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式是怎樣求來的,它們各個的元素所帶的原子個數
硫酸銅是種正鹽.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鹽.CuSO4是由金屬離子Cu2+離子和酸根離子SO4 2-離子形成的,命名方法為酸類型+金屬類型.所以叫硫酸銅.
然後是各個元素所帶原子個數.這個反了,不是由元素決定元素所帶原子個數的,而是說一個原子的原子核內包含的原子數決定它是什麼元素的.我們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元素都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上.你可以直接在上面查到各種元素的原子量
然後是化合價的問題.一般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得失電子的能力如何,決定該是哪個化合價.
拿氯原子舉例:氯氣和金屬反應一般都是氯元素得電子,金屬元素失去電子,因為金屬元素的金屬性強,氯元素的非金屬性強.所以這種情況下一般Cl顯-1價,如FeCl3,FeCl2,CuCl2,CuCl.而當氯原子碰到氧化性強的物質(得電子能力比它強的)時,氯原子就可能失去電子而顯正價.不過氯氣的話初高中學到的比較典型的一般是歧化反應,就是氯氣自己人搶自己人電子.比如:Cl2+2NaOH=NaCl+NaClO+H2O.此反應裡面,NaCl的Cl是-1價的,NaClO次氯酸鈉中的Cl就是+1價的.要得到高價氯,最簡單的就是電解反應了.直接通電搶走氯的電子,根據不同情況會產生+3,+5,+7價的氯化合物.
不過,你以後學到了就知道了,除了很變態的奇怪的化合物,其餘都可以直接通過經驗來判斷該選哪個化合價,比如Cl單獨作酸根的話就是-1價的,而ClO-,ClO2 -,ClO3 -,ClO4 -分別為含氧酸根離子,看到O的個數就可以直接判斷,它們分別是+1+3+5+7價的了.
不知樓主學到啥程度.不過現在掌握書上的東西,老師講的東西就行了,以後學完,知識體系建立了,你就會完全明白了.
再問: 額....我問的元素所帶的個數不是指原子序數,而是元素右下角的那個數字,是怎麼求來的 .....基本上看不懂,由於本人是初接觸化學的,對於它還比較模糊,特別是像化學方程式,化學式之類要理解的,不知高人有沒有方法呢
再答: 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嗎。?那個是可以根據該物質的電荷守恆求來的。比如:水H2O,O是-2價,H是+1價。假如說你不知道水分子中H有幾個的話,那根據水分子呈電中性,+1乘以2再加上-2=0,就能求得H是2個。比如水合氫離子,假設不知道有幾個H,以x來代替:HxO+(+是上標),水合氫離子帶電量為+1,+1乘以3再-2=+1,那麼可求得x為3。。。。一般來說,要想知道一個化學式中某個元素的個數,必須別的元素個數都是確定的(對於分子式來說)。對於離子化合物的話需要知道的是離子個數比。 化學一半靠記憶,一半靠推理。光靠「求」沒用的。因為物質的本質,物質中各個元素的個數不是靠「求」出來的,一個水分子本身就是由2個H,一個O組成的。「求」只是當你沒見過這物質,但某些元素個數基本可以確定時,來確定未知的元素個數的方法。 化學很好學的。。跟著書上走,跟著老師走,一開始靠記憶,然後記住的東西多了,總結歸納,自然而然就有經驗了,就豁然開朗了。現在沒有必要著急,腳踏實地就行了。
B. 如何通過有機物化學式寫出其結構簡式,求方法
我一般用的方法步驟如下
1、根本原則保證答案正確性:每個C原子都必須要有4個鍵(即4對配對電子,碳原子必須有4價)。
不管是與什麼原子相連,其鍵的個數必須是4個不能多也不能少,C-C、C-H按1價算,C=C、C=O等按2價算,碳碳三鍵(炔烴)、CN(氰鍵)按3價算。這是最根本原則。其實只要深刻掌握了這個原則基本上都可以寫正確了。
升級版:不止碳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都有類似情況。
2、經驗+觀察確定官能團。
通過觀察化學式、數字和括弧,根據化學式判斷官能團。如-COOH明顯是羧基,-C2H5明顯是乙基,而-C2H3則是-CH=CH2。
還有一些必須掌握的通式,例如-CnH2n,一般是烯烴,當n>=3的時候就有可能含有C=C雙鍵,也有可能含有環狀;再比如CnH2n+2這就是烷烴;CnH2n-2就是炔烴的通式也有可能是兩個稀鍵。
括弧內表示此類基團在同一個C原子上的數量,例如你給的例一(CH3)2的意思就是有兩個CH3基團在同一個碳原子上,至於在那個碳原子上,根據4價規則非常容易判斷。
升級版:一般牛逼的同學都會把各種通式都做總結歸納,如CnH2n+2Om是醇類或者醚類等。
3、窮舉法破同分異構,不多不漏。
這個情況比較高級,例如C6H12,這到底是己烯碳碳鍵是在1號碳還是在2號、3號、4號?還是環己烷或者是五環化合物加個甲基,或者是四環化合物加個乙基,甚至是三環化合物加個-C3H7?它的烷烴部分是接伯、仲、叔、季碳?這還算是比較簡單的同分異構,有些化學式的同分異構體數量之多根本不是人可以想像出來的。
對於這個情況,我只能建議你多多熟悉基本的官能團,提高自己的空間想像力。同時,如果遇到這類題目,也是有規律的,先按不同官能團分類,然後按照官能團位置不同分類(其實就是窮舉法)這樣就可以做到不多不少。
升級版:依然是窮舉法,對付同分異構最有效方法就是窮舉。
4、檢查。
就是看著答案按上面的再跑一遍。
學習建議:多看課本,熟悉官能團,做幾道經典題,通過題目檢查自己的不足。還有不懂,建議問老師。這種基礎性問題的方法你上網上來問,而我們的答案其實就是從你手上的化學書來的。不服請翻書。
補充,也有人是先把碳鏈先畫出來,然後再在碳鏈骨架上面做出改動。這方法絕對好用,不過書上介紹了我就懶得說。
C. 若已知分子式,如何求寫出它的結構式 比如丁烷的分了子式為CH3(CH)2CH3寫出它的結構式
結構式就是用一根短橫線代表一對共用電子對。這里是正丁烷,全部是碳碳單鍵,即為
D. 如何根據化學式寫出結構式
怎樣根據結構式寫化學式的方法
ch2=ch0-ch=ch2
1、可以先轉換下結構式:
h
h
h
|
|
|
c=c-c=c
|
|
|
h
o
h
h
2、先寫出式中的所有元素:cho
3、數c的個數:c4ho
4、數h的個數:c4h6o
5、數o的個數:c4h6o
最後的結果就是:c4h6o
E. 化學~請問有機化學的分子式,怎麼看出來它的結構有幾條支鏈
甲基是CH3-,看第一個分子式,說明中中間是三個-CH2-,寫出來是一條直鏈;第二個括弧後有一個CH,說明這個碳原子連了兩個甲基,既是(CH3)2;最後一個是一個碳連四個甲基,兩條直連。要點是碳連四個鍵
F. 怎樣計算化學式里的原子個數(急~~!)
你說的應該是有關化學式的寫法,對於原子個數,即化學式中的小角碼吧.
對於四氧化三鐵中的3和4,在初中階段是應該死記硬背的.
但在別的化學式中的小角碼,實質上是由化合價決定的.
比如:
P
與
O
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應該這樣算:
磷的化合價為+5
氧的化合價為-2
先算出磷與氧的化合價的最小公倍數,即為10
拿最小公倍數除以磷的化合價的價數5,得出磷的原子個數為2
拿最小公倍數10除以氧的化合價的價數2,得出氧的原子個數為5
所以可寫出磷與氧結合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P2O5
G. 怎麼通過有機化學化學式寫出他的結構簡式。就是好多CH3CH2有的還有(CH2)2之類的,括弧和局面
其實你問的這個問題是如何將鍵線式轉化為分子式.建議你先將鍵線式轉化為結構簡式,再將結構簡式轉化為分子式.對於第二個問題,如何又分子式寫出結構簡式,那還需結合其他一些信息才可寫出,在選修五第一章第四節有這部分的詳細介紹.
鍵線式簡單來說就是將有機物中C用小黑點代替,H省略掉,形成的一種有機物的表示方式.注意,鍵線式中官能團這部分不能省略.如你所指的題干中,CH3CH2CH2CH3,在你所看到的圖中就有四個小黑點,H全部省略了;而第三個中的雙鍵保留,C用小黑點代替,H省略了.務必記住C成4價!
下面,我們就可以解答題目了.如第一個,一個6個點,所以為C6;每個C成四個鍵,所以其結構簡式應該為CH3CH(CH3)CH2CH2CH3,最後數一數H就行了,為C6H14.
H. 如何根據化學式寫結構簡式
根據不飽和度寫
看氧和鹵原子
>=4一般有苯環
1個部飽和度相當於一個羧基酯基或醛基
簡述
不飽和度 (英文名稱:Degree of unsaturation),又稱缺氫指數 或者環加雙鍵指數(index of hydrogen deficiency (IHD) or rings plus double bonds)是有機物分子不飽和程度的量化標志,用希臘字母Ω表示,在有機化學中用來幫助畫化學結構。不飽和度公式可以幫助使用者確定要畫的化合物有多少個環、雙鍵、和叄鍵,但不能給出環或者雙鍵或者叄鍵各自的確切數目,而是環和雙鍵以及兩倍叄鍵(即叄鍵算2個不飽和度)的數目總和。最終結構需要藉助於核磁共振(NMR),質譜和紅外光譜(IR)以及其他的信息來確認。
[編輯本段]不飽和度的計算方法
從有機物分子結構計算不飽和度的方法
根據有機物分子結構計算,Ω=雙鍵數+叄鍵數×2+環數 如苯:Ω=3+0×2+1=4 即苯可看成三個雙鍵和一個環的結構形式。 補充理解說明: 單鍵對不飽和度不產生影響,因此烷烴的不飽和度是0(所有原子均已飽和)。 一個雙鍵(烯烴、亞胺、羰基化合物等)貢獻一個不飽和度。 一個叄鍵(炔烴、腈等)貢獻兩個不飽和度。 一個環(如環烷烴)貢獻一個不飽和度。環烯烴貢獻2個不飽和度。 例子:丙烯的不飽和度為1,乙炔的不飽和度為2,環己酮的不飽和度也為2。
從分子式計算不飽和度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為通用公式: Ω=1+1/2∑Ni(Vi-2) 其中,Vi 代表某元素的化合價,Ni 代表該種元素原子的數目,∑ 代表總和。這種方法適用於復雜的化合物。 第二種方法為只含碳、氫、氧、氮以及單價鹵素的計算公式: Ω=C+1-(H-N)/2 其中,C 代表碳原子的數目,H 代表氫和鹵素原子的總數,N 代表氮原子的數目,氧和其他二價原子對不飽和度計算沒有貢獻,故不需要考慮氧原子數。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含碳、氫、單價鹵素、氮和氧的化合物。 第三種方法簡化為只含有碳C和氫H或者氧的化合物的計算公式: Ω =(2C+2-H)/2 其中 C 和 H 分別是碳原子和氫原子的數目。這種方法適用於只含碳和氫或者氧的化合物。 補充理解說明: (1)若有機物為含氧化合物,因為氧為二價,C=O與C=C「等效」,所以在進行不飽和度計算時可不考慮氧原子。 如CH2=CH2(乙烯)、CH3CHO(乙醛)、CH3COOH(乙酸)的不飽和度Ω為1。 (2)有機物分子中的鹵素原子取代基,可視作氫原子計算不飽和度Ω。 如:C2H3Cl的Ω為1,其他基團如-NH2、-SO3H等都視為氫原子。 (3)碳的同素異形體,可將其視作氫原子數為0的烴。 如C60(足球烯,或者富勒烯,Buckminster fullerene) (4)烷烴和烷基的不飽和度Ω=0 如CH4(甲烷) (5)有機物分子中含有N、P等三價原子時,每增加1個三價原子,則等效為減少1個氫原子。 如,CH3NH2(氨基甲烷)的不飽和度Ω=0。 (6)C=C 碳碳雙鍵的不飽和度Ω=1;碳碳叄鍵的不飽和度Ω=2。 (7)立體封閉有機物分子(多面體或籠狀結構)不飽和度的計算,其成環的不飽和度比面數少數1。 如立方烷面數為6,其不飽和度Ω=6-1=5
[編輯本段]不飽和度計算的用途
不飽和度在有機化學中主要有兩個用途:
檢查對應結構的分子式是否正確
有機題中經常有一些復雜結構的物質,要求寫分子式或判斷給出的分子式是否正確,這時就可以利用不飽和度來檢查: 先寫出分子式,然後根據分子式計算不飽和度,然後根據結構數不飽和度,若相等,則說明分子式正確。例如:甲苯的分子式為C7H8,計算出不飽和度為4,而雙鍵(其實不是雙鍵,但在計算不飽和度時可以看作雙鍵)和環的不飽和度都是1,所以總的為4。
根據不飽和度推測分子式可能具有的結構
例如,某烴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苯環,兩個碳碳雙鍵和一個碳碳三鍵,它的分子式可能是()A C9H12B C17H20C C20H30D C12H20 1+3+2*1+2=8A:(9*2+2-12)/2=4B:(17*2+2-20)/2=8C:(20*2+2-30)/2=7D:(12*2+2-20)/2=2 b正確
後面來自網路
I. 怎麼根據化學式寫出有機物的結構式
首先要理解所寫有機物的結構特點,顯然,你是初接觸有機物。像乙烷丙烷屬於烷烴類,其特點是碳原子均形成四個單鍵與其他原子連接,同時,碳原子與碳原子之間可連接形成碳鏈:比如C-C-C,而其中氫原子,由於氫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只能形成一對共用電子對,所以,只能和碳原子相連。
這樣:寫乙烷:有兩個碳原子,先寫 C-C相連,再把第一個碳原子上連三個氫原子就可以了。
而丙烷。先寫C-C-C,其中,中間碳原子已經形成兩個單鍵了,只能再連2個氫原子,而兩邊兩個,可以再連3個H原子。
這個要先理解,再寫比較合適,死記不是好辦法。僅供參考。
J. 怎麼根據分子式來判斷它的結構式,有幾個單鍵或雙鍵或者三鍵,如N2的結構式,它有幾個單鍵或雙鍵三鍵
(1)根據烴分子式來判斷它的結構式---不飽和度!
(2)鏈烴不飽和度大於2,雙鍵或者三鍵!
(3)環烴不飽和度大於3,雙鍵或者三鍵!
(4)N2的結構式,有一個NN三鍵;一個西格瑪鍵,兩個派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