及其化合物,以及石棉均有致癌作用。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和自然界廣泛存在著化學致癌物質,但不能說癌症都是化學物質引起的。即使化學致癌物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起了主導作用,它也必須遵循量變到質變的原則。在一定條件下,化學致癌物質長期反復作用之後,達到了一定的量,才能夠發生質的變化而誘發癌症。

2、哪些物理因素可以引起癌症?
可以引起癌症的物理因素有:慢性機械刺激、紫外線、放射性物質、燒傷等,都和癌症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由於義齒和齲齒的長期機械刺激,可以引起口腔和舌癌。人體體表長期接受陽光(紫外線)照射後,可以引起皮膚癌。男性生殖器包皮過長,易患陰莖癌;女性宮頸慢性炎症,易發生宮頸癌等,均和慢性刺激有一定的關系。放射性致癌物質的致癌作用,最明顯的例子是日本長崎、廣島兩地的原子彈受害者,白血病和皮膚癌的發病率明顯地高於其它地區。實驗證明,一次大劑量放射線照射後,常可誘發白血病。長期小劑量放射後,常可誘發肝癌、肺癌、乳腺癌以及其它軟組織的惡性腫瘤。
一般來說,物理性的致癌因素,是容易預防的,只要人們有一定的認識,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防癌的效果是相當顯著的。

3、生物性致癌因素都有哪些?
生物性致癌因素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
已經證明有30餘種150餘株病毒可以造成動物腫瘤。從動物致癌的實驗中已經得到確切的結論。在實驗動物身上,還能把腫瘤培養成功。病毒能引起人類腫瘤,如EB病毒與伯基特氏淋巴瘤和鼻咽癌有關,C型RNA病毒與白血病有關。單純皰疹病毒Ⅱ型與子宮頸癌有關其致癌機理可能是病毒的遺傳物質(DNA)嵌入到人體正常細胞的DNA中(稱整合),致使正常細胞發生畸變而導致癌的發生。
大約有十餘種黴菌可能引起癌症,黴菌產生的毒素有很強的致癌或促癌作用,其中以黃麴黴素致癌能力最強,以白地黴菌毒素的促癌作用最強。黃麴黴素廣泛存在於霉變的花生、玉米、大米、豆類食品中,可以誘發肝癌及腎、肺、胃、皮下組織的腫瘤。
臨床觀察表明,中華分支睾吸蟲與原發性肝膽管癌的發生有關,動物實驗也成功地誘發了肝膽管癌,其致病機理可能與蟲體的機械刺激及蟲體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有關。血吸蟲病與大腸癌密切有關,原因是血吸蟲病在病人的大腸粘膜下產卵,局部形成卵包,刺激組織增生,誘發腸癌。

4.職業性致癌因素及其預防方法是什麼?
所謂職業性致癌因素,是指在勞動過程中,可能引起勞動者發生腫瘤的各種因素。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有害物質出現在生產過程中,已經證明其中有多種物質有致癌或促癌作用,而重要的是電離輻射及化學致癌物。常見的有:鉻、鎳、砷、石棉、煤油、煤焦油、煤燃燒及其產物、苯、芳香胺害、氯乙烯、各種電離輻射(X線、放射線)、紫外線等。
職業性癌症常見於皮膚、泌尿道及呼吸道,因為這些部位經常與致癌物接觸(如皮膚),或者致癌物及其代謝產物吸收(如皮膚、呼吸道)與排泄(如泌尿道)時接觸。
生活中常吃的哪些食物容易致癌?
大多數科學家估計:80%的癌是環境因素造成的,而人們的膳食可能與50%的癌症有關。究竟哪些食物與致癌有關呢?目前得到公認與以下食物有關。
(1)食物中誘變劑含量增高的 如烤餅、烤魚、烤肉等。
(2)食物中污染物質增高 如蔬菜、瓜果中的殺蟲劑,食品中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
(3)油炸、熏烤食品 如油條、炸魚、烤羊肉串、烤雞、烤鴨等,在此類食品製作過程中,不僅能降低食品的營養成份,破壞維生素A、B、C等,同時可產生具有較強致癌作用的有害物質。
(4)高脂肪膳食 在癌高發區及某些國家調查表明,脂肪、肉類、食糖攝入量高的,結腸癌、乳腺癌、宮頸癌等發病率也高。
所以,為了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從點滴著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防癌於未然。

13.哪些癌與膳食關系密切?
癌的種類繁多,人的每個器官都有可能發生癌。研究資料表明,不是所有的癌都與膳食有密切的關系,但有些癌可能與膳食有關,甚至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1)食道癌與下列膳食因素有關
①既飲酒又吸煙的人發生食道癌的機會更大。
②食物中微量元素鉬含量低的地區,食道癌高發。
③膳食中新鮮的綠葉蔬菜和水果攝入不足,導致維生素A、維生素C缺乏,食道癌的發病率高。
④以小麥、玉米為主食,鋅、鎂和煙酸攝入較少的地區居民,易發食道癌。
⑤常吃腌鹹菜和發霉的食品,攝入較多的亞硝胺類致癌物,誘發食道癌。
⑥有喝熱稀飯、熱茶、熱咖啡習慣的人易發食道癌。
(2)胃癌
①喜食熏制食品的人易發胃癌。
②經常吃腌制蔬菜和干咸魚可誘發胃癌,可能是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和亞硝酸所致。
③攝入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較少的居民,胃癌發病率高。
④每天喝兩杯牛奶可預防胃癌的發生。
(3)結腸癌與直腸癌
①膳食纖維攝入少。富含纖維的食品有:全谷類糧食、豆類、蔬菜、水果,捲心菜對預防大腸癌尤為明顯。
②攝取動物脂肪多(主要是牛、羊肉脂肪)的人易患大腸癌。
③通過各種肉類、蛋類、攝入的膽固醇多可能與結腸癌發生有關。
④經常喝啤酒或其它酒精飲料的人,結腸癌發病率高。結腸癌與直腸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上。
(4)肝癌
①食用發霉的食物,食物常常被黴菌污染,並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黴菌毒素(如黃麴黴毒素)最容易受黴菌素污染的食品有花生、玉米、大米、高粱和花生油。
②食用含致癌毒素的植物。如:含蘇鐵素的蘇鐵堅果,黃樟茶中的黃樟腦。
③大量要飲酒可引起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
④患乙肝型肝炎的人同時接觸黃麴黴毒素更容易發生肝癌。
(5)乳腺癌
①高脂肪攝入多的婦女易患乳腺癌,這些脂肪主要來自牛、羊肉和其它肉類。
②過度肥胖的人,乳腺癌的發病率高。肥胖的原因是復雜的,但其中攝食過多的主要原因。
③纖維攝入低可使雌激素從糞便中的排泄量減少。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雌激素具有誘發乳腺癌的作用。
(6)肺癌
深綠色和黃色蔬菜及水果攝入少,是主要的膳食因素。這些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源-β胡蘿卜素。吸煙是肺癌發生的重要原因,凡是由吸煙引起肺癌的人大多是那些同時維生素A(包括β胡蘿卜素)攝取不足的人。
(7)膀胱癌
①與肺癌的研究資料一樣,維生素A攝入不足與膀胱癌發生有關。
②攝入糖精、咖啡和蕨菜可能誘發膀胱癌,但證據不確切。

14.生活中還有哪些因素與癌症有關?
(1)報紙包食物可得癌 生活中常有人利用廢舊報紙、雜志包裝食物,這是極不衛生的現象。因為這些廢舊報紙上均有黑色油墨印的字,印劇廠採用的油墨原料基本上都含有毒物質,如苯、甲苯、二甲苯、聚氯乙烯、糊狀樹脂等。用廢舊報紙包裝食物,易污染食品,使人體受害。據報道,有的毒素能引起人體細胞的癌變,有的甚至能破壞細胞的癌變,有的甚至能破壞細胞的遺傳基因,危害下一代。
(2)吃熱燙食物易引起癌 據臨床觀察,大多數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多有長期食用熱燙食物的例史。熱燙食物對食管和胃粘膜的灼燒作用,久之會導致食道上皮細胞的惡變。據報道我國華北食管癌高發區就與當地居民喜食熱飲有關。
(3)睡熱炕易患癌 嚴寒的冬季,我國北方人總喜歡睡熱炕取暖,睡熱炕的人易患臀部皮膚癌,即"炕癌"。這是一種特發的鱗狀上皮細胞癌,是熱炕長期刺激皮膚,引起皮膚組織增生性改變,細胞增生快而造成。這是物理致癌因素之一。
(4)農葯DDV、DDT能引起癌症 目前我國廣泛的DDV(敵敵畏)、DDT(滴滴涕)來殺蠅蚊及防治農作物的蟲害。這些農葯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不當就可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誘發癌症。已有DDV、DDT慢性中毒而誘發肝癌的報道。
(5)大氣污染可致癌 世界調查結果證明:大氣污染與肺癌的高發有明顯關系。城市的肺癌發病率明顯高於農村2-3倍,城市發達程度與肺癌的發病率成正比關系。可見,大氣污染與癌發病率有關。

Ⅵ 快速致癌物質有哪些

世界十大致癌物質是什麼?大家應該想要去了解吧,畢竟現在大家對於癌症比較敏感,想要遠離它,那我們就必須要開始知道是哪些會威脅我們的生命,所以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保健常識吧。
一、油炸類食品
- 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油炸澱粉)
- 含致癌物質
- 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二、腌制類食品
- 導致男性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導致鼻咽癌
- 影響粘膜系統(對腸胃有害)
- 易得潰瘍和發炎
三、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等)
- 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 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四、餅干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
- 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
- 嚴重破壞維生素
- 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
- 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
- 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
六、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
- 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 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七、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
- 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 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八、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
- 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 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九、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
- 含奶油極易引起肥胖
- 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
十、燒烤類食品
- 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質之首)
- 1隻烤雞腿=60支煙毒性
- 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
世界十大致癌物質排行
1、三苯氧胺
2、太陽輻射和太陽燈
3、二氧基聯苯基染料
4、被動吸煙
5、香煙和雪茄
6、酒精
7、苯酚
8、乙烯氧化物
9、無煙煙草
10、柴油尾氣

Ⅶ 什麼化學物質可以讓人一次性致癌

甲醛、苯胺、聯苯胺、重氮化合物都可以使人致癌

Ⅷ 哪些化學物品對人有害

1、苯

苯一種碳氫化合物即最簡單的芳烴,在常溫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無色透明液體,並帶有強烈的芳香氣味。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苯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2、甲醛

甲醛,化學式HCHO或CH₂O,分子量30.03,又稱蟻醛。無色,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具有強還原性,尤其是在鹼性溶液中,還原能力更強。能燃燒。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將甲醛放在一類致癌物列表中。

3、硝基甲烷

硝基甲烷是無色油狀液體,略有討厭的刺激氣味。溶於乙醇、乙醚和二甲基甲醯胺,部分溶於水。用於有機合成,可合成農葯氯化苦、硝基醇等,也可製取炸葯、火箭燃料、醫葯、染料、殺蟲劑和汽油添加劑等。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硝基甲烷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4、溴

純溴也稱溴素。溴蒸氣具有腐蝕性,並且有毒。溴及其化合物可被用來作為阻燃劑、凈水劑、殺蟲劑、染料等等。曾是常用消毒葯劑的紅葯水中含有溴和汞。單質狀態的溴是有毒且有刺激性的。所以輸送溴時需要謹慎,通常是使用內襯著鉛的鋼制桶子,並以堅固的金屬架支撐。

5、氯氣

氯氣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氣體,化學性質十分活潑,具有毒性。氯氣對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流淚、咳嗽、咳少量痰、胸悶、氣管炎和支氣管炎、肺水腫等呼吸道症狀,嚴重的會導致休克、死亡。一戰時曾經被用作化學武器(窒息性毒劑)。

Ⅸ 工人長時間接觸什麼會致癌

常見的致癌物比較多,如果經常接觸電離輻射及化學致癌物這些都有可能致癌的。常見的有:鉻、鎳、砷、石棉、煤油、煤焦油、煤燃燒及其產物、苯、芳香胺害、氯乙烯、各種電離輻射(X線、放射線)、紫外線等。化學物質誘發癌症的就有1000多種,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比如說常見的多環性碳氫化合物 如煤焦油、瀝青、粗石蠟、或者是雜酚油、蒽油等,經常接觸的話,都有可能誘發癌症的,煙草中的含量也不少。染料經常接觸的話也有可能致癌,如偶氮染料、乙苯胺、聯苯胺等,均有較強的致癌作用。1、全身作用:

長期吸入較高濃度粉塵可引起肺部彌漫性、進行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疾病(塵肺);如吸入鉛、銅、鋅錳等毒性粉塵,可在支氣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帶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鉛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發燒,或者吃了某些葯物和喝了過量的酒,也會引起中毒的急性發作;過量吸入銅的煙塵可能導致溶血性貧血;鋅在燃燒時產生氧化鋅煙塵,人吸入後產生一種類似瘧疾的「金屬煙霧熱」疾病;長期吸入錳及其氧化物粉塵或煙霧,對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發生不良作用。

2、局部作用:

接觸或吸入粉塵,首先對皮膚、角膜、粘膜等產生局部的刺激作用,並產生一系列的病變。如粉塵作用於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機能亢進,毛細血管擴張,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後由於粘膜營養供應不足而形成萎縮性鼻炎。還可形成咽炎、喉炎、氣管及支氣管炎。作用於皮膚、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膿皮病,如鉛塵浸入皮膚,會出現一些小紅點,稱為「鉛疹」等。

3、致癌作用:

接觸如鎳、鉻、鉻酸鹽的粉塵,可以引起肺癌;接觸放射性礦物粉塵、容易生成肺癌;石棉粉塵可引起皮癌。

4、感染作用:

有些有機粉塵如破爛布屑、獸皮、穀物等粉塵常附有病原菌,如絲菌、放射菌屬等,隨粉塵茲人肺內,可引起肺黴菌病等。

5、粉塵對肺部的作用:

由於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而產生的塵肺病,是一種常見的危害性較大的職業病。由於粉塵的性質不同,對肺組織引起病理改變也有差異,粉塵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可分為三大類,即塵肺、肺粉塵沉著症、有機性粉塵引起的肺部病變。

閱讀全文

與哪些化學可以讓人得癌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