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學實驗結束後的廢棄物不是會污染環境嗎都會怎麼處理
實驗的廢棄物是可以分類處理的,一種是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廢紙、玻璃、金屬、和布料等,可以回收的垃圾就做可回收處理。
還有一類是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過期的葯品等是需要特殊處理的,如果處理不好,會產生危害。
一些固體廢棄物垃圾,如廢棄標本、針頭刀片、油污和發酵廢污等會根據具體領域進行具體處置。
『貳』 化學實驗後的廢棄物怎樣處理
最好的方法是作一個專用箱子永久封存。不能掩埋,不能燒毀,不能沖入下水道。只能封存,等時間來消退葯品的性能。
『叄』 做化學實驗時,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1.實驗前的准備工作很重要,試驗前要准備充分,拿到任務應當進行簡單的思考,將試驗需要的各種試劑、試液、儀器以及試驗的流程、注意事項、以前試驗當中遇到的問題等想清楚,准備好,免得到時少東少西,自亂陣腳。第一次新實驗的話最好請教一下做過類似實驗的人,對於不常做的實驗最好做一份詳盡的試驗流程圖做時貼在試驗台前,需要特別加以注意的地方要特別標注,可以隨時參照。
2.保持實驗室整潔。做完實驗做到葯品歸位,用過的儀器等恢復原樣,不能做到哪裡攤到哪裡,永遠把你的實驗檯面保持干凈,不但是為了讓你得到很好的結果,更是為了你自己的心情做實驗不能做到整潔。實驗時養成隋手清理的習慣。東西從哪來的再放回哪去,方便自己也方便同事。
3. 消煮後的原液做完後不要急著倒掉,最好等數據算出再倒掉,這樣遇異常數據或超標數據,不用重復消煮就可以復檢。
4.不管你裝的什麼溶液,還是用什麼容器裝,都要寫一個標簽貼上或者用記號筆標識,以免拿錯。但是要注意的是有用記號筆標記的,如果質量不過關,一不小心,遇有機試劑或者水就突然不見了,然後,就對N個瓶子想啊想啊。。。多在瓶上寫幾個號或貼標簽。
5.有時,配置的溶液過了使用期限,但因不會有太大影響,有時難免會偷懶,這就不是個好習慣,有時稱樣隨便找張紙就記錄樣重,過後又找不到此張紙。
6.微生物試驗後,培養基不能隨生活垃圾丟棄,要做滅菌處理。
7. 試驗完成後應當立即對數據進行處理,並與以前試驗結果進行對比,如果有差異,應當立即找出原因並記錄,留待以後查詢、對比。定時對試驗數據、結果進行匯總,找出規律,做出總結。
8.用完天平,不即時清掃,特別是一些有腐蝕性的東西,不馬上清理,嚴重損壞天平天平室,稱量時開門出進,不輕開關門。
9.現在很多實驗數據都在電腦中,最好,隔一段時間備份一下,免得萬一電腦故障以前的數據全部丟失,損失慘重。
10.在做實驗的時候不要和同事聊天。特別是在定容或者是滴定的時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一不小心就過了。
11.不能找捷徑:比如,測量或定容時大概或草草了事。
12.特別強調在做分析的時候,如果出現異常現象或數據,儀器出現故障時的提示對話框內容一定要記錄,這對分析問題很有參考意義。
13.對所使用的儀器相關的易耗品必需心中有數,需要的應提前做好購買准備,切勿在易耗品用盡後才發現。
14.加入試劑之前,把它混勻一下,以免放置時間長了濃度不均做完實驗。
15.移液槍頭吸完後馬上從移液器上取下來,以免忙亂的時候又以同一槍頭汲取另一種試劑,移液槍用完之後要歸到最大計量的位置,防止久而久之彈簧失去彈性,在用槍時務必注意輕輕吸液,以免吸到槍裡面,很容易就會將槍腐蝕了,而且容易污染以後的實驗。不用時不要一直拿在手裡,不可以倒過來(特別是裡面還有液體的時候)。做標准曲線或需要連續准確加液最好用移液管加,因為,移液槍連續加液,彈簧變熱會使移液產生偏差。
16.16.在冰箱中反復凍融會使字跡模糊,可以再用透明膠帶紙貼在字外面。
17.一次最好只跟改一個實驗條件,不然就搞不清楚到底是哪個條件改變影響了實驗結果我覺得做實驗最重要的是耐心和細致。還有一點,就是要做到不恥下問。
18.存放在圓底燒瓶中的液體樣品,應保證好樣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放置,有時一不小心,則可能前功盡棄、欲哭無淚。
19.冰箱里的瓶子一定要規范放置,貼好標簽(用記號筆是靠不住的,哪怕是幾天也有可能掉色),否則,過不了多久誰都記不住,就要清理,如果,誤倒了重要的產物,很麻煩。玻璃儀器掉了滑落,無論多重要都不要用手去接。
20.每次稱量葯品或量試劑的時候,打開葯品瓶,蓋子應該翻過來放在桌子上,而不應該直接扣在桌面上。
純手打,望採納
『肆』 化學實驗後的廢液如何處理
根據化學實驗室廢水的分類可為:無機廢水、有機廢水和綜合廢水三大類。無機廢水含有重金屬的汞、鉛、鉻及砷化物、氟化物等,有機廢水主要含有酚、苯、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致癌物質,綜合廢水是指廢水中既含有機污染物,又含無機污染物,並且兩者含量都很大。大多數實驗廢水是綜合廢水,處理這些廢水,要因水而宜。
由於實驗室廢水污染物是多種多樣的,本公司為你們意見三大處理方法。
1.混凝沉澱法:通過壓縮微顆粒表面雙電層、降低界面電位、電中和等電化學。將污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和可絮凝的其他物質凝聚成絮團。最後經過沉降設備過濾掉絮團從而達到水的清澈。
2.半透膜法:是指一種可以讓小分子物質通過而大分子物質的一種膜的總稱。
3.反滲透法:指的是在半透膜的原水一側施加比溶液滲透壓高的外界壓力,原水透過半透膜時,只允許水透過,其他物質不能透過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過程。
『伍』 化學實驗完畢 ,應將儀器如何處理
做完實驗要將廢液、廢渣倒入指定位置,然後將儀器清洗干凈,放回到原處,(哪拿的放回到哪)
清洗一般用試管刷就可以了
『陸』 化學實驗後物品該怎麼整理
儀器的話要清洗(有時老師不讓你清洗,那就聽他的),試劑瓶要按照取時的順序整理好,但是已經取出的葯品不論是否用過了都不許再放回試劑瓶,這點切記,反應後的廢液倒入廢液缸不要直接倒進水池裡,有些廢液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比如銀氨溶液會產生爆炸物質)要聽從統一安排,去離子水要節省使用,其他的也不需要太注意什麼了。一般情況下給你的試管等儀器是夠用的,可以在最後實驗結束後在同一清洗,葯品的話用一種拿一種這樣你跟前也不會太亂。
『柒』 化學實驗完畢後,對儀器的正確處理方法是
收拾一起啊
對一些葯品的回收
對一些不必要回收的葯品
進行處理後排放
常用洗滌試管的工具是試管刷
祝你學習進步!
『捌』 如果做完化學實驗後沒說完結論怎麼辦
如果是用實驗數據完成實驗,實際是已經有實驗結論了。如果是驗證實驗獲操作基本功訓練,是需要進行實驗討論是的「總結」,相當於實驗結論。
也可以及時再進行深入系統繼續總結。對此,也可以在下一次的實驗報告里,進行說明,也是學習好化學、提高學習成績的好辦法。
『玖』 化學實驗完畢,儀器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儀器要按照在操作規程將使用完的葯品存放好,使用過的器皿清洗干凈,儀器整個流路清洗干凈,電源關閉,重要部件需要特別存放的也要按要求存放好,每個儀器都有附帶的使用說明,仔細按照說明操作就可以了
『拾』 化學做完實驗後的廢液不是倒入指定容器嗎然後又將怎麼處理呢回收到哪裡才無污染呢我很好奇
為防止實驗室的污染擴散,污染物的一般處理原則為:分類收集、存放,分別集中處理。盡可能採用廢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燒處理,在實際工作中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測,盡可能減少廢物量、減少污染。廢棄物排放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排放標准。 化學類廢物 一般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稀釋排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通過與氧充分燃燒或吸收處理後才能排放。 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一般廢液可通過酸鹼中和、混凝沉澱、次氯酸鈉氧化處理後排放,有機溶劑廢液應根據性質進行回收。 處理方法: ①硫化物共沉澱法:先將含汞鹽的廢液的pH值調至8-10,然後加入過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澱。再加入FeSO4(共沉澱劑),與過量的S2-生成FeS沉澱,將懸浮在水中難以沉澱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澱.然後靜置、分離,再經離心、過濾,濾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 ②還原法:用銅屑、鐵屑、鋅粒、硼氫化鈉等作還原劑,可以直接回收金屬汞。 含鎘廢液的處理 ①氫氧化物沉澱法:在含鎘的廢液中投加石灰,調節pH值至10.5以上,充分攪拌後放置,使鎘離子變為難溶的Cd(OH)2沉澱.分離沉澱,用雙硫腙分光光度法檢測濾液中的Cd離子後(降至0.1mg/L以下),將濾液中和至pH值約為7,然後排放。 ②離子交換法:利用Cd2+離子比水中其它離子與陽離子交換樹脂有更強的結合力,優先交換. 含鉛廢液的處理 在廢液中加入消石灰,調節至pH值大於11,使廢液中的鉛生成Pb(OH)2沉澱.然後加入Al2(SO4)3(凝聚劑),將pH值降至7-8,則Pb(OH)2與Al(OH)3共沉澱,分離沉澱,達標後,排放廢液。 含砷廢液的處理 在含砷廢液中加入FeCl3,使Fe/As達到50,然後用消石灰將廢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氫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澱的吸附作用,除去廢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離沉澱,達標後,排放廢液。 含酚廢液的處理 酚屬劇毒類細胞原漿毒物,處理方法:低濃度的含酚廢液可加入次氯酸鈉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濃度的含酚廢液,可通過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萃取,經調節pH值後進行蒸餾回收.處理後的廢液排放。 綜合廢液處理 用酸、鹼調節廢液PH為3-4、加入鐵粉,攪拌30min,然後用鹼調節p H為9左右,繼續攪拌10min,加入硫酸鋁或鹼式氯化鋁混凝劑、進行混凝沉澱,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澱於廢渣方式處理。 生物類廢物 生物類廢物應根據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地點,專人分類收集進行消毒、燒毀處理,日產日清。 液體廢物一般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固體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處理、一律及時焚燒。固體非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滿足消毒條件後作最終處置。 一次性使用的製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後放入污物袋內集中燒毀。 可重復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後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廢棄。 盛標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後用洗滌劑及流水刷洗、瀝干;用於微生物培養的,用壓力蒸汽滅菌後使用。 微生物檢驗接種培養過的瓊脂平板應壓力滅菌30min,趁熱將瓊脂倒棄處理。 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樣品,加漂白粉攪拌後作用2-4h,倒入化糞池或廁所。或者進行焚燒處理。 放射性廢棄物 一般實驗室的放射性廢棄物為中低水平放射性廢棄物,將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廢物收集在專門的污物桶內,桶的外部標明醒目的標志,根據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分別採用貯存一定時間使其衰變和化學沉澱濃縮或焚燒後掩埋處理。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碘131、磷32等)的廢棄物,用專門的容器密閉後,放置於專門的貯存室,放置十個半衰期後排放或者焚燒處理。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較長(如:鐵59、鑽60等)的廢棄物,液體可用蒸發、離子交換、混凝劑共沉澱等方法濃縮,裝入容器集中埋於放射性廢物坑內。 很多很多,反正是分類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