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神經性化學武器如何防

神經性化學武器如何防

發布時間:2022-05-27 12:38:46

⑴ 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能被防禦嗎

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不容易被防禦。現代戰爭是指那打那。

⑵ 專家請進,化學武器的防護是什麼

:化學武器雖然殺傷力大,破壞力強,但由於使用時受氣候、地形、戰情等的影響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同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一樣,化學武器也是可以防護的。其防護措施主要有:探測通報、破壞摧毀、防護、消毒、急救。探測通報採用各種現代化的探測手段,弄清敵方化學襲擊的情況,了解氣象、地形等,並及時通報。破壞摧毀採用各種手段,破壞敵方的化學武器和設施等。防護根據軍用毒劑的作用特點和中毒途徑,防護的基本原理是設法把人體與毒劑隔絕。同時保證人員能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如構築化學工事、器材防護(戴防毒面具、穿防毒衣)等。防毒面具分為過濾式和隔絕式兩種,過濾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導氣管、濾毒罐等組成。濾毒罐內裝有濾煙層和活性炭 。濾煙層由紙漿、棉花、毛絨、石棉等纖維物質製成,能阻擋毒煙、霧,放射性灰塵等毒劑。活性炭經氧化銀、氧化鉻、氧化銅等化學物質浸漬過,不僅具有強吸附毒氣分子的作用,而且有催化作用,使毒氣分子與空氣及化合物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轉化為無毒物質。隔絕式防毒面具中,有一種化學生氧式防毒面具。它主要由面罩,生氧罐,呼吸氣管等組成。使用時,人員呼出的氣體經呼氣管進入生氧罐,其中的水汽被吸收,二氧化碳則與罐中的過氧化鉀和過氧化鈉反應,釋放出的氧氣沿吸氣管進入面罩。其反應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2K2O2+2CO2=2K2CO3+O2?防毒面具分為過濾式和隔絕式兩種,過濾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導氣管、濾毒罐等組成。濾毒罐內裝有濾煙層和活性炭。濾煙層由紙漿、棉花、毛絨、石棉等纖維物質製成,能阻擋毒煙、霧,放射性灰塵等毒劑。活性炭經氧化銀、氧化鉻、氧化銅等化學物質浸漬過,不僅具有強吸附毒氣分子的作用,而且有催化作用,使毒氣分子與空氣及化合物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轉化為無毒物質。隔絕式防毒面具中,有一種化學生氧式防毒面具。它主要由面罩,生氧罐,呼吸氣管等組成。使用時,人員呼出的氣體經呼氣管進入生氧罐,其中的水汽被吸收,二氧化碳則與罐中的過氧化鉀和過氧化鈉反應,釋放出的氧氣沿吸氣管進入面罩。其反應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2K2O2+2CO2=2K2CO3+O2?消毒主要是對神經性毒劑和糜爛性毒劑染毒的人、水、糧食、環境等進行消毒處理。急救針對不同類型毒劑的中毒者及中毒情況,採用相應的急救葯品和器材進行現場救護,並及時送醫院治療。

⑶ 能告訴我一些核武器與化學武器的危害與防護嗎

A什麼是三防

所謂三防,是指對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防護。它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有效形式。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人人佩戴防毒面具。當伊拉克向以色列等國發射"愛國者"導彈時,當地居民立即進入防毒掩體,戴上防毒面具。這說明了三防知識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性。

1 核武器的性能及其防護
1、什麼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應瞬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統稱核武器。
2、核武器有哪些殺傷破壞作用?
⑴光輻射⑵沖擊波⑶早期核輻射⑷核電磁脈沖⑸放射性沾染
3、核武器的防護
⑴聽到預先警報時的行動。⑵發現核爆炸閃光時的行動。⑶放射性灰塵沉降時的行動。⑷人員沾染區的行動。
4、對放射性沾染的消除
⑴人員地消除。⑵道路、面消除。⑶物品消除。⑷糧倉蔬菜消除。
2 化學武器的性能及其防護

1、什麼是化學武器?
在戰爭中以毒性殺傷人、畜、破壞植物的化學物質叫做毒劑。裝有並能施放毒劑的武器、器材,總稱為化學武器。包括裝有毒氣的炮彈、航彈、火箭彈、導彈、飛行布灑器等。
2、化學武器的特點
⑴中毒途徑多。⑵殺傷范圍廣。⑶作用時間長。⑷影響因素多。
3、毒劑的種類和性能
⑴神經性毒劑。⑵糜爛性毒劑。⑶窒息性毒劑。⑷全身中毒性毒劑。⑸刺激性毒劑。⑹失能性毒劑。
4、對化學武器的防護、消毒和急救
⑴發現與防護。⑵消毒。⑶急救。

3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護

1、什麼是生物武器?
生物戰劑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總稱生物武器。生物戰劑是指在戰爭中殺傷人、畜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
2、 生物武器的特點
⑴致病力強,多數具有傳染性。⑵污染面廣。⑶不易被發現。
3、 生物武器的防護
⑴生物武器襲擊的發現。⑵生物武器的防護。⑶在生物戰劑污染區內的行動。
B化學武器和毒劑的防護
對化學武器的防護包括發現、規避、防護、應急消毒和急救措施。
(一) 發現和迴避。
盡早了解、知道哪裡有毒,趕緊迴避離開。
1. 聽到專門為受到化學武器襲擊而規定的通告和警報。
2. 看到人防專業設置的「染毒邊界」標志牌,或前方出現濃密的煙霧團、有色煙霧團飄來。
3. 因為某些特定動物對速殺毒劑很敏感,它們的表現是受到化學襲擊的可靠依據。如果正在飛的有翅小昆蟲亂撲、飛行不穩或不能起飛,鳥類、家禽、家畜等出現瞳孔散大或縮小,站立不穩,呼吸困難、驚慌、痙攣等症狀,都應引起我們警覺,並採取防護措施。
4. 在大范圍的植物葉上發現油狀液滴、有色斑或有的花朵顏色發生變化。
5. 有特殊氣味,
6. 有極少數人員先出現中毒症狀。
(二) 向側上風方向撤離,或迅速採取防護措施。
1. 聽到毒劑襲擊警報,立即按人防裝也人員的指導快速進入人防工事。
2. 快速背帶防毒器材,進行轉移。
3. 一時沒有防護器材,可用的防護辦法有:用濕毛巾、圍巾、衣服或織物等,盡快掩住口鼻和披在身上,盡量避免接觸毒劑,迅速向側上風方向轉移,離開染毒區域。利用地形地物,避免毒劑液滴沾在身上。
4. 如果在室內,有毒氣團飄來之前,可迅速緊閉門窗,減少活動量,盡可能採取個人防護,等待有毒雲團飄過。

C生物武器的防護
生物戰劑污染區是能直接偵檢出敵使用生物戰劑的地區。布灑生物戰劑造成的污染區比爆炸污染區大。染菌昆蟲的流動性也影響污染區的大小。
在生物戰劑污染區的人員防護措施包括一下內容:
(一) 注意收聽政府的疫情報告
認識應急部門對污染區和疫區的標志,不要隨便進入隔離的生物戰劑污染區和疫區。
(二) 在污染區內採取個人防護措施
在污染區內要做好戴、扎、塗、服。戴:即戴防毒面具、戴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子;戴手套,穿塑料衣、防疫服、帽,膠鞋等。扎:即紮好領口、袖口、褲口。塗:即在身體暴露部分塗抹防蟲油或驅蟲劑。皮膚防護尤其要保護好傷口。服:即直接接觸生物戰劑的人員,按人防公告或衛生防疫人員提示,服高效、長效預防葯。有完善三防設施的人防工程,是很好的防護場所,要盡量利用。所有防護措施使用的時機和時限要根據應急通告實施。
(三) 免疫接種
當遭到生物戰劑襲擊時,應主動報告污染癥候和感染症狀,盡量採取樣品送聞聲防疫部門,疫區人員要服用預防葯和進行免疫接種,即打預防針。例如接種五聯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傷寒、痢疾、霍亂、百日咳與破傷風的感染。其他如鼠疫、炭疽桿菌、天花病毒、肉毒毒素等均有相應的疫苗可用。
(四) 消毒
在污染區和接觸過感染病人的人員要進行滅菌消毒,消毒滅菌的方法有:
1. 對人員的消毒,可通過漱口、洗眼、擦拭、沖洗等進行。
2. 對人員服裝的消毒,可通過蒸煮、日曬、葯物浸泡等進行。
3. 對糧食、食品、房屋、道路、地面的消毒,可採取對化學葯劑消毒的方法進行。對飲用水的消毒,可選取流動的水,煮沸15min以上,或每100g水加0.4g漂白粉或次氯酸鈣攪拌均勻,沉澱15nin後引用。
4. 對敵人投放的帶菌昆蟲、鼠類及其他小動物,可採取人工撲打、燒燎熏蒸等方法,噴灑擬除蟲菊酯、殺鼠鈉等葯物,有組織地進行撲滅。

D核武器的防護
1. 利用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護核化生武器襲擊的各種殺傷因素,適合各類人員掩蔽。只要不直接命中,人員在工程內是安全的。因此,對核襲擊最好的防護方法,是在人防部門的組織下提前進入人防工程。
2. 室內防護措施
為減輕核爆炸對建築物的破壞,城市轉入戰爭狀態後,室內人員預先應准備好隨身可能的停水、停電、停燃氣。要關好門窗、並提前在窗玻璃上貼好密封條、堵住孔口,密封食品和飲水。
當發現核爆炸閃光後,應避開玻璃門窗和易燃易爆物,立即在桌下或床下跪趴,或者在牆的內拐角或牆根處卧倒,也可以在較小的房間或門框處躲避,以防止沖擊波到達時引起間接傷害。
核襲擊後,如果房間的密閉性沒有受損,應盡量呆在室內,等待救援人員的救助。千萬不要到處亂跑。如果房間的密閉性已經受損,應包裹一些沒有受到沾染的食物和水,盡快離開。
3. 室外防護措施
對來不及進入人防工程或其他掩蔽場所的室外人員,發現核爆炸閃光後,應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進行防護。起動作要領是:立即背向閃光卧倒,同時,應半張嘴、閉眼、收腹,雙手交叉墊於胸下,兩肘前伸,臉部盡量夾於兩臂之間,雙腿伸直並攏,暫時停止呼吸直至熱空氣通過。就近利用地形地物,如土丘、矮牆、花壇等防護,可橫向爆心卧倒。也可利用溝、坑、渠等地形防護,方法是立即躍入坑內,採用跪、坐或卧等姿勢,雙手掩耳、閉眼、閉口暫停呼吸。防護時應避開高大建築物、高壓電線及易燃易爆物。
核襲擊後,為防止放射性煙雲沉降時隨時隨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降落到皮膚上,室外人員要及時找到一些就便器材進行防護。如紮好領口、袖口、褲口;用口罩、濕毛巾等捂住口鼻;披上雨衣或塑料布;脖子上圍上毛巾等。按救援人員的指揮行動。如果當時沒有人組織指揮,應先觀察風向和核爆炸煙雲移動情況,盡量選擇上風或側風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及早撤出沾染地域或就近進入人防工程內掩蔽。在撤離過程中,應盡量減少與污染的地面,物體接觸,避免揚起灰塵、盡量不喝水、進食。撤出沾染區後要視情況進行沾染消除。
為減輕照射和沾染的傷害,學生可能要提前服用預防葯物或其他抗輻射葯物。

⑷ 什麼是三防謝謝

所謂三防,是指對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防護。它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有效形式。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人人佩戴防毒面具。當伊拉克向以色列等國發射「愛國者」導彈時,當地居民立即進入防毒掩體,戴上防毒面具。這說明了三防知識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性。

一、人員對核、化、生武器的防護

核、化、生武器對人員具有巨大的殺傷破壞作用。但只要防護得當,是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對人員的殺傷的。因此,了解三防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員對核武器的防護

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原子核瓜瞬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一般泛指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

核武器對人員的殺傷破壞作用,是由核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和放射性沾染四種殺傷因素造成的。人員受到一種殺傷因素的傷害叫單一傷,受到兩種以上殺傷因素的傷害叫復合傷。當敵人使用核武器時,人員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對沖擊波、光輻射和早期核輻射的防護

由於沖擊波、光輻射和早期核國徽持續時間非常短,所以,它們也被稱為瞬時殺傷破壞因素。對瞬時殺傷破壞因素的防護主要是:

當人員處於具有密閉、濾毒通風設備的工事內時,發現核爆炸後,先行隔絕,再根據情況進行濾毒通風或清潔通風。在隔絕時,應保持安靜,不要吸煙,少用或不用明火照明,以減少工事內氧氣的消耗。當人員處於不密閉的工事內時,發現核爆炸後,人員應用棉球等堵住耳孔,以防彭膜損傷。當人員隱蔽在露天工事內時,發現核爆炸後,人員應卧倒在工事底部,閉眼、閉嘴、腹部微收,兩手交叉墊於胸下。兩肘前伸,使兩大臂遮皋怖部,避免或減少光國徽對暴露皮膚的傷害。在單人掩體內的人員可蹲下,姿勢盡量低下,可用兩手堵塞耳孔。

當人員來不及進入工事時,發現閃光後,應迅速利用就近地形地物卧倒(與露天工事內的卧倒動作相同)。卧倒的方向依核武器爆炸的方向和地形的特點而定。在開闊地面的人員應背向爆心卧倒。當地形地物較小時,應對向爆心卧倒,以重點防護頭部。在室內來不及外出隱蔽的人員,應該避開門、窗,在屋角或靠牆下的床下、桌子下卧倒,以避免間接傷害。正在行駛的車輛,發現閃光後,應立即停車,車上人員最在車上卧倒,不能卧倒的人員姿勢要盡量低,並把緊車廂或把手。

2.對放射性沾染的防護

當人員在沾染區內時,為減輕放射性沾染的傷害,應及時戴上防護面具或口罩 ,也可用毛巾捂住口鼻;穿上防護靴套,或將褲腿、袖口扎緊,用雨衣、兼布、床單等就便器材把暴露的皮膚遮蓋起來;避免隨便接觸染物品、坐卧和脫下防護器材;盡量不在沾染區內吃飯、喝水、吸煙;盡量減少在沾染區的停留時間。當人員通過沾染區時,應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避開高照射率地區,並快速通過。

當人員離開沾染區後,應立即採取措施,消除沾染。旅行,利用掃帚、樹枝等自行或相互掃刷、拍打,清除服裝上的放射射性灰塵。掃刷、拍打時,人要站在上風方向。然後脫去面具或口罩,漱口、擤鼻,並用水和擦洗身體的暴露部分。缺水時,可用毛巾、手絹等擦拭,擦一次,折疊一次。

在條件許可時,應用淋浴的方法沖洗,也可在未受沾染的江河中洗澡,進行全身消除。受染服裝用清水、肥皂洗滌效果更好。洗後要進行沾染檢查,低於允許方可離去。無儀器檢查時,要注意對暴露和易存積塵垢的部分(如耳、鼻等)多洗幾次。

(二)人員對化學武器的防護

化學武器是指把一些毒性很強的化學物質即毒劑(人稱毒氣),裝填在各種彈葯、兵器中,施放在戰場上,用來傷害人、畜和毀壞植物的事種武器。主要有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失能性毒劑、刺激性毒劑、和窒息性毒劑。雖然各類毒劑都對人員具有巨大的傷害作用,但只要學會防護方法和正確使用防護器材,就可減輕或避免化學武器的傷害。

1.當遭敵化學武器襲擊時,可利用器材和工事進行防護。利用器材進行防護時,對呼吸道和眼睛的防護主要是戴好防毒面具或簡易呼吸道和眼睛防護器材。當進行全身防護時,除防護呼吸道和眼睛外,還要迅速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等。利用工事進行防護時,情況允許,除觀察和值班人員外,其餘人員應立即進入掩蔽工事,關閉密閉門或放下防毒門簾。利用有防護設施的工事防護時,應根據指揮員的命令有組織地進入,不得隨意進出。進入時,應防止將毒帶入。進入後,要減少各種活動。人員在沒有密閉設施的工事內,要戴面具防護。

2.對人員和服裝的消毒

當人員染毒時,可針對不同情況,根據不同條件進行消毒。皮膚染毒時,可用防護盒內的消毒液進行消毒。無防護盒時,應迅速用棉花、布塊、紙片、干土等將明顯的毒劑液滴吸去,用肥皂水、洗衣粉水、草木灰水、鹼水、清水等清洗,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擦拭染毒部位也有一定效果。眼睛染毒時,可用2%的小蘇打水或清水沖洗;傷口糜料時,對神經性毒劑用2%的小蘇打水沖洗,對糜料性毒劑用1:1000的高猛酸鉀水溶液沖洗,消毒時,要防止擴大染毒面。用過的棉花、布塊等要埋掉或燒掉。離開染毒區後,有條件時,可利用河流、澡堂、洗消站進行全身洗消。徹底除去皮膚上殘留的消毒劑及毒劑作用的生成物。洗後應更換干凈衣服。傷員洗消前,傷口應包上防水綳帶或塑料布。

3.對中毒人員的急救

當人員中毒後,應迅速進行急救。急救時,應先戴好防毒面具,再根據人員中毒毒劑的不同採用相應的急救葯物和方法。神經性毒劑中毒時,應立即注射解磷針,並進行人工呼吸;氰酸中毒時,應立即吸入亞硝酸異戍酯,並進行人工呼吸;刺激性毒劑中毒時,可用清水沖洗眼和皮膚。如出現胸疼和咳融洽難忍時,可吸抗煙劑;糜料性毒劑中毒時,主要是對染毒部位消毒處理;畢茲中毒時,輕者不用葯物急救,嚴重時可肌肉注射氫溴酸加蘭他敏。

(三)人員對生物武器的防護

生物武器又叫細菌武器,是一種用生物戰劑殺傷人員、特畜毒和真菌等。由於其危害極大,且不易發現,所以,應加強對生物武器的防護。人員對生物武器的防護,除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傳染病的抵禦能力外,還應採取以下措施:

1.免疫接種

有針對性進行免疫接種,增強人體的疫力,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措施。只要接種相應的疫苗,就可防止由該種病菌引起的疾病。即使發病,也可減輕症狀或縮短病程。

2.對生物戰劑氣溶膠的防護

施放生物戰劑氣溶膠是敵人施放生物戰劑的主要方式。對生物戰劑氣溶膠的防護,主要是防止細菌通過呼吸道或皮膚、粘膜進入人體。進行集體防護時,可進入有濾毒通風設備的防護工事;個人防護時,主要是使用個人防護器材。對呼吸道的防護,最好是用防毒面具,其次是用裝料防毒筒、高效防塵口罩和五層以上的毛巾口罩,再其次是用防塵口罩和普通口罩。另外,用手帕、帽子、衣服等掩住口鼻也有一事實上的防護效果。對眼睛的防護可戴防毒眼鏡。全身防護可穿普通衣服,但要將上衣扎在腰帶內,系緊袖口、褲腳,用毛巾轉住頸部,戴好帽子,盡可能將身體露出部位遮住。個人防護器材脫下後,應立即消毒。

3.對帶菌昆蟲的防護

對帶菌昆蟲的防護,主要是保護暴露的皮膚,不讓昆蟲叮咬。除穿防疫服外,穿普通衣服時,可採取與防氣溶膠相同的方法。此外,還可戴防蚊帽,披戴浸過防蟲的線網,在皮膚的暴露部位除抹的防蟲油,在房屋、帳篷、坑道、掩蔽部的門窗或出入口安裝紗窗、紗門或掛上用防蟲油浸泡過的門簾,在入口處的牆壁、地面噴撒殺蟲劑,在建築物周圍點然艾蒿、桉樹葉、山胡椒、玉米須等發煙驅蟲。

4.消毒處理 由於生物武器的後續危害較大,對受染的人員,人員活動場所及病人居住環境,病人的痰、尿、糞便進行消毒,是非常必要的。對受染人的消毒,有條件時可進行淋浴,或用肥皂擦拭污染部位。洗消前如用消毒劑擦拭污染部位效果更好。消毒劑可根據細菌戰劑中的種類選用碘酒、來蘇兒、亦可用甲醛;室外地面則根據需要,對重點地區用三合二、漂白粉處理或用火燒、沖洗、通風日曬、鏟除掩埋等方法。

二、個人防護器材及使用

個人防護器材主要有呼吸道防護器材、皮膚防護器材、防護盒。

(一)呼吸道防護器材

呼吸道防護器材主要有防毒面具和防護口罩。防毒面具用於保護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劑、生物戰劑和放射性物質的傷害。防護口罩可在無防毒面具或防毒面具換效的情況下使用。使用防護口罩時,需做浸鹼或裝料等加工處理。

(二)皮膚防護器材

皮膚防護器材主要有防毒手套和防毒衣。防毒手套是用橡膠布製成的,用來防止人員的雙手免受毒劑、放射性物質和生物戰劑的傷害。防毒衣是一種上衣、褲子和靴套連在一起的全身皮膚防護器材。此外,對皮膚的防護還可用防毒斗篷和防毒靴套。

(三)防護盒

防護盒是一種個人防護器材,裡面裝有解磷針一支、皮膚消毒劑一管、新式的有防磷片一管、解磷鼻粉劑三支。解磷針用於神經性毒劑中毒時急救。防磷片用於長效預防神經性毒中毒,服葯後能減輕中毒程度,增強急救治療效果
三防知識

用於避免和減輕核、化學、生物武器殺傷破壞的技術。主要包括發現報警技術、偵察技術、防護技術、洗消技術和救治技術。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各不相同,防護技術也各有差異,但有的技術亦可通用。所以三防技術之間既相互獨立又有所結合。三防技術是在與三種武器的斗爭中,首先在防化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一、防化學武器技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化學武器顯示出巨大的威力,各種防護技術應運而生。首先使用的是呼吸器官防護技術,隨後是氣膚防護技術,並由個人防護擴大到集體防護,由防護發展到發現報警、偵察、洗消和救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化學戰的威脅使防化技術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新型化學偵察、報警、防護、消毒器材以及急救治療葯物相繼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了包括偵察技術、防護技術、消毒技術和救治技術等比較完整的防化技術。戰後,隨著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防化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例如,在化學偵察技術上採用了新的科學原理以及紅外、激光、微波、計算機等新技術,提高了靈敏度和快速性,增大了監測距離;在防護技術上採用了人體測量學、材料科學和勞保科學的新成就,個人防護器材的防毒性能和使用性能大大提高,生理性能也得到改善;

二、防核武器技術
美國於1945 年對日本實施核攻擊,促進核武器防護技術迅速興起。戰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通過近2000次核試驗,特別是460次大氣層核試驗,對核武器的各種殺傷破壞因素及其效應,以及核爆炸觀測技術、核輻射偵察技術、工程防護技術、核電磁脈沖防護技術、放 射性沾染的洗消技術、核武器損傷的救治技術等進行了詳盡的研究,使核武器防護技術發展成為 一項專門的軍事技術;

三、防生物武器技術
20世紀初,德意志帝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製生物武器,防護技術也隨之產生。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探索,對生物武器的偵察、檢驗、預防和消毒技術都已有了很大的進展,成為軍隊防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後,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三防技術必將取得新的突破。例如,遙測、遙控和微機技術的應用,將使核、化、生的偵察和報警實現智能化;基因工程技術的應用,將為生物戰劑的檢驗和免疫等開拓新的途徑。

⑸ 化學武器的防護

化學武器雖然殺傷力大,破壞力強,但由於使用時受氣候、地形、戰情等的影響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同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一樣,化學武器也是可以防護的。其防護措施主要有:探測通報、破壞摧毀、防護、消毒、急救。探測通報
採用各種現代化的探測手段,弄清敵方化學襲擊的情況,了解氣象、地形等,並及時通報。
破壞摧毀
採用各種手段,破壞敵方的化學武器和設施等。
防護
根據軍用毒劑的作用特點和中毒途徑,防護的基本原理是設法把人體與毒劑隔絕。同時保證人員能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如構築化學工事、器材防護(戴防毒面具、穿防毒衣)等。
防毒面具分為過濾式和隔絕式兩種,過濾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導氣管、濾毒罐等組成。濾毒罐內裝有濾煙層和活性炭。濾煙層由紙漿、棉花、毛絨、石棉等纖維物質製成,能阻擋毒煙、霧,放射性灰塵等毒劑。活性炭經氧化銀、
氧化鉻、氧化銅等化學物質浸漬過,不僅具有強吸附毒氣分子的作用,而且有催化作用,使毒氣分子與空氣及化合物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轉化為無毒物質。隔絕式防毒面具中,有一種化學生氧式防毒面具。它主要由面罩,生氧罐,呼吸氣管等組成。使用時,人員呼出的氣體經呼氣管進入生氧罐,其中的水汽被吸收,二氧化碳則與罐中的過氧化鉀和過氧化鈉反應,釋放出的氧氣沿吸氣管進入面罩。
消毒
主要是對神經性毒劑和糜爛性毒劑染毒的人、水、糧食、環境等進行消毒處理。
急救
針對不同類型毒劑的中毒者及中毒情況,採用相應的急救葯品和器材進行現場救護,並及時送醫院治療。

⑹ 化學武器的防護防護措施有哪些

化學武器雖然殺傷力大,破壞力強,但由於使用時受氣候、地形、戰情等的影響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同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一樣,化學武器也是可以防護的。其防護措施主要有:探測通報、破壞摧毀、防護、消毒、急救。探測通報採用各種現代化的探測手段,弄清敵方化學襲擊的情況,了解氣象、地形等,並及時通報。

破壞摧毀:採用各種手段,破壞敵方的化學武器和設施等。防護根據軍用毒劑的作用特點和中毒途徑,防護的基本原理是設法把人體與毒劑隔絕。同時保證人員能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如構築化學工事、器材防護等。

⑺ 怎麼防止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是以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有生力量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是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化學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逐步形成具有重要軍事意義的制式武器的。
首先防治化學武器要先能辨別化學毒劑,例如淡黃色是氯氣,淺綠是芥子氣,臭雞蛋味無色的一般是硫化氫等,這些高中的化學課本有介紹。液態和固態化學武器比較少,一般液態的主要投放於飲用水中,以硝酸鹽類型的慢性毒劑較多。
防止化學武器的有效方法也分為民間方法和軍方方法。
民用方法主要以洗消為主,用大量清水沖洗浸泡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可以配合使用少量的酸性或者鹼性物質,具體依照毒劑進行使用。例如Cl2氣體毒氣的防治可以用碳酸氫鈉(小梳打)溶液潑灑清洗,必要情況下可以服用少量的鹼鹽救治。由於大部分的化學毒劑比較輕,毒霧出現時可以彎腰低身防止吸入毒氣。且大部分的化學毒劑會與水發生反應,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這時候可以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逃生,其實這些很多都和火災的差不多。以上主要是氣態的毒劑。
對於液態毒劑的防護主要還是要避免和提前預防。如果發現水中有異味例如有火葯味和腥味就要注意了。水的顏色和沸點不正常:例如水怎麼都燒不開,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因為加入了毒劑之後導致水的沸點升高或者降低。一經發現最好滴入一點指示劑進行鑒別。一般的指示劑有石蕊溶液和PH試紙。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將花椰菜的汁水滴入問題水中。如果變色則說明有問題。蘋果汁也可以代替,但是效果不明顯。
軍方的防止措施十分全面,有洗消、預防、摧毀、偵測的全套設備。防護設備包括防護面具、防護服、防護斗篷,防護手套、防護靴套等。集體防護裝備是人群用於防止放射性塵埃、生物戰劑及毒劑氣溶膠等傷害的防護裝備,有噴射車、大型洗消車、水源過濾車、大型循環供水車等等。
以霧狀毒氣為例,軍方可以使用噴射車將其沖散輔助以灑消車進行稀釋。
偵測車輛上裝有各種化學毒劑、生物葯劑、放射性物質探測裝置。能夠對目標進行采樣分析。部分偵測車上裝備有防化機器人。發現疑似毒劑時可以執行回收、摧毀等作業。
消防隊、武警部隊、警察部門以及醫院方面都有相應的應急器械和應急措施。
總的來說,防止化學武器主要還是以防為主。若是以及沾染,那麼就算治,也是不得已之舉。

⑻ 有哪些對化學武器的防護

(1)迅速進入民防工事,不要隨意進出或走動。

(2)來不及進入民防工事的人員,採取個人防護並撤離染毒區。

(3)對中毒人員及時進行搶救。

首先要辨別毒劑種類,毒劑名稱,比如沙林、梭曼、維埃克斯等神經性毒劑。然後觀察主要中毒症狀,比如瞳孔縮小、出汗流淚、呼吸困難、全身痙攣等。通過辨別觀察之後,穿戴好防護器具,採取搶救措施,比如使用解磷針或阿托品等進行急救,必要時輔以人工呼吸。

窒息性毒劑、光氣、咳嗽、呼吸困難、氣喘咳粉紅色泡沫痰、皮膚發紫、窒息、佩戴防毒面具;撤離毒區,吸氧、保暖並保持安靜、糜爛性毒劑、芥子氣、路易氏氣、皮膚紅腫、起泡、潰爛、眼結膜發炎、胸悶穿戴防毒衣和防毒面具;用2%小蘇打水洗眼睛、皮膚消毒、失能性毒劑、畢茲、瞳孔散大、行動不穩、有幻覺、精神失常、佩戴防毒面具;急救可肌肉注射加蘭他敏等、全身中毒性毒劑、氫氰酸、氯化氰、口舌麻木、頭痛、呼吸困難、皮膚潮紅、瞳孔散大、強烈抽筋死亡、佩戴防毒面具;吸入亞硝酸異戊酯進行急救。

⑼ 化學武器的防護有哪兩類

全身防護和局部防護 只有刺激性毒劑可以局部防護以外 其他的毒劑必須全身進行防化處理

⑽ 人防文章——化學武器

  1. 化學武器素有「無聲殺手」之稱,它是主要以化學毒劑侵入人體,引發一系列中毒症狀,從而殺傷、疲憊敵有生力量及遲滯敵軍事行動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它包括裝有各種化學毒劑的化學炮彈、導彈和化學地雷、飛機布灑器、毒煙施放器以及某些二元化學炮彈等。

  2. 簡介:有生力量、牽制和擾亂對方軍事行動的有毒物質統稱為化學戰劑(chemicalwarfareagents,cwa)或簡稱毒劑。裝填有cwa的彈葯稱化學彈葯(chemical,munitions)。應用各種兵器,如步槍、各型火炮、火箭或導彈發射架、飛機等將毒劑施放至空間或地面,造成一定的濃度或密度從而發揮其戰斗作用。因此,化學戰劑、化學彈葯及其施放器材合稱為化學武器。而cwa則是構成化學武器的基本要素。

  3. 化學武器大規模使用始於19

    化學武器

    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wwⅠ)。使用的毒劑有氯氣、光氣、雙光氣、氯化苦、二苯氯胂、氫氰酸、芥子氣等多達40餘種,毒劑用量達12萬噸,傷亡人數約130萬,占戰爭傷亡總人數的4.6%。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義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亞時首次用空軍使用芥子氣和光氣,僅在1936年的1~4月間,中毒傷亡即達到1.5萬人,占作戰傷亡人數的1/3。

    第二次世界大戰(wwⅡ)期間在歐洲戰場,交戰雙方都加強了化學戰的准備,化學武器貯備達到了很高水平。各大國除加速生產和貯備原有毒劑及其彈葯外,並加強了新毒

    劑的研製。其中,取得實質性進展的

    則是神經性毒劑;在亞洲戰場,日本對我國多次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從wwⅡ結束至今,世界上局部戰爭和大規模武裝沖突不斷發生,其中被指控使用化學武器和被證實的有美侵朝戰爭、美侵越戰爭、原蘇聯入侵阿富汗等。80年代初開始的兩伊戰爭,伊拉克在進攻失利、失去主動權的緊急時刻使用化學武器對扭轉被動局面、最終實現停火發揮了重要作用。

    化學武器是國際公約禁止使用的非常規武器。如1899年和1907年的兩次海牙會議,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以及前不久(1993)聯大通過的全面禁止和徹底消毀化學武器公約等。我國政府和人民一貫主張禁止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嚴格恪守《公約》,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氣象條件對化學武器的使用效果影響很大。不利的氣象條件,如無風、風速過小(<1m/s)、風向不利或不定時,使用氣態毒劑就在受到很大限制;風速過大(如超過6m/s)毒劑雲團很快吹散,不易造成戰斗濃度,甚至無法使用。炎熱季節,毒劑蒸發快,有效時間隨之縮短;嚴寒季節,凝固點較高的毒劑則凍結失效。雨、雪可以起到沖刷、水解或暫時覆蓋毒劑的作用。

    空氣垂直穩定度對初生雲的毒劑濃度影響很大。對流時,染毒

    空氣迅速向高空擴散,不易造成戰斗

    濃度,有效殺傷時間和范圍會明顯縮小;逆溫時,空氣上下無流動,染毒空氣沿地面移動,並不斷流向散兵坑、溝壑、山谷等低窪處,此種情況下,毒劑濃度高、有效時間長、縱深遠;等溫是介於逆溫和對流之間的居中條件。地形、地物和地面植被對毒劑的使用也有一定影響。山巒或高大建築會阻礙染毒空氣的傳播,並改變傳播方向和速度。在復雜在山區、窪地、叢林地帶,毒劑滯留時間長、濃度高、殺傷范圍則相對縮小、如毒劑雲團傳播方向與山谷走向大致相同,危害縱深可以很遠。在平坦開闊地或海面。毒劑雲隨風運動,不受阻礙,並向周圍擴散,形成較大的殺傷范圍,但有效時間縮短。

    城市居民區因街道形狀、寬窄、方向不一,建築物高低、大小不等,風向、風速受影響的程度會有不同,毒劑雲團傳播和擴散就比較復雜。如街道方向與風向一致或交角不大於30°,風速4~8m/s,染毒空氣沿街道順利傳播;風向與街道交欠30~60°,染毒空氣則部分受阻;風向與街道交角60~90°時,氣流可越過低小房屋穿過街道;若是高層樓房,則有被擋回的可能。死胡同、小巷、拐角較多的街道、庭院及其背風處染毒空氣易被滯留。

    在居民區染毒空氣的流動還會受空氣垂直穩定度的影響。如白晝睛天,染毒空氣能沿向陽面的牆壁「上樓」。夜間,染毒空氣貼近街面運動,並可進入地下建築和工事內,樓上則較安全。

    化學襲擊的效果,還取決於以方化學防護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化學武器只能對毫無准備、缺乏訓練和防護設備差的部隊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對訓練有素、有著良好的防護的部隊來說,敵人就會考慮使用化學武器是否合算,並最終動搖敵人使用化學武器的決心或計劃。

    編輯本段種類化學武器是利用化學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疲憊敵有生力量,遲滯、困擾其軍事行動的各種武器、器材之總稱,它包括:

    1.毒劑又稱化學毒劑、化學戰劑、軍用毒劑,是軍事行動中

    以毒害作用殺傷人畜的化學物質。它

    是化學武器的基礎,對化學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著決定作用。目前外軍裝備的毒劑主要有6類14種。

    2.化學武器狹義的化學武器是指各種化學彈葯和毒劑布灑器。化學彈葯是指戰斗部內主要裝填毒劑(或二元化學武器前體)的彈葯。主要有化學炮彈、化學航彈、化學手榴彈、化學槍榴彈、化學地雷、化學火箭彈和導彈的化學彈頭等。由兩種以上可以生成毒劑的無毒或低毒的化學物質構成的武器稱為二元化學武器。化學物質分裝在彈體中由隔膜隔開的容器內,在投射過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質依靠旋轉或攪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劑。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1)爆炸分散型借炸葯爆炸使毒劑成氣霧狀或液滴狀分散。主要有化學炮彈、航彈、火箭彈、地雷等。

    (2)熱分散型借煙火劑、火葯的化學反應產生的熱源或高速熱氣流使毒劑蒸發、升華、形成毒煙(氣溶膠)、毒霧。主要有裝填固體毒劑的手榴彈、炮彈及裝填液體毒劑的毒霧航彈等。

    (3)布灑型利用高壓氣流將容器內的固體粉末毒劑、低揮發度液態毒劑噴出,使空氣、地面和武器裝備染毒。主要有毒煙罐、氣溶膠發生器、布毒車、航空布灑器和噴灑型彈葯等。

    化學武器按裝備對象可分為步兵化學武器,炮兵、導彈部隊化學武器和航空兵化學武器等三類。他們分別適用於小規模、近距離攻擊或設置化學障礙;快速實施突襲;集中的化學襲擊和化學縱深攻擊;以及靈活機動地實施遠距離、大縱深、大規模的化學襲擊。

    防化器材又稱防化裝備或「三防」裝備,是用於防核、化學、生物武器襲擊的偵檢、防護、洗消、急救的各種器材、裝備之總稱

    1.偵察器材通常由報警、偵毒、化驗器材和毒劑偵察車等組成。

    2.防護器材分為個人和集體防護器材。前者指用於個人

    防止毒劑、放射性灰塵和生

    物戰劑氣溶膠傷害的器材,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蓬、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集體防護器材包括永備工事、特種車輛的集防裝置、野戰掩蔽部、過濾通風設備等。

    3.洗消器材包括個人洗消設備、小(大)型洗消設備、核生化戰場上的供水設備等

    4.急救器材包括解磷針、次氯酸鈣懸浮液、一氯胺的乙醇溶液、氧氣等。

    編輯本段殺傷力通常,按化學毒劑的毒害作用把化學武器分為六類: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全身中毒性毒劑、失能性毒劑、刺激性毒劑、窒息性毒劑。

    1.神經性毒劑

    神經性毒劑為有機磷酸酯類衍生物,分為G類和V類神經毒。G類神經毒是指甲氟膦酸烷酯或二烷氨基氰膦酸烷酯類毒劑。主要代表物有塔崩、沙林、梭曼,V類神經毒是指S-二烷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烷酯類毒劑,主要代表物有維埃克斯(VX)。

    塔崩(Tabum)二甲胺基氰膦酸乙酯

    沙林(Sarin)甲氟膦酸異丙酯

    棱曼(Soman)甲氟膦酸特己酯

    維埃克斯(VX)S-(2-二異丙基氨乙基)-甲基硫代膦酸乙酯

    神經性毒劑的主要理化特性

    名稱塔崩沙林棱曼VX

    常溫狀態無色水樣液體,工

    業品呈紅棕色無色水樣液體無色水樣液體無色油狀液體

    氣味微果香味無或微果香味微果香味,工業品有樟腦味無或有硫醇味

    溶解度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可與水及多種有機溶劑互溶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

    水解作用緩慢生成HCN和無

    毒殘留物,加鹼和煮沸加快水解慢,生成HF和無毒殘留物,加鹼和煮沸加快水解很慢,生成HF和無毒殘留物,加鹼和煮沸加快水解很難,加鹼煮沸加快水解戰爭使用狀態蒸氣態或氣溶膠態蒸氣態或氣液滴態蒸氣態或氣液滴態液滴態或氣溶膠態

    神經性毒劑可通過呼吸道、眼睛、皮膚等進入人體,並迅速與膽鹼酶結合使其喪失活性,引起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出現瞳孔縮小、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肌肉震顫等症狀,重者可迅速致死。

    2.糜爛性毒劑

    糜爛性毒劑的主要代表物是芥子氣、氮芥和路易斯氣。

    糜爛性毒劑主要代表物的化學結構及主要理化特徵

    名稱芥子氣氮芥路易斯氣

    化學名2,2&cent;-二氯乙硫醚三氯三乙胺氯乙烯氯胂

    化學武器

    結構ClCH=CHAsCl2

    常溫狀態無色油狀液體,工業品呈棕褐色無色油狀液體,工業品呈淺褐色無色油狀液體,工業品呈深褐色

    氣味大蒜氣味微魚腥味天竺葵味

    溶解性: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

    戰爭使用狀態:液滴態或霧狀

    糜爛性毒劑主要通過呼吸道、皮膚、眼睛等侵入人體,破壞肌體組織細胞,造成呼吸道粘膜壞死性炎症、皮膚糜爛、眼睛剌痛畏光甚至失明等。這類毒劑滲透力強,中毒後需長期治療才能痊癒。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先後在我國13個省78個地區使用化學毒劑2000次,其中大部分是芥子氣。

    3.失能性毒劑

    失能性毒劑是一類暫時使人的思維和運動機能發生障礙從而喪失戰鬥力的化學毒劑。其中主要代表物是1962年美國研製的畢茲(BZ)。

    畢茲(二苯基羥乙酸-3-奎寧環酯),該毒劑為無嗅、白色或淡黃色結晶。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戰爭使用狀態為煙狀。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中毒。中毒症狀有:瞳孔散大、頭痛幻覺、思維減慢、反應獃痴等。

    4.刺激性毒劑

    是一類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的毒劑。按毒性作用分為催淚性和噴嚏性毒劑兩類。催淚性毒劑主要有氯苯乙酮、西埃斯。噴嚏性毒劑主要有亞當氏氣。

    刺激性毒劑代表物的化學結構和主要物理特性

    名稱西埃斯(CS)CN亞當氏氣

    化學名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苯氯乙酮吩砒嗪化氯

    常態白色晶體無色晶體金黃色晶體

    氣味無味荷花香味無味

    溶解度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難溶於水,難溶於有機溶劑

    戰爭使用狀態煙狀煙狀煙狀

    刺激性毒劑作用迅速強烈。中毒後,出現眼痛流淚、咳嗽噴嚏等症狀。但通常無致死的危險。

    5.全身中毒性毒劑

    全身中毒性毒劑是一類破壞人體組織細胞氧

    化功能,引起組織急性缺

    氧的毒劑,主要代表物有氫氰酸、氰氣等。

    氫氰酸(HCN)是氰化氫的水溶液。有苦杏仁味,可與水及有機物混溶。戰爭使用狀態為蒸氣狀,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中毒。其症狀表現為:惡心嘔吐、頭痛抽風、瞳孔散大、呼吸困難等,重者可迅速死亡。

    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曾用氫氰酸一類毒劑殘害了集中營里250萬戰俘和平民。

    6.窒息性毒劑

    窒息性毒劑是指損害呼吸器官,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氣的而造成窒息的一類毒劑。其代表物有光氣、氯氣、雙光氣、氯化氫等。

    光氣(COCl2)常溫下為無色氣體,有爛乾草或爛蘋果味。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

    中毒症狀分為4期:(1)刺激反應期(2)潛伏期(3)再發期(4)恢復期。

    在高濃度光氣中,中毒者在幾分鍾內由於反射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編輯本段戰斗狀態及致傷特點毒劑施放後發揮殺傷作用的狀態,叫毒劑的戰斗狀態。化學彈葯按其結構和使用方式可分為毒劑彈、毒煙罐和布灑器三類,分別通過爆炸分散法、加熱蒸發法和布灑法將毒劑

    迅速分散成能發揮殺傷作用的蒸氣(vap

    or,粒子直徑0.001~0.01μm)、煙(smoke)、霧(fog)、液滴(dropsordroplets)、微粉(st)等五種戰斗狀態。煙和霧統稱為氣溶膠(aerosol),粒子直徑為0.1~10μm(圖11-1)。毒劑的不同狀態決定其中毒途徑和必須採取的防護措施。不過毒劑施放後的戰斗狀態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兩種或多種狀態同時存在,其中常常是以某一戰斗狀態為主。化學武器致傷特點是由構成化學武器的基本要素—cwa所決定的。

    與常規武器比較,其特點有:(一)毒性作用強

    化學武器主要靠cwa的毒性發揮戰斗作用。化學戰劑多屬劇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殺傷力遠遠大於常規武器。據wwⅠ戰場對比統計,化學戰劑的殺傷效果為高爆炸葯的2~3倍。近代化學武器的發展,已使毒劑的毒性比wwⅠ所用毒劑的毒性高達數十乃至數百倍,因此在化學戰條件下可造成大批同類中毒傷員。

    (二)中毒途徑多

    常規武器主要靠彈丸或彈片直接殺傷人員。化學武器則可能通過毒劑的吸入、接觸、誤食等多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人員中毒。

    (三)持續時間長

    常規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間或彈片(丸)飛行時引起傷害。化學武器的殺傷作用不會在毒劑施放後立即停止。其持續時間取決於cwa的特性、襲擊方式和規模以及氣象、地形等條件。

    (四)殺傷范圍廣

    化學襲擊後的毒劑蒸氣

    或氣溶膠(初生雲)隨風傳播和擴散,使得毒劑的效力遠遠超過釋放點。故其殺傷范圍較常規武器大許多倍。

    染毒空氣能滲入要塞、塹壕、坑道、建築物、甚至裝甲車輛、飛機和艦艙內,從而發揮其殺傷作用。換言之,對於常規武器具有一定防護能力的地域和目標,使用化學武器顯然

    更為有效。化學武器的這種擴散「搜索」能力,不需高度精確的施放手段。因此對確切方位不能肯定的小目標的襲擊,使用化學武器比使用常規武器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編輯本段防護化學武器雖然殺傷力大,破壞力強,但由於使用時受氣候、地形、戰情等的影響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同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一樣,化學武器也是可以防護的。其防護措施主要有:探測通報、破壞摧毀、防護、消毒、急救。探測通報採用各種現代化的探測手段,弄清敵方化學襲擊的情況,了解氣象、地形等,並及時通報。

    破壞摧毀採用各種手段,破壞敵方的化學武器和設施等。

    防護根據軍用毒劑的作用特點和中毒途徑,防護的基本原理是設法把人體與毒劑隔絕。同時保證人員能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如構築化學工事、器材防護(戴防毒面具、穿防毒衣)等。

    防毒面具分為過濾式和隔絕式兩種,過濾式

    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導氣管、濾毒罐等組成。濾毒罐內裝有濾煙層和活性炭。濾煙層由紙漿、棉花、毛絨、石棉等纖維物質製成,能阻擋毒煙、霧,放射性灰塵等毒劑。活性炭經氧化銀、氧化鉻、氧化銅等化學物質浸漬過,不僅具有強吸附毒氣分子的作用,而且有催化作用,使毒氣分子與空氣及化合物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轉化為無毒物質。隔絕式防毒面具中,有一種化學生氧式防毒面具。它主要由面罩,生氧罐,呼吸氣管等組成。使用時

    ,人員呼出的氣體經呼氣管進入生氧罐,其中的水汽被吸收,二氧化碳則與罐中的過氧化鉀和過氧化鈉反應,釋放出的氧氣沿吸氣管進入面罩。其反應式為:

    2Na2O2+2CO2=2Na2CO3+O2&shy;

    2K2O2+2CO2=2K2CO3+O2&shy;消毒主要是對神經性毒劑和糜爛性毒劑染毒的人、水、糧食、環境等進行消毒處理。

    急救針對不同類型毒劑的中毒者及中毒情況,採用相應的急救葯品和器材進行現場救護,並及時送醫院治療。

    編輯本段禁止化學武器公約1993年1月13日,國際社會締結了《關於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Proction,),簡稱《禁止化學武器公約》(--CWC),它是第一個全面禁止、徹底銷毀一整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具有嚴格核查機制的國際軍控條約,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草案是由負責裁軍事務的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經過長達20多年的艱苦談判後於1992年9月定稿,並於1992年11月30日由第47屆聯大一致通過,1997年4月29日生效。

    《禁止化學武器公

    約》包括24個條款和3個附件。主要內容是簽約國將禁止使用、生產、購買、儲存和轉移各類化學武器;將所有化學武器生產設施拆除或轉作他用;提供關於各自化學武器庫、武器裝備及銷毀計劃的詳細信息;保證不把除莠劑、防暴劑等化學物質用於戰爭目的等。條約中還規定由設在海牙的一個機構經常進行核實。這一機構包括一個由所有成員國組成的會議、一個由41名成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和一個技術秘書處。公約規定所有締約國應在2012年4月29日之前銷毀其擁有的化學武器。

    1993年1月13至15日,此公約的簽字儀式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120多個國家的外長或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包括中國在內的130個國家簽署了該公約。此後,公約轉到聯合國總部紐約繼續開放簽署。禁化武組織現有183個締約國。公約審議大會每5年舉行一次,旨在全面審議公約實施情況及科技發展對履約的影響,並制定未來5年的履約計劃。迄今已證實銷毀2.4萬噸化學武器,占申報儲存化學武器的33%。擁有化學武器的兩個主要國家俄羅斯和美國銷毀化武的期限是2012年4月,俄羅斯已經銷毀22%,美國銷毀46%。印度銷毀了84%。預計利比亞將於2011年銷毀其擁有的化武。1997年4月,中國批准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成為該公約的原始締約國。

    去網路看吧。清晰很多


閱讀全文

與神經性化學武器如何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