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叫化學武器常見軍用毒劑有哪些
用於戰爭,以毒害作用殺傷人員、牲畜並毀壞植物的有毒物質叫做毒劑。裝有並能施放毒劑的武器、運輸工具,總稱為化學武器。 毒劑種類繁多,按其作用可分為七類: (1)神經性毒劑:是指破壞人體神經系統正常功能的毒劑。包括沙林、梭曼、維埃克斯; (2)糜爛性毒劑:是指糜爛皮膚和傷害各部器官的毒劑。主要是芥子氣、路易氏氣; (3)窒息性毒劑:是指傷害肺部使人員缺氧窒息的毒劑。主要有光氣等; (4)全身中毒性毒劑:是指破壞人體組織細胞的氧化功能的毒劑。主要有氫氰酸和氯化氰。 (5)刺激性毒劑:是一類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的毒劑。主要有苯氯乙酮和希埃斯等; (6)失能性毒劑:是指使人的思維和運動機能發生障礙,暫時失去戰鬥力的劑。主要有畢茲; (7)植物殺傷劑:是指使植物枝葉脫落、枯死的化學物質,用來破壞森林、莊稼,人員誤食染毒水或過多接觸染毒物體時也可引起中毒。
Ⅱ 92.化學武器主要包括哪些種類
化學武器的種類及其毒害作用
通常,按化學毒劑的毒害作用把化學武器分為六類: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全身中毒性毒劑、失
能性毒劑、刺激性毒劑、窒息性毒劑
1.神經性毒劑
神經性毒劑為有機磷酸酯類衍生物,分為G類和V類神經毒。G類神經毒是指甲氟膦酸烷酯或二烷氨基氰
膦酸烷酯類毒劑。主要代表物有塔崩、沙林、棱曼,V類神經毒是指S-二烷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烷酯類
毒劑,主要代表物有維埃克斯(VX)。
糜爛性毒劑主要通過呼吸道、皮膚、眼睛等侵入人體,破壞肌體組織細胞,造成呼吸道粘膜壞死性炎
症、皮膚糜爛、眼睛剌痛畏光甚至失明等。這類毒劑滲透力強,中毒後需長期治療才能痊癒。抗日戰爭期
間,侵華日軍先後在我國13個省78個地區使用化學毒劑2000次,其中大部分是芥子氣。
3.失能性毒劑
失能性毒劑是一類暫時使人的思維和運動機能發生障礙從而喪失戰鬥力的化學毒劑。其中主要代表物
是1962年美國研製的畢茲(BZ)。畢茲(二苯基羥乙酸-3-奎寧環酯),該毒劑為無嗅、白色或淡黃色結晶。不
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戰爭使用狀態為煙狀。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中毒。中毒症狀有:瞳孔散大、頭痛幻
覺、思維減慢、反應獃痴等。
4.刺激性毒劑是一類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的毒劑。按毒性作用分為催淚性和噴嚏性毒劑兩類。催淚性
毒劑主要有氯苯乙酮、西埃斯。噴嚏性毒劑主要有亞當氏氣。 刺激性毒劑作用迅速強烈。中毒後,出現眼
痛流淚、咳嗽噴嚏等症狀。但通常無致死的危險。
5.全身中毒性毒劑
全身中毒性毒劑是一類破壞人體組織細胞氧化功能,引起組織急性缺氧的毒劑,主要代表物有氫氰酸
、氯化氫等。
氫氰酸(HCN)是氰化氫的水溶液。有苦杏仁味,可與水及有機物混溶,戰爭使用狀態為蒸氣狀,主要通
過呼吸道吸入中毒,其症狀表現為:惡心嘔吐、頭痛抽風、瞳孔散大、呼吸困難等,重者可迅速死亡。二
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曾用氫氰酸一類毒劑殘害了集中營里250萬戰俘和平民。
氯化氫(HCl)的毒性與氫氰酸類似。
6.窒息性毒劑
窒息性毒劑是指損害呼吸器官,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氣的而造成窒息的一類毒劑。其代表物有光氣、氯
氣、雙光氣等。 光氣(COCl2)常溫下為無色氣體,有爛乾草或爛蘋果味。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中
毒症狀分為4期:(1)刺激反應期(2)潛伏期(3)再發期(4)恢復期。在高濃度光氣中,中毒者在幾分鍾內由於
反射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Ⅲ 化學武器的種類包括什麼
(1)爆炸分散型借炸葯爆炸使毒劑成氣霧狀或液滴狀分散。主要有化學炮彈、航彈、火箭彈、地雷等。
(2)熱分散型借煙火劑、火葯的化學反應產生的熱源或高速熱氣流使毒劑蒸發、升華、形成毒煙(氣溶膠)、毒霧。主要有裝填固體毒劑的手榴彈、炮彈及裝填液體毒劑的毒霧航彈等。
(3)布灑型利用高壓氣流將容器內的固體粉末毒劑、低揮發度液態毒劑噴出,使空氣、地面和武器裝備染毒。主要有毒煙罐、氣溶膠發生器、布毒車、航空布灑器和噴灑型彈葯等。
Ⅳ 有核武器,有化學武器還是什麼武器的種類
核武器,有化學武器還有生物武器。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指用來大規模屠殺的武器,一般針對的是平民,但是也可以針對軍事人員。它包括三類武器:核武器(包括放射性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
生物戰劑是軍事行動中用以殺死人、牲畜和破壞農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的統稱。舊稱細菌戰劑。生物戰劑是構成生物武器殺傷威力的決定因素。致病微生物一旦進入機體(人、牲畜、生物武器標識等)便能大量繁殖,導致破壞機體功能、發病甚至死亡。它還能大面積毀壞植物和農作物等。生物戰劑的種類很多,據國外文獻報道,可以作為生物戰劑的致命微生物約有160種之多,但就具有引起疾病能力和傳染能力的來說就為數不算很多。
現代生物戰劑按照形態和病理主要分六大類:
一、病毒類,如天花病毒、各種馬腦炎病毒、熱病毒等;
二、細菌類,主要有炭疽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等,這是二戰前後使用得最多的生物戰劑;
三、立克次氏體類,一種能導致斑疹傷寒、戰壕熱等流行疾病的特殊病原體;
四、衣原體類,主要有鳥疫衣原體;
五、真菌類,主要有球孢子菌、組織孔孢漿菌等;
六、毒素類,主要有葡萄球腸毒素、葡萄球菌糖毒素、肉毒桿菌毒素、真菌毒素等。
Ⅳ 化學武器有什麼特點
化學武器是一種大規模殺傷武器。與常規武器相比,它有以下特點:
(1)殺傷范圍廣、擴散速度快、威力大。據統計,作戰使用5噸神經性毒劑沙林(GB),其殺傷范圍可達260平方千米,與一枚當量為2000萬噸的熱核武器相當。
(2)殺傷途徑多。毒劑一般以氣溶膠、液滴形式使用,可通過皮膚、呼吸道、傷口直接殺傷人畜,也可經由水、食物間接造成傷害。多數爆炸型化學彈葯還有破片殺傷作用。
(3)作用持續時間長。殺傷作用可延續幾分鍾、幾小時,甚至幾天、幾十天。
(4)種類多,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達到不同的戰略、戰役企圖和戰術效果。
(5)只殺傷人員和生物,不破壞武器裝備和軍事設施。這些裝備經洗消後仍可使用。
(6)與研製生產核武器相比,化學武器所需的技術水平、設備及經費均大大降低,更易於大規模生產、裝備。據統計,當量為400萬噸級的氫彈,按彈重計算,每噸生產費約為100萬美元,而沙林毒劑彈每噸僅需1萬美元。一些無力發展核武器的國家,為維護本國的利益常發展化學武器。因此,化學武器被人稱為「窮國的原子彈」。另一方面,其作戰效費比高。按每平方千米面積上造成大量殺傷的成本費計算,常規武器為2000美元,核武器為800美元,神經性毒劑化學武器僅為600美元。
(7)受氣象、地形條件影響較大。大風、大雨、大雪和近地層空氣的對流,都會嚴重削弱毒劑的殺傷效果,風向還可能造成毒劑對己方人員的危害。
Ⅵ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爆炸分散型:借炸葯爆炸使毒劑成氣霧狀或液滴狀分散。主要有化學炮彈、航彈、火箭彈、地雷等。
熱分散型:借煙火劑、火葯的化學反應產生的熱源或高速熱氣流使毒劑蒸發、升華、形成毒煙(氣溶膠)、毒霧。主要有裝填固體毒劑的手榴彈、炮彈及裝填液體毒劑的毒霧航彈等。
布灑型:利用高壓氣流將容器內的固體粉末毒劑、低揮發度液態毒劑噴出,使空氣、地面和武器裝備染毒。主要有毒煙罐、氣溶膠發生器、布毒車、航空布灑器和噴灑型彈葯等。
填充毒劑的炮彈
Ⅶ 化學武器都包括哪些
化學武器是利用化學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疲憊敵有生力量,遲滯、困擾其軍事行動的各種武器、器材之總稱,它包括:
毒劑又稱化學毒劑、化學戰劑、軍用毒劑,是軍事行動中以毒害作用殺傷人畜的化學物質。它是化學武器的基礎,對化學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著決定作用。目前外軍裝備的毒劑主要有6類14種。
化學武器狹義的化學武器是指各種化學彈葯和毒劑布灑器。化學彈葯是指戰斗部內主要裝填毒劑(或二元化學武器前體)的彈葯。主要有化學炮彈、化學航彈、化學手榴彈、化學槍榴彈、化學地雷、化學火箭彈和導彈的化學彈頭等。由兩種以上可以生成毒劑的無毒或低毒的化學物質構成的武器稱為二元化學武器。化學物質分裝在彈體中由隔膜隔開的容器內,在投射過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質依靠旋轉或攪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劑。
Ⅷ 化學武器按什麼分類的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1)爆炸分散型。借炸葯爆炸使毒劑成氣霧狀或液滴狀分散。主要有化學炮彈、航彈、火箭彈、地雷等。
(2)熱分散型。借煙火劑、火葯的化學反應產生的熱源或高速熱氣流使毒劑蒸發、升華、形成毒煙(氣溶膠)、毒霧。主要有裝填固體毒劑的手榴彈、炮彈及裝填液體毒劑的毒霧航彈等。
(3)布灑型。利用高壓氣流將容器內的固體粉末毒劑、低揮發度液態毒劑噴出,使空氣、地面和武器裝備染毒。主要有毒煙罐、氣溶膠發生器、布毒車、航空布灑器和噴灑型彈葯等。
化學武器按裝備對象可分為步兵化學武器,炮兵、導彈部隊化學武器和航空兵化學武器三類。他們分別適用於小規模、近距離攻擊或設置化學障礙;快速實施突襲;集中的化學襲擊和化學縱深攻擊;以及靈活機動地實施遠距離、大縱深、大規模的化學襲擊。
Ⅸ 恐怖分子的化學武器裡面有什麼
又稱化學毒劑、化學戰劑、軍用毒劑,是軍事行動中以毒害作用殺傷人畜的化學物質。它是化學武器的基礎,對化學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著決定作用。外軍裝備的毒劑主要有6類14種。
按化學毒劑的毒害作用把化學武器分為六類: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全身中毒性毒劑、失能性毒劑、刺激性毒劑、窒息性毒劑。
(1).神經性毒劑
神經性毒劑為有機磷酸酯類衍生物,分為G類和V類神經毒。G類神經毒是指甲氟膦酸烷酯或二烷氨基氰膦酸烷酯類毒劑。主要代表物有塔崩、沙林、梭曼,V類神經毒是指S-二烷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烷酯類毒劑,主要代表物有:維埃克斯(VX)、塔崩(Tabum) 二甲胺基氰膦酸乙酯、沙林(Sarin) 甲氟膦酸異丙酯、梭曼(Soman) 甲氟膦酸特己酯、維埃克斯(VX) S-(2-二異丙基氨乙基)-甲基硫代膦酸乙酯
(2).糜爛性毒劑
糜爛性毒劑的主要代表物是芥子氣、氮芥和路易斯氣。
(3).失能性毒劑
失能性毒劑是一類暫時使人的思維和運動機能發生障礙從而喪失戰鬥力的化學毒劑。其中主要代表物是1962年美國研製的畢茲(BZ)。畢茲(二苯基羥乙酸-3-奎寧環酯),該毒劑為無嗅、白色或淡黃色結晶。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戰爭使用狀態為煙狀。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中毒。中毒症狀有:瞳孔散大、頭痛幻覺、思維減慢、反應獃痴等。
(4).刺激性毒劑
是一類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的毒劑。按毒性作用分為催淚性和噴嚏性毒劑兩類。催淚性毒劑主要有氯苯乙酮、西埃斯。噴嚏性毒劑主要有亞當氏氣。
(5).全身中毒性毒劑
全身中毒性毒劑是一類破壞人體組織細胞氧化功能,引起組織急性缺氧的毒劑,主要代表物有氫氰酸、氰氣等。
(6).窒息性毒劑
窒息性毒劑是指損害呼吸器官,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氣的而造成窒息的一類毒劑。其代表物有光氣、氯氣、雙光氣、氯化氫等。
化學武器
狹義的化學武器是指各種化學彈葯和毒劑布灑器。化學彈葯是指戰斗部內主要裝填毒劑(或二元化學武器前體)的彈葯。主要有化學炮彈、化學航彈、化學手榴彈、化學槍榴彈、化學地雷、化學火箭彈和導彈的化學彈頭等。由兩種以上可以生成毒劑的無毒或低毒的化學物質構成的武器稱為二元化學武器。化學物質分裝在彈體中由隔膜隔開的容器內,在投射過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質依靠旋轉或攪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劑。(化學武器毒氣種類:芥子氣、路易氏氣、催淚瓦斯乙基溴、光氣、氯氣)。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1)爆炸分散型 借炸葯爆炸使毒劑成氣霧狀或液滴狀分散。主要有化學炮彈、航彈、火箭彈、地雷等。
(2)熱分散型 借煙火劑、火葯的化學反應產生的熱源或高速熱氣流使毒劑蒸發、升華、形成毒煙(氣溶膠)、毒霧。主要有裝填固體毒劑的手榴彈、炮彈及裝填液體毒劑的毒霧航彈等。
(3)布灑型 利用高壓氣流將容器內的固體粉末毒劑、低揮發度液態毒劑噴出,使空氣、地面和武器裝備染毒。主要有毒煙罐、氣溶膠發生器、布毒車、航空布灑器和噴灑型彈葯等。
化學武器按裝備對象可分為步兵化學武器,炮兵、導彈部隊化學武器和航空兵化學武器等三類。他們分別適用於小規模、近距離攻擊或設置化學障礙;快速實施突襲;集中的化學襲擊和化學縱深攻擊;以及靈活機動地實施遠距離、大縱深、大規模的化學襲擊。
Ⅹ 武器的詳細分類
武器分類有:冷兵器,槍械,化學武器,新概念武器,生物武器,核武器。
1,冷兵器
冷兵器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 而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2,槍械
槍械指利用火葯燃氣能量發射彈丸,口徑小於20毫米(大於20毫米定義為"火炮")的身管射擊武器。以發射槍彈,打擊無防護或弱防護的有生目標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也是其他兵種的輔助武器。
3,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是通過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彈、炮彈或導彈)釋放有毒化學品或稱化學戰劑。化學武器通過包括窒息、神經損傷、血中毒和起水皰在內的令人恐怖的反應殺傷人類。
4,新概念武器
新概念武器指與傳統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殺傷破壞力和作戰方式上都有本質區別,尚處於研製或探索之中的一類新型武器。
5,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戰劑殺傷有生力量和破壞植物生長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生物戰劑包括立克次體、病毒、毒素、衣原體、真菌等。
6,核武器
核武器利用能自持進行的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時釋放的巨大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有大規模毀傷破壞效應的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