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上出有效的初中化學課
建構結構化知識體系,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方法和必要途徑,有利於完善教師的授課實踐,提升教師的化學專業素養,有利於學生對化學知識體系有清晰明了的認識和掌握,促進初中化學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建構結構化知識體系優化初中化學課教學,是當前化學教育教學中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一、善於思考,發現問題,梳理基礎理論知識
建構結構化知識體系,優化初中化學課教學,首先需要學生善於思考,發現問題,對化學基本知識進行梳理和掌握。一方面,在初中化學授課實踐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並積極思考。對於生活中發現的化學問題要進行思考,勇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歷史上的化學重大發現和進展多是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提出問題,繼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化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和進步的。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在提出質疑的同時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另一方面,要在授課實踐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和化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基本知識進行梳理以便熟練地掌握,這是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的基礎。進行預習是學生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自己預先進行課本上化學知識的熟悉過程,有利於學生自己在學習時發現問題,做好上課的准備。教師講解後要提醒學生做好復習工作,梳理知識脈絡,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例如,在進行「質量守恆定律」授課之前,我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對基礎知識和老師將要上課的內容有所了解和准備,讓學生整理好自己不懂的問題,通過上課解決問題。比如,學生預習後的疑問主要有:為什麼蠟燭燃燒後質量會變小?為什麼銅加熱後質量會增加?化學反應後質量是否會發生變化?如果變化,條件和原因是什麼等。然後通過上課解決自己的問題,掌握質量守恆定律的基本知識並進行梳理和掌握。
二、勇於探究,積極實驗,實踐驗證基本原理
建構結構化知識體系,優化初中化學課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勇於探究,積極進行實驗,用實踐來驗證化學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構建結構化的知識體系,促進化學學科的學習。一方面,進行實驗前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做好實驗設計,規劃好實驗步驟,准備好實驗工具,為實驗的進行做好充足的准備。在整個化學實驗過程中,採取的實驗設計步驟一般是: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用科學的方法探索化學的理論與實踐。實驗時要注意安全,嚴格按照教師的引導和書本上的步驟進行,做好實驗安全工作。另一方面,實驗要靈活變通,採用多種實驗方法。例如,在進行「質量守恆定律」的實驗時,在進行實驗前,我和學生共同制定了實驗設計和實驗方案,讓學生參與制定有利於加深學生印象。實驗前提醒學生注意實驗安全和遵守實驗時的規章制度。實驗時讓學生整理好天平、燒杯、酒精燈、白磷和硫酸銅溶液等實驗器材與物品,讓同學們進行兩組實驗,即白磷燃燒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質量變化實驗,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與課本結論進行對比看是否吻合,驗證結論。
三、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歸納總結完善體系
建構結構化知識體系,優化初中化學課教學,還需要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歸納總結完善化學知識體系。學生可以通過已經學習的知識和進行過的實驗,聯系實際,進行類推,充分拓展理論視野,聯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其他類似問題。另外,學生要學會舉一反三,學習要靈活多變,充分發揮想像力,這樣化學學習會更加輕松、有趣和實用。例如,在做完「質量守恆定律」的白磷燃燒、鐵釘與硫酸銅反應的實驗後,可以舉一反三,做一下拓展探究實驗,比如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前後的質量變化實驗,進一步驗證結論。另外,得出來的結論還可以延伸到其他問題中去,比如水和酒精混合,質量是否不變?高錳酸鉀加熱後質量變化如何……
綜上所述,本文以「質量守恆定律」的教學為例,從善於思考,發現問題,梳理基礎理論知識;勇於探究,積極實驗,實踐驗證基本原理;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歸納總結完善體系等幾個層面,分析了如何建構結構化知識體系,優化初中化學課教學。
B. 如何上好一節化學課心得體會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怎樣上好一堂化學課呢?下面收集整理的上好化學課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1、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節化學課,對培養今後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尤為重要。初中學生第一次上化學課,總是存在好奇的心。所以,我們想要上好第一節課,首先要精心設計,認真准備,要設置許多問題「催化」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們主動地學習。例如,緒言課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什麼是化學?」學生面面相覷,不能回答。老師再問:「氫氣球為什麼能飛?」「如果改用口吹的氣球,它能不能飛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用口吹的氣球不能飛。」對於這些疑問,老師可不作答,既而還可以再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熱天時食物為什麼會腐爛?」「鐵為什麼會生銹?」「煤氣為什麼會致人死亡?」「人胃裡的胃酸過多可以用什麼葯治療?」等等。恰當的設置「問題」,在學生面前不斷地提出他們暫時還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學生在無盡的問題中產生求知的濃厚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使其永不滿足。
2、利用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生動有趣的實驗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對初三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新開設的學科,本身對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上他們早已枯燥了書本的理論知識,迫切想把所學的知識在實踐應運時,利用化學實驗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在認真做好課本上的第一個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同時,要多安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驗。例如:在第一節課是可以先避開書本,做幾個趣味性很強的實驗「燒不壞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點燈」等等,讓學生睜大好奇的雙眼,然後再引入新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對化學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另外,課後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就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思考,去鑽研,有利於提拔化學拔尖人才。
3、展現化學實用性
我們生活日常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人人有關,衣食住用樣樣離不開化學,化學教師就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讓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結合,時時給化學提供實用的機會。例如,在緒言部分講到銅綠時,可以讓學生回去找找看家裡有沒有這種東西,讓他們自己去思考,銅為什麼會生成銅綠?什麼條件下容易生成銅綠?它與銅是同一種物質嗎?加熱它看看有什麼現象?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有,講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氫氣的有關知識時可以和地球的「溫室效應」、「酸雨」和剛剛發射成功的「神舟五號」飛船結合起來,引導他們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他們體會化學知識的無所不在和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4、開展興趣活動
豐富多彩的化學興趣活動,對於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和鞏固許多化學知識。化學興趣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學魔術」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點燈」等等;「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酸雨的形成」、「溫室效應的原因」、「日常生活化學」、「化學故事」等等;「化學課外活動」可以帶學生到附近的工廠或生活小區讓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一個「化學晚會」設計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相聲、魔術、小品、謎語和笑話等等。
5、強化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的難點及知識分化點一般有:化學用語、溶液的計算等。一個學生即使興趣較高,一旦幾次被難倒,興趣也會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很重要,例如化學用語中元素符號、化學式,不要求學生一天就把它記完,可採取分批分段記憶,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給他們「四步走」:一寫,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二配,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三注,註明反應條件及符號;四查,最後檢查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不正確。將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酸鹼鹽熔解性編成口訣幫他們識記。對於溶液的計算,重點授以方法,讓他們多練,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公式、規律,對於零碎的化學知識,教師幫助總結。這樣有助於學生記憶及掌握,不至於使學生感到為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減。
來源:學科網
C. 高中和初中化學課怎麼講才有特色,高手
問這個問題的樓主應該是一個化學教育工作者吧?初中化學主要是起到學生在化學課程上的學科啟蒙作用。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個階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里涉及到的簡單理論,盡量用一些小實驗,讓學生覺得好玩,這樣就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講到氣體性質的時候,氨氣易溶於水,可以達到1:500體積的溶解度,這樣乾巴巴的一句話,學生肯定沒有興趣。但是你可以通過一個實驗,讓收集好氨氣的集氣瓶或燒瓶用細管子連接好,倒置在一個盛有水的水槽上,由於氨氣溶解到水裡了,倒置瓶子里氣壓小於大氣壓,水會沿著細管子噴射到集氣瓶或燒瓶里,形成噴泉一樣的效果,學生覺得好玩了,就願意去一一理解你講的內容。另外,這個實驗還能穿插介紹氨氣溶於水形成的氨水呈鹼性,可以在瓶子里預先放入無色酚酞試液,這樣產生的噴泉就是紅色的,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順便就把酚酞試液遇到鹼性變紅色,與酸性和中性溶液混合不變色介紹掉。
高中化學的講解就不能再僅僅是停留在實驗等小把戲上了,你就需要能夠結合教學的一些課程內容,穿插到實際生活或者社會現象的解釋中去。比如:電視新聞里報道下水道裡面放鞭炮或者煙花炮,發生大面積爆炸坍塌事故,你要能夠解釋,那是下水道裡面的微生物分解下水道廢物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體,在一定濃度下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發生爆炸,等等的事例。又比如說講到乙醚能夠毒害人的大腦神經系統,使人昏厥。這樣一句平淡無奇的話,學生肯定不喜歡聽,聽了也記不住。但是你可以引入電視劇「宮廷劇」里刺客出現的時候,往往手裡有一塊布,從後面去把布蒙在門口站崗的侍衛嘴和鼻子上,立馬就倒下了,刺客就如入無人之境,大搖大擺地進去刺殺重要人物,學生自然就情緒高漲多了。
通過以上的描述,總的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你要學會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味同嚼蠟的課程知識講的天花亂墜,幽默風趣,讓學生上課的時候睡意全無,這樣就有特色了。當然,學生的幽默風趣需要是隨著不同階段而日益增長的,我的回答只是一個拋磚引玉的行為,具體教學中,不同的人群里要用不同的方法,既要讓他們覺得通俗易懂,但又有一定的知識理論在裡面,讓學生聽完能夠不斷的在點頭,哦哦哦哦哦……他們大腦里出現很多以前不能解釋的現象,聽完你的課,他們都豁然開朗了,那你的課程講的就有特色了。
D. 如何激發九年級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個人對課題有意選擇並力求認識的一種傾向,因此興趣是求知的重要動力。如果學習的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能保持濃厚的興趣,那麼學習的過程也就變成了一種享受。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興趣是引導學生步入化學殿堂的一把鑰匙。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引導者,應該正確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並使之成為學習的長久動機。化學課是九年級新設的一門課程,學生興趣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筆者認為,要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必須要明確學生易對九年級化學教材中哪些知識點產生興趣。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觀察,筆者發現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興趣產生的心理基礎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情感教學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和溝通,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類最微妙的能力就是愛的能力。」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深愛自己的學生,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關心和幫助他們,並且聽取他們對該課程的反映,要和他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並和他們交朋友,而且要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這樣學生會由對教師的熱愛,逐漸轉變為對教師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
二、優化組合教學內容是興趣產生的物質基礎
很多有關化學方面的知識,如高能燃料、溫室效應、納米材料、光導纖維等在國防、科技和人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勇於探索的精神。這種強烈的求知慾便是學生產生興趣的直接基礎。
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化學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實驗和耐人尋味的典型事例,集科學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於一體,寓興趣於科學信息之中,具有很強的趣味 性和吸引力。如「白磷的燃燒」實驗,同樣都是通過磷,而在水下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紅磷均不燃燒,只有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的有趣現象,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進而產生對化學的興趣。
三、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即創設一個使學生學習愉快而不過分緊張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這就要求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1.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和其它直觀教具以及現代化教學手段
搞好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化學實驗能給學生展現諸如顏色變化、放出氣體、產生沉澱等生動、新奇、鮮明的化學現象。教學中要藉助化學實驗誘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要結合實驗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增強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造條件做好演示實驗。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模型、流程圖、標本、投影、錄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化學教學內容形象化,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般的學習,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
2.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
初中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使學生學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化學內容,密切聯系生活中的化學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化學。
例如通過二氧化碳教學,聯系目前亂砍濫伐的現象,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面積減少,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形成「溫室效應」,致使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環境構成危害,進一步引導學生應怎樣保護森林資源,怎樣利用所學知識去開發利用二氧化碳新途徑等等。
3.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化學教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學生興趣及各種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親自動手,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際操作,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他們會根據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去探討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使學習興趣上升到更高層次。
四、幽默生動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幽默的語言是課堂的催化劑,幽默的語言能給人很深刻的印象。幽默的關鍵是巧妙地揭露事物的內在關系,造成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微妙效果。
比如在學習「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實驗前要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熱,反應結束後應先停止加熱,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筆者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是:「一氧化碳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同時,筆者語重心長地說:「大家不能學酒精燈啊!」,學生都會心得笑了,這一笑,就記住了該實驗的主要注意事項。
九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知識儲備有限,在化學教學中利用生動恰當的語言,可以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有趣,學生易接受的知識。
例如筆者將「元素的化學性質和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最外層電子得失不會改變元素種類」比喻為「人穿衣漂亮與否與外層的衣服關系密切,人換了外層的衣服人不會變」。 幽默生動的教學語言,使學生一聽就明白所要學習的知識點。
五、啟迪思維,巧設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啟迪思維,巧設實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要使學生一直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就要求教師用藝術化語言去啟發學生思維,這樣才能強化學習興趣。例如,講緩慢氧化不同於燃燒時,可以啟發學生聯想生活中菜刀用過一段時間後,會慢慢生銹以及抹了油的菜刀不易生銹的現象。菜刀在乾燥的空氣中還是在潮濕的空氣中更容易生銹?在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緩慢氧化在不同的條件下發生會有不同的結果。然後再根據秋天潮濕的稻草堆易發生自燃,說明緩慢氧化與自燃的關系。
六、精心設疑,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巧設疑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講離子時,氯氣和金屬鈉反應,在盛有氯氣的集氣瓶口放上石棉網,把金屬鈉放在石棉網上來回迅速摩擦,可看見瓶內火 星四濺並伴有大量白煙,這時學生覺得十分有趣,課堂氣氛活躍,此時結合實驗,引出鈉原子失去最外層一個電子,成為鈉離子(Na+),達到穩定結構,這時鈉元素化合價呈現+1價,氯原子獲得一個電子,成為氯離子(Cl—),達到穩定結構,這時氯元素化合價呈現—1價,引出離子概念。學生們在實驗的現象和教師的提問中產生興趣,又為後續學習做好了鋪墊,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七、押韻記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把枯燥的知識變為有趣的一句話,讓學生容易記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益。如在地殼中排在前8位的元素順序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學生不易記住,筆者將其用一句生動詼諧的話表示出來,養(氧)、閨(硅)、女(鋁)、貼(鐵)、給(鈣)、哪(鈉)、家(鉀)、美(鎂)、金(氫),學生在歡笑聲中記住了在地殼中排在前8位元素名稱。簡潔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把枯燥的知識變成形象生動的語言,躍然在紙上,記憶在腦海里,烙印在心中,終生難忘。
八、形象有趣的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日常化學教學中,如果能把演示實驗做得干凈利索、現象明顯、趣味十足,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講到「緩慢氧化和自燃」時,筆者不是直接講概念,而是設計一個有趣的實驗:將濾紙浸入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後晾乾,不到半分鍾,濾紙先冒白煙,然後燃燒。「不用點燃,為什麼濾紙會自發燃燒呢?」學生對此很好奇,學習的慾望空前高漲,經過筆者的點撥,最終找到了答案,學習興趣大增。
九、因勢利導,變興趣為探索的動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知識信息,利用化學實驗的優勢,使教學形象化,具有趣味性。當學生對實驗中的現象產生興趣時教師要因勢利導,有目的地啟發和引導學生根據現象進行推理、判斷,以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對學習化學產生極大興趣,這種興趣不僅會成為學習和探索自然科學的動力,而且也是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積極因素。
當然,我們不能讓學生的學習目的僅僅停留在短暫的新鮮感的層面上。從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正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此時,化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索未知世界,當學生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恰當地表揚和鼓勵,以避 免他們的興趣發生轉移。
此外,更要設法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變為一種長久而穩定的學習動機。有了穩定的學習動機,學生就能專心致志,遇到困難時就有頑強的自製力和堅強的毅力克服困難,而且能保持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並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從而達到教育目標。
E. 作為一個化學老師,怎樣才能把化學課上得很有趣
教育和心理學的原則告訴我們,只要刺激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了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可以保證學習的效果,如何有效刺激和培養學生的化學教學興趣是一個重要的在每個化學教師面前發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豐富和各種學習情況,可以有效地整合無形的「愛」和有形的「風景」,從而增強了學習的目標學習,也有利於在教學中發揮情感。作用,從而有效刺激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通過演示實驗,創造一個學習情景,培養能力如何讓學生覺得化學,是一種有趣,實際接近生命的科學是化學教師的關鍵,因此,在第一次,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樂趣。例如,顏色變化,氣體和實驗與降水,刺激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
作為另一個例子,據報道,有一個50歲的農民,當我在我的地窖里得到甜土豆時,我很不幸。經過分析後,通過細胞中的過量二氧化碳窒息而令人遺憾的女性。我讀了這份報告。您可以提出問題,如何確定酒窖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可以組織組織學生組,探討酒窖的二氧化碳質量分數。與此同時,學生加深了學生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生命中學生的安全知識將被添加。總而言之,創造學習情景可以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這有利於發揮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這有利於積極開展科學勘探活動,這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教師教學很重要模型。
F. 如何讓初中化學課堂「趣味橫生」
我在教學中體驗到,巧用故事活動,可以激活學生的各種智能,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將對話改編成一個個故事,在裡面融入新的知識點,在講故事之前,讓學生猜一猜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等。通過猜故事,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活躍他們的思維,調節了課堂氣氛,讓他們充滿激情和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