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病屬於職業病
塵肺、硅肺、煤工塵肺、職業性放射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炭疽、森林腦炎、化學性眼部燒傷、電光性眼炎等。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雜訊,振動,微波,X射線,γ射線,細菌,黴菌;長期強迫體位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一般將這類職業病稱為廣義的職業病。
(1)化學類職業病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職業病特點
1、病因有特異性;
2、病因大多可以檢測;
3、早期診斷,合理處理,預後較好;
4、不同人群有不同發病集叢 ;
5、大多職業病尚缺乏特效治療 。
2. 職業病都包括什麼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要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所規定的職業病防治法,必須具備四個條件:1、患病主體是企業、事業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2、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3、必須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須是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中國古代醫籍中已提到有關職業病的內容。古羅馬的老普林尼記述了奴工用豬膀胱預防熔礦煙氣的辦法,瑞士醫生帕拉切爾蘇斯提出鑄造及熔煉中的勞動衛生問題,G.阿格里科拉報告礦工中呼吸病多發,B.拉馬齊尼所著《論工匠的疾病》一書,詳細分析和記載了多種生產有害因素與職業病的關系。隨著大工業生產及自然科學發展,職業性疾病越來越多。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雜訊,振動,微波, X射線,γ射線,細菌,黴菌;長期強迫體位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一般將這類職業病稱為廣義的職業病。對其中某些危害性較大,診斷標准明確,結合國情,由政府有關部門審定公布的職業病,稱為狹義的職業病,或稱法定(規定)職業病。中國中央衛生部從1972年首次公布職業病14種,至1987年公布的規定職業病名單列有:職業中毒51種;塵肺12種;物理因素職業病6種;職業性傳染病3種;職業性皮膚病7種;職業性眼病3種;職業性耳鼻喉疾病2種;職業性腫瘤8種;其他職業病7種,共計99種。中國政府規定診斷為規定職業病的,需由診斷部門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規定職業病患者,在治療休息期間,以及確定為傷殘或治療無效而死亡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職業病待遇。有的國家對職業病患者給予經濟賠償,因此,也有稱這類疾病為需賠償的疾病。職業病的診斷,一般由衛生行政部門授權的,具有一定專門條件的單位進行。
3. 化工企業常見的職業病有哪些
化工行業最主要的職業病危害一是職業中毒;二是塵肺。因為在化工生產中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中間體與產品都是有毒物質,加之其生產過程中需要的輔助物料,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等,也均可能是有毒物質,因此作業人員在化工生產中大多會接觸到毒物。毒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投予較小劑量時可造成機體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化學物。這些毒物在生產環境中,常呈氣體、蒸氣、霧、煙塵、粉塵等形態存在,主要通過作業人員的呼吸道和皮膚侵入人體而導致職業中毒。在化工生產中,許多作業都會接觸到粉塵,這是導致化工行業某些作業人員患塵肺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化工機械製造的選型、清砂、混砂,電焊、研磨,樹脂、染料的乾燥、包裝與儲運等;以及上述講座中提到的化學礦山生產中的鑿岩、爆破、裝渣、運輸、選礦等作業。化學工業中的幾種主要化工生產職業病危害因素如下。
(1)酸、鹼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硫酸工業生產的焙燒、精製、乾燥過程中可產生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氨等有毒有害氣體;在其礦石粉碎、傳送、篩分過程中可產生粉塵,以及焙燒爐周邊也可產生粉塵,還有焙燒爐產生的高溫。純鹼工業生產中可產生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氨等有毒有害氣體。氯鹼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氯氣,但如採用汞電極電解槽法生產時還會有汞蒸氣。
(2)化肥生產過程中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氨、一氧化碳、硫化氫、氮氧化物、氟化氫、磷化氫等。例如,在氮肥生產過程中,尿素、氨水、碳酸氫銨等合成氨生產主要分為造氣、變換、合成、加工4個部分,其中除了造氣工段之外,基本上都是管道化生產。在造氣工段、變換工段生產過程中的有毒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及少量的硫化氫;合成工段合成生產過程中及液氨裝鋼瓶時會有氨氣;造氣工段可產生高溫及煤塵;以及變換工段的變換氣體壓縮機、合成工段的氣體壓縮機可產生強烈雜訊。
(3)染料、塗料、有機合成溶劑助劑工業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為有毒有害氣體及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染料生產的原料(苯、萘、蒽等)多從煤焦油提煉,這些原料大多經過硝化、還原、鹵化、磺化、重氮化、氧化成為各種中間體,然後經聚合,合成各種不同染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主要有苯、硫化氫、氮氧化物及氨等;苯、萘、蒽等染料原料和一些中間體屬於脂溶性芳香烴化合物,可經皮膚吸收,某些染料的中間體如採用聯苯胺或萘胺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有致癌作用;此外加熱反應鍋爐等鍋爐及管道可散發熱量產生高溫;以及未採用濕式作業烘乾、磨成細料時可產生的粉塵危害。又如,塗料生產中涉及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光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氰化氫、苯類等。再如,有機合成溶劑助劑生產中涉及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氯、氯化氫、甲醛、有機氟、醛、苯類、二氧化硫、三氯化磷、丙烯醛等。
(4)塑料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為有毒有害氣體。例如氯化聚醚在高溫下可分解出氯化氫、氯甲烷、醛類、一氧化碳等;聚苯醚生產過程中的原料有苯、甲醇、苯酚等;丙烯酸樹脂生產過程中可接觸氫氰酸、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醇、丙酮等。這些有毒有害氣體或化學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5)化學農葯生產過程中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為原料、中間體及成品中存在的各種化學毒物及其這些毒物所引起的職業中毒。例如在其生產過程中引起急性職業中毒的主要毒物有三氯化磷、三氯乙醛、氯、氮氧化物、三氯硫磷、磷化氫、氯化氫、光氣、硫化氫等;還有在生產與使用中接觸並吸收一定濃度的有機磷類農葯成品、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成品、殺蟲脒類農葯成品、溴甲烷類農葯成品、擬除蟲菊酯類農葯成品,可分別導致有機磷中毒、氨基甲酸酯類中毒、殺蟲脒中毒、溴甲烷中毒、擬除蟲菊酯類中毒。
2.化工行業預防職業病危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關注預防職業病危害的重點。據2009年5月22日衛生部辦公廳頒布的《關於2008年全國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情況的通報》(衛辦監督發[2009]86號)結果分析,2008年全國「職業中毒呈現行業集中趨勢。急性職業中毒以一氧化碳、氯氣和硫化氫中毒最為嚴重,主要分布在化工、煤炭、冶金等行業。慢性職業中毒以鉛及其化合物、苯和二硫化碳中毒較為嚴重,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屬、機械、化工等行業。」
這一分析結果提示我們,預防職業中毒是化工行業預防職業病危害的重點,其中尤其要關注以一氧化碳、氯氣和硫化氫中毒最為嚴重的急性職業中毒,以及以鉛及其化合物、苯和二硫化碳中毒較為嚴重的慢性職業中毒。
(2)從源頭抓好預防職業病危害。對化工企業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應當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進行職業中毒危害預評價,並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可能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建設項目的職業中毒危害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建設項目竣工,應當進行職業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評價,並經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合格。對存在高毒作業的化工企業建設項目的職業中毒危害防護設施設計,應當經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衛生審查;經審查,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3)抓好作業場所預防職業病危害的措施。
①對企業應進行職業衛生評價。一是經過職業衛生評價,對已投產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落後的生產及工藝應予以淘汰,或進行技術革新與改造。二是通過評價應重點加強對泄漏源的安全管理。泄漏是化工企業中常見的事故,不僅會引發職業中毒,而且可能會引發火災與爆炸。如化工企業中常見的泄漏源有儲罐與管道上的孔洞及裂紋、閥門與泵體的裂紋等。要建立職業中毒危害因素濃度測定製度,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泄漏源,防止因密閉性能不好、設備管理不善、檢測檢修不到位,而造成「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有毒有害氣體大量逸出,而釀成急性職業中毒等傷亡事故。
②對進入高毒物品作業場所人員要加強勞動保護措施。需要進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設備、容器或者狹窄封閉場所作業時,應事先保持作業場所良好的通風狀態,確保作業場所職業中毒危害因素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要為作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防護用品;要設置現場監護人員和現場救援設備。未採取以上規定措施或者採取的措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得安排作業人員進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設備、容器或者狹窄封閉場所作業。維護、檢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產裝置必須事先制訂維護、檢修方案,明確職業中毒危害防護措施,確保維護、檢修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檢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產裝置,必須嚴格按照維護、檢修方案和操作規程進行,維護、檢修現場應當有專人監護,並設置警示標志。
③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與自動報警裝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業場所,應設置自動報警裝置和事故通風設施;對少數高毒物質,必須採取嚴格密閉,隔離式操作,以避免或減少直接接觸等。
④作業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分開,高毒作業場所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高毒作業場所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⑤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應當設置黃色區域警示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高毒作業場所應當設置紅色區域警示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並設置通信報警設備。
⑥企業應當對職工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有關職業衛生知識,督促作業人員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其正確使用職業中毒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中毒危害防護用品。
4. 從事化工行業有哪些常見的職業病
造紙黑液常見的職業病:
重金屬(砷,鉛,鎘,汞等)中毒;
氯氣中毒;
硫化氫中毒;
二氧化硫中毒;
酸鹼等皮膚灼傷。
5. 職業病危害因素中屬於化學因素的有哪些
職業病危害因素中屬於化學因素的有:
1、汞及其化合物:金屬汞主要以蒸氣形態經呼吸道吸入人體,其化合物則以粉塵態紅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粘膜侵入人體,可分布全身各器官,以腎臟含量為最高。汞蒸氣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可引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腎臟損害。嚴重時可引起汞中毒性腦病。
2、鎘及其化合物:鎘及其化合物主要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可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血液中鎘90%~95%存在於紅細胞內,並與血紅蛋白結合。進入組織細胞的鎘,主要分布於腎、肝、肺。鎘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組織。
慢性鎘中毒主要引起以腎小管病變為主的腎臟損害。嚴重時,可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和骨質軟化與疏鬆。
3、鋇及其化合物:鋇及其化合物中毒是指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短時間接觸大量可溶性鋇化合物而引起的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損害及低鉀血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
4、釩及其化合物:釩及其化合物主要經呼吸道吸入,其次為消化道,吸收率為0.1%~2%,可溶性釩可經皮膚吸收。被吸收釩主要經血液轉運分布到人體各個組織,主要貯存於骨骼中,其次為肝、腎、肌肉。
釩可引起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變態反應性病變。職業性釩中毒多為急性釩中毒,慢性釩中毒較少見。
5、鈾及其化合物:鈾化合物指的是鈾與其他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鈾在不同情況下,可以生成U(Ⅲ)、U(Ⅳ)和U(Ⅵ)的各種鈾化合物,其中最穩定的是U(Ⅵ)的化合物,其次是U(Ⅳ)的化合物。鈾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物、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硅化物、溴化物以及碘化物等。
6. 化工廠職業病危害有哪些
因為在化工生產中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中間體與產品都是有毒物質,加之生產過程中需要的輔助物料,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等,也均可能是有毒物質,因此作業人員在化工生產中大多會接觸到毒物;同時許多作業都會接觸到粉塵;雜訊對工人的影響也很大。總結出來就是有毒氣體、粉塵和雜訊。
7. 在化工廠上班職業病是那些類型
避免慢性職業中毒的發生看你具體的化工廠用什麼原料或者試劑,還有你的工作環境的。若長期吸入有毒氣體會引起職業慢性中毒。
一定要注意工作的防護預防或是減少粉塵的吸入、肝肺之類的疾病尤其需要注意,呼吸道,因為這類疾病在化工廠最為常見。噪音很大的化工廠會導致聽力下降。其他的看你工作的時候經常接觸什麼試劑了,關注一下各種試劑的危害性,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可以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8. 化學單位有哪些職業病
您想問的是:化工行業主要有哪些職業病危害因素嗎?
化工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三類:
1、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如鉛、苯系物,氯、汞等生產性毒物;生產性粉塵、雜訊、高低溫、電離輻射及傳染性病原體等;
2、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勞動者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長時間處於不良體位或姿勢,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勞動等。
3、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熱季節高溫輻射,寒冷季節因窗門緊閉而通風不良等;廠房建設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和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由不合理生產過程所致環境污染等。
因此,以下的職業病都可能會涉及的:
1. 職業中毒。有鉛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2. 塵肺。有矽肺、煤工塵肺等。
3. 物理因素職業病。有中暑、減壓病等。
4. 職業性眼病。有化學性眼部燒傷、電光性眼炎等。
5. 職業性耳鼻喉疾病。有雜訊聾、鉻鼻病。
6. 職業性腫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癌,聯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7. 職業性傳染病。有炭疽、森林腦炎等。
8. 職業性皮膚病。有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9. 其他職業病。有化學灼傷、金屬煙熱等。
9. 職業病的種類有哪些
2002年4月18日,國家衛生部與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頒發了《職業病目錄》,將職業病分為10類共115種,其中:
第一類職業病為:塵肺,共有13種;
第二類職業病為:職業性放射性疾病,共有11種;
第三類職業病為:職業中毒,共有56種;
第四類職業病為: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共有5種;
第五類職業病為: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共有3種;
第六類職業病為:Ⅰ、Ⅱ、Ⅲ、Ⅳ性皮膚病,共有8種;
第七類職業病為:職業性眼病,共有3種;
第八類職業病為: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共有3種;
第九類職業病為:職業性腫瘤,共有8種;
第十類職業病為:其他職業病,共有5種。